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過海》教案(精選17篇)
《燕子過海》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懂得要愛護益鳥燕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按提示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
4 . 能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對祈使句和設問句的作用理解
教學難點:仿寫句子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感情朗讀課文1、2、3自然段。
2.說說課文插圖的內容。
二、學習第4自然段。
1.讀這一段,思考:這些話是誰對誰說的?
2.為什么作者讓我們不要傷害燕子?
3.讀下面的話,與課文最后一段比較讀,體會:
“因為燕子在到達目的地以前飛過大海十分辛苦、艱難,所以我們不要去傷害它們。”
“當你看見燕子飛來的時候,請不要傷害它們吧!你可知道,在到達目的地以前,它們飛過大海,是多么辛苦、艱難!”
。ㄎ闹械谝痪涫瞧硎咕,帶有命令的口氣,要求我們愛護燕子;第二句是感嘆句,帶有對燕子不怕辛苦、不畏艱難的贊美。)
4.感情朗讀。
5.當你看見燕子飛來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你還想對有可能傷害燕子的人說些什么?
6.讀讀背背這幾句話。
7.朗讀全文,選擇自己最感動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三、仿寫
1.仿寫第一段的設問句。
2.用“有的……有的……”寫句子。
3.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
四、課堂作業
1.完成作業本上的第3、4題。
2.聽寫第4自然段(作業本第6題)。
《燕子過!方贪 篇2
教學目標:
1 . 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
2.學會本課生字11個,理解“寒冷、晝夜、疲倦、崇敬”等詞義。
3.運用前兩課學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讀懂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教學難點: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
教學準備:地圖、地球儀、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課題。
每當春天,燕子就會從南方飛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
又要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去。同學們你知道嗎,燕子從北方飛到南方去,會飛過哪些地方?今天,我們來學習《燕子過!芬徽n,看看小燕子是怎樣飛越大海的。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1.聽錄音。
2.看地圖或地球儀,知道燕子過海要飛過哪些地方。
3.請學生簡單地說說課文什么地方令人感動。
4.再聽錄音,說說課文的哪句話寫得特別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研究課文的開頭。
1.許多同學說課文的開頭寫得好,我們來讀一讀,具體說說好在哪里。(運用了設問——自問自答的寫法)
2.自問自答的寫法在本單元的哪一課學過?這樣開頭有什么好處?(《這是我小學的老師》)
3.練習朗讀,把大海無邊無際、很遼闊的感覺讀出來。
四、學習第2自然段。
1.輕聲自讀這一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理解詞語“不分晝夜”。
討論:燕子干嗎要“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3.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這一段,邊聽邊想像:你腦
海里有沒有出現一幅美麗的圖畫?你覺得課文的哪些詞語用得特別好?
(①風平浪靜:沒有風浪。
②“藍色”一詞寫出了顏色。
、邸昂洹、“溫暖”是一組反義詞,用在句子中很具體。)
4.讀讀寫寫這些好詞語。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五、學習第3自然段。
1.自讀這一段,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燕子實在是太疲倦了。
2.理解重點句: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①出示句子,齊讀;
、诒容^讀,說說加點字作用;
A“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B“燕子一定是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地飛下來,停在甲板上休息!
播放錄音
出示句子
、劢涣鳎
。ā疤睂懗銎>氤潭壬;“落”說明已經飛不動了;“伏”是說燕子已經疲倦到連站都站不動了,只能伏在甲板上休息
、茏寣W生做“伏”的動作
、輰Ρ茸x,體會
3.那為什么燕子只休息“一會兒”就又“展翅起飛”了呢?
4.理解“崇敬”的意思:
討論:水手們為什么“崇敬”小燕子?
你是怎樣學懂這句話的?
5.再讀讀這一段,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ㄈ纾和V沽撕粑难嘧,已經沒有知覺了,水手們為什么要“輕輕放”)
六、小結,朗讀。
1.小結:
每當春天,燕子就會從南方飛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又要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去。一路上,它們要歷盡千辛萬苦,飛過遼闊無邊的大海。在過海時,有的勇敢的展翅飛翔,有的卻永遠不能飛起來了,它們回到南方真不容易!這些小燕子為了回到南方不怕辛苦,不畏艱難,真值得我們贊美和學習!
2.感情朗讀。
七、作業布置。
1 抄寫詞語4遍。
2 作業本1、2。
3 感情朗讀課文3遍。
《燕子過海》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懂得要愛護益鳥燕子。
2、學會本課生字11個,理解“寒冷、晝夜、疲倦、崇敬”等詞語的意思。
3、運用前兩課學到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讀懂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能按提示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能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
。ㄒ唬、檢查預習情況。(略)
(二)、揭示課題:
板書:“燕子”
1、誰來說說你所知道的有關燕子的信息?
2、燕子南來北往,會遇到那些困難?
板書:“過!
說說你所知道的大海?
思考:課文是怎樣寫大海的?
出示:“海有多大?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
1、這一句話主要講了什么?(海之大)
2、還可以用什么成語來說?(一望無邊無邊無際一望無涯……)
3、這種句式,我們那一課學過?
4、仿寫句子:(略)
。ㄈ⒊踝x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聽課文錄音,思考:每一節主要講了什么?
A、海之大
B、燕子飛
C、燕子落
D、愛燕子
。ㄋ模┲v讀第二節:劃出寫燕子飛的句子。
出示:“它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1、從這一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ㄑ嘧语w得辛苦)
2、從哪個詞語看出燕子飛得辛苦?
理解“不分晝夜”“晝”是白天的意思。
3、從這一節中找出三對反義詞:
北方---南方寒冷---溫暖晝---夜
。ㄎ澹┳杂衫首x第三節,劃出寫“燕子落”的句子。
出示:“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1、說說“疲倦”的意思。----疲勞勞累
2、從那幾個字中可以看出,燕子的確是“疲倦”了。
(太落伏)
3、“太疲倦了”還可以用什么來替換“太”?
(很挺好十分非常……)
4、詞語比較:
“落”換成“飛”、“掉”可以嗎?為什么?
“飛”---說明燕子還有力氣。
“掉”---說明燕子可能已死了。
“伏”換成“停”、“躺”好嗎?為什么?
“!---說明燕子還有力氣。
“躺”---說明燕子可能已死了。
5、像“雨點一樣”說明什么?----燕子迫不及待。
6、說說水手們是怎樣對待燕子的?
出示“水手們用崇敬的目光,望著那些越飛越遠的燕子,又懷著沉重的心情,把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輕輕地放到大海的懷里!
理解“崇敬”一詞。
為什么水手們用崇敬的目光對待那些燕子,“尊敬”它們的原因是什么?----佩服它們不畏艱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
那么,那些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惜獻出自己生命的燕子,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嗎?
水手們是怎樣做的?說明了什么?
拓展練習:
如果你是水手會對那些不畏艱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燕子說些什么?
對那些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惜獻出自己生命的燕子又會說些什么?
板書:
9、燕子過海
燕子飛----辛苦
海之大—→ 又飛------崇敬 → 愛燕子
燕子落
躺著------沉重
《燕子過!方贪 篇4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 “晴、朗、航、疲、倦、伏、板、休、益、堅”10個生字,正確書寫并記憶“晴、朗、航、伏、休”5個漢字。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能在理解的基礎上
讀好文中帶有省略號的兩句句子,初步體會省略號的用途。
3.能正確聽寫課文最后一句話,試著背誦課文2、3節。
4.通過對課文的朗讀、理解,感受燕子不怕困難、堅強執著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運用多種方法自主識記10個生字,并適時鞏固漢語拼音。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聽寫句子,讀好重點句,背誦2、3節課文。
3.通過一些參考資料、口語訓練,幫助學生感受燕子的好品質。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燕子在海面飛行圖:這是小朋友們熟悉的鳥——燕子
2 .看圖,請用上“燕子”一詞說話。
3. 那么燕子有多大?那么誰見過大海,海有多大?
4.補全課題,齊讀。
5.學生交流:說說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學課文,
要求:
(1)自由輕聲讀課文,標上小節號,邊讀邊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合作,選擇交流自己的識字好方法。
2交流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帶拼音):
晴朗 航行 疲倦 伏 甲板 休息 益鳥 堅強
學生多種形式讀詞語,如有讀不準的字,借助拼音正音。
(2)記字形。重點指導“倦、益”。
三再讀課文,讀懂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發現讀錯的地方自己及時糾正。
2.指名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燕子為何要飛過海?用直線劃出相關句子。
3.出示句子,一群從北方飛往[內容來于斐-斐_課-件_園 ]南方過冬的燕子,在海的上空不停地飛啊飛啊……
指導讀句
。1)自由嘗試讀
。2)示范讀
(3)學生挑戰讀
并讓學生像小鳥一樣飛。理解“疲倦”
4.是阿,燕子要飛過一望無際的大海是很疲倦的,如果你是小燕子,飛得那么累,會怎么樣?
5.再讀2、3節,你覺得哪些詞句是寫燕子太疲倦了?指導理解“像雨點一般落下來,”為什么不用“飛下來”而是“落下來”;“伏在甲板上”做動作理解“伏”;“再也飛不起來”。這些說明燕子太累急著下來休息,有的甚至死了。試著讀出燕子疲倦的樣子。
6.指導背誦2、3節。
7.齊讀4、5節,邊讀邊想:燕子休息了一會兒又展翅起飛了,他們不累嗎?
8.出示句子:不管路途多么遙遠,小燕子總是堅強地飛著,飛著……
指導朗讀,體悟展翅起飛的燕子面對困難表現出非常堅強的意志。
9.說話練習
燕子是那么勇敢,那么堅強,如果這時你站在甲板上,望著遠去的燕子,會對他們說些什么?
四游戲鞏固,總結全文
1.抽讀生字卡片
2.抽讀詞語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指導描紅“晴、朗、航、伏、休”。
《燕子過!方贪 篇5
教學目標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懂得要愛護益鳥燕子。
2.學會本課生字11個,理解“寒冷、晝夜、疲倦、崇敬”等詞義。
3.運用前兩課學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讀懂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能按提示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
6.能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理解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
2.學會本課生字11個,理解“寒冷、晝夜、疲倦、崇敬”等詞義。
3.運用前兩課學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讀懂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教學難點 :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
教學準備:地圖、地球儀、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
一、啟發談話,引入課題。
每當春天,燕子就會從南方飛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
又要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去。同學們你知道嗎,燕子從北方飛到南方去,會飛過哪些地方?今天,我們來學習《燕子過海》一課,看看小燕子是怎樣飛越大海的。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1.聽錄音。
2.看地圖或地球儀,知道燕子過海要飛過哪些地方。
3.請學生簡單地說說課文什么地方令人感動。
4.再聽錄音,說說課文的哪句話寫得特別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研究課文的開頭。
1.許多同學說課文的開頭寫得好,我們來讀一讀,具體說說好在哪里。(運用了設問——自問自答的寫法)
2.自問自答的寫法在本單元的哪一課學過?這樣開頭有什么好處?(《這是我小學的老師》)
3.練習朗讀,把大海無邊無際、很遼闊的感覺讀出來。
四、學習第2自然段。
1.輕聲自讀這一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理解詞語“不分晝夜”。
討論:燕子干嗎要“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3.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這一段,邊聽邊想像:你腦
海里有沒有出現一幅美麗的圖畫?你覺得課文的哪些詞語用得特別好?
(①風平浪靜:沒有風浪。
、凇八{色”一詞寫出了顏色。
、邸昂洹、“溫暖”是一組反義詞,用在句子中很具體。)
4.讀讀寫寫這些好詞語。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五、學習第3自然段。
1.自讀這一段,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燕子實在是太疲倦了。
2.理解重點句: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俪鍪揪渥樱R讀;
、诒容^讀,說說加點字作用;
A“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B“燕子一定是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地飛下來,停在甲板上休息!
播放錄音
出示句子
、劢涣鳎
(“太”寫出疲倦程度深;“落”說明已經飛不動了;“伏”是說燕子已經疲倦到連站都站不動了,只能伏在甲板上休息
、茏寣W生做“伏”的動作
⑤對比讀,體會
3.那為什么燕子只休息“一會兒”就又“展翅起飛”了呢?
4.理解“崇敬”的意思:
討論:水手們為什么“崇敬”小燕子?
你是怎樣學懂這句話的?
5.再讀讀這一段,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ㄈ纾和V沽撕粑难嘧樱呀洓]有知覺了,水手們為什么要“輕輕放”)
六、小結,朗讀。
1.小結:
每當春天,燕子就會從南方飛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又要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去。一路上,它們要歷盡千辛萬苦,飛過遼闊無邊的大海。在過海時,有的勇敢的展翅飛翔,有的卻永遠不能飛起來了,它們回到南方真不容易!這些小燕子為了回到南方不怕辛苦,不畏艱難,真值得我們贊美和學習!
2.感情朗讀。
七、作業 布置。
1 抄寫詞語4遍。
2 作業 本1、2。
3 感情朗讀課文3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懂得要愛護益鳥燕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按提示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
4.能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對祈使句和設問句的作用理解
教學難點 :仿寫句子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感情朗讀課文1、2、3自然段。
2.說說課文插圖的內容。
二、學習第4自然段。
1.讀這一段,思考:這些話是誰對誰說的?
2.為什么作者讓我們不要傷害燕子?
3.讀下面的話,與課文最后一段比較讀,體會:
“因為燕子在到達目的地以前飛過大海十分辛苦、艱難,所以我們不要去傷害它們!
“當你看見燕子飛來的時候,請不要傷害它們吧!你可知道,在到達目的地以前,它們飛過大海,是多么辛苦、艱難!”
(文中第一句是祈使句,帶有命令的口氣,要求我們愛護燕子;第二句是感嘆句,帶有對燕子不怕辛苦、不畏艱難的贊美。)
4.感情朗讀。
5.當你看見燕子飛來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你還想對有可能傷害燕子的人說些什么?
6.讀讀背背這幾句話。
7.朗讀全文,選擇自己最感動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三、仿寫
1.仿寫第一段的設問句。
2.用“有的……有的……”寫句子。
3.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
四、課堂作業
1.完成作業 本上的第3、4題。
2.聽寫第4自然段(作業 本第6題)!
《燕子過!方贪 篇6
一、設計理念
教學的本質是“復雜的會話”,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與文本、老師、同學及環境的對話過程。本設計試圖變傳統語文教學片面強調教師、課文的單因素為強調教師、學生、課本、環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語文教學變成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系統”,使課文的教育性、審美性在學生完全自覺的情形下產生。
二、教學目標:
1、感悟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對燕子產生喜愛、敬佩之情。
2、理解有關燕子過海辛苦、艱難的句子,并能感情朗讀。
三、教學準備:
有關燕子的圖片、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燕子嗎?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燕子,好嗎?
你們說得真不錯,能告訴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孩子們用手比劃著)那么,誰見過海?海有多大?能說說怎樣的海嗎? 誰能用手比劃一下海有多大?
設計意圖:將詞語的積累、運用和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是呀,燕子是這么的小,而海卻如此的大,這么小的燕子要過大海,你們看過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燕子是如何過海的?
。ǘ┏踝x感知
1、聽師讀課文,看看燕子是如何過海的,聽后說說你覺得燕子過海怎樣?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很有情的朗讀教材,教師有機地進行范讀,激起學生學習的情感,讓孩子進入學習情境。)
2、請學生說說感受(很辛苦、很艱難、很不容易、……)
3、那么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相信你們的感受會更深。
讀前讓學生自己提出讀課文的要求,并讓學生讀后同桌互相學習生字。
讀后再請同學談感受。
課文哪句話具體寫出燕子過海怎樣的?找出句子讀一讀。(板書:辛苦、艱難)
。ㄈ┢纷x課文,感悟升華
1、自己輕聲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句子中你體會到燕子過海的辛苦、艱難。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學習,這才能真正地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安排這一環節的意圖就在于此。)
2、重點句子分析、品悟。
(1)學習重點句1:它們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A、從哪些詞語看出燕子過海非常辛苦、艱難。
a、學習重點詞“不分晝夜”
b學習生字晝,并找個反義詞,說說什么叫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c、它是怎樣飛的呢?我們來感受感受,當小燕子扇動翅膀飛半分鐘,說說體會;
d、用艱難勞累的語氣來讀。(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
B、學習重點詞二:從寒冷的北方到溫暖的南方,
找出重點詞說說為什么?
寒冷的北方到溫暖的南方到底有多遠?
課件展示:介紹路遠。
朗讀(指名讀——生自練——齊讀——評議)
(2)學習重點句2: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樣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A、找出重點詞,說說為什么?
隨機學習“疲倦”并比較疲倦與太疲倦的不同,體會燕子飛行的勞累。并用“疲倦”練習說話
隨機學習“燕子像雨點一樣落下來”課件演示,體會燕子看見船時的迫不及待。模仿燕子落下來的聲音。(設計意圖:動靜搭配,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孩子模擬動作、模擬聲音,讓孩子自覺地進入課文情境;學習語言文字,體驗語言文字所帶的情感。)
隨機學習“伏”做伏的動作。比較“伏”與“!薄奥洹迸c“飛”
學生扮演燕子,感悟疲倦的燕子為何急匆匆得“落”下來,“伏”在甲板上。
感情朗讀。
(有意問)可憐的小燕子,你們為什么伏著啊?
生:因為我們太累了。
師:你們怎么會那么累呀!
生:因為我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因為我們飛了很遠的路了……
師:那就別飛了,跟我們的船回去吧。
生:(有的說)好的!(更多的人說)不好!
師:燕子有沒有乘著船前進?
。3)學習重點句三:過了一會兒,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飛了,有的卻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飛不起來了。
A、說說從哪里你看出燕子沒有乘船前進?理解過了一會兒、展翅起飛、停止呼吸
B、這樣可愛的小燕子就這樣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小朋友的心情怎樣?
C、感情朗讀。我們怎樣把自己心中的難過表現出來?
D、看到展翅起飛的燕子你們心情怎樣,你們想對他們說些什么?感情朗讀。
。ㄋ模┌l揮想象,繼續探究。
1、在燕子長達幾千幾萬里的飛行中,這一路都是風平浪靜的嗎?它還會碰到哪些艱難險阻呢?
2、想象。
3、課件“狂風巨浪中的燕子”。選擇寫話或畫圖。
(五)再創情景,升華情感。
1、小朋友,看著這些燕子越飛越遠,此時此刻,你在想些什么,你想為他們祝福些什么?
2、學生向著銀幕,為遠去的燕子高聲祝福。
3、是的,看者這些呀燕子,我們心中充滿感動,那些親眼目睹燕子飛行的水手們,他們心中又會充滿怎樣的感情呢?他們又會怎樣表達他們心中的感情呢?我們下節課再學。
(設計意圖:將說話練習自然地融進情境中,將祟敬這個比較抽象的詞匯的理解與熟悉的生活現象結合,說話、解詞融成一體,語言訓練就會變得生動自然。)
《燕子過!方贪 篇7
浙江 張虹
------------------------------------------------------------
。牐犜O計理念
教學的本質是“復雜的會話”,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與文本、老師、同學及環境的對話過程。本設計試圖變傳統語文教學片面強調教師、課文的單因素為強調教師、學生、課本、環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語文教學變成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系統”,使課文的教育性、審美性在學生完全自覺的情形下產生。
。牐牻虒W目標
1掌握本課10個生字的音、形,并能正確朗讀課文。
。牐2感悟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對燕子產生喜愛、敬佩之情。
課前準備
1用powerpoint制成的有關燕子的各種圖片、文學作品、生活習性介紹等內容的多媒體課件一。
2用Authorware制成的有關大海及表現燕子過海辛苦、艱難的多媒體課件二。
。牐牻虒W過程
。牐犝n前
。牐牪シ耪n件一。
評點課前休息時間內播放課件一,讓學生在輕松、隨意的瀏覽過程中,捕捉有關燕子的背景知識,醞釀對燕子的喜愛之情,為下面的學習做認識、態度、情感上的鋪墊。
。牐犚、談話揭題(略)
。牐牰、檢查預習情況
。牐1讀詞語。
2把你認為最難記住的一個詞語在本子上寫二遍。
。牐3練習。(選自學生預習作業 )
。牐犞该逖荩溆鄬W生練習,并由出題者批改。
。牐4讀課文。(學生自由選擇段落朗讀)
評點有效的預習過程應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因此預習應具有開放性,學生預習時設計的字詞練習,既是對學生自主預習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體現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互動的過程。
。牐犎、整體感知課文
聽課文錄音,交流:你覺得燕子過海____________。(辛苦、艱難)(板書)
。牐犓、學習第一、二段
(一)理解燕子過海的艱辛。
。牐1燕子過海為什么那樣辛苦、艱難呢?讀課文的第一、二段,找原因。
。牐2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牐3學生自由發言,集體交流。
板塊一:誦讀“海有多大,天邊水,水邊天,望也望不到邊!
。牐牐1)體會并讀出海的大。
。牐牐2)領悟通過對大海的描寫,
。牐牱从逞嘧舆^海的艱辛。
。牐牥鍓K二:誦讀“他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1)領悟并讀出句中蘊涵著的燕子過海時氣候之復雜、路程之遙遠、時間之漫長的艱辛。
。牐牐2)借助個人經驗及課件二,想像燕子過海可能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帶著想像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困難繼續誦讀句子。
。牐犜u點誦讀是達成“對話”的一種途徑。因此,這里安排了板塊式而非線性教學,同時十分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課文上有的,引導學生讀深讀透,讀出自己的理解;課文上沒有的,鼓勵學生調動原有經驗大膽想像,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感知“燕子過海是那樣辛苦、艱難”。
(二)體會燕子過海的艱辛。
1你愿意自己也成為一只堅強、勇敢的小燕子,在海上不停地飛呀飛嗎?
師:秋天來了,天氣涼了,小燕子依依不舍地向我們告別,勇敢地起飛了。(學生表演)(演示課件二)2表演中,師生對話,老師追問燕子飛越海上時的感受,并及時鼓勵。
。牐犎纾骸鞍,海上所有的小燕子,請你們來告訴老師:海上沒有休息的地方,你們害怕嗎?”
3表演后,交流體會:現在你們對小燕子除了喜愛,還多了些什么呢?
。牐4讓我們懷著敬佩之情,一起來讀課文第一、二段。
評點在特定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本環節通過教師動情的語言,學生真實的表演,感人的音樂、畫面等情境的創設,把課本上的平面、一維的語言變成一種“立體的交響”,從而使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其中隱含的生命價值。
------------------------------------------------------------
作者單位 浙江省諸暨市實驗小學
最新文章:
小學中年級續寫《小攝影師》教學設計
小學低年級《澆花》習作指導設計
小學低年級留言條寫作教學設計
《師恩難忘》教學設計
《西湖》教學設計
《燕子過海》教案 篇8
之一
浙江省諸暨市實驗小學 張虹
設計理念
教學的本質是“復雜的會話”,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與文本、老師、同學及環境的對話過程。本設計試圖變傳統語文教學片面強調教師、課文的單因素為強調教師、學生、課本、環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語文教學變成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系統”,使課文的教育性、審美性在學生完全自覺的情形下產生。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0個生字的音、形,并能正確朗讀課文。
2感悟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對燕子產生喜愛、敬佩之情。
課前準備
1用powerpoint制成的有關燕子的各種圖片、文學作品、生活習性介紹等內容的多媒體課件一。
2用Authorware制成的有關大海及表現燕子過海辛苦、艱難的多媒體課件二。
教學過程
課前
播放課件一。
評點課前休息時間內播放課件一,讓學生在輕松、隨意的瀏覽過程中,捕捉有關燕子的背景知識,醞釀對燕子的喜愛之情,為下面的學習做認識、態度、情感上的鋪墊。
一、談話揭題(略)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詞語。
2把你認為最難記住的一個詞語在本子上寫二遍。
3練習。(選自學生預習作業 )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練習,并由出題者批改。
4讀課文。(學生自由選擇段落朗讀)
評點有效的預習過程應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因此預習應具有開放性,學生預習時設計的字詞練習,既是對學生自主預習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體現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互動的過程。
三、整體感知課文
聽課文錄音,交流:你覺得燕子過海____________。(辛苦、艱難)(板書)
四、學習第一、二段
。ㄒ唬├斫庋嘧舆^海的艱辛。
1燕子過海為什么那樣辛苦、艱難呢?讀課文的第一、二段,找原因。
2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3學生自由發言,集體交流。
板塊一:誦讀“海有多大,天邊水,水邊天,望也望不到邊。”
。1)體會并讀出海的大。
。2)領悟通過對大海的描寫,
反映燕子過海的艱辛。
板塊二:誦讀“他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1)領悟并讀出句中蘊涵著的燕子過海時氣候之復雜、路程之遙遠、時間之漫長的艱辛。
。2)借助個人經驗及課件二,想像燕子過海可能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帶著想像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困難繼續誦讀句子。
評點誦讀是達成“對話”的一種途徑。因此,這里安排了板塊式而非線性教學,同時十分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課文上有的,引導學生讀深讀透,讀出自己的理解;課文上沒有的,鼓勵學生調動原有經驗大膽想像,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感知“燕子過海是那樣辛苦、艱難”。
。ǘw會燕子過海的艱辛。
1你愿意自己也成為一只堅強、勇敢的小燕子,在海上不停地飛呀飛嗎?
師:秋天來了,天氣涼了,小燕子依依不舍地向我們告別,勇敢地起飛了。(學生表演)(演示課件二)2表演中,師生對話,老師追問燕子飛越海上時的感受,并及時鼓勵。
如:“啊,海上所有的小燕子,請你們來告訴老師:海上沒有休息的地方,你們害怕嗎?”
3表演后,交流體會:現在你們對小燕子除了喜愛,還多了些什么呢?
4讓我們懷著敬佩之情,一起來讀課文第一、二段。
評點在特定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本環節通過教師動情的語言,學生真實的表演,感人的音樂、畫面等情境的創設,把課本上的平面、一維的語言變成一種“立體的交響”,從而使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其中隱含的生命價值。
《燕子過!方贪 篇9
原文
一個晴朗的日子,我們的船在藍色的大海上航行。大海呀,水連天,天連水,望也望不到邊。
一群從北方飛往南方過冬的燕子,在大海的上空不停地飛呀,飛呀……它們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般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過了一會兒,有的燕子又起飛了;有的燕子倒在甲板上再也飛不起來了。
水手們向遠飛的燕子揮手告別,又把死去的燕子輕輕放到藍色的大海里。
我在船票上畫上一只燕子。我知道燕子是益鳥,更知道小小的燕子并不軟弱。南來北往,不管路途多么遙遠,小燕子總是堅強地飛著,飛著……
教案
教學目標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懂得要愛護益鳥燕子。
2、學會本課生字11個,理解“寒冷、晝夜、疲倦、崇敬”等詞義。
3、運用前兩課學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讀懂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能按提示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
6、能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理解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
2、學會本課生字11個,理解“寒冷、晝夜、疲倦、崇敬”等詞義。
3、運用前兩課學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讀懂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教學難點: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
教學準備:地圖、地球儀、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課題。
每當春天,燕子就會從南方飛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
又要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去。同學們你知道嗎,燕子從北方飛到南方去,會飛過哪些地方?今天,我們來學習《燕子過海》一課,看看小燕子是怎樣飛越大海的。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1、聽錄音。
2、看地圖或地球儀,知道燕子過海要飛過哪些地方。
3、請學生簡單地說說課文什么地方令人感動。
4、再聽錄音,說說課文的哪句話寫得特別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研究課文的開頭。
1、許多同學說課文的開頭寫得好,我們來讀一讀,具體說說好在哪里。(運用了設問——自問自答的寫法)
2、自問自答的寫法在本單元的哪一課學過?這樣開頭有什么好處?(《這是我小學的老師》)
3、練習朗讀,把大海無邊無際、很遼闊的感覺讀出來。
四、學習第2自然段。
1、輕聲自讀這一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理解詞語“不分晝夜”。
討論:燕子干嗎要“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3、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這一段,邊聽邊想像:你腦
海里有沒有出現一幅美麗的圖畫?你覺得課文的哪些詞語用得特別好?
、亠L平浪靜:沒有風浪。
、凇八{色”一詞寫出了顏色。
、邸昂洹薄ⅰ皽嘏笔且唤M反義詞,用在句子中很具體。
4、讀讀寫寫這些好詞語。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五、學習第3自然段。
1、自讀這一段,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燕子實在是太疲倦了。
2、理解重點句: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俪鍪揪渥樱R讀;
、诒容^讀,說說加點字作用;
A、“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B、“燕子一定是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像雨點一樣地飛下來,停在甲板上休息。”
播放錄音
出示句子
、劢涣鳎
。ā疤睂懗銎>氤潭壬;“落”說明已經飛不動了;“伏”是說燕子已經疲倦到連站都站不動了,只能伏在甲板上休息。
、茏寣W生做“伏”的動作
⑤對比讀,體會
3、那為什么燕子只休息“一會兒”就又“展翅起飛”了呢?
4、理解“崇敬”的意思:
討論:水手們為什么“崇敬”小燕子?
你是怎樣學懂這句話的?
5、再讀讀這一段,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如:停止了呼吸的燕子,已經沒有知覺了,水手們為什么要“輕輕放”)
六、小結,朗讀。
1、小結:
每當春天,燕子就會從南方飛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又要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去。一路上,它們要歷盡千辛萬苦,飛過遼闊無邊的大海。在過海時,有的勇敢的展翅飛翔,有的卻永遠不能飛起來了,它們回到南方真不容易!這些小燕子為了回到南方不怕辛苦,不畏艱難,真值得我們贊美和學習!
2、感情朗讀。
七、作業布置。
1、抄寫詞語4遍。
2、作業本1、2。
3、感情朗讀課文3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懂得要愛護益鳥燕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按提示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
4、能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對祈使句和設問句的作用理解
教學難點:仿寫句子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感情朗讀課文1、2、3自然段。
2、說說課文插圖的內容。
二、學習第4自然段。
1、讀這一段,思考:這些話是誰對誰說的?
2、為什么作者讓我們不要傷害燕子?
3、讀下面的話,與課文最后一段比較讀,體會:
“因為燕子在到達目的地以前飛過大海十分辛苦、艱難,所以我們不要去傷害它們。”
“當你看見燕子飛來的時候,請不要傷害它們吧!你可知道,在到達目的地以前,它們飛過大海,是多么辛苦、艱難!”
(文中第一句是祈使句,帶有命令的口氣,要求我們愛護燕子;第二句是感嘆句,帶有對燕子不怕辛苦、不畏艱難的贊美。)
4、感情朗讀。
5、當你看見燕子飛來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你還想對有可能傷害燕子的人說些什么?
6、讀讀背背這幾句話。
7、朗讀全文,選擇自己最感動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三、仿寫
1、仿寫第一段的設問句。
2、用“有的……有的……”寫句子。
3、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
四、課堂作業
1、完成作業本上的第3、4題。
2、聽寫第4自然段(作業本第6題)。
《燕子過!访鑼懥艘蝗簽榱藦暮涞谋狈交氐綔嘏哪戏降难嘧樱谝煌麩o際的大海上不分晝夜地飛行而不惜獻出生命的感人情景,贊美了它們不畏艱險、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英勇頑強精神。從課文中要讓學生感悟到燕子們在困難面前勇敢、堅強的品質。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以下2方面進行教學:
一、讀中悟情
朗讀是本文的一個重點。一上來我就抓住了“大海啊,水連天,天連水,望也望不到邊!币痪。通過范讀、指名學生讀、男女生賽讀、齊讀、再次引讀。讓學生感悟到大海的一望無際、無邊無際,為下文體會燕子過海的艱辛做了鋪墊。
再有,“它們一定是太疲倦了,看到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般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蔽易寣W生抓住“太”、“就像雨點一樣”、“落”、“伏”等詞語,讓學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讀中體會燕子過海的艱辛。然后組織學生朗讀下文,體會燕子面對這樣的困難,它們不氣餒,頑強、執著地朝著目標不停地飛的精神,讓學生的心靈得到震撼,內心有所感觸——燕子是非常艱辛的,我們要愛護它。
二、體驗悟情
一開始,我讓學生用手來比劃大海和燕子的大小,通過對比來增加學生理解的深度,體會小小的燕子要飛越無邊無際的大海的艱難。在后面學習“它們一定是太疲倦了,看到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般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边@句話時,讓學生做伏的動作,孩子們把自己當作伏在甲板上休息的小燕子,想象小燕子當時的感受,通過換位體驗,深深感受到燕子的辛苦。由于是親身經歷、體驗,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學生深切地體會到了燕子的辛苦、艱難。這時又適時地引入一些課外資料。此時學生再次受到情感的抨擊,進一步感受到燕子過海的艱辛以及不畏艱辛的頑強精神。此時,學生再讀這句話時,那種感情就自然地流露出來,學生讀得情真意切。
本課的教學還有許多細節處需要改進,比如在“燕”的的教學上,可以更生動形象,各個地方的過渡語應該銜接得再自然一些。我會繼續努力,讓自己在教學的海洋中飛行得更遠。
《燕子過!方贪 篇10
之一
寧波市東勝路小學 馬任
一、教學目標 :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懂得要愛護益鳥燕子。
2、學會本課生字11個,理解“寒冷、晝夜、疲倦、崇敬”等詞語的意思。
3、運用前兩課學到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讀懂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能按提示用“……懷著……心情(干什么)”寫句子。能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
。ㄒ唬、檢查預習情況。(略)
。ǘ⒔沂菊n題:
板書:“燕子”
1、誰來說說你所知道的有關燕子的信息?
2、燕子南來北往,會遇到那些困難?
板書:“過!
說說你所知道的大海?
思考:課文是怎樣寫大海的?
出示:“海有多大?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
1、這一句話主要講了什么?(海之大)
2、還可以用什么成語來說?(一望無邊無邊無際一望無涯……)
3、這種句式,我們那一課學過?
4、仿寫句子:(略)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聽課文錄音,思考:每一節主要講了什么?
A、海之大
B、燕子飛
C、燕子落
D、愛燕子
。ㄋ模┲v讀第二節:劃出寫燕子飛的句子。
出示:“它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1、從這一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ㄑ嘧语w得辛苦)
2、從哪個詞語看出燕子飛得辛苦?
理解“不分晝夜”“晝”是白天的意思。
3、從這一節中找出三對反義詞:
北方---南方寒冷---溫暖晝---夜
(五)自由朗讀第三節,劃出寫“燕子落”的句子。
出示:“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1、說說“疲倦”的意思。----疲勞勞累
2、從那幾個字中可以看出,燕子的確是“疲倦”了。
(太落伏)
3、“太疲倦了”還可以用什么來替換“太”?
。ê芡檬址浅!
4、詞語比較:
“落”換成“飛”、“掉”可以嗎?為什么?
“飛”---說明燕子還有力氣。
“掉”---說明燕子可能已死了。
“伏”換成“!、“躺”好嗎?為什么?
“!---說明燕子還有力氣。
“躺”---說明燕子可能已死了。
5、像“雨點一樣”說明什么?----燕子迫不及待。
6、說說水手們是怎樣對待燕子的?
出示“水手們用崇敬的目光,望著那些越飛越遠的燕子,又懷著沉重的心情,把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輕輕地放到大海的懷里!
理解“崇敬”一詞。
為什么水手們用崇敬的目光對待那些燕子,“尊敬”它們的原因是什么?----佩服它們不畏艱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
那么,那些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惜獻出自己生命的燕子,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嗎?
水手們是怎樣做的?說明了什么?
拓展練習:
如果你是水手會對那些不畏艱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燕子說些什么?
對那些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惜獻出自己生命的燕子又會說些什么?
板書:
9、燕子過海
燕子飛----辛苦
海之大—→ 又飛------崇敬 → 愛燕子
燕子落
躺著------沉重
《燕子過海》教案 篇11
設計理念
教學的本質是“復雜的會話”,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與文本、老師、同學及環境的對話過程。本設計試圖變傳統語文教學片面強調教師、課文的單因素為強調教師、學生、課本、環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語文教學變成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系統”,使課文的教育性、審美性在學生完全自覺的情形下產生。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0個生字的音、形,并能正確朗讀課文。
2感悟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對燕子產生喜愛、敬佩之情。
課前準備
1用powerpoint制成的有關燕子的各種圖片、文學作品、生活習性介紹等內容的多媒體課件一。
2用Authorware制成的有關大海及表現燕子過海辛苦、艱難的多媒體課件二。
教學過程
課前
播放課件一。
評點課前休息時間內播放課件一,讓學生在輕松、隨意的瀏覽過程中,捕捉有關燕子的背景知識,醞釀對燕子的喜愛之情,為下面的學習做認識、態度、情感上的鋪墊。
一、談話揭題(略)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詞語。
2把你認為最難記住的一個詞語在本子上寫二遍。
3練習。(選自學生預習作業 )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練習,并由出題者批改。
4讀課文。(學生自由選擇段落朗讀)
評點有效的預習過程應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因此預習應具有開放性,學生預習時設計的字詞練習,既是對學生自主預習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體現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互動的過程。
三、整體感知課文
聽課文錄音,交流:你覺得燕子過海____________。(辛苦、艱難)(板書)
四、學習第一、二段
。ㄒ唬├斫庋嘧舆^海的艱辛。
1燕子過海為什么那樣辛苦、艱難呢?讀課文的第一、二段,找原因。
2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3學生自由發言,集體交流。
板塊一:誦讀“海有多大,天邊水,水邊天,望也望不到邊!
。1)體會并讀出海的大。
。2)領悟通過對大海的描寫,
反映燕子過海的艱辛。
板塊二:誦讀“他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1)領悟并讀出句中蘊涵著的燕子過海時氣候之復雜、路程之遙遠、時間之漫長的艱辛。
。2)借助個人經驗及課件二,想像燕子過海可能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帶著想像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困難繼續誦讀句子。
評點誦讀是達成“對話”的一種途徑。因此,這里安排了板塊式而非線性教學,同時十分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課文上有的,引導學生讀深讀透,讀出自己的理解;課文上沒有的,鼓勵學生調動原有經驗大膽想像,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感知“燕子過海是那樣辛苦、艱難”。
。ǘw會燕子過海的艱辛。
1你愿意自己也成為一只堅強、勇敢的小燕子,在海上不停地飛呀飛嗎?
師:秋天來了,天氣涼了,小燕子依依不舍地向我們告別,勇敢地起飛了。(學生表演)(演示課件二)2表演中,師生對話,老師追問燕子飛越海上時的感受,并及時鼓勵。
如:“啊,海上所有的小燕子,請你們來告訴老師:海上沒有休息的地方,你們害怕嗎?”
3表演后,交流體會:現在你們對小燕子除了喜愛,還多了些什么呢?
4讓我們懷著敬佩之情,一起來讀課文第一、二段。
評點在特定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本環節通過教師動情的語言,學生真實的表演,感人的音樂、畫面等情境的創設,把課本上的平面、一維的語言變成一種“立體的交響”,從而使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其中隱含的生命價值。
《燕子過海》教案 篇12
一、 教學目標 :
1、 體會燕子過海的艱辛和艱難,懂得要愛護益鳥燕子。
2、 運用前兩課學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讀懂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寫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3、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課文中描寫燕子過海時非常辛苦、艱難的句子。
三、 教學過程 :
(一) 啟發談話,揭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燕子嗎?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燕子,好嗎?
。ㄑ嘧邮且骧B。燕子是候鳥。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你們說得真不錯,誰能告訴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學生用手比劃)那么,誰見過海?海有多大?(海很大,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
誰能用一個詞說說“天連水,水連天”的意思?(一望無邊、一望無際、無邊無際)誰能用手比劃一下海有多大?
確實比不出,這么小的燕子,要過天連水,水連天,一望無際的大海可真了不起!你們看見過燕子過海嗎?有一艘軍艦上的海軍戰士看見了過海的燕子,于是他們給我們寫下了這篇文章《燕子過!。
教師范讀
。ǘ⿲W生質疑。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問題呢?
。ㄑ嘧訛槭裁匆^海?為什么它要不分晝夜地飛?為什么像雨點一樣落下來?)
。ㄈ├斫庹n文。
燕子為什么要過海?課文的第二段有一句話已經回答了,請你找出來。(它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
這句話中有三組反義詞,你能圈下來嗎? (溫暖——寒冷、南方——北方、晝——夜)
那么,燕子是怎么過海的呢?(燕子是不分晝夜地飛呀飛)老師請學生們學著燕子飛呀飛。(學生說手很酸。)你們才飛了一分鐘,可燕子是不分晝夜地飛,所以他們是很疲倦了!薄捌>搿笔鞘裁匆馑?
你們看看下面這句話是一樣的嗎?
燕子不分晝夜地飛,一定是疲倦了。
燕子不分晝夜地飛,一定是太疲倦了。
。ǖ诙浼恿藗“太”字,說明已經是非常非常疲倦了。)
學生感情朗讀。
像雨點一樣落下來是寫燕子的疲倦。燕子為什么像雨點一樣落下來? (全班討論)
請同學們接著往下看,有一個動作是寫“燕子太疲倦”了,你能把這個動作做出來嗎? 可憐的小燕子,你們為什么伏著啊?
還有寫燕子疲倦的句子嗎?那我們該怎么讀?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展翅起飛的燕子的堅強。
。ㄋ模┳鳂I 。
摘錄文中描寫燕子過海艱難、辛苦的句子!鬧2003-12-7]
《燕子過!方贪 篇13
一、 教學目標 :
1. 知識目標
、倮斫狻安环謺円埂、“疲倦”、“崇敬”、“沉重”等詞意。
②住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艱難。
、劬涫剑撼醪秸莆杖湓捄铣梢痪湓捑毩暋
④能正確找出一句話中的三對反義詞。
、葜牢闹械谌澥前词虑榘l展順序寫的。
2. 能力目標
、 培養學生抓重點詞句讀懂課文的能力。
② 培養學生的理解課文,感受課文及說話、朗讀能力。
、 培養學生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文章、說話的能力。
、 培養學生準確用詞,說話得體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培養愛護小燕子等幼小動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文中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的句子。
三、教學準備:
投影片(練習)、小黑板、錄像機、彩電
四、教學過程 :
。ㄒ唬 談話
1.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燕子過海》,上課前老師先帶大家看看海。 (錄像,感受大海)
2. 引讀:海有多大?(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通過錄像感受)
過渡設疑:同學們,我們來試相一下,燕子要過這茫茫大海會遇到什么困難?
……
導:可見燕子過海十分不容易,所以作者在最后說——
(二) 教學第四節
1. 齊讀
2. (小黑板出示)本段,標點教學
3. “目的地”指哪里?
句式:“因為……所以……”說說為什么別傷害它們?(自由說→抽說→同桌互說)
4. 有感情地讀文
過渡:文中哪幾節具體寫出了小燕子的辛苦和艱難呢?
。ㄈ┙虒W二、三自然段
指句讀2—3節。
A. 第二節
1. 燕子過海,“!敝改睦?從哪一節知道的?
2. 小組讀第2節,用“ ”劃出燕子過海的句子。
3. 投影出示:
它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① 從哪些詞中看出過海非常辛苦、艱難?
。戏健狈 不分晝夜)
α.查字典“晝” 理解“不分晝夜”
ь.為什么要不分晝夜飛?(體會過海艱辛)
、 找出句中3對反義詞(完成作業 )
。 )——( ) ( )——( ) ( )——( )
、蹖Ρ茸x,體會該句應讀慢還是快。
過渡:燕子沒日沒夜地飛呀飛,這群勇士最后怎樣了呢?
B.第三節
1. 默讀第三節
思考:①標出文中有幾句話,每句分別寫了什么?
②這節按什么順序寫的?(找標記)
2. 回答上述思考題
3. 選詞填空 (投影出示)
、傺嘧右欢ㄊ 太 疲倦了。
非常
②燕子像雨點一樣 飛 到我們的船上。
落
、垩嘧 伏 在甲板上休息
落 (動作:伏)
а.選詞 說說理由(更能說明疲倦)
ь.②句中,把( )比作( )。(多快)
с.齊讀①、②、③句
這3個句子講誰?(燕子)
誰能把3句話合成一句話,意思不變,怎樣連?
d.討論→指名說(注意標點的變化)
е.完成作業
f.對比讀
男生讀3句,女生讀合并后的句子,體會異同。
4. 休息后,燕子又怎樣了呢?
、 句式:“有的……有的……”(展翅 停止呼吸)
、 在文中用“· · ·”找出描寫水手心情的詞。
(水手為什么心里會感致電崇敬,又為何沉重?)
、 從哪里還可看出水手對燕子的愛。
。ㄋ模┱w感知
1. 隨錄音讀文
2. 學了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想法?假如你是水手,對遠飛的燕子有什么話要說?
3. 小結。
對,正因為這些燕子是那么勇敢、堅強,它們橫穿大海是那樣辛苦、艱難;燕子又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所以面對燕子——請不要傷害它們吧!
六、教后感
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語言的理解,要在指導學生理解詞句上下功夫。離開具體語言環境,而空講思想內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引導學生通過解詞析句、讀讀議議,既理解了語言文字的深刻含義,又受到了文章感情的陶治,同時也提高了思維和表達的能力。這種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方法,既優化了過程,又提高效率!
《燕子過!方贪 篇14
教學目標:
1、感悟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對燕子產生喜愛、敬佩之情。
2、理解有關燕子過海辛苦、艱難的句子,并能感情朗讀。
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風平浪靜、航行、晝夜”等新詞的意思。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燕子嗎?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燕子,好嗎?
你們說得真不錯,能告訴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孩子們用手比劃著)那么,誰見過海?海有多大?能說說怎樣的海嗎?誰能用手比劃一下海有多大?
設計意圖:將詞語的積累、運用和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是呀,燕子是這么的小,而海卻如此的大,這么小的燕子要過大海,你們看過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燕子是如何過海的?
二、初讀感知。
1、聽師讀課文,看看燕子是如何過海的,聽后說說你覺得燕子過海怎樣?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很有情的朗讀教材,教師有機地進行范讀,激起學生學習的情感,讓孩子進入學習情境。)
2、請學生說說感受(很辛苦、很艱難、很不容易、……)
3、那么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相信你們的感受會更深。
讀前讓學生自己提出讀課文的要求,并讓學生讀后同桌互相學習生字。
晴 朗 板 揮 票
讀后再請同學談感受。
課文哪句話具體寫出燕子過海怎樣的?找出句子讀一讀。(板書:辛苦、艱難)
三、品讀課文,感悟升華。
1、自己輕聲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句子中你體會到燕子過海的辛苦、艱難。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學習,這才能真正地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安排這一環節的意圖就在于此。)
2、重點句子分析、品悟。
(1)學習重點句1:它們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購哪男┰~語看出燕子過海非常辛苦、艱難。
、趯W習重點詞“不分晝夜”
、蹖W習生字晝,并找個反義詞,說說什么叫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芩窃鯓语w的呢?我們來感受感受,當小燕子扇動翅膀飛半分鐘,說說體會;
、萦闷D難勞累的語氣來讀。(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
⑥學習重點詞二:從寒冷的北方到溫暖的南方,
找出重點詞說說為什么?
寒冷的北方到溫暖的南方到底有多遠?
課件展示:介紹路遠。
朗讀(指名讀——生自練——齊讀——評議)
。2)學習重點句2: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樣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僬页鲋攸c詞,說說為什么?
隨機學習“疲倦”并比較疲倦與太疲倦的不同,體會燕子飛行的勞累。并用“疲倦”練習說話
隨機學習“燕子像雨點一樣落下來”課件演示,體會燕子看見船時的迫不及待。模仿燕子落下來的聲音。(設計意圖:動靜搭配,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孩子模擬動作、模擬聲音,讓孩子自覺地進入課文情境;學習語言文字,體驗語言文字所帶的情感。)
隨機學習“伏”做伏的動作。比較“伏”與“!薄奥洹迸c“飛”
學生扮演燕子,感悟疲倦的燕子為何急匆匆得“落”下來,“伏”在甲板上。
感情朗讀。
(有意問)可憐的小燕子,你們為什么伏著?
生:因為我們太累了。
師:你們怎么會那么累呀!
生:因為我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因為我們飛了很遠的路了……
師:那就別飛了,跟我們的船回去吧。
生:(有的說)好的!(更多的人說)不好!
師:燕子有沒有乘著船前進?
(3)學習重點句三:過了一會兒,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飛了,有的卻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飛不起來了。
、僬f說從哪里你看出燕子沒有乘船前進?理解過了一會兒、展翅起飛、停止呼吸。
、谶@樣可愛的小燕子就這樣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小朋友的心情怎樣?
③感情朗讀。我們怎樣把自己心中的難過表現出來?
④看到展翅起飛的燕子你們心情怎樣,你們想對他們說些什么?感情朗讀。
四、發揮想象,繼續探究。
1、在燕子長達幾千幾萬里的飛行中,這一路都是風平浪靜的嗎?它還會碰到哪些艱難險阻呢?
2、想象。
3、課件“狂風巨浪中的燕子”。選擇寫話或畫圖。
五、再創情景,升華情感。
1、小朋友,看著這些燕子越飛越遠,此時此刻,你在想些什么,你想為他們祝福些什么?
2、學生向著銀幕,為遠去的燕子高聲祝福。
《燕子過海》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燕、晴、朗、板、揮、票、堅、強”8個生字,積累“燕子、晴朗、甲板、揮手、告別、船票”6個詞語。正確書寫“燕、晴、朗、板、票” 5個漢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文中兩句帶省略號的句子,背誦第2、5小節,能正確抄寫指定的句子。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燕子不怕困難,執著堅持的精神。
重點難點:
1、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理解詞語意思。
2、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文中兩句帶省略號的句子,背誦第2、5小節。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想一想。
。1)括號里可以填上什么詞語?(天空、田野、大!
。2)媒體出示句子,練習朗讀:(指名讀,生范讀。)
2、出示課題,齊讀。
學習“燕”:(注意上面是橫豎豎橫,不要寫成“草字頭”))
3、質疑
4、師歸納問題:大海無邊無際,小燕子為什么要飛過大海去?他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燕子是怎么過海的?
二、整體感知。
1、 聽課文錄音,完成口頭填空。
交流:
一個晴朗的日子,我們的船航行在大海上,一群從(北方)飛往(南方)過冬的燕子在大海的上空不停地飛行。它們太疲倦了,就伏在我們的甲板上休息了一會兒。后來,有的燕子(又起飛了), 有的燕子(倒在甲板上再也起不來了)。
2、結合交流,學習生字“晴、朗、板、揮、票”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提醒學生讀好后鼻音“晴”)
。2)交流自己的識字好方法。
、 字形比較:板 扳
、凇扒唷奔硬渴捉M詞。
③“揮”請同學做做動作記憶。
、堋捌比ゲ渴讓W習“票”,三拼音。
3、 練習把課文讀正確。
。1)指名分節讀,評議。
。2)集體連讀課文。
課后小結
三、復習鞏固。
1、搶讀生字。
2、寫字指導。
燕:注意上面不是草字頭,中間的短橫不能漏寫,中間部分要寫得緊湊,“四點底”的四個點各點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變化。
晴:左窄右寬,“青”下面的“月”是豎撇。
朗:注意左下只有一點,左右各占一半。
板:左窄右寬,右邊有好幾個撇,寫時要注意有大小變化。
票:上下各占一半,“示”第二橫要寫得長一些,寬度超過上半部分。
3、 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燕子過!方贪 篇1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燕、朗、航、甲、揮、票、軟、弱、堅、強”等10個生字。描摹“燕、朗、航、揮、票”5個字。積累“晴朗、日子、航行、休息、益鳥”等9個詞語。
2、能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5節。
3、了解燕子是益鳥、候鳥,感悟燕子在困難面前勇敢、堅強的品質。
重點難點:
1、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運用多種方法自主識記10個生字,并適時鞏固漢語拼音。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讀好重點句,背誦2、5節。
3、通過一些參考資料、口語訓練,幫助學生感受燕子的好品質。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媒體出示:一望無際的( )
。1)括號里可以填上什么詞語?(天空、田野、大!
。2)媒體出示句子,練習朗讀
一望無際的大海啊, 水連天,天連水,望也望不到邊。
2、出示課題,齊讀。
學習生字:燕
3、質疑
4、師歸納問題:大海無邊無際,小燕子為什么要飛過大海去?他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燕子是怎么過海的?
二、整體感知
1、 聽課文錄音,完成口頭填空
媒體出示:
一個晴朗的日子,我們的船航行在大海上,一群從__________飛往___________過冬的燕子在大海的上空不停地飛行。它們太疲倦了,就伏在我們的甲板上休息了一會兒。后來,有的燕子_________, 有的燕子________________。
2、結合交流,學習生字“朗、航、甲”
3、 練習把課文讀正確。
三、研讀課文
(一)學習第2、3小節
1、媒體出示句子:一群從北方飛往南方過冬的燕子,在海的上空不停地飛呀飛呀……
(1)指導讀句,讓學生張開雙臂像小鳥一樣“飛”。
。2)一分鐘后問學生手的感覺,理解“疲倦”。
2、媒體出示第2、3小節,再讀。
你覺得哪些詞句是寫燕子太疲倦了?重點理解“像雨點一樣落下來”,為什么不用“飛下來”而是“落下來”?(“落下來”下面加點)
3、媒體出示:小燕子飛過大海的一路上還會遇到哪些困難?
(啟發想像,要求說一、二句話完整的話)
4、齊讀第2、3小節,讀出燕子疲倦的樣子。
5、試著背誦2、3小節。
。ǘ⿲W習第4、5小節
1、指名分節讀4、5小節,思考:燕子休息了一會兒又展翅起飛了,它們不累嗎?
2、媒體出示句子
南來北往,不管路途多么遙遠
《燕子過海》教案 篇17
1.訓練點
浙江省義務教材五年制第5冊《燕子過!返3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話:“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2.訓練目標
體會“太、落、伏”用詞的準確性,學會把幾個主語相同的句子歸并成一句,并靈活運用。
3.訓練過程
(1)比較三組句子,感情朗讀各組第2句。
出示投影:比較句子,說說每一組上下兩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燕子一定是疲倦了。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
教給方法:先讀讀句子,找出上下兩句什么地方不同,再想想上下兩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冽R讀第一組句子,找出上下兩句不同之處,并說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下一句加上了“太”,寫出燕子疲倦的程度,突出燕子過海的艱辛。)
、谥笇Ю首x第2句,讀好“太疲倦了。”
B.燕子像雨點一樣地飛下來。
燕子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
、儆肁組句子的比較方法比較B組上下兩句意思有什么不同。(B組上句用了“飛”,下句用了“落”,下句“落”更能寫出燕子己沒有力氣飛行,突出過海的艱辛。)
、谥笇Ю首x第2句,讀好“落”。
C.燕子停在甲板上休息。
燕于伏在甲板上休息。
①找出兩句不同點。(上句是“停”,下句是“伏”。讓學生伸出食指,中指當燕子的腳,點在桌面上理解“停”的意思。再讓全體學生做“伏”的動作,把整個身子都伏在桌面上,進一步體會燕子渾身乏力,極度疲倦。)
、谥笇Ю首x第3句,讀好“伏”。
(2)把A.B.C三組中的下面三個句子并成一句話。
①用覆蓋片遮住A.B.C三組每組上面的一句話,齊讀三組中的下面三個句子。
A.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
B.燕子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
C.燕子伏在甲板上休息。
、谡f說這三個句子都是寫什么,是圍繞哪個詞來寫的。(都是寫燕子,圍繞著“太疲倦”來寫。)
③像這樣都是寫同一件事物或人物,意思連貫的幾句話,可以合成一句話。(做練習,一生做在投影上,其余做在作業 本上。)
、苡懻撏≌。(去掉B.C句開頭的“燕子”,把A.B句中的“,”改成“。”)
、莞星槔首x歸并好的這句,讀出燕子過海的艱辛。
、迍撛O情境,引導背誦。
教師抽拉投影,邊演示燕子飛翔,降落的情景,邊感情敘述:燕子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呀(生接背: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
(3)遷移練習。
、侔严铝腥湓挷⒊梢痪湓。
A.司馬光很勇敢。
B.司馬光拿起一塊石頭用力去砸那口缸。
(歸異:司馬光很勇敢,拿起一塊石頭,用力去砸那口缸。)
、诎严旅嬉痪湓挿殖扇湓。
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看見了一個有水的瓶子。(分成:A.烏鴉口渴了。B.烏鴉到處找水喝。C.烏鴉看見了一個有水的瓶子。)
4.訓練設想
語文基本功訓練要體現過程性,即教師要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從不會到會,要把這個過程充分而有序地展示出來,讓生拾階而上。本設計先通過句子比較,教給方法來理解詞義,感受燕子過海是如何艱辛,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然后讓學生說說三句話是圍繞哪個詞來寫的,繼而引導學生把在句合并成一句話,找出規律后接著再進行遷移訓練,較好地體現了訓練的層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