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大聚餐》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4篇)
《動物大聚餐》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
1、初步了解各種小動物的特征,并運用各種材料將自己打扮成各種小動物。
2、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大膽創造和表現,充分展現自我,感受做中玩,玩中樂的愉悅。
3、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同伴間合作互助,相互交流,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通過教室內的環境布置、父母提供的參觀條件,幼兒積累了有關常見小動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2、材料:廣告紙、舊衣服、包裝紙、雨披、樹枝、吸管、無用的長布、雪碧瓶的蓋子、軟泡、果凍殼、毛線、一次性杯子、頭箍、蛋糕盒、發夾、羊角球、獨木橋等;工具:剪刀、透明膠、雙面膠、強力膠。
3、環境:寬敞的活動室。
4、磁帶《快樂的動物園》,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討論孩子們心目中“可愛的小動物”。
由于我們在前一階段進行了相關的主題活動,所以幼兒對小動物的印象極深。幼兒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2、引導幼兒回想、討論各種小動物的特征,試想自己變成什么。
活動中幼兒紛紛發表意見大膽地暢所欲言。
如:路路想要變成一只可愛的小山羊;思思想變換成一頭小豬;欣欣渴望自己成為一個惹人喜歡的小花貓。
3、幼兒自主選擇各種各樣材料,裝扮自己。
幼兒七嘴八舌地討論著:用毛線貼在白色衣服上可以當作綿羊身上的毛,在蛋糕盒上畫格子,就成了烏龜背上的殼了,果凍殼做梅花鹿的角。
4、幼兒互相合作,互相幫助,教師以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制作,為他們出謀劃策。
活動中,波波小朋友幫助文文把毛線貼在背上做羊毛,宇宇幫助思思裝上了“豬鼻子”,菲菲和佳佳合作共同制作了貝殼裝在了背上,珊珊撕下透明膠把果凍殼“安裝”在希希頭上,一頭梅花鹿出現了……
雖然幼兒是初次進行動物的裝扮活動,可由于他們已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在此使他們也有了充分展示的舞臺,就是利用一些廢舊物品來表現自己對動物的喜愛。
5、對于同伴的裝扮,進行彼此評價、相互欣賞。
波波通過裝扮儼然成了一個“孫悟空”,他先是拿一塊布圍在身上,再拿一個女小朋友的頭箍套在頭上,眨眼間一個猴子顯身了。
思思在一個雪碧瓶的蓋子上挖了兩個洞,然后裝在鼻子上,一個豬鼻子出現了。
樂樂拿了兩個一次性杯子,做成了山羊角。
欣欣用幾根吸管分別裝在臉上,裝作了一只小花貓。
貝貝用兩根開叉的樹枝貼在頭上,仿佛是一只梅花鹿的角。
幼兒在互相欣賞別人的作品后,歡快地唱起了歌曲:快樂的動物園。
6、布置運動會比賽場地,并介紹游戲規則。
幼兒分4組比賽,每組從第一位幼兒開始(即坐在羊角球上),高興地跳起來,手握緊手把向前跳動,穿越“山洞”,走過獨木橋,拿到水果后,按原路返回。
這時幼兒情緒高漲、積極求上進的心情頓時被調動起來。但隨著一聲“開始”,他們又紛紛投入到游戲中,緊接著的是一聲聲“加油!”、“加油!”。
7、幼兒進入游戲,教師作為裁判,指導幼兒游戲。
8、活動結束,引導幼兒收拾物品回家休息。
幼兒、教師一起拾的拾、背的背、抬的抬,將活動室場地收拾干凈。
《動物大聚餐》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物體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2、進行5以內的數物匹配,體驗成功的快樂。
3、在活動中激發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小動物聚會》課件
2、幼兒操作用的盤子,上面標有2-5的數字或點子,固體膠
活動流程:
一、猜一猜(引起幼兒的興趣)師:過新年了,小動物們要開聯歡會啦!猜一猜,會有哪些動物來?
二、按照線索猜動物老師給你們一些線索,你們來猜。
線索(一):蛋
1、猜猜誰會來?為什么?(紅紅的是雞蛋,白白的是鴨蛋)
2、讓我們一起叫小雞出來,師幼一起叫:小雞快出來!(PPT驗證)真的是小雞,小雞長大了,變成了什么?(一只公雞一只母雞)它們有什么本領?
數一數雞有幾只?可以用幾個點子來表示?(PPT驗證)
3、讓我們一起叫小鴨出來(PPT驗證)數一數小鴨有幾只?。可以用那個數字來表示(PPT驗證)
線索(二):梅花腳印
1、這是什么?(腳印)
2、猜猜是誰來了?
3、你怎么知道是小貓來了?
4、讓我們一起叫小貓出來(PPT驗證)數一數小貓有幾只?用那個點子卡來表示?(PPT驗證)
5、還有誰的腳印象梅花?
6、讓我們一起叫小狗出來(PPT驗證)數一數小狗有幾只?用那個數字卡來表示?(PPT驗證)
7、數一數一共來了幾種動物?(看PPT數,小動物一個一出來)第一個是誰?第三個是誰?……
8、那種動物有2個?那種動物有5個?……
三、小動物吃自助餐(練習數物或點物對應)小動物開聯歡會真熱鬧,我們也來當小動物去參加它們的聯歡會。
1、幼兒扮演小動物
(1)幼兒自由選擇胸飾。說說自己是誰,喜歡吃什么。(每位小朋友可以去選自己喜歡的胸飾,扮演小動物。)
(2)師:小動物們,你們的肚子餓了吧!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喜歡吃的食物,請你們吃自助餐。
(3)每人拿一個盤子,看看盤子上有什么?(點子和數字)
要求:(a)想一想,你扮演的是哪個小動物,它喜歡吃什么食物?
(b)每人拿一個盤子,,拿和盤子上有數或點一樣多的食物。
2、幼兒根據盤子上的點子或數字取食物。
3、講講自己找了什么食物?有多少?(給客人檢驗)
導師點評:
1、選材很適合本班幼兒,活動環節清晰連貫,老師教態親切,和幼兒的互動很好!
2、老師的語言簡練,到位,這是數活動基本要求。
建議:
活動中缺少疏理,幫助幼兒鞏固知識的環節。如在出示課件上有地一個是什么動物,第二是什么動物是可出現圖片在和板上,讓幼兒來排一排順序,即鞏固又有提升。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上下來。我自己有以下及幾點感受:活動的整個環節設計整合了一些和小動物有關的知識,,活動的層次清晰,富有情趣,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顒訒r的思路清晰、語言精練,能和幼兒很好的互動。活動中運用了多媒體,讓幼兒跟著課件的一一呈現,老有趣味的學習。本班幼兒的專注性和傾聽習慣發展夜較好好。
但在活動中夜出現了一些不足,如:目標的表述調整一下,第一條和第二條的前半條合并,指向數活動方面的要求,第二條指向情感目標;環節二中最后部分滲透序數概念較好,但數字的使用不合適,混淆了幼兒的思維;分享交流環節可以,考慮更好的呈現方式。比如:盤子上呈現小動物,最后將盤子貼到大黑板上,集體進行檢驗等。
《動物大聚餐》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能大膽按一定的方位順序較連貫地講述。
2、感受動物聚會其樂融融的熱鬧氛圍。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小猴子毛絨玩具、掛圖分別用三張紙遮著、 活動音樂磁帶。
2、幼兒用書。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難點: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掛圖,按一定方位順序較連貫地講述。
2、指導要點:遮蓋掛圖,先展示掛圖的一部分,層層遞進,逐步引導幼兒觀察小書。
四、活動過程
1、導入:出示猴子。小猴子說:"今天森林里可熱鬧了,小動物們都來聚會了,我們去看看吧! "2、 看圖分段講述(1)池塘里動物打開中間畫面的遮蓋,說說池塘里有些誰,他們在干什么?
根據幼兒講述,教師小結。
(2)大樹周圍動物提問;池塘一邊大樹上有些誰?(引導幼兒從上下,從前到后觀察),它們分別在干什么?教師引導他們對動物的特征、動態、神態進行仔細觀察。
根據幼兒講述,教師小結。
(3)玩蹺蹺板動物提問:
猩猩和野豬在河邊干什么?它們看上去怎么樣?
烏龜和誰在玩蹺蹺板?烏龜好像要掉下水去?,這怎么回事?(引導幼兒觀察烏龜玩蹺蹺板時又驚又憨的神態,小野豬流露出的頑皮而又幸災樂禍的神態。)哪兩個動物正在看它們玩蹺蹺板?是什么表情?--引出擔心,著急。
請個別幼兒試著講述這個場景教師作適當補充。
(4)木桌附近動物提問;誰坐在木桌旁邊?它們在干什么?
小猴看見誰向它們游過來了?聰明的小猴子想了個什么主意?
(5)洗澡動物提問:
大象媽媽和小象在干什么?小象看上去怎么樣?
教師和幼兒一起對這個場景作一描述:"不遠處大象媽媽用長長鼻子把水噴向小象,哈哈,小象一邊哼著歌一邊洗澡舒服極了"。(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大象媽媽和小象之間流露出的的親情)
3、動物聚會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圖片
(2) 幼兒看活動材料自己講述,教師注意幼兒的講述順序。
在動物聚會中,先講哪里?后講哪里?那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3)請個別幼兒來講述。
五、評價要素
是否能按一定的方位順序連貫地進行講述。
六、活動建議
孩子的講述能力是參差不平的,不能要求每一名幼兒都達到很完整的講述水平,只要孩子樂意講,都應該受到贊賞。
教學反思:
在今天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動物特別感興趣。激發幼兒繼續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但是活動過程中,課件上出現的動物種類有限,有些動物只能借助于圖片讓幼兒認識、觀察,因此教師在幼兒對動物認識經驗的把握不夠準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一環節中對幼兒思維鍛煉的效果。
《動物大聚餐》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我園組織到南寧動物園開展秋游活動。活動過程中,發現幼兒對動物非常好奇和喜歡,為加深幼兒對動物的認識,設計此課程。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動物的特征和習性。
2、模仿動物的聲音和形象。
3、引導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編故事。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認識動物的名稱和特征,難點是認識動物的習性。
活動準備
1、動物頭飾若干,動物圖片若干,玩具動物若干。
2、食物盤4個,塑料的水果、樹葉、肉類、小魚若干。
3、進餐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與幼兒交流談話,談談在動物園里看到了什么動物,最喜歡什么動物。
2、活動環節:
。1)出示大象、老虎、袋鼠、海豚等圖片和玩具,提問幼兒說出相應的名稱。
。2)老師以《動物大聚餐》的故事形式體現動物的`特征與生活習性。
(3)根據動物的特征,讓幼兒表演相應的聲音和形象,老師給予指導。如:用手臂代表大象鼻子,學習老虎“嗷嗚”的聲音,袋鼠蹦蹦跳,海豚水里游等。
3、游戲環節:動物餐廳
。1)分別給幼兒戴上各種動物頭飾。
。2)在餐廳里放上不同食物的食物盤。
。3)進餐音樂響起,幼兒根據自己的頭飾扮演相應的動物,并模仿動物的聲音和動作走到餐廳,尋找相應的食物進餐,老師巡場指導。
4、小結:老師與幼兒共同小結,動物們形態可愛,動作有趣,他們在一起是多么的快樂,我們都要關心它們,愛護它們。
教學反思
1、根據去年幼兒園組織去動物園秋游的活動過程中發現幼兒對動物非常感興趣與好奇,由于游覽的時間有限,幼兒不能深入的了解動物的特征與習性,只留下簡單的形態印象,為此,我設計此課程加深幼兒對動物的印象和認識,在設計教案前,先讓幼兒自由交談在動物園里的所見所聞,了解他們對動物知識的需求,之后我選了幾種孩子比較喜歡且有代表性的動物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2、在活動過程中,與幼兒交談在動物園里的所見所聞。并出示幾種動物圖片,提問幼兒說出動物名稱,通過故事《動物大聚會》貫穿動物的特征與生活習性,讓孩子感興趣的認識到動物們的不同習性。并讓幼兒根據動物不同特征創編動物模仿動作,創編過程中我給個別能力差的孩子給予指導。
3、游戲活動環節,根據故事《動物大聚會》的內容,設計動物餐廳游戲,幼兒根據自己的頭飾扮演相應的動物,根據我的提示模仿動物的聲音和動作走到餐廳,尋找相應的食物愉快進餐,通過開展游戲讓幼兒生動的認識動物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在師生互動方面,孩子能與我輕松愉快的交談以及扮演動物。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主的創編模仿動作。最后通過我的情感教育,讓孩子更熱愛大自然和保護動物。
4、如果下次再上此類課程,我會考慮只以一種動物為主題,因為小班年齡小,一次講幾種動物,印象不夠深刻,只講一種動物更加有助于幼兒關注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