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精選8篇)
幼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通過引導幼兒理解猴子會飛的原因,激發他們的發散性思維。
(二)情感目標
通過感受童話內容,培養幼兒喜歡接納和欣賞他人的品質。
(三)人格目標
通過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培養幼兒創造性的人格特征。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多媒體軟件――猴子在樹上不同動作的圖片;童話內容的圖片以及“嘻嘻哈哈”、“悠來悠去”的字卡。
(二)知識經驗準備事先豐富幼兒有關水、陸、空生活的動物外形特征與生活習性的`知識。
三、活動方法激發法、歸因法、直觀表達法。
四、活動過程
1.猜謎語:第一條:小小游泳家,平時不說話。常在水里住,不到岸上來溜達。 (魚)第二條:身上穿著花花衣,兩對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愛剝芭舞,花叢里面采花蜜。(蜜蜂)第三條: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卜和青草,走起路來蹦蹦跳。(白兔)
2.提問:還有哪些動物是會游、會飛、會跳的?(鼓勵幼兒說得越多越好,訓練思維的流暢性和敏捷性)
4.再完整地欣賞一遍童話。
5.童話表演:我是會飛的小猴子。請幼兒用肢體語言把想到的會飛的辦法表現出來。
五、各領域滲透
藝術:猴子迪斯科、粘貼小猴子。
健康:體育游戲――猴子的本領。
科學:認識各類猴子的特征。
社會:培養幼兒欣賞他人的品質。
六、生活中滲透
在動物區觀察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七、環境中滲透
墻壁上張貼包括猴子在內的各種動物的圖片。
八、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周末帶孩子到動物園觀察猴子,續編故事。
幼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摘蘋果》,初步掌握踵趾步的動作要領,能跟音樂較合拍地做摘果子及踵趾步的動作。
2、在唱唱跳跳中表現秋收的愉快心情。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活動準備:
1、《摘果子》的音樂。
2、前期經驗準備:熟悉歌曲《摘蘋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聽音樂排座、練聲。
2、聽音樂《摘蘋果》,體驗歌曲旋律,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導入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拍一拍。這段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歡快)
這段音樂告訴我們一件高興的事情,秋天到了,小朋友在果園里歡快地摘果子呢!誰知道果子是怎么摘的呢?
二、學習摘果子的動作。
1、幼兒交流。(幼兒邊說邊做摘果子的動作,師幼一起學一學動作)
2、學習摘果子的動作,教師哼唱。
A、提示:手指張開并稍稍彎曲作握蘋果狀,手臂向上手腕轉動一次“大果子,摘下來。”
B、引導幼兒不同方位摘一摘。
C、這里的果子摘完了,前面還有的果子可以怎么摘呢?
3、學習踵趾步的動作。
“可以跑過去摘,怎么跑呢?”教師示范。
提問:老師是怎樣去的?讓幼兒說出腳的動作。
(腳跟,腳尖,跑跑跑。)
教師小結:像這種腳跟、腳尖、跑跑跑的動作叫踵趾小跑步,它是舞蹈動作里的舞步的一種 。
4、分步練習踵趾步。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腳跟、腳尖、跑跑跑。
5、幼兒聽音樂手腳配合練習摘蘋果動作。
6、完整學跳:《摘蘋果》
1、教師邊唱邊示范跳一遍。
2、幼兒邊唱邊學。
3、師生共同跳《摘蘋果》。
A、創設情境:現在背起我們的小竹簍,去摘果子吧!
B、教師:讓我們聽著歡快的音樂去摘蘋果好嗎?
放松活動:竹簍里的果子摘得滿滿的,心里覺得怎么樣?我們就帶著愉快的心情吧果子送到倉庫里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題材選擇恰當。該樂曲旋律歡快活潑,節奏鮮明,動作感較強,符合了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欣賞需要。活動的整體感覺是自然流暢、輕松活潑的.。整個活動我營造了一個有情、有趣的音樂“情境”,讓孩子們玩在其中、樂在其中,在感受音樂快樂的同時還發展了音樂的智慧和素養。整個活動環節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總體來說目標清晰,層次分明,孩子們能在游戲中感受歌曲輕松、活潑的情緒,并運用肢體動作表現。在活動中,我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在輕松愉快的情景游戲中進行活動,活動開展的較順利,大部分幼兒還是能跟著老師的思路來走的。
不足之處:
音樂游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如何讓音樂游戲開展的更加有效呢?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吸取先進的教學理念,盡可能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走出屬于自己特色的教學之路。一個有趣又有吸引力的音樂素材可以成為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催化劑”,提升一個教學活動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幼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梨子、蘋果等水果的顏色,以水果的種類為題材創編歌曲。
2、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梨子、蘋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圖片(正面沒涂色,反面涂有顏色)。
2、水果掛飾(梨子、蘋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動過程
導入
“今天呀,我們班來了幾位小客人。是誰呢?現在,就請它們出來和大家見見面。”
1、教師逐一出示蘋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圖片,并引導幼兒說出是什么水果。
2、學習歌曲《摘蘋果》的歌詞。
3、教師與幼兒一起唱《摘蘋果》1-2邊。
創編歌詞
老師告訴幼兒要根據水果的種類來編兒歌。
1、給梨子編。
由老師編第一句:樹上許多黃橘子,一個一個摘下來。啟發幼兒說出“我們喜歡吃橘子……”
2、給葡萄編。
“現在我們給葡萄編。誰來編第一句?”請一能力強的幼兒編第一句:樹上許多自葡萄,一串一串摘下來。再由大家編出第二句。
3、請幼兒把剛才編的兒歌連起來念一遍。
4、“小朋友們編的兒歌真好聽。現在我們再給西瓜編。誰會把兩句一下子編出來?”
請幼兒模仿前面的句式編歌詞。
5、請幼兒試著把編的兒歌連起來念一遍。
6、集體再念一遍,可邊念邊動作。
游戲:水果歌。
請幼兒戴上水果掛飾,練習兒歌。如老師唱“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戴蘋果掛飾的幼兒則站起來說:“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戴其它掛飾的'幼兒則不可以站起來。
鼓勵幼兒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編進兒歌,并念給爸爸媽媽聽。
區域設置和日常活動組織
在語言活動區放置其它水果圖片,引導幼兒為它們編《水果歌》。
與家長溝通計劃
可請家長帶幼兒認識更多的水果,了解其顏色,并將其編進兒歌,建議家長邀請鄰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參加創編,體驗成功的快樂,增進孩子之間的友誼。
幼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不受顏色、大小的影響進行分類活動。
2、鞏固點數的方法,并能說出總數。
3、幼兒樂于動手操作,喜歡與同伴一起參與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區分紅綠兩色的學習經驗。
2、教師準備
①背景蘋果樹6顆,紅、綠兩色的大小不一樣的蘋果若干。
②幼兒操作果盤,蘋果的筐子三個。
3、音樂
活動過程:
一、白版課件引入,幫老爺爺摘蘋果。出示老爺爺,小朋友們幫助他摘蘋果
二、教師出示6顆蘋果樹背景圖,鞏固點數方法,并說出總數。
師:小朋友我們來到了老爺爺的蘋果園樂,快來數一數,一共有幾棵蘋果樹?幼:6棵。
師:蘋果是什么顏色的?幼:紅色,綠色。
師:我們用小手指指看紅色的蘋果在哪,綠色的蘋果在哪,請小朋友指指看。幼:幼兒自由點指紅色蘋果,綠色蘋果。
師:這些蘋果都一樣大嗎?幼:不一樣大。
師:我們再找找看,大蘋果在哪里用小手指指看,小蘋果又藏在哪里?
三、請幼兒幫助老爺爺摘蘋果
1.老爺爺請我們小朋友幫小妹妹摘蘋果,摘什么蘋果呢?摘一個紅蘋果,一個綠蘋果,提問幼兒要摘幾個蘋果?幼:一個紅蘋果,一個綠蘋果。師:這是小妹妹的果盤,請小朋友把摘下來的蘋果放在果盤里,開始摘。
2.老爺爺讓小朋友給小弟弟來摘蘋果,這次摘得和剛才的不一樣,要摘什么蘋果,一個大蘋果,兩個小蘋果,請小朋友們重復老師的話,聽好要再去摘蘋果,
3.小弟弟,小妹妹收到你們給他摘的蘋果非常開心,弟弟妹妹都很喜歡吃蘋果,小朋友們喜歡嗎?吃蘋果有什么好處?幼:吃蘋果有營養,吃蘋果潔齒,吃蘋果有助于消化,讓幼兒共同了解吃蘋果的好處。
4.師;請小朋友為自己來摘蘋果,摘一個紅色的大蘋果,一個綠色的大蘋果和一個紅色的.小蘋果。教師出示三個籃子,籃子有什么不一樣的呢?你們發現了沒有?幼:籃子的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老一會請小朋友把大大的紅蘋果放在大大的紅籃子里,大大的綠蘋果放在大大的綠籃子里,小小的紅蘋果放在小小的紅籃子里。幼兒進行操作,老師進行隨機指導,鼓勵。
四、活動自然結束。小朋友們今天真棒,我們幫老爺爺摘了這么多蘋果,老爺爺非常感謝你們。快聽,老爺爺和我們說什么?
幼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聽信號做動作的能力
2、引導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間方位
3、初步培養幼兒的探索嘗試意識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需事先教會幼兒小雞走、找食等動作,豐富衣服部位的名稱。
材料準備:圍巾每人一塊,貼在胸前的小雞標志每人一個,母雞標志一個,狐貍頭飾一個,配班教師扮狐貍,鼓一面,《小雞找食》磁帶和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教師將圍巾圍在頭上作雞媽媽,幼兒一手拿住圍巾的'中間作小雞
2、今天媽媽帶你們云玩吧!(雞媽媽帶領小雞四周散開跑步入場)
二、游戲:“放氣球”
1、剛才有的小雞聽說去玩,高興得揮動起了圍巾,想一想,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表示高興?鼓勵幼兒嘗試變化圍巾向上拋,體驗樂趣。
2、幼兒練習放“氣球”,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為什么有的“氣球”高,有的氣球低(把圍巾變小就能拋得高)
3、幼兒之間交流:怎樣才能把圍巾變小?(把圍巾團緊)
4、引導幼兒根據討論結果再次練習放“氣球”
三、游戲:我的圍巾不見了
1、小雞們都很聰明,下面我們邊聽鼓聲邊來練習跑步吧,鼓聲快,就跑快,鼓聲慢,就跑慢,鼓聲一停,你就要把圍巾藏在身體的任何部位,最好不能讓媽媽找到。
2、幼兒游戲:教師根據游戲情況,請個別的幼兒說說圍巾藏在哪里?
(藏在袖子里,口袋里,腰里,衣服里面……等)
3、這兩只小雞把圍巾藏在袖子里,為什么一個人的圍巾被媽媽發現,而他卻沒有被媽媽發現呢?
4、用什么辦法可以把圍巾變小?(團和折)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5、第二次游戲,教師鼓勵幼兒積極探索、操作,想出與眾不同的想法。
四、游戲:小雞與狐貍
1、玩到現在,肚子有點餓了,我們去找點食物吧!不過你們小心被狐貍發現,如果聽到“狐貍來了”的聲音,就馬上躲在圍巾下面不動,要不就會被狐貍抓住。
2、配班教師扮“狐貍”蹲在一角,幼兒聽音樂學小雞走,找食等動作。當聽到狐貍來了的聲音時,小雞馬上用圍巾把自己蓋住,或蹲、或站,這時“狐貍”來了,它可以邊檢查邊說:“真想找只小雞當點心呀!咦,怎么都是五顏六色的‘花’呢”。如果沒有抓到小雞,狐貍就說:“等會兒再來吧!”然后離開場地。狐貍走了之后,小雞一起用放氣球等方法慶祝勝利。
3、游戲進行兩次,最后幼兒邊拋圍巾邊說:“我們勝利嘍。”
活動結束。
幼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 篇6
目標:
1、初步學會按顏色、大小特征分類。
2、復習3以內手口一致點數。
3、樂意參與集體活動,體驗游戲活動的樂趣。
準備:
1、老爺爺手偶一個。盤子人手一個。
2、大的紅蘋果28個,小的紅蘋果28個,大的綠蘋果28個,小的綠蘋果28個。
3、蘋果樹三顆。
過程:
一、引題:
教師:今天我們來到了老爺爺的果園,看果園里有什么呀?
二、觀察比較,感知蘋果的顏色大小特征。
1、點數果園里的果樹: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里有幾棵果樹?
2、教師:樹上有什么?這些蘋果長得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3、請說出蘋果特征的幼兒上來摘一個相應特征的蘋果。
3、教師小結:樹上的蘋果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聽指令摘蘋果,教師要求逐步遞進。
1、區分顏色特征。
(1)教師:老爺爺很開心我們來到他的果園做客,他要請我們吃蘋果哦,不過要我們自己去摘,老爺爺請我們摘一個紅蘋果和一個綠蘋果。
(2)幼兒操作(要求要有秩序,不推不擠,找好了馬上回到座位)
(3)師幼共同驗證
教師:你摘的蘋果是什么顏色的?
(4)按顏色分類:教師出示紅綠顏色的籃子,引導幼兒按顏色特征分類。
2、區分大小
(1)教師:你們剛才表現的真棒!現在老爺爺自己要去摘蘋果了,我們一起去幫助老爺爺好不好?這一次老爺爺要摘1個大蘋果、2個小蘋果。
(2)幼兒操作:幼兒人手一個盤子,請幼兒把摘過來的蘋果一個一個擺在盤子里。
(3)師幼共同驗證
教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我們摘了幾個蘋果?(請個別幼兒:你摘了幾個蘋果,有幾個大的,幾個小的)
(4)按大小特征分類: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籃子,引導幼兒按大小特征分類。
三、結束活動:把蘋果送回去。
1、教師:你們今天表現的'真好,老爺爺很喜歡你們,現在果園里的蘋果都成熟了,老爺爺要把它們都摘下來了,老爺爺只有一個人摘不完,你們愿意幫助老爺爺嗎?
2、幼兒再次摘蘋果,摘過來的蘋果擺放在盤子里。(要求摘3個蘋果)
3、教師出示4個籃子(大的紅綠籃子和小的紅綠籃子。)
教師:老爺爺給你們準備了一些籃子,數數有幾個?看看這些籃子有什么不一樣?
要求:大的紅蘋果要放在大的紅顏色的籃子里,小的紅蘋果要放在哪里?
3、分類送蘋果。
4、師幼一起檢查。
幼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課程中我們通過托抱走線、唱名字、膝上童謠、手部的精細動作、大運動游戲、繪本故事和集體游戲互動等,來鍛煉寶貝五大能力的發展,包括手部動作、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社會適應、大運動能力,促進寶寶更好的適應除家庭以外的人與環境,為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各種親子游戲、集體活動來增進寶寶之間和親子之間的良好互動,鍛煉寶寶們交往的能力。活動中教師運用多種游戲方式,讓活動氣氛更加活躍,引發寶寶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親子互動游戲增進寶寶與家長之間的親子關系以及增強寶寶的社會適應性;
2.感受兒歌的節奏、韻律,積累寶寶的語言能力;
3.在教師操作演示的過程中鍛煉寶寶的觀察力、手眼協調能力與模仿能力。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鍛煉了寶寶拇食指捏的動作。
活動難點:鍛煉寶寶摘到蘋果并準確的放到碗里。
活動準備
音樂準備:
1.走線音樂《秋之戀》
2.精細動作音樂《秋天的落葉》
1、大運動音樂《天天向上》
2、彩虹傘音樂《加油,Amigo》
教學具準備:
1、軟體樓梯
2、浴巾 n 條
3、閃卡《點卡》
4、彩虹傘
5、蘋果樹學具
活動過程
一、托抱走線(3 分鐘) 過程:
(一)配課教師播放走線音樂,并引導家長及寶寶擺放好拖鞋
師:現在請家長引導寶寶將拖鞋在教室一側擺好,從小培養寶寶的自我服務意識。
(二)主課教師引導家長及寶寶進行托抱走線
師:請家長抱起寶寶跟在 老師的身后站好,我們一起來走線啦,在走線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家長變換動作,將寶寶輕輕的向上向前托起或者輕輕的左右搖擺等動作。
(三)主課教師在走線過程中說出目的
目的:走線這一環節可以讓寶寶更好的適應教室環境,緩解寶寶的緊張情緒,讓寶寶更好的融入課堂當中。
(四)3 分鐘后配課教師將音樂以漸弱的方式暫停二、節奏問好、唱名字(5 分鐘)
過程:
(一)主課教師引導家長及寶寶地面坐下來
師:請家長引導寶寶在 老師的對面圍成一個半弧坐好。
(二)主課教師引導家長及寶貝進行節奏問好、唱名字
師:各位家長、寶寶早上好/上午好/下午好/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東北育才早潛中心,我是 老師,這位是 老師,接下來的時間由 老師和 老師陪伴大家一起度過。
(三)主課教師引導寶寶做自我介紹,進行唱名字
師:接下來老師要來認識一下寶貝啦,一會老師會先點寶貝的名字,家長要扶著寶寶的腋下將寶寶高高舉起來,說到,并清晰大聲的說出寶寶的姓名和月齡,讓寶寶能夠聽清,給寶寶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四)主課教師引導家長及寶寶一起唱歡迎歌,邊唱邊引導家長及寶寶做出揮手的動作
(五)配課教師進行鋼琴伴奏
師:現在讓我們伸出小手來歡迎一下 你好,我們歡迎你。
(六)主課教師說出節奏問好及唱名字的目的
目的:通過有節奏的問好不僅可以增強寶寶的節奏感,在自我介紹的過程中寶寶語言能力也相應的得到鍛煉,而且會逐步增強寶寶的自信心。
三、膝上童謠《小小魚》(3 分鐘) 過程:
(一)主課教師進行兒歌、動作演示
師: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接下來,請家長雙腿伸直,寶寶坐在膝蓋上,跟 老師的節奏一起上下顫動膝蓋。
(二)第二遍主課教師引導家長一起說兒歌做動作師:這一次請家長跟著老師來一起說,一起做!
(三)第三遍主課教師引導家長及寶寶感受節奏及兒歌的韻律師:我們再來一次,這一次寶寶跟家長要面對面坐。
目的:膝上童謠這一環節讓寶寶感知了穩定的節奏,發展了寶寶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小兒歌可以幫助寶寶積累語言。
附兒歌:
兒歌《小小魚》 小小魚,真美麗, 游到東來游到西, 我做網兒撒下去, 一二三,三二一 呼啦一下抓住你!
四、精細動作《摘蘋果》(15 分) 過程:
(一)教師操作演示
師:我的工作完成啦,從哪拿的送哪去。
(二)寶寶自主操作
師:現在請家長引導寶寶到教具架上,每次取一種教具進行操作,那在操作教具的過程中,家長要引導寶寶分開距離進行工作,并且家長要在這十分鐘里對寶寶進行有效的陪伴,來觀察寶寶的'發展能力對寶寶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主教老師引導寶寶收教具
目的:蘋果這項工作讓寶寶練習了摘的動作,鍛煉了寶寶拇食指的靈活性,一會在課上練習的時候,家長要引導寶寶左右手交替進行練習,回家以后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材料,讓寶寶練習拇食指捏。
五、運動游戲(8 分鐘)
(一)游戲一:翻翻樂過程:
1.主課教師情景導入
師:老師今天要引導家長帶著寶寶做一個空間知覺的鍛煉,首先請家長先看 老師來做一個示范。
2.配課教師播放運動游戲的音樂
3.主課教師引導家長及寶寶游戲,配課教師輔助
4.主課教師在寶寶活動過程中說運動環節的目的
目的:在空中旋轉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到寶寶的空間知覺和膽量,增加了親子之間的互動性和親子關系。
(二)游戲二:爬樓梯過程:
1.主課教師情景導入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軟體樓梯,一會我們的寶寶要開始爬樓梯啦, 讓寶寶學會一步一步爬上去,下的時候寶寶要學會轉身,小腳先著地下來。
2.配課教師播放運動游戲音樂
3.主課教師引導家長及寶寶游戲,配課教師輔助
4.主課教師在寶寶活動過程中說運動環節的目的
目的:在爬樓梯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寶寶身體的靈活性,和對自己小身體的控制能力,讓寶寶學會轉身下樓梯。
六、閃卡(3 分鐘) 過程:
(一)主教老師組織家長及寶寶坐下來
師:現在請家長帶著寶寶坐到 老師這里來圍成一個半弧形坐好,我們一起來看閃卡。
(二)閃閃卡
(三)收閃卡
(四)主課教師在收閃卡后說出閃卡的目的
目的:通過閃卡可以激發寶寶的右腦,在大量的閃卡過程中寶寶會打開自己的右腦來接收圖像,可以培養寶寶右腦瞬間記憶的能力,同時可以激發寶寶的語言能力。
七、彩虹傘游戲(4 分鐘)
(一)游戲一:鉆山洞過程:
1.主課教師引導家長和寶寶一起游戲
師:請家長將寶寶抱起來,我們要來做游戲了。2.集體游戲
師:老師的彩虹傘變成了一個大山洞,一會家長抱著寶寶從 老師這邊進入山洞,從 老師這邊走出山洞。
3.主課教師說出游戲目的
目的:在游戲過程中通過家長抱著寶寶進行鉆的動作,讓寶寶感受顏色的變換,增加對寶寶視覺的刺激。
(二)游戲二:網小魚過程:
1.教師引導家長及寶寶在教室的中間坐成一橫排
2.集體游戲
師:家長跟著 老師一起來數三二一,當數到一的時候老師的海浪會沖向寶寶和家長,這時家長就要抱著寶寶向后倒。
3.主課教師說出游戲目的
目的:在彩虹傘飄蕩的過程中,可以刺激到寶寶的視覺和反應能力。八、結束(3 分鐘)
師: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今天我們的課程就上到這里了,現在讓我們揮揮說再見吧,小寶寶再見,我們下周見。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通過親子互動游戲增進寶寶與家長之間的親子關系以及增強寶寶的社會適應性,并通過膝上童謠感受兒歌的節奏、韻律,積累寶寶的語言能力。在教師操作演示的過程中鍛煉寶寶的觀察力、手眼協調能力與模仿能力。
幼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 篇8
情感目標:
用活潑熱情的情緒,準確流暢的演唱此歌曲,表現朝鮮人民喜獲豐收時的喜悅之情。
知識目標:
通過聆聽、感受、模仿、教師引導和指導,小組合作、自學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等。
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讓學生能夠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二聲部合唱。
教學重難點:
一、第一樂段,樂句多是一字一音,速度較快,演唱時較難掌握,必須放慢速度來學習歌譜及歌詞,先慢是為了后快。
二、用優美圓潤的聲音表現歌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一:組織教學
用朝鮮歌曲《阿里郎》讓學生感受朝鮮族音樂風格,增進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
二:介紹新課朝鮮民歌
三:新課教學
(一)、新課導言:多媒體播放《希望》,導入朝鮮族歌曲。
在本節課中我們接觸到的是我們國家的另一個少數民族。同學們可以看到在風和日麗,彩虹滿天的豐收季節里,身著朝鮮族服飾的姑娘們,一邊唱歌一邊摘果子,你們聽,她們都在唱些什么?”
(二)、聆聽范唱《摘蘋果的姑娘》
師: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好象一群姑娘正在摘蘋果的熱鬧場面。
生:本首曲子的'曲調明朗、旋律優美,而且通俗易懂。
接下來通過聽唱法學習歌曲,在學習本首歌曲時可以齊唱分組唱男生和女生分開唱。
(三)、學唱《摘蘋果的姑娘》曲調:
1、請大家看歌譜,跟著老師的伴奏來學唱,一個小節停頓,反復三次。
2、我們請電子琴做老師,它來教唱,大家跟唱,也是一小節停頓,在彈奏時請認真聽。
3、引導學生聽教師彈奏第一樂段齊唱部分以及合唱部分旋律,分析歌中有哪些相同的旋律,然后讓學生跟隨電子琴模唱旋律,先慢后快。(在掌握以上旋律的同時,學生繼續觀譜,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合唱部分的第二旋律,聽教師彈合唱部分第二旋律,弄清第二旋律從哪進入,并與第一旋律比較,找出相異,隨琴模唱,唱準為止)。教師引領學生唱歌詞,讓學生先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并一起討論歌曲的意境接著用輕柔優美的聲音填詞。(清晰的吐字咬字)小聲填詞后,同桌互相找錯,繼續練唱,啟發學生們有感情的表演唱《摘蘋果的姑娘》。
4、完整唱譜,鞏固歌曲。
師: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接唱游戲,同學們分為四組,每組選出一名組長,帶領大家學習一個樂句,給大家5分鐘時間,然后我們來接唱。看哪組同學完成的最好。教師伴奏,同學四組接唱練習一遍,齊唱練習一遍。
注意:在合唱部分的曲調要強調舒展和熱烈,在演唱中把歌曲推向高潮,在豐收的季節人們掩不住內心的喜悅都在這里得到抒發,聲音來表現一定要“輕柔、優美”。
(四)、拓展練習。
師:接下來我們學唱歌曲第二部分,這部分是合唱內容,同學們分為兩組。女生來演唱高聲部,男生來演唱低聲部。請女同學自己試唱高聲部的旋律,男同學和老師來學習低聲部旋律。(教師教唱兩遍,作為課后作業。)
(五)、總結:今天的我們第六單元的快樂農家旅行到這就結束了,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得到了不同的體驗和收獲,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節音樂課的精彩內容,同學們再見!
四:板書設計:
G大調 歌曲分析: 44拍 快速 摘蘋果的姑娘(朝鮮族歌曲) 曲調明朗
旋律優美
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