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媽媽教案(精選10篇)
漂亮的媽媽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藝術作品中的人物特征,能大膽的構圖,合理安排畫面,畫出媽媽的主要特征。
2、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3、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媽媽的照片
2、紙、筆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媽媽的照片,說出媽媽的主要特點。
2、請幼兒欣賞《母與女》,引導幼兒觀察媽媽為什么這么漂亮,有什么特點(脖子、腿、手指、手臂都畫得很長)。
3、請幼兒畫一畫自己的媽媽,提醒幼兒想怎樣才能把媽媽的漂亮,要畫出媽媽的主要特征。
活動反思:
幼兒對這節課很感興趣,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此活動。通過此活動,幼兒對媽媽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而且懂得了感恩,并知道了媽媽的基本特征,對人物結構的掌握及畫法也有所提高。
漂亮的媽媽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學習嘗試用粘貼、拓印的方法裝飾帽子,養成良好的美術操作習慣。萌發喜愛媽媽,關心媽媽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塑料浴帽、彩色紙條(一端貼有雙面膠)、彩色貼畫、顏料、形狀各異的`積木、抹布、畫有帽子輪廓的卡紙等。
活動過程:
1、唱歌“我是媽媽的好娃娃”,引出活動。
2、出示范例(教師戴上帽子出示),引起孩子的參與興趣。
3、交待操作任務:做一頂漂亮的帽子送給媽媽,讓媽媽更加漂亮。
4、教師示范裝飾帽子:
用彩色紙條貼在浴帽上;用彩色貼畫貼在帽子上;用拓印法裝飾帽子。(兒歌:小玩具,真聽話,蘸一蘸,印一印,蘸一蘸,印一印,我做的帽子真美麗。)
5、孩子任選一種材料裝飾帽子。
6、作品展示:孩子戴上自己做的帽子表演“我是媽媽的好娃娃”。
漂亮的媽媽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粉印版畫的人物畫,能清晰、生動地表現媽媽漂亮的樣子。
2、通過觀察照片、臥憶等方法,能講述自己媽媽的樣子,表達媽媽在外形上的主要特點。
3、進一步激發對媽媽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媽媽化妝、打扮的樣子。
2、媽媽化妝后的照片(藝術照、寫真)。
3、各色顏料,作業紙,調色盤,水粉筆,抹布,桌布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淡一談自己的媽媽,激發幼兒創作的愿望。
(1)教師:你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你覺得你媽媽哪里最漂亮?她什么地方與眾不同?
(2)教師:化妝、打扮后的媽媽是什么樣的呢?媽媽什么樣的發型最好看?媽媽穿什么樣的衣服最好看?媽媽的裙子是什么樣的?
2、與幼兒討論描繪媽媽的方法。
(1)教師:今天,我們要來畫一畫自己的媽媽。怎樣把自己的媽媽畫得漂亮呢?(抓住媽媽的特征,注意發型、面部、服飾的細節表現)
(2)教師:在繪畫的時候可以為媽媽的而部進行什么樣的裝飾?你想給媽媽穿卜什么樣的衣服?戴上什么樣好看的首飾呢?什么地力‘可以用夸張的方法去表現?(發型、服飾、五官)
3、出示以往幼兒的粉印版畫作品,與幼兒一起討論人物廁的制作技巧。
(1)教師:這幾幅作品有竹么問題?為什么五官都看不清楚了?(涂色與勾線的問題)
(2)教師:涂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先涂大塊的地方,比如臉頰、額頭等,再涂小塊的五官)媽媽紅紅的`臉蛋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表現?(疊印)
4、幼兒創作。
(1)重點:媽媽打扮后的樣子。
(2)難點:五官的生動、夸張。
要點提示:
1)教師可以事先讓幼兒欣賞一些發型的圖片作為創作基礎(根據本班幼兒的已有水平,此條也可以忽略)。
2)由于幼兒在一幅畫上既要畫臉部又要畫身體,因此最好為幼兒提供大一些的作業紙。
3)降低活動難度,讓幼兒只表現人物頭像。
5、展示幼兒的版畫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教師:你是怎么為你的媽媽打扮的?你覺得你媽媽最漂亮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表現的?
活動建議:
☆日常活動與幼兒一起欣賞人物麗i的粉印版畫作品,發現創作人物畫要注意的地方。
☆區角活動美術區:進行蠟筆畫《我的媽媽》的創作。
☆家園共育邀請媽媽來園欣賞幼兒的粉印版畫作品,發現幼兒的進步。
4、中班主題媽媽愛我我愛媽媽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愛媽媽的表達方式。
2、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并說說媽媽是怎樣關心、愛護寶寶的。
1)有些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時候光哭,拽著媽媽的手不肯撒開,你們知道為什么嗎?(他愛自己的媽媽)。
2)媽媽也非常愛寶寶,她是怎樣做的?
二)媽媽愛我我愛她
以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引導幼兒學習用語言或肢體動作來表達對媽媽的愛。
三)征集寶寶愛媽媽的金點子。
四)歌曲《好媽媽》音樂背景中活動結束,幼兒創編動作自由表現。
活動延伸:回到家后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讓媽媽知道你很愛她。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來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引導愛的多種表達方式,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知道為媽媽做事情也是愛媽媽的一種表現。此活動出發點好,設計意圖較明確,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所選用的故事、歌曲恰到好處地激發了幼兒的活動熱情,孩子們創造性地在《好媽媽》音樂背景中表現令我驚訝,這些遠遠超出了我的意料,不足之處:講故事時教態不夠自然大方、缺乏語言的流暢性和聲音的渲染力度,肢體動作不夠豐富優美,和孩子互動的較少,說得太多,沒有準備能激發幼兒表現欲的教具,活動時間相對太長,這些都是我以后要努力改進的地方。
漂亮的媽媽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表現人體各部分的結構關系和發型、服裝的特點,鞏固畫正面人的技能。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加深幼兒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圖畫紙、蠟筆、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你們愛媽媽嗎?”“八婦女節馬上就要到了,這是我們所有媽媽的節日。”“們想用什么方式表現你們對媽媽的愛?”幼兒回答,教師建議為媽媽畫張像,作為節日禮物。
二、引導幼兒講述媽媽的特征。
師:“首先請小朋友想一想,媽媽的頭發是什么樣的?是長發還是短發,是直的還是彎的,是不是梳辮子的。媽媽最喜歡穿什么樣的衣服,什么顏色的,衣服上有什么特點。”“如果你想幫媽媽改變發型,也可以。”(教師示范幾種發型的繪畫方法)
師:“我們看看人的胳膊是在身體的`什么部位?腿在身體的什么部位?胳膊和腿是怎么動的?再看看頭上,在臉的一半部位是兩只眼睛,眼睛上面是頭發。”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下面開始畫媽媽,要把媽媽的頭發和服裝的特點畫出來,要把媽媽打扮得漂漂亮亮。”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幼兒掌握人體的結構關系和一定的比例。
四、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向大家介紹媽媽,講講自己的媽媽和畫上的區別。
活動延伸:
將畫的像送給媽媽。
活動反思:
本次美術活動,幼兒興趣濃厚,大部分幼兒表現出了積極的創造愿望,孩子們大膽嘗試,運用各種色彩創造出漂亮的作品,幼兒充分體驗了成功感和滿足感。
在幼兒感受到媽媽對我們的愛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滲透愛心教育,讓幼兒感知人的一生能得到許許多多的愛:有長輩的愛、有父母的愛、有老師的愛、有同學的愛、有社會的愛,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的愛所以我們才能這樣幸福的生活和學習。使幼兒懂得我們在得到別人愛的同時也要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漂亮的媽媽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能大膽的運用水粉畫的形式勾畫人體的結構關系和發型、服裝的特點。
2、知道3月8日是媽媽的節日,懂得關心媽媽,加深幼兒對媽媽的感情。
二、活動準備:
1、請幼兒在家中觀察媽媽的長相、發型、服裝等主要的外形特征。
2、顏料、毛筆、漱筆筒、調色盤、飯衣等作畫工具。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今天活動之前我們先唱首歌吧!(師生共同唱《我的好媽媽》)
“今天是3月8日婦女節,你們知道是誰的節日嗎?”
2、媽媽的樣子。
“你喜歡你的媽媽嗎,為什么?”通過引導幼兒講述媽媽的好,讓幼兒產生對媽媽的愛意。
老師小結:媽媽平時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寶寶,真辛苦。媽媽做那么多事情,都是為我們。
現在,你想她嗎?你們想媽媽,我們一起畫下你的漂亮媽媽吧!
3、師生互動學習,畫媽媽。
(1)先畫一個大大的圓,這是什么?這是媽媽的臉。我們親親她,對媽媽說:我親親你的`臉。
(2)媽媽的頭發是什么樣子的?媽媽,我親親你的頭發。
(3)看看像不像你的媽媽,還有什么沒有畫?如眉毛,眼鏡,耳環等。
(4)整個主體完成以后,要將背景完成。在繪制背景的時候要注意簡練,美觀。不可再瑣碎繁雜,要與美麗豐富的主體形成對比,使畫面更加的美麗。
4、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運用水粉顏料畫出媽媽的主要特征,可以是半身,也可以是全身。
(2)給個別能力弱的孩子提供媽媽的照片,幫助他看著照片畫漂亮媽媽。
5、結束活動。
(1)幼兒作品展示,互相交流。
(2)將幼兒作品布置在主題墻上。
四、延伸活動:
動作快的幼兒可設計作品外框,做成照片形式并張貼于室內,讓幼兒互相欣賞,學習。
漂亮的媽媽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報紙包廢舊紙盒、易拉罐等變出帖,并用手指點印畫的方式裝飾帖。
2、了解廢舊物品可以制成美麗的物品,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3、體驗制作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區域里用小糖紙包過帖。
2、帖實物若干、帖圖片PPT、背景音樂。
3、幼兒收集做帖用的易拉罐,足夠的廢報紙、顏料、抹布等。
4、用來掛帖的繩子、夾子。
活動過程:
一、魔術盒變出帖寶寶,引起幼兒對帖的興趣。
師:小帖們想要有個帖爸爸,這個帖爸爸比別的帖都要,都要精神,我們一起來做超級的`帖爸爸吧!
2、出示裝飾材料,探索制作帖爸爸的方法。
(1)介紹報紙、易拉罐等,引起幼兒包裹的興趣。
(2)啟發幼兒探索將"帖"(罐子)包入"糖紙"(報紙),握緊中間,兩頭擰緊的方法。
(3)請個別幼兒示范操作,教師講解包裝的要點。
報紙,放放平,帖,放一邊,向前卷,向前卷,左擰擰,右擰擰,唐果,做好了。
(4)出示顏料,引導幼兒用手指點畫的方式裝飾。
師:帖爸爸還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讓我們給它畫上吧!誰來試一試?
3、師幼共同制作、裝飾帖爸爸,教師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欣賞各種各樣的"帖爸爸"。
(1)將幼兒制作好的"帖爸爸"放在陰涼通風處晾干。
(2)引導幼兒相互欣賞,簡單評價。
5、播放帖PPT欣賞各種各樣的帖,引導幼兒欣賞外形各異的帖以及糖紙上的漂亮圖案。
建議:
1、包裹帖的過程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有難度,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可以一起參與,提高幼兒創作的積極性,也同時給予幼兒創作的靈感與啟示。
2、可將晾干的"帖爸爸"用魚線一個一個地串起來,懸掛在活動室內,供幼兒欣賞,獲得成功感。
漂亮的媽媽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以畫像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情感。
2、能初步掌握畫頭像的規律,能基本畫出自己媽媽的主要特征。
活動準備:
1、每人在來園前仔細的觀察自己的媽媽。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色彩筆。
3、老師事先為自己的媽媽畫的像。
活動過程:
一、對媽媽的愛。
1、讓幼兒想一想媽媽都為自己做了哪些事?媽媽為我們做了這么多犧牲,我們來感謝一下我們的媽媽好嗎?幼兒之間相互說一下媽媽做的事情說一對媽媽祝福的話。
2、鼓勵幼兒回家后給媽媽捶捶背,給媽媽拿拖鞋。
二、媽媽的樣子。
1、老師拿出事先為媽媽畫好的像讓幼兒觀察看看老師的媽媽有什么特點?
2、幼兒說說自己的媽媽有什么特點。比如:有沒有帶眼鏡、是不是雙眼皮、是卷發還是直發。
三、我為媽媽畫頭像。
1、幼兒拿出準備好的'水彩筆進行媽媽頭像的描繪。
2、老師做指導。
3、畫完后將媽媽的畫像掛在展示臺上,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媽媽。
漂亮的媽媽教案 篇8
“藝術的表面是形象,藝術的背后是情感。”繪畫活動是幼兒情感的必要表達方式,讓幼兒畫其所畫,畫其所想,使幼兒按自己的興趣由感而發,由情所畫,注重引導幼兒的情感因素,只有情感才能愛畫畫,才能有激情,才能充分發揮想象,創作出好作品。本次活動,我結合三八節與自己的個人小課題,選擇適合幼兒有感情體驗的內容——身邊熟悉的家人(媽媽),設計了中班美術粘貼活動《漂亮媽媽》。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3月8日是媽媽的節日,感受媽媽的愛,了解媽媽的辛苦,懂得關心媽媽,培養愛媽媽的情感;同時能合作著大膽利用各色廢舊布料為媽媽設計新裝,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與同伴間的合作能力,體驗美術創作活動的樂趣。
在本活動中,各個環節能緊緊相扣,過渡自然,但評價卻很低,存在許多缺點,具體分析如下:
一、導入
活動開始,我以一首《我的好媽媽》直接導入,引導孩子講述媽媽的好,讓孩子們孕育對媽媽的愛意。隨后我又小結:媽媽平時又要上班又要照顧你,真辛苦。媽媽做那么多事情,都是為我們。此刻,你想她嗎?在媽媽節日馬上到來的.時候,我們一起為媽媽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作為禮物送給媽媽好嗎?很好的渲染了孩子與媽媽間濃濃的愛的情感。
二、活動過程
積極健康的情感能使人思維活躍,敏捷,深刻,想象豐富,幼兒如果在愉悅的狀態下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來,將會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效率,使教師的“教”事半功倍。因此,在美術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情感因素直接影響和制約著美術的教與學。本次活動是布料粘貼,通過用剪刀把各色布料裁剪成各種形狀,并大膽為媽媽拼貼衣服。在孩子操作之前,我用循環激發策略,引導幼兒思考的過程是:感受―表達―感受―表達。第一步引導孩子欣賞范畫中人物的著裝;第二步讓孩子大膽的表達;第三步再次欣賞,引導孩子感受“畫中媽媽的衣服材料和制作方法”,第四步引導孩子思考“你想為媽媽設計一件什么樣的衣服(什么色彩、什么形狀拼貼成)"。孩子的思路被打開后都踴躍的發言,呈現給我一件件活靈活現的服裝形象。
活動前,我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而且裁剪一直是廢舊布料粘貼與制作活動中的一大難點,所以本次活動我是以小組合作式開展的。活動中,孩子們各自選擇了自己的強項,有裁剪的、有設計與指揮的、有涂固體膠的、有貼布塊的等等,能力強的自然在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漂亮的媽媽教案 篇9
活動背景及活動目標:
1、通過畫爸爸媽媽的自畫像、幼兒打扮衣服的方式,培養幼兒熱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2、引導幼兒用簡單的線條和畫圓、敲印章的方法打扮衣服。
活動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簡單的設計能力,從而開拓幼兒的思維發展,達到把父母親的'長相及某些特點能記在心里。
活動準備:
通知書、畫好輪廓線的爸爸媽媽的衣服或裙子、繪畫工具(筆、印章)
活動過程:
1、發放通知書,要求各位家長能仔細看。
2、家長在自己家中畫自己的自畫像。
3、把畫好的自畫像帶到幼兒園。
4、組織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間打扮自己爸爸媽媽的衣服或裙子。引導幼兒用格子線或畫圓的方法打扮,畫好后在空地方用印章印上圖案。
5、把爸爸媽媽的像與幼兒打扮的衣服結合起來,裝飾在墻面上。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培養了幼兒的愛父母情操,培養了動手能力。并且給幼兒父母親和幼兒共同完成一項作業的機會。
漂亮的媽媽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包帖(用報紙包物品)的方法。
2、初步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體驗自己操作的樂趣。
3、能用材料裝飾帖。
教學準備:
可樂罐、薯片罐、廢報紙、裝飾材料、魔術箱。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用報紙包物品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顏料涂抹、裝飾包裝物。
教學過程:
一、變魔術
1、教師從魔術箱里變出若干種帖,吸引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陳老師要來當一回魔術師,要為小朋友表演魔術,小朋友可要看仔細了!看我,變變變,老師變出什么了呀?
師:好多好多的帖寶寶。
2、師:帖寶寶們想媽媽了,陳老師再變個帖媽媽怎么樣?
師:變出帖媽媽。
3、師:帖寶寶高興極了,可是帖爸爸怎么不在啊?請小朋友想個辦法。
4、師:魔術箱失靈了,變不出帖爸爸了,這可怎么辦?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帖寶寶們做個帖爸爸,這個帖爸爸啊,比別的帖都甜,比別的帖都有精神!我們一起來做超級的帖爸爸,好嗎?
二、制作“帖爸爸”
1、教師演示制作“帖爸爸”的方法,并示范為“帖爸爸”的衣服涂上
漂亮的花紋。(用報紙卷包罐子,然后捏緊中間,將兩頭擰緊)
師:現在,帖爸爸穿上衣服了,請小朋友們他扣上扣子,要扣扣緊哦。
師:在扣扣子時,要一只手抓緊帖爸爸的衣服,不要讓衣服掉下來,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衣服的兩頭使勁轉,轉得越多,扣子就扣得越緊,明白嗎?
2、師:哈哈!小朋友看,一個又又甜的`帖爸爸做出來了。但老師覺得帖爸爸的衣服還不夠漂亮,我們再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吧!小朋友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請幾個小朋友簡單地說一說)
3、師:我們先在帖爸爸的身上涂上顏料。
4、幼兒自己嘗試制作“帖爸爸”,盡量包得嚴實點。(引導孩子們在擰緊同伴之間相互忙)
5、請幼兒為“帖爸爸”的衣服涂上漂亮的花紋。(注意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包好后,請幼兒把包好的帖放在課前準備好的顏料盤里滾一下,變成穿五顏六色的糖爸爸,也可以事先用彩紙剪一些小花片,讓幼兒粘貼裝飾)提醒幼兒及時把廢舊物品放入簍子,注意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潔。
6、建議幼兒把制作好的“帖爸爸”晾干,觀察周圍環境,想想放在哪兒比較容易干。
三、添畫五官
讓孩子通過照鏡子看五官,感受自己的五官、表情與帖爸爸的五官相似之處,鼓勵幼兒添畫不同的五官。
四、教師講評
1、及時對幼兒的作品進行指導并進行鼓勵。
2、展示幼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