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乘坐交通工具》(通用4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乘坐交通工具》 篇1
活動目標:
1.樂于觀察交通標志,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
2.認識本節課所學標志,并知道其含義。
3.能夠把本節所學標志運用于模擬體驗活動中。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本節所學標志。
活動難點:區分個別易混淆標志。
活動準備:
材料活動過程一。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情境導入
觀看小闖紅燈,行人闖紅燈行為幼兒看到并表達出來。
嘟嘟:“小朱朱老師,對不起,我以后再也不敢闖紅燈了。”
基礎部分
1、嘟嘟“我在路上看見了好幾個紅色的標志不知道什么意思,你能幫我認一認嗎?”“小朋友們觀察這個標志。”引導幼兒說出標志意思。總結紅色標志表示禁止。
總結:“紅色的,圓圓的,有斜杠的標志,表示禁止”
2、嘟嘟“今天啊,我來幼兒園路上還看見幾個交通標志,可是它們和剛剛那幾個有點不一樣。”引導幼兒認識警示標志。
總結:嘟嘟“黃色的,三角的標志表示注意。”
3、嘟嘟“看看我還發現了什么?”
下面還有藍色的。引導幼兒認識標志,
總結。嘟嘟“藍色的,方方的標志表示指示”
4、小朋友們,一起來玩模擬游戲。
講規則,站起來原地走。原地走當標志出現。做出相應動作。
小朋友們玩游戲,老師在邊上指導。
總結部分
1.嘟嘟:“讓我們再考考小朋友們。”能不能將今天學過的交通標志都準確無誤的選出來。
2.將本節活動的標志說一遍復習。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把今天所學標志到路上找一找,看一看,路上還有什么交通標志,等著小朋友們去發現。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乘坐交通工具》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各種線條:直線,弧線,波浪線,螺旋線,并用此裝飾太陽的光芒。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
3.培養學生良好的握筆姿勢和繪畫習慣。
教學準備:
1.太陽的掛圖一幅,太陽的范畫。
2.每人一支彩水筆和一張白紙。
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
“今天天氣真正好,亮堂堂,暖烘烘的,為什么呢,因為天空中有個大太陽。”
2.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回憶太陽的模樣。
3.出示范畫,討論太陽的樣子。
“太陽是圓圓的,旁邊有漂亮的光芒,一條條象我們的'長頭發一樣。”
“可今天太陽寶寶想改變自己的發型,怎么變呢。”
4.出示其他學生太陽范畫,討論太陽的光芒的變化。
“瞧,哥哥姐姐的太陽,它的頭發是什么樣子的?”
總結:直發、卷發
5.引導學生認識這些線條。(直線,弧線,波浪線,螺旋線)
6.交代作畫要求,學生作畫。
(1)畫一個大圓形在中間,要求畫得大。
(2)給“太陽”添各種頭發。
(3)要求添滿“太陽”四周。
(4)選一支自己喜歡的顏色的彩水筆。
7.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附:作品范例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乘坐交通工具》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交通工具有不一樣的乘坐規則。
2、了解乘坐火車、輪船和飛機的方法。
3、在情景表演中,能自覺地遵守規則、培養規則意識。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Ppt圖片若張
1根安檢棒
2條不干膠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每天早上來幼兒園時,你是做什么公交工具過來的?(引導幼兒自由講述)但是,如果我們要去很遠的地方還可以坐電動車嗎?(引出火車、輪船、飛機)
二、討論:如何分別乘坐不一樣的交通工具?
1、了解乘坐火車的規則
提問:你們坐過火車嗎?火車是長什么樣的?怎樣搭乘火車呢?
師:乘坐火車時,要用身份證買票,然后要通過安檢,提前15分鐘驗票,根據提示,到達站臺后要站在黃色線外等候。上車后,對號入座,保持安靜。(請幼兒自由回答,教師結合圖片進行完整介紹)
2、了解乘坐輪船的`規則
提問:誰乘坐過輪船呢?坐輪船的時候應注意什么問題?(請個別有經驗的幼兒進行講述,教師結合圖片進行梳理)
3、了解乘坐飛機的規則
提問:有小朋友坐過飛機嗎?說一說飛機是長什么樣子的?坐飛機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問題?(請幼兒自由講述,教師結合圖片進行梳理)
三、情景表演
創設乘坐火車、輪船、飛機的情境,引導幼兒了解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規則
四、小結
在搭乘任何交通工具時,我們要學會遵守交通規則,爭做文明的小乘客。
活動反思:
在看圖講述的過程中,孩子們都能積極講述圖中所發生的事,并能正確判斷圖中的小朋友的行為對不對,為什么做得不對,這樣做有哪些危險,從而了解正確的乘車規則。通過這次活動,我班幼兒對安全乘車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時應遵守的交通規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乘坐交通工具》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了解一些常見交通工具的基礎上,用不同的美工手段制作出幾種熟悉的交通工具。
2、培養幼兒的動腦及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的.立體造型能力。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觀察交通工具或欣賞交通工具圖片。
2、剪刀、漿糊、各色臘光紙、抹布、圖畫紙、廢舊藥盒、牙膏盒、塑料瓶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人們如果想離開住地,到別的地方去旅游,可以利用什么交通工具?你們知道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從水上、空中、陸地等方面來講)今天,請小朋友自己動手來制作一些交通工具。
2、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準備好的三類材料分別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制作交通工具?(盒和瓶制作,彩色紙折疊,蠟光紙剪貼)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引導幼兒先觀察畫面上交通工具,針對不同材料及工具交代要求:
⑴剪貼時要注意畫面的構圖;
⑵用紙盒造型時要適當地使用糨糊,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了貼不好,太少了貼不牢;
⑶折紙時時要不邊折整齊。
幼兒自行選擇剪貼、紙盒造型或折紙的方法制作交通工具,教師根據提出的要求進行指導,啟發幼兒合理地運用材料。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將完成的交通工具作品陳列在桌上,幼兒自由觀看,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件作品。
活動延伸:
可提供積木、拼插等建筑結構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繼續學習拼搭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