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認識鐘表教案錦集(精選7篇)

認識鐘表教案錦集

發布時間:2023-09-25

認識鐘表教案錦集(精選7篇)

認識鐘表教案錦集 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6—7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建立時間觀念,

  2、 從小養成有規律的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 初步認識鐘面,

  4、 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5、 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6、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7、 聯系,

  8、 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準備:每人一個鐘面模型、課件、等

  教學過程:

  1、 創設情境,

  2、 激趣導入

  1、小紅星期天到鐘表店去玩,鐘表店的鐘表可多啦,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

  (課件:放錄像)

  2、提問:小朋友你們看到過鐘表嗎?在哪里看到過?

  (指名讓小朋友說)

  3、 小組合作,

  4、 自主學習

  1、初步認識鐘面。(課件定格在鐘面上)

 。1) 小朋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讓學生充分地說)

  鐘面上有1——12這些數,還有一長一短兩根針,還有小格子等。

 。2) 引導:這兩根針的名

  (3) 字叫什么?誰是分針,

 。4) 誰是時針?

  講述:小朋友說的真好,長的是“分針妹妹”,短的是時針,我們叫他“時針姐姐”。

  (5) 讓小朋友在自己的鐘面上指

  (6) 出“時針姐姐”和“分針妹妹”給同 桌看。

  2初步認識整時。

  (1)“你會看時間嗎?請你說一說”?(課件定格在3時)讓有經驗的學生介紹怎樣看整時。(課件定格在9時)讓大家說一說。

  學生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就是幾時。

 。2) 問:這三只表又是幾時?(電腦顯示都是5時)為什么?

  略講電子表:直接用數字表示時間,數字是幾就是幾時,你在哪里也見過這種表示時間的形式?

 。3) 試著撥時間讓同(4) 桌說。師生互考撥整時,(5) 可以讓學生撥一個不(6) 同(7) 的時間讓大家猜。(可以是幾分幾秒)有意撥6時、9時、12時看時針、分針的位置。

  3、初步認識大約幾時

 。1) 過渡:小紅遇到問題,(2) 請大家幫幫忙,(3) 這兩個鐘是幾點?(課件定格在兩個鐘上:7點不(4) 到,(5) 7點剛過)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這是幾點?7點不到、接近7點;或7點剛過、過一點。

 。6) 小結:這些可以說成大約7時。

 。7) 說一說大約幾時。(課件定格在大約8時、9時、11時)

  (8) 讓學生撥大約3時、大約6時?梢酝9) 桌互撥互考,(10) 展示給客人老師看。

  (8) 小朋友真聰明,(9) 今天在鐘表店里玩的開心嗎?

  (10) 小朋友真能干,(11) 看看鐘表店的一些鐘壞了。(課件顯示三種類型)能幫掉了針的表修一修嗎?(每兩人一份材料,(12) 小組合作,(13) 匯報展示)分層次練習:讓小朋友充分操作,(14) 匯報。

  5、 課間律動:《畢業歌》

  6、 實踐應用,7、 質疑提升

  (1)“小紅和小朋友一樣已成為小學生,我們來看她在干什么!保ǹ凑n件)指名答

  (2)請你說一說你是幾時起床,幾時睡覺?(同桌說后匯報)

  (2)提問:小紅為什么10時在學校上課又在10時睡覺。(課件顯示白天晚上時鐘轉兩圈,滲透一天24小時)

  8、 小結:

  1、 小紅今天學到了許多知識,

  2、 你學到哪些知識?

  3、 你還想知道哪些知識?學生提問:(誰發明了鐘表?)(最早的鐘表是什么樣的?)

認識鐘表教案錦集 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練習十六第1~3題,數學教案-認識鐘表。

  分析教材:

  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產奠定了基礎。本節課中,學生對時針、分針的整體認識有些不習慣。所以教學難點應放在通過觀察時針和分針來判斷所表示的時刻。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私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培養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分析學生:

  鐘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經常接觸,時間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學生每天起床、吃飯、上課、下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就感知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級的學生在學前教育時,就初步認識了鐘面,所以本節課的內容對于他們來說也并不陌生。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上,要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課標》的精神,從導入到實踐活動整個環節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而且根據一年級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觀察、動手、比較等一系列的活動,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使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盡情的跳躍,個性得到盡情的張揚,逐漸感受到數學學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戰性,達到教學的目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面,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鐘面,學會看整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鐘、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屏幕上出示主題圖。

  師:“同學們說一說,小東什么時候?在做什么?”(小東早上7時起床)

  師:“你是從哪里知道時間的?”

  讓學生認識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鐘表,并及時教育學生怎樣知識的?”早上按時起床,上學才不會遲到。

  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鐘表!保ǔ鍪菊n題)

  二、自主探究

  1.認識鐘面。

  (1)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鐘,現在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把觀察的結果說給小組的小朋友聽!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指幾位同學上臺演示,引導學生說出鐘面上一共的12個數,有三根長短不同的指針。

 。3)邊出示課件,邊小結: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現了鐘面上一共有12個數,3根針。又短又粗的——時針;較長的——分針;還有又細又長的——秒針。

  3.認識整時。

 。1)屏幕上再次出示主題圖。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小東是早上7時起床的,同學們看一看圖上的鐘面,為什么鐘面上表示的是“7時”呢?你還從哪里知道“7時”的?”

  指導學生觀察7時鐘面上的分針分別指向幾,建立7時的概念;同時,讓學生認識7時在電子表中的表示方法,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認識鐘表》。

  (2)師:“小東是7時起床的,那么同學們猜一猜小東上午上第一節課的時間是幾時?”

  師:“你能在鐘面撥出8時嗎?撥給同組的同學看,并說說你是怎樣撥的?”

  并叫兩名學生上臺演示。

  出示電子表,讓學生認識8時在電子表中的表示方法,并寫法:先寫8,再點兩個圓點,最后在圓點的后面寫上兩個0。

 。3)用同樣的方法教學3時和6時。

  (4)引導學生觀察8時、3時、6時,分組討論:這三個鐘面的分針和時針分別所指的數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反饋討論結果。

  學生可能回答:8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8;3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3;6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6。學生也可能回答: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從1到12的任何一個數,指向幾就是幾時。

 。5)教師小結:在鐘面上,當分針指向12的時候,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三、課間活動(看動畫,聽音樂)

  要求:看看動畫中的鐘所表示的時間是幾時?并把它說出來。

  四、反饋練習

  1、撥鐘游戲。

 。1)教師撥鐘,學生說時間;或教師說時間,學生撥鐘。(指名學生上臺撥)

 。2)小組活動:一個同學說時間,另一個同學撥鐘。

  2、《快樂的一天》

  師:“現在老師要帶同學們去看看,小東是怎樣過快樂的一天的!逼聊簧铣鍪菊n本92頁插圖。

 。1)師:“看第一幅圖,小東什么時候?在做什么?并寫出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

  師:“過1小時后是幾時?小東在做什么?你能寫出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嗎?

  其余的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2)小組間說說:小東是怎樣過快樂的一天的?

 。3)指幾名學生說一說小東是怎樣過快樂的一天的,并說出是什么時候?(如7時,是什么時候的7時。)

 。3)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獲的。那么你們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同組的學生說說,然后指名說說。并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作習習慣。

  5.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我們一起認識了表示整時的時間,并學會了表示整時的時候,有兩種表示方法,你學會了嗎?)

  五、實踐應用

  1.找朋友練習(練習十六第1題)。

  教師先說明題目的要求,后學生獨立完成,最后集體訂正。

  2.創設情景:(邊問邊演示)

 。1)老師中午12時吃飯,過一個小時要午休,你知道老師是幾時候午休嗎?

 。2)老師晚上7時吃飯,過三個小時要睡覺,你知道老師是什么時候睡覺嗎?

  3.完成課本第94頁練習十六第3 題。

  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認識鐘表教案錦集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在學會看整點的基礎上,學會看半點。

  2.教育幼兒要珍惜時間、愛惜時間。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1.猜謎:一張大圓臉,有腿沒有嘴,有腿會走路,沒嘴會說話。(時鐘)2.出示圓形時鐘,讓幼兒觀察鐘面。師:觀察一下鐘面上都有什么?師: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12個數字是怎么排列的?

  師: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的?(長短、粗細)短短粗粗的這根針我們叫它時針,長長細細的這根針我們叫它分針。(加深鞏固)

  3.在熟悉時針和分針的基礎上,探索分針和時針的運動關系。(看課件)

  (1)師:小朋友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可簡單講述故事大意)鐘表上的分針和時針就像故事中的兔子和烏龜。課件拔鐘,引導幼兒觀察分針和時針的運動:分針(兔子)跑得快,時針(烏龜)跑得慢。

  (2)小結:在龜兔賽跑故事中,雖然兔子跑得快,烏龜跑得慢,但是它們走的路程是一樣的。在鐘表上,雖然分針跑得快,時針跑得慢,但是它們走的時間是一樣的。

  4.復習整點,認識半點。

  (1)出示課件,認識時間,復習整點。

  提問:師: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 師總結: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2)看課件,你知道這是幾點嗎?你發現了什么?師: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師總結:當時針指在兩個數字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半點。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總結出:分針指6,時針后面的數字是幾,就是幾點半。(12點除外。)

  (3)復習鞏固。(看時鐘認半點)

  5.分組活動。

  (1)第一組:游戲“我的一天”。

  請4——6人站成一排,教師舉起鐘面讓坐著的幼兒看鐘上的時間一起大聲報時,如“早上6點半”,站著的幼兒就做起床動作。依此方法繼續游戲(早上8點上幼兒園,下午5點離園,晚上9點睡覺等)。

  (2)第二組:按要求拔鐘。

  兩名幼兒一組,一幼兒任意出示整點的電子鐘卡片,另一幼兒用學具時鐘拔出相應的時間,然后互換角色,繼續游戲。

  (3)玩游戲“我說你撥”

  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撥出整點、半點,小組中的幼兒相互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每組推舉1位代表進行比賽,看誰撥的又對又快。

  6.聽小故事,培養幼兒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師:聽完故事你喜歡誰?為什么?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表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表?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表呢?

  教師歸納:鐘表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小朋友認識了鐘,就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了。時間離開我們就不會回來了,小朋友,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愛惜時間,你們記住了嗎?

  活動反思:

  作為青年教師的我參加了幼兒園組織的公開教學活動,“課前準備、內容的選擇、環節的準備”我絲毫不敢懈怠,此次活動讓我又經歷了一次專業化的成長,現將我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鐘表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日常生活用品,對于即將步入小學的大班孩子來說,認識鐘表,加強時間觀念,懂得愛惜時間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組織了《認識時鐘》這個科學活動,之后我發現幼兒對時鐘的學習興趣很濃,回顧整個教學過程,反思如下:

  二、教學過程的反思:

  準備階段:①為使幼兒更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在知識積累階段,我發揮家長的積極作用,讓幼兒事先對鐘表有初步的了解,并讓幼兒制作鐘表,為教學提供服務。 ②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利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

  實施階段:在活動過程中我采用了探索操作法、觀察法、游戲法、說學法等幾種教學方法。反思整個活動過程,我認為活動是成功的,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探究過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獲得了發展,主要體現在:

  一、知識的呈現與幼兒生活實際相結合。

  為了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活動的一開始,我選擇貼近孩子生活的交談進行導入:“你在家中喜歡做什么事情?引出孩子們喜歡的少兒節目《智慧樹》,并提出問題“怎么樣才能準時收看?做哪些事情還需要看鐘表?”(提問把幼兒的思路引發到鐘表上,很自然的就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充分感受時鐘就在身邊的生活中,認識時鐘對學習、生活有很大幫助,從而激發幼兒學習情趣和學習動機,促進幼兒主動去探究新知。)

  二、為幼兒提供觀察、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

  第二環節我出示實物鐘讓幼兒很輕松的認識了時針、分針。又通過演示課件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了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并在此基礎上鞏固整點、認識半點。(觀看幻燈片幫助小動物看時間的情景中,通過讓孩子觀察、發現、比較得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數字幾就是幾點整;分針指6,時針后面的數字是幾,就是幾點半;顒又姓c到半點的過渡不清晰,也沒有具體讓幼兒實際用表撥一撥,缺少的是讓幼兒充分感受時間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和對時間重要性的探究。在課程的中難點把握上,也有所欠缺。因此在第二課時中我就將認識半點做為重點重新安排并組織了一節活動,并且充分利用了自制時鐘來輔助這一教學活動,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標,孩子們也充分掌握了相應的知識經驗。)

  三、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學習方式。

  第三環節是幼兒動手操作練習。我以幼兒的實際能力分為4個組:畫一畫、連線、看誰撥的又對又快、我說你撥。(準備材料時我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通過層次不同的四組操作材料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了不同的提高,孩子們在操作中跳一跳,夠得著,因此非常的投入,寓教于樂中激發了他們探究事物的興趣,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結尾小故事。(又把此次活動推向了,通過故事讓孩子一下就能明白他們喜歡有時間觀念的小狗,讓孩子自己用語言表述作息時間重要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要遵守時間并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加強了幼兒的時間觀念,思想教育很到位。)

  我的體會:我認為每一次活動結束,教師都應該針對自己的感受,體驗進行反思,提出調整、改進的方法。而且幼兒園的一課多研會出許多優秀的'教育活動,活動中許多有經驗的教師給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如在目標的定位上怎么樣就準確、活動的重難點把握等,這些意見都給了我很好的啟發,也使我認識到反思確實需要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如果能把個人反思和集體反思相結合的話,那無疑會錦上添花。

認識鐘表教案錦集 篇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91~92頁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1.通過撥表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目標: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鐘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異口同聲地說:“鬧鐘”。

  師:鬧鐘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們起床。

  生2:可以告訴我什么時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

  板書:認識鐘表

  [評析:抓住學生年齡特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引出鐘表,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二、 動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課件出示4時)

  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鐘面上有三根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粗較細的是分針,那個又長又細的是秒針(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時針、分針及名稱。)。

  師:這個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經認識秒針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更一步地認識秒針。鐘面上還有什么?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

  師: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看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邊說邊拿實物鐘演示)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著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

  生:動手撥小鬧鐘。

  [評析:這里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認識整時。

  請同學看這個鐘面,誰知道現在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出示2時的鐘面)

  生:2時。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媽媽教過我。

  生2: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就是2時。

  生3:我是這么想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這時的時刻就是2時。

  師:咱們同學真了不起。那這個時刻又是幾時呢?(手指大屏幕的4時)

  生:4時。

  師: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同桌互相說。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這時的時刻你能馬上說出是幾時嗎?

  生:8時。

  師: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干什么呢?

  生:我們在上課。

  生:有時候,晚上的8時,我們在睡覺。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認識鐘表教案錦集 篇5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認識鐘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整時和半時數。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

  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準備:

  教 具:自制課件,實物鐘。

  學 具:每小組一張情境圖及每人一張時間表示圖,每人一個學具鐘。

  三、教學重點:會看鐘面的整時和半時數

  四、教學難點:會看半時數,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愿望。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誰嗎?仔細聽。(電腦放歌曲)

 。ǖ梧梧,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

  2、師:猜猜它是誰?

  3、師:鐘表王國的兄弟姐妹可多呢,你們想去鐘表大世界看看嗎?(課件出示各種不同的鐘表)

  4、師:喜歡這些鐘表嗎?那我們現在就和他們交朋友吧。ò鍟n題)

  5、師:你已經了解了有關鐘表的`哪些知識?你還想和小伙伴交流有關鐘表的哪些知識?(學生自由說)

 。ㄔO計意圖:將好聽的兒歌,作為課的開始,激發了學生的參與動機。各種各樣的鐘表在優美的音樂中播出,拓寬了學生對各種鐘表的認識,使學生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另外,老師通過對學生原有生活經驗的了解,可以較好地調整自己的教學。)

 。ǘ┞撓瞪,感知鐘表面。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要變了,(從課件演示的鐘表中抽象出鐘表面圖)睜開眼睛,這些都是鐘表的面,觀察一下,鐘表面上有些什么?請你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對鐘表面的認識情況。

 。ㄓ械纳脤W具鐘,有的看屏幕上的鐘面……)

  學生匯報(得以下答案):①有1~12個數字(點擊閃爍)。②有2根指針,長針和短針。(點擊閃爍),配有畫外音:我的身子長,我叫分針,我的身子短,我叫時針。③若有學生匯報發現時針和分針走的方向是一樣的,課件就演示。

  (設計意圖:這一層次安排了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表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借鑒、互相補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ㄈ┮劳薪涷,自主探究,認讀整時、半時。

  1、師:剛才同學們認識了鐘表的面,哪鐘面上所表示的時間又該怎樣認呢?請同學們看圖:

  屏幕依次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景圖:

  師: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出示書上90頁的圖。)仔細觀察這些圖,請你在小組里試著說一說小明什么時間在做什么,你是怎樣看鐘面上的時間的。

  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在同伴的合作中學會看整時和半點。

  2、師在黑板上貼出相應的六個鐘面。

  師:哪些組的同學愿意當小老師,給全班同學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認這些鐘面上的時間的?

  生匯報。(學生互相評價),師引導。

  3、師:同學們認識了這些鐘面上的時間,(師手指黑板上的鐘面),你認為這些鐘面可以怎樣分類呢?

 。▽W生到黑板前整理鐘面)

  師:你是怎樣分類的呢?

 。ㄕ麜r的分一類,半時的分一類)

  4、師:仔細觀察,整時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半時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組討論)。

  匯報:得出結論。(生評價)

  5、結論:分針指著12,(點擊閃爍),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整(點擊閃爍),分鐘指著6(點擊閃爍),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半。(點擊閃爍)。

 。ㄔO計意圖:有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針表的經驗,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掌握了這方面的知識。針對這一情況,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整個過程由小組討論,分組匯報,觀察思考,得出結論。較優秀的學生充當了小老師的角色,一部分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得到幫助,輕松愉快地獲得知識。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構建自己的認識體系,同時,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6、反饋練習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鐘面,現在就讓我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1)屏幕出示,蘋果鐘:“我的朋友在哪里”(鐘面指著2時)

  生:“你的朋友在這里”(用學具鐘撥同一時間)

  小貓鐘:“我的朋友在哪里”(指著11時)

  生:“你的朋友在這里”(用學具鐘撥同一時間)

 。2)師用實物鐘撥一時間,問:“我的朋友在哪里”(3時半)

  生:“你的朋友在這里”(用學具鐘撥同一時間)

 。3)接著:讓同桌的兩個學生互相出題撥鐘,并相互評價。

 。4)小組撥鐘練習:一人說時間,其他三人進行撥鐘練習,并相互檢查。

 。ㄔO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鞏固鐘面上整時和半時的認識,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

 。ㄋ模┱J識時刻表示法。

  1、示范時刻表示法:

  師:6時可以怎樣表示呢?(板書6時,6:00)

  7時半可以怎樣表示呢?(板書7時半,7:30)

  2、找朋友游戲

  師:每個同學都有一張表示時刻的卡片,你的卡片跟黑板上哪一個鐘面是好朋友呢?你就把他站在這個鐘面下。(開始吧!)

  全班到黑板上找朋友。(放找朋友的音樂)大家找到了朋友,高興地回到座位上,只有一個同學找不到朋友。

  師:你怎么啦?(生找不到這張卡片的朋友。)

  師:大家幫他找找看,黑板上有這張卡片的朋友嗎?(沒有)

  師給生一個實物的鐘面,問:你能撥出這個時間嗎?(生撥時間)

  師:你這個鐘面跟黑板上的哪些是同一類的?你應該把這個鐘面貼在哪里呢?(該生把鐘面貼在黑板上相應的位置)

 。ㄔO計意圖:這部分內容如果按部就班地逐個教學時刻表示法,學生必然興趣不大,因此,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使學生在游戲中樂于學習,使課堂充滿著輕松愉快的氣息。除此,這個環節設置了一個學生找不到對應時刻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體驗中解決問題,培養問題的意識。)

  (五)寓練于樂,寓練于生活。

  1、師:今天同學們學得很認真,所以老師想獎勵大家,給大家講一個公雞和小豬的故事。

  電腦講故事:看,公雞在打鳴,這是早是幾時?(生答):6時。小公雞喊小豬:“嗨,快起床吧!毙∝i說:“再睡一會。”

  這是幾時?(生答):7時半。小公雞問:“我們一起去上學吧!毙∝i說:“再玩一會吧!

  這是中午幾時?(生答):中午12時半。小公雞說:“我們一起去教室做作業吧!毙∝i嘟著嘴說:“再玩一會吧。”

  這是幾時?(生答):4時。小公雞說:“我們一起去勞動吧。”小豬說:“再玩一會吧!

  這是晚上幾時?(生答):8時。小公雞進入了甜蜜的夢鄉,而小豬卻還在忙著趕作業呢!

  2、師:同學們,你們說小公雞和小豬誰做得好呢?

  3、師:小公雞每天都按時起床、學習、勞動和休息,養成了非常好的生活習慣。你能把你一天是怎樣安排的,說給同桌聽一聽嗎?生交流匯報。

 。ㄔO計意圖:數學教學中,要做到數學知識教育與人文思想熏陶的和諧統一。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作息要有規律,要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嵺`活動

  師:看來同學們一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挺合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安排星期天的時間吧!請拿出“快樂星期天”的情景圖,四人小組合作,在圖上寫出合理的時間。

  (學生交流、討論,在情景圖中寫時間)

  師:哪一組愿意來說說你們是怎樣安排星期天的。

  各小組匯報。

 。ㄔO計意圖:在情景中應用數學知識,使學生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由此,對數學產生興趣和親切感,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ㄆ撸┤n小結

  師:這節課你最成功的是什么?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很多有關鐘表的知識,希望你們今后能用好時間,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ㄔO計意圖:成功的體驗是學生健康情感發展的基礎,師生在交流中國共產黨享著學習的快樂。)

認識鐘表教案錦集 篇6

  認識鐘表

  1、樹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有規律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行為習慣。

  2、經歷活動過程,初步認識鐘表,會看鐘表上的整實數。

  3、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小朋友,你們平時喜歡看什么動畫片?今天老師做一次你們喜歡的藍貓朋友,他帶來了你們喜歡的動畫片。(龜兔賽跑圖片)

  二、認整時時刻提問:它們所跑的路程一樣嗎?它們所用的時間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讓認識鐘面的小朋友介紹一下鐘面上有什么?(顯示鐘)短的一根叫時針,表示走到幾時;長的一根叫分針,表示走過多少分?看看烏龜是幾時到的呢?(顯示)小兔子是幾時到的?(顯示)(小組討論:看整時時刻的方法)小組匯報看整時時刻的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分針指著

  12,時針的時刻就是幾時。(過了幾天,森林里正好舉行運動會,小兔子又跟烏龜分在一組,跑了一會兒,小兔子一看,后面的小烏龜影子也沒有了,又想休息了,一想不對,上次正因為我驕傲了,所以沒比過烏龜,這次我不能驕傲了,還是繼續吧。)出示小兔子到的時刻(顯示)和小烏龜到的時刻(顯示)。讓學生說說小兔子是幾時到的?你是怎么看的?烏龜是幾時到的呢?你是怎么看的?下一組是小豬比賽,咦,小豬呢?瞧幾時了,小豬還在睡覺?(出示鐘面)小朋友你們是幾時起床的?(讓學生說說)你們又是幾點睡覺的呢?請你在鐘面上撥出來再說說。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休息時間。自己撥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時刻并說說這個時間你干什么?(顯示)平時我們除了看鐘可知道時間外,還可以看什么知道?看看下面這三個時刻,你發現了什么?像電子鐘顯示的這種表示時間的方法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指名說)冬季運動會的第二個比賽項目是動物找過冬的糧食。

  三、教學大約幾時吃好晚飯,藍貓抬頭一看跳了起來,說:"不好了,快到了,我得回去主持《藍貓三千問》了。"(出示大約8時的鐘面)那你知道藍貓的節目是幾時開始的?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像這樣快到8時我們可以說成"大約8時"。教師再撥出一個8時剛過的鐘面,(顯示)讓學生說說,這個鐘面上大約是幾時?像這樣8時不到一點點或8時剛過一點點,我們都可以說成:"大約8點。"

  練習:出示三個鐘面,問:"小朋友,剛才藍貓修理店接待了三位顧客,它們的鐘都壞了,你知道它們的鐘是什么時間壞的?

  四、鞏固練習

  1、捉迷藏。藍貓一看,原來是沒電池了。換上了電池,時針和分針又嘀嘀嗒嗒地走了起來,還神氣的說:藍貓你有本事找到我們嗎?(出示三個鐘面)看看是誰躲起來了?躲在那里了?請小朋友把它畫出來。教師注意第一個鐘面上畫時針時的長短,若有錯誤及時糾正。

  2、快樂的星期天電視機前的小朋友,你們想和我一起過一個星期天嗎?下面就跟我來吧。(跟著做模仿動作)電腦顯示:幾時起床?(6時)穿衣服洗臉吃早飯,看幾時了(7時)騎自行車,到了公園,大約幾點(大約8時)進了公園,先跑步,再打羽毛球,休息一下,幾時啦(9時)到了讀英語的時間,拿出一本英語書。咕嚕咕嚕肚子餓了,一看大約幾時了?(大約11時)吃飯了。吃好飯,劃著小船蕩啊蕩,慢慢睡著了,一覺醒來幾時了?(大約2時)拿起畫筆畫啊畫,畫好了,太陽下山啦,幾時啦?(4時)你是怎么看的?(指名說)馬上背上東西騎上自行車回家。到家一看幾時啦?(6時)為什么有兩個六時?讓學生討論得出,一天有早上的六時和晚上的六時,時針在鐘面上走2圈。(電腦顯示)

  3、藍貓的星期天安排的多好啊,小朋友,你們會幫自己安排生

  2:兩個都是9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為什么會有兩個9時呢?

  生3:我知道,因為一天,時針要走兩圈,所以有兩個9時。

  師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好,對了,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兩個9時,因此,要準確地表達時刻,還得會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

  [評析:讓學生發現、思考、討論有挑戰性的問題,了解時針要在鐘面上每天轉兩圈,所以一天中有兩個9時,拓展了學生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并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時刻干什么嗎?

  生1:小紅7時起床。

  生2:早上,媽媽叫小紅起床。

  生3:小紅在早上7時起床。

  師:那你是幾時起床,又是幾時睡覺的?在鐘面上撥出來,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活動。

  師:我們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師: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時刻,并說說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做做課中操。

  [評析: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一些具體事件如:幾時起床,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并通過趣味性的練習,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并說說這個時刻在干什么。既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學習時刻的另一種表示方法。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用這種鐘表表示時刻外,還能用什么表示時刻呢?

  生:用手表。

  生:用電子表。(電腦出示3個時刻)

  師:請同學們看這三個時刻,你發現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時。

  生2:一個是鐘,一個是手表,一個是電子表。

  生3:我發現前兩個都是用分針時針表示的,第三個是用電子表顯示的。

  師:仔細觀察,電子表是怎么顯示時間的?

  生:電子表的表面有兩個點,左邊是幾就表示幾時,右邊是幾,就表示幾分。

  師: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們獎勵給他一塊獎牌。說的非常好,電子表的表面有兩個點,當兩個點的左邊是幾,同時,兩個點的右邊是兩個0,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像電子表顯示的這種表示時刻的方法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

  生1:電話顯示器上。

  生2:電視上。

  生3:手機上。

認識鐘表教案錦集 篇7

  第一課時《認識整時》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認識鐘表》第一課時(84-85頁)認識整時。

  【教材分析】:

  一年級學生已經儲備了一些認識鐘表的生活經驗,因此大多數孩子會看整時,但這些只是粗淺的,感性的.教材安排了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情景,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時間.

  【學情分析】:

  鐘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時間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學生每天起床、吃飯、上課、下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就感知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級學生在學前教育時就初步認識了鐘面,所以本節課的內容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陌生.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的時間。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3、建立時間觀念,使學生從小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認識鐘面及整時

  【教學準備】:

  鐘面模型、學生學具鐘面、課件。

  【教學策略】:

  動手撥一撥、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謎語導入:

  1、師導言: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預設生齊說:喜歡)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你們來猜一猜.

  師說謎語: 嘀 嗒 嘀 嗒 當 當 當 ,

  會 走 沒 有 腿 , 會 說 沒 有 嘴 ,

  它 會 告 訴 你 ,

  什 么 時 候 起 ,什 么 時 候 睡 。

  師:誰猜到了這是什么?

  生可能說:鬧鐘, 師可引導說:鐘表(板書:鐘表)

  2、認識各種不同類型的鐘表。

  師:請同學隨老師一起到鐘表王國去看一看吧!

  (課件播放各種各樣的鐘表,生看)(大大小小,五顏六色,各種各樣)

  師:你們覺得鐘表王國有趣嗎?

  3、板書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鐘表,尋找其中的奧秘吧。(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以猜謎語為切入點,引發學生的興趣,在猜、議中營造積極、活躍、民主的學習氛圍,利于孩子們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二、探究新知:

 。ㄒ唬┱J識鐘面的組成。

  師:師課件演示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個鐘面,看一看你們會不會有什么發現呢?

  (學生說自己觀察到的。)

  生可能說:

  (1)形狀是圓形的、方形的等

 。2)有2根針,一根又細又長,一根又短又粗。

  (3)有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12部分,12個大格。

 。ㄙN圖:鐘表),并小結:鐘面上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又短又粗的叫時針。有12個大數字,把鐘面分成12個大格。

  師板書:時針、分針。

  【設計意圖】:“認鐘面”這一環節中,小組內觀察鬧鐘的鐘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參與觀察、表達、交流,感性地接觸到鐘面,然后在反饋中自由地說,盡情地說,再從小朋友自己的語言中拉出所要學習的中心內容 。

 。ǘ┙虒W整時

  過渡:同學們,你們認識時間嗎?(生說:認識)看來同學們的生活經驗還真不少。那大家平時看到的時針和分針是靜止不動的嗎?(生說:不是。)

  師:對。時針和分針要有規律地轉動起來才可以幫我們記錄時間。那他是怎樣轉動的呢?咱們一起來用手比劃一下,這樣轉動的方向叫做順時針方向。那么現在我們就試著認一認下面幾個鐘面上的時間。

  1、(課件出示84頁情景圖)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誰能說一說這是什么時間?圖上的人在做什么?

  生說:這是早上7點,媽媽在叫孩子起床。

  師:這個情景是不是很熟悉。棵刻於及l生在你們的身上。浚ㄉf略) 我們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師引導:7點在書面上表示叫7時。

  師:誰能說一說7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幾?

  生說: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

  師:你真是個愛觀察的好孩子。

  2、為了表揚你,老師送你一張游樂場的入場券,讓你帶上我們一(!)班的小朋友們一起去玩玩吧。

  師:這個游樂場的項目是限時開放的,我們先看看這些游戲項目的開放時間吧。

  師:誰知道過山車的發車時間呢?

 。ㄉ8點、8點鐘、8點整等)

  師:剛才你說的8點,8點鐘,8點整,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說法。在數學上準確的說法是八時。(板書:8時)誰會說?

  請幾個學生說“八時”

  師:誰知道海盜船幾時開始?

 。ㄉ3時)(板書:3時)

  請全班齊讀三次。

  師:再來看開心樂園是幾時開始的?

  學生個別說,全班說。

  3、你們真聰明!已經會看時間了,F在請大家認真觀察這三個鐘面,你發現了什么?三個鐘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同桌討論。

  學生觀察,同桌互相找一找,說一說。

  4、小結方法:

  師:通過觀察你們有什么新發現嗎?

  生可能說(1)這幾個都是整時 (2)分針都指向12

  生試說:略

  師小結:像這樣,分針指向12的時刻都是整時。(板書:整時)到底是幾時呢?我們還要接著看時針,,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設計意圖】:讓數學走近生活實際,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促使學生在生活經驗中搜集信息,體驗到數學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數學的作用,體驗數學的樂趣。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1、學習撥鐘表

  師:現在老師想和同學們玩《我來撥鐘你來說》的游戲。大家想玩嗎?

  師:請同學們按我說的時間在鐘表上撥出來

 。1)我們每天早上8時上課,請同學們撥8時。

  (2)老師每天中午12時吃午飯,請撥12時。

 。3)9時再過一小時是幾時,請你撥一撥。

  師:你們可真棒!撥的都很準確。

  2、生說時間,師生一起撥

  師:誰愿意到前面來,也當一次小老師,你說時間,我們一起來撥?你也可以像我一樣下去巡視一下,體會一下當老師是什么感覺?

  3、同桌互說互撥時間

  師:現在就請你們同桌之間互相撥時間,也就是一個說一個撥的。(生撥,師巡視、指導)

  過渡:當你們撥的時候,我在旁邊認真觀察了,你們配合的可真不錯,時間拔得也是又準又快啊。真是太棒了!

  【設計意圖】:基于知識點的淺顯,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怎樣看、撥整時,由感性到理性,自然流暢,不僅突出了學生的主位地位,而且培養了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4、時間表示法

  師:聰明的孩子們,老師還想考考你們,請你們在認真觀察這三幅圖,看一看是怎樣表示時間的?

  生說:略

  師小結:時間有2種表示法:第一種是普通計時法,即“數字”加上“時”字,幾時就寫幾;第二種是電子計時法.1個數字加上冒號再寫兩0(通常電子表和電視屏幕上會使這種表示方法)

  過渡:你們通過多次觀察,發現了整時時針和分針的特點,認識了整時,相信你們一定都能準確地讀出鐘面的時間。對自己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

  5、動手寫時間―《小明的一天》

  師:同學們果然沒讓老師失望,現在啊,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位好朋友―小明,你們歡迎他嗎?讓我們走進小明的生活,看一看他一天什么時間都在做什么?請同學們打開書本P85頁,幫他完成他的作息時間表。

  2、 生在書上寫,師巡視指導2種寫法。

  【設計意圖】:練習書寫時刻。在這些活動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學”,及時反饋交流,讓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 。

  3、 指名反饋,7時起床;8時上課;10時課間休息。

  (大屏幕演示)12時吃午飯,6時看動畫片,9時睡覺。

  4、師:這幾個時間我怎么覺得這么特殊。磕銈冎浪鼈兲厥庠谀睦飭?生說。

  師小結:6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在一條直線上,12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重合,9時和3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成直角。哎,老師有一個小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一下的:大家看,兩個都是9時,但是小明做的事情卻不一樣,那是為什么呢?

  生:一個是早上9時,一個是晚上9時。

  過渡: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得真是井井有條啊!相信同學們也會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的,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設計意圖】:小明的作息時間表貼近學生的生活,吸引了學生,通過這一扣人心弦的生活中熟悉、具體的誤會,使學生明白地感受到“時針一天走兩圈”。

  四、觀看動畫《做時間的小主人》

  五、小結:

  時間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希望同學們能合理利用時間,按時睡覺,按時起床,做一個遵守時間的好孩子。

  六、布置作業:

  與父母商量,一起設計一個“愉快的元旦”。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既激發了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又培養了用數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認識鐘表教案錦集(精選7篇) 相關內容:
  • 認識鐘表教案合集(精選5篇)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認識整時的方法;知道表示時間的兩種形式。2、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 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 有關認識鐘表教案(精選17篇)

    一、教材簡析: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二、教學目...

  • 認識鐘表教案范文(通用12篇)

    教材分析本節課的內容包括認識鐘面、認識整時和半時等,主要是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和半時。由于這部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的非常密切,我在課前對學生的知識基礎進行了調查,知道學生對鐘表有一些認識,了解鐘表的作用,大...

  • 認識鐘表說課稿(精選16篇)

    “認識鐘表”是冀教版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八單元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分兩課時進行教學,本節課是第一課時,要求學生認識整時和半時。認識整時雖是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但學生對本節課所要掌握的知識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學生已潛移...

  • 認識鐘表教學反思(精選5篇)

    在“認識鐘表”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里,已經有了一些鐘表的知識儲備:上學的時間、...

  • 認識鐘表(精選15篇)

    認識時間一、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龜、兔賽跑的故事嗎?誰能給大家簡單講一講?師:自從兔子跑輸了之后,每天都愁眉苦臉,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竟能敗給一只笨重的烏龜,多沒面子!...

  •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4~86頁。教學目標1、認識鐘表上的時針和分針,能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掌握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2、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 《認識鐘表》大班教案(精選12篇)

    活動設計背景:在課前的了解中,我發現有好多孩子都驕傲地捋開袖子向我展示他漂亮的手表,有的是有分針和時針的,也有的是電子表。但是大多數孩子不能迅速準確地看時間,不了解鐘面內容,不認識整時。...

  • 《認識鐘表》說課稿范文(精選16篇)

    教材分析《認識鐘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基礎。...

  •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精選14篇)

    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鐘面,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2.培養學生建立時間觀念,養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生活和學習習慣。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二、教學重點重點: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時的方法。...

  • 認識鐘表教案匯總(通用14篇)

    教案設計設計說明1.本節課以活動為主線,創設了“鄉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撥鐘面”“制作作息時間表”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把對時間的認識與有趣的現實情境結合起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借助已有...

  • 《認識鐘表》說課稿(精選12篇)

    一、說教材《認識鐘表》是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學。...

  • 《認識鐘表》案例評析(精選12篇)

    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 1.8.3 認識鐘表|人教課標版(通用3篇)

    教學目標1.通過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 認識鐘表教案(精選16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91、92內容,練習十六1—3題。教學目標:1.認識鐘面,能準確、熟練的認出整時。2.學會時刻的兩種記錄方法。3.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教學重點:認識鐘面,能準確、熟練的認出整時。...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错那县| 陇川县| 昌黎县| 安义县| 德惠市| 井陉县| 容城县| 名山县| 南陵县| 广西| 揭东县| 瑞昌市| 区。| 正定县| 宜兰市| 甘德县| 大化| 华宁县| 邹城市| 增城市| 和平县| 伊宁市| 甘肃省| 万全县| 象州县| 武功县| 五家渠市| 安徽省| 平武县| 北海市| 洪雅县| 镇雄县| 渭南市| 甘孜| 南通市| 永和县| 巩留县| 林甸县| 阿荣旗|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