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翅膀教案設計(通用2篇)
彩色的翅膀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駐守海島的解放軍戰士不怕條件艱苦,熱愛生活,想方設法改造海島環境的事跡。教育學生熱愛生活,不怕困難。
2、通過詞、句、段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掌握中心思想。
3、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間有聯系,是怎樣聯系起來的,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
4、自學本課生詞,要求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間有聯系,它們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教學難點】
“戰士把昆蟲帶到海島上是為什么?”引導學生聯系課文理解。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彩色的翅膀
你從課題想到了什么?
二、教師介紹課文內容
課文描寫的是駐守海島的解放軍戰士探親回來,特地帶來一些小昆蟲,這是怎么回事呢?
三、學生自讀課文
1、想想寶石島是個什么樣的島?戰士們到這個島多久了?
2、戰士小高為什么要把一些昆蟲帶到島上來?
(學生初讀課文,不要求回答得很準確。)
四、默讀課文
1、讀準生字字音。
2、標出自然段序號。共有19個自然段。
五、練習讀熟課文,試著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7自然段)在船上發現小高抱著紙箱子。
第二段(8~19自然段)在寶石島開西瓜會。
第三段(20自然段)第二天發現玻璃窗上有一只蝴蝶扇動著彩色的翅膀。
六、作業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生通讀課文
回憶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去寶石島的船上看見小高抱著一個紙箱子,他說里面裝的是小昆蟲。來到海島,我參加了嘗瓜會,知道海島需要昆蟲,戰士們回家都帶回些昆蟲。)
課文是怎樣分段的?你為什么這樣分?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閱讀課文,思考討論:
⑴在船上,我發現了什么問題?
(發現小高坐在船上,緊閉嘴唇,兩眼直發愣�?梢钥闯鲈诖蠒灤懿皇娣炎约旱拇筇岚釉谝贿�,可以看出一點也不重視,懷里卻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
⑵小高為什么這么重視這個紙箱子呢?
(小高說里面是小昆蟲。)
2、那么小高為什么帶小昆蟲去海島呢?而且又這么重視?這是怎么回事呢?
三、學習第二段
思考討論:
1、海島上結了個西瓜,為什么還要開嘗瓜會?
(因為這個西瓜很不平常,指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說這個瓜不平常,從哪些地方看出西瓜的不平常?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談自己的理解。
�、艃赡昵埃谝淮畏N瓜失敗。
�、茟鹗總冋以颍汗涎黹_花后要授粉、小島遠離大陸、沒有昆蟲授粉。
�、墙衲攴N瓜進行人工授粉后,暴雨過后,還留下一棵秧,于是,精心培植的第一個西瓜成熟了。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3、思考討論:
戰士們嘗瓜,為什么覺得一股甜絲絲的甘泉流進了心田?
(指導學生討論后匯報,可以有不同的想法,暢所欲言。)
(因為這是戰士們辛勤勞動的成果,是戰士們的一片深情。)
4、思考討論:
戰士把昆蟲帶到島上是為了什么?這同蔬菜瓜果的收獲有什么關系?
(把昆蟲帶到島上是為了島上的蔬菜瓜果能有收獲。表現戰士們熱愛海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
5、仔細體會戰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意思。要多讀這幾句話,組織小組認真討論。
(從課文中我們看到戰士熱愛祖國的海島,不怕條件艱苦,正在用自己的勞動改變著海島。戰士們也希望小精靈熱愛海島,在這里扎根,不怕條件艱苦,保衛祖國的海島。)
四、學習第三段
讀完課文后,你明白什么了?
(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小昆蟲彩色的翅膀告訴我們,它們不離開海島。)分享:
彩色的翅膀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了解海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邊防戰士艱苦的生活條件,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之間的關系。
2、從戰士們的言談、行動中,體會邊防戰士對祖國海島的真心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邊防戰士愛祖國海島的獨特方式,體會戰士的愛海島、愛祖國的情感。
2、理解戰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彩色的翅膀”指什么?課文如果僅僅寫蝴蝶彩色的翅膀,那它可能就是一篇說明文,可以寫翅膀有哪些色彩,可以寫這些色彩是怎么來的,課文是這樣寫的嗎?
2這是一篇(ppt:寫人?寫事?寫景?想象?說明文?)什么文章?為什么用“彩色的翅膀”為題呢?(有象征意義,象征著什么?)
3檢查預習
A字詞
矮墩墩碧空如洗水落石出
精靈撅著嘴巴拖蔓壘出
捏著嘖嘖殘存氣氛
晃蕩調節扇動暈船朝陽(多音字加紅色)
B再次默讀課文,交流問題
�。�1)想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小高為什么把昆蟲帶往寶石島?
�。�3)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二、了解小島
故事發生在寶石島,這是怎樣的一個島嶼呢?請你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找出這個島嶼的特點。
A不毛之地:
兩年前,戰士們來到寶石島上,建立起這個新的陣地。他們在巖石下、小路旁,壘出一塊塊“海島田”。
教師解釋“海島田”:寶石島屬于珊瑚島礁(由珊瑚礁沉積形成的島嶼),不適宜種植蔬菜,戰士們帶土上島和艦艇運土上島,壘出一塊塊可以種植莊稼的田地。
B條件艱苦:
“西瓜嫌我們的島艱苦,不愿在這里安家。”
飲水主要靠雨水,生活物資需要從大陸運達。
c遠離大陸:
“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
戰士們遠離家鄉,與親人朋友聯系不便。
形成板書:不毛之地條件艱苦遠離大陸
補充簡介寶石島:
“寶石島”就是西沙群島,我們以前學到過一篇《富饒的西沙群島》,從中我們已經知道它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小島,同時它也是祖國的南大門,是祖國的海防前哨。
三、體會愛島
1、過渡:寶石島遠離大陸,條件艱苦,又是一個不毛之地,這里建起觀察通訊站就是要守衛祖國的領土。
2、守衛在這里的戰士們對這個小島又有著一種怎樣的感情呢?你能在字里行間找到嗎?
3、根據學生的交流,理解并朗讀好以下句子:
A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
一個“扔”,一個“抱”,扔掉的是提包,抱著的是紙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說明小昆蟲在小高心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小高的品質。
B他們在巖石下、小路旁,壘出一塊塊“海島田”,把從家鄉帶來的蔬菜種子,連同自己建島愛島的深情一起播種下去。
“播種”在句子中,戰士們種下了蔬菜種子,更種下了自己對小島的愛。
c他們像撫養嬰兒似的照看著這個小瓜,澆水,施肥,一點也不敢馬虎。
照看嬰兒有多難?戰士們是怎樣用心地照看這個小瓜?
句式訓練:當嚴重干旱時戰士們會,當刮起臺風時,下起暴雨時。
體會到戰士們為了西瓜的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它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
D戰士們都笑著,……好像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
讀了這段話,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怎樣的情景?
抓住“捏起”“端詳”“聞”“咬”等一連串動詞來體會。
可啟發:
你們平時吃西瓜會用這樣的動作嗎?你對戰士的舉動奇怪嗎?
這“吃”與“咬”會有什么不同呢?
戰士們一邊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邊還會想起些什么嗎?(再次感受來之不易)
這兩句話寫出了戰士們收獲西瓜后喜悅、激動、自豪的心情,表現了他們對自己勞動成果的珍愛。
這一段話,動作描寫特別細致,請以《吃》為題,仿寫一段話。
E“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愿在這里安居樂業。”
言為心聲,這句話表面上贊揚小昆蟲,實際上是小高內心的表白:自己熱愛祖國海島,決心用雙手把海島建設成美麗的家園。句子點明了文章的中心。
四、總結點題:
是啊,這些小精靈怎能么會不在這安居樂業呢?你看——出示:
f第二天我醒來,天已經放亮了。我忽然發現窗玻璃上停著一只小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彩色的翅膀。”
這“彩色的翅膀”既寫小高帶回的昆蟲的翅膀是彩色的,還象征著什么?
五、領悟文章的表達特色
1.關于文中“插敘”的描寫
如果去掉“西瓜不平常的來歷”這部分內容,把第9自然段和13自然段連起來讀,有什么發現?(內容仍然通順)
體會插敘的作用:可以幫助展開情節,突出人物品質,豐富課文的內容。
2.體會結尾與課題相呼應的妙處,進而體會課題的兩層含義。
3.體會運用關鍵詞句體現人物品質的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