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教案參考(精選8篇)
大班教育教案參考 篇1
活動目的:
1、學習刮蠟畫的技巧,了解刮蠟畫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蠟畫的方法。
2、培養幼兒對刮蠟畫的興趣,激發幼兒大膽創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愛干凈,整潔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大張范畫幾張,半成品幾張(一張鋪好淺色底色的'半成品,一張在淺色底色上涂好深色的半成品)作業本、竹簽(可用牙簽代替)、各色油畫棒、舊報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非常漂亮的顏色寶寶,我們讓它們出來和小朋友見見面。看它們手拉手,臉貼著臉,正一起高興的玩呢。正玩的高興,忽然被一大片烏云蓋住了,悶得它們喘不過起來,心里難受極了。誰來想辦法救救顏色寶寶呢?讓它們出來,重新看到這美麗的世界(老師邊說邊演示道具)
(二)欣賞范例示范講解
老師帶來了一件工具,可以救出顏色寶寶,你們看是什么(出示牙簽)
教師示范,我要用牙簽堅硬的頭去刮破烏云,看,救出一只小鳥(老師用刮出一只小鳥)看又救出了一架飛機……顏色的寶寶又能看見美麗的世界,心里真開心。
(示范用不同方法的線條,讓幼兒了解出現的不同結果)
欣賞范例,竹簽繼續去救更多的顏色寶寶,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們來看一看,說一說。
(三)認識刮蠟畫 熟悉作畫步驟
剛才救出那么多的顏色寶寶,出現的這些漂亮的圖畫,這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刮蠟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刮蠟畫。
交代作畫步驟:
⒈先用自己喜歡的淺色,在紙上涂一層,可以用幾種不同的顏色,可以用幾種不同的涂色方法,要稍稍用力,用點勁,涂厚些。
⒉再在淺色上面涂上一層深色,蓋住淺色,涂色要均勻。
⒊最后用牙簽刮出一個有趣的故事來
(四)幼兒作畫 教師指導 提出要求。
⒈先涂一層淺色的顏色,涂滿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時候,涂得均勻,涂得滿,動作要快。
⒉想好了主題再刮畫,錯了的話用同樣的深色蠟筆,蓋上重畫。
⒊用牙簽刮蠟時,力度要適度,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
⒋注意安全,牙簽不能往口里含,不能往小朋友的身上,臉上戳,注意保持手和衣服的干凈。
⒌發作畫工具,人手一盒油畫棒,作業本,一支牙簽,一張舊報紙。(舊報紙墊桌子上,防止油畫棒畫在桌上)
(五)幼兒作品完成 教師對幼兒作品進行評講
(六)活動結束
幼兒將舊報紙,油畫棒,按常規放好。老師組織幼兒有秩序的洗手。
大班教育教案參考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車,了解車的基本外形和構造
2.根據生活經驗大膽設計未來的車,嘗試表現未來車的多功能和獨創性。
3.體驗大膽想象和自由創作未來汽車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教師用材料:掛圖"未來的車",各種汽車圖片。
2.勾線筆、油畫棒等。
經驗準備:幼兒有乘汽車的經驗,了解常見車的作用和特性。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談話:未來的汽車
二、探索發現
1、教師出示掛圖"未來的車",引導幼兒討論各種交通工具的功能和構造。
2、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心目中理想車的外形和本領。
3、翻開《創意美術繪畫篇》第11頁,引導幼兒欣賞"藝術角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小畫家們獨特、大膽的想象,以及多樣的表現形式。
三、創作表現
教師交代要求,幼兒自由創作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要求:
(1)將汽車神奇的地方畫出來。啟發幼兒將未來車的外形聯系其本領進行創作。
(2)設計一個你喜歡的汽車標志,畫在汽車看得最清楚的地方,并給設計的標志取一個名字。
(3)提醒幼兒為作品添畫相應的背景。
四、欣賞評議,展示幼兒作畫結果并布置墻飾
(1)幼兒介紹:未來汽車的本領、汽車標志。集中展示作品,并逐一欣賞。教師從幼兒作畫過程中的表現及完成的作品兩個方面作出評價。
(2)布置墻飾:未來的汽車。結束活動,師幼共同收拾整理材料。
活動延伸:
繼續觀察汽車的種類和本領,在美工區提供廢舊物品,鼓勵幼兒用立體的形式制作未來的車
大班教育教案參考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在沙瓶上進行繪畫,練習幼兒立體作畫的能力。
2、回憶經驗,鞏固對迎春花、喇叭花等一些花的特征的了解。
3、體驗表現與創造的樂趣,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觀察過各種各樣的花。
2、幼兒有立體作畫的經驗。
3、沙瓶人手一份。
4、顏料、毛筆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交流,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季)?春天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呢?"
二、回憶經驗,復習表述。
1、師:花園里的花真美麗,前幾天,我們在花園里都看到了哪些花呢?(蝴蝶花、迎春花、杜鵑花……)
2、師:我們前幾天在花園里找到了許多花,有迎春花……老師還給他們照了相呢。看!這是什么花?(繡球花、迎春花……)
3、小結:我們剛才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它們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顏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樣,有的像喇叭一樣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可真高興,可是有一只小蝴蝶不高興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幼兒猜想)
三、自主選擇,創造表現
1、師:因為小蝴蝶的花園里什么也沒有,所以想請小朋友幫忙,幫忙裝飾花園,讓它的花園比別人還漂亮。
2、介紹材料與操作要求。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四、鼓勵交流、體驗情感。
師:今天我們幫助小蝴蝶畫出了這么美的花園,小蝴蝶可高興啦!讓我們一起把自己設計的花園布置在"青青草原",讓更多的朋友來參觀我們的美麗花園!
大班教育教案參考 篇4
活動目的:
1、通過老師演示,進一步感知音的強弱變化,并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現強。
2、理解歌詞,掌握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在聽聽、看看、玩玩、唱唱中學習演唱歌曲。
3、能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歌曲,體驗鼓上的小米粒彈跳的樂趣,初次嘗試創編歌曲。
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幼兒座位擺成半圓形。
2、物質準備——小鼓一個,彩色米粒若干,紙制小動物,歌曲錄音帶,節奏圖譜,動物圖譜。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1、聽鼓聲進行節奏練習
2、教師分別用不同力度敲擊小鼓,引導幼兒聽辨強弱。
3、引導幼兒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現強弱。
二、老師演示,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并學習演唱。
1、出示米粒。師:今天,小鼓和米粒做游戲,請仔細聽,認真看。
2、將米粒放在鼓面上,分別用輕重不同的力度擊鼓,引導幼兒觀察米粒的變化,并得出結論: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
3、出示節奏圖譜和動作圖譜,引導幼兒奏念以上兩句兒歌。
4、幼兒模仿米粒,聽鼓聲的強弱,邊念邊表演以上兩句歌詞,要求在跳的動作上表現出強弱。
5、教師示范唱,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
6、幼兒當米粒,教室地面當鼓,聽音樂邊唱邊做游戲“鼓上的小米粒“,要求在第三、四樂句上按節拍跳躍,能表現出強弱,最后一句上定格,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各自形象。
7、引導幼兒分析、處理歌曲。
三、拓展、創編
1、出示紙制動物放在鼓上,引導幼兒討論:重重敲,輕輕敲,動物會發生什么變化。
2、引導幼兒創編新歌:鼓上的小動物“,并能邊唱邊做游戲。提問“除了小米粒,小動物能在鼓上跳舞,還有誰會在鼓上跳舞?”啟發幼兒大膽創編。
四、結束活動:
提問“小米粒能在鼓上跳舞,還可以在什么地方上跳舞啊?”
大班教育教案參考 篇5
為了使廣大師生更深入地了解逃生常識,加強安全防范意識,具備自救互救能力,在遇到爆炸、火災、地震等突發事件時能從容應付,有組織、有秩序進行疏散,最大限度地保護廣大教職工和學生的人生安全。幼兒園組織開展本次應急疏散逃生演練。
一、演練主題:
防災疏散
二、時間:
20xx年1月15
三、對象:
文家中心幼兒園大、中班
四、指揮中心
指揮長:
成員:各樓層負責人、各班級老師、各出口負責人
五、崗位安排及具體職責:
1、一樓總負責人:
大廳東、西安全出口負責人――
一樓走廊東門口負責人:卞
伙房后門口負責人:顧x
2、二樓總負責人:姜
西樓梯負責人――田
東樓梯負責人――王
3、三樓總負責人:呂
西樓梯負責人――穆x
東樓梯負責人――賈
崗位職責:
總負責人:及時處理發生的一切安全等事故,緊急情況下負責疏散撤離指揮,并向幼兒園負責人報告疏散情況和人數。
樓梯及各出口負責人:緊急情況下聽到報警后,第一時間前往指定崗位指揮撤離。同時向孩子重復提醒:“不要擁擠,聽老師指揮,注意安全,”孩子全部撤離后,按就近原則一人負責檢查活動室,一人負責檢查廁所等可能有孩子滯留的場所,隨即跟隨隊伍撤離危險區域,協助班級帶隊教師進行第一次人員清點。并及時向負責人匯報。
六、疏散原則:
1、疏散時,師生必須用毛巾或手帕等手捂口鼻,彎腰遠離樓體,撤離到安全空曠地帶。
2、教育孩子嚴禁推搡、擁擠、搶先,有序安全撤離。
3、樓梯疏散撤離隊伍發生沖突時,按先到優先原則,一律聽從樓梯負責人指揮。
4、教師疏散撤離時,特別照顧特殊學生(特異體質或患病幼兒)。
七、疏散路線:
大一班沿大廳西側兩路縱隊快速有序地撤離,從大廳西門出去到南甬路。
大二、大三班沿大廳東側兩路縱隊快速有序地撤離,從大廳東門至東甬路
大四沿一樓走廊東門快速有序地撤離出去。
中一班沿二樓大廳向南成兩路縱隊快速有序地從伙房南樓梯撤離到樓外。
中二班從主樓梯下到一樓,然后從大廳西門安全出口快速有序地撤離。
中三班從主樓梯下到一樓,然后從大廳東門安全出口快速有序地撤離。
中四班從東樓梯下到一樓,然后從樓道(東)安全出口快速有序地撤離到小學操場。
八、具體步驟:
1、一旦發生災難,聽到警報后或發生危情后指揮中心成員馬上集中開始指揮應急疏散。
2、全體師生立即自動啟動正在上課的教師聽到報警信號(哨音:一長一短連續兩遍),第一時間向孩子發出:不要慌亂,聽從指揮,按預定迅速撤離!”的指令,并組織孩子立即離開座位,按座位先后次序撤離教室,撤離過程聽從各樓梯負責老師指揮。
3、樓層負責人聽到報警后,第一時間吹響哨聲并前往指定崗位指揮撤離。樓梯負責人向孩子重復提醒:“不要擁擠,聽從指揮,注意安全!”孩子全部撤離后,按就近原則一人負責檢查教室,一人負責檢查廁所等可能有孩子滯留的場所,隨即跟隨隊伍撤離危險區域,協助帶隊教師進行第一次人員清點,并及時上報。
4、指揮中心根據報告情況,指揮救護隊進行及時救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并及時向上級匯報。
5、全園師生安全有序撤離至安全區域后,班主任立即進行第二次人員清點,并向負責人報告。
九、保障措施:
1、宣傳防災知識,組織相關人員對演練方案進行培訓,明確崗位職責,熟悉疏散路線、方法。
2、班主任負責教室內課桌椅的合理排放,排除應急疏散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障礙。
3、組建救護隊,隨時待命,實施緊急救援。
4、加強對孩子心理輔導,降低災害恐慌心理。
大班教育教案參考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動畫片回憶、欣賞、討論,進一步熟悉劇情,了解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
2、在觀察、講述中進一步關注道具和場景的變化,感受其造型和色彩的美。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教師已經與幼兒一起完整地欣賞過《葫蘆兄弟》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主要角色、主要情節等。
物質準備:教師準備《葫蘆兄弟》的VCD。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葫蘆兄弟》的主要人物及其特點,豐富幼兒對故事角色的認識。
(1)你們看過動畫片《葫蘆兄弟》嗎?
(2)這個動畫片里有哪些人?
(3)他們有些什么本領?
(4)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動作、表情、做的事情)
2、請幼兒欣賞動畫片《葫蘆兄弟》開始的“葫蘆娃出世”片段,了解故事中角色的服飾和故事發生的背景。
(1)故事里說了哪七個兄弟?
(2)他們有什么不同?(服飾、本領)
(3)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4)從什么地方表現出來的?
(5)故事里還有誰?他們又是什么樣的?(外形、服飾)
(6)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7)動畫片里除了葫蘆山還有哪些場景?
3、與幼兒欣賞動畫片《葫蘆兄弟》中“智斗妖精”的片段,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的動作和語言進行簡單地表演。
(1)在這個動畫片里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2)他是什么樣的?他說了什么?做了哪動作?
(3)你能表演給大家看嗎?
(4)這段內容發生在哪里?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4、引導幼兒欣賞《葫蘆兄弟》動畫片的主題歌,自由表演自己喜歡的角色,表達自己對角色的喜愛之情。
(1)跟著音樂表演你喜歡的`角色,做做他做的動作。
大班教育教案參考 篇7
核心目標:
1、欣賞、了解故事的內容、情節,熟悉角色的特點與主要對話。
2、繼續學習運用繪畫、剪貼等方法制作道具和簡單場景,并會進行布置。
3、知道制作請柬、門票的方法,嘗試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裝飾。
4、樂意在觀眾面前大膽地、有表情地表演童話劇,體驗表演的樂趣。
5、知道怎樣進行角色競爭,能正確對待反面角色和競爭的結果。
案例設計:
活動一《小熊拔牙》(童話劇欣賞)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討論,進一步了解童話劇的基本藝術特征,感受它的藝術美。
2、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和認識,嘗試模仿劇中人物的表情和動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欣賞過童話劇,對童話劇的表演特點(背景、道具、服裝、對話等)有初步的了解。
物質準備:教師準備童話劇《小熊拔牙》的VCD(還可以換成其他簡單的童話劇碟片)。
活動過程:
1、和幼兒共同欣賞童話劇的VCD,初步了解童話劇是由人表演的——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 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是誰表演的?你怎么知道的? 這樣由人來表演童話故事我們叫它什么?(童話劇)
2、請幼兒再次欣賞童話劇,引導幼兒觀察童話劇的服裝和道具。
(1)表演童話劇的演員穿著什么樣的衣服?還戴了什么?
日常活動:在下午活動或餐前等時間,教師與幼兒一起欣賞動畫片《葫蘆兄 弟》的VCD,幫助幼兒簡單地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對話、情節等。
家園共育:請父母與幼兒一起觀看童話劇表演或收集一些童話劇的CVD,幫助幼兒了解童話劇表演的特點。
大班教育教案參考 篇8
一、演練內容
指揮全體師生安全疏散
二、演練時間:
三、演練程序
主副班教師先帶本班幼兒在活動室候命,負責疏散人員聽到報警后,立即到指定的地點,維持秩序,加強疏散管理。
四、參加演練人員
全園教職工
五、演練指揮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六、負責疏散的管理人員:
發布疏散命令:
一樓東門:
一樓西門:
二樓東樓梯:
三樓西樓梯:
疏散集結地負責人:
七、應急處置分工:
總指揮:電話:
副指揮:電話:
信息聯絡:電話:
現場保衛:電話:
疏散安置:電話:
救援:()、
醫療救治:電話:
后勤保障:電話:
調查處理:
八、疏散路線:
1、一樓兩個班:中一在活動室南門往外跑,中二班也在活動室南門往外跑。
2、二樓四個班:中三班、大四班靠東樓梯下樓往外跑,中四班、大三班靠西樓梯下樓往外跑,快速安全疏散至幼兒園操場。
3、三樓兩個班:大一班靠東樓梯下樓往外跑,大二班靠西樓梯下樓往外跑,快速安全疏散至幼兒園操場。
在疏散過程中,副班老師在隊伍前引領,班主任斷后,其他教師在中間,負責確保全部孩子疏散,要求幼兒有秩序的依次快速、安全下樓,疏散到幼兒園操場南頭。如兩班相遇,則按高年級讓低年級,四班讓三班,三班讓二班,二班讓一班的順序通過,禁止起哄、搶先、推搡、擁擠等危險行為。
注意:各班孩子在操場距離南墻三米處集結。自東向西排列:(中一中二居中)
九、演練啟動方式
演練開始以廣播疏散命令為號:“防踩踏疏散演練開始,各班立即組織孩子疏散!”聽到命令后,負責疏散人員應立即到崗,現場指揮,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疏散,疏散師生要聽從疏散人員的指揮。班主任與配班教師一起帶領本班幼兒按照疏散線路快速撤離到幼兒園安全地帶。
十、人數清點
各班班主任撤離到操場后立即清點人數,清點無誤后向杜曉璐報告安全疏散人數。杜曉璐落實各班無遺漏幼兒后向園領導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