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電腦的教案(精選4篇)
小學電腦的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略讀文章的教學應嘗試權力下放,由學生自主學習。在此基礎上,老師稍加點撥,從整體上把握,無須處處玩味文字。本課教學要求學生主動探討內容,理解、運用課文,與文本對話,扎實掌握。同時,也要求教學內容充實,以“讀”貫穿主線,讀出神奇,讀出便利,在讀中想象事物和場景。
教學目標:
1、在課文中認識6個生字,解決課文中的難解字和重點字詞。
2、通過默讀、交流,能夠想象出課文場景和事物,了解電腦的神奇,感受現代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舒適與便利。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體會按一定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
2、通過說明文語言了解電腦的神奇,感受現代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舒適與便利。教學難點:通過語言文字想象課文場景和事物,感受電腦的神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我們天天住在房子里,你對自己家的房子了解嗎?說說你現在住的房子是什么樣的?
師:我來先說說我家的房子吧。我住在和生源小區10幢1單元502室,我家有121平方米,是一個三房二衛一廚的房子,坐北朝南,光線很好。客廳里有沙發、電視機是用來招待客人的,餐廳里有酒柜,可以放一些的飲料和酒類的物品,廚房是用來烹飪的。衛生間有兩個,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大的里面有洗漱間,和淋浴。小的里面也有淋浴。三間臥室,一間是我和我老公住的,大一些。小一些的是我兒子住的,最小的是書房也是客人來住的。每間臥室都有電腦。家里的環境比較溫馨、舒適。
生:我住的房子是土瓦屋,有臥室、堂屋、廚房等,既寬敞又明亮。
生:我住的房子是樓房,上下共有三層,一樓是門面,二樓、三樓是臥室、客廳,還有洗手間、廚房。
師:說說自己理想中的住宅是什么樣的?
生:我現在的住房就比較理想。
生:我理想中的住宅小區應該是以人為本、崇尚環境、親近自然的小區。
生:我理想中的住宅處在交通便利的住宅小區。是公寓。
師:同學們講的真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未來的住宅又會如何呢,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位于日本東京市中心的一座電腦住宅。[板書課題:30.電腦住宅]
二、課文學習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46頁,讀的時候把你不明白的詞語用圈表示出來。帶著問題讀這篇課文。1.電腦住宅里有什么?2。電腦住宅有哪些特點?(生自讀課文)
2、在教室內走動。巡視
1)出示詞語燈片并理解詞語意思。
預設:第一組:儲存職能指令判斷
第二組:倉庫防盜綜合集裝箱
第三組:烹飪烹調調運
第一組詞語采取換同義詞或近義詞的方式理解,如“職能”可以換成“功能”;第二組采取字_釋,如“倉庫”就是“儲存”東西的地方,“集裝箱”則是“儲存”東西的箱子;第三組詞語抓住難讀字和多音字,“烹”讀準后鼻,“調”有兩種讀音。
2)出示生字燈片
3、默讀課文,找找電腦住宅有哪些特點?
預設:神奇、方便、舒適、功能多(板書:神奇、豐富、方便、舒適)
4、是呀!這是一座神奇的電腦住宅。那么,我們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電腦住宅非常神奇呢?接下來,老師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課文中讓人感受神奇的句子,同時用橫線劃出是哪項設施。把讓你感受特別深的詞語加上著重號。出示燈片(生默讀課文)
(設計意圖:略讀教學最重要的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通過一題多問抓住教學主線,引導全文教學。)
5、反饋:
A.這座住宅里安裝了一百多臺電腦,一切都由電腦指揮。
(“一切”、“都”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同時告訴我們這是一所全自動電腦住宅,讀出神奇的味道。)
B.電腦根據這些氣象資料,為主人提供一個既節能又舒適的家居環境。
(1)這些氣象資料由誰提供?(板書:風向標)
(2)為你提供一個既節能又舒適的家居環境又是誰呢?(電腦)
(3)練讀:是呀!多么神奇的電腦!請一個同學來讀讀這句話。
C.如果電腦確認你是“未經登記”的陌生人,你即便知道密碼也無法將大門打開。這時,只有主人下達“同意入內”的指令后,大門才會打開。
(1)電腦住宅里誰有這樣的本事?(板書:微型攝象機)
(2)這兩個句子里有兩組關聯詞語,看看我們班誰是火眼金睛。
(3)說明文的`語言不僅準確而且好懂,還讓我們容易想象。讓我們發揮想象,假如我們就來到了這座電腦住宅的門口,我能直接進去嗎?要通過哪些關卡?
(4)一個小小的攝象機竟有如此大的功能!多么神奇!住在這樣的房子里也會讓我們感覺十分(安全)。讓我們來讀讀這句話。
D.進入住宅,輕松悅耳的樂曲會立即播放。
E.沿著門廳走進會客室,發現里面只有幾件家具。原來,其他物品都分門別類地放在地下倉庫的“集裝箱”里。需要的時候,可以通過電腦,將相關的“集裝箱”調運到指定的地方,以便取出或放回物品。
(1)多么神奇的集裝箱!(板書:集裝箱)你的家有如此功能嗎?這一切都是因為這是(手指板書:電腦住宅)
F.電腦儲存了中餐、西餐和日本菜等的烹調方法的資料。它能告訴人們如何備料、烹飪,還能示范如何操作和自動控制烹炒的火候。
(1)(板書:廚房)(出示兩組關聯詞:除了…還…;不僅…而且…)把這兩組關聯詞分別送到句子里頭試一試。(生自瀆)
比較:單單一個“還”,不僅把課文說清楚,還讓我們的句子顯得更簡潔。
G.主人在睡覺前,只要按一下開關,整棟房子便進入“休息狀態”。
(1)(板書:臥室)想象:只要一個開關就可以控制整棟房子。
H.浴室的裝置也受電腦指揮,人們可以“預約”洗澡時間。如果想一回家就能洗上熱水澡,可以給家里的電腦發指令,告知使用浴室的時間,到時候浴缸里便會放滿熱水,做好洗浴的準備。
(1)(板書:浴室)想用一個詞來說這一段話?(方便、舒適等)
(設計意圖:反饋階段的教學除了要抓電腦住宅的特點以外,同時還要通過品詞析句從大體上把握說明文的特點。)
6、如此方便、舒適的住宅生活都是由(電腦)提供的。讓我們不禁發出贊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綜合:電腦住宅功能神奇而豐富,回過頭來讓我們看看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把事物寫得有條有理呢?請看圖,出示圖片。
生:(按參觀順序或空間轉換順序)
正是這樣由外而內,由下到上的介紹讓我們對電腦住宅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們在學寫介紹類說明的時候也可以嘗試這樣的順序。
(設計意圖:對寫作順序的把握是課文教學的重點,通過示意圖,學生能較快得出本文寫作的特點,從而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三、拓展延伸
出示燈片
1、現在老師就讓你當電腦住宅主人,領著大家到你的住宅參觀,先同桌試練。注意你的順序和語言。2、請生上臺展示。
四、小練筆:出示燈片
如果讓你來當一名設計師,你會怎樣設計電腦住宅?(教室、商場、學校、醫院……)
以“我設計的電腦————”(教室、商場、學校、醫院……)為題把自己的設計寫下來。
五、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同走進了日本設計師坂村健設計的一棟電腦住宅,不但領略了它的神奇,還真切地感受到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舒適和便捷。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世界上也會出現一座由你們設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電腦住宅,讓我們努力奮斗,創造出屬于自己的那份“神奇”吧!下課!
小學電腦的教案 篇2
課題:
電腦美術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掌握畫圖程序上菜單的功能及畫圖工具的使用。
2、指導學生運用畫圖程序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復制、粘貼和翻轉。
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電腦美術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使學生在掌握運用復制和粘貼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運用翻轉的功能進行花邊圖案的設計與制作。
2、利用矩形、橢圓形、線形等工具進行花邊圖案的創作設計。
難點:
1、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能把握好畫圖工具的使用特點。
2、粘貼過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變。
3、學生自已能解決電腦操作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問題。
課前準備:
1.師檢查電腦硬件設備,排除電腦故障。
2.準備若干電腦美術的優秀作品。
3.教育學生要愛護電腦設備及各種教學設施。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組織學生有秩序地進入電腦室,并穩定好學生情緒準備上課。
2、引導過程
(1)師通過電腦屏幕引導學生鞏固認識畫圖程序窗口。
(2)師打開有關花邊的電腦美術優秀作品讓學生欣賞,并請學生思考: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是運用了菜單欄中的哪項功能制作出來的`?
(3)復習排列與重復的知識內容。
(4)請學生按程序打開電腦進入畫圖界面復習復制和粘貼的操作過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與興趣。
3、發展過程:
(1)分析與講解:
師通過電腦屏幕向學生進一步說明畫圖程序界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2)欣賞與思考:
指導學生欣賞教材作品,學生根據圖示中的制作步驟思考:單獨紋樣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來的?一個單獨紋樣如何變成一條漂亮的花邊圖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來的?(師通過演示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選取、復制、粘貼的制作要點)
師通過電腦屏幕向學生展示一幅花邊圖案,并提問:這組花邊圖案還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嗎?(導出翻轉的功能)。師演示翻轉的制作過程(復制—粘貼—翻轉)。
請學生看書說說翻轉后形成新的單獨圖案是如何繼續制作花邊圖案的?(師通過演示進一步補充說明)
(3)學生歸納步驟:
打開畫圖程序。(開始—程序—附件—畫圖)。打開工具箱的各種工具畫出一個形象后上色,并打開編輯進行復制、粘貼、翻轉、變化和排列。
(4)布置作業:
讓學生利用復制、粘貼、變化和翻轉制作一副獨特、有趣的花邊圖案。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作和繪制。作業完成后可讓學生互評、互欣賞。
小學電腦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Windows畫圖程序的操作方法,繪制有趣的裝飾畫。
2、指導學生進一步了解Windows畫圖程序中筆刷工具的功能,學會利用筆刷工具的不同設置進行繪畫創作。
3、引導學生通過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設計制作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難點:
在電腦上,學習Windows畫圖程序中筆刷工具的功能,學會利用筆刷工具的不同設置進行繪畫創作。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學生有序進入電腦教室,安排好每位學生的座位及使用的`電腦,并開機。老師檢查每臺電腦的開機情況,遇到電腦故障及時調整學生座位。
二、引導階段
1、復習、啟發
師:上學期,我們在電腦美術課上學習過運用“畫圖”程序進行電腦繪畫,同學們學會了許多電腦繪畫工具的用法,畫出了非常漂亮的畫。許多同學還在課后自學了許多繪畫技巧和繪畫工具的用法,現在,老師想問大家兩個問題:
A、你還記得哪些繪畫工具?學會了哪些繪畫技巧?(繪畫工具:畫筆、顏料桶、橡皮擦、噴槍、放大鏡等,繪畫技巧:復制粘貼、反色、裁剪、移動圖形等)
B、你最喜歡用什么繪畫工具?為什么?能不能用你喜歡的工具或繪畫技巧在電腦上操作演示給大家看?
(請3-5位學生到教師機上操作演示,同時通過網絡廣播演示給全體學生看。)
2、老師歸納
師:“剛才幾位同學的演示很好,掌聲給予鼓勵!電腦繪畫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練習、多動腦才會掌握更多的電腦繪畫方法和技巧,才能畫出更多更好的電腦美術作品。”
3、欣賞圖案,復習“復制、粘貼”
課件出示上面圖案:“這張畫你喜歡嗎?你知不知道怎么畫出來的?誰到教師主機上演示給大家看?”
主機上打開“畫圖”程序,畫面左上角顯示單個小貓圖案。請1-2位學生到主機上作演示復制粘貼的方法。
操作方法:選定工具選擇小貓——(編輯菜單)復制——(編輯菜單)粘貼——拖動小貓到合適位置——完成師:“剛才兩位同學復制出了小貓,如果按照這樣的方法還可以復制出很多很多。請看老師制作的兩張作品。”
4、課件展示兩張(2開圖畫紙大小)打印出來的四方連續紋樣
師:這兩張圖案就是運用復制粘貼的方法制作的,漂亮嗎?你覺得這兩張漂亮的圖案紙像什么?
學生發言:像包裝紙、像桌布、像花布、像地毯、像窗簾
三、發展階段
1、認識“四方連續紋樣”
(1)老師把兩張作品貼在黑板上,引導學生觀察:“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兩張作品上的圖案,圖案有什么變化?是怎樣變化的?是否發現它的規律?
學生觀察回答,老師歸納紋樣排列特點:西瓜圖案上下、左右翻轉重復排列,小貓左右、上下整齊排列。
電腦屏幕顯示:上下左右不斷重復的圖案叫“四方連續紋樣”。
2、觀察對比:這四張圖有什么不一樣?
(方向不一樣,上下左右翻轉)
(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變一張圖的方向?問:“哪位同學能把這張圖上下、左右翻轉過來?”
請2-3位學生到主機上嘗試翻轉小貓圖像。對學生的操作給予表揚。
方法:用選定工具框選圖案——在圖像菜單中選擇“翻轉/旋轉”——水平翻轉(或垂直翻轉)——完成
3、欣賞課本范圖
讓學生翻開課本,欣賞四方連續紋樣作品。
四、實踐階段
1、師示范繪制四方連續
老師以清晰的演示講解示范四方連續紋樣的繪制過程:
A、用矩形、畫筆、顏料桶等工具畫一幅簡潔的圖案。
B、選中圖案,在“編輯”菜單中分別選擇“復制”“粘貼”,在“圖像”菜單中點擊“翻轉/旋轉”或“拉伸/扭曲”。
C、移動圖案,排列成有規律的四方連續紋樣。
現在,同學們已經知道四方連續的繪畫方法了,動手試試吧?
2、學生實踐
A、作業:運用所學方法,畫一塊花布。
B、學生繪畫,老師巡視指導。
鼓勵學生認真作畫,大膽創意圖形。老師在巡視中注意對個別學生的指導。
C、學生保存作品。(個別學生不會保存的可讓學生相互幫助或老師幫忙)
五、作品展評
1、選擇10-15張學生作品(包括2-3張不理想的作業),通過網絡展示。
引導學生評價交流:圖形是否有創意?排列是否有規律?復制、粘貼、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等方法運用得好不好?
2、思考:我們設計的大花布可以制作成什么呢?(衣服、桌布、裙子、地毯)
六、時裝制作和表演
師:“我們設計的四方連續紋樣可以制作成很多東西!老師現在就把這兩張花布(西瓜和小貓圖案)制作成兩件衣服好不好?”
1、老師現場快速制作“馬夾”和“裙子”
師:這是兩件是什么衣服?哪位同學想穿穿這件新衣服?(讓學生輪流試穿)“穿上這件衣服感覺怎樣?在電視上有沒看過時裝表演?能不能學走模特步把你這件“馬夾”展示給大家看?
2、學生時裝秀表演
A、讓6-8位學生輪流穿上“馬夾”和“裙子”,隨著節奏明快的音樂繞教室走一圈!
B、分組比賽:男同學穿“馬夾”、女同學穿“裙子”比比誰走得最精彩!”評出優勝者,掌聲給予鼓勵。
七、收拾與整理
要求學生按照正確的步驟關機,擺放好鼠標、鍵盤、凳子。
小學電腦的教案 篇4
教學目的和要求
1、認識Windows窗口,了解窗口的組成。
2、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3、初識菜單命令。
4、進一步掌握鼠標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窗口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
2、難點:菜單命令。
教學準備:
1、計算機、網絡及輔助教學軟件。
2、自制的Powerpoint教學軟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陳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生了Windows98的最基本知識,大家還記得我們講了那些內容嗎?
二、新課教學
(一)、窗口的組成
我們知道,在Windows環境下的所有應用程序都是在窗口中執行的,關閉窗口,也就關閉了程序。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個最常見到的窗口,它具有Windows窗口的許多共同特點。(師給出一張“我的'電腦”的圖,同時就著圖講解,過程中注意突出最大化按鈕和還原按鈕的區別。
(二)、窗口的基本操作
1、最小化窗口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剛才講過的窗口右上角的那三個按鈕的作用。先來看最小化按鈕的作用(師做示范操作)。讓學生自己練習一下,同時找學生做給其它學生看。
2、最大化(還原)窗口
讓學生自己試,然后總結得出:單擊“最大化”按鈕,窗口會擴大到整個屏幕,此時“最大化”按鈕變成了“還原”按鈕;單擊“還原”按鈕,窗口恢復原狀。
3、切換窗口
師打開兩個窗口,請同學觀察兩個窗口的標題條有什么不同(生答),師給出當前窗口的概念:把標題欄呈深顏色的窗口稱為當前窗口。單擊任務欄中的某個窗口的圖標按鈕,就可以切換為當前的窗口(師作操作)。學生自己試。
4、移動窗口
師作講解:指針指向“我的電腦”窗口標題欄,進行拖動操作,可以移動窗口。
5、改變窗口的大小
下面請同學們觀察老師的鼠標指針的形況是什么樣子的。對,當指針成這種形狀的時候我們只要向左右拖動就可以改變窗口的寬度。
那么我們又怎么來改變窗口的高度呢?下面老師想請同學來完成這個任務。(請同學來操作)。
師把鼠標的指針形狀變為,提問:有誰知道老師現在這種指針能改變窗口的什么大小(生答,師總結,能同時改變高度和寬度。)
6、關閉窗口
有沒有同學知道怎么關閉窗口(生答單擊“關閉”按鈕,窗口關閉。)
(三)、菜單命令
打開“我的電腦”,以“編輯”命令為示范作講解。
(1)以顏色看;
(2)以后面的符號看
(四)、窗口的滾動
教師做演示,學生自己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