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通用14篇)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1
課前提示:
小班幼兒剛進幼兒園,對父母特別依戀,行為很受情緒的支配,出現了哭著上幼兒園、不敢大膽表演等情況。本活動通過“你喜歡誰”培養幼兒大膽、勇敢的思想品質。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幼兒喜歡并大膽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對幼兒說:今天,我要表揚幾個小朋友,如某某。他們真是勇敢的好孩子,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一點都沒哭。我們用掌撥鼓勵他們!
2、看圖片,理解故事。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圖片上都有誰?(有明明、壯壯,還有醫生)
醫生在干什么?(在打針)
壯壯表現得怎么樣?(壯壯很勇敢,沒有哭)
那明明呢?(明明很害怕)
(2)教師鼓勵幼兒向壯壯學習。
(3)教師請幼兒看圖片,請幼兒說說圖片內容,鼓勵幼兒不怕冷。
(4)教師請幼兒看圖片(三),請幼兒說說圖片內容,鼓勵幼兒大膽參與故事表演,參與各種活動。
(5)教師總結:我們要做大膽勇敢的好孩子。
3、練習
(1)教師請幼兒翻開幼兒用書《你喜歡誰》一課,觀察圖片。
(2)請幼兒說一說哪個小朋友做得對?為什么?
(3)教師: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對,為什么?
(4)教師總結。
建議:在活動中,可以讓幼兒扮演圖片上的幼兒,表演故事內容。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2
中心幼兒園中班春季健康教育教案:老鷹捉小雞
一、活動目標:
1、練習幼兒躲閃跑的能力,發展幼兒靈敏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團隊精神。
二、活動準備:
小雞頭飾若干、老鷹和母雞的頭飾各兩個
三、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1)隨著音樂入場,教師帶領幼兒根據音樂學小雞的樣子做各種準備動作——跳、彎腰、擴胸等。
(2)學習小雞的各種動作
幼兒用手做小尖嘴,在場地中彎腰做捉蟲子,練習彎腰走、抬頭、抖水等動作。
2、游戲:
(1)兒歌導入游戲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念兒歌:“老鷹天上飛,小雞地上走,老鷹捉小雞,捉也捉不著。
(2)交待游戲規則:老鷹追捉小雞時小雞不能用力拍打或拉扯老鷹;被捉的小雞要隨老鷹回老鷹的家(即被捉小雞暫停游戲)
(3)兩位老師分別扮演老鷹和雞媽媽,幼兒做小雞。游戲進行兩次。
(4)幼兒清楚游戲規則與玩法后,由幼兒自己扮演所有角色進行游戲三次。按幼兒人數教師可分3-5組進行游戲,教師在旁邊指導。
(5)游戲結束。沒有被老鷹捉住的小雞快來媽媽這里。媽媽帶你們去救給老鷹捉住的小雞,好么?(雞媽媽帶領小雞去“老鷹”的家把給老鷹捉住的小雞解救出來)
老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跳舞:我愛我的小動物。放松身心,可跟隨老師的動作。也可自編動作。
幼兒園,熱身運動,音樂學,天氣,健康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幼兒進入中班當前,交往的圈子越來越大,他們渴望和更多的朋友在一起,捉住這一機遇,引導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 會合作,學會關心別人,從而為康健個性的形成奠基基礎,這是很有須要的`。
二、活動目標
一.在學一學、聽一聽、說一說的基礎上,讓幼兒懂得笑笑臉能給人帶來快樂。
二.學會關心別人,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本身也能得到快樂。
三、活動準備
喜、怒、哀、樂之情人皆有之,但快樂作為一種積極情緒倒是生理康健的重要標記之一。 對于幼兒的發展尤為重要。高興的情緒既來自于成人的眷注呵護,更取決于幼兒自身的主觀體驗。在教誨中,我們要讓幼兒學會如何連結高興的心情,并采取多種方排解曾經呈現的消極情緒,為快樂的人生奠基基礎。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2、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活動準備:課件、磁帶、錄音機。大型積木、各種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導入: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哪些小動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小動物走路好嗎?(小兔、小鴨、烏龜、小貓)我們剛才學了那么多小動物走路,你們高興嗎?小朋友你們喜歡來學校嗎?你們每天在園里玩的高興嗎?小朋友,有個叫妞妞的小朋友她也上了,我們一起看妞妞在園玩的快樂嗎?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幼兒觀看。
一、妞妞獨自一個人在玩,你們看她在干什么?她和誰在玩?你覺得妞妞一個人玩快樂嗎?你喜歡怎樣玩?
二、我們看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妞妞怎么了?她為什么生氣了?鼓勵幼兒想辦法: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怎么做才能讓妞妞不生氣,快樂起來呢?小朋友想的辦法真不錯,我們看妞妞的小伙伴是怎樣做的。
三、來許多小朋友哄她(對不起,我們不是故意的,你別生氣了)妞妞看到小朋友態度那么友好,就原諒了他們,也不生氣了。
四、小朋友們拉起妞妞的手說:"妞妞,和我們一起玩去吧"圖五、妞妞和大家一起玩,真快樂呀!
2、提問:
(1)小朋友你們覺得妞妞一個人玩快樂,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樂?
(2)你喜歡一個人玩還是和大家一起玩,當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戲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或者碰壞了別人剛搭好積木時,怎么辦呢?要向別人說:對不起,這樣別人才原諒你,喜歡你,才能成為好朋友。
3、教師小結:剛才看了妞妞一個人玩不快樂,也沒意思和大家一起才是最快樂的,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玩具,小朋友要和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樂。
4、教師對游戲進行總結,大家一起玩玩具很高興,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我們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三)結束部分:孩子們,剛才玩的都很開心,現在我們聽音樂一起做《找朋友》游戲,結束。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文明人的一個重要標志。新《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應該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高興和生氣是人的兩種情緒,高興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過度的生氣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這種消極情緒體驗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調節,會引起幼兒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種問題和疾病,老師應該注意幫助幼兒逐漸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應付那些與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沖突的情景和場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開心、快樂。
本活動依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征:行為明顯受情緒支配,情緒仍然很不穩當,容易沖動,常會為一些小事大哭大鬧。依據幼兒的成長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來設計活動的`,將心育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活動始終以游戲貫穿始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中,發揮增效作用。活動還有機整合了各領域的教育內容來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并采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親情、共享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紅星娃娃、高興和生氣的表情娃娃、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筆、記號筆、制作表情娃娃的紙
活動流程:
語言導入—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做做高興與生氣的臉譜—做做高興的游戲
(一)語言導入
1、以紅星娃娃發出作客的邀請導入。
2、幼兒手拉手一邊唱歌一邊去作客。
3、幼兒按老師說的門牌號找高興娃娃(123)和生氣娃娃(456)的家。
(二)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1、說說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表情。(臉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興和生氣的樣子,在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留個影。
(三)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
1、卡片聯想。
(1)說說高興和生氣的事(幼兒找好朋友一起說)。
(2)游戲:“點芝麻”教師或幼兒點,被點到的幼兒說說卡片上的高興和生氣的事(如果是你會怎么樣?)。
(3)把卡片送回家
(4)驗證卡片
2、生活經驗聯想,引導幼兒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及做法。
(1)你平時有什么高興的事?高興的時候你會怎么樣?
(2)生氣時可以做些什么?
介紹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1)可以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
(2)可以對別人說出生氣的原因。
(3)為別人想一想。
(4)或者輕輕的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聽聽音樂、做做游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沒事了。
教師小結:
原來每個人都會有高興的時候、生氣的時候,當你高興的時候,應該讓大家分享。當你生氣的時候也不要發脾氣,大家都會來幫助你解決困難的。生氣并不是一件壞事情,如果生氣時傷害了自己,防礙了別人,就是件壞事情,如果經常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在說說、玩玩的游戲中,繼續體驗開心、生氣和傷心的心情。
活動準備:
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 小火車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以邊念兒歌邊開火車的形式,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邊念兒歌邊開火車入場,引發幼兒的興趣。
2、認識心情火車。
3、讓幼兒數數有幾節車廂。
第二環節:師生互動說說表情。感知開心、生氣、傷心的心情。第一次讓幼兒找自己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體現了層次的遞進性。
1、坐上心情火車,請幼兒找自己的照片,說說自己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說說自己的表情,并說出原因。
3、試著找到好朋友的照片,猜猜好朋友的心情?
4、第二次分享交流:
(1)你找到了誰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樣?
(3)猜猜為什么會這樣?
5、讓幼兒按哭、笑、生氣給車廂起名字。
第三環節:選擇表情,鼓勵開心。以開火車的游戲離開活動室,鼓勵孩子做一個開心寶寶,起到了升華的作用。
請你選擇最喜歡的車廂,快樂的開火車退場。
中班健康活動:大家來鍛煉
活動目標:
1、喜歡健康活動,體驗做運動帶來的樂趣。
2、能利用運動器械做全身運動,初步了解上、下肢運動的概念。
3、學習用表格設計一周的晨間鍛煉計劃表。
活動準備:
1、晨間運動計劃表。
2、運動器械、水彩筆、黑板。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各種運動器械,引發幼兒興趣。
(1)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器械進行運動。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運動后的身體有什么感覺?你用的運動器械主要鍛煉身體的哪個部位?
(3)教師小結。
2、教師幫助幼兒初步了解上、下肢運動和全身運動的概念。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將運動方式進行分類。
A、教師:我們利用手臂進行鍛煉的運動,我們可以叫它什么運動?利用腿和腳進行鍛煉的運動,我們可以叫它什么運動?如果手臂、腿和腳一起運動又叫什么運動?
B、教師小結:利用手臂或腿和腳進行運動的時候,能夠使手臂或腿和腳得到鍛煉,這兩種形式就分別叫作上肢運動和下肢運動;如果我們全身都運動起來,使身體的每個部分都得到鍛煉,就叫作全身運動。
(2)教師引導幼兒對運動器械進行分類。
A、教師出示運動器械,請幼兒將運動器械分別與上、下肢和全身運動相對應。
B、師幼共同驗證。
C、教師小結:不同的器械可以鍛煉身體的不同部位,我們大家都要積極鍛煉,身體才會棒棒。
3、師幼一起分析幼兒的“晨間鍛煉計劃表”。
(1)教師出示計劃表范圖,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計劃表(上肢運動、下肢運動、上下肢運動)
4、教師引導幼兒完成自己的“晨間鍛煉計劃”。
(1)幼兒設計自己的“晨間鍛煉計劃”。
(2)教師巡回指導。
5、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鍛煉計劃,并說明理由。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運動鍛煉。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畫畫中明白如何讓不愉快的心境變好。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我的想法。
3、經過活動學會關心他人,萌發互相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兔布偶一個、一棵大樹、各種樹葉狀的彩紙、記號筆、PPT、人手一份笑臉和哭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兔子的心境圖片,談話引入。
師:昨日小兔子去公園玩了,它好開心啊,它的心境是愉快的(笑臉)。
可是今日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難受啊,它的心境就是難過的(哭臉)。
小結:每個人都會有這兩種情緒,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兩種心境圖片,幼兒自由選擇。
師:每個人的書袋里面都有兩個心境圖片,請你選擇一種心境卡片來代表你今日的心境。
三、分析并找尋辦法。
(一)分析原因
師:班級里有這些小朋友選擇了哭臉,說明今日他們的心境很不好,我們來聽一聽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們心境不好,好嗎?
(二)找尋高興起來的方法
1、師:如果心境不好,不開心,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問題。那我們趕快來找個讓自我開心起來的辦法吧?如果你心境不好了,你會用什么辦法呢?
四、關心小朋友。
(一)聽聽小朋友心境不好的原因
(二)幫忙小朋友找到歡樂起來的辦法
師:把你找到讓她歡樂起來的辦法畫下來。
(三)把這些辦法編成一首詩。
師:每個人總會碰到心境不好的時候,這時候我們要學會調節自我的情緒。
我能夠吃上一顆糖果,讓自我的心境變得甜甜的
我能夠穿上漂亮的衣服,讓自我的心境也變得美美的
我還能夠……
五、延伸環節:
把心境樹放到班級的心育墻上,當小朋友不高興時,能夠過去看一看,這樣心境就會變得好起來。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8
班會主題:
心理班會課
班會目的:
經過學生考試緊張心理自測,使學生懂得對待考試會有適度緊張心理,但要注意消除過度緊張心理。
班會時間:
xx年11月8日
班會目的:
經過學生考試緊張心理自測,使學生懂得對待考試會有適度緊張心理,但要注意消除過度緊張心理。
活動過程:
一、做游戲,初步體驗
⑴師述: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過平地獨木橋”的游戲(學生過獨木橋)
⑵述:讓獨木橋升高些。我們再過一次橋。(學生過升高的獨木橋)
⑶讓同學們談體會,述:第一次過獨木橋和第二次過橋心里有什么不一樣感受
⑷小結
第一次過橋,大家很順利地過了,第二次過橋,獨木橋升高了,有的同學緊張得心亂跳,還有的同學的腳也在發抖,因為大家都害怕掉進河里,越緊張,越容易掉進河里。由于大家過度緊張,所以影響了大家正常水平的發揮。
二、引導學生:
師述:其實,生活中常常會出現緊張的情緒,教師第一次站在講臺上給同學們上課也十分緊張。我的眼睛不敢朝大家看,心怦怦亂跳,就是此刻我也有些緊張,這是十分正常的。
⑴問:同學們,平時你在哪些情景下會出現緊張的情緒出示:考試。
⑵問:你們在考試前、考試時、考試后會有哪些緊張的表現
⑶讓同學們討論:(4人一組)
出示:考試前,考試時,考試后
考試
考試前考試時考試后
⑷交流,你會有哪些緊張的表現(自由談)
三、我們怎樣克服這些過度緊張的情緒呢
兩種途徑:
一是自我調節
⑴教師介紹:有三種減輕緊張情緒的簡便技術。
二是什么
⑵那么,我們怎樣在考試期間克服過度緊張的情緒呢
A、A、注意學習生活節奏。
B、B、學會自我調節。
C、C、考試增加自信心。
四、小結:
教師相信,只要同學們做到自我調節考前做好準備,考試時相信自我必須能行,必須能克服緊張情緒。
五、實踐:“做個小記者”
用學到的方法,采訪身邊教師,并談談體會。
六、總結:
對考試漠不關心,抱“無所謂”的態度,也是目前某些小學生對待考試的不正常心理,同樣應幫忙他們認識其危害性,引起足夠重視。經過本節課的活動,讓學生學會了克服過度緊張情緒的方法,同學們能夠用學到的方法,在學習中進行嘗試,克服過度緊張的情緒,發揮自我的最佳水平和潛能。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9
教學設計背景
剛開學,有的幼兒不愿上幼兒園,因此我們上這課,讓幼兒能夠對幼兒園產生興趣,激發他能愛上幼兒園
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愛上幼兒園的情感。
2、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培養幼兒愛上幼兒園的情感。
難點
能夠表達出故事的內容。
教學準備
1、故事圖片、錄音機、磁帶。
2、《幼兒用書·語言》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主題。
教師:“今天,小動物的幼兒園開學了,你們知道都是誰去了幼兒園?它們高興嗎?”
二、 欣賞故事《小朋友愛上幼兒園》。
出示故事圖片,教師邊表演,邊講述故事。
小朋友愛上幼兒園
今天,幼兒園開學了。小兔子起的特別早,高高興興的去上幼兒園。它走著走著,突然聽見后面有人叫: “嘎嘎嘎,嘎嘎嘎。”小白兔回頭一看,噢,原來是好朋友小鴨子。小鴨子笑瞇瞇的走過來了。小白兔問:“你早,小鴨子,你去哪兒?”小鴨子說:“我上幼兒園。” 小白兔說:“我們一起走。”兩個好朋友,手拉手,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它們走呀走呀,突然聽見后面有人叫:“喵喵喵,喵喵喵。”它們回頭一看,噢,原來是小花貓。它倆一起問:“你早,小花貓,你去哪兒?”小花貓說:“我上幼兒園。”小白兔和小鴨子說:“我們一起走。”三個好朋友,手拉手,高高興興地去上幼兒園了。
它們來到幼兒園,告訴小朋友:“幼兒園就像我們的家,我們最愛上幼兒園了!”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 故事的名稱叫什么?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動物?
(2) 提問:小白兔高高興興地去上幼兒園,路上遇到了誰?它是怎么說的,小鴨子是怎么說的?最后又遇見了誰?它是怎么說的`?小花貓又是怎么說的?
(3) 它們最后來到幼兒園對小朋友是怎么說的?
2、放錄音機,教師指圖片幼兒欣賞故事。
3、教師指圖片,幼兒講故事。
4、幼兒分角色講故事。
學習故事后,教育幼兒愛上幼兒園
三、溫馨提示
(1)制作小動物頭飾,請幼兒表演故事。
(2)請幼兒看《幼兒用書·語言》,和同伴相互指著書上的圖片講故事。
8延伸教學
創設表演區,請幼兒表演故事
通過本節課,幼兒初步知道幼兒園有很多得樂趣,并愿意與同伴交流,大部分幼兒能夠用漢語表達出故事的情節,在互動的過程中,幼兒愿意參加,積極性很高。有個別幼兒不愿參與,但經過老師的鼓勵,能夠用語言表述,只是沒有動作。本節課教學目標完成良好。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愿意在集體中安靜地聽故事。
2、能聽懂故事內容,體驗小動物喜歡上幼兒園的情感。
教學準備:
1、配套的教學掛圖(嘟嘟和媽媽的圖片是教學的)。
教學過程:
1、介紹嘟嘟,引出故事。
2、講述故事。
提問:媽媽帶嘟嘟去幼兒園,一開始嘟嘟高興嗎?
3、看掛圖,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嘟嘟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干什么? 嘟嘟看到小朋友的幼兒園后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4、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討論:嘟嘟后來為什么喜歡上幼兒園了。
5、小結:小鳥、小兔、梅花鹿都有自己的幼兒園,我們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幼兒園,我們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建議:
將故事掛圖放到語言區,供幼兒看看講講。
評價 :
1、對聽故事感興趣。
2、能知道故事的主要人物,會說:“這里是幼兒園。”
教學結束:[附) 故事
嘟嘟愛上幼兒園
嘟嘟3歲了,媽媽帶她去幼兒園,她不想去,一路上都不高興。媽媽和嘟嘟路過一棵大樹,樹枝上,許多小鳥唱著歌。媽媽對嘟嘟說:“這里是小鳥幼兒園。”
媽媽和嘟嘟路過一片綠草地,草地上一群兔子在做游戲。媽媽對嘟嘟說:“這里是小兔幼兒園。”
媽媽和嘟嘟路過一片小樹林,樹林里,漂亮的梅花鹿在散步。媽媽對嘟嘟說:“這里是梅花鹿幼兒園。”
咦?這里是什么地方?有的小朋友在唱歌,有的小朋友在做游戲。
原來這里就是小朋友的幼兒園。嘟嘟放開媽媽的手,高高興興地跑了進去。嘟嘟說:“這里真好。”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11
一、設計意圖
幼兒進入中班當前,交往的圈子越來越大,他們渴望和更多的朋儕在一起,捉住這一機遇,引導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 會合作,學會關心別人,從而為康健個性的形成奠基基礎,這是很有須要的。
二、活動目標
一.在學一學、聽一聽、說一說的基礎上,讓幼兒懂得笑笑臉能給人帶來快樂。
二.學會關心別人,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本身也能得到快樂。
三、活動準備
心情圖四張(微笑、哈哈大笑、哭泣
喜、怒、哀、樂之情人皆有之,但快樂作為一種積極情緒倒是生理康健的重要標記之一。 對于幼兒的發展尤為重要。高興的情緒既來自于成人的眷注呵護,更取決于幼兒自身的主觀體驗。在教誨中,我們要讓幼兒學會如何連結高興的心情,并采取多種方排解曾經呈現的消極情緒,為快樂的人生奠基基礎。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能理解故事內容,養成安靜傾聽的好習慣。
2、通過故事,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
【重點、難點】
明白點點喜歡上幼兒園的原因,樂意來上幼兒園。
【課前準備】
1、點點和媽媽的圖片及一些動物的圖片。
2、每個幼兒一本幼兒畫冊。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激發幼兒興趣。
出示點點和媽媽的圖片,介紹點點和媽媽,引出故事名字。
二、欣賞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要求幼兒能安靜地聽故事。
2、提問:
(1)“媽媽帶點點上幼兒園,點點為什么一路上都不高興?”
(2)“去幼兒園的路上他們看到了什么?”
三、再次欣賞故事,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原話回答老師的提問。
1、提問:“媽媽和點點路過大樹,媽媽對點點說這是誰的幼兒園?”
2、以同樣的方法提問上幼兒園路上看到的幼兒園。
3、“小朋友的幼兒園是什么樣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做什么?”
4、提問:點點后來喜歡上幼兒園了嗎?他說了什么?
四、擴展思維。
(1)引導幼兒一邊看掛圖一邊跟著老師學說故事。
(2)森林里的小動物聽到點點上幼兒園了,它們也都爭著要上幼兒園,看!有哪些小動物?(幼兒自主討論并說說它們上幼兒園的情景,鼓勵幼兒每天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五、幼兒看《幼兒畫冊》,自由講故事。
教學反思:
這個故事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跟每個孩子心理想的是一樣的。故事平實的語言中透露著溫馨,在講述的時候,老師平和溫柔的語言,很容易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點點從不愿意上幼兒園到后來說幼兒園真好的轉變。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感受“笑、生氣、哭”三種情緒并產生相應的體驗。
2、積極探索情緒調節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積極的情緒。
教學準備:
音樂,笑、生氣、哭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1、唱拍手歌圓圈上入坐。(幫助幼兒適應陌生的人和環境,拉近與教師的心理距離。)
2、師:剛剛我們唱歌的心情怎么樣,開不開心?
二、體驗情緒
今天我們班來了三位小客人,讓我們掌聲請他們出來吧。
1、介紹三個小客人。(開門見山,馬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三位小客人他們有什么不一樣?
3、讓幼兒感受并學學開心、生氣、難過時的表情,談談自己的情緒經驗。(讓幼兒觀察并對這三種情緒產生共鳴。)
三、情緒調節。
師:這三位客人他們遇到問題了,想請小朋友你們一起幫助他們,好嗎?
師:怎么幫助氣寶寶、哭寶寶變成笑寶寶呢?(幼兒互相交流及與表演者的交流,教師及時記錄方法,讓幼兒產生自信心,體驗幫助別人后的快樂。)
教師小結:他們都變成了笑寶寶,手拉手一起唱歌、玩游戲好開心。
四、角色表演。
1、請三位小朋友分別模仿扮演氣寶寶、哭寶寶、笑寶寶,看看笑寶寶是怎么幫助氣寶寶跟哭寶寶的。
2、分組扮演,看看你是怎么幫助別人的。(體驗幫助別人后的快樂)
五、歡慶舞
讓幼兒集體伴隨歡慶舞音樂跳舞做動作。(教學在氣氛高潮中結束。)
幼兒園關于心理健康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能積極參與分享教學,體驗玩具大家玩的快樂。
2、大膽表達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的想法。
3、初步懂得玩具一起玩、互相謙讓的交往方法。
教學重點:
體驗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樂。
教學難點:
滲透分享的意識
教學準備:
物質:幼兒自帶玩具,布置成“玩具城”,課件。
心理:會簡單介紹自己所帶的玩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跟客人老師問好。
看,有這么多的老師,我們都是有禮貌的孩子,大聲跟老師問好:“老師好”!
2、參觀玩具城。
過渡語:今天,我們來到了玩具城,這里有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開上汽車,走近一點兒看看都有哪些好玩的玩具,嘀嘀——出發嘍!
3、將幼兒集中到身邊。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玩具?(讓每一個幼兒都充分表達)
過渡語:這么多好玩的玩具,都是小朋友帶來的,怎么玩呢?快坐下來,我們聽聽小朋友的介紹。
二、展開
1、幼兒介紹玩具。
提問:
(1)這架飛機很特別,是誰帶來的?你來教教我們怎么玩?
(2)這個蛋糕玩具是誰帶來的?快來跟大家說說怎么玩?
2、表達“分享”。
(1)個人的表達
提問:玩具城里還有誰的玩具?快拿過來讓大家看看,你的玩具想讓誰玩?
小結:小朋友讓好朋友來玩自己的玩具,小朋友把自己喜歡的玩具讓大家玩……他們都是會分享的好孩子,我們一起把掌聲送給他們!
(2)群體的表達
提問:還有誰的玩具?你們的玩具想讓誰玩?
過渡語:既然你們的玩具都讓大家玩,那就快去玩吧!
3、幼兒玩玩具,教師指導,助教拍照(5、6張)。
重點:保證每個孩子都能玩起來。
拍照:拍孩子的快樂、專注,要有一張許多孩子一起玩的,一張老師和孩子一起玩的照片。
過渡語:孩子們,你們玩得高興嗎?玩具也要休息一會兒了,我們把玩具輕輕放回去,也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
4、通過照片,分享快樂。
剛才,我看到大家玩得可高興了,老師都給你們拍下來了,我們來分享一下大家的快樂吧!
提問:這是誰?他玩的是什么玩具?
小結:好玩的玩具讓小朋友玩得多認真啊,我想他的心里一定很快樂!這么多人玩一個玩具,沒有爭搶,還玩得這么快樂,我覺得應該夸夸他們!小朋友帶的玩具太好玩了,看我們玩得多高興啊!
三、延伸
1、分享教師的玩具。
今天,我也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帶來了,到底是什么呢?快閉上眼睛!
出示玩具汽車,提問:快看,這是什么?誰想玩?(請一名幼兒來當小司機,教師推著小車轉一轉,活躍氣氛。)
2、滲透玩具較少時的玩法。
(1)輪流玩。
提問:誰還想玩?大家都想玩,可是只有一輛汽車,該怎么玩呢?
小結:輪流玩是個好辦法,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地玩,前面一個小朋友玩完了,后面一個小朋友再玩。
(2)滲透“謙讓”教育。
提問:如果玩著玩著,兩個小朋友爭搶起來了,你搶我也搶,行不行?
小結:大家要互相謙讓,你先玩吧,我等一會兒再玩,只有這樣,大家才都能玩得自己喜歡的玩具,才會玩得高興。
(3)一起玩。
大家還可以一起玩,一個小朋友開汽車,其他小朋友可以輕輕地扶著車,或者慢慢地幫他推一推,肯定會玩得很快樂。既然大家都想玩我的小汽車,我們把車推到院子里,一起玩吧!跟老師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