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睡眠主題班會教案(精選5篇)
保證睡眠主題班會教案 篇1
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陳寶生部長在20xx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陳寶生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教育重點工作之一就是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對小學生睡眠做出了嚴格要求,針對小學生睡眠管理,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椒江區中山小學睡眠管理制度》,內容如下:
一、指導思想
1、認真貫徹執行“小學生每天達到10小時睡眠時間”。
2、配合家長做好學生的睡眠管理。
二、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及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三、具體措施
(一)認真執行學校作息時間表。
上午:8:20—11:15;
中餐時間:11:15—11:50;
下午:13:30—16:00;
課后服務時間:16:00—17:30。
每天保證學生在校至少一小時的活動時間。
(二)提高對調整學校作息時間重要性的認識,調整作息時間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關系到減輕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落實和素質教育的實施。
充分認識調整作息時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真執行有關規定。
(三)學校要督促并定期檢查各年級各班級“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隨堂作業在校園內完成”的規定,嚴格控制學生的課業負擔量,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
學校不隨意增加課程門類、難度和課時,小學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隨堂作業在校園內完成;不擅自提前復習迎考時間和延長學生上課時間,學生每日在校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學校不舉辦校中校,不設立重點班和實驗班,不在節假日補課;未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義務教育學段一律不得組織和舉辦各類學科競賽。
(四)學校要加強對作息時間實施情況的監督和指導,堅決制止違反規定擅自提早開展集體教育教學活動的'行為,對違反規定的班級或教師予以教育,校領導將不定期對此項工作進行檢查。
(五)做好學生家長的宣傳教育工作。
各班要通過講座、家長會、網絡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家長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學生作息時間制度的落實,晚睡時間一般不超過21:30,充分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每天保證10個小時睡眠。學校要經常性地抽查家長的執行情況,對于侵占學生休息時間的給予批評教育。
(六)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家庭作業要利用課服時間指導學生完成。
嚴禁在職教師利用休息時間參與有償補課,或為償補課提供服務,不得向學生及家長推薦補課機構。家長不要給學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業和輔導班,給孩子們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擁有更好的睡眠。
保證睡眠主題班會教案 篇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切實減輕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根據教育局加強中小學生作業、手機、睡眠、讀物、體質管理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五項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一、健全組織,明確分工
成立“五項管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
成員:全體中層領導、班主任作業管理負責人:班主任讀物管理負責人:領導1人成員:班主任體質管理負責人:班主任手機管理負責人:班主任睡眠管理負責人:班主任
二、學習宣傳,掌握政策
首先要學習上級下發的相關文件,做到學校領導、教師全員學習,學習全部文件內容。其次是向學生和家長做好宣傳,廣而告之。通過主題班隊會、升旗儀式、家長群、致家長一封信等不同形式積極教育引導。吃透文件精神。讓人人都了解“五項管理”規定的內容。
三、明確重點,制定方案
(一)作業管理。嚴格執行《xx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和《xx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指導意見》。
1、教師要科學合理設計和布置作業,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標準,按照教學計劃開展教學活動。嚴禁強制或暗示學生訂閱教輔材料等行為。
3、教師必須控制作業總量,必須精準布置作業,嚴禁布置懲罰性、重復性作業。嚴禁教師在微信群、群等布置家庭作業。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嚴禁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和排名。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45分鐘。
4、學生要主動獨立完成作業。加強自我管理,主動獨立完成作業,不敷衍、不抄襲。教師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
5、家長要做好學生家庭作業的督促落實。營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不額外給學生增加家庭作業負擔。及時將學生家庭作業完成情況反饋給教師。
(二)手機管理。
抓好中小學生手機管理,預防和制止學生沉迷網絡。原則上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確需帶入校園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校方同意后,學生方可攜帶手機入校。入校后第一時間將手機交至班主任處保管,學生需要使用的時候去班主任處領取,使用完畢后立即交班主任繼續保管,班主任在放學后將手機還給學生。嚴禁學生將手機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學生在上課期間,必須關閉手表手機電源,此期間禁止使用手表手機。學校教師對違規使用手表手機的學生,要立即當場制止,進行批評教育,給予口頭警告并當場收繳手表手機。如果學生有急事需要聯系家長,可以借用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的手機;如家長有事找學生,請家長直接撥打班主任電話代為轉告。
(三)睡眠管理。
睡眠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是學校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體現。立足學校作息時間,整體考慮學生居家的作息時間,確保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10個小時。小學生上午第一節上課時間是8:20,要求學生每天晚上9:20前睡覺。系統、科學、合理制定學生的睡眠計劃,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形成習慣。發揮家校合力,倡導家長科學監督學生睡眠完成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睡眠動態。
(四)讀物管理。
進一步明確課外讀物進校園各環節的責任主體,全面把握課外讀物進校園情況,仔細排查各類風險源,做到深入研判,準確運行,及時處置。嚴肅查處在價值導向方面存在問題的讀物。嚴禁學校、教師指定購買書店或強制購書。社會各方面捐贈的圖書需報教育局審核,防止問題讀物進入校園。把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工作納入日常監管范圍。
(五)體質管理。
按要求開齊開足課程,不擠占體、音、美、勞及綜合實踐課課時。增加戶外體育鍛煉,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
學校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確保小學一二年級每周4課時、三至六年級每周3課時。學校每天下午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開足體音美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保障每天兩次眼保健操,做到手法、節奏、穴位準確。做好近視防控;任課教師要監督并隨時糾正學生不良讀寫姿勢和握筆姿勢;學校每年根據學生的身高變化情況,按照標準調整一次課桌椅高度;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嚴格執行《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要求,學校教室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100%。每月輪換一次學生座位。合理使用多媒體設備,每節課使用時間不能多于30%。
四、落實責任,注重實效“五項管理”工作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校長。
要切實提高認識,細化管理措施,綜合施策,重在執行,監督。
1、每項工作都有專人負責。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有具體措施。
2、召開全校教師大會傳達相關文件內容,做到人人知曉。并通過班主任群轉發相關文件給學生家長。
3、“五項管理”工作,要做一次全面自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將“五項管理”統籌考慮,綜合施策,細化各項管理措施。
4、“五項管理”工作不是階段性的工作,是學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我們學校要堅持常抓不懈。
保證睡眠主題班會教案 篇2
小學生的睡眠時長達到10個小時,才能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學習。家校協作重視孩子的睡眠健康,讓孩子有一個良好健康的睡眠環境。
1.加強科學引導。
學校把科學睡眠宣傳教育納入衛生大課、教師培訓和家校協同育人機制,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泛宣傳充足睡眠對于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引導家長重視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2.提高教師思想認識,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態
對睡眠不足的,要及時提醒學生并與家長溝通。指導學生統籌用好回家后時間,堅持勞逸結合、適度鍛煉。
3.加強時間管理。
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各班不得要求或變相要求學生提早到校。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的學生,各班妥善安置。
4.合理調控學生課后作業總量。
經努力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作業的,教師與家長應幫助學生分析原因,提出改進策略。
5.減輕課外負擔。
引導家長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拔苗助長,不給學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業和輔導班,給孩子們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擁有更好的睡眠。
6.保證睡眠質量。
家長要督促孩子按時休息、按時起床,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小學生就寢時間一般不晚于21:20,家長應督促學生按時就寢不熬夜,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就寢環境,確保學生身心放松、按時安靜就寢。
保證睡眠主題班會教案 篇3
班會目的:
1、讓學生充分了解睡眠,能合理安排時間,保證自己有充足的睡眠。
2、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明白保證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了解睡眠不足對小學生身體所造成的危害,以及良好睡眠對學習的影響。教學過程:
一、班會導入
在這生活節奏加快的年代里學習壓力倍增,上學時時常看到同學打哈欠,精神狀態不佳,學習效率低,睡眠不足,等導致中學生的身體機能也出現問題,為了關注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希望能對解決小學生睡眠不足的問題有所幫助,所以我們特別提出了這節班會課——健康睡眠。
(一)學生討論
1、什么是睡眠?
2、人為什么要睡眠?
3、人到底睡多長時間合適?
(二)師總結
睡眠是人體的一種主動過程可以恢復精神和解除疲勞。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
為喚起全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20__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此項活動的重點在于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并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 20__年中國睡眠研究會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國。
睡眠是一種生理現象,它有保護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的作用。神經細胞的工作能力是有限的,必有勞有逸,如果神經細胞持續處于興奮狀態就會死亡。
那么在小學階段應該怎樣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的時間呢?我們以六年級為例:一個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不宜少于9小時,可以包括午睡時間。每天的學習時間包括上課、自習和家庭作業的時間。不宜超過6小時,每天的活動時間包括課間操、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至少1小時。
二、小學生睡眠不足的表現
1、做事、學習、作業不多卻做的很晚。
2、受外界影響無法專注。
3、上課看書走神。以至在課堂上只能聽到只言片語,書看到一半又不得不重讀,須反復看幾遍題目有時也做不出或是問題總不能考慮全面丟三落四,突然聽到別人叫你時你會回答兩三遍“什么事”
4、考場上緊張流虛汗頭昏錯誤率高
三、小學生睡眠不足的危害
睡眠不足給小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對身體和智力的發育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睡眠不足可導致精神不能集中,記憶力注意力及理解力衰退,學習效率低下,還會影響青少年的機敏度。
長期睡眠不足還會導致內分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心理異常等。如心慌、胃腸功能紊亂、血壓波動、情緒不穩、焦躁、心煩意亂等表現這都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四、總結
因此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要合理安排時間,保證自己能有充足的睡眠。
保證睡眠主題班會教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教育部對中小學生睡眠管理的相關要求,引導學生養成科學健康的學習生活方式,學校就落實“五項管理”中的睡眠管理工作擬定了相關方案。現將家長需要知曉的主要事項告知于您,請您仔細閱讀,與學校共同承擔起監督和教育的職責,愿我們攜手共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二、領導組織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及任課教師
三、具體措施
1、保障學生睡眠時間。在校期間,無論哪個季節,都務必嚴格執行每天睡眠時間不低于10個小時的基本要求,晚上睡覺時間不晚于21:20,夏季作息時間中午必須午睡。
2、上午上課時間不早于8:20,學校或教師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
3、嚴禁擠占學生睡眠時間。不得在午休時間留學生完成作業,不得在學生該睡覺的時候強行要求完成作業。
4、學生回家后,家長應積極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就寢環境,確保學生身心放松,按時安靜就寢。學生在家期間,家長應盡量避免組織家庭聚會或娛樂活動,防止學生熬夜,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保證睡眠主題班會教案 篇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20xx〕11號)文件精神,加強并優化學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學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保證中小學生充足睡眠時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睡眠管理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加強睡眠管理的重要意義
睡眠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是學校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體現。要樹立“健康睡眠,健康未來”的思想觀念,把中小學生的睡眠習慣培養和睡眠質量提升作為立德樹人的基礎工作。學校要以重點任務推進為主要抓手,努力破解中小學生睡眠不足的難題,積極確保和改善學生的睡眠情況,實現小學生平均每天睡眠時間達到10小時;引導學生家長關注學生的睡眠質量,并宣傳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從而達成家校共識,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睡眠管理的具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條件保障
學校是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校內任務實施主體,要扎實推進校內“五項管理”工作。
睡眠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及各班主任
1、加強經費支持。完善績效工資分配,落實教師參與睡眠管理工作的待遇保障。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組織開展睡眠管理、睡眠教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專項教研活動和相關交流研討,加強教師的作業(考試)命題能力培養,重點提升教師對學生開展學情分析、針對性學習輔導和提出改進策略、引導學生提高作業效率的。能力,確保作業管理有效落實。
3、加強條件保障。優化學校空間布局,因地制宜推進學校空間改造和設施設備配置。科學利用圖書館、音樂教室等公共場所,創設學生午休條件。通過學生營養午餐,合理膳食結構,改善學生睡眠。利用午間校園廣播播放舒緩音樂,營造校園午休氛圍。
(二)加強校內規范管理
1、規范課時管理。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根據教育部、上海市對中小學生作息時間的基本要求,及時調整課程實施方案、課程計劃,明確作息時間。嚴格執行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20,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的學生,學校應提前開門、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課間休息和下午上課時間,將午休時間排進課表,午休時間不少于30分鐘。
2、加強作業管理。書面作業基本不出校,可以利用自習課或課后服務時間完成;開展學校作業體系建構與實施研究,堅持“教什么、練什么、考什么”,努力實現教考一致;引導家長督促學生按時就寢、不熬夜,任課教師要對學生作業情況進行及時分析,對長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要進行針對性幫助和輔導,必要時可以調整作業內容和作業量,避免學生回家后作業時間過長擠占正常睡眠時間。
3、優化課程管理。確保學生在校“每天鍛煉一小時”,不得擠占體育、藝術類課程,鼓勵大課間學生能夠走出教室、文明休息、適度運動。結合道法、語文、生命科學、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結合主題式綜合活動、項目化學習、研究性學習,結合黨團隊活動、睡眠日活動、場館學習、專題教育、主題講座等活動,將中小學生的睡眠教育與學習體驗有機融合,促進學生對健康睡眠的深度理解和自我把控。
4、實施監測管理。學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學生睡眠監測,主要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對監測發現的問題形成針對性舉措。
5、開展作息指導。通過家長學校等工作開展學生指導和家庭教育指導,倡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指導家長和學生制訂家庭作息時間表,在保證學生睡眠時間要求的前提下,結合學生個體睡眠狀況、午休時間等實際,合理確定晚上的就寢時間。小學生就寢時間一般不晚于21:20,確保學生達到規定的睡眠時間要求。
(三)加強監督,優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規范管理。構建本校學生的睡眠管理制度,抓規范要求,從制度上規范家長和學生睡眠情況的落實。建立學生睡眠常規檢查制度,進行規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長協調配合的管理機制,注重對學生睡眠質量的反饋,確保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達到要求。
2、強化檢查,完善評價。定期開展有關睡眠情況的問卷調查,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整改意見。學校將班級睡眠管理工作開展情況作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內容之一,加強監督檢查,切實將學生睡眠工作的開展落到實處。
3、家校齊抓,確保落實。設立監督舉報電話,暢通家長反映問題和意見渠道,及時改進相關工作,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切實保障學生良好睡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保證睡眠主題班會教案 篇5
教學目的要求
使學生懂得按時休息與睡眠的好處,小學生每天要保證睡眠10小時,應科學合理地安排一天的學習與生活。掌握正確的睡覺姿勢
教材重點難點
告訴小學生睡眠充足對人的生長發育很重要,尤其是低年級兒童,更應該保證每天10小時的睡眠時間。
教具和學具
有關的教學錄像帶或投影片、掛圖等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表演導入:教師進課堂,宣布上課,班長喊起立,全班學生精神飽滿站起,惟有一人伏案打瞌睡。教師輕步走近,喚醒他,該生茫茫然不知所措,全班學生發出笑聲。
師:××同學,你怎么拉?
生:我好累,打了一會盹。
師:你怎么會這么疲勞的呢?
生:昨晚看電視太晚,沒睡好。
師:哦,原來是睡眠不足造成的疲勞,疲勞和睡眠有相當密切的關系。同學們正在長身體,睡眠好,身體才能好。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研究這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說“睡眠好身體好”。(板書課題:7.睡眠好身體好)
2.學習新課
(1)認識睡眠的重要性。
①講述:睡眠是人恢復精神和體力的最好方法,也是長身體的重要時刻。人的一生有1/3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在此可把一天24小時分成三個階段來描述,使學生大致明了“1/3”的概念),可見睡眠對人是多么的重要。
②討論:小學生每天應該保證10小時的睡眠時間,這是為什么?算一算,圖中小朋友晚上幾點睡覺,早晨幾點起床。
③學生匯報并交流:自己每天晚上幾點睡覺,早上幾點起床,有沒有養成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的好習慣。
1、按時睡覺、起床可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2、早起有利于鍛煉身體。
3、早起可保證足夠的吃早飯的時間。俗話說“早起三光,遲起三慌。”
④小結:青少年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大腦神經細胞發育尚未完全,因此比成年人更易疲勞,需要通過較長時間的休息才能恢復。加之青少年的身體各器官比較稚嫩,也需要通過休息進行調整。因此按時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對于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十分重要。
(2)提高睡眠質量很重要,怎樣才能睡眠好?
①.提問:你晚上睡覺會做噩夢嗎?做了噩夢有什么樣的感受?這對你第二天的學習有影響嗎?(讓學生有足夠的談自己感受的時間)
②討論:怎樣才能睡的足,睡的好?圍繞小黑板上的這段話議一議。(出示內容)
a.為什么睡覺前不能吃得太飽?
b.為什么睡覺前不能喝濃茶、咖啡等飲料?
c.為什么睡覺前不能看驚險電視節目,不能聽恐怖故事?
d.為什么睡覺前用熱水泡腳容易解除人體疲勞?
(以上題目可以在教師指導下邊議邊答,逐步釋疑)
(3)了解睡姿和睡眠的關系。
①講述:蒙頭睡覺害處多。
②“看一看”:哪種睡姿好?給你認為好的睡姿送顆“☆”。
3.鞏固和反饋
(1)雙休日你是怎么安排活動時間的?
(2)小結:充足的睡眠時間能使我們更好地恢復精神和體力,正確的睡眠姿勢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可以保證我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