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早期閱讀活動《山谷娃娃》的教案(通用3篇)
幼兒園中班早期閱讀活動《山谷娃娃》的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大海壯麗開闊、變幻無窮,是孩子們最喜愛、最想探索的自然環境之一。孩子們生活在沿海城市,對大海已具備了一些感性認識,而《海娃娃》的歌曲旋律優美動聽、輕快活潑,幼兒喜歡。因此,我們選擇了舞蹈欣賞《海娃娃》這一活動內容,運用電教手段創設活動背景,讓孩子們赤足進入活動場地,好像置身于大海之中,能讓幼兒更好地參與活動,去欣賞美、創造美。
二、活動目標
(一)感受《海娃娃》輕快活潑的音樂旋律,體驗并理解舞蹈結構中所表現出的歡快情緒及情節內容,產生對自然和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 通過聯想與想象,用語言和身體動作表達對舞蹈《海娃娃》的感受。
三、活動準備
。ㄒ唬┪镔|準備:“海娃娃”服裝一套;《海娃娃》音樂(選自太平洋影音公司出版的《快樂天使——中外兒歌200首之三》CD碟中的《海娃娃的歌》,為使幼兒容易理解,故簡化為《海娃娃》);“美麗的大!背槔酵队捌粡。
(二)心理準備:讓幼兒觀看有關大海的錄像帶,豐富幼兒對海的認識。
四、活動過程
。ㄒ唬┏鍪尽懊利惖拇蠛!蓖队捌,創設活動情景,以帶幼兒去海邊旅游的方式引入活動。
(二)調動幼兒原有的經驗,請幼兒說出在海邊玩的各種想法。
。ㄈ 請幼兒在《藍色的海洋》的音樂聲中,赤腳自編海邊玩耍的動作。
。ㄋ模 請幼兒欣賞歌曲《海娃娃》,感受樂曲的旋律情緒及節奏。
。ㄎ澹 教師穿著“海娃娃”服裝表演舞蹈《海娃娃》,請幼兒欣賞舞蹈。
。 請幼兒說出欣賞舞蹈的感受,討論:你欣賞舞蹈時想到了什么?
(七) 請幼兒欣賞舞蹈的第一段“情緒舞”,觀察海娃娃的表情和情緒,體驗舞蹈的歡樂氣氛,并讓幼兒隨意模仿動作。討論:欣賞這段舞蹈,你有什么感覺?你從哪些表情、哪些動作中看出海娃娃很開心?
。ò耍┬蕾p第二段情節舞,請幼兒注意觀察海娃娃具體形象的舞蹈動作,并發揮想象力創編海邊玩耍的情節動作。討論:剛才海娃娃在海邊玩什么游戲?如果你是海娃娃,你會玩什么游戲?請你用舞蹈動作告訴大家。
。ň牛 請幼兒再次完整欣賞舞蹈《海娃娃》,看到自己喜歡的動作應鼓掌助興。
。ㄊ 全班幼兒模仿或自編舞蹈《海娃娃》。
(十一)游戲:請幼兒到別的地方去旅游。在游戲情節中,在《海娃娃》的樂曲聲中跳著舞愉快的結束活動。
五、活動評析
《海娃娃》的音樂優美動聽、輕快活潑,所表現的主題和場景是壯麗開闊的大海。美麗的大海、動聽的音樂、優美的舞蹈能勾起幼兒無限的暇想,以激起他們對大自然、音樂的追求和感受熱情。在模仿和創編舞蹈的過程中,幼兒的藝術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現力都得到了增進。
此活動如果要成功,必須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激起幼兒對大海的實際經驗或通過書本、媒體得來的間接經驗,營造良好的情景氛圍;二是創編舞蹈《海娃娃》要富有童趣,動作要貼近生活,情節和動作要易于理解。
對活動過程的設計,以幼兒喜歡的活動——到大海旅游作為導入,并讓幼兒赤腳和卷起褲腿。這樣,在投影出“美麗的大海”的場景時,能使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舞蹈欣賞部分,運用了“整分整”的教學模式,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從感受音樂進入到欣賞舞蹈和表現。第一步是熟悉歌曲和樂曲;第二步是欣賞情緒舞,強調幼兒掌握和理解海娃娃快樂情緒的特點;第三步是欣賞情節舞,讓幼兒記憶海娃娃動作并模仿動作;第四步是自由創編海娃娃的情節動作,以舞蹈動作藝術地表現出幼兒豐富的想象。在整個過程中,要充分地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自由、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鼓勵幼兒在看到自己喜歡的動作時鼓掌助興,最后讓幼兒與教師同臺共舞。
幼兒園中班早期閱讀活動《山谷娃娃》的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要常換衣服,保持衣裝整潔。
2、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
3、提高幼兒穿脫衣服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各樣的衣服(大的、小的、各種顏色的、臟的、干凈的)。
2、彩筆、紙。
3、洗衣盆、肥皂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
1、教師講故事:明明和方方是鄰居,方方特別講衛生,每天衣服干干凈凈,叔叔阿姨還有小朋友們都很喜歡方方,可明明呢?衣服整天臟兮兮的,不愛換衣服,媽媽給他換衣服,他會哭著喊著的跑開,小朋友們看到明明不換衣服,整天臟兮兮的,都不愿跟他玩。
2、與幼兒討論:
。1)小朋友們為什么都不愿跟明明玩?
(2)明明應該怎樣做,小朋友們才喜歡跟他玩?
(3)你想做一個什么樣的孩子?教育幼兒做個愛干凈的孩子。
二、選擇喜歡的衣服讓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衣服,并說出選擇這件衣服的原因。
三、穿衣比賽
1、教幼兒穿脫衣服(引導會穿脫衣的幼兒教不會穿脫衣的幼兒)。
2、穿衣比賽。
四、洗衣服帶領幼兒幫明明洗臟衣服,告訴小朋友要常換衣服,保持衣裝整潔。
五、設計衣服讓幼兒設計自己喜歡的衣服,互相欣賞,給予點評。
幼兒園中班早期閱讀活動《山谷娃娃》的教案 篇3
制作意圖:
跳舞的娃娃是根據八音盒改變,原來的八音盒需要上發條,娃娃才會旋轉跳舞。通過改編,將用小鼓棒敲擊產生動力,使小娃娃旋轉,幼兒喜歡夸張的顏色,漂亮的舞臺將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現有的材料為幼兒制作一個既可以動手又能聆聽的玩教具。
教育價值:
這個玩教具提高了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也鍛煉他們的小肌肉通過游戲,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
選用材料:
廢舊果盒、吸管、皺紋紙、紙筒、乒乓球、毛線、煙盒紙、果凍殼、筷子
制作方法:
1、將廢舊果盒(圓形)進行包裝,顏色鮮艷;
2、用乒乓球和紙筒做成娃娃;
3、用筷子做成鼓棒;
4、在盒子四周用果凍盒裝飾,安裝4個彩燈;
5、在盒子平面中用煙盒紙貼成金色“地板”;
6、將盒子裝飾好后,放上小娃娃。
操作方法:
幼兒用小鼓棒敲擊盒子的中間震動,使小娃娃跳舞,可以根據節奏的快慢敲擊。
活動目標
1、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2、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波蘭兒歌。結和本班學生年齡特點,我給本課設計的歌曲的教學目標: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多形式活動,幫助學生熟悉歌曲旋律,激發學唱歌曲的興趣和積性;能跟著音樂有表情的進行律動,感受樂曲歡快、愉悅的情緒;引導學生能夠用歡快、愉悅的情緒歌唱;初步訓練學生歌詞創作的能力,發揮學生的想像、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