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多玩大班教案(通用3篇)
一物多玩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玩圈,發展幼兒走、跑、跳等基本動作。
2、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協調能力及合作能力。
3、培養遵守紀律的習慣。
活動準備:
圈人手一個,錄音帶、兩根長繩
活動過程:
1、做圈操:跟音樂,做操:上肢、下肢、體側、體轉、腹背、跳躍運動。
2、請幼兒用各種方法玩圈、發揮想象與創造力。
3、集中請幼兒演示、其他幼兒向他學習。
4、用剛才沒用過的方法再去玩一玩。
5、游戲“看誰鉆得快”
6、請幼兒以組為單位,合作擺圈,進行跳圈游戲。體現合作、討論、看哪組設計的與眾不同。
7、看一看,互相跳一跳。
8、游戲“開火車”,音樂。
9、游戲“坐纜車”以比賽的形式進,要遵守規則:站到隊尾。
10、“開火車”結束,請幼兒收拾整理。
一物多玩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探索塑料袋的一物多玩。
2、發展發散型思維能力,培養幼兒動腦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塑料袋人手一個
2、寬闊的活動場地
3、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出示塑料袋,告訴幼兒塑料袋不但可以用來裝東西,還可以用來做游戲,激發幼兒參與興趣(語言導入)
2、教師與幼兒共同利用塑料袋做準備活動(動作導入)。
(二)游戲活動
1、幼兒嘗試探索新玩法,看誰想的辦法最多最好玩,教師巡回觀察。
2、幼兒介紹新玩法。
3、請幼兒表演新玩法,教師引導幼兒記錄這些新玩法。
4、分組練習,教師鼓勵幼兒互相學習。
5、師幼共同總結塑料袋游戲的玩法,并記錄在班級戶外游戲檔案中。
(三)結束部分
教師與幼兒共同回顧玩法,收拾器材回教室。
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利用塑料袋與其它材料組合,玩出新花樣。
附塑料袋的部分玩法:
1、吹塑料袋
2、向上扔塑料袋
3、放在胸前跑
4、系上小石塊做降落傘
5、系上繩子放風箏
6、在里面裝水,提水向前走
7、裝水用針扎洞做噴壺
一物多玩大班教案 篇3
幼兒園里有一些隨處可見的現成材料,如果教師稍加利用,就能成為“一物多玩”的游戲材料,泡沫拼接板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幼兒園里,教師通常將泡沫拼接板作為地毯、坐墊或鑲嵌玩具來使用,而我們則將其變為游戲的一種重要材料,合理、創新地加以運用,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變換出了各種各樣好玩的游戲。
●誰和誰好
“誰和誰好”是一個“找相關”的集體游戲,在設計游戲時我們用到了泡沫拼接板。我們將許多有關聯的圖片貼在泡沫拼接板上,讓幼兒找出相關的兩張圖片,并說說自己的理由。由于一種事物可與多種事物相關,因此這個游戲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幼兒言之有理即可,較好地培養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有的教師在設計這個游戲時直接使用PPT,我們認為使用PPT雖然方便,但是降低了幼兒的參與程度,而使用泡沫拼接板開展這類游戲,可以讓幼兒直接操作,在親身參與中獲得直觀感受,使幼兒在游戲中學得更豐富、更深刻。
●翻骰子
我們將泡沫拼接板制作成“骰子”,和幼兒一起玩“翻骰子”的游戲,這是一個可以產生無窮變化的游戲。如我們最初設計了競賽游戲——紅綠翻骰子,游戲規則為:幼兒分為紅綠兩隊,在相同的時間里,紅隊幼兒要把骰子翻成紅色的一面朝上,綠隊幼兒則要把骰子翻成綠色的一面朝上,最后根據骰子的顏色來判斷哪一隊獲勝(朝上的一面哪種顏色多即哪隊獲勝)。由于比賽緊張、激烈、有趣,所有幼兒都玩得不亦樂乎,幼兒的迅速反應能力在游戲中也得到了提高。
在此基礎上,我們又設計了智力游戲——翻骰子,我們在骰子的每一面都貼上不同的數字,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翻出相應的數字。這個游戲與競賽游戲不同,更強調知識概念的學習以及遵守游戲規則的習慣培養,讓幼兒在玩中學習“數”的概念,在生生互動中體會遵守游戲規則的重要性,從而習得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行動準則。
●洞洞墻
將許多塊泡沫拼接板搭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堵“洞洞墻”,利用這堵墻可以開展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游戲。如小年齡的幼兒可以玩塞球過墻的游戲,發展手部的肌肉動作,提高手眼協調能力;年齡稍大一些的幼兒可進行競賽游戲,墻的兩側各站一名幼兒,每名幼兒要在相同時間內,盡可能多地將球塞到對方的領地,這對幼兒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既要塞得準,還要塞得快,幼兒動作的敏捷性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