小學一年級數學人教版下冊教案(精選3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人教版下冊教案 篇1
師:說一個你最喜歡的100以內的數,并說說為什么?
生1:我喜歡60,因為我們班有60位小朋友。
生2:我喜歡7,因為我今年7歲了。
(老師把學生說的數字一一寫在黑板上。)
師:大家說了這么多喜歡的數字。那么,你們能不能選擇+其中的兩個數字組成一道加法或減法算式?能的話將它寫在卡片上。
(把學生編好的算式卡片貼到黑板上。)師:看著一黑板亂七八糟的卡片,你現在最想對它們做什么?誰愿意幫這個忙?
生1:給它們分類。
生2:按順序排一排。
師:小組內討論一下,按什么順序排?理由是什么?
組1:我們組認為按得數大小排比較好。
組2:我們組認為按計算方法排比較合理。
組3:我們組同意2號組的意見。我們還把加法計算題分成兩類:一類是進位加法,一類是不進位加法;還把減法計算題也分成兩類:一類是退位減法,一類是不退位減法。
師:說得真好!就請你上來幫老師來歸歸類。
師: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道題說說你怎么算出來的?
生1:我來說進位加法36+8。我是這樣想的,先把8分成4和4,先算36+4得40,再算40+4等于44。
生2:30+58,先算30加50得80,再算80加8等于88。
生3:95—40,先算90減40得50,再算50加5等于55。
師:每個同學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真了不起。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
教學反思:
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性,認為學生的實踐、探索與思考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條件。這個課例就本著這一理念為指導,創設了一個個“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說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并用卡片寫下自己所編的算式題;小組討論分類的標準、依據,各自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開放思維空間,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數學能力,還可以改善學生的情感態度,培養學生“做學問”的素養。本節課,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小學一年級數學人教版下冊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準確進行口算.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主動學習的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自制教學課件,實物投影儀,小棒;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作好鋪墊
1.談話:小朋友們,今天這節數學課,我把小白兔請到我們課堂上,它有幾句話要和同學們講,請同學們注意聽.
2.(電腦演示)小白兔講話:小棒,是我們數學課堂上的好朋友.小朋友,你能根據要求迅速拿出相應數目的小棒嗎?(要求學生操作.)
(1)34,請拿出34根小棒,先拿3捆,再拿幾根?學生擺完后出示填空:34=30+( ).
(2)57,先拿7根,再拿多少?學生擺完后出示:57=7+( ).
(3)小白兔:下面這兩道題你們會做嗎?請說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3+40= 20+70+6=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出示例1:34+2=
(1)通過擺小棒,理解算理.
①同桌兩人一邊商量一邊擺,并說說先擺多少根小棒,接下來再擺多少根.最后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②學生討論后回答(電腦演示擺小棒的過程).
(2)如果不擺小棒,怎樣想34+2得多少呢?
①課件演示計算的過程,讓學生邊看邊口述計算方法,用自己的語言與同桌講講“悄悄話”.
②學生口述計算方法.(把34分成30和4,先算4+2=6,再算30+6=36).
③師小結:計算34+2,應先算4+2,也就是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邊講邊用紅粉筆把4和2連起來,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
(3)想一想,練一練.
2+34=_____ 想一想,這道題應該怎樣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數是多少?
練習:
43 + 6 = □ 3 + 55 = □
/ \ │ / \
40 □─┘□ □ □
2.教學34+20.
(1)讓學生自己先用小棒擺一擺.
①想一想:這回擺小棒的方法跟剛才一樣嗎?
②指名學生上臺擺一擺,說一說,為什么不加2根呢?(因為要加2個十,而不是2個一.)
(2)不擺小棒,你會算嗎?
①請同學們打開書第51頁,完成34+20=,并給同桌講講“悄悄話”,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指名說說這道題的計算方法.
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在式子下面用線段把34分成30和4,先算30+20,也就是整捆和整捆相加,得5個十,然后再加上個位上的數4,得54,教師強調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相加,然后再加上個位上的數.
(3)想一想,練一練.
20+34=,想一想應該怎樣算?提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
54 + 40 = □ 70 + 27 = □
/ \ / \
40 □ □ □
3.分析比較,揭示課題.
大家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34+2和34+20,它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相同點:第一個加數都是34,不同點:一個是加2,一個是加20.)誰來給今天學的內容起個題目,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比較34+2和34+20,兩道題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請同桌討論一下.(加2,從個位加;加20,從十位加).教師指出:計算時要幾個十和幾個十相加,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也就是相同單位上的數才能相加.
三、鞏固練習
1.小白兔:看到剛才小朋友們學得那么認真,我真高興,下面我們放松一下,一起來玩一個打靶游戲,(電腦演示)你們看,每個氣球上都有一道題,如果你能做對的話,就會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加油吧!
2.完成教科書第52頁“做一做”第1、2題,做后集體訂正.
3.完成第52頁“做一做”第3題.
(1)審題,圖中畫的是什么?左邊多少?右邊多少?
(2)分析題意,列出算式.
(3)算出得數,說說第(1)小題是怎樣算的.
4.改錯.
小白兔:小朋友們,下面我帶你們去動物醫院去看一看,動物醫院里住著小豬,小狗和小猴,他們每個做的題都出了問題,要請小朋友們當醫生給他們看看病,看誰治得好!
43+3=72
50+32=37
71+20=90
5.奪紅旗游戲.
完成練習十二第1、2題,(限時3分鐘),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做后集體訂正,獎勵前5名一人一面小紅旗.
四、課堂小結
小白兔: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你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這節課有許多知識是通過同學們獨立學習、合作學習學會的,希望同學們今后能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學好數學.
五、發展性訓練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你能自己編一道兩位數加整十數題嗎?(28+30=)誰能很快說出得數,誰還能編一道兩位數加一位數的?(23+6、44+5)當出現55+6時,問:你能很快說出得多少嗎?小結:當個位相加不滿10時,就是我們這節課所學的不進位加.(板書:不進位),當個位相加滿10時,就是下節課所要學的進位加.你們回去后可以想想55+6怎么算?
教學設計說明
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是學生在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在設計這節課時,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一、溝通情感,激發動力
創設愉悅的課堂教學情境,是溝通師生情感的一種手段,是學生情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上課,教師通過親切的語言以及學生喜聞樂見的小白兔來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拉近學生與老師的情感距離,起到“親其師,信其道”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參與本節課學習的積極性.整堂課小白兔都伴隨著同學們,采取激趣的方法,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使學生進入到樂學的狀態.
二、鞏固運用,承前啟后
鞏固有助于由知識轉化為能力,而運用則是對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檢驗和深化.通過鞏固、運用,力求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達到融匯貫通.在這一階段,依據大綱,憑借教材,針對學生實際,設計了多樣化訓練:安排了“打靶”游戲,改錯和“奪紅旗”游戲,以鞏固“雙基”,訓練思維的靈活性,達到讓學生在訓練中掌握知識,發展智能的目標要求.在課的最后,根據教材前后之間的聯系,設計了學生自編題練習,在編題中學生自己發現個位相加滿十的情況,興趣很高,順水推舟布置學生自己試著做的家庭作業,激發學生探究新的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小學一年級數學人教版下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水彩筆、若干小三角形、小圓片、小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規律。(電腦分別出示兩幅布置的教室圖)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6月1日是什么節日嗎?(兒童節)對了,學校為了慶祝六一兒童節正準備布置會場,有兩種布置方法,假如是你,你會選擇哪一種布置方法呢?
生:我會選擇第二種。
師:為什么?
生1(小聲說):因為第二種比較整齊。
師:誰還想大聲說說?
生2:我會選擇第二種,因為第二種比較整齊。
生3:我會選擇第二種,因為第二種有規律,很漂亮。
師:她的聲音真響亮,表揚她。小博士班的小朋友也跟我們班的小朋友一樣選擇第二種,請看。
二、引導探究,認識規律。
1.觀察主題圖: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你有什么發現嗎?
生1:燈籠是一個紫色一個紅色排下去的。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還有什么發現嗎?
生2:小花是一個綠色一個紅色這樣排的。
師:哦,你看到了小花。誰還想說?
生3:三角形是紅黃紅黃這樣排的。
師:同意嗎?聲音怎么樣?
生(大聲說):同意,聲音很響亮。
師:真棒,我們看到這些圖形的排列都是有規律的,今天練老師就帶大家去找找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
生(齊讀課題):找規律
(1)彩旗圖中的規律。
師:今天老師把小博士班的彩旗帶到了我們班的教室,想不想看看。
學生興趣高漲并大聲說:想。請看,彩旗有什么規律呢?
(學生活動:同桌討論)
生:彩旗是紅黃紅黃紅黃紅黃紅黃紅黃重復排列的。
師(追問):假如老師接下去排,下一個是什么顏色的旗?
生:下一個是紅色。
師: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生:還是紅色。
師:大家認為呢?
生(齊答):紅色。
(教師貼紅旗)
師(追問):練老師再接著貼,下一個會貼什么顏色的旗嗎?
生:黃色。
師(追問):再接下去呢?
生:紅色。
師(小結): 同學們真棒,彩旗的排列是有規律的,它是以一紅一黃為一組,重復排列的,至少要重復2次以上,我們就說它的排列是有規律的。(板書:一組 重復)
師:彩旗的規律我們找到了,那我們再來找找彩花的規律。
(2)彩花圖中的規律。
師:彩花又有什么規律?誰來說說?
生1(小聲說):是以綠色紅色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糾正說法):是以一朵綠色的和一朵紅色的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誰能再大聲的說一說?
生2(大聲說):綠紅綠紅為一組重復排列。
生2(大聲說):綠紅綠紅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帶著學生說):是以一朵綠色的和一朵紅色的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追問):下一朵花是什么顏色。
生(齊答):綠色。
(3)燈籠圖中的規律。
師:我們班的同學真聰明,再請大家看看燈籠又有什么規律呢?
生(大聲說):以紫色、紅色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說得好不好。掌聲送給她。
生(齊鼓掌):好。它是以紫色、紅色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下一個是什么顏色呢?
生:紫色。
師:真棒。
(4)小朋友的隊形規律。
師:燈籠的規律也被你們找到了,還有什么規律呢?
生:小朋友的排列規律?
師:誰敢挑戰一下自己呢? 小朋友的排列是什么規律?接下去是誰呢?
生:小朋友是以一男一女為一組重復排列的。下一個是女孩子。
2、小結:
師:同學們真棒,找到了這些事物的排列規律。在這里我們說的“一組”都是以幾個為一組的呢?
師:2個。剛才的像小朋友的一男一女,燈籠的一紫一紅、彩花的一紅一綠、彩旗的一紅一黃,我們都把它都叫做“一組”。象這樣的排列,我們就說它是有規律的排列。
3、小練習:火眼金睛。
師:會找規律了嗎?下面練老師想考考大家,行不行?(行)有沒有信心?
生(興趣盎然):有。
師:好,請看,看誰有火眼金睛?能很快說出來它的排列規律?下一個是什么?
生1:是以梨和蘋果為一組重復排列。
生2:是以梨和蘋果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追問):這兩個同學的說法有沒有問題?他們有沒有說清楚是以幾個梨和蘋果為一組呢?
生:沒有。
師:誰能完整地說說?
生3:以一個梨和一個蘋果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說得真好,下一個是什么呢?
生:蘋果。
師:我們班的同學真了不起,都有火眼金睛,再考考你,行不行。
生(信心十足地說):行。
師:誰來說說,它又有什么規律呢?
生:以一架飛機和一輛汽車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下一個?
生:汽車。
師:下一題誰來?
(同桌互說)
生:以一只猴子和一只蝴蝶為一組重復排列,下一個是蝴蝶。
生(齊說規律):以一只猴子和一只蝴蝶為一組重復排列。
三、動手操作,應用規律 ,創造規律。
師:同學們的眼睛真厲害啊!再考考大家的小手怎么樣呢?行不行?
生:行。
1、涂一涂(課本中的例3)。
(師生齊讀題目)
師:請大家拿出練習紙,迅速完成涂一涂這道題。先自己想想有什么規律,
再同桌說一說。
(學生同桌互說)
師:說完了,現在先請大家把兩組圖形中的一組圈出來。下面請大家把接下去涂出來。比一比誰的速度最快!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師:誰來告訴練老師第一題接下去該涂什么顏色?
生:涂綠色和黃色。
師:能說說它的規律嗎?
生1:以綠色和黃色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下一題誰來呢?
生2:以藍色黃色紅色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大家一起說接下去是?
生:黃色、紅色。
2、擺一擺(課本中的例2)
師:同學們真不錯,小手也這么巧啊!老師還想再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戰?(敢)請看大屏幕。請看練老師是怎么擺的`?
師:我接下去擺什么?
生1:圓柱。
師:為什么?能說說它的規律嗎?
生1:以正方體和圓柱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下一題,我又有怎樣擺的?
生2:以一紅一黃一綠為一組重復排列。接下去是擺黃色的圓片和綠色的正方形。
師:剛才第一題同學說了形狀的規律?這里有沒有顏色的規律呢?
生3:有,以一藍一紅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第2題剛才說的是顏色的規律,誰能再說說形狀的規律?
生4:以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和一個正方形為一組重復排列。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好,同學們,剛才看了練老師擺了,想不想自己試一下?
生:想。
3、小小設計師:用手中的圖形設計花邊。
師:先聽清楚老師的要求,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學具,請大家做一名小小的設計師,請大家設計一條彩帶裝飾我們的教室。假如我們要擺的話,要先怎么擺呢?誰來說說?是不是隨便亂貼就行了?
生:不是,要有規律的擺。
師(追問):你會先擺什么?
生(教師引導說):先擺出一組,接下去重復排列。
師:我們可以兩個為一組,可以三個為一組,可不可以四個為一組?
(教師講解一個例子后,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輔導并挑選學生作品給予展示,學生都完成后,讓學生并說說規律。)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啊,小手真巧,設計了這么多有規律的排列。我們今天學了什么知識?
生:找規律。
四、生活中的規律。
師:是的,其實規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無處不在。想不想去了解一下我們生活中的規律?(想)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我們要多用我們的眼睛去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