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通用13篇)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3-09-22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通用13篇)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98頁。

  教學案例

  師:說一個你最喜歡的100以內(nèi)的數(shù),并說說為什么?

  生1:我喜歡60,因為我們班有60位小朋友。

  生2:我喜歡7,因為我今年7歲了。

  (老師把學生說的數(shù)字一一寫在黑板上。)

  師:大家說了這么多喜歡的.數(shù)字。那么,你們能不能選擇+其中的兩個數(shù)字組成一道加法或減法算式?能的話將它寫在卡片上。

  (把學生編好的算式卡片貼到黑板上。)師:看著一黑板亂七八糟的卡片,你現(xiàn)在最想對它們做什么?誰愿意幫這個忙?

  生1:給它們分類。

  生2:按順序排一排。

  師:小組內(nèi)討論一下,按什么順序排?理由是什么?

  組1:我們組認為按得數(shù)大小排比較好。

  組2:我們組認為按計算方法排比較合理。

  組3:我們組同意2號組的意見。我們還把加法計算題分成兩類:一類是進位加法,一類是不進位加法;還把減法計算題也分成兩類:一類是退位減法,一類是不退位減法。

  師:說得真好!就請你上來幫老師來歸歸類。

  師: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道題說說你怎么算出來的?

  生1:我來說進位加法36+8。我是這樣想的,先把8分成4和4,先算36+4得40,再算40+4等于44。

  生2:30+58,先算30加50得80,再算80加8等于88。

  生3:95—40,先算90減40得50,再算50加5等于55。

  師:每個同學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真了不起。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10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2

  教材目的:

  1、知識與能力:初步會從現(xiàn)實情境中收集數(shù)學信息,并能自己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發(fā)展觀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模仿、聯(lián)想等學習方式,經(jīng)歷游戲過程,并從中收集數(shù)學信息,提出問題。通過同伴的爭議和評論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真實性和普遍性,激發(fā)學生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對數(shù)學產(chǎn)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親近數(shù)學,嘗試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

  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jù)已知的條件,提出數(shù)學問題。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9分鐘)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捉迷藏游戲。通過觀看情境圖,傾聽發(fā)布的信息,產(chǎn)生聯(lián)想,并由聯(lián)想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板書課題(用數(shù)學)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預設問題

  (1)什么是用數(shù)學?

  (2)為什么要學習用數(shù)學?

  (3)學習用數(shù)學這節(jié)課在我們身邊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學習這節(jié)課能幫助我們解決哪些生活問題?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1)你能說一說圖上都說了些什么?

  (2)怎樣用數(shù)學語言來說呢?

  (3)根據(jù)這些信息可以怎樣來提問呢?

  (4)用加法計算怎樣問呢?

  (5)用減法計算又該怎樣提問呢?

  學生獨立探究以上幾個問題。

  二、 解疑合探(19分鐘)

  1、再次看圖并回答。剛才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藏著許多的數(shù)學問題你能試著提一提嗎?學生自愿回答,把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2、學生匯報后,師重點強調(diào):在13-6=7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求藏起來的人數(shù)的方法用總?cè)藬?shù)減捉住的人數(shù)。

  3、出示丟手拍游戲。通過觀察、傾聽,思考信息組合與問題的提出。組內(nèi)交流各自的信息組合角度和提出的問題,評論各種組合的正確性,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從三種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一是求總數(shù);二、三是求部分。

  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動。通過觀察和傾聽,初步學習收集背景資料中的數(shù)學信息,指名學生說:要有16人來踢球,現(xiàn)在來了9人。獨立地根據(jù)信息提出問題,還差幾人沒有到?并完整地解決問題。

  5、小組討論、交流。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既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

  學生口頭解答所提問題。

  6、反饋練習

  觀察課本p20的熱鬧的小河邊。根據(jù)提出的3個問題,獨立觀察、分析和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然后組內(nèi)交流、評議,也可自主選擇交流伙伴。重點在于讓每一位學生動起來,開展先知幫后知活動,既可讓先學會的學生有展示的舞臺,也可以使弱一點的學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還剩幾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還剩幾只?列式:15-9=6(只)

  老師請個別學生板演,其他在練習本上解答。巡視中注意進行個別輔導。

  如河里有13條小魚,游走了7條,還剩幾條魚?

  13-7=6(條)

  三、質(zhì)疑再探(3分鐘)

  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你又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請?zhí)岢鰜怼?/p>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預設問題

  1、怎樣能正確解答用數(shù)學的題目?

  2、我們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怎樣才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

  3、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怎樣問呢?

  4、用減法計算的問題該怎樣提問呢?

  5、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怎樣提出多種問題?

  四、運用拓展(9分鐘)

  1.我當小老師。

  讓學生根據(jù)本節(jié)所學知識自編題目。

  2、猜一猜,算一算。(練習四的第2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列式計算后說一說單位名稱是什么?

  每人寫15個大字,樂樂還要寫6個字,猜猜她寫了幾個?

  每人寫15個大字,明明已經(jīng)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字?

  3、想一想,算一算。(練習四的第1題)

  老師先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左邊有7只兔,右邊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導學生選擇兩個相關(guān)的已知條件,提出一個問題。

  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后匯報、交流。

  4、全課總結(jié)。

  (1)學生談學習收獲

  師:本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說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師歸納總結(jié)

  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后教師再進行強調(diào)總結(jié),引導對本節(jié)內(nèi)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

  板書設計:

  用數(shù)學

  1、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人)

  答:女同學比男同學多2人。

  2、13個同學玩捉米藏,這里有6個人,藏起來幾人?

  13-6=7(人)

  答:藏起來7人。

  3、要有16人來踢球,現(xiàn)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16-9=7(人)

  答:還有7人沒來。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對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顆星組成的)的星星計數(shù)。

  2.按給出的數(shù)在方格紙上畫星圖。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初步了解常見的星座知識。

  能力目標

  1.發(fā)展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2.在畫點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宇宙奧秘的欲望。

  重點難點:

  按給出的'數(shù)在紙上畫出星圖。

  教學準備:

  1.教師方面的準備:多媒體課件、方格紙、小圓片

  2.學生方面的準備:課前有關(guān)星座的知識探究、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歌曲《一閃一閃亮晶晶》

  師:夜晚悄悄地來臨了,美麗的月亮散發(fā)著淡淡的光芒,可愛的小星星在對你調(diào)皮地閃動著大眼睛,這些星星用直線連接起來,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請學生分組交流介紹收集到的有關(guān)星座的知識。

  2.個別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嗎?星座對于我們?nèi)祟愑惺裁醋饔媚?

  3.出示課題:美麗的星座

  二、新授實施

  1.教師邊操作多媒體課件,邊介紹:天鵝座、獅子座、獵戶座,北斗七星座。

  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結(jié):同樣是7顆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樣,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請你用7個小圓片模仿擺出以上的四個星座,教師巡視輔導。

  3.你還能用7個小圓片擺出其他的形狀,并取個合適的名字嗎?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組織評比:誰的星座最可愛、最美麗?

  4. 小結(jié):奧妙無窮的宇宙世界等著小朋友長大以后去探索、去求知。

  三、練習嘗試

  1.我們可以把這些星星看作是一個小圓點,然后我們可以在方格紙上畫出星座。你們想不想也來動手畫畫看呢?(教師選擇其中的一個星座帶領(lǐng)小朋友嘗試畫)

  師:先畫4個圓點,將點與點用線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圖。

  生:選擇喜歡的顏色畫4個圓點來畫出星座。

  2.想一想,畫一畫:用4個圓點、5個圓點創(chuàng)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組內(nèi)交流評比。

  3.教師指導寫數(shù):7的寫法

  四、探究鞏固

  1.比一比,賽一賽:我是小小天文家。讓學生展開想象自己來發(fā)明星座,并展示學生作品,給予一定的獎勵。

  2. 總結(jié):今天學習了什么本領(lǐng)?你還想了解什么知識呢?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通過觀察和操作進一步經(jīng)歷十幾減9的計算過程,比較熟練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計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

  【教學難點】

  經(jīng)歷探究計算十幾減9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題卡、小棒

  【教學過程】

  一、熱身賽

  ①8+9=

  15-9=

  17-9=

  6+7=

  13-9=

  ②7+9=

  18-9=

  9+5=

  14-9=

  11-9=

  1、集體訂正

  2、評講:請你說說17-9你是怎樣計算的?

  3、指名學生說自己的算法,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4、師:剛才我們一起復習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幾減九的幾種方法,那么老師希望大家在后面學習過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題。好,下面就進入我們今天的十幾減九的練習課。板書課題:十幾減九的練習課

  二、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喜羊羊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很喜歡,今天喜洋洋他們來到我們的課堂了,大家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生:你們好

  師:今天一大早懶羊羊村長把大家召集了起來,交給他們一個重要的任務。原來灰太狼趁大家沒注意,把羊村的寶藏偷走了,現(xiàn)在任務就是要小羊們找回寶藏。當然這一路上困難重重,大家有信心幫他們奪回寶藏嗎?

  生:有!

  師:好,下面就進入我們的闖關(guān)活動。

  1.速度大作戰(zhàn)

  師:我們來和喜羊羊比一比誰的速度快吧

  ①12-9 = 16-9 = 14-9 = 18-9 =

  ②17-9 = 11-9 = 16-9 = 13-9 =

  用你最喜歡的算法算算18-9=

  2.看圖寫算式

  師: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學們,我們來到了草莓地。

  3.力氣大作戰(zhàn)

  師:同學們吃飽了,大力士泰哥要和我們比力氣呢在圓圈里填上大于號,小于號或者等于號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運用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的計算方法。

  2、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56~57頁。

  三、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公園里舉行花卉展,同學們想不想去看看?電腦演示

  教學過程說明:結(jié)合教材,精心創(chuàng)設“公園花卉展”的真實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進入新課的教學。

  2、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苗圃里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讓我們跟著工人叔叔到苗圃里去看一看。電腦演示

  二、探究新知

  從這幅圖上,你能看到什么?

  學生匯報:苗圃里有3種顏色的花;紅花有10盆;黃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電腦出示10、20、30。

  1、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

  看著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1、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

  2、紅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3、黃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要想知道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樣計算?板書:10+20

  誰還有不同的算式?板書20+1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樣想出來的?請每組的幾個同學討論討論。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

  1、數(shù)的方法:10、20、30。

  2、計算的方法:因為1+2=3,所以10+20=30。

  3、數(shù)的組成:10和20組成30。

  4、想減算加:因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單位:10里面有1個10,20里面有2個10,加起來一共是3個10,也就是30。

  6、小棒:先擺一捆小棒,再擺兩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

  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們算出的結(jié)果對嗎?請同學們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學生活動。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擺的?學生匯報。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

  2、整十數(shù)減整十數(shù)。電腦演示

  工人叔叔說:布置花壇還需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們,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還有多少盆紫花?

  原來有30盆紫花,工人叔叔搬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還有多少盆紫花,怎樣列算式?

  板書: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給你們組的同學說一說。小組交流。

  我們算出的結(jié)果對嗎?請同學們再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說明:借助苗圃有許多鮮花的場景圖,描述工人叔叔運送鮮花的情節(jié),讓學生進入情境,并從中發(fā)現(xiàn)“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還有多少盆紫花”等計算問題。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方法,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計算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可以用十作單位數(shù)出結(jié)果,還可以根據(jù)整十數(shù)的組成想出得數(shù),愛可以……這樣,就給了學生充分探索、思考、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三、鞏固練習

  小貓花花要去釣魚了,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釣魚?聽說花花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釣魚,貓媽媽可不放心了,電腦演示“花花,釣魚的路上會遇到很多難題,你和小朋友們能解決嗎?”“能!”“好!我要出幾道題考考你們。”

  電腦演示:

  1、40+20= 60-20=

  2、口算:

  3+2= 4+5= 6-4=

  30+20= 40+50= 60-40=

  注意:若有學生把右圖的算式列為4+3=7,教師應讓學生講清道理。

  電腦演示:這么多難題都沒有難住你們,看來,你們已經(jīng)掌握了今天的知識。希望你們能釣到許多許多的魚!不過,你們可要牢牢的記住,只有得數(shù)等于40的路,才是回家的路!

  花花拿著魚竿和水桶來到了小河邊,一條大魚游了過來。誰能幫花花算出魚身上的得數(shù),誰就能釣出這條魚。

  電腦演示:

  70+20 20+30 70-30

  0+80 80-50 100-20

  不知不覺,太陽就快落山了,讓我們和花花一起趕緊回家吧!哪條路才是回家的路呢?花花正在犯愁的時候,突然想起了媽媽的話,得數(shù)是40的路就是回家的路。請同學們算一算,哪些式子的得數(shù)是40?學生活動。

  20+30 100-60

  0+40

  30+0 40-10

  90-50

  30+10 70-20

  50-10

  20+30

  70-30

  40+30

  10+30

  60-40

  教學過程說明:運用多媒體把“小貓花花”的動畫故事呈現(xiàn)給學生,展示了小貓花花出發(fā)、釣魚、回家的連續(xù)場景,生動的畫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調(diào)動了學生積極參與的情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練習活動中提高計算能力。

  四、評價體驗

  你學到什么?

  反思:

  運用多媒體把“小貓花花”的動畫故事呈現(xiàn)給學生,展示了小貓花花出發(fā)、釣魚、回家的連續(xù)場景,生動的畫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調(diào)動了學生積極參與的情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練習活動中提高計算能力。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會數(shù)、讀100以內(nèi)的數(shù)。

  2、體會數(shù)位的意義。

  3、初步感受一列數(shù)蘊涵的規(guī)律。

  4、滲透估算意識

  教學準備:

  小棒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100以內(nèi)的數(shù)的認識。

  1、數(shù)學活動"數(shù)小棒"。

  師:小朋友們手中都有很多小棒,你們覺得大概有幾根?(生答)

  師:到底有幾根呢?咱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先想一想,可以怎么數(shù)?

  (獨立思考)--(小組操作)

  匯報:共有幾根小棒?你是怎樣數(shù)的?

  讓學生了解10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一個一個數(shù)),熟悉整十數(shù)的順序(十個十個地數(shù)),知道一捆是10,兩捆是2個十(20),------十捆是10個十(100)。

  師:"100"是個幾位數(shù)?(初步了解數(shù)位)

  2、數(shù)實物

  幻燈出示"圈一圈,數(shù)一數(shù)"的頭像圖。

  師:有幾個小男孩?怎么數(shù)?(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shù))

  (學生數(shù)實物,師指導,口中數(shù)的數(shù)與所指事物要相符)

  生匯報交流數(shù)數(shù)方法。

  3、數(shù)點子。

  生數(shù)師巡回指導。

  二撥一撥

  師報數(shù)生撥,小組合作。

  如:43怎么撥?

  在十位上撥4,表示4個十;

  個位上撥3,表示3個一。

  三數(shù)學游戲

  師報一個數(shù),請數(shù)出后面的5個數(shù)。(12,17,23,56,77,85)

  如17,后面是18,19,20,21,22。

  再如56,后面是57,58,59----

  師:59后面是幾呢?是怎么想的?

  四作業(yè)反饋

  1、生獨立思考書上第二題,再交流怎樣數(shù)的快。

  2、接力賽。

  生觀察怎么接的,然后分小組口答此體。

  3、數(shù)數(shù),從1到100或倒過來,數(shù)給同桌聽。

  教學反思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7

  第一課時:認識平面圖形

  教學目標:

  1.通過拼、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shù)學交流的能力。

  3.能辨認各種圖形,并能把這些圖形分類。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

  教學準備:

  圖形卡紙、實物、學具等。

  一、復習,探究新知:

  1.小朋友們還記得這些圖形朋友嗎?(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

  2.你能把這些圖形平平的面畫下來嗎?學生在紙上畫一畫

  3.你們畫下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并且小組小結(jié)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點:共同點:長方形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不斷開的圓沒有角即封閉的)

  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二、鞏固發(fā)展:

  1.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圖形?

  小組內(nèi)評一評,各小組展示作品。

  3.練習一第1題

  請小朋友涂一涂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顏色嗎?小組討論合om

  作,反饋匯報哪些涂成黃色,哪些涂成藍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紅色?

  4.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圖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題: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獨立完成,說說你是怎么數(shù)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結(jié)方法。

  三、提高練習:

  取長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角折再對角折

  觀察結(jié)果

  四、總結(jié):今天你們學到了什么?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個有什么特點?

  你有什么想問的?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拼一拼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guān)系。

  3.通過學生大量拼擺圖形,發(fā)現(xiàn)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lián)系,感受圖形美。

  4.通過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教學重難點: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教法設計:

  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一個風車,并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么?

  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提問:你們說得很對,作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過面了,是個老朋友了,回憶一下,上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圖形?

  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為什么?

  2.提問: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

  上面的邊對著下面的邊,這樣相對的邊我們把它叫做對邊。

  3.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長方形的邊。

  提問:我們能想辦法證明長方形對邊相等嗎?

  生可以自由選擇證明方法,如對折、測量等,并請用不同的方法的學生上臺演示。(教師板書:對邊相等)

  4.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你能證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嗎?

  5.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通過你的觀察,動手驗證了兩種圖形邊的特點,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師發(fā)給你的長方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呢?(全班同學動手做風車,教師給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說一說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圖形?

  6.一個簡簡單單的風車,就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圖形,你能試著用這些圖形來拼更多的圖形嗎?大家來試試!

  三、動手實踐

  1.學生獨立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

  2.第6頁的第4題。

  3.第6頁的第5題。

  四、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進行了圖形的拼擺,同學們學得很投入,課下請大家留心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圖形拼成的圖案,說不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fā)現(xiàn)。課后小記:

  第三課時:練習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以及特征。

  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七巧板,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認和區(qū)別這兩種物體。

  教學重難點: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征

  教法設計:

  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長方形的特點。出示一個長方形ト醚生說長方形的特點。結(jié)論Τし叫斡興奶醣擢ナ淺こさ摹

  2、正方形的特點。出示一個正方形ト醚生說正方形的特點。結(jié)論φ方形有四條邊ナ欠椒降摹⒄正的。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第7頁練習一第6題。

  仔細觀察,用那個物體能畫出左邊的圖形?圈一圈。

  2、第7頁練習一第7題。

  出示長方體,誰來說一說:長方體有幾個面?

  各個面分別是什么圖形?

  是不是長方體的每個面大小、長短都一樣呢?

  3、第6頁練習一第4題。

  昨天我們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圖形,拼出了自己喜歡的圖案,今天我們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經(jīng)歷探究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全過程,理解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 培養(yǎng)同學們知識遷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會所學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筆算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教學單元主題圖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84頁單元主題圖。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這是哪兒嗎?從這幅情景圖中你都知道些什么?

  主要引導學生回答出圖中的文字信息。

  教師:你能根據(jù)這些信息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

  引導學生提出相關(guān)的數(shù)學問題,并讓學生列出算式。

  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出這些算式:27+8 45+45 32-17+12等。

  教師:這些算式你會計算嗎?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nèi)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復習舊知引入

  多媒體課件出示:改編的例1情景圖:把其中的有8輛客車改為有2輛客車。

  教師: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從圖中可以知道這個停車場貨車有27輛,客車有2輛。

  教師:一共有多少輛車呢?解決這個問題該怎么列式?

  學生:27+2。

  教師:為什么這么列式?

  學生:求一共有多少輛車就是要把客車的輛數(shù)和貨車的輛數(shù)合起來。

  教師:27+2又該怎么算呢?

  學生:把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相加,個位上的7和個位上的2加起來等于9,9再加上20就是29,所以27+2=29。

  2.教學例1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情景圖。

  教師:看來小朋友對以前學習的知識掌握得不錯!下面我們再看看這個停車場,你發(fā)現(xiàn)有變化沒有?哪些變了,哪些沒有變?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后回答出:這幅情景圖中的問題和小男孩說的話都沒有變,只是小女孩說的話由原來有2輛客車變成了8輛客車。

  教師:現(xiàn)在要求一共有多少輛車,又該怎樣列式呢?

  學生:27+8。

  教師:27+8和27+2在計算方法上一樣的嗎?

  引導學生猜想:它們都是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加法,我想它們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

  教師追問:同學們這個猜想是有道理的,由于它們都是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所以它們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都要把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相加,都要從個位加起。但是同學們在用這個方法計算27+8時會遇到新的問題,究竟會遇到什么問題呢?你們試著算一算就知道了。

  學生試著計算后,引導學生回答出在計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fā)現(xiàn)在算27+8時,個位上的7+8得15,這個結(jié)果比10大,不知結(jié)果該怎么處理?此處如果學生知道結(jié)果該怎么處理可請學生來講,他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如果學生不知道結(jié)果該怎么處理教師則作如下引導:

  教師:是呀,這個比10還大的結(jié)果該怎么處理呢?我們可不可以用學具小棒來幫助我們呢?現(xiàn)在請你用小棒擺出27+8,然后算一算它們合起來是多少?

  學生擺小棒,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誰來匯報一下2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合起來是多少根小棒?

  學生:合起來有35根小棒。

  教師追問:能說說你是怎么算的嗎?如果你能邊演示邊說那就更好了。

  學生:先拿出2捆零7根小棒,再拿出8根小棒合在一起,零的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等于15根小棒,滿十了,我又可以把它捆成1捆。新捆好的一捆和原來的兩捆合起來就是3捆,也就是30。然后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35。所以27+8=35。

  教師多抽兩個學生說一說這個過程。

  教師:小朋友們真能干!你們通過擺小棒解決了我們這節(jié)課上遇到的新問題。

  教師:剛才我們用小棒操作的方式解決了進位的問題,在計算過程中,我們又該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可以配合操作過程想一想,先可以把這兩個加數(shù)寫在豎式上。然后從哪一位加起呢?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從個位加起,7+8=15。

  教師:剛才在擺小棒的時候你是怎樣解決7+8=15這個問題的呢?

  引導學生回答:是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新的1捆。也就是把10個一變成了1個十。

  教師:也就是說7+8=15時,要向十位上進1,在個位上寫5。在豎式上怎樣表示這個變化呢?我們在十位上寫上一個小1,表示剛才7+8=15中的1個十,再把剩下的5寫在個位上。

  (教師邊講解邊板書)

  教師:在這里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兒為什么不把1個十直接寫在結(jié)果的十位上呢?

  引導學生說出:因為十位上的數(shù)還沒有加,現(xiàn)在進上去的1就把十位占了,一會兒十位上加起來的數(shù)就不知寫在哪兒了。因此這個進到十位上的1只能記在心里,為了不至于忘記,在十位上寫一個小1作記號。

  教師: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辦?

  引導學生說出:接下來要把十位上的2和進上來的1相加,2+1=3,在十位上寫3。

  教師:通過剛才的探討,你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學習的加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有什么不同嗎?

  學生:以前我們學過的加法個位相加沒有滿十,今天我們學習的加法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滿十要向十位進1。

  教師小結(jié):這樣看來,我們還應該在我們掌握的計算方法上面補充一句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這樣加法的計算方法才全面。

  教師板書: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三、自主練習,深化理解

  教師:27+8小朋友們已經(jīng)會算了,請看大屏幕上這道算式,你會算嗎?

  多媒體課件顯示:8+27=。

  教師:這道算式和27+8相比較,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說出:相加的兩個數(shù)完全相同,只是交換了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計算方法應該也是完全相同的。

  學生自主練習計算后匯報結(jié)果。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9+75=。

  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計算過程再全班匯報,匯報時重點要求學生說一說進位的過程。

  四、鞏固練習

  課堂活動1,2,3題。

  五、全課小結(jié)

  教師: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我們在筆算進位加法時要注意什么?

  學生回答。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或游戲情境中,體驗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2、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

  3、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4、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難點:

  學生前后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情境教學、游戲

  教學準備:

  紙制的方向盤4個、車站牌5個、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老師請5名學生上講臺排成隊列 (5名學生排成隊列,其余學生描述其中一位學生的位置)

  2、在老師的口令下,學生按要求調(diào)換位置(把原來排在第二位的同學,依次往后進行調(diào)換,換三次,最后一次換到了隊伍的末尾。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具有一定的相對性。

  引導學生( )同學在( )同學前面,在( )同學后面,( )在最前面等較規(guī)范的語言來描述。

  二、 觀察討論、學習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設計做鋪墊,學生已初步體驗到了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因此新課知識,應由學生自己通過觀察、討論來掌握。)

  2、老師出示電腦:小動物賽跑 電腦演示:小鹿、小狐貍、小白兔,小蝸牛參加賽跑,起跑后不久,他們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

  (學生看電腦觀察小動物的位置變化) (暫停演示)

  問:你看到了什么?現(xiàn)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動物?誰第二?小白兔跑第幾?小蝸牛跑第幾?

  問:如果比賽繼續(xù)進行,可能會有什么情況發(fā)生?

  (目的:啟發(fā)學生的法語異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再次體驗到前后順序具有相對性)

  3、看書:第2頁上面的圖

  讓學生看圖答 三、 練習鞏固、啟發(fā)思維

  1、說一說

  (1)你的座位前面是誰?后面是誰?(目的: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體會前后意義和相對性)

  (2)你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你是排在第幾位?(使學生學會從前面數(shù)或者從后面數(shù),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頁的做一做的第二題,然后全班集體訂正。

  3、游戲

  (1)請一名學生扮演司機,老師扮演售票員,5名學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個不同的地方),其余學生扮演等車的乘客(可任意選擇站起來牌),在教室里進行坐車游戲。 師出示其中一個站牌,請學生說說站起來牌的意義。

  師:各位乘客,歡迎您坐我們的公共汽車,本車的起點站起來是火車站,終點站是動物園,有上車的乘客請上車。

  師: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師都報出站不同,學生自由地上下車,但要求說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請同學們看,現(xiàn)在老師是前面朝你們站著,那么黑板在老師的哪一面?老師在黑板的哪一面?你們在老師的哪一面?(與一名學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

  換位置后再問:現(xiàn)在呢?(后面)師生同時向左轉(zhuǎn)后再問:現(xiàn)在呢?(后面)

  師:對,請同學們記住: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前

  師:背對的方向則是

  生:后

  師:前與后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四、 家庭游戲、知識鞏固

  (1)回家后,幫你的玩具排排隊(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狀的積木),并向家里人說說他們的前面順序

  (2)向家長說說,做課間操時,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別是誰?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10

  教學內(nèi)容:

  第7---8頁

  教學目的:

  1、 通過練習鞏固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計算的技能。

  2、 通過題組計算、比較,尋找規(guī)律,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善于與同伴合作學習。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建議

  教學過程 修改意見

  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引起學生的共鳴;利用學生好勝好強的心理特征,建立一個競賽機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4題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爭取1分半時間內(nèi)完成,最多不超過2分鐘。

  第7題可以豎著分三組比一比,被減數(shù)不變,減數(shù)在變;也可以橫著分三組比一比,被減數(shù)在變,減數(shù)不變,讓學生感知差也在變化。

  一、談話引入

  教師啟發(fā)談話引入練習。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誰到了我們的教室與大家一起學習?(生:小瑪麗)她有一個提議把我們分成四個小組比賽,看哪組在這節(jié)課中表現(xiàn)最好,算對的題最多,那么那一組就是這次競賽的冠軍。(注:每個環(huán)節(jié)設紅花獎,最后哪組紅花多的就是冠軍)

  二、練習

  1、 第1題。練習后,引導學生觀察每組中填出的兩個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

  2、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 第3題-----堆箱子。

  4、 第4題。

  (1)比賽,看誰在規(guī)定時間2分鐘內(nèi)做完。

  (2)訂正,了解學生計算情況,指名分析錯誤原因。

  5、 第5題。看圖說一說已知條件和問題各是什么,再列式計算。讓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交流解題時是怎樣想的。

  6、 第6題。學生獨立完成再訂正。

  7、 第7題。比比,猜猜,算算。

  先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3個算式有什么不同,猜一猜結(jié)果會怎樣?通過比一比,猜一猜讓學生初步感受被減數(shù)不變,減數(shù)變大,那么差就變小。最后把計算結(jié)果填在書上。

  8、 第8題。先讓學生觀察每組3個算式有什么特點,再計算。并同桌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9、 第9題。全班同學分成兩組比賽,看看誰先回到家。

  10、 第10題。先讓學生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計算。

  三、總結(jié)評價

  1.師:今天我們練習了什么內(nèi)容(板書十幾減8、7的練習),十幾減8、7可以怎樣算?

  2.小結(jié)比賽結(jié)果,進行頒獎。 教學后記

  通過練習鞏固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計算的技能。通過題組計算、比較,尋找規(guī)律,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板書設計

  綜合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完成《練習與測試》p8 和p9

  教學要求:通過練習,對于前面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培養(yǎng)學生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計算方法及能力;同時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練習與測試》,實物投影儀

  本練習適當?shù)卦谔蒙贤瓿桑蠋熅涂梢愿嗅槍π缘貙W生進行個別指導。

  提示學生豎著做,以加深對加減關(guān)系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聽算

  14-5 16-9 13-4 12-8

  11-6 15-7 12-5 16-8

  (集體訂正)

  評講:說一說:16-8=?你是怎樣想的?

  (對于全對的同學給予鼓勵)

  二、基本練習

  1、獨立完成p8:1

  (集體訂正)

  2、直接寫得數(shù)(限時2分鐘),對速度很慢的同學,教師進行個別的技巧輔導。

  3、p8:3 、4、 5讀題后獨立完成。

  4、p8:6 7引導學生完成后交流。

  5、p9:1、2可獨立完成。教師巡查指導即可。

  6、p9:3完成后引導學生觀察,小結(jié)出,總數(shù)不變,減去的數(shù)越多,剩下的就越少。

  7、p9:4(要提示學生按規(guī)律填寫,完成后交流方法)

  8、將第5題制成卡片,然后再將卡片發(fā)給學生,讓他們朋友(或者請8個同學分成兩組進行找朋友的比賽,看看哪個組的同學找得又對又快)

  9、p9:6 7獨立完成前,進行方法的指導。

  一、 全課總結(jié):根據(jù)學生完成練習的情況進行。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從實際問題中找到數(shù)學問題,能夠利用題目中的條件提出數(shù)學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簡單的推理判斷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增強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和初步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上一節(jié)復習課,看看哪一位小朋友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強。

  二、基本訓練。

  列式計算。

  3與6的和是多少? 3比6少多少?

  仔細審題,集體列式口答。

  三、復習。

  1、“期末復習”第16題。

  (1)出示第16題,說一說這道題已知什么?為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說說為什么用乘法算?你是怎樣想的?

  (求3人澆多少棵,也就是3個4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3)學生集體口答書中的.三個問題。

  2、“期末復習”第17題。

  (1)出示第17題,提問:圖中有哪些商品?它們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元?

  (2)你能解決書中所提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解答書中第1~4個問題,集體交流說說想法和算法。

  (3)選出你喜歡的兩件玩具。算一算買這兩件玩具一共要多少元?(學生獨立解答,小組內(nèi)交流)

  (4)根據(jù)這道題所給的條件,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分組討論,集體交流時各小組匯報討論結(jié)果。)

  3、“期末復習”第18題。

  (1)出示第18題圖,提問:圖中有哪些商品?它們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元?

  (2)你能解決收中所提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解答書中所提的3個問題,集體交流時說說想法和算法。

  (3)根據(jù)這道題所給的條件,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分小組討論,集體交流時各小組匯報討論結(jié)果。)

  4、“期末復習”第19題。

  (1)出示第19題,看圖說一說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圖中告訴我們“小松鼠采了5個椰子,小猴采的比小松鼠的4倍多一些,5倍少一些”需要解決的是“猴子最少采了多少個,最多采了多少個”)

  (2)提問:“小猴采的比小松鼠的4倍多一些,5倍少一些。是什么意思?你會解答嗎?”

  (3)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通過十幾減9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nèi)退位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數(shù)計算,并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么聯(lián)系?

  19+ =15 29+ =18

  15-9= 18-9=

  39+ =14 49+ =17

  14-9= 17-9=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4題。

  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并將他們對號入座。

  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

  教師將l0、14、13、17……寫在黑板上,然后教師一手拿著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動不必按順序,卡片對著十幾就算十幾減9。

  教師還可以隨意在黑板上指題,全班每一個學生舉數(shù)字卡片表示得數(shù),這樣能激發(fā)學生做題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果。

  3.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6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理解題意,口頭敘述畫面內(nèi)容。

  2提問: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我們求什么?

  3請學生列式,并復述口算過程。

  4.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8題。

  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敘述畫面內(nèi)容。

  2讓學生通過畫面內(nèi)容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么問題?

  3學生任意選擇獨立完成。

  三、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5題。

  2.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布置作業(yè)。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①9十3 9十7 9十4 9十6

  ②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①9十=12 9十=13

  ②9十=14 9十=15

  ③9十=16 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

  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

  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學生匯報討論結(jié)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

  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

  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shù)“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

  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shù)“5”。

  3.小結(jié):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

  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shù)。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通用13篇) 相關(guān)內(nèi)容: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優(yōu)秀(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初步地數(shù)、讀、寫100以內(nèi)的數(shù)。2、初步理解數(shù)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3、初步掌握10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教學重點:初步正確地數(shù)、讀、寫100以內(nèi)的數(shù),特別注意過九的數(shù)。...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復習教案(精選10篇)

    教學內(nèi)容:書第81頁、例1、例2,練習六第1—2題教學目標:1、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探索、直觀演示,使學生會用5分5分數(shù)的方法來讀、寫某些比較特殊的時間。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教案(精選2篇)

    第二單元:單元教學計劃單元教學內(nèi)容: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單元教材簡析: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有兩個: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簡稱“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二是用“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螽鐵實際問題,即“用數(shù)...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讀數(shù)寫數(shù)教案(通用4篇)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2~5頁內(nèi)容。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幫助學生初步認識1-10各數(shù),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積極舉手發(fā)言,認真傾聽同學發(fā)言等。3.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進行愛國主義和環(huán)保意識的教育。...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例文(精選2篇)

    教學內(nèi)容:課本P100頁。教學目標:1、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jīng)驗。2、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教具學具:動物圖片、語文、數(shù)學、自然等教科書。...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位置》教案(精選17篇)

    課題一上、下 課型:新授課授課時間:第周第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期末復習(精選2篇)

    教學內(nèi)容:復習100以內(nèi)的數(shù)。常見的平面圖形和簡單的統(tǒng)計,100以內(nèi)加、減法口算;乘法意義、乘法口訣和表內(nèi)乘法,用學到的加、減、乘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重難點、關(guān)鍵:重點:1、100以內(nèi)加、減法口算。...

  • 西師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教案(精選17篇)

    【教材內(nèi)容及分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第一課時。《認識圖形》這部分內(nèi)容,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一單元練習課》教案(精選2篇)

    課題十二練習 課型:練習課授課時間:第周第課時 教學內(nèi)容:練習五8~11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 鞏固本單元所學20以內(nèi)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做練習。 二、練習: 1、第8題:這是一道計算題。...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用數(shù)學》教案(精選15篇)

    教學內(nèi)容:用數(shù)學(p19:例3)完成相應的做一做 教學要求: 1、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學會提出與他人不同的數(shù)學問題。 4、能夠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總復習教案(通用3篇)

    教學內(nèi)容:復習“認識鐘表”教學目標: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整時、半時、大約幾時認讀鐘表時間的認識,促進知識的系統(tǒng)化,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jié)構(gòu)。...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精選13篇)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27頁例題1,練習七第1、2題。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思想,培養(yǎng)初步的分類能力。...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人民幣》教案(通用14篇)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解決關(guān)于人民幣的簡單問題時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相關(guān)知識。(二)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了解不同的解題策略,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jīng)驗,初步學會有序思考。...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精選12篇)

    教學內(nèi)容:第二課時教學內(nèi)容:整理與復習《方位與圖形》教學目的:1、復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以及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間的聯(lián)系。...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人民幣》教案(通用15篇)

    第一課時 認識人民幣【教學內(nèi)容】教材30~31頁。【教學目標】1、經(jīng)歷在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認識人民幣的過程。2、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 角=10分。3、感受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愛護人民幣的教育。...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州市| 琼海市| 思南县| 乌兰察布市| 金川县| 资兴市| 潞城市| 台前县| 怀集县| 江川县| 府谷县| 河津市| 正蓝旗| 稷山县| 隆林| 额济纳旗| 汪清县| 稻城县| 介休市| 宁河县| 观塘区| 中西区| 屯昌县| 五大连池市| 岳西县| 青田县| 佳木斯市| 内丘县| 专栏| 廊坊市| 龙胜| 治县。| 凤台县| 清水河县| 开阳县| 平顶山市| 进贤县| 广灵县| 九龙坡区| 金门县| 页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