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水墨畫動物》教案(精選4篇)
小學美術《水墨畫動物》教案 篇1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水墨畫技法的資料,毛筆、墨汁、筆洗、調色盤、畫氈等工具材料。
(教師),常規的國畫示范工具等。
教學過程
1.欣賞感受。
(1)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水墨畫技法的資料。
(2)教師展示各種水墨畫動物作品,學生欣賞。
(3)學生談談欣賞體會。
2.學習探究。
(1)教師提問:這些水墨畫動物和其他畫法的動物有什么差別?這種差別表現在哪些地方?
(2)展示各種畫法的動物請學生欣賞比較并分析。
(3)展示水墨畫和彩墨畫之間的異同,學生體會其不同的特色和技法。
3.演示啟發。
(1)思考:怎樣利用水墨來表現動物呢?
(2)教師進行簡單的演示,學生觀察學習。
①畫螃蟹。
a.用大羊毫筆調淡墨,筆尖蘸濃墨,側鋒三筆畫出螃蟹的身子。
b.用淡墨中鋒,畫出螃蟹身體左右的各四條腿。
c.接著用濃墨兩筆畫出螃蟹大螯。
d.用小狼毫蘸濃墨畫出螃蟹的爪子和眼睛。
②畫魚鷹。
a.用小狼毫蘸濃墨勾出魚鷹的嘴巴、眼睛及鼻孔。
b.用兼毫筆蘸濃墨順勢畫出魚鷹的頭和脖子。
c.用大羊毫筆調淡墨,筆尖蘸濃墨側鋒畫出魚鷹的背和翅膀。
d.用淡墨畫魚鷹的腹部。
e.用小狼毫蘸濃墨中鋒畫魚鷹的爪子。
(3)小組討論:你能分析教科書中的其他水墨動物是怎樣用筆用墨的嗎?
4.創作練習。
(1)作業要求:用水墨畫表現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輔導重點是筆墨的使用方法。
5.展示交流。
(1)學生交流自己的創作體會。
(2)教師點評并進行小結。
小學美術《水墨畫動物》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基本的水墨用筆技法后的創造性的綜合。通過欣賞、感受、嘗試水墨來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觸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并在神奇的墨色變化中找尋快樂。對于培養學生筆墨表現能力,激發學生水墨創作興趣有著積極的意義。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不同墨色和筆墨干濕的綜合使用來對動物進行造型,體驗筆墨意趣,激發孩子對水墨畫的興趣。
2.了解嘗試有變化的墨色用筆方法和渴筆的繪畫技法在造型中的運用。
3.讓學生通過欣賞名畫、嘗試用墨,感受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水墨畫的魅力。
4.在用水墨藝術語言表現喜愛的動物的同時,培養他們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嘗試用干、濕、濃、淡變化的.筆墨來表現動物,自由抒發感情,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水墨的魅力,培養保護動物的意識。
大膽地用簡潔、概括的筆觸,變化的墨色,描繪動物的動作與神態。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水墨工具、范作若干,多媒體,音樂《春江花月夜》等。
學生準備:宣紙、毛筆、凋色盤、洗筆的工具,毛氈或報紙等。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提醒學生注意衛生。
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要用中國特有的繪畫工具作畫,在此過程中,要文明有序、衛生地使用工具。
2.小練筆、大感受。
學生嘗試用深淺不同,干濕不同的墨色在宣紙上畫一些隨意的點、線、面,看誰的最豐富,讓學生感受水墨的變化。
3.導入課題。
請出動物明星,大自然的水墨杰作——熊貓、斑馬、奶牛、喜鵲等。
4.欣賞大師作品,感受國畫藝術。
欣賞齊白石、黃胄、徐悲鴻的作品,引導學生感受筆墨的表現力。
交流欣賞后的感受,說一說你看到的水墨畫動物的共同特點。
5.鋪墨添畫,練筆成圖。
讓學生隨意用自己喜歡的墨色自由地在宣紙上涂抹,然后開展想像,添畫成動物。小組交流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畫的動物在做什么。
6.教師演示,講解方法。
(1)用筆尖蘸墨,在紙上以淡墨鋪色,讓學生了解神奇變化的鋪墨方法。
(2)再用枯筆(渴筆)擦出動物的皮毛,讓學生掌握方法。
(3)完成一種動物造型。
7.學生練習,用概括的筆觸、變化的筆墨完成動物造型。
8.互相評價,評選“今日之最”。
(1)學生作業展示交流,說—-說自己畫的小動物。
(2)評選“最佳造型獎”、佳創意獎”、“最佳用墨獎”。
9.拓展。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
小學美術《水墨畫動物》教案 篇3
課題:
第五課 水墨畫動物
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水墨畫的基礎知識、用筆用墨,學習幾種動物的畫法。
2、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樣貌特征,感受動物的美和可愛;感受畫工具特性。
3、培養保護動物的環保意識,體驗合作、探究、發現的愉悅,激發自信心和美術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訓練學生的用筆用墨用筆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動物的造型。
教具、學具:
幾張小動物的照片、筆墨宣紙等國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簡要地復習國畫的基礎知識和用筆用墨等作畫技巧
教師出示幾幅動物的水墨畫,并結合課本的范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A、欣賞靈活多變的用筆,加深中鋒側鋒以及點筆的了解。
B、欣賞用墨焦濃重淡輕五色,加深學生對墨色的了解。
C、構圖以及動物的造型。
D、欣賞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風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幾位畫壇大師,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二)教師現場示范,讓學生直觀了解作畫的全過程,并歸納出步驟:
講解歸納動物的大形體。
講述調墨調色。
分步作畫,講解畫動物的先后順序。
修改調整完成。
三、布置作業,畫兩幅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麻雀、蝦。
四、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五、課后拓展:收集徐悲鴻齊白石等畫家的資料,了解馬和蝦的畫法,進行水墨畫臨摹、寫生、創作。
教學隨筆:通過水墨畫的練習,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更加了解畫的精髓。
小學美術《水墨畫動物》教案 篇4
——浙美版美術教材第九冊
江蘇揚中實驗小學 朱榮霞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欣賞感受水墨畫動物的獨特表現方法,知道水墨畫與彩墨畫之間的異別。
2.操作目標:學習用水墨表現自己喜愛的動物,在造型中體會墨色的變化,提高觀察、表現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欣賞、表現水墨畫動物,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感受水墨畫的魅力,學習水墨畫用墨、用筆知識,觀察表現喜愛的動物。
教學難點:用水墨畫出有一定意境的動物畫。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水墨畫技法的資料,毛筆、墨汁、筆洗、調色盤、畫氈等工具材料。
(教師)課件,常規的國畫示范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段經典動畫(播放視頻)
能看出這些動畫形象是用什么畫法表現的嗎?
對!是水墨畫,今天我們一起來體驗水墨畫動物的獨特韻味。
(板書課題:水墨畫動物)
二、初步嘗試、體驗筆墨:
1、感受水墨變化
師:水與墨相結合會產生神奇的變化
師分別演示:
不調水的是焦墨,稍加水的是濃墨,再加水就是重墨、淡墨,調水最多是淸墨
這就是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
有時一筆也可產生豐富的變化。(師演示)
2、嘗試畫蟹,體驗水墨
想和老師一起感受一下嗎?
(師生同體驗)師邊畫邊講解:
⑴、先讓毛筆喝飽水,用筆尖蘸濃墨,側鋒畫一筆(墨有變化嗎?)、兩筆、三筆;
⑵、師繼續用中鋒畫出螃蟹身體左右的各四條腿;(現在筆畫出來的墨變得越來越怎樣了?)
(3)、看看老師畫得有點象誰?(出示螃蟹實物)還少點什么?(生說師添畫)蘸濃墨兩筆畫出螃蟹的大螯;小狼毫蘸濃墨畫出螃蟹的爪子和眼睛。
怎么樣?你也來試試!(生添畫體驗)
3、對比點評,分析筆墨
我們來挑幾只螃蟹來比比,看誰的最神氣,誰來做評委?
點評重點:墨有無變化?用筆是不是很生動、大膽?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還有點水墨眼光,水墨畫作品,墨色的變化多端、豐富無窮才生動感人,(出示板書:用墨豐富用筆簡練)用筆簡練卻不等于簡單,需要用心觀察、長期積累。(邊說邊出示大師作品—螃蟹)
這是國畫大師齊白石爺爺畫的螃蟹,體會一下。
三、走近大師 拓展表現
師:想不想親眼瞧瞧大師作畫的樣子?那我們就一起走近大師
(播放視頻——白石簡介)
四、作品欣賞:
1、大師作品
師:白石爺爺巧用水墨表現了生活中眾多的事物,更多的國畫大師也巧用豐富的筆墨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
(課件出示大師的水墨畫作品:《奔馬》徐悲鴻、《舞》林風眠、《樹熊》吳作人……)師解說:矯健的奔馬、靈動的鶴舞、憨憨的樹熊……
2、學生作品
(1)、出示作品《猴子》
猴子蓬松的毛發我們可以用焦墨干筆散鋒來表現(師演示)喜歡這只猴子嗎?那今天誰的作品最能打動人就歸誰。
(2)、動物的眼睛等細節表現很重要,應該用什么墨來表現呢?
對了,濃墨小筆來勾畫(師畫鷹的眼睛、喙)
(3)、師用大筆加水蘸墨添畫成鷹
你能看出哪兒濃哪兒淡嗎?它們呢?(指名說)
五、學學大師 實踐練習
師:好,你也來試試選畫一只喜歡的動物吧!
六、作業展評
誰的用筆最生動?(★筆趣)誰的墨色最豐富?(★墨趣)誰的作品最有意境?(★情趣)
師:普通的水墨表現出了豐富的動物世界,中國畫真是門奇妙的藝術,只要你用心觀察,敢于表現就可以創造出更美、更靈動的作品。
七、師:水墨也可以和色彩相混合,下節課我們繼續探尋水墨動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