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毛毛蟲教案(通用7篇)
中班毛毛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通過音樂游戲知道毛毛蟲的生長過程。
2. 懂得同情弱小,學會幫助別人。
3. 感應AB段不同的曲式和節奏。
4. 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 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教學重點、難點
1. 聽音樂感應AB段不同的曲式。
2.會根據不同的曲式作相應的律動。
活動準備
紗巾 毛毛蟲生長圖片 蛙鳴筒 鈴鼓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森林里就要舉行昆蟲選美比賽了,小紅點很想參加,但他覺得自己太小了不能參加選美比賽,小紅點是世界上最善良的小昆蟲,小動物們都想幫他,給他穿上漂亮的花衣裳,穿上高跟鞋,在一旁的蜘蛛太太看到了,開始嘲笑小紅點得打扮。小紅點傷心極了,含著眼淚離開,躲到了樹上,慢慢地變成了蛹。
二.活動流程
(一)情感的與律動表達
1.念語詞邊以各個肢體部位一伸一縮,感受毛毛蟲慢慢爬行。(手指 手臂 腿 全身)
2.小紅點心情怎么樣?讓幼兒表現傷心?將語詞再念再念一次。
(二)模擬用的孵化
1.出示毛毛蟲的生態圖片,講講毛毛蟲的生長過程。
2.紗巾毛毛蟲A段慢慢的抽出紗巾,B段完全抽出紗巾,在空中飛舞。
(三)感應曲式
1.A段以蛙鳴筒和紗巾模擬毛毛蟲孵化。B段一人以紗巾飛舞,一人演奏蛙鳴筒
三.延伸活動
把樂器和紗巾放到音樂角讓幼兒根據音樂玩出不同的玩法。
“毛毛蟲和蝴蝶”這一活動中為了更好達到主題目標,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力求把孩子對毛毛蟲的生態的認識與已有的經驗有機結合,發展幼兒的創造學習能力,增強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和藝術表現力。在活動組織中,我以游戲和律動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讓整個音樂活動成了一曲流暢的音樂,凸現了中班孩子活動的游戲性,讓孩子的知識經驗在游戲中得到積累和提升。本次活動所選用的歌曲《毛毛蟲和蝴蝶》既符合我班孩子學習音樂節奏的特點,又調動了孩子們有效學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中我與孩子們一起唱,一起敲,一起玩,一起律動,共同體驗學習的樂趣。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但在B段節奏上孩子們掌握的不是很好,可以放到區角讓孩子們更好的熟悉音樂的節奏,不同曲風的拍子和律動。
中班毛毛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毛毛蟲的生長過程。
2.學說語句“星期X,吃了X個”。
3.能夠積極參與閱讀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表演故事的樂趣。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毛毛蟲的生長過程。
活動難點:與同伴一起表演故事情景。
活動準備:
1.繪本《好餓的毛毛蟲》PPT。
2.《好餓的毛毛蟲》繪本故事里的手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毛毛蟲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1.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新朋友。瞧瞧是誰呢?
2.對啦!它就是毛毛蟲。在它身上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呢!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吧。
二、幼兒自主閱讀。
1.幼兒集體觀看PPT。
師: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2.教師再講述故事從“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覺得舒服多了”。
師:毛毛蟲都吃了哪些好吃的東西呢?
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可是,肚子還是很餓;
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可是,肚子還是很餓;
星期三,吃了三個李子,可是,肚子還是很餓;
星期四,它會吃幾個草莓呢?(幼兒討論)
星期五,它又會吃幾個橘子呢?(幼兒討論)
3.播放PPT,師幼一起驗證食物的數量。
師:你們真厲害!都能猜到毛毛蟲吃了這么多東西。接下來,它還吃了好多其他的東西呢。úシ臥PT)
4.一起學說“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
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毛毛蟲吃過的東西吧!
“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一片西瓜!
。ê⒆觽冊趯W說時,教師邊把對應的手偶套在手指上。)
三、毛毛蟲蛻變蝴蝶。
1.播放PPT,繭的圖片。
師:快看看,這是什么呀?
師:原來毛毛蟲吃了很多很多好吃的,就長大啦!它做了一個小房子,這個小房子叫做繭。它在里面住了兩個星期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熡子懻摚
2.播放PPT,蝴蝶翅膀一支的圖片。
師:呀!原來毛毛蟲在里面住了兩個星期以后,它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啦!
毛毛蟲可真神奇,它從一顆小小的卵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
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那我們一起用手偶表演這個故事吧。
(根據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選擇他們喜歡的故事角色進行表演。)
中班毛毛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屈身爬,鍛煉上下肢力量,提高身體協調性。
2.體驗模仿毛毛蟲動作的樂趣。
中班健康活動《毛毛蟲踏春》活動準備:
事先觀看過毛毛蟲爬行的視頻;圈、地墊、半月搖若干;大鼓(鼓);自備游戲音樂。
活動過程:
一、毛毛蟲醒來了。
1.教師交代角色要求。
我是毛毛蟲姐姐,你們是毛毛蟲寶寶,我們一早醒來,先來做做運動吧。
2.做準備操:頭部運動——上肢運動——下肢運動——腰部運動等。
二、毛毛蟲怎么爬?
1.教師提出問題,引導自由探索屈身爬的基本動作。
春天來了,毛毛蟲姐姐要帶小毛毛蟲去游玩,毛毛蟲怎么爬?你們來試試看。(幼兒分散自由練習蝸牛爬,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毛毛蟲爬得很穩,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爬的。(教師根據觀察,請2-3名動作接近屈身爬的幼兒進行示范,教師講解屈身爬的動作要領:手腳依次前移,
使身體屈身前進,屈身時手腳盡量靠攏。)
三、毛毛蟲爬呀爬。
1.全體幼兒一起練習,邊爬邊念兒歌。
毛毛蟲們一起出發吧:“快樂毛毛蟲呀,爬呀爬呀爬呀,一起出去玩呀。
2.分組練習
3.爬行比賽。
毛毛蟲弟弟和毛毛蟲妹妹來比一比,看誰先追上誰。(先讓女孩子爬,讓男孩子追上去,再交換角色進行。)
四、毛毛蟲踏春
1.游戲一“擊鼓爬行
大鼓(鼓)也來參加我們的游戲,讓我們來聽聽它想請我們怎么做。(毛毛蟲聽鼓聲魚貫出發,大鼓(鼓)敲得慢,毛毛蟲就爬得慢;大鼓(鼓)敲得快,毛毛蟲就爬得快;大鼓(鼓)停下來,毛毛蟲就原地休息。)
2.游戲二“花園歷險”
春天來了,河對岸的菜園里長了卷心菜,姐姐帶你們去菜園里吃卷心菜吧。(歡快的音樂起,毛毛蟲跟著姐姐,鉆過山洞,爬過小橋。音樂挺,出現鳥叫,表示黃鸝鳥來了,毛毛蟲趕緊團身躲。歡快音樂再起,表示黃鸝鳥飛走了,毛毛蟲繼續屈身爬,去菜園吃卷心菜。)
五、毛毛蟲回家
1.放松,活動評價。
毛毛蟲真能干,不僅爬過了這么陡的小橋,還躲過了小鳥的追蹤。
2. 聽音樂,做上肢、腰部和下肢的放松運動,走出場地。
反思:
老師以姐姐的身份參與活動,既能讓幼兒感到親切,又能避免“毛毛蟲媽媽是蝴蝶”的問題。掌握一個基本動作,反復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為了避免練習時的枯燥泛味,活動設計中采用了分組練習、爬行比賽的方式,增加練習的趣味性。整個活動中,我們和幼兒一起游戲、一起思考、一起表達,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并且在游戲活動中感受到快樂。
中班毛毛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了解毛毛蟲轉變為蝴蝶的過程。
2、學習幫助毛毛蟲安排食譜,會根據水果的不同種類進行有規律地排序。
3、培養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幼兒排序操作材料(毛毛蟲操作卡人手一份,各種水果卡片)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
1、月光下一個小小的卵躺在樹葉上,你猜猜這個卵會變成什么呢?
你發現它了嗎?在哪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2、第二天,“啪”的一聲,從卵殼里鉆出一條又瘦又小的毛毛蟲。
是一條怎樣的毛毛蟲?它肚子好餓啊,看看它都吃一些什么?(閱讀圖片)
3、毛毛蟲一口氣吃了好多東西,它的胃開始痛起來了,樹上的小鳥給了它一個什么建議?(吃東西要有規律,不能太貪吃)
二、猜猜找找
1、找規律:毛毛蟲聽了小鳥的建議不再貪吃了,而是很有規律的吃東西,看看毛毛蟲是根據什么規律來吃東西的?
2、補規律:毛毛蟲把它吃東西的規律藏起來了,你們猜猜它吃了什么?(根據規律來判斷)
三、排排樂樂
1、毛毛蟲覺得自己安排的食譜還太單調,希望你們能為它安排一些有規律的食譜。(幼兒自由探索多種排序方法)
2、結束:毛毛蟲根據你們提供的食譜吃的好開心,現在它已經不是一條小毛毛蟲了,繞著自己的身子造了一座叫“繭”的小房子,等它從小房子里面出來的時候已經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
中班毛毛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1—5的序數,了解序數的意義。
2、嘗試按物體的大小排序。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加數學游戲。
活動準備
1、教具:小動物卡片(小貓、小狗、小雞、小羊、毛毛蟲);
實物卡片(櫻桃、枇杷、蘋果、香蕉、甜瓜)
睡衣設計要求卡片一張;
2、學具:水彩筆人手一盒;
毛毛蟲操作圖人手一張;
蝴蝶胸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模擬:毛毛蟲找食物,初步感知1—5的數,嘗試按大小排序。
師: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找吃的了,是哪些小動物呢?
排在最前面的是誰?小貓排在最前面,它是“第一”,排在“第二”的是誰?毛毛蟲排在第幾個?……(讓幼兒說出第一到第五的序數,并會用數字表示)
毛毛蟲的動作比較慢,大家都他,小朋友看,它們幫毛毛蟲找到了什么好吃的?
。烟摇㈣凌、蘋果、香蕉、甜瓜)
你會給這些食物排排隊嗎?為什么這樣排?
。ㄒ龑∨笥褜⑹澄锇磸拇蟮叫』驈男〉酱蟮捻樞蚺帕校
毛毛蟲的個子真小啊,第一天它啊嗚啊嗚吃掉了一顆紅櫻桃。第二天他個子長大了一點,猜猜它會吃什么?第三天呢?……
二、幼兒操作:毛毛蟲穿彩衣,理解1—5序數的意義。
師:毛毛蟲吃得飽飽的,準備睡覺了,他想請小朋友幫它設計一件彩色的睡衣,(出示睡衣設計要求)你們看,這是它的設計要求,看看圖片上有什么?是什么意思?(引導幼兒觀察,毛毛蟲的身體是由五個圓圈組成的)
卡片上的“1”后面的紅色標記表示什么?……(引導幼兒根據卡片上的數字和顏色標記分析睡衣的設計要求)
幼兒操作:幫毛毛蟲穿上彩色的睡衣
三、音樂游戲:蝴蝶找花,鞏固練習對序數的理解。
師:穿上了你們設計的彩色睡衣,毛毛蟲美美地睡了一覺,過了幾天,毛毛蟲醒來了,它發現自己長出了一對彩色的翅膀,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學學蝴蝶找花呀?
音樂游戲蝴蝶找花的玩法:
請五名小朋友扮演花,其余小朋友戴上胸卡扮演蝴蝶。
音樂起,蝴蝶隨音樂翩翩起舞,飛到第一朵花旁聞一聞;飛到第二朵花旁拍拍翅膀;飛到第三朵花旁轉一圈;飛到第四朵花扭一扭,飛到第五朵花旁采花蜜。
音樂停,老師說“下雨啦!”,扮演花朵的小朋友張開雙臂,“蝴蝶”根據胸卡上的數字飛到相應的花朵下避雨。
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說說自己坐在第幾組,第幾個?再找找好朋友坐在哪里?
2、請你猜猜他是誰:根據老師描述的位置說出小朋友的名字。
中班毛毛蟲教案 篇6
游戲意圖:
和寶寶一起玩親子游戲,對于家長們來講,是一種生活上的放松,對于寶寶們來講,更是意義非凡。
游戲準備:
毛毛蟲頭套、小球、獎品。
游戲過程:
1.媽媽和寶寶們一起準備好游戲所需要的道具,并且,布置好跑道;
2.每個寶寶分得一個毛毛蟲的頭套,媽媽給自己的寶寶戴好頭套;
3.游戲開始,媽媽和寶寶分別站到跑道的兩邊,媽媽將準備好的小球放到自己的身邊;
4.寶寶在口哨響起時,用最快的速度,爬過通道,就像毛毛蟲在地上爬一樣;
5.寶寶爬到媽媽那邊之后,媽媽將小球遞到寶寶的手中,寶寶爬會起點;
6.看看哪個寶寶用最短的時間結束游戲;
7.給獲勝的寶寶頒發小獎品。
溫馨提示:
上面的這個小游戲,充滿了趣味性,而且,能夠給寶寶帶來超級棒的游戲體驗,家長們抓緊和自己的寶寶一起進行游戲吧。
中班毛毛蟲教案 篇7
【活動意圖】
在一次自然觀察的時候,有一位幼兒意外地發現在吊蘭上爬著一條毛毛蟲,頓時,其他的幼兒都圍觀了上來,有的說:"怎么現在冬天毛毛蟲還出來玩,它難道不怕冷嗎?"有的說:"毛毛蟲是不是肚子餓了,出來找東西吃啊?"我在引導幼兒們了解了毛毛蟲的特征和生活習性之后,設計了手指印畫《毛毛蟲找朋友》這一活動,讓幼兒在掌握手指印畫這一技能的時候,對毛毛蟲的生活習性、外型特征能有更深的了解,并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毛毛蟲的形態特征,了解手指印畫的特點。
2、鼓勵幼兒膽運用手指印畫的方法來表現毛毛蟲的動態特征,體驗成功的快樂。
3、感受用不同的繪畫材料帶來的樂趣,學習注意畫面、桌面的整潔。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膽添畫,能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色顏料盒每組一份;水彩筆、鉛畫紙人手一份;抹布每組一份。
2、教師準備好范畫手指印畫"毛毛蟲",并把它藏在鉛畫紙上預先設計好的草叢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師打開投影)可是它躲在草叢后面不敢出來,你們能不能對它說一句好聽的話,把它請出來呢?
二、觀察毛毛蟲特征,嘗試手指印畫:
1、瞧!毛毛蟲出來啦!(師從草叢中抽出毛毛蟲。)小朋友們看,這條毛毛蟲長得怎么樣?誰來說說它的樣子?
(師小結一下):毛毛蟲的身體像火車一樣一節一節的,圓圓的,像一列長長的火車。
2、今天,毛毛蟲一個人來到我們幼兒園,覺得很孤單,它想在這里找到更多的朋友,我們一起來助它,好不好?
3、你們知道我請了誰來給毛毛蟲找朋友呢?(師故做神秘狀)
4、今天呀,老師要請我的手指寶寶來忙。我先請我的食指寶寶來忙,食指寶寶出來玩,看見了一盒好看的顏料,是什么顏色呀?他覺得很奇怪,就踩了一腳,走呀走呀,真有趣,瞧,一條紅毛毛蟲出來嘍!我們給它添上眼睛、嘴巴、觸角、小腳。(師邊說邊相應添畫。)你們猜,這條毛毛蟲在干什么呀?
5、誰也想請你們的手指寶寶來給毛毛蟲找朋友呢?(請一名幼兒來示范,提醒幼兒將毛毛蟲的身體連起來。)請你告訴家,你的毛毛蟲在干什么?
三、集體操作:
1、小朋友們一定都想來為毛毛蟲找朋友了吧,那請你來說說看,你想請哪個手指寶寶來忙呢?
2、幼兒開始作畫,師巡視指導,給幼兒助。
四、交流作品:
1、請你來說一說,你找到的毛毛蟲在干什么?它們要到哪里去,會說些什么話呢?
2、請幼兒到前面來講一講毛毛蟲的故事;顒铀迹哼@堂課生動有趣,幼兒都很感興趣,在操作過程中,幼兒有一部分沒有將毛毛蟲的身體連起來,因此,我在巡視的時候著重提醒,效果較好。在最后一個環節中,我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講出了一段段精彩的小故事,既彌補了本堂課容量的不足,又鍛煉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思:
一、以幼兒的興趣為基點
從幼兒近階段最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以新《綱要》為指導,注重幼兒“喜歡毛毛蟲的情感” 。引導幼兒觀察毛毛蟲身上的顏色、形態,激發幼兒用靈巧的雙手撕貼表現毛毛蟲。并通過黏貼食物,添畫場景等,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心中毛毛蟲可愛、生動的形象特征”。又通過延伸活動制作自己的繪本故事《可愛的毛毛蟲》,來激發幼兒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感受活動的無比快樂和驚喜。
二、生動形象,關注細節
在引導幼兒觀察毛毛蟲的外形時,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毛毛蟲的的頭是的,身體是綠色的,讓人一看就明白哪里是頭哪里是身體。自然的滲透了對比色的知識。同時在引導幼兒觀察毛毛蟲的多種形態時,通過形象生動的提問:毛毛蟲,吃了東西,還不忘每天鍛煉體,做了哪些運動呀?來激發幼兒觀察、比較毛毛蟲表現出的不同姿態、表情、動作,這樣的提問也易于幼兒表達。交流的過程中,自然地引導幼兒模仿毛毛蟲的伸展、體側、頭部等運動。滿足了幼兒們好動的天性,同時對毛毛蟲的不同形態有了更深的印象。
三、快樂的情感體驗
整個活動中,以幼兒為主體,環節與環節之間體現了自然的遞進性。幼兒是主動的觀察者;激情的參與者;成功的體驗者;快樂的收獲者。充分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尊重了幼兒的情感體驗,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能力,讓每一位幼兒都感受到了美工活動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