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藝術教案(精選13篇)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壽司的各種造型,激發幼兒用揉球、搓條、壓、卷、組合等技能做出各種各樣的壽司。
2.激發幼兒創作興趣,體驗制作的樂趣。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壽司圖片、創意泥若干、操作板、大肚刀、盤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嗨,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美食主播向向姐姐。誒?最近啊我發現了一種美食,很受大家歡迎哦。
幼兒:是什么好吃的呀?
教師:那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二、認知部分
教師:登登登~就是美味的壽司。
幼兒:哇~ ……
教師:壽司的種類有很多哦。
1.教師:這樣圓圓的壽司是卷壽司哦,用紫菜包裹住白白的米飯,米飯里面卷著香香的雞蛋,紅紅的火腿,脆脆的黃瓜和胡蘿卜,輕輕一卷,恩~真香。推薦指數4顆星。
2.教師:咦,這個呀和剛才的卷壽司可不一樣哦,將米飯揉成飯團,上面呀放上各種口味的新鮮食材。這樣的壽司叫它握壽司。那你們知道這個上面放的是什么?
幼兒:恩,紅紅的到底是什么呀?是肉嗎?
教師:哈哈,難住你們兩個小吃貨了吧,我來告訴你們,這個呀是三文魚握壽司。將新鮮的三文魚切片之后呀擺在飯團上,輕輕地咬上一口,口感潤滑、魚片鮮嫩,簡直就是美味。推薦指數5顆星。
3.教師:用紫菜條包裹住飯團一圈,撒上魚子醬,營養美味的魚子醬軍艦卷壽司就做好嘍。推薦指數4顆星。
(幼兒:它好像冰淇淋噢。是啊是啊)
4.教師:恩,這是手卷壽司。它的樣子呀就像我們的冰淇淋甜筒。把肉和蔬菜等食材放進米飯里,用紫菜將它們卷成甜筒的樣子,是不是讓我們食欲大增呢?推薦指數5顆星。
5.這種壽司你們一定沒見過吧,它呀可不是傳統的紫菜壽司。它是用油炸豆腐皮、煎雞蛋、高麗菜等等代替紫菜,將食材一起卷起來,這樣的壽司叫稻荷壽司,色香味俱佳,推薦指數5顆星哦。
三、教師示范
1.教師:看到這么多誘人的壽司,身為一名資深美食主播,我已經按捺不住自己了,我要先做一個美味的火腿卷壽司。
2.教師:我用雞蛋大小的深色泥做紫菜,用相同大小的白色泥做香香的米飯。分別把泥揉球,再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并壓扁,深色的泥要壓大一點哦~還要記住,所有的過程一定要用手掌心來完成。現在把紫菜放在最下面,米飯放在上面。為了讓壽司的顏色漂亮,營養豐富,我要夾上火腿、雞蛋和黃瓜,取出相同大小的紅色、黃色、綠色泡泡泥分別揉球,搓成條,可不能搓的太長哦,不然紫菜就包不住它們啦。把做好的火腿腸、雞蛋、黃瓜放在米飯的一端,用手捏住紫菜慢慢卷好。好啦,我的火腿卷壽司完成啦。小吃貨們,你們也和自己的小伙伴來試一試做出各種美味的壽司吧。
四、幼兒制作
1.幼兒制作壽司,教師巡回指導。(將做好的壽司擺盤)
2.幼兒:我們的壽司做好啦~
五、作品欣賞
六、活動結束
教師:好啦,本期的美食推薦到這里就結束了,我還要為大家去尋找更多的美食,小朋友們再見~
《美味的壽司》活動反思:
為了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我選擇了他們感興趣的食物展開本次活動。活動中,為了讓幼兒對壽司的造型特征有更深層次的認識,首先我分別介紹了卷壽司、握壽司、軍艦卷壽司、手卷壽司和稻荷壽司五種造型不同的壽司。通過對五種壽司的認識,使幼兒在后面的制作環節有一個很好的鋪墊。接下來我示范了卷壽司的制作步驟,讓幼兒了解最傳統的壽司是通過揉球、搓條、壓、卷的形式組合在一起的。通過我的示范,幼兒了解了制作壽司的基本步驟,在制作過程中能很好的運用這些技能,并在食材搭配過程中能與同伴進行溝通交流,大膽地進行制作。最后幼兒將自己的作品進行擺盤并相互欣賞,交流自己制作的心得。通過本次活動,幼兒不僅提高了揉球、搓條、壓、卷、組合的技能,還在活動中體驗到了制作的樂趣。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回憶經驗,鞏固對繡球花、喇叭花等一些花的特征的了解。
2、嘗試用折、剪、畫、貼等形式來表現各種各樣的花。
3、體驗表現與創造的樂趣,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嘗試通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造美。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觀察過各種各樣的花
2、草地背景圖一幅
3、《蜜蜂做工》等磁帶
4、廢報紙、顏料、各種正方形蠟光紙、各種沒涂色的花
5、蠟筆、卡紙、剪刀、簍子若干、投影儀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起興趣。
1、小蜜蜂們,跟著媽媽一起到花園里去采蜜吧。
2、勤勞的小蜜蜂,剛才你們在忙什么呀?(采花蜜)
二、回憶經驗,復習表述。
1、哦,花園里的花真美麗,前幾天,我們在花園里都看到了哪些花呢?(蝴蝶花、迎春花、杜鵑花……)
2、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現在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一起說說,你看到了哪些花?(幼兒討論)
3、我們前幾天在花園里找到了許多花,有迎春花……老師還給他們照了相呢。
4、看!有誰?他們找到了什么花?(毛毛、鄭瑩,繡球花)
5、為什么叫它繡球花?(因為它長得像球一樣……)
6、小結:我們剛才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它們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顏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樣,有的像喇叭一樣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可真高興,可是這一大片草地不高興了,為什么呢?(沒有花)
三、自主選擇,創造表現。
(一)對了,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寶寶交朋友呢。那我們有什么辦法來幫它們呢?
請你用能干的小手做些各種姿態各種形狀的花送給草地,好嗎?
(二)介紹材料與操作要求。
1、第一組小朋友可以用報紙團一團。蘸一點顏料印上去
2、第二組可以用老師為你準備的各種蠟花紙折花貼上去
3、好了,小朋友你可以選你喜歡的材料,也可以每一組材料都去試一試。
(三)幼兒操作,老師觀察指導
四、鼓勵交流、體驗情感
師:1、今天你們做了這么多花送給草地,草地真高興,你想和小草花寶寶說說話嗎?想跟它們說什么呢?
2、我們一起和小草、花寶寶說說話吧。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季節的特征,從幼兒周圍的事物入手,激發幼兒的興趣,活動中我采用幼兒活動前賞花的照片,在幼兒回憶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使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顯得輕松愉快。
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與草地、花寶寶說說話時,我覺得要分兩塊板面,這樣能讓更多的幼兒得到與花寶寶說話時的情感體驗,在操作時,要及時了解幼兒的操作情況,幫助幼兒完成作品,但又要避免過多的,一味代替的幫助。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月餅外形的美。
2.嘗試制作月餅,體驗創作的樂趣。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嘗試通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造美。
活動準備
1.課件準備:奇奇月餅店圖片;各種月餅圖片。
2.紙面教具:月餅店字樣。
3.材料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各種月餅盒。
(2)橡皮泥、美工板、牙簽、小紙盒、彩帶、彩紙、剪刀等材料和工具。
活動指導
1.自由欣賞。
★引導幼兒自由欣賞,看一看月餅上有什么圖案,議一議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圖案,比比哪一種圖案最美、最有特色。
★小結:月餅的圖案精美、造型獨特,體現了我們國家的文化特色。
2.制作月餅。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設計、制作各式各樣的月餅。例如:以黏土做面,以不同顏色的黏土做餡料,包在面皮里做成月餅;用黏土在月餅上做各種花紋的裝飾……
★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月餅作品。
3.月餅店。
★鼓勵幼兒分角色,運用自制的月餅作品玩“月餅店”游戲。
活動延伸
1.在美術區提供相關的美工材料,引導幼兒繼續制作月餅。
2.引導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增加“月餅加工廠”“月餅店”等游戲主題(資源包中提供字樣供老師打印)。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初步控制聲音進行歌唱,學習仿編歌詞。
2、敢于在集體中大膽表現,體驗合作創編與歌聲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小豬、小牛、小鴨、小羊等幾種常見小動物的圖片或頭飾。
(2)音樂《在農場里》,播放器。
活動過程:
1、聽《開火車》音樂,律動引入。
教師:小朋友們一起坐火車,到快樂的音樂農場去玩。
2、觀察與游戲。
(1)教師出示教育掛圖,告訴幼兒農場到了,并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農場里住著哪些動物?它們是怎么叫的?
(2)游戲"我說你說、我說你猜"。
3、以"農場演唱會"的游戲情境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出示小豬的圖片,指導幼兒學習歌詞。
(2)指導幼兒學唱歌曲。教師彈唱歌曲,幼兒輕聲跟唱。
4、教師逐一出示小牛、鴨子等圖片。
(1)引導幼兒仿編歌詞。
教師:小牛、鴨子等不及了,它們也要表演。小牛是怎么叫的?誰能幫助它編歌詞?
鼓勵幼兒模仿學過的句式,仿編歌詞,并有節奏地朗誦。
(2)教師彈琴,幼兒跟琴演唱。
5、游戲與表演。
(1)將幼兒分為三組,一組唱小豬,一組唱小牛,一組唱小鴨。
(2)幼兒交換角色分組演唱。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將操作圖片投放在音樂區,讓幼兒自由演唱。
2、家園共育:請家長在家中與幼兒共同創編、演唱。
三、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拍蝴蝶見領域活動指導P22。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5
[研究要點目標]:
1、學習運用折、剪、畫技能制作紙娃娃。要求折疊平整,剪得直,并在恰當的位置上添畫娃娃的頭發,眼睛和嘴。
2、通過制作活動,培養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和動手能力。
3、發展幼兒的口語。
[研究過程]:
一、引起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蠟光紙),一張蠟光紙通過折,剪、畫就可以做出一個漂亮的紙娃娃。(出示紙娃娃),你們喜歡嗎?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好嗎?
二、教師范做,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積極開動腦筋。
三、幼兒添畫。
在幼兒折疊正確的基礎上,添上娃娃的頭發,眼睛和嘴,并提醒幼兒要注意五官位置的恰當與否。
四、結束時幼兒手持自制的紙娃娃自由結伴講述它的用途,作用,自編故事講給同伴聽。
[研究結果]:
能夠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折疊、剪,最后制作出紙娃娃,并且能夠運用自己制作的玩具進行結伴講述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又發展了語言能力。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發現硬幣中有趣的各種紋理、圖案,感受拓印畫的美。
2.能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拓印。
3.感受動手制作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拓印好的作品。
2.不同大小的硬幣、蠟筆、紙張。
活動過程
1.欣賞拓印作品。
(1)師:你們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2)你們知道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的?
2.教師講解,幼兒欣賞。
(1)教師拓印一枚硬幣,幼兒仔細觀察。
(2)師:看看這個圖案是不是跟硬幣的圖案一樣?你試過這種方法嗎?
小結:這種方法就叫拓印。
2.討論正確的拓印方法。
師:用什么方法才能拓印出好看的圖案?
小結:同一方向涂,不移動硬幣和紙張。
3.幼兒作畫。
(1)引導幼兒先構圖,再進行制作。
(2)師:一枚硬幣印出來的還不算漂亮,我們可以將硬幣組合成一幅畫,再拓印就更漂亮了。
(3)提醒幼兒運用正確的方法:少用力,不移動,同一方向涂,選擇不同的顏色進行搭配。
4.欣賞作品,幼兒相互評價。
活動拓展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尋找不同的物品進行拓印畫延伸活動。
幼兒園藝術美術教案15
【活動目標】
1、認識番禺土特產——蓮藕,通過觀察、討論,發現蓮藕內部紋路特征。
2、能大膽地根據蓮藕的內部紋路特征合理地組合、制作彩印畫,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蓮藕若干個,菜板、菜刀各一。
2、蘸有顏料的抹布若干,盤子、紙張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你知道蓮藕是番禺哪個地方的特產?”
師:“你們吃過蓮藕嗎?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認識蓮藕是萬頃沙的土特產。
2、出示準備好的蓮藕,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
師:“那蓮藕里面是什么樣的呢?”
引導幼兒大膽進行猜測,請幼兒說一說。
3、驗證猜測結果:教師現場切開蓮藕,請幼兒進行觀察、交流,發現蓮藕內部特征。
4、制作彩印畫。
(1)引起幼兒對蓮藕內部紋路的興趣,加深印象。
師:“你看到的蓮藕切開后是什么樣的,你喜歡里面的花紋嗎?”
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與他人進行討論、交流。
(2)出示印有蓮藕內部紋路的圖畫請幼兒觀察并猜測做畫方法,然后進行介紹。
(3)介紹活動材料和要求。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作畫步驟:選擇自己喜歡顏色,將蓮藕平的一面蘸上顏料,然后用力在紙上按下,再垂直提起,多次選擇進行組合,邊印邊進行構圖。
6、欣賞作品、交流作畫感受。
鼓勵幼兒間相互欣賞并大膽向同伴介紹。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夏日天空的變化,學習用比喻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在游戲中增加動作的敏捷性,體驗迎風飛跑的感覺。
3、學習創意地運用材料制作天空中的云。
活動準備:長條皺紋紙、膠帶;吹塑紙、玻璃紙、衛生紙、棉花、手工紙等;剪刀、漿糊、筆。
活動過程:
(一)尋找夏天
1、集體演唱《知了》。
2、談話引出活動:夏天到了,知了來了,有誰知道夏天除了知了先生來做客了,還有些什么變化?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外面找找夏天。
3、帶幼兒來到戶外草地上,請幼兒自由結伴找找夏天。
師:請你和好朋友一起仔細地找一找夏天,然后告訴我們你在哪里找到了夏天。(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找尋)。
4、集中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
(二)觀察夏日天空的變化
1、讓幼兒躺下來觀看天空中云的變化。
師:剛才我們找夏天找累了,躺下來休息一下吧。你躺下來后,看到了什么?
師:噢,我也看到了,我看到了一條像大鯨魚的云。你看到的云是什么樣子的?
師:請你再仔細地看看,天空中的云還有什么變化
2、感覺夏天的氣味和聲音。
師: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用你的鼻子聞一聞,告訴我夏天有什么味道?
師:那夏天有什么聲音呢?
(三)和風娃娃做游戲
1、師:又有一位小客人來了,正在和你們玩游戲呢,把你們的衣服、頭發吹起來,他是誰呀?你們想和風娃娃一起游戲嗎?
2、為幼兒在身體各部位固定上皺紙條,讓幼兒在空地上不停地跑動,感受皺紙隨風飛起來的變化。
(四)制作天空
1、討論、分享觀察天空時的感受,鼓勵幼兒討論如何將教室布置成天空。
師:夏天真好,有蟋蟀、蟈蟈、青蛙這些好朋友,也有風娃娃這么調皮的小客人,小草、小花也都展開了笑臉,舒展了身體,就連天空也和平時不一樣了,不一樣在哪兒呢?
師:我想把教室也布置成天空,可是要怎么做呢?
2、和幼兒討論做云的方法。
A、展示材料。
B、用這些材料如何做云呢?
3、幼兒自由結伴用材料做云,鼓勵幼兒做各種形狀的云。
4、將制作好的云放在地上,使其成為遼闊的天空。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8
通過本課活動引導幼兒初步探索毛筆是我國古代時發明的書寫工具,輕松愉快地氛圍中感受書法的美,激發幼兒對書法的興趣。
設計意圖:
書法是我國的一種國粹,是我國傳統的文化。書法有利于身心健康,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自制力,養成做事耐心、專心、持之以恒的良好習慣。學習書法,興趣比勤奮更直接、更重要,有了興趣,學起來就有意思、有樂趣。本次活動以培養幼兒的興趣為主,在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探索,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利用各種感官,讓幼兒感受書法美,以視覺感受為主,為幼兒創設幽雅的書法環境,以聽覺感受為輔。通過典雅的中國古典音樂,讓幼兒感受柔和、安靜的書法氣氛。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索毛筆是我國古代時發明的書寫工具。
2、輕松愉快地氛圍中感受書法的美,激發幼兒對書法的興趣。
重點難點:
新接觸書法,感受握筆,感受書法之美。
活動準備:
1、圖片、視頻、音樂CD、書法作品、黑板、宣紙、毛筆、硯臺、墨汁。
2、新毛筆、筆擱、墨汁、水桶、毛邊紙、舊報紙、抹布、盤子。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參觀書畫展。
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你們去參觀書畫展,好嗎?(提前在教室里展出若干書法作品)
二、認識毛筆。
1、小朋友剛才看了許多毛筆,這些毛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筆桿、筆頭)那它們有什么不同呢?(有大小、粗細、長短)
2、小朋友知道毛筆為什么叫毛筆呢?(筆頭是毛做成的)那是什么毛呢?(羊毛、黃鼠狼毛)
三、觀看視頻。
讓幼兒知道書法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并認識毛筆的種類。
四、引入故事《墨池》。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國晉朝的一位大書法家,被人們譽為“書圣”,紹興市西街戒珠寺內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很多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五、幼兒自由嘗試書寫。
1、讓幼兒自由探索毛筆的使用方法,并且用清水在毛邊紙上寫寫畫畫。(請個別小朋友示范一下是怎樣握毛筆的?)
2、請幼兒觀看視頻,了解握筆的正確書寫方式。
六、再次嘗試書寫。
1、教師做“山”、“力”字的示范。
2、幼兒進行蘸墨,嘗試書寫。
3、作品分享,教師小結。
4、請幼兒將作品送給客人老師,請客人老師點評。
七、活動延伸,觀看圖片。
提問:毛筆除了寫字還可以做什么呢?(畫畫)
讓幼兒欣賞中國水墨畫,認識毛筆出了寫字還可以作畫。
八、活動結束。
快把寫好的書法作品拿出去給隔壁班的小朋友也欣賞欣賞吧……
活動總結:
書法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和孩子共同來完成,需要雙方互相協作,發揮各自的積極性。因此,孩子們不應只是消極被動地接受,而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和投入。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都是初次接觸書法知識,對筆墨紙硯等并不了解,作為教師要把握住活動節奏,要分清楚活動中的重難點,要有突出性,讓孩子們有清晰的切入點,由易到難。我的課間中有兩個視頻,活動開展中,我發現視頻內容太多,孩子們消化不了,重難點沒有突出,不得要領,之后我又重新反思和思考。一個好的教學活動是要以孩子出發,要適于孩子的需要和發展。于是,我調整了活動環節,預留了更多地時間讓孩子們去交流、嘗試、體驗。書法是一種國粹,是我國傳統的文化,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將把這一系列活動繼續延伸,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自制力,養成做事耐心、專心、持之以恒的良好習慣。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發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這是由民間童謠改編成的小游戲,童謠短小、精辟,歌曲旋律流暢、動聽。游戲簡單、易學,極具趣味性。能充分吸引幼兒參與到游戲中來。
《小剪刀》這一活動內容的選擇基本能體現,《綱要》中要求的教育活動內容選擇的三個原則:第一,它的旋律簡單,朗朗上口,但又富有變化,即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第二,把剪指甲編到歌曲里,讓剪指甲這一活動變得富有趣味,即符合幼兒的習慣養成游戲化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養成良好習慣的長遠發展。第三,用小剪刀剪指甲是幼兒在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事,貼近幼兒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把小剪刀剪指甲的動作形象地比喻成吃指甲又有助于幼兒想象力的發展,拓展他們的經驗和視野。
小班第一學期的孩子,在兩兩結伴游戲方面的經驗比較缺乏,還做不到自己商量分配角色,學會兩兩結伴游戲是活動的難點。本活動試圖讓幼兒在唱唱、玩玩的過程中,體驗童謠游戲的趣味性,增加幼兒參與游戲活動主動性、積極性。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能邊唱邊表現相應的游戲動作。
2.學習游戲《小剪刀》的玩法及規則,初步學會兩兩結伴玩游戲。
3.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互動、交流的樂趣。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讓幼兒知道指甲長了就要剪的生活常識,在用剪刀的時候應注意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
材料準備:表現鱷魚和小鳥做游戲的圖片一張CD音樂
教學過程:
一、鼓勵幼兒用手做出小剪刀的`不同樣子,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小朋友,我們的指甲長了,該怎么辦呢?
2.誰能用你的小手變一把小剪刀給大家看看?
3.發聲練習。
二、學唱歌曲《小剪刀》。
1.你在圖片上看到了什么?
2.圖中什么東西長得像長指甲、小剪刀呢?(小鳥的翅膀像長指甲,鱷魚的嘴巴像小剪刀。)
3.如果小鳥的翅膀放在大鱷魚的嘴巴里,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我們來聽一聽,小鳥和鱷魚它們在唱什么、玩什么?
4.教師念歌詞內容。(讓幼兒注意傾聽,并回答歌詞的主要內容。)
5.教師慢速清唱歌曲。
6.幼兒集體跟唱2―3遍。
三、學習游戲《小剪刀》的玩法及規則,引導幼兒初步學會兩兩結伴玩游戲。
1.請全體幼兒當“長指甲”,老師當“小剪刀”,邊唱歌曲邊游戲一遍。
唱完哪一句時“小剪刀”才能合攏,“長指甲”才能快速跑走?(說明游戲規則后再玩一遍游戲。)
2.交換角色游戲一遍。
3.請兩名幼兒示范游戲一遍。
4.男孩子和女孩子結伴玩游戲兩遍。
四、結束。
今天我們學會了兩個人玩的游戲《小剪刀》,這個游戲還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玩哦!
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的:
1、通過操作、實踐,引導幼兒嘗試區分泥與土,了解他們的性能用途,感知泥、土的不同特性。
2、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泥工技能,進行泥工創作,啟發幼兒合理利用輔助材料和工具塑造作品,運用分泥、連接、捏邊等技能塑造組合物體。
3、鼓勵幼兒能夠按自己的意愿進行創造活動,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1、準備大量不同種類的土(紅土、黃土、沙土等)、水、玩泥工具、和好的泥(少量)、各種泥玩具。
2、準備相關的圖片資料,如:水土流失圖、填海造田圖。
3、錄音機、《泥娃娃》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1、感知觀察土。
出示準備好的土,請幼兒仔細觀察、感知。
“請小朋友用手摸一摸,用小棍翻一翻,看看土是什么樣的?聞聞有什么氣味?看看土里有什么?各種土有什么不同?”
2、討論:想一想土有什么用處?引導幼兒自由發言,說出土可以用來種花、種樹、種莊稼,人們蓋房子也要用土,有的小動物也生活在土里(小螞蟻、蚯蚓……)。通過組織幼兒討論,使幼兒了解土對人及動植物的重要性。
3、玩泥活動。
出示和好的泥,觀察和好的泥與土有什么不同,怎樣才能讓土變成泥,老師和幼兒共同嘗試和泥巴:
⑴加水過少,泥土有點濕,不易成型易破碎。
⑵加水過多,泥土就變成稀泥,順手流淌,不易成型。
⑶加適量的水和土,泥土就會粘在一起,使勁揉幾遍就會變得光滑細膩。
4、師生共同玩泥,體驗玩泥的樂趣。
⑴玩泥巴,說一說泥巴是什么樣子?揉一揉、捏一捏有什么感覺?
⑵民間游戲《放炮仗》:請幼兒將手中的泥團圓、捏成碗狀,念兒歌:“東胡同,西胡同,都來聽我放炮仗”,然后用力將泥碗口朝下,摔到地上,泥碗會發出清脆的“啪”聲,比賽看誰摔出的聲音響亮。
⑶欣賞泥玩具,看看這些可愛的泥玩具是怎樣做出來的?引導幼兒邊欣賞歌曲《泥娃娃》邊動手創作各種泥玩具,鼓勵幼兒學習使用輔助材料,塑造組合物體。
5、出示有關土壤流失的圖片,講解河流兩岸的土地逐漸被沖刷,土地越來越少,使幼兒知道中國的人口很多,土地資源有限。告訴幼兒,人們為了保護土壤所做的工作。人們用植樹造林來固定土壤,填海造田來擴大土地面積。
討論:如果沒有土的話,會怎么樣呢?
活動延伸:
觀察自然角里種植的植物,了解泥土與植物的關系。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11
設計意圖
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樂園。讓孩子在這個完全屬于自己的空間自由而快樂地成長。《面包房》這次活動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同時又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生活的樂趣,促進孩子的心理成長及情感發展,向自己的最近發展區邁進一步。
活動目標:
1、 能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作品,體驗成功的樂趣。
2、 發展幼兒動手及看圖示操作的能力。
物質準備:
手工材料,剪刀,漿糊等。
活動重難點:
樂意動手制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談話:
你們吃過面包嗎?今天我們就來制作一個面包房子。
二、教師示范:
1、先剪下房子圖案,沿實線分別剪出房子的兩扇門。按虛線折疊好房子,并粘貼好。
2、剪下圖案1.2折疊好,然后粘貼到房子門后。更多內容請訪問
3、示范游戲:打開面包房的門,面包就出來了。
三、幼兒制作:
1、老師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2、請能力強的孩子邊看圖示邊制作。
3、請先做好的孩子玩“面包房”的游戲。
﹙兩兩合作,一個孩子當面包師傅,烘烤面包,一個孩子當顧客,來買面包﹚
四、評選“優秀面包房”。
“面包房” 要進行一個評選,選出最優秀的面包房,這個面包房要干凈,剪得光滑受顧客的歡迎。
教學反思:
通過《面包房》活動,孩子們能夠做到沿著黑線剪紙,不留白,不剪壞。同時,也知道實線剪、虛線反面折、點虛線正面折的方法。活動中,孩子們都很認真,絕大多數孩子能獨立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有的孩子在操作中遇到了“小困難”,如:不小心把不該剪的地方剪斷了,我便教他們遇到這種情況的解決辦法:在剪下的碎紙屑里挑一塊大小合適的紙片,第一范文網將剪壞的地方用小紙片粘在一起就可以了。孩子們掌握以后,會主動的將這種方法教給自己的小伙伴。在幫助孩子解決“困難”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活動對于幼兒來說,很有吸引力,首先一開始孩子對面包感興趣的,那面包需要放在面包房里做,奇怪了那面包房是怎樣的呢?帶著好奇心,前面環節完成得很順利。在第二環節我重點講解剪出房子兩扇門,孩子們聽得很認真。在幼兒操作時,引導能干的孩子自己看圖示一步步的做下來,獨立完成作品,能力弱的幼兒不懂就問,加上也很積極去操作,也很快完成了。而在操作中看來他們還是難在最后糕點紙條的折疊,看不懂圖示,這是活動準備的不足之處,沒有細致的講解,更沒有抓住難點。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12
設計思路:
超輕黏土是一種無毒,不粘手,容易風干成形,色彩鮮亮,顏色豐富的手工材料.愛因斯坦曾說過:“真正的科學和真正的藝術要求同樣的思維過程。”開啟兒童的智慧是粘土教育的益智功能。粘土作為三維空間藝術,最能激發兒童空間形象思維。培養其手工制作是開發兒童右腦智力的最佳方法。
大班幼兒手指小肌肉快速發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靈活運用手指,例如:靈活地使用剪刀、用黏土做復雜的造型等,小動物是幼兒最為喜愛的,本次活動選擇用黏土來做小刺猬。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刺猬的特點,并用黏土制作小刺猬。
2、掌握用剪刀剪、組合黏土的技巧。
3、愿意自主參與手工活動。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重點:
學習用黏土制作小刺猬。
活動難點:
掌握用剪刀剪、組合黏土的技巧。
活動準備:
(棕色、白色、黑色)黏土、剪刀、手工小刀、圖片。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一起猜猜吧
小貨郎不挑但背著刺滿地竄
這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它是誰?(對了,這就是可愛的小刺猬)。
2、觀看小刺猬的圖片,幼兒邊看教師邊講解(小小刺猬有細長的鼻子,小小的耳朵,背上還有又長又細的刺;小刺猬的刺用處可大了,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保護自己,還能運食物呢)。
3、學習制作小刺猬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小刺猬吧!
(1)介紹材料,我們用到的有棕色、黑色、白色的粘土;手工小刀;剪刀;粘土工具。
(2)教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先拿出棕色的粘土揉成橢圓球做小刺猬的身體:再取白色粘土做小刺猬的白肚皮、臉、四肢、耳朵;用黑色粘土揉兩個小小的圓球做眼睛,一個稍大一點的做鼻頭;最后粘貼,組合完成)。
4、幼兒自由制作,教師指導。
活動延伸:
給小刺猬做一些果子,創設場景。
活動反思: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智慧的花開放在指尖上的”。而手的動作主要是精細運用的發展,它包括手眼協調,指尖動作,手指屈伸等局部運動,而這些活動正是發展幼兒精細動作的重要途徑。所以,通過手工操作活動訓練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對幼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彩泥因為顏色豐富、鮮艷、易操作等特點深受小朋友的喜愛,他們在反復揉捏、塑形中讓手指和肌肉參與鍛煉,在玩玩做做中熟悉立體的物體形象,認識感知中增強了手部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更促進了智力的發展。孩子們通過謎語和圖片了解了刺猬的特點,對刺猬的外形特征有了進一步了解,也對幼兒的手工有了很大幫助,尤其是刺的制作是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孩子們很好奇,當自己拿起安全剪刀剪是顯得非常認真,只是在刺的布局和剪刀的力度上沒掌握好,以后可以多練習。
幼兒園藝術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認識面條,知道面條長什么樣子。
2、能兩只手協調配合的撕面條,并發揮想象,大膽創新,能夠將撕好的面條放在盤子里。
3、樂意參與撕紙活動,體驗給小動物過生日的快樂。
活動重點:
鍛煉幼兒雙手協調能力,樂于參與活動。
活動難點:
雙手協調配合撕面條(撕紙時,小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緊捏著紙,撕一撕、移一移,重復到完成為止。)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一碗彩色面條、彩紙、盤子
2、經驗準備:認識面條并知道面條長什么樣子、會唱《拍手歌》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導入語:小朋友們好,今天呀,小貓貝貝給老師打了一個電話,她說今天是她的生日,可是她的媽媽不在家,她好想好想吃長壽面。她聽說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們都會做長壽面,想讓我幫她過生日,做長壽面吃。可是呀,老師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為小貓做生日禮物——長壽面。
過渡語: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和老師一起學做長壽面給小貓吃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面條的特征。
提問語:小朋友們都想給小貓做長壽面,那你們吃過的面條長什么樣子的呢?
過渡語:哦!小朋友們說面條是長長的、細細的、白白的、那你們見過彩色的面條嗎?
提問語:你們瞧,老師手中的面條長什么樣子呢?
小結語:哦,原來呀彩色的面條也是長長的、細細的、不同的是老師手中的面條是五顏六色的。
過渡語: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不僅認識了面條還知道面條長什么樣子,彩色的面條可好看了,小朋友們想不想為小貓做彩色的面條呢?
三、教師提供材料,幼兒自主撕面條。
1、教師提供操作要求并示范。
現在請小朋友們坐好,睜大你們的小眼睛看老師手中,老師現在教你們撕面條。
操作要求:
教師示范:伸出你們的小小手,用你們的大拇指和食指緊緊捏著紙,撕一撕、移一移,要慢慢的撕,要撕的細細的、長長的,不可以把它撕斷,那樣做出來的面條才好吃哦。
提問語:那老師想問問小朋友們,我現在應該將撕好的面條放在哪里呢?
提問語:有小朋友說放在嘴里,小朋友們說對不對呀?
小結語:嗯,面條是給小貓做的生日禮物,我們不能吃。有小朋友就很聰明,看到老師這里有漂亮的盤子,要把面條放在盤子里。
(小朋友們、學會撕面條了嗎?哦、有的小朋友說會了,可還有小朋友說不會,那現在老師再示范一次,這一次呀,小朋友可要睜大眼睛仔細看,一會要自己動手撕面條哦!)
過渡語:嗯,小朋友們都學會了撕面條,那我們現在就一起動手開始為小貓準備生日禮物——長壽面。
2、幼兒自主體驗撕面條。
再次說要求(小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緊緊捏著紙,撕一撕,移一移)
提問語:小朋友撕面條時呀、還可以對手中的面條說什么呢?
小結語:哦,可以念兒歌。現在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邊念兒歌邊撕面條。
撕面條、撕面條、面條長又長。
過渡語:小朋友們真棒!都做好了長壽面,五顏六色的,可真香呀!我們來一起看看小朋友們是怎么做出這又香又漂亮的面條的。
3、教師引導幼兒分享操作結果和經驗。
提問語:哪位小朋友愿意說一說自己的面條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小結語:哦!小朋友們真棒,都為小貓做了長壽面,都知道撕面條的時候,小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緊緊捏著紙,撕一撕,移一移。這樣才能撕出又細又長又好吃的面條。
四、教師引導幼兒體驗給小動物過生日的快樂。
過渡語:小廚師的手可真巧,撕出這么漂亮的面條。有長長的、細細的、還有小朋友們發揮想象添的荷包蛋、香腸。聞著可真香。小貓肯定餓了,小朋友們我們一起把面條送給小貓去。
其他的小朋友端好面條排好隊,一個跟一個,和老師一起去小貓家為她慶祝生日。
提問語:小貓貝貝過生日,我們是不是要給她唱一首生日歌,說一說祝福的話語呢?
過渡語:小朋友們今天玩得開心嗎?我們一起聽音樂來跳舞吧!
五、結束游戲
聽音樂《拍手歌》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