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發布時間:2023-09-05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的寫景散文。課文通過對登山路上、山鎮牯嶺、大天池等處的云霧形態、顏色的描寫,贊美了的美麗神奇,抒發了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能劃出課文中的過渡句,并說出它們的作用。

  2、學會10個生字;理解15個詞語的意思;能用“剛剛…轉眼間…”“時而…時而…”“尤其”造句;能摘錄有分號的句子。

  3、了解的特點及生成的主要原因;能背誦第2、4自然段。

  4、感受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風光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

  憑借本課語言特色,引導學生充分挖掘句子內涵。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精當。

  四、教學設計意圖:

  1、在大語文思想的指導下,從小問題入手,進行研究性學習,并在研究互動中實現師生之間的及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的碰撞。

  2、以體驗感悟、交流等語言實踐活動貫穿教學,充分挖掘句子內涵,以讀悟情,激活學生思維,全體參與,充分體驗,為語言實踐增添情趣,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感覺到了的美麗神奇,那么最能反映特點的句子是哪一個過渡句呢?

  2、出示句子“的確,,瞬息萬變,趣味無窮!饼R讀。

  二、深入學習課文第二段。

  1、聽課文第2段錄音,圍繞“的確,……”這句話,作者筆下的給你留下怎樣的感受?

  2、小組合作探究3、4、5自然段,自主選擇其中一段進行研究。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你最想學哪些句子,為什么?

  3、小組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4、交流反饋,指導感情朗讀,隨機填表,感受的美麗神奇。

  三、細讀第一段,入境悟情。

  1、引入:古往今來,令人心醉,那么古人是怎樣贊美它的呢?學習課文第一段。

  2、出示蘇軾的詩,理解意思。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3、體會清代學者的言行,感悟的令人心醉。

  4、指導朗讀,感受的美麗神奇。

  四、擴展活動:贊。

  假如你是一位廬山小導游,根據你的體會,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寫詩、寫片段、畫畫、唱歌)來贊一贊的美麗神奇。

  五、布置作業。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革命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為此作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教師提問:

 、倌阋娺^什么燈?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分別用在什么地方?

 、谶@些燈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沒有這些燈,生活會是怎樣的?有了這些燈生活又變得怎樣?

  (學生聯系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已經對“我”漫步天安門廣場感到“光明”和“溫暖”有了具體的認識。)

  二、理清課文脈絡

  1.讀課文,弄清人物間的關系。

  2.讀課文,通過填空弄清火光與燈光的關系。

  (1)戰斗間隙,郝副營長劃著______,借著______看一本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______。他充滿了對未來的______。

  (2)守敵的圍墻被炸開一個______,突擊連馬上______,后續部隊在黑暗里______,在這______的時刻,郝副營長劃著火柴,點燃了______,______為后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3)戰斗勝利了,現在孩子們能夠在______學習,可他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______。

  (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使學生體會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營長對燈光充滿了無限的向往,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用點燃那本書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勝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

  3.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三個“多好啊”的句子,加以體會。

  (1)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啊!”(對天安門廣場“燈光”的贊嘆,引起“我”的回憶。)

  (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郝副營長看了書中插圖后,對圖上的孩子能在燈光下看書深感羨慕)

  (3)課文第七自然段。(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指導朗讀(指讀、組內讀、齊讀等形式)

  1.指導學生讀回憶部分(3——11自然段)。

  郝副營長的話要讀出沉思、詢問、回憶、憧憬的語氣;

  激戰部分要讀出“猛烈”、“著急”;

  戰斗結束部分,語速放慢,讀出對戰友無限崇敬之情。

  2.指導朗讀課文首尾段。

  這部分總的基調是流暢,讀出對戰斗深沉的懷念。

  3.感情朗讀全文。

  四、延伸拓展

  1.簡介作者,鼓勵課外閱讀。

  2.寫出學習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業

  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七根火柴》、《三人行》。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舍身為后續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難點是理解作者由具體的事物而產生的聯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時理解和感悟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通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思想感情。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饑餓、禮拜、生銹、揉皺、昏暗、瞇縫、聳肩、一縷、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凍僵、逗笑、竄過、逮住、孤兒、打攪、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誕樹、黑糊糊、笑瞇瞇、孤零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主要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學徒生活,體會他極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課文的表達方法,體會敘述、信、回憶穿插來寫、苦樂對比的表達效果,體會課文結尾“夢”的含義。

  學習重點:

  理解凡卡寫信的內容,了解凡卡的苦難生活,通過凡卡的神態、動作、聯想,了解凡卡的內心世界。

  學習難點:

  作者的敘述、信的內容和凡卡的回憶交叉在一起,同時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這種復雜的穿插和變化人稱的寫法是學習上的難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

  2.閱讀材料:《在人間》片斷。

  第一課時

  一、簡介作者和作品,導入新課。

  《凡卡》這篇小說寫于1886年,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當時正是俄國沙皇統治最黑暗的時期,人民過著苦難的生活,無數破產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幸免。契訶夫在父親的雜貨店里,親眼目睹了父親對小學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學徒的命運。凡卡就是這些可憐的小學徒中的一員。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走進凡卡的學徒生活,看看那個時代的農村兒童的生活是怎樣的。板書課題:凡卡

  二、檢查預習:

  1.通讀全文,認讀生字詞。

  2.說說你對凡卡有了哪些了解?

  三、快速摸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凡卡的學徒生活主要在什么內容中反映出來的?

  根據學生匯報,幫助學生把課文內容進行梳理。

  四、閱讀凡卡的信,圍繞“信”,體會凡卡痛苦生活和心情。

  1.用一句話來概括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主要內容。學生可能會這樣概括:

  生:凡卡受不了學徒生活了,請求爺爺把他接回鄉村去。

  生:凡卡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求爺爺把他接回去。

  生:凡卡受不了了,只有死路一條了,哀求爺爺把他接回去。

  2.抓住“指望”,體會凡卡生活的無望。

 。ǔ鍪荆拔业纳顩]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誰來說說,“指望”是什么意思?

  (1)九歲的凡卡離開鄉村,離開疼愛他的爺爺,來到莫斯科這個大城市來當學徒,他曾經有什么指望呢?

  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體會:

  他一定指望著到鞋匠這里學會做鞋,能夠有一樣本領,來養活自己。

  他想掙錢,讓爺爺和他都過上好的生活。

  他們一定以為,在大城市是比較好生活的。

  他可能還想,莫斯科是個大城市,他有了本事,可以在大城市生活,不再貧窮,離開鄉下。

  他還可能指望自己做出最漂亮的鞋,賣很多的錢,當一個有錢的人。

 。2)多么美好的“指望”啊!而現在,剛來到這里三個月,他就感到他的生活沒有指望了,你能從他的信中找到原因嗎?細讀凡卡的信,畫出有關的句子進行交流。

  相機引導學生關注凡卡的生活,抓住具體事例和句子,體會凡卡沒有指望的生活。

  以情激情,引導學生讀好凡卡飽含悲情的信:是啊,這一切的一切,把小小的凡卡心中的指望砸得粉碎。在這個冰冷的世界,生活在這一群冰冷的殘酷的人中間,弱小的他能指望什么呢,他只希望爺爺救救他,救他離開這個魔鬼般可怕的地方,因為他已經看到死在向他招手了。凡卡的信,是蘸著血和淚寫的,是這個窮苦的鄉下孩子的吶喊!是對這個悲慘世界的控訴!請把這封信有感情地讀一讀,進一步體會凡卡的悲慘生活和痛苦心情。

  (3)凡卡在城里的一切美好的指望都破滅了,又產生了新的指望,你知道是什么嗎?

  引導學生讀他乞求爺爺的話和對未來的設想以及急切的心情。

  第二課時

  一、圍繞凡卡的夢,兩次續寫,體會凡卡夢的含義。

  1.讀凡卡的夢:凡卡的信終于寄走了,同時寄走了他滿心的希望,他就是懷著這樣的希望睡熟了。按著凡卡的想法,以后會發生什么事呢?(生自由談自己的看法)夢為心聲,我們看看從凡卡的夢中會感受到什么。

  讀凡卡的夢,注意省略號,接著設想延續的夢境,體會凡卡的美好而急切的心情。

  2.凡卡的夢會變成現實嗎?細讀凡卡回憶部分和敘述部分,抓住有關事例和句子談自己的看法。

  引導重點:

  *醉醺醺的郵差,不清楚的地址,使信無法寄到爺爺手中。

  *即使寄到,他的夢也依然只是個夢而已:

  在凡卡心中鄉村生活的美好,其實蘊含著貧苦,更襯托出來的城市學徒生活的悲慘。

  爺爺的年齡、做的事情都不足以養活一個漸漸長大的孫子,把孫子送到城里,是爺爺唯一的選擇和希望。

  3.再讀凡卡的信,根據自己的理解,在信的后面寫上幾幾句想說的話。體會凡卡終究夢碎現實依舊的悲慘命運。

  二、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想想作品為什么這樣打動人心?體會作者表達上的特點。

  可以通過假設引導:

  假如沒有回憶……

  假如沒有對凡卡寫信過程中的動作描寫……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初步領悟課文所講的道理。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對話中的關鍵性的話語展開思考、討論。

  教學難點: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一、成語導入,揭題設問

  1、分兩組比賽說成語,要求必須來自寓言故事。

  2、說說寓言有什么特點。(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3、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代寓言兩則》中的其中一個寓言故事《矛與盾》。(板書課題,指導學生寫好“矛與盾”三個字)

  4、說說讀了課題,讓你產生了哪些疑問?(矛與盾各是什么樣的,分別用來干什么?這則寓言故事講了件什么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二、自主學文,釋疑懂理

 。ㄒ唬┙忸}(解決第一個問題)

  課件出示插圖及注釋,引導學生了解矛與盾各自的作用。

 。ǘ┳x通

  1、教師范讀,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吐字清楚,注意斷句停頓。

  2、學生自己練習把語句讀通順,讀流暢。。

  3、指名2-3名學生讀課文,由學生糾正朗讀中出現的問題。

  4、齊讀全文。

  (三)讀懂(解決第二個問題)

  1、自讀課文,結合課后注釋,揣摩句子意思。如果有不好理解或說不通順的語句,就在書上標出來。

  2、將自學所得及疑問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質疑相機出示重點句子。

  句子一: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A:學生嘗試說句意,教師引導學生用現代語言說明白,說通順。板書“堅”

  B:想一想,“譽之曰”的“之”指的是什么?

  C:這個人是怎樣夸贊的呢?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

  句子二: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

  A:提示:于,對于。引導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嘗試說句意。板書“利”

  B: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

  句子三: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A:學生嘗試說句意。引導將“穿透”換一種說法。板書“何如”

  B:想一想,問話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問這句話的?應該怎樣說好這句話?(引導學生以年輕人和老年人這兩種不同的身份來說好這句話。)

  3、練習把整個寓言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指名講。

 。ㄋ模┟骼恚ń鉀Q第三個問題)

  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練習把這個故事演出來。(提示:根據你們小組的實際情況,可以采用課文的原話,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豐富故事中的情節,表演時要注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

  2、選擇兩個小組上臺表演,學生評議。

  3、看了這樣一個故事,你有問題嗎?(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其人弗能應也”?)學生通過討論可得出:這個人不論怎樣回答,都會和自己剛剛說過的話相抵觸。進而教師乘機揭示成語“自相矛盾”)

  4、進一步討論:你覺得這個人可笑嗎?可笑在哪里?

  5、情景延伸:這個人被這么一問,自知失言,灰溜溜回到家里,他長吁短嘆,非常懊喪,這時,他的一位好友來到他家中,了解了情況后,就熱心地開導他。就請你扮演他的朋友來開導他,好嗎?(教師扮演賣矛與盾的人,請學生在稍作準備后上臺表演,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明確寓意。)

  6、現在,我們也用“自相矛盾”比喻語言和行動不一致,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碰到過類似的事情嗎?與同學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基礎性作業: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實踐性作業:排練課本劇《矛與盾》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字和一個多音字“燕”,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到朗讀課文。

  3、能講述“鷸蚌相爭”的故事。

  4、了解這個成語故事的內容,懂得“互不相讓,只能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1個生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了解故事內容,并懂得成語背后的含義。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鷸蚌的圖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通過課外閱讀你一定又知道了許多成語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講給大家聽聽嗎?學生自主匯報積累的成語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新的成語故事《鷸蚌相爭》,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認識“鷸、蚌”兩個字。教師出示圖片,介紹鷸和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學生在小組內輪流讀課文,并交流識字方法。

  3、教師檢查識字情況,抽讀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開火車。

  擺脫趙國燕國罷兵懶洋洋勸說夾住

  鷸蚌相爭毫不示弱魚翁占便宜

  5、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6、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7、指名朗讀課文,評一評,你認為他讀得怎么樣。

  三、學習會寫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同桌說詞,看誰說的多。

  3、學生識記生字,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寫這些字才好看呢?

  4、說說你的發現。

  5、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范寫。

  6、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7、書寫評價。

  作業:

  1、讀課文。

  2、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生字。

  2、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二、聽故事,了解課文內容

  1、聽故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讀課文,看看通過讀你又有什么收獲。

  3、提出你心中的疑問,全班交流。

  三、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讀這一部分。

 。2)出示插圖:學生觀察,用自己的話說圖意。

 。3)找一找,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副圖的情景呢?指名讀一讀。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動詞,畫上“—”。

 。5)出示小黑板:

  河灘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殼……結果把鷸的長嘴了。

  (6)哪一個詞寫出了蚌收攏蚌殼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連忙”說一句話嗎?

 。7)指導朗讀。

  (8)學生自由讀4、5自然段,想想該用什么樣的語氣的讀呢?

 。9)同桌間互相朗讀,讀后全班匯報朗讀,分男女比賽讀課文。

  (10)鷸蚌相爭誰輸誰贏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從哪一個詞可以看出魚翁十分輕松的抓住它們倆呢?

 。ê敛毁M力)

  分組討論:魚翁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呢?鷸蚌它們聽后又會說些什么呢?

  全班反饋。

  (11)齊讀課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

  3、分組說說故事。

  4、指名說故事。

  5、學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

  6、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講解。

  7、學習課文1、2、7、8自然段。

  8、默讀這一部分,從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饋。

  四、拓展

  你現在明白了“鷸蚌相爭,魚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學生自由回答。

  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呢?

  齊讀課文。

  作業:

  1、讀課文。

  2、把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板書設計: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哪只白鶴能找到魚,并懂得其中的原因。教育學生遇事要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指導朗讀,進行識字教學,知道三只白鶴各以什么做標志記住魚的地方。

  難點是弄明白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鶴能找到魚。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分別畫有“三只白鶴、太陽、白云”的粘貼圖。

  2.生字生詞卡片。

  3.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新課

  指白鶴圖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動物白鶴腿細細長長的,嘴尖尖長長的,它這樣子最有利于捉魚了。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有關白鶴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三只白鶴。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注字音,讀通課文。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要注意長句子中間的停頓,讀完對照要求進行評議、改進。

  三、再讀課文

  1.以問引讀,學習第一段。

  (1)什么時候,三只白鶴在干什么學生讀第一句。

 。2)他們——學生接讀第二句。

  學習生字“飽、埋”!帮枴笔切温曌,“埋”是會意字。根據字的特點幫助學生記字形。看看第一幅掛圖,練習朗讀第二句。

  (3)連起來練習朗讀第一段。

  2.三只白鶴分別用什么標記來記住埋魚的地點呢

 。1)自由朗讀第二段。

  (2)指名三位同學一人讀一句,教師板書:第一只太陽底下第二只白云下面第三只柳樹旁邊。板書生字“第、底、旁”時,讓學生留心看老師怎么寫,學生跟著書空

 。3)出示與書上第一幅插圖內容相似只少了三只白鶴的掛圖,利用活動的“白鶴”圖,分別演示它們記住的標記。

  3.第二天,三只白鶴按照自己記住的標記去找魚了,誰能找到呢

  (1)學生自己讀讀三、四段課文,同座位討論討論:哪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為什么

  (2)大家交流討論。

 。3)教師利用活動掛圖幫助理解:

 、俪鍪局挥斜尘皟热莸膾靾D,利用活動的太陽圖,演示“剛剛升起”,注意貼的位置與原先位置不同。

 、诶没顒影Q演示“朝太陽飛去”。點明此時太陽下的土地已經不是埋魚的地方了。

  ③貼上活動的“白云”圖(與原先位置不同),利用活動“白鶴”演示“朝白云飛去”。點明此時白云下的土地也已經不是埋魚的地方了。

 、芾没顒印鞍Q”演示“飛到河邊,落在大柳樹旁邊”。得出結論:第三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因為柳樹長在土里,在短時間內是不會移動的。

  4.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復習生字,指導識字、寫字。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學生自己分析,大家交流記字方法。

  3.指導寫字!暗凇钡闹褡诸^約占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下面的“弓”要寫得扁寬些!暗住辈灰⿲懀詈笠还P“點”!捌稹钡摹稗唷币L需舒展,托住上邊的“已”。

  三、課堂練習

  1.完成練習3。先比較每組字的異同,再自己組詞,口頭交流,然后寫下來。

  2.完成練習4。先讓學生自己完成填空,現進行交流、訂正。

  四、擴展練習

  課后收集童話或寓言故事,召開一次故事會。

  板書設計

  29三只白鶴

  怎樣記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太陽底下 白云下面 柳樹旁邊

  誰能找到魚

  《三只白鶴》教學設計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講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來的上學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大膽想象,能與同學交流未來的學習生活可能的樣子。

  教學重點

  快速默讀課文,講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來的上學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教學難點

  大膽想象,能與同學交流未來的學習生活可能的樣子。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2155年時,孩子們還要去學校上課嗎?他們會不會視紙質圖書為古董?讓我們跟隨瑪琪的故事,一起去暢想一下美好的未來吧。

  二、自主閱讀讀,檢索信息

  1.快速默讀課文,講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來上學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2.學生交流。

 、佟把!”托米說,“我想,這樣的書一讀完,就得扔掉,多浪費呀!我們的電視屏幕一定給我們看過一百萬本書了,可它還能繼續給我們別的許許多多書看,我可用不著哪天把它扔掉!”

 、谠谶@個熒光屏上,所有的課文都現出來了,還跟著沒完沒了地提問題。這倒也無所謂,最讓她厭煩的是那個槽口──她非得把作業和試卷塞進去的那個口子。她總是要用那種打孔文字像編程序似的把作業和答卷寫出來。她還只有六歲的時候,媽媽就讓她學會用這種語言和機器教師對話了。

  3.瑪吉喜歡未來的學習方式嗎?找到相關語句。

  瑪琪失望極了,她本來希望他把這個機器老師拿走。他們有一次就把托米的老師搬走了將近一個月之久,因為歷史那部分的裝置完全顯示不出圖像來了。

  4.你喜歡未來的學習方式,還是現在的?或者在你的想象中,你覺得未來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三、合作交流,展開想象

  1.請同學們大膽想象,未來生活還會發生哪些變化?

  2.學生交流。

  (學生不再需要每天到學校上課、每個人都是一個空間穿梭機,可以穿梭到任何一個地方、與別人交流可以用代碼,或使用腦電波直接交流......)

  3.把你想象的未來生活畫下來,做成一張海報。

  四、課堂總結

  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交流了未來的學習生活是怎樣的,讀完《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文章,你是不是對現在的學校、厚厚的課本有了一點珍惜感呢?把你的感想記錄在寫作本上吧!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了解祖國各地的著名特產

  2、學會介紹本地的一種特產,并能為家鄉的特產寫一份廣告

  3、學會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并進行整理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通過了解本地的特產,增強家鄉的自豪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師:江南是我國的魚米之鄉,那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富。所以有許多文人都很喜愛那里,紛紛用詩歌描繪那的美景。我們曾學過《憶江南》,誰會背誦呢?

  2、生:背誦詩歌二、學習《江南》和《江上漁者》

  1、指名讀詩歌《江南》

  2、解釋“漢樂府”的意思

  3、結合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

  4、重點詞“田田”

  5、指導背誦

  6、指名讀《江上漁者》

  7、結合插圖,自讀自悟詩句的意思

  8、重點詞:“但”

  9、指導背誦

  10、討論:從兩首詩歌中,你了解江南有什么特產?

  三、成立“特產探寶組”

  2、觀察地圖,說說我們的省份和直轄市

  3、老師小結: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國家,我國共有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我們的祖國可真大啊!同學們你的老家在哪啊?誰來指一指,給大家看看。

  4、指出家鄉所在的位置

  5、你想知道我國哪些地方的特產呢?我們將成立“特產探寶組”,研究自己感興趣的省份或者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的最著名的農作物特產

  6、學生自由組合,成立“特產探寶組”,發動學生共同研究全國各地的農作物特產

  7、小組制定計劃(研究對象,研究項目,研究方法,研究小結)

  第二課時

  一、“特產探寶組”匯報會

  1、請各小組的組長匯報資料

  2、交流研究方法

  3、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收獲

  二、完成書上的練習

  1、把這些水果和其最有名的產地連一起

  2、寫一寫下列物產的產地辣椒、枸杞、茶葉、香菇

  3、自己歸納一下不同地區的同樣物產

  三、成立新的研究小組,研究我國的著名特產

  1、對照書上“刺繡、鐵畫、湖筆……”的著名特產制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對象

  2、成立新的研究小組

  3、制定研究對象,研究項目,研究方法,研究小結

  4、思考怎樣把特產介紹清楚

  第三課時

  一、特產交流會

  1、小組匯報

  2、同學交流研究方法

  3、談談收獲

  二、完成書上的練習

  三、討論:怎樣把一種特產介紹清楚

  1、指名發言

  2、老師小結:特產的外觀,制作過程或生長特點等等,最重要的是抓住特點進行介紹,介紹要有條理四、布置新的研究任務——了解廈門的一種特產

  第四課時

  一、“我的家鄉美”廈門特產介紹會

  1、小組交流

  2、指名發言

  3、交流收獲

  二、我們一起說一說

  1、請介紹同一種特產的學生互相補充,介紹特產

  2、其他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請小組的同學回答

  三、制作小冊子

  第五課時

  一、學習《我愛故鄉的楊梅》

  1、齊讀課文

  2、思考:我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楊梅?我是怎么具體介紹楊梅的特點的?

  3、指名發言

  4、老師小結:介紹楊梅的生長特點,外形,味道

  二、你學會了怎樣介紹特產

  1、仔細觀察

  2、抓住特點

  3、具體介紹

  三、觀察你最感興趣的一種特產,收集相關資料,準備習作

  第六課時

  一、范文欣賞,積累優美詞句

  二、指導寫作

  三、學生習作訓練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對照簡化字,認讀括號里的繁體字

  3、讀一讀,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4、修改病句,并說明修改的理由。

  5、熟記12條成語。

  6、朗讀并背誦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7、聽教師介紹簡易灑水壺的發明,抓住要點轉述給同學們、學寫毛筆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這句話。

  (2)學生觀察字的行款、間距。

 。3)這些字你認為哪些書寫時是應該注意的?

 。4)教師重點指導。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及時了解書寫情況)

  (2)根據描紅情況,教師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請學生講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教師談話:日常生活中,我們在看港臺影視片時,或在閱讀一些書籍時,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繁體字,舉例。

 。2)學生說出帶有繁體字的句子考教師。

  (3)指名讀每組前面的簡化字。

 。4)簡化字與繁體字比較。(出示幻燈片)

  讓學生比較以上兩組簡化字與繁體字,特別注意繁、簡字形體變化較大的漢字,讓學生去觀察、思考,發現題中還有哪些簡化字與繁體字形體變化較大的,怎么去認讀出這些繁體字。

  3、練習。

 。1)(出示幻燈片)指名認讀,能讀出幾個就讀幾個。(可以多讓學生站起來認讀,待大多數同學讀熟繁體字后,再齊讀繁體字組合的詞語)

 。2)同桌把簡化字那邊掩蓋好,互相檢查認讀繁體字的情況。

  4、反饋。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1)出示幻燈片:演講一講演雪白——白雪

 。2)讓學生讀,比較前后詞義一樣不一樣,有什么不同。教學中通過讀,比較說明理由,讓學生體會到組成詞語的字相同,但因為字序不同,有的詞義相同,有的詞義不同。要注意,學生說每組詞義,主要是領會,不要求機械記憶。

  3、練習。

 。1)默讀、思考:這題中還有四組詞語,比較看哪幾組前后詞義相同,哪幾組前后詞義不同?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4、反饋。

  哪位同學還能舉出一組詞義相同和一組詞義不同的?

  編選——選編人名——名人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讀第(1)句話。

 。2)這道題毛病出在哪兒?怎么改?

  (學生獨立修改后,交流,說明修改的理由)

  3、練習。

 。1)學生試著修改第(2)、(3)句。

 。2)教師巡視。

 。3)同桌交流再匯報。

  4、反饋。

  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1)他喊他去他家玩,他答應了。

 。2)這次期末考試我們班幾乎根本沒有不及格的同學。

  (3)我們要端正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學生可查詞典,或教師適當給予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指名讀。

  4、反饋。

 。1)集體背。

  (2)指名背。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教師說清題目的要求。(一是朗讀,二是背誦)

  2、指導。

 。1)查字典,把不會讀的字注音,并寫出它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字詞解釋出來。

  (2)自由讀這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師簡介老子和孫子。

 。4)指導學生通過讀,弄明白兩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禍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禍患正隱伏在它的內部。教育學生要正確看待幸福與禍患,知道辯證地看待問題,即禍患有可能轉變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轉變成禍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敵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長處和短處,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會失;不知道他方的情況而只知道我方的情況,就只有一半取勝的希望,而另一半則是失;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敗。

  3、練習。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明白說話的要求:一是要抓住重點;二是做速記;三是轉述時要把史律同學發明簡易灑水壺的經過說清楚,說完整。

  2、指導。

 。1)什么是轉述?轉述有什么要求?結合例子,讓學生明白,把別人的話說給另外的人聽懂就叫轉述。轉述時一要注意把別人說的話聽清楚,二要注意轉述的內容完整性,三要注意說話人的原意,不要隨意改動,關鍵性的內容不能有所遺漏,四要注意人稱的變換。

 。2)教師介紹史律同學發明簡易灑水壺。

  聽這一遍介紹,要求全班同學認真地聽教師介紹,對老師讀的這篇文章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只聽不記。

  (3)教師再次介紹史律同學發明簡易灑水壺。

  聽這一遍介紹,要求全班同學在認真地聽的同時記錄要點。

  可以提供連詞“首先、接著、然后、最后”,讓學生速記要點,記錄的內容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4)討論所記錄的要點,組織同桌或四人一小組練習轉述,教師提示人稱的變換。

  3、練習。

 。1)小組選代表轉述給全班同學聽。

  (2)師生共同評議。

  師提示同學們聽時從經過是否完整清楚,人稱交代是否明白兩個方面去評議。

  要點提示:首先,他在雪碧瓶蓋上戳了些小眼,結果水不能自動地灑出來,接著,他發現了醫院掛水用的鹽水瓶,受到了啟發,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白了原因,最后終于發明了簡易灑水壺。

  二、教學第八題(略)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9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播放劉伯承、鄧小平圖片資料,提問:誰認識這兩個人?能講一講你對他們的了解嗎?

  2、簡介劉伯承、鄧小平。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關于他們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記生字新詞。

  2、認讀生字、詞語。

  (1)指名讀。

  演示課件出示:敏捷、離弦之箭、精心部署、籌劃、偽裝

  (2)小老師教授5個生字的音形義。

  (3)查字典,交流詞語的意思。

  敏捷:(動作等)迅速而靈敏。

  精心部署:特別用心安排或布置。

  籌劃:想辦法,定計劃。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評議。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按課文記敘的順序分段,集體訂正。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劉鄧率軍準備渡河。

  第二部分:(第6-10自然段)插敘劉鄧部署的作戰計劃。

  第三部分:(第11-12自然段)劉鄧大軍渡黃河的經過及影響。

  2、讀完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小組交流討論,班內匯報。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說說課文在記敘的順序上有什么特點。

  文中插敘了劉鄧“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戰略部署。上學期我們學習、了解了插敘的記敘方法。本學期第一課也運用了這種記敘方法;貞洸鍞⒃趦善恼轮衅鹆耸裁醋饔?

  2、為什么要在劉鄧大軍渡黃河這件事中插敘一段呢?

  劉鄧大軍能取得渡黃河的勝利關鍵是劉鄧兩位首長精心部署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戰術的奏效。插敘這段就是具體向我們講述劉鄧是怎么精心部署這個作戰計劃的,更能突出劉鄧的決策英明。

  二、品讀課文,揣摩人物品格

  學習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讀,讀好人物的語言。

  2、品讀句子,感受人物形象的高大。

  (1)(鄧小平)談笑風生地對劉伯承說:“敵人怕我們渡黃河寂寞,特地給點亮了‘天燈’。等他們叫來轟炸機群,我們全軍已渡河完畢了!”

  “天燈”是指敵人投下的照明彈!罢勑︼L生”是形容談得高興而有風趣。這些詞語讓我們感受到了革命者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同時表達了革命者對敵人的.蔑視及對戰爭必勝的信念。

  (2)“是啊!”劉伯承司令員用手推推眼鏡,贊同地說,“不明修棧道,怎么能暗度陳倉!”說完,他倆相視而笑。

  這句話說明劉伯承、鄧小平對自己精心問罪的計劃胸有成竹,勝券在握。

  學習第三部分:

  1、該用什么樣的語速讀?為什么?

  2、毛遂自薦朗讀,讀后評議。

  3、隨錄音磁帶練讀。

  4、你學懂了什么?集體交流。

  5、把第一段和第三段連起來讀。了解這兩段的關系。

  學習第二部分:

  1、劉鄧大軍渡黃河為什么會取得勝利?

  2、課文中“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指什么?

  3、自由讀,找出最能突出劉鄧決策英明的地方,小組交流。

  三、回味全文,總結章法。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舍”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的重要性。

  4.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課前準備:

  課前教師將《懷疑與學問》印發下來或做成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有很多同學特別崇拜科學家,能說一說你最崇拜的科學家是誰嗎?

  2.你們知道科學家們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嗎?(學生自由發言,如:善于思考、勤奮刻苦、鍥而不舍等等。)

  3.教師小結: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是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板書課題)

  4.誰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自由發言。)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第20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相信同學們學過課文,對這句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詞語:

  誕生 縱觀 漩渦 敏銳 追根求源 見微知著 鍥而不舍

  洗澡 花圃推理 逆時針 司空見慣 無獨有偶 打破砂鍋問到底

 。1)指名讀詞語。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全班交流。

  3.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4.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把這句話畫出來。

  三、細讀課文,理清條理

  1.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每個自然段都寫了什么,給課文劃分段落。

  2.學生交流段落劃分,說明分段理由。

  3.教師對照板書進行小結:這篇課文思路特別明晰,作者開門見山提出自己的觀點,明確指出“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句話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學說都是在發現者、創造者解答了“一百個問號之后”才獲得的,由此引出科學發展史上的三個有代表性的確鑿事例,之后對三個典型事例作結,強調這三個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卻從中發現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學發現的“偶然機遇”只能給有準備的人,而不會給任何一個懶漢。

  四、布置作業,鞏固提高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交流感悟

  1.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來具體說明自己的觀點的?從這幾個事例中你想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師重點引導學生:這些事例是科學技術發展史上三個確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學家們都是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

  3.你還能例舉出這樣的事例嗎?(學生可能會談到曾經學過的伽利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事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補充:蚯蚓在美國東海岸有,在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也有,而在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魏格納從蚯蚓的分布,推論出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后來裂開了,分為兩個洲。)

  4.課文中哪些語句令你深受啟發,作出標注。

  5.交流令自己深受啟發的語句,說明從中受到的啟示,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段。

  二、再讀課文,感悟寫法

  1.默讀全文,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這篇課文圍繞著“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一觀點,例舉具體事實加以證明。這樣的文章叫做論說文,也叫做議論文,不同于我們經常閱讀的記敘文。

  三、拓展閱讀,隨文練筆

  1.下面我們再來閱讀一篇論說文,看一看這篇文章作者要闡述的觀點是什么?

  懷疑與學問

  顧頡剛

  “學者先要會疑!暴ぉこ填U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暴ぉ堓d

  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事實和根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一種是聽別人傳說的。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消息,說得如何兇險,那便是別人的傳說,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實際的情形,只有靠自己親自去視察。做學問也是一樣,最要緊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但這種證據有時候不能親自看到,便只能靠別人的傳說了。

  我們對于傳說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我們信它,因為它“是是”;不信它,因為它“非”。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隨便輕信的態度,便是懷疑的精神。這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我們聽說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問問:這是誰說的話?最先見于何書?所見的書是何時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們又聽說“腐草為螢”,也要問問:死。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苦練基本功的重要性。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話。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老師的話和達·芬奇學畫態度轉變之間的聯系,明白刻苦練功的道理。

  教學思路:

  教學中,可取消獨立識字的環節,把閱讀作為識字的重要途徑,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識字效率,提早發展語言。可分三步:第一步,初讀課文,識記字音。第二步,逐段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刻苦練基本功的重要性,在理解課文的同時,理解生字生詞的意思。第三步,突出重點,綜合訓練,識記字形。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識記生字字音。

  1、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課文講了誰學畫雞蛋?為什么要畫雞蛋?結果怎樣?

  2、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把課題和課文內容聯系起來。

 。1)自由練讀。要求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并記住字音。

 。2)檢查朗讀和字音掌握情況。

  先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在朗讀中進一步識記字音,然后讓學生離開課文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

  3、朗讀全文。思考:《畫雞蛋》講的是誰學畫雞蛋的事?他是個什么人?

  讀后回答:《畫雞蛋》講的是達·芬奇學畫雞蛋的事。他是著名的畫家。

  教師簡介達·芬奇:他是意大利人。是400年前非常出名的畫家。他一生都研究繪畫,他的畫有的已成為世界公認的藝術珍品。他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和他刻苦練習繪畫分不開的。有許多苦練繪畫的故事是很感人的。畫雞蛋就是其中的一個。

  二、學習第1自然段。

  在教師介紹的基礎上讀第1自然段。

  理解“著名”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爸币x重音,以突出達·芬奇是個什么樣的畫家。

  三、默讀2、3自然段。思考:達·芬奇開始學畫蛋時態度怎樣?聽了老師的話態度有什么變化?為什么他的態度變了?

  第二課時

  一、復習第1自然段。

  達·芬奇是什么時候的人?哪個國家的人?是干什么的?

  二、講讀2—4自然段。了解達·芬奇學畫雞蛋的表現和結果,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導言:達·芬奇成為著名的畫家,是他刻苦練習繪畫的結果。我們繼續學課文,從他學畫雞蛋的故事中了解他是怎樣按照老師的要求苦練繪畫本領的。

  1、讀第2段,思考:達·芬奇開始學畫時,態度怎樣?老師是怎樣教育他的?

  讀后討論回答:

 。1)老師是怎樣讓他畫雞蛋的?(畫了一個又讓畫一個)

  (2)達·芬奇的態度怎樣?(不耐煩)

 。3)他為什么不耐煩呢?

  先引導學生聯系老師讓他畫一個又讓畫一個回答。了解因為畫得多了他不耐煩了。

  再引導學生聯系達·芬奇的話想。“天天”是說達·芬奇認為畫雞蛋時間長了!疤唵巍笔钦f達·芬奇認為畫雞蛋容易,用不著這么練。所以就不耐煩了。

  然后指導學生朗讀,讀時強調“畫一個又讓畫一個”、“天天”、“太簡單”等詞語,讀出不耐煩的語氣。

 。4)達·芬奇的態度對嗎?老師是怎樣教育他的呢?看圖上老師的表情,體會老師說話時嚴肅的語氣,用嚴肅的語氣讀老師的話,再理解老師說的4句話。

  第1句話告訴了達·芬奇什么?(達·芬奇以為畫雞蛋容易,是錯的。“容易”在這里是說畫雞蛋簡單,很好畫的意思)

  第2、3句話,老師告訴達·芬奇畫雞蛋很不容易。為什么說不容易呢?(“在一千個雞蛋中沒有形狀完全相同的!笔堑1個原因。意思是說雞蛋的形狀看起來差不多,但“仔細”看,一千個雞蛋中每個跟每個都有差別!懊總雞蛋從不同角度看,形狀也不一樣,”是第2個原因?勺寣W生從不同角度看同一個雞蛋,自己去發現不同,從而理解“不同角度”的意思)

  第4句話,老師讓達·芬奇反復畫雞蛋的目的是什么?(訓練眼力和繪畫技巧)訓練眼力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觀察事物準確,畫得像!把哿Α敝赣^察能力!坝^察準確”是說看的一點不差)訓練繪畫技巧是為了什么?(是為了畫得熟練。這樣就會畫得快)

  再讀老師說的4句話。體會老師是怎樣嚴肅地給達·芬奇講道理的。

  2、讀第3段,思考:達·芬奇聽了老師的話,懂得了畫雞蛋的重要性,畫雞蛋的態度有什么變化?

 。1)達·芬奇聽了老師的話是怎樣畫雞蛋的?畫出一個詞語。(用心畫)

  (2)從哪兒看出他是用心畫雞蛋的?從“畫了一張又一張,每一張都畫了許多形狀不同的雞蛋。”可以看出達·芬奇耐心反復練習畫雞蛋,非常用心。

  (3)指導朗讀,帶點的詞語要重讀,突出達·芬奇是怎樣畫雞蛋的。

  3、讀第4段,思考:達·芬奇用心畫雞蛋結果怎樣?

 。1)“無論畫什么,都畫得又快又像!笔鞘裁匆馑?(畫什么都畫得又快又像,沒有畫得不快不像的)讀一讀,讀出贊美的語氣。

  (2)達·芬奇為什么畫什么都畫得又快又像呢?他反復練習畫雞蛋,掌握了繪畫技巧,畫得熟練了,所以就快;通過訓練眼力,他看得準確了,所以畫得就像)

  4、達·芬奇畫什么都畫得又快又像,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你向達·芬奇學習什么?要想畫出好畫,寫出好字,學會唱歌,寫好作文,應該怎么辦?(學習達·芬奇苦練繪畫技巧的精神。要想掌握上述本領就要從小刻苦練習)

  三、綜合練習,識記字形。

  1、看田字格中的生字,應該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字形,練習說一說。

  2、教師指導分析字形。

 。1)哪幾個是左右結構的字?應該怎樣記?

  始:把“抬”字的“扌”換成“女”。

  練:左邊是“纟”,注意右邊的第3筆不要寫成“東”。

  技:與“枝”形近,左邊的部首不同。

  準:和“誰”形近,右邊的部首不同。

  確:左邊是“石”,右邊是新學的“角”字。

 。2)上下結構的字有哪幾個?怎樣記?

  角:上邊是?,下邊是“用”。

  易:上邊是“日”不是“目”,下邊是“勿”。

 。3)半包圍結構的字有“度”,怎樣記住它呢?

  度:外面是“廣”,里面的上半部分是一艸廿,下邊是“又”。

  3、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寫字頭。

  4、完成課后第2題。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會正確讀寫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鷺鷥的特點,體會作者對鷺鷥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來寫的方法,體會作者語言準確生動。

  5.了解作者開頭和結,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來寫的方法以其開頭結尾相照應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動物世界是一個奇妙世界,同學們能說說你們的.了解嗎?

  2.我們家一同走進動物世界,閱讀郭沫若的《鷺鷥》,感受鷺鷥的奇妙吧

  3.板書課題,解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順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理解詞意

 。2)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小組匯報交流。

  3.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關于生字,讀準字音,辨別字形。

 。2)多音字辨析。

 。3)理解詞義

  精巧、悠然、鏗鏘

 。4)關于內容

  課文描寫了鷺鷥的外形與優雅的姿態,抒發了作者對鷺鷥的喜愛、贊美之情。

  文章的脈絡:

  第一部分(1-3):概括寫鷺鷥是一首精巧的詩。

  第二部分(4-8):具體描寫了鷺鷥的美麗色彩和優雅的姿態。

  第三部分(9):總結全文,贊美鷺鷥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三、再讀課文

  1.學生自讀、質疑問難:文章的開頭與結尾有什么關系?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

  開頭與結尾相呼應,文章結構緊湊,更突出作者對鷺鷥的喜愛、贊美之情。

  3.讀課文,感悟。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理解詞語。

  2.說說文章的大概內容。

  二、朗讀、欣賞

  1.學生自讀、思考:文章從哪些方面描寫鷺鷥?突出鷺鷥的哪些特點?

  (1)學生自讀,在課文中圈點批注。

  (2)小組討論

 。3)班內交流匯報。

  從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兩個方面描寫鷺鷥。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鷺鷥的特點。如: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而且太不尋常了”。

  “增一點兒則而嫌長------深一點兒則嫌黑”。

  還描寫鷺鷥的優雅的姿態。如文章的第6-8自然段,運用比喻、擬人、反問等修辭手法,把鷺鷥描寫得十分鮮活。

  2.作者僅僅是為了突出鷺鷥的特點嗎?

 。1)學生讀開頭、結尾,在課文中圈點批注。

 。2)小組討論探究。

 。3)班內交流匯報。

  表達作者對鷺鷥的喜愛、贊美之情。文章開頭、結尾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直抒胸臆,表達贊美之情。

  3.朗讀課文,升華情感。

 。1)思考:作者對鷺鷥的喜愛、贊美之情給我們什么啟迪呢?

 。2)交流討論

  作者對生活的熱愛,激發我們的生活熱情,去關注生活,關愛生活中美的事物。

  三、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課堂小結

  請同學們將本節課的學習收獲總結一下,與同學們共享。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一組反映人物品質的詞語;體會感情色彩的不同;積累名言警句;

  2、學習成語故事《破釜沉舟》,讓學生弄清“破釜沉舟”這個詞語的本義和比喻義,并能完整地講述故事;

  3、圍繞“你贊成養小蝌蚪嗎?”的話題,分為正反兩方展開辯論,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4、以“我的收藏”為主題作文。本此習作主題鮮明且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目的是讓學生重溫自己的珍藏,描寫自己收藏過程中樂趣,與大家共同分享快樂。

 。ǘ┻^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學習。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積累,引導學生大致理解經典古詩文名句,并從中領悟到一定的道理。教育學生具有的氣節。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重溫自己的珍藏,描寫自己收藏過程中樂趣,與大家共同分享生活的快樂。

  課前準備:

  搜集相關的典故

  教學課時: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下面的詞語,你想到了什么?

  1、學生讀準詞語,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的大意。

  2、了解學生讀詞以及詞語理解情況。

  3、要求學生上下比較讀詞,相互交流:從讀詞中發現了什么?

  4、全班匯報,教師總結。

  5、詞語運用練習:用相對的一組或幾組詞語造句。

  二、讀一讀,體會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

  1、請學生反復讀下面兩段話,一邊讀,一邊感悟,然后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

 。1)在驕陽下,牽;ㄙ绕煜⒐模廊私躲季霟o力,富貴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陽花對炎炎赤日毫無保留,陽光愈是熾熱,它開得愈加熱情,愈加興盛。

 。2)在驕陽下,太陽花對炎炎赤日毫無保留,陽光愈是熾熱,它開得愈加熱情,愈加興盛

  2、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老師總結“對比”表現方法的好處。

  3、同樣讓學生反復讀下面兩段話,一邊讀,一邊比較哪一段話給自己六夏的印象更深刻?在對太陽花情感的表達上哪一段更鮮明?讓學生自讀自悟中,明白“擬人”的美妙作用。

 。1)在驕陽下,牽牛花枯了,美人蕉謝了,富貴的牡丹也焉了。只有太陽花對炎炎赤日毫無保留,陽光愈是熾熱,它開得愈加熱情,愈加興盛。

 。2)在驕陽下,牽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無力,富貴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陽花對炎炎赤日毫無保留,陽光愈是熾熱,它開得愈加熱情,愈加興盛。

  三、讀一讀,記一記

  1、自由讀古詩文名句。

  2、指名讀古詩文名句。

  3、指導學生結合注釋理解意思。

  4、練習背誦。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讀一讀

  1、自由讀故事,讀準字音,了解故事大意。

  2、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他的哪些行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你從他的行為里體會到什么?

  3、學生交流上面的問題。。

  4、互相講一講這個故事,并說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口語交際:“你贊成養蝌蚪嗎?”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2、促進學生形成熱心幫助他人的品質。

  3、引導學生養成遇到困難積極想辦法的習慣。

  教學過程:

  1、學生先自己讀一讀課本,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將贊成養小蝌蚪與不贊成養小蝌蚪的同學分成正反兩方,然后分別開始準備辯論的材料。

  3、設計交際場景,提出辯論要求:觀點鮮明,有理有據,反駁及時,語言文明。

  4、正反雙方開始辯論。

  5、評議總結,提高交際語言的表現力。

  習作

  本次習作的主題是“我的收藏”。

  習作的具體要求有:

  1、通過具體的描述充分展示自己的收藏與眾不同。

  2、寫清楚自己收藏的來歷和收藏的原因。

  3、突出收藏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快樂。

  教學建議:

  1、引言導入,激發興趣。

  你有收藏的愛好嗎?在你的抽屜里,都珍藏著哪些“寶貝”?是幾顆美麗的雨花石,還是一個自制的飛機小模型?是從遙遠的地方寄來的精致賀卡,還是一枚意義非凡的紀念章?這節課我們就來談論自己的收藏吧!

  2、展示收藏,介紹收藏。

 。1)拿出自己的收藏,告訴同學自己心愛的收藏是什么?

 。2)具體介紹自己的收藏。可以介紹它的顏色、形狀、種類以及相關的知識。

  注意:根據收藏的不同特點,選擇靈活的介紹方式。

  3、回顧收藏來歷,揭示收藏原因。

 。1)它有什么來歷

 。2)它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

 。3)“我”喜歡它的原因。著重談它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快樂。

  4、獨立構思,完成草稿。

  5、交流草稿,師生評議。

  6、指導修改,完善評議。

 。1)在交流中要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要誠懇。

 。2)表達的時候要吐詞清楚,語速、聲調要適當,注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板書:觀點明確、態度真誠、內容具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3、創設口語交際情境。

  選用錄音、圖片或表演等途徑,創設問題情境:小帆想在寒假里參加田徑訓練隊,父母希望他回老家陪奶奶,他愛奶奶又不想錯過訓練的機會,他很矛盾。

  4、進入口語交際情境。

 。1)學生自選交流伙伴組成兩人小組,在兩人間進行口語交際。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對如何去建議他人,如何讓他人脫離困境還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教師在巡視中要及時地加以指導。

 。2)邀請幾個小組到班上交流,指導評議。.

  5、拓展延伸,小結激勵.

  (1)說說自己面臨的實際矛盾。

  (2)鼓勵同學們熱心出好主意,明晰地交流自己的觀點。

  (3)師生評議,小結。

  第四、五課時習作:我眼中的同學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能留心周圍的人,注意觀察,抓住人物個特點。

  2、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教學重難點:學生能真實、生動、具體地抓住人物特點,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第四課時

  一、啟發談話,確定對象。

  1、同學們,在你們五年多的校園生活中,與同學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的同學情誼,不妨用的筆寫寫你眼中的同學。

  2、想想:在這么多同學中,我最想寫的是誰呢?是什么原因讓我最先想到他(她)?

  3、分四人小組互議,相互啟發,確定習作對象。

  二、讀中學寫,領悟要點。

  1、啟發學生從學過的寫人的課文中領悟寫法。

  同學們學過的課文中,有不少是描寫人物的,想一想:在這些課文中,哪些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2、引導學生從讀過的優秀習作中領悟寫法。

  引導學生回憶:同學們在課外讀了許多有關介紹人物的優秀習作,想一想:哪些習作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3、指導學生從習作“病例”中領悟寫法。

  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組織學生討論:

 。1)啟發談話:最近老師收到一篇介紹人物的習作,老師看了不夠滿意。現在請你們當小老師,給這位同學的習作提出修改意見。

 。2)出示“病例”。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分小組互議,然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篇習作所介紹的人物為什么給人留下的印象不深?

 。3)引導學生歸納寫法。教師先組織學生討論:從學過的課文和讀過的優秀習作,以及從剛才討論修改的“病例”中,你認為要介紹一個人物,必須注意哪幾方面呢?

  三、分組討論,交流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

  四、教師揭示寫人文章的一般規律:

  第一,要抓住具體的事寫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質”,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質”,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質”。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等描寫拉反映人物的特點。

  第五課時

  一、構思起草,修改完善。

  1、我們開展一次競賽看誰寫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構思一下。

  2、學生獨立構思起草,教師巡視,并對習作有困難的學生作個別輔導。

  3、指導修改,完善習作。

 。1)美玉是琢出來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自己的習作初稿寫好以后,通過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錦上添花。

 。2)學生自改習作。先進行錯別字和病句的常規修改。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對照“是否通過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這一要求進行重點修改。

  (3)同桌或分小組相互傳閱習作,與對方商討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據對方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再次修改。

  (4)課堂交流。指導交流時,教師可要求按“原來怎么寫的──現在怎么修改的──為什么要這樣修改”的順序說出自己修改的過程和理由。

  二、交流評價,賞識激勵。

  1、當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陽光下一照,就會看到點點金光。同樣,各人的作文都有閃光之處,哪怕是寫得不夠理想的作文,也有一兩句優美的句子或幾個閃光的詞語。

  2、請你將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讀給同桌或小組里的同學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你成功的快樂。如果你認為自己全文都寫得好,就讀全文;如果你覺得只有某一片段寫得精彩,就讀這個片斷。

  3、創造發表條件,激發學生的成就感。

 。1)將優秀習作或修改后有明顯進步的習作張貼在教室里。

 。2)將班級中的優秀習作推薦給少兒報刊發表。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古井不僅為鄉親們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們的品格,使學生受到無私奉獻的教育。

  2.學習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哺育”、“絡繹不絕”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

  2.理解含義較深的句子(“思考·練習”第2題),明確“古井教育人們怎樣做人”的問題。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ㄒ唬┌础邦A習”要求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通過查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本課新出現的字、詞。

 。ǘ┮贿呑x,一邊想,按自然段讀懂意思,并劃分結構段。

  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撓瞪舷挛睦斫馍中略~。

 。ǘ├斫庾匀欢蝺热,用歸并法劃分結構段。

  教學過程

 。ㄒ唬┳杂勺x課文,通過查工具書讀解生字新詞,并把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再指名讀課文,檢查初讀課文情況,并糾正誤讀,區別字形。

  1.讀準生字讀音:

  “乳(rǔ)汁”的“乳”,“報酬(chóu)”的“酬”是翹舌音,要讀準。

  讀準以下容易誤讀的音:

  “扁擔(dàn)”的“擔”,不要讀成“dān”的音;

  “單。╞ó)”的“薄”不要讀成“báo”的音;

  “一陣風能把她吹倒似(shì)”的中“似”,不要讀成“sì”的音;

  “日子長著哩(li)”的“哩”應讀輕聲;

  “提供(gōng)”的“供”不要讀成“gòng”的音;

  “他們懂得(de)”的“得”應讀輕聲,不要讀成“dé”的音;

  “不能總讓大家出力氣啊”和“多好的古井啊”中的“啊”,應按“啊”的變調讀,前者應讀“ya”,后者應讀“na”。

  2.注意以下字形:

  “暮色”的“暮”下邊是“日”;

  “絡繹不絕”的“繹”不要寫成“澤”;

  “六旬”的“旬”與“句”,“陶冶”的“冶”與“治”不要相混。

  3.提醒學生通過查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詞語:

  “熹微”、“歉意”、“陶冶”、“絡繹不絕”

  熹微:形容陽光不強(多指清晨)。

  歉意:抱歉的意思。

  陶冶:燒制陶器和冶煉金屬,比喻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

  絡繹不絕:(人、馬、車、船)前后相接,連續不斷。

 。ǘ┳杂勺x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古井”的“古”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古井”?想一想各自然段的意思,分小組討論,并解答;再由老師歸納,順便把不懂的詞語或句子畫下來。

  1.歸納自然段的意思:

  第1自然段:村東頭有一口古井,村里的人都來取水。

  第2自然段: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

  第3自然段:村里的人常年幫一對老人挑水,從來不要報酬。

  第4自然段:老兩口表示歉意。

  第5自然段:鄉親們勸說兩位老人接受大家的幫助。

  第6自然段:古井使大家懂得應該怎樣做人。

  2.想一想,議一議:按自然段歸并的方法(自然段的意思聯系比較緊)為全文劃分四個結構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自然段

  第三段:第3~5自然段

  第四段:第6自然段

  3.讀課文,想一想,共同歸納:課文講了和古井有關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點?

 。ㄕn文講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講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點講鄉親們常年幫一對老人挑水不要報酬的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進一步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閱讀課文,從重點詞語和句子入手,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古井不僅為鄉親們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們的品格,從而受到無私奉獻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使用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理解“思考·練習”第2題中的三個句子及結尾一段話的含義,從而深刻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指名分段讀課文。

 。ǘ╅喿x分析第一段:

  1.這一段寫了四句話:有兩句話是寫古井的位置和作用的,還有兩句話是進一步說明井水的質量和古井與鄉親們的關系的。讀一讀,想一想,找一找,把前兩句話畫下來。后兩句話中“清涼可□”的“可口”是什么意思?

  2.“古井像一位溫情的母親,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她的兒女”,“甜美的乳汁”指的是什么?“哺育”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把古井比喻成“溫情”的母親呢?

 。ā疤鹈赖娜橹敝盖鍥隹煽诘木!安赣笔丘B育、培養的意思。把古井比作溫情的母親,因為母親是慈愛的,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高尚的,可以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的一切。古井同母親一樣,無私地向人們奉獻甜美、清涼的泉水,養育村民毫無所求,所以說古井像母親一樣。)

 。ㄈ╅喿x分析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讀前提問,讀中思考,讀后議論、解答:

  這一段是寫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段中有沒有“很多”這個詞?如果沒有,作者是通過什么表現挑水的人很多的?

  (不用“很多”,而用時間長、人數多、路面濕表現。給讀者的印象是具體的、生動的。)

  2.春雨有什么特點?為什么不說下過一場夏天的雨或秋天的雨?

 。ù河瓴煌奶旌颓锾斓挠,它的特點是雨水少,有“貴如油”之稱。下起來不大,斷斷續續,一般剛能潤濕路面。)

  “剛下過一場春雨”的路面是什么樣的?

  (濕漉漉的。)

  “老是像剛下過一場春雨”說明了什么?

  (說明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路上人來人往,免不了會有井水灑到地上,路面總也不干。)

  3.這一段寫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說明了什么?

 。ㄕf明了鄉親們盡情享用井水,表現了古井在當地人們的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是很大的。)

 。ㄋ模╅喿x分析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讀前提問,讀中思考,讀后議論解答:

  這一段是寫鄉親們幫助村里一對挑不動水的老人挑水,不要報酬的事。兩位老人為什么需要有人幫助挑水呢?鄉親們是怎樣幫助老人挑水的?老人怎樣表示?鄉親們又是怎樣“勸說”的?這一切說明了什么?

  (年過六旬、一瘸一拐;又矮又瘦、很單;女兒外地教書,所以老人需要有人幫著挑水。)

  2.“這個幫著挑一擔,那個幫著提一桶,老人的水缸總是滿滿的。”這里,“這個”、“那個”用在上下句里說明什么?

  (幫著老人挑水的不是一兩個人,而是許多人。)

  “挑一擔”“提一桶”,上句是“擔”,下句是“桶”,說明力氣大的就挑擔,力氣小的就提桶。

  “老人的水缸總是滿的”,這句話說成“老人的水缸滿滿的”有什么不同?“總是”說明了什么?

  (說明一直是滿滿的,大家不間斷地幫老人挑水)

  3.鄉親們這樣不間斷地、熱情地幫助老人挑水,老人很感激。多次表示要給鄉親們一些報酬,可是誰也不肯接受。于是,“老兩口帶著歉意說:日子長著哩,俺們不能總讓大家自出力氣啊!崩先说脑捓铩安荒芸傋尨蠹野壮隽狻,那么,不“白出力氣”是什么意思呢?

 。ㄊ怯袌蟪辏

  “總讓”的“總”跟“總是滿滿的”的“總”的意思一樣不一樣?

  (一樣,都是一直、一向的意思)

  換個意思相近的、同學們口頭上經常說的口語詞是什么?

  (老是)

  4.鄉親們是怎樣表示的?齊讀第三自然段。

  “那口井給人們出了多少力氣?”這句話點了問號,應該怎樣讀?是有疑問而提出詢問的語氣,還是強調古井為鄉親們做了巨大貢獻的一種反問語氣?連同下面一句話試讀一下看看。

  5.“鄉親們總是勸說兩位老人”,“勸說”是什么意思?

  (勸解、說服)

  為什么還要“勸說”兩位老人呢?

 。ㄒ驗閮晌焕先艘粋心眼兒要給幫助挑水的人一些報酬。鄉親們不肯接受,只能向老人講道理,讓老人安心接受幫助。)

  這種“勸說”是不是只有一兩次,還是多次?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看卫先吮硎,鄉親們總是這樣勸說的!翱偸恰保

  6.這一段出現了兩個“總是”,一個“總讓”,查查工具書,這里的“總”是什么意思?

 。ń洺!⒁恢被蛞幌。)

  一是為了表示鄉親們對兩位老人的無私的熱情的幫助,一是為了說明兩位老人一個心眼兒感激鄉親們要有所表示。

  7.有感情地試讀這一段,再指名讀。要讀出鄉親們的關懷熱切和體貼的感情,還要顯示出兩位老人的不安和感激的情懷。

 。ㄎ澹╅喿x分析第四段:

  1.先齊讀,再自由讀課文結尾段。

  “多好的古井啊”,好在什么地方?下面的話,說明了“多好”:

 、佟八粌H為鄉親們提供著生命的泉水”,什么是“生命的泉水?”“泉水”前面為什么加上“生命”?

 。ㄈ藗兿碛霉啪娜,使生命得到保存。)

  這句話跟開頭一段在意思上有什么聯系?再讀讀開頭段。

 。ㄟ@句話跟開頭段呼應了,是開頭段內容的概括和加深。)

  把開頭一段和結尾這一句話連起來讀一讀,母親甜美的乳汁就是生命的泉水,看看它們的聯系密切不密切:

  (“我們村東頭有一口古井。井里的水清涼可口。村里的人都到這兒取水。古井像一位溫情的母親,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著她的兒女。它為鄉親們提供著生命的泉水!保

  看來,“母親甜美的乳汁”就是“生命的泉水”,二者聯系是非常密切的。

 、诠啪岸嗪谩,好在一是為鄉親們提供了生命的泉水,二是“還陶冶著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陶冶”是什么意思?工具書上是怎么講的?“品格”是指人的什么?

  (“陶冶”,原來的意思是指燒制陶器和冶煉金屬,用來比喻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品格”是指人的品質、風格。)

  小組(或同桌)議論,然后全班討論:古井“還陶冶著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惫啪丛床唤^地為鄉親們提供“生命的泉水”,一無所求。這是一種什么精神?

  (無私奉獻精神)

  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給鄉親們以什么影響?換句話說,這種精神鄉親們學到手沒有?

  (學到手了)

  表現在什么地方?

 。◣椭鷥晌焕先颂羲灰獔蟪辏

  2.小結:

  鄉親們幫助老人挑水不要報酬,說明古井陶冶了人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15

  一、揭題。

  二、范讀課文,思考。

  要求:1、課文主要寫誰,寫了一件什么事?

  2、聽準字音,注意生字字形,在疑難之處做上記號。

  三、檢查,反饋。

  1、學習生字新詞。

  腎炎 歌詠 撅著嘴 冤枉

 。ɡ首x,“冤”查什么部首,再查幾畫)

  2、這篇課文主要寫誰?寫媽媽一件什么事?

  3、齊讀:寫“我”那當老師的媽媽為了一位學生,冒雨趕回家里取一件藍制服,又匆匆趕住學校一件事。

  4、指導分段。

 。1)哪幾小節直接寫媽媽?

  (2)按媽媽在不在場把課文分為三段。

  四、教學第二段。

  1、自由讀,要求:(1)想辦法讀好我和媽媽的對話。

  (2)用線劃出直接寫出了媽媽的品質的一段話。

  2、理解句子:

  媽媽斜了我一眼:“答應……演出呢?”

  (1)齊讀句子。

  (2)媽媽答應誰一件什么事?

  (3)“失信”是什么意思?媽媽有沒有失信,從哪里看出來?媽媽是在什么情況下回來的`?

  3、說話練習:

  天上飄起了蒙蒙細雨,媽媽加快了腳步,快到學校門口,突然,媽媽看到( ),想起( )。她停住了腳步,心想:( ),于是,她( )。

  4、“我”同意不同意?

  5、出示句子:

  已經快到學校了,犯不著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說還下著雨!

  (1)什么叫“冤枉路”,我有什么理由說這是冤枉路?在這句話中找找。

  6、比較句子:

  天下著雨,已經快到學校了,犯不著又跑一趟冤枉路。

  已經快到學校了,犯不著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說,還下著雨!

  7、你支持誰的理由:小玲為什么這么說,說說理由。媽媽說這句話時用了一個什么動作?(斜)

  體會“斜”的含義,感情朗讀。

  8、理解句子:“媽媽取出藍制服塞進提包,轉身就走!

  師:把“塞”改成“放”行不行?

  師:媽媽為什么而急?

  朗讀指導。

  9、指導朗讀媽媽的其它語言。

 。1)自讀。

 。2)指名讀自己認為讀的最好的句子。

  五、.總結,練習。

  1、在你的心目中,小玲的媽媽是一位怎樣的人?

  2、望著媽媽遠去,小玲心里又想說什么?

  我倚在門邊,望著( )。心里又是( ),又是( ),想起( ),我真想對媽媽說:“( )”。

  3、把小玲心里想說的話寫下來。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 相關內容:
  • 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廣玉蘭》教學反思(精選13篇)

    學片段:師:請一位同學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仔細聽,邊聽邊想:這段主要寫了什么?(學生讀)師:誰來回答剛才的問題?生:本段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廣玉蘭開花有早有遲,同一棵樹,能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精選3篇)

    光陰似箭,任時光飛逝,我辛勤工作,驀回首,點滴作法涌上心頭,存在的問題還需努力解決。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一、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學生知識基礎水平參差不齊。...

  •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模板(通用13篇)

    一、導入。讓學生復述《龜兔賽跑》這則寓言,然后變換角度提問,啟發學生認識天資和勤奮的關系。問:在正常的情況下,龜跑得過兔嗎?(不能)這說明什么?(龜不善跑,受到天資的限制。...

  • 小學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優質教案(精選13篇)

    一、教學目標: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2、聯系課文內容,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和由來。3、學會閱讀劇本。練習排演小話劇。4、通過對劇本臺詞的閱讀品味,感受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精神品質。...

  • 小學六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精選14篇)

    【教學方法】1、關于大象,學生熟悉的可能只是它的外形和一般的生活習性,而對大象作為兵士參加戰斗的歷史可能知之甚少。課前,可以建議學生搜集關于戰象的歷史資料讀一讀,對戰象的情況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課文,理解戰象嘎羧的情懷。...

  • 關于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集錦(精選13篇)

    一、說教材《生命生命》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五組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設問開頭,通過寫飛蛾拼命求生、香瓜子奮力生長和疹聽自己心臟律動三件事的描寫,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和善待生命,感悟出珍愛生命就要珍愛時間的人...

  •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通用14篇)

    《神奇的絲瓜》是六年級拓展型課程教材語文綜合學習“一草一木也有情”中的課文,主要寫了作者一家隨意種下的絲瓜竟日益茁壯盡顯神奇令作者驚嘆不已,表達作者季羨林泰然、悠然、坦然、怡然的處世態度。...

  • 小學六年級語文《草蟲的村落》教學反思(精選12篇)

    這篇文章的作者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力,奇特的想象力,追隨著一只爬行的小甲蟲,對草蟲的村落進行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學習本文一則要領略作者以自然為友,熱愛大自然生命的感情,二則要體會怎樣展開想象來表達情感。...

  •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第14課《安塞腰鼓》表格式教案(精選15篇)

    課題:安塞腰鼓 時間:2011年10月8日 課時 1 主備教師 張東東 重點與難點 感知安塞腰鼓火烈的舞蹈場面,通過朗讀表達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小學六年級語文《黃河象》優秀教案(精選14篇)

    教育目標:知識教學點1.學會12個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闊步、炙烤、橢圓、有氣無力、掙扎、驚恐、腐爛、挖掘、一瞬間”等詞的意思。2.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黃河象骨骼化石的來歷的以及他們這樣假想的根據。3.體會文章的記敘順序。...

  • 小學六年級語文草原教案(精選2篇)

    設計意圖音樂新課標認為:音樂教育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都應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各種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敢于自信地來表現音樂、表現自我。...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通用2篇)

    新學期來臨,仍然面對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對新的教學任務,承受新的壓力,即讓自己減輕壓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層樓的教學質量,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塌實,學得興趣高漲,本人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結合實際制定出如下的教...

  • 小學六年級語文《勇氣》備課教案(精選17篇)

    一、說教材《花的勇氣》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節選自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閃現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

  • 小學六年級語文《蟋蟀的住宅》教案范文(精選16篇)

    【設計理念】:《蟋蟀的住宅》是小學六年制第九冊第七組中的一篇課文,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篇觀察筆記。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用擬人的手法,具體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住宅的經過。...

  • 小學六年級語文《晏子使楚》教案(通用16篇)

    教學內容:晏子使楚(人教版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50—53頁)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⑴會寫14個詞語,會認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侮辱、臨淄、撒謊、欺騙、敝國、規矩、囚犯、盜竊、笑嘻嘻、淮南、柑橘、枳、盜賊、賠不是”...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札达县| 阿尔山市| 上林县| 莫力| 张北县| 东宁县| 都昌县| 九龙县| 清原| 长泰县| 滕州市| 类乌齐县| 黑水县| 关岭| 白山市| 醴陵市| 钦州市| 江安县| 贵阳市| 南雄市| 河南省| 禹州市| 浙江省| 和林格尔县| 赤壁市| 松溪县| 伊宁县| 黔西县| 鱼台县| 桐乡市| 阳原县| 浏阳市| 武安市| 班戈县| 荆州市| 阿城市| 南充市| 扬州市| 专栏| 宁国市| 长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