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的教案(精選2篇)
清明上河圖的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清明上河圖》畫面內容及其在我國繪畫史上和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
學習課時: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激情導入,出示課題。(出示CAI《清明上河圖》全圖的畫面)
在上課之前,請同學們先欣賞一幅我國古代繪畫,想一想這幅畫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交流)它是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中一顆璀燦的明珠。是宋代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介紹這幅繪畫作品的。(板書:24 清明上河圖)
二、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本文比較詳盡地評介了我國古代一幅極其珍貴的繪畫作品的內容、特點及其重要價值。
三、自學《清明上河圖》畫面內容。
課文里是分哪幾個部分介紹《清明上河圖》畫面上的內容呢?(板書:市郊景象、汴河兩岸、市井街道)
A.分組自學畫面內容。(分成三組學習)
B.匯報交流。
1.《清明上河圖》的市郊景象(出示CAI)
。1)觀察畫面,結合課文內容思考問題問題。
。2)這是什么季節?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枝芽萌動、農田初綠。
。3)這一部分寫出了人們的哪些活動?給你總的感覺是什么?
趕集的人們馱著貨物從條條道路向城里進發,碼頭停泊數條大船,人們忙著搬運糧食,這些都準備進行交易。
春意盎然,一派繁忙的景象。
2.《清明上河圖》的汴河兩岸(出示CAI)
。1)觀察畫面,結合課文內容思考問題問題。
(2)“熱鬧非凡”是什么意思?從哪兒看出熱鬧非凡?
不是一般的熱鬧,而是非常熱鬧。這從“行人眾多,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可以看出來。
(3)“人聲鼎沸”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的`?作者能寫出這些聲音說明了什么?
3.《清明上河圖》的市井街道(出示CAI)
(1)觀察畫面,結合課文內容思考問題。
。2)這一部分給你的總的感覺是什么?(好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
。3)從哪兒看出這“繁榮昌盛的景象”?“百家藝向春售,千里農商喧日晝”是什么意思?
各行各業,五行八作的人們各自展示自己的絕活,在明媚的春天里,購物者人來人往,商家店肆生意興隆。
。4)街市上都有哪些人?課文里是怎樣描寫的?
“士農工商”寫出了人們的社會階層;“男女老幼”寫出了不同的性別和年齡;“騎馬的,乘轎的”寫出了他們的社會身份;“購物的,叫賣的”寫出了買賣雙方。無論階層、社會地位、年齡性別,他們共同組成了這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
四、自學第五、六自然段。(討論、匯報)
作者分三個部分詳盡地描述了《清明上河圖》這幅畫作品的具體內容。這幅作品它又有什么特點呢?作者又是對它怎樣評價的呢?
1.《清明上河圖》這幅長卷,給你總的印象是什么?課文是怎樣描寫它的特點的?誰能找出來讀一讀?我們可以用書中的哪兩個詞語來形容?(板書:規模宏大、場面繁雜)
2.對于這樣的一幅作品,作者是怎樣對它評價的?
。ò鍟褐匾匚、歷史價值、珍貴資料)
它不僅在我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還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成為研究我國宋代社會各方面情況的極其珍貴的形象資料。
五、指導朗讀。
本課雖然是一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但文中對畫面內容的描述生動具體,而且飽含著對作品贊賞的情感。所以我們在讀課文時要進入情景,對描述的畫面必須展開想象,達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境界。
六、朗讀欣賞。(出示CAI)
邊看、邊聽、邊想、邊說。
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市郊景象 重要地位
《清明上河圖》 汴河兩岸 規模宏大,場面繁雜 歷史價值
清明上河圖的教案 篇2
知識目標
通過對《清明上河圖》的欣賞、配文,拓寬學生對國畫發展史的知識層面,從南北朝、隋、唐的人物畫、山水畫、宗教畫,發展到宋元時期風俗畫的出現并日益增多。“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陽春白雪的高雅藝術與市民百姓的平凡生活終于接軌,這說明了什么?通過活動,將會回答這個問題。
能力目標
通過對《清明上河圖》配文字說明的活動,在圖與文的轉換過程中,加深對宋代社會情況的了解,培養學生從歷史繪畫作品中尋找歷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對歷史繪畫作品的欣賞水平,發展同學們的形象思維能力,豐富同學們的歷史想象能力,展示同學們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活躍的內心世界。
德育目標
通過對《清明上河圖》的欣賞及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了解,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1.盡量尋找《清明上河圖》的摹本一幅。
2.在教師指導下,分大組討論《清明上河圖》畫面所反映的歷史信息,選定準備配文的畫面,研究配文的形式,進行組內分工。
活動要求
1.在配文的創作中,要把自己融入歷史,假設自己生活在北宋,體驗當時人觀當時景,當時人記當時事的感覺。
2.文字體例不限,可以是解說詞、小故事、書信、人物對話等,要有合理的想象、獨到的創意,活化的歷史陳跡,要能說明一個歷史問題,反映一種歷史現象,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脫離“北宋”這一歷史時期。
活動步驟
教師:
五代的繪畫, 在唐代燦爛輝煌的基礎上,繼續蓬勃發展,達到了新的水平。兩宋時期,中國繪畫又出現了新的高峰。兩宋的繪畫同五代一樣,山水畫,花鳥畫空前興旺,發展成格調高雅、神韻超然的文人畫。宋代的人物畫,總的說不如山水、花鳥畫影響大。不過,也有了新的發展,宋代的人物畫重視反映現實生活和以古鑒今。具體的表現是,現實生活氣息濃郁的風俗畫有突出的成就。
宋代風俗畫里舉世周知的杰作,是北宋大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掛出《清明上河圖》摹本。
這幅畫長達5米多,畫卷從東京城東水門外七里處的城郊畫起,經過熱鬧的市區,一直畫到西水門外的皇家花園金明池!肚迕魃虾訄D》里共畫了各類人物810多個,牲畜90多頭,樹木170多棵。當年開封的繁華,汴河運輸的忙碌,宋代房舍建筑的特征,各階層的服飾,藝人的精彩表演,南方的船只,北方的各種車輛,西北的駱駝商隊,各色店鋪和酒樓、瓦肆等,都勾畫得惟妙惟肖。有人說看了這幅畫卷,“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龍間,但少塵土撲面耳!薄肚迕魃虾訄D》的內容之豐富,描繪之真實,繪畫技術之高超,是當時絕無僅有的。
《清明上河圖》為我們展現了宋封城生動的歷史畫面。今天的開封宋都一條街,香港九龍的“宋城”,都是根據《清明上河圖》建筑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繪畫歷史上不朽的杰作。
好了,接下來就讓我們隨著同學們的表演,一起去感受當年汴京的繁華與喧鬧。
第一部分:市郊村野
投影:
旁白:
這是一個初春的早晨,太陽還懶洋洋地睡在云層里,薄霧藹藹,籠罩著荒僻的小村,遠遠望去,霧的輕紗里,幾枝干枯的樹丫隱隱約約。
河水剛剛解凍,淙淙的`流著,清風習習,鳥語絮碎。農舍里忽然傳來幾聲犬吠,打破了這種細致的寧靜,你聽,官道上的馬蹄聲……
學生表演:
小三:五爺,走了好幾天了,離你們汴京到底還有多遠,日夜兼程的,我這馬兒可受不了了。
五爺:到了到了,就你麻煩。(不耐煩的)
小三:不是的,小的這不是想看看汴京嗎?您總是把這里說的天上沒有地下無的,想看看,想看嘛!最主要的是小的肚子餓了。
旁白:
說到“汴京”,五爺的眼一下子就亮了。
五爺:那當然,全天下就一個汴京,能不亮嗎?哎!汴京,我離開也有十來個年頭兒了,不知變了沒有。我呀,打小就在這兒長大,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熟悉的。這個家哪,在時不覺得怎樣,離開了,走遠了,你才會明白它的親切……呀!虹橋!
投影:
旁白:
隨著五爺一聲“虹橋”,驚得隨從也立即拉開了簾子:一架寬大的木橋飛架兩岸,宛如雨后的彩虹。虹橋結構奇特,以木條架空而成,中間沒有一根梁柱,所以稱之為“虹橋”。
這兒是開封城東郊的繁華中心,汴河里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船只,有的停泊著,船夫緊張地搬運貨物、糧食,或是在船頭燒火做飯;有的正在吃力地搖櫓行駛,路上拉纖的人緊張地呼號著。船上船邊,橋頭橋下,人擠人,肩挨肩,一片繁忙的景象。
小三:五爺,這兒可真繁華!
五爺:這條河,叫汴河,它的前身是隋朝的通濟渠,開封所需的米糧、貨物、珍寶,都要從這兒運入。大宋剛剛建立時,汴河時常泛濫,政府令百姓在河兩岸栽種榆柳,以鞏固堤防,你看就是現在的這些柳樹。太宗時,汴河決堤,太宗皇帝親去查看,臣下勸他不要去,他說:“東京養甲兵數十萬,居人百萬家,天下轉漕仰給,在此一渠,朕安得不顧。”所以,這條汴河是非常重要的。
旁白:
從虹橋經橋畔酒樓,主仆二人離開汴河兩岸,向城內走去。兩邊的店鋪密密麻麻,街上行人穿梭,叫賣聲不絕于耳。
投影:
第二組同學表演
甲:哎!絲綢,上好的絲綢,快來看來,快來瞧,正宗的蘇州絲綢,嘖嘖,您瞧瞧,這質量,這光澤!哎絲綢,賣絲綢!
乙:賣米!剛脫殼的米,爺,您看看這米,這叫占城稻,是從占城過來的,顆顆飽滿粒粒香,包你吃上一頓就忘不了了。
丙:這米確實不錯,怎么賣呢?
乙:爺,一看您就是有眼光的人,這米呀,八個銅子一斗,您要多少?
丙:給我二斗,喏,錢,您收好!
乙:爺,您這是啥意思?
丙:錢呀。
乙:爺,您可真逗,這是錢嗎?您別小看我這賣米的,開這店也不是開了一天半天,南來北往的人我見多了,您想找茬是不是?
丙:這、這是錢!確實是錢。
乙:啊,爺,鬧半天您是想用這紙錢買我的真東西呀!得得,我也不和您計較了,您把這米放下,您走您的道兒,這紙錢哪,您該往那兒燒就燒那兒去,我這兒可不是閻羅店。
丙:你這人怎么說話呢?這不是燒的紙錢,這叫“交子”,我們四川人就用這東西當銀子,方便!
乙:哈哈!原來是這樣,爺,您別見怪,可這“交子”我還是沒地兒使,您還是給我銅子吧,這“交子”您就帶回四川去吧!哎,爺!您走好。
旁白:
主仆二人一路走一路看,轉眼就到了晌午,本已空空的肚子,經過一上午的東轉西轉,已經叫上老半天了。
小三:五爺,咱吃點東西吧!小的實在走不動了。
五爺:吃,哦,好!咱這就去,汴京的小吃堪稱一絕!
小二:客官,您想要點什么?
五爺:你們店有些什么菜?
小二:客官,您聽好了,本店有菱白蝦仁,荷葉冬筍,櫻桃火腿,龍井菜葉雞,油燜大蝦,梅花糟鴨……
五爺:得,有沒有東坡肘子肉?
小二:您說哪兒話了,東坡肘子肉還能沒有,您就吃好了,本店的廚爺比東坡居士做的都好。
……
小三:五爺,我現在恨不得自己有分身術,把這個汴京看個夠,看個透。
五爺:還多著呢,有勾欄、瓦肆,那里面什么都有,要來賣藝的,說評書的,唱小曲的,你就慢慢瞧吧!
教師總結……
學生選舉
選出“你認為表演最到位的一位同學,并說出你的理由”。
活動延伸
1.從遼宋夏金元社會風俗畫中,任選一幅,配寫一段富有歷史感的、饒有趣味的文字。
2.為宋代風俗畫《村童鬧學圖》配寫一個具體情節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