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7篇)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
復習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鞏固寫作知識,要求學生寫出內容具體、通順的文章。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3、教育目標:教育學生正確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復習重點:指導學生審清題目要求,把事情的過程寫具體。
復習難點:培養學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復習過程:
一、揭示復習內容。
二、指導寫作方法。
1、審題:
即把握作文題目的具體要求。
2、確定作文題目的重點。
學會確定題目的重點是審題過程的重要一步,因為只有確定了題目的重點,才能更好地選取材料,突出文章的重要部分。
3、復習記敘文的六要素。
指名說,板書:
時、地、人、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4、習作開頭的方法:
(1)開門見山。
(2)提問式開頭。
5、習作結尾的方法:
⑴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⑵照應開頭。(首尾呼應)
⑶抒情結尾(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或敬佩之情)
6、復習本學期要求寫作的幾作文。
a、寫一個人(贊揚某方面的優秀品質)
b、記一處景物(抓住特點表現出“美”)
c、寫一件物品(抓住形狀、特點、用途來寫)
d、寫讀后感。
e、介紹我們的學校。
f、談壓歲錢的用法。
三、練習:
1、我敬佩的人。
A、要求用一件典型事例贊揚他某方面的優秀品質。
B、小組內練習說話。指名說話,師生共評。
四、小結:
寫作文要靠平時積累材料,多練習,多動筆,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希望大家多觀察,多練習。
五、作文:
以《一件自己深受感動的事》為題,寫一篇作文。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時,這時突然上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當你在路上行走時,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么做?今天,我們將學習《將心比心》這篇課文,學完課文以后,也許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答案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讓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幫助解決。
2。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糾正讀錯或讀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4。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后,合作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橫線標示出來。
3。齊讀第三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紋線勾出文中阿姨和母親說的話,仔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5。學完課文,你對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想說些什么嗎?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課后拓展。
1。以“將心比心”為題,寫一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2。創設情境,補充對話。
①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一位小朋友給抱著孩子的阿姨讓座。
②在人來人往的超市里幫素不相識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買的東西。
③大街上,幫助一位殘疾的叔叔撿他掉在地上的東西。
板書設計:
阿姨奶奶將心比心
母親護士將心比心
人人將心比心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體會這次班會的"趣"。
教學難點:
體會老師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
教學用具:
教學方法:
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讀課文。
2、說說這次班會的主題是什么?
二、走進"有趣的班會"
1、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11自然段。
2、學生就課文內容質疑。
3、全班匯報,歸納。
(1)在班會上陳思同學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同學們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
4、學生自讀自悟,然后小組交流。
5、全班匯報。
(1)愛迪生年幼時和同伴做讓人充氣升天實驗的故事。(人們根據這個實驗發明了送入上天的氣球)
(2)課件出示:
奇思妙想特點
發明像金箍棒似的書包能變大變小發明會說話的鑰匙能自己說話發明像氣球一樣的旅行袋能懸在空中發明不怕摔的眼鏡摔到地上能自動彈到手里給馬路安個拉鏈可以隨時打開
我也想發明…
①從同學們的奇思妙想中你體會到了些什么?(學生自由交流)
②把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寫出來,與同學們一起探究吧!
三、領悟班會的主旨
1、全班同學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2、說說對班主任那段話的理解。(學生自由交流)
3、與小組同學一起說說自己的奇思妙想。
4、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感悟這次班會的"趣"。
四、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自己在這一節課的學習方法。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4
七色光,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形成按紅、橙、黃、綠、藍、靛、紫次序連續分布的彩色光譜。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書七色光,我們來看看下文。
教學目標
通過形近字的學習,使學生區別形近字,不寫錯別字。
讓學生積累語言,感受古詩文的美。
使學生增長知識。
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通過形近字的學習,使學生區別形近字,不寫錯別字。
教學難點:讓學生積累語言,感受古詩文的美。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 學 流 程
個性化設計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語文七色光一,去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二、探究新知
練
1. 辨析形近字組詞(教師出示小黑板)
魄(氣魄) 辨(分辨) 染(染紅)壯(壯士)
賢(圣賢)撒(撒落)漸(逐漸)魂(靈魂)
辯(辯解)柴(柴草)妝(化妝)撤(撤退)
覽(閱覽)慚(慚愧)廟(廟門)屆(屆時)
園(園地)圓(圓圈)
這道題的每組字都是形似易混淆的字,通過組詞檢測學生對形近字的區分能力。從字的結構上看都是合體字,都是形聲字,可以介紹一些形聲字的特點,以便提高學生對形近字的辨識能力。
2. 引導學生做第二題,讓學生養成用詞推敲的好習慣。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小組討論,最后全班交流。
日積月累
1. 學生自己搜集帶月和日的詞,進行匯報,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只是組織者。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句子,讓學生體會、感受詩
教 學 流 程
個性化設計
文的意境,然后找到原詩、原詞讀。讓學生積淀古詩詞。
知識窗
讓學生了解、知道太陽、月亮的別稱。能記住的記住,以便今后更好地學習。
窗外事
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去了解太陽能的知識。然后進行交流。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征求意向看法的采訪的方法。
2、進一步掌握采訪的靈活性、應變性。
3、進一步培養禮貌習慣。
教學設計:
一、復習引入,解題明白
1、復習:采訪應注意哪些問題?
⑴自我介紹⑵提問得體⑶結尾有禮貌
2、解題:熱點采訪
熱點——指人們共同關心、議論的問題
這節課我們圍繞當前教育上熱點對同學進行采訪,了解同學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二、示例明法
1、當前學生課業負擔問題(示題)
2、討論提問:①你認為當前你的課業負擔怎樣?為什么?
②你覺得該怎么改?
3、討論起始:①對不起,打擾一下②請你說說
結尾:①打擾了,謝謝②謝謝
4、學習示例:小記者:“我是蓓蕾電視臺的小記者,打擾一下,向你提個問題可以嗎?”
甲學生:“可以。”
小記者:“你認為我們現在作業負擔重不重?”
甲學生:“我認為我們現在負擔不太重。”
小記者:“請問,為什么你認為現在學習負擔不太重?”
甲學生:“因為,現在老師已經注意到這一點了,平時作業一般不太重,到考試前那作業負擔就重了,所以說不 太重。”
小記者:“現在我覺得同學們課間休息為什么得不到保證?”
乙學生:“我認為主要老師講得還太多,不能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使大部分課堂作業在課內得不到保證。”
小記者:“謝謝你接受我的采訪。再見。”
甲、乙學生:“不用謝,再見。”
三、同桌互說
四、班級表演(一人當記者,多人采訪)評價:提出要求提問要得體,說話要有禮貌
五、小組采訪討論
1、主題①減負情況②休閑活動
2、小組討論
3、全班分組進行采訪比賽各派兩名同學當評委
六、實踐作業】
進行一次熱點采訪,并寫成稿,向學校廣播站和電視臺投稿。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6
一、為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周公吐哺(bǚpǚ)家給人足(gěijǐ)
人間天堂(jiānjiàn)親密無間(jiānjiàn)
支支吾吾(wǔwú)
二、將下列的成語補充完整。
亂反正一衣水和相處
前啟后前毖后興勃勃
揚頓挫精求精上添花
相得益斷絲連欲說還
談笑風
三、妙填成語。
前后前后前后
前后前后前后
前后前后
花花花花
四、用所給的成語填空。
喜聞樂見興致勃勃喜怒哀樂抑揚頓挫聲情并茂
別具一格雅俗共賞自娛自樂
、的鄉戲是農閑的時候,農民的一種活動。它、。臺上的演員、。臺下的觀眾聽得、。
湖光山色人間天堂明月清風桂子飄香水光接天相得益彰
江山如畫魚米之鄉
江南秋夜,放眼望去,真是啊。明月清風、,水光接天、。江山如畫,徜徉在這,真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五、補充成語,并按照要求歸類。
欲說還吐吐閃爍詞吾吾
口若河妙語珠談笑風眉飛色
想說又不敢說、有顧慮:
搪塞應付、含含糊糊:
滔滔不絕,精彩巧妙:
興高采烈有說有笑
六、填字成詞,并完成后面的練習。
榮辱藕絲相照同病
千絲唇齒同憂親密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孫悟空"的神通廣大。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讀課文。
2.聽寫生字。
3.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感知"小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吧!
二、走進"小孫悟空",感知它的神通廣大
1.指名讀課文第5-11自然段。
2.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用自己的話介紹-下這個"小孫悟空"。
(2)"小孫悟空"是怎樣幫爺爺治病的?
3.學生自讀自悟,再小組合作、探究。
4.全班匯報。
(1)"小孫悟空"像小螞蟻似的,是個微型機器人,靠電腦控制。
(2)學生自由讀課文第11自然段。
(學生用文中有關語句回答)
5.學生讀課文第12、13自然段
討論:神話中的孫悟空和文中的孫悟空有什么不同?
(1)學生邊讀邊勾畫出文中描寫曉蒙心情的語句,說說從中體會到了些什么?
(2)學生自由交流、討論。
(3)全班歸納、。
三、全文,拓展延伸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文。
2.說說"小孫悟空"的神通廣大體現在哪些方面。
3.課后收集一些有關現代高科技的資料,與同學交流。
四、課堂
1.學生之間互相質疑,解疑。
2學生一下自己在學習中的方法和收獲。
3.教師引導學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