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精選13篇)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發布時間:2023-10-06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精選13篇)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我國人口多、增長快這一基本國情;認識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確性;

  2、了解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會解讀人口分布圖、人口增長圖;能用計算、比較的方法認識我國的人口問題,會做人口資源調查。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分析、計算舉例來探究我國人口的國情和分布特點,形成技能,培養正確人口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識人口眾多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帶來的巨大壓力;關注人口問題,養成正確的人口觀。對我國的人口形勢形成強烈的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人口過多給我國社會經濟和環境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

  播放電視畫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異常擁擠。

  談談你遇到過類似的由于人多給你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和煩惱嗎?談談你這方面的遭遇和體驗。

  合作探究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計算北京人口數量、面積的數據,算一算人口密度

  形象感知手拉手站隊繞地球赤道多少圈?

  讀我國人口增長圖看《我國人口增長圖》,特別是20世紀以來我國人口增長情況怎樣?師生交流。

  教師:人力資源是寶貴的,人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發揮這一優勢,可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但人又是消費者,過多的人口,過快的人口增長,勢必給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

  分小組討論我國人口數量過多,會產生那些負面影響?然后小組間交流

  教師:由此可見,人口的增長必須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必須嚴格實行計劃生育,尤其要提倡晚婚晚育。

  了解實行計劃生育和晚婚晚育對控制人口增長的顯著成效;算一筆賬,假設你們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個弟妹,你們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對你的成長有無影響?

  我國的人口分布

  說說我國人口分布的顯著特點?算一算,比一比東部地區以江蘇、山東為例,西部以新疆、西藏為例。

  從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的發展等方面,說說我國人口東多西少的原因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每小組推舉一位發言代表。

  教師:人口的分布有其必然的自然、經濟原因,人口的流動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合理的人口流動有利于國家經濟的發展。不能用行政命令,強行搬遷。在這方面,政府應加強管理,正確引導,使人口有序流動。

  全課:請同學們談收獲

  拓展探究:

  進行家鄉人口狀況調查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2

  說課內容:

  《國土面積》這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一單元第6——7頁的內容。

  教材分析:

  《人口普查》是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的第三節課,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特點,二年級下冊已經學過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表,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以及萬以內數的讀寫方法。本單元學習的內容是學習萬以上的大數。《人口普查》是在認識計數單位“十萬”、數位順序表及更大的數的基礎上學習大數的讀寫。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借助數位順序表,掌握大數的讀、寫方法,能正確的讀寫大數,同時培養認真讀寫書的良好習慣。

  2.情感與態度:經歷自主探索大叔的讀、寫方法的過程,提升歸納與概括的思維的能力。

  3.解決問題:密切大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由于四年級學生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結合具體情境,借助數位順序表,掌握大數的讀、寫方法,能正確的讀寫大數,同時培養認真讀寫書的良好習慣。

  教法學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和討論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對此進行解釋和應用。因此,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我綜合運用采用主題式教學,以生動有趣的情境為依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經歷數學的建模過程;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每個活動面向全體,同時在開放性練習的基礎上又注重個性的張揚。同時又設計了與教法相適應的學法,如自主嘗試、驗證……

  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題”,倡導“先學后教,少教多學,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這種設計理念起航,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我將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以供學生討論。

  (1)你能讀出這些數嗎?

  (2)你能寫出香港和澳門的人口數嗎?

  (設計意圖:以20xx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為現實背景,談話導入,進入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激發學習。)

  二、組織自主學習。

  1、提出學習任務“怎樣讀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數?”

  2、根據數位順序表,結合萬以內數的讀法探索。

  3、小組交流分享,感受讀法。

  (設計意圖: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我從學生的現實學習狀況入手,給學生準備獨立嘗試的學習單,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先獨立探索,根據數位順序表,讀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數并在小組交流分享,感受讀法。)

  三、小組合作,完成中卡。(明確目標:每組根據要求探索“億以上的數”的讀法。)

  1、出示單元組活動要求。

  2、根據先前歸納的內容,進一步感受大數的讀法。

  3、教師補講,評價學生的活動情況。

  (在這個環節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老師進行個別輔導,然后把各自成果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小組長安排小組成員輪流發言,在發言過程中,小組成員可做補充,多幫助學困生,教師巡視,輔導學習困難的小組,最后在全班交流,學生在匯報的過程中課件演示)。

  四、鞏固應用,正確的讀寫大數。

  1、引導學生把數分級,然后一級一級的仔細讀;

  2、先獨立完成,一起交流方法。

  提示:匯報時,我請有代表性的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學生暢談收獲,開展評價活動。

  這個環節我這樣設計是為了在學生交流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本節課上還存在的問題,今后去彌補。

  板書設計:

  大數的讀、寫

  億級 萬級 個級

  千 百 十 億 千 百 十 萬 千百 十 個

  億 億 億 萬萬 萬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2、結合實際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讀信息,提問題。

  演示CAI—1,呈現下列幾組數據:

  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突破60億大關。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較快速度增長,按最近20年的人口增長速度,全世界平均每秒增加2.6人。

  2、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勻,我國與美國的面積差不多,而美國的人口僅有2.76億,我國人口卻是美國人口的4.6倍。

  3、俄羅斯比我國人口少得多,面積卻是我國的1.8倍,我國陸地國土面積是960萬千米2。

  讀了這幾組數據,你想到了哪些可以用數學解決的問題?

  二、解決問題,建立小數乘法豎式計算模型。

  1、板書出學生提出的問題并解決。重點研究乘法問題。

  例如:全世界平均每分鐘增加多少人?列式:2.6×60=

  2、如果用豎式計算,你怎樣列豎式?(請幾個學生板書。)

  3、討論:如何列豎式,每一個乘數的數位怎樣對齊?

  4、師演示豎式計算。

  5、學生嘗試計算:3.4×211.24×1.74.47×0.723.5×28

  6、集體評議。

  7、總結:談談你這節課還有什么問題?也可談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教材提供世界人口的數量與分布的有關信息,這些內容對學生來說都比較生疏,但通過這一途徑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讀一讀有關信息,提醒學生特別要關注用紅色印刷的內容.然后鼓勵學生討論"平均每秒增加2.6”是什么意思,體會平均數的意義.能根據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能用小數乘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學會用豎式計算數目比較大的小數乘法。培養學生估算的習慣。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并能說出這些大數的意義。

  2、能正確讀寫多位數。

  3、能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重點:

  多位數的讀寫法,讀數中有“零”的寫法。

  教學準備:

  計數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練習讀寫,復習舊知

  1、快速讀出下面各數。

  20xx,4500,4523,6005

  2、寫出下面各數:教師口述學生寫數。

  3、40059000是( )位數, 含有( )級和( )級,由( )個萬和( )個一組成。在計數器上撥出下面各數,并像前面一樣說出每個數的組成。320xx0, 479853000,20xx000010。

  二、多位數的讀法

  1、億以內數的讀法

  20xx年我國進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示地圖。

  北京市約有13820xx0人,天津市約有10010000人。你能讀出北京和天津市的人口數嗎?

  學生嘗試后匯報。

  為什么只讀出萬以上的數?為什么要加萬字?中間有兩個零怎么讀?

  2、億以上數的讀法

  我國總人口約為1295330000人,全世界人口約6302309700人;學生試讀,小結讀法。

  3、練習讀法

  試一試第一題;練一練第一題。

  三、多位數的寫法

  1、億以內數的寫法

  (1)澳門約有四十四萬人;香港六百七十八萬人;教師引導寫澳門人數,學生獨立嘗試其他城市人數。交流評價,并驗證(將寫出的數分級讀出來)

  (2)三百五十萬零六百,寫作 。

  過程要求:學生獨立寫數。小組交流,互相檢查,讓每一個同學都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寫的?反饋交流結果。

  2、億以上的數的寫法。

  (1)呈現題目:五十二億五千六百萬。

  過程要求

  ① 先請學生讀一讀這個數,看看含有幾級的數。

  ② 對照數位順序表,嘗試寫一寫。

  ③ 反饋寫數結果。

  ④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板書呈現結果

  “五十二億五千六百萬”寫作:5256000000

  (2)呈現題目:“二十億零四百三十五萬”寫作 。

  過程要求;

  ① 學生獨立寫數,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求放棄數位順序表,直接寫數。

  ② 同組交流各自的寫法,著重說明“零”的處理。

  ③ 反饋交流結果。

  板書呈現:“二十億零四百三十五萬”寫作:20 ¦ 0435 ¦0000

  這時板書不出現數位順序表,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可以用分級線段來代替數位順序表。

  (3)小結億以上的數的寫法。

  讓學生交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寫數的規則。

  ① 弄清有幾級的數。

  ② 從位寫起,寫出每一級上的數。

  ③ 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

  寫法練習:試一試第2題,寫數并估計數的大小。練一練第2題。補充練習題:先分級再讀出下面各數

  4391000, 7060020, 1300000800, 43910000,

  70600020, , 600600, 6000600

  四、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3題,先讀數,再連線。最后寫右邊的數驗證。2、閱讀你知道嗎,了解國際上分節方法。

  3、同桌讀寫數游戲:一位同學用計數器撥數,一位同學讀

  數;一位同學寫數,另一位同學讀出來。

  4、撥一撥,寫一寫,再讀一讀

  用四個“5”和四個“0”組成一個八位數

  (1)一個零都不讀出來

  (2)只讀出一個零

  (3)讀出兩個零

  (4)讀出三個零

  五、課堂小結并布置實踐活動

  生活中大數應用非常廣泛,請同學們在報紙、雜志或電視等媒體中收集一些有關大數的信息,并在全班進行交流。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億以內數的寫法。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數位順序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在昨天的數學課上我們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國的人口數量,同時學習了較大數的讀法,下面這些數請你來讀一讀。

  56900 40080500 14590320

  2.提問:你讀得又快又準,能說說讀數的方法嗎?(學生回答)

  3.請你說出億以內數的數位順序,并說一說是怎樣分級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整理數位順序表)

  4.寫出下面各數,并說一說怎樣寫萬以內的數。

  七   七十  七百零八  一千五百三十二

  5.根據學生回答,明確萬以內數的寫法。

  二、探究新知

  我們已學過萬以內數的寫法,今天我們學習億以內數的寫法。(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寫法)

  1.整萬數的寫法。

  出示:四十四萬、一千三百八十二萬、六百七十八萬

  2.學生小組嘗試寫出這些數,然后交流寫法。

  3.根據學生發言,說明:整萬的數,要寫在萬級上,只要在萬級上寫44、1382、678,然后在個級上寫四個0就可以了。

  4.練習:五萬、六千萬、八十萬、九千六百七十二萬

  含有萬級和個級兩級的數的寫法。

  出示:十萬三千二百四十五

  提問:這個數有幾個級?應該先寫哪級上的數,再寫哪級上的數?

  學生嘗試寫數。(畫出分級線,讓學生檢查寫的數是否正確。)

  老師說數,學生練習寫數

  一萬三千二百六十五、四百六十三萬七千八百九十二、

  十七萬九千三百、二十五億六千四百七十二萬

  中間及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提問:三十二萬零六百這個數有幾級?萬級上怎樣寫?個級上一個也沒有怎么辦?

  教師在數位表上寫出這個數,再讓學生讀一讀進行檢查。

  由學生在數位順序表上試著填寫二千零五十萬七千,再說一說是怎樣寫的。

  學生回答:先在萬級上寫出二千零五十,再在個級上寫出七千,合起來就是二千零五十萬七千。

  學生自主探究下面的數的寫法。

  十萬二千三百四十五、三十二萬零六百、二千零五十萬七千

  三、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獲?你認為今天這節課誰表現的?為什么?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6

  導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普查和抽樣調查的區別,感受抽樣調查的科學性和必要性;

  2、讓學生理解總體、樣本、個體、樣本的容量的含義;

  3、能利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調查收集第一手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有效提煉來為生活服務。

  導學重點

  1、理解總體、樣本、個體、樣本的容量等相關概念;

  2、區別普查和抽樣調查,會利用抽樣調查方法收集信息。

  導學難點

  1、選用正確的方法收集信息;

  2、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有效整理,使之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課前準備讓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實際調查并作記錄。

  導學

  步驟導學內容學生活動導學用時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提問導入:

  1、我們班有多少姓“周”的同學?

  2、我們九年級有多少姓“周”的同學?你知道嗎?那全校又有多少姓“周”的同學呢?

  營造氛圍,導入新課學生迅速進行統計;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3分鐘

  學生展示

  調查結果學生在展示時教師的提問:

  1、你們調查的是什么?

  2、你們的調查結果是什么?

  3、你們從調查結果中得出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看看哪組的同學說得又對又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根據調查結果回答。10分鐘

  整理調查結果請你將以上同學調查的內容進行分類,說說你這樣分的理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將以上內容進行分類。5分鐘了解調查的相關概念教師指導學生迅速閱讀教材P90——91內容;

  重點是教材P90最后一段和P91第三段。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并結合以上調查實例深入體會。5分鐘

  區別普查和抽樣調查請按普查和抽樣調查各自的特點將你們自己調查的內容進行分類,看看哪組的同學分析得又對又快。學生結合自己調查的內容進行分類。5分鐘

  學以致用鞏固練習

  1、學生自主完成教材P92練習題;

  2、今天有很多老師來聽課,請以小組為單位自列題目向他們作相應的調查;(想想要想較快獲得所需信息,是采用普查還是抽樣調查)

  3、想想你還有哪些實際問題需要了解,你將進行普查還是抽樣調查。學生自主完成教材上的練習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主動參與調查。10分鐘

  小結導生小結本節課內容:

  1、關于總體、個體、樣本、樣本的容量等相關概念;

  2、在生活中要選用正確有效的調查方法收集有用的信息,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學生自主歸納

  小結2分鐘

  作業

  1、另選生活中你所關心的一個內容作相關調查,注意選擇正確有效的調查方法;

  2、想想:你所調查的結果具有普遍性嗎?能從這一部分反映出整體情況嗎?說說你的理由。

  板書設計

  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

  學生調查的內容相關概念練習題目(現場擬定)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2.知道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

  3.了解我國人口增長情況,知道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4.理解我國人口問題產生的原因及為此制定的基本國策。

  5.了解有關華僑、華人的知識。

  能力目標:

  1.學會運用人口資料,計算人口密度。

  2.學會閱讀“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圖,能夠使用圖例、注記識別圖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養閱讀人口分布專題地圖的能力。

  3.能夠根據不同地區的面積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資料,說明人口分布的狀況。

  情感目標:

  使學生了解我國人口方面的基本國情,懂得人口的增長要同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從而樹立正確對待人口問題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科學的人口觀。

  教學建議

  關于“中國的人口”的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主要內容是我國人口及其分布概況,是中國地理的基礎知識。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是我國進行經濟建設的出發點。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一段中,運用“中國與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的面積和人口的比較”示意圖,形象地向學生展示了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讀一讀”中的資料更是體現了中國人口的這個特點。

  3.人口分布的知識是從“做一做”引入的。這部分內容即可以使學生學會運用人口資料,計算人口密度,而且還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我國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勻。“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展示了我國人口分布的地區差異。人口分布的地區差異,既是某些自然環境區域的結果,又是形成區域經濟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運用“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圖說明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是本節應學會的讀圖技能。

  4.關于我國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華僑和僑鄉的知識不是本節的重點。

  人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人口數量的增長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教材通過“我國人口的增長”圖、“我國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占當年新增財富的百分比”圖、“我國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圖,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我國人口問題的嚴峻性和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必要性。這也是本節必須使學生理解的重點知識。

  關于“中國的人口”第一課時教法建議

  1.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學生所熟悉的常識。教師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除

  去利用課本中“中國與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的面積和人口比較圖”和“讀一讀”的材料之外,還可以聯系一年級的世界地理知識,讓學生知道我國人口相當于西半部歐洲30多個國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比非洲和拉丁美洲兩大地區的人口還多,用這些材料進行渲染,使學生對我國人口眾多這一國情有深刻的印象。

  2.由于學生在初一已經學過人口密度的概念,并接觸過人口密度圖,在講“人口分布不平

  均”這部分內容時,可先讓學生完成課文中的“做一做”。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口數量”圖上,讀出江蘇、山東、新疆、西藏的人口約數(江蘇6700萬、山東8500萬、新疆1500萬、西藏200萬),計算人口密度(江蘇和山東每平方千米分別為670人和560人,新疆和西藏每平方千米分別為9.4人和1.7人),比較東部沿海兩省和西部內陸兩自治區的人口密度大小(江蘇、山東人口密度大,新疆、西藏人口密度小)。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對我國東西部人口分布不均的狀況有一個深刻的印象。然后再讓學生閱讀“中國人口分布”圖,結合課文,自己總結出中國人口分布的特征。

  中國人口地區分布的不均狀況,是歷史上長期以來形成的,與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自然條件的關系十分密切。教師不宜把中國人口分布的不平均這一特征作為中國的“人口問題”來講。最好結合本段課文的內容,聯系初中“世界的人口”一章的知識進行教學,讓學生搞清楚中國人口分布同地區經濟發展和自然條件的關系,使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成為義務教育地理教材“人和環境的關系”這條主線的一個部分,為學生初步建立正確的人地觀打下基礎。

  3.在講授我國“農村人口比重大,城鎮人口比重小”這一內容時,教師可采用列表講述的方法。

  同時,應向學生說明,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不斷增加。

  今后,隨著國家經濟建設和城鎮建設的發展,城鎮人口的比重還將繼續增加。至于我國城市發展的政策這一內容,教學中可一帶而過。

  4.“華人與華僑”這一部分內容,教師應首先幫助學生區別“華僑”和“華人”兩個概念,然后說明我國的僑胞遍布世界各地,廣大僑胞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要說明關懷和重視保護海外華僑是我國政府的一貫政策。

  關于“中國的人口”第二課時教法建議

  1.“人口增長過快及帶來的問題”是本節的重點內容之一。

  這部分內容可以分三部分講授:

  ①我國人口基數大,增長快。

  可以結合課文中的“我國人口增長”曲線圖,讓學生看看我國人口直線上升的情況。或者讓學生簡單算算如果人口自然增長率相同,11億人和100萬人所增加的人口有什么不同,以此理解人口基數大對人口增長的影響。但這種計算不要搞得太多、太復雜。

  ②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人口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

  我國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比較復雜。這里應主要向學生講明兩個方面。

  一是由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醫療衛生條件改善,平均壽命延長,人口死亡率有大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我們控制人口的工作做得還不夠好,人口出生率長期處于較高水平,這兩個方面的共同作用,使人口自然增長率居高不下,即使在70年代后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較低的年代,由于已形成龐大的人口基數,每年的新增人口仍是個驚人的數字。

  ③“人手”和“人口”、“人的生產”和“物的生產”之間的關系:

  要讓學生明白人既是物質財富的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生下來就需要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質資料。人口越多,需要生產的產品、耗用的資源和占用的空間越多,在我們國家這個既定的范圍內,每人平均占有的就越少。如果我們不注意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長超過物質資料增長的速度,我們的生活水平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要降低,四個現代化的目標不會實現,而且會使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進一步惡化,給我們的子孫后代造成困難。

  這段課文插有幾副圖,較為形象地反映了“人的生產”和“物的生產”的關系,突出了人均的觀念。教師可讓學生自己分析這些插圖,談談這些關系。

  2.在講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前,可先聯系第一冊課本中學過的有關人口與經濟、資源和環境相適應的知識,讓學生對為什么我國把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有所認識。

  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人口政策,以及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的具體要求,應讓學生牢記。

  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在實行計劃生育的同時,還要努力發展生產。只有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生育觀念改變了,才能最終解決我國的人口。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8

  人口普查(三個課時)分課時一 讀多位數一. 教學內容人口普查教材第5~7頁。二. 教學目標1.掌握億以內的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三.重點難點1.握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2.掌握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四.具準備計數器,整數數位順序表,數字卡片。五. 教學過程(一)導入師生談話:昨天,我們在數學課上認識了比較大的數,還記得有幾位嗎?誰能說一說都有哪些計數單位?指名回答:我們認識了9個計數單位分別是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從右往左) 億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 千 百 十 個教師:我們在三年級時學過了萬以內數的讀法。你們還記得嗎?能讀出這些數嗎? 742 4600 8000 100003215 509 5009 7010提問:誰能說一說讀這些數的方法?你們想知道你們收集到的比萬大的數如何讀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讀法(二)探究新知1.展示學生收集的數據。例如:長江流域的面積是1807199平方千米;赤道長40076千米;馬里亞納海溝距離海平面11034米;2000年我國進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全國總人口約為1295330000人。祖國大陸約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約有13820000人,天津市約有10010000人。2.把數據進行分類。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請把以上數據進行分類。小組學習后,可能會有幾種分類情況:a.按照位數分類,相同位數的數分成一類。b.按照數據所表示的意思分類,如表示地理常識的分一類,表示人口的分成一類。c.按照0的個數或位置分類,中間有0的數分成一類,末尾有0的數為一類。學生怎么分都可以,只要能說出道理。老師可以抓住學生按0的位置分類這一標準,進行以下教學。3.研究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1)介紹數位。 老師說明:這些數都是由幾個數字排成一橫行,也就是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順序排列起來了,各個數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如4958,是由4個千,9個百,5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8個一是在右邊第一位,就是個位;5個十在右邊第二位,就是十位;9個百在右邊第三位,就是百位;4個千在右邊第四位,就是千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數位。(2)介紹數位順序表。老師把上面板書的計數單位加上橫線和豎線,在每個計數單位下面分別加上“位”字,成為一個數位順序表: … 千億位百億位十億位億位千萬位百萬位十萬位萬位千位百位十位個位 (3)計數單位和數位之間的關系。老師提問:個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幾?十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多少?萬位呢?千萬位呢?小結:也就是說,幾個一就寫在個位上,幾個十就寫在十位上,幾個百就寫在百位上……幾個千萬就寫在千萬位上。追問:同一個數字,把它寫在不同的數位上,它表示的意義相同嗎?學生答:不相同,因為數位不同,計數單位就不同。(1)認識數位分級。老師說明:按照我國計數習慣,從右起每四個數位為一級。個、十、百、千是“個級”,表示多少“個”,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萬級”,表示多少“萬”。在已寫出的數位順序表上面板書:個級、萬級,制成下表:…億 級萬 級個 級 … 千億位百億位十億位億位千萬位百萬位十萬位萬位千位百位十位個位 (2)學習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老師在上表的下方依次把學生分類的數據板書出來。如: 億級萬級個級…千億位百億位十億位億位千萬位百萬位十萬位萬位千位百位十位個位 1122961155301 3880833210410000701000010000009730000964 指導:1265830000 先讀億級,十二億,再讀萬級,六千五百八十三萬,合在一起讀作: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學生嘗試讀出:1295330000和6780000、13820000。提問:以上這些數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讀數時讀0了嗎?質疑:1807199這個數讀不讀這個0呢?同桌之間交流。這個數讀作:一百八十萬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讀。提問:0在什么位置時不讀出來呢?小組交流。小結:當0在級的末尾時不讀出來。4.研究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指導:40076 先讀萬級,四萬,再讀個級,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讀作:四萬零七十六。強調:百位上的零必須讀出來。學生嘗試讀出:11034、10030040(三)課堂作業設計1.教材第7頁第1題。2.教材第6頁第1題中的第(1)題。(四)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認識數位,數位順序表,讀億以內的數)老師總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億以內的數位順序,并知道從右起每四位一級,分作個級、萬級、億級。還學會了含有三級數的讀法。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9

  《人口普查》一課旨在學習億以內數的讀寫法。大數的教學主要存在的困難是。

  1、四年級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大數的機會不多,生活經驗極少,基本上都是首次接觸大數的讀寫,需要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2、大數的數位多,數字冗長,對學生的瞬間記憶、細心程度、書寫習慣是一個大挑戰。

  3、大數的學習比較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能不大,不以利于組織教學。

  但大數的讀寫是學生后續學習的基礎,課堂教學可采用多種形式的探討和練習逐步引領學生掌握大數的讀寫法。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10

  康托爾指出:“在數學的領域中,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好的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在數學王國里遨游。我在教學《普查人口》一課時是這樣進行教學的。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更大數的計數單位和個級的讀數、寫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學會大數的讀法和寫法,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讀數的方法指導上。我讓學生認真地看書,看書后“說說大數的讀數的方法是什么?(四一班的問題)”學生似乎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無從下手。在老師的啟發下才逐步總結出讀數的方法,而且耗時也較長,占用了練習的時間。通過思索,在四二班上課時,我改變了所提的問題:“你們發現今天這些大數的讀法與以前的學過的數的讀法有什么不同嗎?” 學生們都紛紛舉起了手,其中一個學生說:“就是按個級的讀法讀,只需在讀完億級之后加個‘億’字,讀完萬級之后加個‘萬’字就行了。”另一個學生說:“以前學的數只有個級,而今天學的數,除了有個級外,還有萬級和億級。應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后讀個級。”學生很快就說出了答案。在學生說出大數的讀法與之前所學的數的讀法的不同時,其實已經總結出大數的讀數方法。這樣就節約了不少的時間可用來練習,提高了課堂效率。此時,我深有感觸:讀懂教材,設計的有效的課堂問題是多么重要啊!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11

  一、教學設計學科名稱: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7頁《億以內數的寫法》

  二、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本班共有32名學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3人,新轉來兩名學生。從上學期的學習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認真學習,較好的接受新知識,在三年級的數學期末檢測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個別同學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不能跟上教學的進度,這也是班級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另外多數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審題習慣、檢查習慣都還有待進一步培養。

  三、教學內容分析:

  《人口普查》包括1、億以內的讀法。2、億以內數的寫法。 3、比較數的大小三個知識點。本教學設計是針對億以內數的寫法而備的。《億以內數的寫法》是在億以內數的讀法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教材出示了四幅情景圖,于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同時補充了一些其他情景,幫助學生建立數感。

  四、教學目標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分析: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億以內數的寫法。

  3、找到數級,明確每一級各個數位上必須填滿數字的原理。(一個數開頭不能寫0)

  六、教學課時(人口普查的第二課時)

  教具準備:學生課前收集的大數,

  七、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談話在昨天的數學課堂上我們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國的人口數量,同時學習了億以內數的讀法,今天我們學習億以內數的寫法。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寫法

  (二)探究新知

  1. 整萬數的寫法。

  出示一些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以供學生討論。(課件)

  a. 你能寫出香港和澳門的人口數嗎?

  學生發言,根據學生的發言師小結:這些數都是整萬的數,要寫在萬級上,只要在萬級上寫78、44,然后在個級上寫四個0就可以了。

  b. 練習:寫出下列各數

  五萬、 六千萬、 三千二百萬、 九千六百七十二萬

  2. 含有萬級和億級兩級數的寫法

  出示題目(課件)

  a. 提問:三百零八萬四千這個數有幾級?應該先寫哪級上的數?再寫哪級上的數?

  學生嘗試寫數。

  b.師生小結億以上的數的寫法。(讓學生交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寫數的規則)。

  ①弄清有幾級的數。

  ②從最高位寫起,寫出每一級上的數。

  ③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

  3.如果學生收集的數據中沒有特殊的多位數,如“級的中間零”、“級的末尾零”等,教師可以作一些補充,也可以組織學生先討論這些特殊數據的寫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導。

  八.課堂練習

  寫數(課件出示)

  九、全課總結,作業安排。

  1、 總結多位數的寫法(課件出示)

  2、 與同學交流你是怎樣寫數的。

  (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老師強調: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但有關零的問題,讀法和寫法不一樣。寫數時,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讀數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零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只讀一個零 )

  3、教材第6頁第2題 、教材第7頁第2題

  十.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來自百度網站)

  十一. 自我問答:這部分的知識雖是新知識,就知識本身而言,學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收集的資料,放手讓學生學習,通過觀察比較,在讀寫數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改寫大數的必要性。通過作業的反饋,學生知識掌握的標較好,怎樣讓學生體會到大數的改寫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滲透給學生的,怎樣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本案例中做的還不夠,需要大家進行一些有意義的嘗試。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12

  本課是在學生聯系生活、收集數據、討論讀法、鞏固與應用下完成的。引導學生不是為了讀數而讀數,而是通過會讀較大的數來了解大數在生活中的意義與作用。

  本節課完成較好的部分有以下幾部分。

  1、創設了讓學生收集大數這樣一個活動。主要讓學生知道了大數在生活中的意義。

  2、在讀數的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并關注合作的過程。先讓學生自己試著讀數,在獨立思考的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對于學生合作中出現的問題、困難及時進行反饋。

  3、在鞏固與應用過程中,學生都能認真地練習,但出現的問題不少。如:在讀書時,讀萬級的數漏寫“萬”字。

  不足之處在于,我有時會輕易打斷學生的發言,同時沒有很好地把課堂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解決掉。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13

  人口普查(三個課時)分課時一 讀多位數一. 教學內容人口普查教材第5~7頁。二. 教學目標1.掌握億以內的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三. 重點難點1.握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2.掌握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四. 教具準備計數器,整數數位順序表,數字卡片。五. 教學過程(一)導入師生談話:昨天,我們在數學課上認識了比較大的數,還記得有幾位嗎?誰能說一說都有哪些計數單位?指名回答:我們認識了9個計數單位分別是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從右往左) 億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 千 百 十 個教師:我們在三年級時學過了萬以內數的讀法。你們還記得嗎?能讀出這些數嗎? 742 4600 8000 100003215 509 5009 7010提問:誰能說一說讀這些數的方法?你們想知道你們收集到的比萬大的數如何讀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讀法(二)探究新知1.展示學生收集的數據。例如:長江流域的面積是1807199平方千米;赤道長40076千米;馬里亞納海溝距離海平面 11034米;2000年我國進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全國總人口約為1295330000人。祖國大陸約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約有 13820000人,天津市約有10010000人。2.把數據進行分類。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請把以上數據進行分類。小組學習后,可能會有幾種分類情況:a.按照位數分類,相同位數的數分成一類。b.按照數據所表示的意思分類,如表示地理常識的分一類,表示人口的分成一類。c.按照0的個數或位置分類,中間有0的數分成一類,末尾有0的數為一類。學生怎么分都可以,只要能說出道理。老師可以抓住學生按0的位置分類這一標準,進行以下教學。3.研究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1)介紹數位。 老師說明:這些數都是由幾個數字排成一橫行,也就是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順序排列起來了,各個數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如4958,是由4個千,9個百,5 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8個一是在右邊第一位,就是個位;5個十在右邊第二位,就是十位;9個百在右邊第三位,就是百位;4個千在右邊第四位,就是千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數位。(2)介紹數位順序表。老師把上面板書的計數單位加上橫線和豎線,在每個計數單位下面分別加上“位”字,成為一個數位順序表: … 千億位 百億位 十億位 億位 千萬位 百萬位 十萬位 萬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個位

  (3)計數單位和數位之間的關系。老師提問:個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幾?十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多少?萬位呢?千萬位呢?小結:也就是說,幾個一就寫在個位上,幾個十就寫在十位上,幾個百就寫在百位上……幾個千萬就寫在千萬位上。追問:同一個數字,把它寫在不同的數位上,它表示的意義相同嗎?學生答:不相同,因為數位不同,計數單位就不同。(1) 認識數位分級。老師說明:按照我國計數習慣,從右起每四個數位為一級。個、十、百、千是“個級”,表示多少“個”,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萬級”,表示多少“萬”。在已寫出的數位順序表上面板書:個級、萬級,制成下表:… 億 級 萬 級 個 級

  … 千億位 百億位 十億位 億位 千萬位 百萬位 十萬位 萬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個位

  (2) 學習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老師在上表的下方依次把學生分類的數據板書出來。如: 億級 萬級 個級

  … 千億位 百億位 十億位 億位 千萬位 百萬位 十萬位 萬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個位

  11 22 9611 55301 38808 3321041 0000701 0000100 0000973 0000964

  指導:1265830000 先讀億級,十二億,再讀萬級,六千五百八十三萬,合在一起讀作: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學生嘗試讀出:1295330000和6780000、 13820000。提問:以上這些數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讀數時讀0了嗎?質疑:1807199這個數讀不讀這個0呢?同桌之間交流。這個數讀作:一百八十萬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讀。提問:0在什么位置時不讀出來呢?小組交流。小結:當0在級的末尾時不讀出來。4.研究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指導:40076 先讀萬級,四萬,再讀個級,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讀作:四萬零七十六。強調:百位上的零必須讀出來。學生嘗試讀出:11034、10030040(三)課堂作業設計1.教材第7頁第1題。2.教材第6頁第1題中的第(1)題。(四)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認識數位,數位順序表,讀億以內的數)老師總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億以內的數位順序,并知道從右起每四位一級,分作個級、萬級、億級。還學會了含有三級數的讀法。

  (分課時二、寫多位數)

  一、 教學內容

  人口普查,教材第5~7頁。

  二、 教學目標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三、 重點難點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億以內數的寫法。

  四、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整數數位順序表,數字卡片。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在昨天的數學課上我們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國的人口數量,同時學習了較大數的讀法,下面就這些數請你來讀一讀。

  56900 40080500 370600 1459032700

  提問:你讀得又準又快,能說說讀數的方法嗎?

  學生回答。

  提問:請你說出億以內的數位順序,并說一說是怎樣分級的。

  根據學生回答,整理成表。

  (二)探究新知

  我們已經學過萬以內數的寫法,今天我們學習億以內數的寫法。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寫法

  1.整萬數的寫法。

  同學們會寫四十四、一千三百八十二、六百七十八,怎樣寫四十四萬、一千三百八十二萬、六百七十八萬呢?

  學生發言,根據學生發言情況,教師小結:這些數都是整萬的數,要寫在萬級上,只要在萬級上寫44、1382、678,然后在個級上寫四個0就可以了。

  在剛才總結出的數位順序表上寫出上面三個數。

  讓學生讀一讀這三個數,檢查一下寫得是否正確。

  引導學生總結,整萬的數怎樣寫?

  小結:按照萬以內的數的寫法來寫,只要在后面添寫四個零。

  練習:指名讓學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在紙上寫數。

  五萬、六千萬、八十萬、三千二百萬、九千六百七十二萬

  2.含有萬級和個級兩級的數的寫法。

  談話:我們已經會寫整萬數了,老師在說一個數,看誰會寫。

  板書:十萬三千二百四十五

  提問:這個數有幾個級?應該先寫哪級上的數,再寫哪級上的數?

  學生嘗試寫數。

  指名板演:103245

  學生板演后,教師可以畫出分級線,讓學生檢查寫的數是否正確。

  老師說數,學生練習寫數。

  3.中間及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提問:三十二萬零六百這個數有幾級?萬級上怎樣寫?個級上的一個也沒有怎么辦?在數位上表示這個數,再讓學生讀一遍進行檢查。

  由學生在數位順序表上試著填寫出這個數,再讓學生讀一遍進行檢查。

  由學生在數位順序表上度著填寫二千零五十萬七千,再說一說是怎么樣寫的。

  學生探究下面三個數的寫法:

  十萬二千三百四十五、三十二萬零六百、二千零五十萬七千

  (三)課堂作業設計

  1、教材第6頁第2題

  2、教材第7頁第2題

  3、口答

  一個數的最高位是萬,它是幾位數?

  一個數的最高位是十萬,它是幾位數?

  一個數的位數是9位,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四)課堂小結

  提問:含有兩級的數怎么樣寫?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寫數時,遇到哪一位上的一個單位也沒有,怎么辦?

  寫數與讀數有什么區別?

  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老師強調: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但有關零的問題,讀法和寫法不一樣。寫數時,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讀數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零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只讀一個零 。

  (分課時三、比較數的大小)教學目標:1、繼續學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數位的認識,掌握較大數比較大小的方法。2、培養學生的分類、概括能力以及比較、分析等思維方法。3、培養學生認真檢查的學習習慣。重點難點:1、掌握比較多位數大小的方法。2、能正確比較多位數的大小。教具準備:小黑板教學過程:一、導入談話:同學們,我們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數打交道,現在請你們任意說出一個數。學生任意說出一個數,教師板書5個提問:如果將這些數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你會嗎?說說你是怎么樣想的?二、探索新課1、出示例題師:通過學習,我們知道2000年我國進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你會比較這些城市人口數量的多少嗎?學生默讀例題,理解題意北京 13820000人 天津 10010000 人 香港 6780000人澳門 440000人 大陸 1265830000人提問:撲克到這一組數據,你能找出最大的那個數嗎?為什么?2、分類。觀察例題,請學生根據人口數量,將四個城市進行分類,并說出分類理由。學生2人一組,說一說,議一議。按數位多少進行分類:北京、天津為第一類,香港是第二類,澳門是第三類。提問:通過這次分類,你能知道什么?小結:我們按數位的多少進行分類后發現,數位少的這個數就小,數位多的這個數就大。質疑: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達到了八位數,這怎么比出大小呢?3、位數相同的數的大小比較。板書:13820000、10010000提問:這兩個數都是八位數,位數相同的兩個數怎么樣比較大小呢?先比較哪位上的數?提問:這兩個數左起第一位千萬位上都是1,怎么比?學生探索:看左起第二位,第一個數左起第二位百萬位上的3比第二個數百萬位上的0大,所以 13820000›100100004、分析引導分析:上海的人口最密集,因為上海地方不但人口卻很多,重慶雖然人口多,但地方大,所以重慶人口沒有上海密集。(三)課堂作業設計1、教材第6頁第1題中的第(2)題2、教材第7頁第3題3、教材第7頁第4題(四)課堂小結啟發提問:(1)比較兩個數據的大小有幾種情況?位數不同的怎么比?(2)如果位數相同怎么辦?先要從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怎么比呢?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流市| 大同县| 岳普湖县| 鄯善县| 江山市| 麻江县| 深圳市| 峨眉山市| 北流市| 温州市| 兴宁市| 迁安市| 盐城市| 盱眙县| 怀集县| 武山县| 龙里县| 绥芬河市| 塘沽区| 电白县| 泰安市| 邳州市| 开封县| 周口市| 苍溪县| 郎溪县| 康定县| 大埔区| 布拖县| 英山县| 凌海市| 山西省| 子长县| 涟源市| 句容市| 布尔津县| 大足县| 晋江市| 剑河县| 呼和浩特市|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