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漢字課程教案(精選4篇)
幼兒園漢字課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從已學兒歌和游戲中學習豆,激發幼兒識字的興趣。
2.拓展幼兒知識面,發展幼兒語言。
3.理解兒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1.寫有兒歌《收豆豆》的紙。
2.各種豆類及食品
3.紅豆豆綠豆豆紅太陽綠豆豆的條幅。
活動過程:
一、復習兒歌,做游戲,引入課題。
我們以前做了一個游戲,叫做《收豆豆》?纯催@是什么豆豆?(紅豆豆)這是什么豆豆?(綠豆豆)我請ⅩⅩ來當紅豆豆,ⅩⅩ來當綠豆豆,我就是收豆人。
二、引入識字。
剛才這些“紅豆豆、綠豆豆”都非常能干,F在我們看黑板上有沒有紅豆豆、綠豆豆(出示紅豆豆、綠豆豆、紅樹葉、綠樹葉條幅,引導幼兒用排除法將已識漢字“紅樹葉、綠樹葉”排除,找出“紅豆豆、綠豆豆”,幼兒跟讀)
我們給“紅豆豆”照張相,再給“綠豆豆”照張相。預備――“喀嚓”。我們來數一數,這兒有幾顆豆豆?(幼兒數)現在老師吃了一顆豆豆(遮紅豆豆的一個豆字)變成了什么?(幼兒讀“紅豆”)又吃了一顆豆豆,變成了什么?(幼兒讀“綠豆”)
小朋友真能干,不但會認紅、綠,還會認豆豆的豆了。老師請你們這些能干的小朋友幫忙,我有許多“豆”字寶寶跑到這張紙上來了,請你們把它們找出來。(出示兒歌《收豆豆》:紅豆豆,綠豆豆,收進我的籃里頭。農民伯伯種豆豆,一粒豆豆不能丟。)給它戴上漂亮的紅項鏈。(紅紙圈)
三、引導幼兒說詞、說句,發展幼兒語言。
1.剛才兒歌里的農民伯伯去收豆豆,,想一想,他們收的是什么豆豆?(幼兒自由思考、發言)
小結:這些豆豆有紅豆、綠豆、蠶豆、豌豆……(出示相應的實物讓幼兒觀察,引導幼兒說話)如:豌豆圓圓的,蠶豆扁扁的。紅豆是紅色的,綠豆是綠色的。
2.農民伯伯把這些豆豆收回去有什么用?(幼兒自由思考、發言)
小結:這些豆豆可以作許多好吃的東西,比如豆腐、豆漿、豆豉、豆皮……(出示相應的實物讓幼兒觀察或品嘗,引導幼兒說話)如:豆漿甜甜的,真好喝!豆腐的營養好。
四、延伸活動
每桌一盤豆類食品,讓幼兒自選一樣說它的樣子、吃法,先互相說,老師分組傾聽,請個別幼兒上臺說個大家聽,最后品嘗。
活動反思:
幼兒喜歡做游戲,教師適時地開展對教學有幫助的游戲活動,會將原本枯燥的識字變為幼兒樂學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全身地投入,真正讓幼兒體驗到了玩中學,學中玩,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了識字教學的目。
幼兒園漢字課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以故事形式讓幼兒快樂的認識字寶寶"洪賽克、狗、公雞、母雞、山羊、米粒、骨頭、三葉草、貓、溫暖!
2、啟發幼兒動腦筋,大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難點:
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描述故事中的情節。
教學準備:
字寶寶卡片若干,大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自我介紹一下:"小朋友你們知道李老師是哪里人嗎?"幼兒回答說:"你是海南人。師:"對了,李老師是海南省澄邁縣人。"師:"你們是哪里人"? 師:"引導幼兒用完整的句子介紹自己我們是中國海南省澄邁縣美亭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師:"字寶寶在干什么?"幼兒:"(說話氣氛又熱鬧起來)字寶寶在休息,睡覺躲起來,不見了。"師:"今天我們來學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由誰來講呢?
幼兒:"(七嘴八舌)老師講、小朋友講、爸爸媽媽講。"師:"今天的故事是由老師的嘴,小朋友的腦,字寶寶還有這幅圖畫來講好嗎?"
二、初步理解故事
師:翻字卡(洪賽克)這是誰?
幼兒:搖頭不知道。
師:"他是一個外國的小朋友,名字有點特別,他叫:洪賽克。"幼兒跟讀兩次。
師邊講邊用粉筆寫:門、關(洪賽克家的門關了)。他家的門為什么關了呢?
幼兒:(各抒已見)他出去啦,他買東西去了,他不舒服在睡覺,風把門吹得關起來,他可能是生病了。
師:"哦!他可能是生病了,(在黑板上寫病字。)那誰第一個知道呢?"翻開字卡"狗"字,認讀一次。
師:"狗知道洪賽克病了,它會怎么樣?"幼兒:"汪汪汪。兄弟!大家快來呀!洪賽克病了。
師翻字卡"公雞"聽到啦。怎么做的?
幼兒:(學出許多不同動作、聲音)咯咯我來了,哦哦哦哦來了、喔喔喔來地來了。
師:"公雞有個特點就是喜歡"傳消息",小朋友知道什么是傳消息嗎?
幼兒做傳消息動作,在同伴耳邊說話,一個人傳一個人說洪賽克病了的消息。
師:"那么公雞傳消息是怎么樣的呢?
幼兒(紛紛站起來學公雞傳消息樣,喔喔喔!大家快來呀!洪賽克生病了。
師:"請一名幼兒上前翻字卡:"母雞、山羊"(誰聽到消息了)幼兒:"母雞、山羊"師:"母雞怎么樣叫?(學一學)師:"對了,母雞這么一叫就把誰叫來了?"幼兒:"母雞、山羊"(師指字卡認讀)師:"現在大家都知道一個消息,什么消息?"幼兒:"洪賽克病了。(師指相應字卡)師:"小動物們都知道洪賽克病了這個消息,現在大家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幼兒(天真浪漫的回答)很怕、很擔心、很生氣、走來走去的、著急、好想給他打一針。 師:對了,大家心里都很著急,擔心……
幼兒:(教室里突然熱鬧起來)有的學狗叫,有的學公雞叫等等?
師:大家這么一叫,院子里會變的怎么了?
幼兒:很吵鬧,亂七八糟的,吵得耳朵都疼,熱鬧,他們跳起來,吵的肺都快砸了等等。
師:對!大家這么一叫,院子里都沸騰起來啦,熱鬧起來。
三、啟發幼兒動筋,想辦法幫助洪賽克。
母雞最有頭腦了,咯咯噠、(做動作)大家光叫有什么用?我們應該想想辦法幫助他才對,小朋友,大家想到什么了?
幼兒:給他送水果,給他買超人玩具,買很多禮物送給他,打電話叫醫生來,叫醫生給他打針,說出許多孩子生活經驗的話題。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那"母雞"怎么樣說的?(指字卡)母雞說:"平時洪賽克對我最好,經常給我喜歡的米粒,"師翻開字卡"米粒"現在他病了,我就送給他"米粒"(指字卡)讓幼兒跟老師認讀2次米粒,汪汪汪狗說:(指字卡)平時洪對我也很好的,我也要送給他禮物,小朋友,你們知道平時洪賽克怎么樣對狗好嗎?
幼兒:給它骨頭吃,幫他洗澡,幫他梳毛,帶它玩游戲。
師:那狗送什么禮物呢?請幼兒翻開字卡"骨頭"讀兩次。
公雞喔喔叫,現在什么年代啦,誰家還少吃少穿的,我要送就要送高雅的,讓他一看,眼睛一亮,感覺很開心的禮物,小朋友,公雞會送什么高雅的禮物呢?
幼兒:香水,圍巾,帽子,玩具,房子,車子,口紅,面包,項鏈,玫瑰等等翻開字卡師:公雞那里的羽毛最漂亮呢/?
幼兒:"尾巴"師:"為什么說它的尾巴的毛最漂亮呢?
幼兒:"因為那里的羽毛有很多色。
師:"那我們摸摸自己漂亮的羽毛(引導幼兒做摸索的很驕傲的動作),對了,公雞要把最美麗的羽毛送給洪賽克。(指字卡)幼兒"誰又說話了?咩咩咩!我也要送禮物給洪賽克。
師"山羊說:"洪賽克平時也是非常關心照顧我的,我生病了,他會給我煮藥吃,你知道山羊會送什么藥呢?
幼兒:"(根據自己生活經驗說出來)感冒藥,發燒藥,止咳露,中藥等等。
師:中藥是什么制的?
幼兒:"樹葉,草師:"那種草叫什么名字/"三葉草"認讀并復習其他字卡。
四、幼兒扮演角色送禮物;師:"現在我們學小動物拿著禮物去洪賽克家,幼兒模仿動作走路。在半路上遇見了一個小動物,是誰啊?請一名幼兒翻開字卡,"貓"貓看見了說:"你們要去哪里!
幼兒齊聲說:洪賽克病了,我們買禮物去看他。
師:"貓會送什么禮物呢(引導幼兒說出"溫暖"并認讀字卡。 現在所以的動物都帶上自己的禮物,(認讀字卡)去洪賽克家。 學一學走路動作,終于到了,我們一起來敲門,咚咚咚,師:"扮演洪剛睡醒了開門動作,并驚訝看著小動物們!洪的心情怎么樣?
幼兒:好開心,想跳舞,心花怒放的,笑了。
師:大家白忙了一場,一會送骨頭,一會兒送米粒、洪一聽明白了一件事,是什么啊?
小結:
師:大家明白了一件事,原來洪賽克沒有病,只是在家里睡懶覺。
討論:
1、收到禮物后洪的心情怎么樣?
2、大家這么關心他他感覺怎么樣?(讓幼兒之間相互討論)
故事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把故事引入識字教學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幼兒喜歡做游戲,教師適時地開展對教學有幫助的游戲活動,會將原本枯燥的識字變為幼兒樂學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全身地投入,真正讓幼兒體驗到了玩中學,學中玩,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了識字教學的目。
幼兒園漢字課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種麥子要付出很多的勞動,并認識字卡。
2、能與同伴合作種谷類,并學習做觀察記錄。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谷類的種子若干、分類盒若干、棉花。
2、記錄本、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學漢字。
1、出示字卡“小兔子”“麥子”。
幼兒認讀,再完整地讀《小兔子種麥子》。
2、卡片“春天”
小兔子看見農民在地里播麥種子。
3、卡片“麥種”它也把麥種撒在地上。
4、農民伯伯的麥子長出了“苗”可是小兔子的麥種卻不見影子。
小兔子問牛伯伯,牛伯伯說:“種子要撒在翻過的土地上,才能扎下根的。
小兔子把土扒拉扒拉,重新撒下“麥種”(每個字詞老師自己說出或引導幼兒說出。)
故事講完,字卡全出示在黑板上。
二、集體認讀字卡。
三、游戲:找字寶寶。
教師指讀一個,幼兒從眾多的字卡中找出來。
活動反思
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連續性的過程,需要教師把幼兒語言的發展滲透到各個領域的教育中去,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促進幼兒語言發展。所以,我要更加努力有效地去做個專業的老師!
幼兒園漢字課程教案 篇4
活動設計
漢字作為我們中國的象征標志之一,蘊育博大的文化,讓孩子們了解我們有趣的漢子包括象形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而且考慮到孩子們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到時候識字量就會相當大,所以我覺得讓孩子們多認識一些漢字是很有必要的。
活動目標
1.了解漢字的趣味性。
2.激發幼兒認字的積極性。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木偶、各類桌面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感知 (出示小狗的木偶)你們看誰來了? 狗:我學了一首兒歌,請你們聽聽我念的對嗎?
(二)引導發現
1.(出示兒歌)教師扮演小狗念兒歌并故意念錯幼兒平時易念錯的字。
(1)“小狗念的對嗎?哪個字念錯了?”
(2)請幼兒把正確的兒歌念出來。
(3)為什么小狗會把“蝦”讀成“蟲”?
2.請小朋友仔細看“蝦”字,發現了什么?
3.為什么覺得這個字很有趣?
4.漢字中還有這種分開來是兩個字,合起來又變成另一個字的字嗎?(教師把幼兒說的字當場書寫出來。)
(三)探索操作
1.設置活動角,讓幼兒去找一找,圈一圈,寫一寫,配一配左右結構的`漢字。
2.幼兒進行語言區角的探索,老師觀察引導。
(四)分享交流
1.你們找出了哪些有趣的字?請幼兒寫在黑板上。
2.看看他們找出的字,讀一讀。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的設置我都以幼兒為主體地位,基本能達到活動所需要達到的目的。但我在組織的過程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幼兒在家里收集更多的有關象形文字的圖片資料。這樣也可以對象形文字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
2、在整個活動的最后我沒有讓幼兒進行發散的思維,只是局限在了我現有的、準備好的一些材料上,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都可以看見漢字,包括廣告牌、宣傳單、報紙、電視等等。
3、在提問時孩子給孩子們多一點考慮的時間,由于太受時間的限制,提問時太過于倉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