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通用12篇)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糖在水里可以溶化,溶化的速度與攪拌的速度有關。
2、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分享的快樂,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編故事。
3、能創(chuàng)編棒棒糖跳舞的各種動作,嘗試用肢體語言表達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甜甜的小河水》制作的PPT。
2、音樂《我是一根棒棒糖》:我是一根棒棒糖,會跳舞的棒棒糖,咿呀咿呀喲。
3、大根的棒棒糖,水盆,一次性小杯,勺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這是什么?你們猜猜,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反思:以幼兒熟悉、喜愛的棒棒糖導入,將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活動之中。)
二、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還發(fā)生了一個故事呢!
2、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PPT。提問:
。1)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
(2)小熊后來為什么很難過?
。3)我們該怎么幫助小熊呢?
3、討論:有什么辦法,可以使這根棒棒糖的甜味,也能讓河里的朋友嘗到,讓小熊快樂起來?
(反思:聽故事、看PPT,自然把幼兒引入問題情境:用什么辦法,可以使這根棒棒糖的甜味兒,也讓河里的朋友嘗到,讓小熊快樂?這里出現了一個知識點:糖放在水里會溶化。)
三、實驗:把棒棒糖放到水里。
提問:棒棒糖放到水里會怎樣呢?用什么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得快一點呢?哦,攪拌棒棒糖,也許會溶化得快一點,我們來試試,像跳舞一樣地攪拌。
。ǚ此迹禾欠旁谒飼芑,至于如何讓糖溶化得快一點,除了攪拌,當然還有許多其他辦法,比如用熱水等等。在這里,只是為了讓孩子有一些感受,就選取了攪拌的方法。)
四、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
1、小朋友們想的辦法真好,將我們的好辦法告訴小熊,并且編到故事里。這樣,小熊就會非?鞓妨。
2、幼兒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
。ǚ此迹簞(chuàng)編故事結尾,讓孩子們從小熊的情緒變化中感受分享的快樂,并且為后面的環(huán)節(jié)“棒棒糖快樂地舞蹈”作了鋪墊。)
3、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里,小魚、烏龜、螃蟹都游來啦。小熊高興了,棒棒糖也很開心。棒棒糖說:小朋友可以教我一些舞蹈動作,我會攪拌得更起勁的,溶化得更快一些。
五、教棒棒糖跳舞。
師:跳舞是需要音樂的,我們用什么音樂來伴奏,教棒棒糖跳舞呢?
1、聽音樂,一起拍手。
教師唱:“我是一根棒棒糖,會跳舞的棒棒糖,咿呀咿呀喲!
2、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各種不同的棒棒糖跳舞動作,并邊唱邊表演。
。ǚ此迹河變核煜さ母枨段沂且桓舭籼恰,節(jié)奏感很強,幼兒很容易合著節(jié)拍邊唱邊跳。)
3、嘗嘗水變甜了沒有。
。1)我們創(chuàng)編了這么多棒棒糖跳舞的動作,現在我們來嘗嘗水變甜了沒有。
(2)每人一小杯,嘗一嘗。
幼兒嘗的時候,老師提問:你們猜,這盆水會變得越來越怎么樣呢?(越來越甜)棒棒糖會變得越來越怎么樣呢?(越來越。┤绻椒艑W的時候再來品嘗,水會怎么樣呢?(更甜)那我們到放學的時候,再來看看嘗嘗,棒棒糖是不是越來越小了,水是不是更甜了。
附故事:甜甜的小河水
有一天,小熊有了一根棒棒糖,一根香香甜甜的棒棒糖。它獨自來到河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的正準備要吃,一條小魚游過來了。小熊趕緊藏起了棒棒糖。
小魚問:“小熊,小熊,你在干嘛?”
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毙◆~游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正要吃,一只小烏龜游過來了,小熊趕緊藏起了棒棒糖。
小烏龜問:“小熊,小熊,你在干嘛?”
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毙觚斢巫吡。
小熊拿出棒棒糖正要吃,一只小螃蟹游來了,小熊趕緊藏起了棒棒糖。
小螃蟹問:“小熊,小熊,你在干嘛?”
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毙◇π芬灿巫吡。
河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了棒棒糖要吃,可是,周圍一個朋友也沒有,他覺得很孤單,他想:“要是身邊有朋友一起吃,大概會很熱鬧吧?”于是,他就喊了起來:“小魚,小魚。”小魚沒有來。他又叫:“小烏龜,小烏龜。”小烏龜沒有來。他最后喊:“小螃蟹,小螃蟹!毙◇π窙]有聽見,他覺得很難過。
后來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里,小魚、烏龜、螃蟹都游來啦。小熊高興了,棒棒糖也很開心。棒棒糖說:小朋友可以教我一些舞蹈動作,我會攪拌得更起勁的,溶化得更快一些。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2.能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3.樂意參與角色扮演活動。
教學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教學難點: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進行簡單的對話。
教學準備: 圖片、玻璃杯一個,PPT展示圖棒棒糖一個
教學過程:
開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師: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會發(fā)生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3、師:小熊和棒棒糖到底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二、 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 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PPT。
問:(1)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享)(2)小熊先遇到了誰?(出示小魚圖片)遇到小魚后,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魚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說的?
。3)小魚游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怎么樣了?小螃蟹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說的?(讓幼兒來學習說小螃蟹與小熊的對話)(4)小螃蟹游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烏龜圖片)碰到小烏龜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樣了?這回,小烏龜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說的?
教師: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小熊心里怎么樣了?為什么?(難過,朋友都走了,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都不和他玩了)3、小朋友們有好東西會和大家分享嗎?(會)那你們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錯了,可是,怎樣能讓河里的朋友嘗嘗棒棒糖的甜味呢?誰來幫幫小熊。
三、(小朋友們想了怎么多辦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1)棒棒糖放到水里會怎樣呢?(融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變成什么味道啦?)( 2 ) 用什么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得快一點呢?(攪拌)(河水變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師的故事講完了,誰想來扮演這些小動物,表演給大家呢?
2、大家都想來表演,那我就要來看看,誰表演的好我們就請誰來表演。
3、分角色:如一組扮演烏龜,二組扮演小魚,三組扮演螃蟹,四組扮演小熊。
4、教師講述,幼兒角色扮演對話。
5、師: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師準備了很多圖片,你想扮演哪個角色,就選哪張圖片和旁邊的小伙伴說一說。
6、幼兒自由選擇圖片講述。教師適時輔導。
7、請幼兒按自己選擇的角色坐下,分組集體表演一次。
六、教師小結: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會怎么做?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表演!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獨自來到河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條小魚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魚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魚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螃蟹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 沒干嘛!"小螃蟹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只烏龜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烏龜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 沒干嘛!"小烏龜游走了。水里的.朋友都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它覺得很孤單:"唔!要是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熱鬧!"于是,它叫了起來:"小魚!小魚!"小魚沒有來。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沒有來。它最后叫:"小烏龜!小烏龜!"小烏龜也沒有來。小熊難過極了!怎樣能讓河里的朋友嘗一嘗棒棒糖的甜味呢?(小熊自己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變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課后反思:這次的內容選的是應彩云老師的繪本《甜津津的河水》,應老師的課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學領域,讓幼兒了解糖怎樣在水里融化的快,糖放在水里,水會怎樣?糖會怎樣?我側重的是語言表達,讓幼兒在傾聽與表達方面有進一步的提升。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在老師的范講中傾聽,在角色扮演中進行角色對話。整節(jié)課的優(yōu)點:環(huán)節(jié)連貫,注重了幼兒的全體參與性。
不足之處:1、分組時顯得有些匆忙,幼兒分不清自己的角色。2、在集體表演時,有一些亂。3、在最后活動結束時留下的兩個問題
。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會怎么做?
(2)棒棒糖放到下午,會有什么變化沒有得到實際的解決。
以后改進方面:
1、幼兒全體表演環(huán)節(jié)需要改進,可以將圖片貼身上,讓幼兒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
2、結束環(huán)節(jié)再新穎一些。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篇3
看似簡單的美術課里往往蘊藏著豐富的知識,怎樣上好一堂富有吸引力的美術課,那就需要教師經驗和智慧的結合。我們的新教師小徐積極主動的參加本園教研活動行為跟進式教學,為了上好課她專研教材尋找資料設計好教案,做好一切準備認真的對小班美術活動《棒棒糖》進行了嘗試性的教學,從她課堂上認真的表現是值得我們一起學習的。下面是我對這堂課的評析: 從選材來講,棒棒糖在孩子們的心中即好吃又好玩,常見種類又多,顏色又豐富,形體又不一,來源于生活的經驗幼兒更能接受并理解,教師能運用這一點很好。整個活動過程教師以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在開頭的導入部分教師以直接的出示棒棒糖過于簡單了,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講設計一個富有童趣的導入能更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為是新教師的原故,所以缺少對幼兒年齡特點的經驗。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以拍照的示范引領比較的到位,在示范的語言上能運用童趣的小火車開的形式吸引了幼兒們學習的注意力,把畫封閉圓的目標達到了。同時教師能把畫的大的棒棒糖和小的棒棒糖比作棒棒糖一家的引導不錯,這樣能調動幼兒聯(lián)想起更多的家庭成員,從而能結合這一點進行創(chuàng)作。在示范第二個圓時如讓全體幼兒以手指跟描的形式讓幼兒來感知封閉圓,少又快、準的示范,我認為這樣可以節(jié)省一點時間給幼兒動手操作會更好。教師在巡回指導中引導幼兒用多種色彩涂色,讓幼兒通過豐富的色彩感受棒棒糖的甜美口味激發(fā)了幼兒想象的空間。在第三評價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能夠抓住幼兒的亮點來鼓勵幼兒做的不錯,如有幼兒能畫封閉圓了,有幼兒用色豐富,都能及時的肯定,給了幼兒成功的喜悅。第四環(huán)節(jié)的延伸,給了幼兒經驗的提升。 總之,在整堂課中教師對幼兒的關注做的比較的到位,在課堂語言的提煉上需要不斷的學習,積累經驗。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篇4
運動名稱:
做棒糖
運動目的:
進修5以內的加減、分類數數,比是非、粗細,排序;造就著手本領,生長頭腦本領。
運動預備:
橡皮泥五塊,玻璃紙五張(紅、兩色),木棒五根(四根粗,一根細),5以內加減卡片一套。
運動過程:
1、做棒糖:
讓孩子在劃定的時候內將橡皮泥捏成球體狀或正方體狀,幼兒園教育隨筆插上木棒后在包上玻璃紙(包出本身喜好的模樣形狀)。
2、數一數:本身做了幾根棒糖?用了幾塊橡皮泥?幾張玻璃紙?幾根木棒?
3、說一說:本身做的全部棒糖中,有幾根是雷同的?幾根不雷同?雷同在那里?不雷同在那邊?
4、算一算:
憑據本身做的棒糖的外形、糖紙的色彩、木棒的粗細等差別排擠5以內的加減程序題。如:三根棒糖用赤色玻璃紙包,二根用綠色玻璃紙包,排擠3+2=5。又如:有四根棒是粗的,別的一根棒是細的,排擠4+1=5。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篇5
今天又是一個,愉快泥工課,今天上午小一班開展《泥工棒棒糖》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好多細節(jié)方面沒有想好。我的教學目標是能兩手較協(xié)調地搓泥團,嘗試用橡皮泥制作不同形狀的棒棒糖。培養(yǎng)幼兒對泥工活動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如果能展示更多的棒棒糖(實物),小朋友們的興奮狀態(tài)會更加熱烈。在示范制作棒棒糖的過程中,我想達到幼兒對做棒棒糖的興趣,從而喜歡泥工。在幼兒操作部分,我想達到讓幼兒基本上都會制作棒棒糖,讓他們慢慢制作,而不是比誰做的多,隨便搓一搓就插上小棒完工。但想不到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非要把我所準備的小棒都做完為止,差點讓我不可收拾。下面是我本次課程的基本流程。
教學目標:
1、體驗泥工活動的樂趣。
2、通過嘗試,學會用團、插等簡單的泥工技能,制作棒棒糖。
教學準備:范例一個,橡皮泥、小棒、糖紙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看我們班來了許多的客人老師,我們和客人老師問好呀”(客人老師好。┪覀冃∨笥讯际怯卸Y貌的孩子,那今天我們拿什么禮物來招待客人呢?我們先來想辦法吧!
出示棒棒糖,提問:這是什么呀?(棒棒糖)不如我們都來做棒棒糖招待客人吧!
我們先來觀察一下棒棒糖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說出它是由圓形的糖塊,長長的小棒棒,還有糖紙組成的。)
2、幼兒嘗試制作,老師指導觀察。
我們知道了棒棒糖是由3個步驟完成的,那誰愿意先來試一試做棒棒糖。請2位能力強的幼兒示范制作。
x x小朋友的棒棒糖做好了,那你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做的嗎?(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幼兒講述后,及時表揚并獎勵一顆聰明豆。
3、教師示范做棒棒糖。
咱們再動一動腦筋想一想,x x小朋友是怎么做棒棒糖的,先取一塊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反復團圓,然后再插上小棒棒(注意插小棒時不要用力太大),最后再包上糖紙,糖紙的開口處要用力扭一下,這樣棒棒糖就做好了。
4、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棒棒糖真好吃!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做吧,讓客人老師看一看誰的小手最能干,又最巧。
分發(fā)泥、棒、紙,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
5、游戲:給客人送棒棒糖
把自己做好的棒棒糖送給客人老師,并提醒幼兒和客人老師交流,告訴客人老師你是怎么制作棒棒糖的。 通過今天的活動,讓我明白上好一節(jié)課是需要許多方面的因素的,所以作為老師的我要不斷充實自己,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篇6
說【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尤其對橡皮泥特感興趣。但由于年齡小,動手能力有限,所以選了做棒棒糖這個簡單的素材,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初步了解泥工活動中團圓、揉、捏等基本技能。通過幫小猩猩做棒棒糖,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說【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捏、搟、揉等的技能,鞏固技能,發(fā)展手部動作。
2、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說【活動準備】
橡皮泥、棒棒糖、玩偶小猩猩一只
說【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話題:
1、老師將玩具小猩猩拿出來,表情難過的說(吸引幼兒注意力),“我把媽媽送給小動物們的棒棒糖弄丟了,怎么辦呀?”(勾起幼兒的同情心)。
2、“我們班小朋友最能干了,我們來幫助小猩猩好嗎?”
二、制作棒棒糖:
1、教師出示多種棒棒糖,讓幼兒觀察其外型特征。
2、教師示范講解:先將橡皮泥揉、捏,使其變軟,然后放在手心捏成條狀,放到桌子上搟成長條狀,盤成圓形,在用橡皮泥制作一個棒棒,完成棒棒糖的示范制作。
3、講解過程中讓幼兒跟說“揉、捏、團圓”等詞。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重點輔導能力較差的幼兒。
5、邊觀察邊出示幼兒作品,說說哪些做的好哪些沒做好,應注意些什么。
三、結束部分:
1、要求完成了的幼兒把棒棒糖送到小猩猩身邊,并對小猩猩說:“小猩猩,給你棒棒糖”。
2、分享成功的喜悅、感受助人的快樂。
今天,我們用能干的小手幫小猩猩解決了一個難題,小猩猩很感謝你們、很開心,你們開心嗎?現在,小猩猩要把棒棒糖送到森林里小動物們的手中去了,我們一起來跟小猩猩說聲再見吧!
說【教學反思】
幼兒們的興趣還是不太濃厚,課堂沒能發(fā)揮幼兒的自主能動性,課堂效果和預期完全不同,所以還得好好努力學習,在如何調動幼兒的課堂興趣和自主能動性多下功夫。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教材和幼兒行為基礎分析孩子們在美術活動中已經逐步認識并學會了繪畫短直線、曲線等線條對于螺旋線也有初步感知。但是對枯燥的線條練習又沒有興趣,所以結合幼兒興趣和經驗,創(chuàng)設了一個為小熊準備圣誕禮物而做棒棒糖的的情境。讓孩子們更加愿意參與本次活動,在操作中進一步鞏固對顏色、形狀的認識,尤其在螺旋線上獲得進一步的操作技能。活動中豐富了作畫工具和材料,從而激發(fā)幼兒繪畫的興趣,體驗在游戲情境中繪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棉簽作畫,表現棒棒糖的螺旋狀花紋。
2.體驗在情境中作畫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堂準備:
實物棒棒糖、范畫、PPT。
材料準備:
棉簽、水粉顏料(紅、黃、綠)。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提問:小熊最近在忙些什么呀?
做禮物做棒棒糖故事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觀察實物,初步感知提問:棒棒糖是什么樣子的呀?在圓圓的糖上你還看到了什么?像什么?
小結:棒棒糖身上有著一圈一圈的花紋,這樣的棒棒糖又好看又好吃,小動物們肯定會喜歡。圓圓的、紅色的、上面有線(蝸牛線)一圈一圈的線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螺旋線特征。
三、教師示范,講解方法
1.欣賞范畫,觀察不同樣式過渡語:瞧,小熊為小動物們做了這么多棒棒糖呢!
提問:這些棒棒糖都一樣嗎?
兒歌:從里往外繞,先繞一個小圈圈,小小的小小的,再繞一個大圈圈,一圈又一圈,最后插緊小棒子。
過渡語:小熊為了做棒棒糖啊,的確忙壞了。你們想不想來幫幫它?
我也想幫幫這只熱心的小熊!為了幫助小熊,我還準備了一些小工具哦!
介紹操作材料。(棉簽)兒歌:小棉簽,蘸一蘸,親親大白紙,從里往外繞,先繞一個小圈圈,小小的小小的,再繞一個大圈圈,一圈又一圈,最后插緊小棒子。
。2)個別幼兒示范操作。
提問:哪個能干的小朋友愿意上來來試一試做個棒棒糖呢?
不一樣有大有小有紅的、黃的……幼兒徒手練習教師用兒歌的形式滲透作畫方法和要求教師引導其他幼兒也徒手練習,并共同用兒歌提示示范操作的幼兒
五、幼兒欣賞作品,教師評價。
提問:大家做了好多棒棒糖,你喜歡哪根棒棒糖?我們請這位小朋友來說說吧?
小結:小熊看到你們幫它做了這么多好看又好吃的棒棒糖,會說些什么呢?彩色的、大的、有花紋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作品以及學會欣賞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團”、“搓”、“壓”的技能,制作棒棒糖。
2、培養(yǎng)幼兒對泥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彩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制作興趣。
出示棒棒糖,提問: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棒棒糖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你吃過什么樣的棒棒糖?
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漂亮的棒棒糖,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激發(fā)幼兒制作愿望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很有趣的棒棒糖,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呢?(出示橡皮泥棒棒糖)
2、提問:它是用什么做的?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個?
(幼兒討論)
三、幼兒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用團圓、搓長、壓扁卷的方法制作棒棒糖,并能將糖與小棒穿插。
師:先取一塊橡皮泥放在掌心:
橡皮泥,團一團,變成什么了呀?(小圓形)
把小圓形放在泥工板上搓一搓,搓呀搓,搓呀搓,哎呀,你們看,變成什么了?(幼兒自由想象)
小手掌來幫忙,用力壓一壓(哎喲哎喲哎喲哎喲壓扁了)
抬起頭向前卷,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個棒棒糖,棒棒糖還缺什么呀?
小小棒來幫忙,哎呀,小棒插在哪里呢?
教師:棒棒糖完成了,漂亮嗎?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動手試一試,制作一個棒棒糖吧。
教師巡回指導,關注個別能力差的小朋友,并及時給予評價。
3、請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插在泡沫板上,然后拉衣服排隊。
四、游戲:卷棒棒糖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用橡皮泥做了一個棒棒糖,現在老師要請我們小朋友也來變成一個棒棒糖,好嗎?
2、卷棒棒糖: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個棒棒糖。(請最后兩個小朋友做小棒)老師來嘗嘗我們的棒棒糖好不好吃......嘖嘖
3、結束:棒棒糖真好吃,我們去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來卷棒棒糖。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篇9
(一)本次活動的優(yōu)點:
棒棒糖是孩子喜歡的并品嘗過的一樣糖果,深受孩子的喜愛。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個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這種他們喜愛的棒棒糖。但基于小班幼兒的美術技能較為有限,我將這個活動的目標定位在培養(yǎng)孩子撕貼能力上,并欲通過活動增強幼兒對顏色的感受力,能將味道與顏色聯(lián)系起來。 小班的孩子,有過撕貼美術作品的經驗,在手工作品《西瓜》《秋天的小路》中都嘗試過這種方法,因此在美術活動《棒棒糖》中我對撕貼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嘗試撕貼出里外兩種顏色的棒棒糖,旨在培養(yǎng)孩子的結構感知和布局能力。
同時對棒棒糖顏色和味道的聯(lián)系性產生探索興趣。因此,在第一次試教時我制作了一個大大的棒棒糖,以其夸張的造型引起幼兒的興趣,給幼兒欣賞、想象的一個平臺。引導幼兒談談自己吃過的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顏色的,請幼兒與教師共同撕貼出好吃的棒棒糖(也作為示范環(huán)節(jié))。幼兒說得比較好,也能把味道和顏色也聯(lián)系起來。但是總的感覺是幼兒不太興奮,沒有中、大班孩子欣賞食物棒棒糖時的那種歡悅。
于是,聽課老師建議我在引導環(huán)節(jié)也用實物棒棒糖,考慮到我要求孩子實現的是里外二色撕貼,因此在選取棒棒糖的過程中,我過多的往顏色對比上去挑選,造型不做太多考慮,因此引導幼兒觀賞棒棒糖時出示的棒棒糖較簡單,孩子還是不夠興奮,這也是我現在還在考慮的問題,怎樣將各種形態(tài)、各種顏色的棒棒糖與我的目標作較好的串聯(lián),使我的欣賞環(huán)節(jié)能引起幼兒更多的興趣。
(二)活動中存在的不足:
幼兒的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是比較順利的。但在第一次試教時碰到過問題,原因出在我的示范上。我在撕貼的時候是這樣示范的“選張你喜歡的紙——撕下一點——蘸點漿糊——涂在紙上——貼在輪廓紙上(有順序的,你可以先貼外圈也可以先貼里圈)”,在示范的時候,我察覺貼得很慢。聽課老師建議,先在輪廓上涂好漿糊,這樣撕下來就可以直接貼上去,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果然,孩子在第二次炒作時,速度比原來快了許多,而且效果也很好。
作品展示環(huán)節(jié)和作品評價環(huán)節(jié),我考慮了好幾種形式:其一,準備好插棒棒糖的底板,幼兒制作完成之后插在上面,有些像店里賣的棒棒糖,效果肯定不錯。其二,因為我為幼兒提供的棒棒糖輪廓有多種形狀,為幼兒準備大的棒棒糖造型,幼兒制作完成之后小棒棒糖找媽媽,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等。其三,直接拿在手上,大家圍乘一圈互相欣賞棒棒糖、介紹自己的棒棒糖。試教之后,方法三比較適合小班的孩子,讓他們把自己的棒棒糖拿在手上,更易于我“增強幼兒對顏色的感受力,能將味道與顏色聯(lián)系起來”的達成,因為孩子樂于去向同伴向聽課老師去介紹自己的棒棒糖,說說味道說說顏色。
在結束的時候,我們齊唱《棒棒糖》之歌(根據《棉花糖》改編),在快樂的氣氛中結束活動。整個活動下來,我感覺過程比較流暢,目標達成較好。但孩子對棒棒糖的喜愛,沒有在課堂上達到高潮,因為在于我給孩子呈現的棒棒糖太過單調。另外朱老師也指出,固定的用里外兩種顏色撕貼,約束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也是我這堂課最欠缺的。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我也想過用更開放性的形式去嘗試表現棒棒糖,用毛線繞、用棉花扯,但是由于教師水平有限,很難在這基礎上設計出適合小班孩子的活動,這是今后要努力加強的。提升自己的水平,才能為幼兒創(chuàng)造幼稚的課堂,我實在還差得太遠。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棉簽作畫,表現棒棒糖的螺旋狀花紋。
2.體驗在情境中作畫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堂準備:實物棒棒糖、范畫、PPT。
材料準備:棉簽、水粉顏料(紅、黃、綠)。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小熊,來聽聽小熊最近在忙些什么呢?
提問:小熊最近在忙些什么呀?
做禮物做棒棒糖故事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觀察實物,初步感知提問:棒棒糖是什么樣子的呀?在圓圓的糖上你還看到了什么?像什么?
棒棒糖身上有著一圈一圈的花紋,這樣的棒棒糖又好看又好吃,小動物們肯定會喜歡。圓圓的、紅色的、上面有線(蝸牛線)一圈一圈的線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螺旋線特征。
三、教師示范,講解方法
1.欣賞范畫,觀察不同樣式過渡語:瞧,小熊為小動物們做了這么多棒棒糖呢!
提問:這些棒棒糖都一樣嗎?
2.教師示范,講解操作方法:讓我們來看看小熊是怎樣來制作棒棒糖的!
。何宀拾舭籼沁需要小魔咒哦!
兒歌:從里往外繞,先繞一個小圈圈,小小的小小的,再繞一個大圈圈,一圈又一圈,最后插緊小棒子。
過渡語:小熊為了做棒棒糖啊,的確忙壞了。你們想不想來幫幫它?
我也想幫幫這只熱心的小熊!為了幫助小熊,我還準備了一些小工具哦!
介紹操作材料。(棉簽)兒歌:小棉簽,蘸一蘸,親親大白紙,從里往外繞,先繞一個小圈圈,小小的小小的,再繞一個大圈圈,一圈又一圈,最后插緊小棒子。
(1)幼兒嘗試徒手練習:能干的小手拿出來,我們一起來做棒棒糖。
(2)個別幼兒示范操作。
提問:哪個能干的小朋友愿意上來來試一試做個棒棒糖呢?
不一樣有大有小有紅的'、黃的……幼兒徒手練習教師用兒歌的形式滲透作畫方法和要求教師引導其他幼兒也徒手練習,并共同用兒歌提示示范操作的幼兒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讓我們一起加油幫小熊做更多圓圓的、五顏六色、大小不一的棒棒糖吧!(做完的棒棒糖放置黑板。)幼兒選擇不同顏色進行以兒歌形式不斷提醒幼兒操作。
五、幼兒欣賞作品,教師。
提問:大家做了好多棒棒糖,你喜歡哪根棒棒糖?我們請這位小朋友來說說吧?
小熊看到你們幫它做了這么多好看又好吃的棒棒糖,會說些什么呢?彩色的、大的、有花紋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作品以及學會欣賞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棒棒糖及棒棒糖圖片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語言描述棒棒糖的形狀、顏色、花紋等。
2、喜歡參與美術欣賞活動,體驗棒棒糖各種形態(tài)帶來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棒棒糖人手一個,網上下載各式棒棒糖圖片(多于幼兒人數)。
2、三個不同形狀的棒棒糖,供幼兒觀察講述用。
活動過程:
1、猜一猜,激起幼兒學習興趣。
“看,老師的口袋鼓鼓的,里面會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奥牐有聲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
2、觀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點。
“老師手里的棒棒糖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連貫描述:上面一顆糖果是圓圓的,下面的棒棒是長長的。
“你會把老師手里的棒棒糖畫下來嗎?”“請小朋友試一試把棒棒糖畫下來,老師會給小朋友放音樂,音樂一停,小朋友立刻回到座位上,好嗎?”孩子們回到座位上開始畫一畫自己看到的棒棒糖。
畫完后,簡單小評:小朋友畫的真不錯,棒棒糖畫得圓圓的,你能告訴大家你畫的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嗎?
3、出示各式棒棒糖,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學習講述。
、佟靶∨笥,你們看,誰來了?和小熊打招呼。小熊為我們帶來了更加漂亮的棒棒糖,想不想看?小熊說了,誰能講出棒棒糖的樣子,他就和誰做好朋友。”出示花形棒棒糖:“這根棒棒糖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上面還有什么樣的花紋?”請個別幼兒連起來完整講述。
、诔鍪緞游镄伟舭籼牵骸斑@根棒棒糖又是什么樣子的呢?誰會完整的來說一說?”原來動物圖形也可以用來做棒棒糖,
、鄢鍪救宋镄伟舭籼牵骸斑@根棒棒糖是什么樣子的?”棒棒糖的種類可真多!
交代要求,幼兒觀察講述棒棒糖圖片!靶⌒茉谔枪昀锟吹侥敲炊嗥恋陌舭籼,真想帶回來給小朋友看看,于是他就把棒棒糖都拍成了照片,你們想不想看?老師把照片放在后面的桌子上了,請你選一張最喜歡的,看一看是什么樣子的,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說完了,還可以換一張再說一說!
幼兒觀察講述后把照片放在桌上回到座位,教師隨機抽取兩三張照片請個別幼兒講一講,鼓勵幼兒完整大方地講述!斑有很多小朋友也想講一講自己的照片呢,這樣吧,把你們的照片講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聽。客人老師會有獎勵哦!”
4、品嘗,結束。
“說說你的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延伸:“下一次,我們把這么漂亮的棒棒糖也畫下來,好嗎?”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篇12
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能復述出故事中的內容。
2、知道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激發(fā)幼兒交朋友的愿望。
準備:課件、棒棒糖一個。
過程:
一、導入:
1、教師:看!這是什么?(教師出示棒棒糖)
2、教師:這是一只小熊的棒棒糖,他的棒棒糖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
二、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初步熟悉故事內容。
1、提問: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都有誰呢?
2、小螃蟹、小烏龜和小魚都和小熊說了什么呢?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故事。
三、觀看課件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復述故事中的對話。
1、提問:小熊碰到這些好朋友,和他們說了些什么話呀?
2、引導幼兒復述對話:
(1)小熊先碰到了誰?
(2)小熊又碰到誰?
。3)小熊又碰到了誰?
3、教師:小動物都游走了,小熊心里怎么樣啦?為什么他會不高興呢?
四、品嘗甜甜的水,知道好吃的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1、教師:
(1)小熊心里難過極了,它為什么會難過呀?
(2)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幫它?
。3)小熊想了個好辦法呢?看看他做了什么?(播放課件的結尾)
2、教師:
。1)你們以后好吃的、好玩的東西,要不要和同伴分享呢?
。2)這樣我們就會有很多好朋友了,對嗎?小熊也想和你們做朋友呢,他也要請你們喝好喝的糖水,我們一起去喝一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