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精選3篇)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3-09-04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精選3篇)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1

  教學內容唱:

  《大鼓和小鼓》

  教學目標

  1.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動作等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強弱;

  重點難點

  1.學習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強弱對比的手法來演唱歌曲。

  2.分辨音的強弱,并用唱、拍等不同形式來表現音的強弱。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打擊樂器等。

  教學流程

  一、師生問好!

  要求:輕巧、有彈性。

  二、新課教學。

  一)新課謎語導入:

  圓圓一只大木桶,上下肚皮都是空。

  娃娃見了愛打它,一打就說咚咚咚。

  二)玩樂器:

  1.認識樂器:大鼓和小鼓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個鼓朋友,一個叫大鼓。

  (嗨你好!)

  一個叫小鼓,也叫小軍鼓。

  (你好小朋友)

  2.通過敲擊、觀察正確分辨大小鼓在聲響、形狀、敲擊方式上的區別。

  師:大鼓小鼓真有禮貌,小朋友要不要也和他們問好呢?運用生動的語言邀請學生進行樂器的敲擊。

  3.找出合適襯詞,為歌曲學唱做好準備

  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為大小鼓在聲響和擊奏方式上分別找出合適的襯詞。鼓勵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選擇一個*合適的詞語,運用于歌曲的學唱而并非完全一致的按照書本上的來進行,這樣做的目的是尊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同時有效的提升了他們對于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積極性。

  三)歌曲教學。

  1.通過使用教師設計的課件,讓學生用互相合作的方式,運用聽唱法、模唱法進行歌曲旋律的學習。

  2.教師進行歌曲的范唱。

  3.學生將自己在前一環節選擇好的襯詞便成歌曲的歌詞,并進行演唱,教師協助學生完成學唱的過程,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充分的給予其個人發揮的空間,并適時幫助學生解決在練唱時的困難。

  4.完整的演唱所學習的歌曲,分組合作來進行演唱。可由一個組演唱歌詞,一個組演唱襯詞。輪流來。

  5.教師對所有同學的表現進行肯定。

  6.音的強弱—游戲、演唱、演奏環節

  (1)節奏律動游戲——““我的大鼓和小鼓”,通過律動游戲“我的大鼓和小鼓”來引入:

  ││

  ↘↗↘↗﹨↗﹨↗

  我的小鼓咚咚咚,

  ││

  我的大鼓咚咚咚,

  ││

  大鼓響來我跺腳

  ││

  小鼓響來我拍肩

  (2)音樂律動游戲“大鼓、小鼓””

  在學生對強弱對比有一個初步認識的時候,引入音樂的律動。請學生圍成圓圈,聽音樂律動。當聽到大鼓和你問好的時候,用腳有節奏的敲擊“1.2.3”;當聽到小鼓和你們說話的時候,用你的雙手拍肩。讓學生體會強弱規律在音樂中的體現。

  7.律動、創編

  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物體進行歌詞的創編。如發現學生在創編的過程中有困難,可啟發他們觀察生活中的小動物,模仿動物的叫聲來改編歌詞。(例:公雞在唱歌喔喔,小雞在唱歌嘰嘰嘰……)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歌詞后,教師拿出動物的頭套,讓學生模仿動物的律動,邊唱,邊表演。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選擇用樂器為他們伴奏。在唱唱、奏奏、跳跳中完成本課。

  三、小結。

  師:本節課通過和大鼓小鼓一起學唱歌曲,使同學們認識了大鼓、小鼓,并能邊演唱,邊運用大鼓和小鼓來進行伴奏。同學們的表演能力、音高節奏能力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對于音樂中力度變化的處理也做得十分恰當。請大家不要忘記了大鼓和小鼓,回家唱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一聽!(播放歌曲《大鼓和小鼓》)

  四、師生音樂再見!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2

  教學環節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組織教學,師生互相問好。

  三、點名。

  四、學唱《動物說話》。

  1、教師提問:找找書上面有些什么動物?它們各自是怎樣說話的?(嘰、嘎、吱吱喳、咕咕兒呱)由此引出課題《動物說話》。

  2、完整地聆聽《動物說話》,學生感受,拍手聽、默唱。

  3、唱完后問學生想不想學?教學生讀歌詞后(把動作加上),請學生齊讀。

  4、教唱歌曲,注意音量適中,音與音之間要唱得連貫。

  5、演唱時,教師可以提示:“怎樣演唱能表現出你很愛小動物的心情,用你的聲音告訴我”。啟發學生演唱時投入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叫聲要唱得輕快而有彈性。

  6、全班齊唱。(確定一段學會后才教第二段)

  7、請學生為第20頁這幅圖編個小故事。

  五、朗讀歌謠。

  1、請學生看第21頁下面的格子,聽老師朗讀歌謠。(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2、跟著老師讀。

  3、學生自己拍手讀。

  六、復習學過的歌曲。

  信息反饋

  第四課可愛的動物(2課時)

  課題三只小豬

  教學目的能夠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在聆聽音樂中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像中的動物神態。

  重難點欣賞

  教學環節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師生互相問好。

  三、點名。

  四、聆聽《三只小豬》。

  1、完整聆聽《三只小豬》,說一說樂曲描繪了怎樣的小豬。三只小豬好像在做什么?(小豬歡快的叫聲,好似小豬們在游戲、捉迷藏,一切都是那樣愜意。)

  2、復聽時讓學生自編動作表演三只可愛的小豬。看誰能記住小豬叫的地方,隨著樂曲學小豬的叫聲。

  3、三幅動作提示圖分別是:

  ①扭著身體學小豬走路;

  ②用手指抵住鼻尖,模仿小豬翹鼻子。

  ③兩只手在耳朵上方伸開五指做“扇風”的動作,模仿小豬的大耳朵。

  五、復習歌曲《動物說話》。

  六、聆聽《快樂的小熊貓》。

  1、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貓愉快勞動的情景。

  2、老師講故事,引發學生的想象。《快樂的小熊貓》是美術影片《熊貓百貨商店》中的一個音樂片斷。音樂開始,渲染了大森林早晨美麗幽靜的景色,描寫了大自然從朦朧中漸漸醒來,天越來越亮了。接著音樂出現了輕快跳躍的旋律:這好像在寫小鳥醒來啦,它眨著惺忪的眼睛,轉動著小腦袋,唱起了黎明的歌。時間不早啦,該出門了,小鳥拍了拍翅膀飛出了窩:小鳥飛呀!飛呀!飛到了熊貓百貨商店門前的大樹上。仿佛使人們看見了兩只活潑可愛的小熊貓來到水塘邊打水,一聲大镲響,這是小熊貓把水桶丟進了水塘。然后,由豎琴奏出了一串琶音,表現了水桶在池塘中激起的浪花和水塘里泛起了一圈圈的水波。接著它倆把水桶提出水面抬起來,此刻單簧管吹出了4小節呆板、滑稽、憨厚的節奏音型,好像兩只小熊貓搖晃著胖乎乎的身體在抬水。他們走過樹林,走過小橋,小鳥向熊貓問早,小熊貓也回答了小鳥的問候,并說“歡迎大家到商店來買東西。”接著樂隊奏出快速的下行跳進的旋律,仿佛是小熊貓急促走進商店的步態,加上最后豎琴的刮奏,形象地表現了小熊貓一溜煙似地走進了商店柜臺,開始接待來買東西的顧客。

  3、復聽時可將音樂分成兩部分。“大森林的早晨,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在小熊貓打水的時候,你好像又聽到了什么聲音”。利用音樂中的特殊音響,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跟著音樂表演,樂曲結束時教師可啟發學生創編結尾。編創結尾可分組進行,讓學生充分地活動起來,利用樂器、人聲、拍打動作為樂曲做結尾。聆聽音樂,要以學生的自覺感受為主,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大膽地做,以促進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

  4、可邊聽邊念歌謠。

  1、樹林靜悄悄,陽光一道道,早晨空氣多新鮮,小鳥醒來了。

  2、小猴蕩秋千,松鼠蹦蹦跳,兩只快樂的小熊貓,又點頭來又問好。

  3、拍拍翅膀飛出窩,小鳥飛呀飛得高,飛到熊貓百貨店,又唱歌兒又歡笑。

  4、木桶打滿水,跨上獨木橋,搖搖晃晃朝前走,清清溪水叮咚跳。

  5、.瞧,那邊是誰過來了?哦,兩只可愛的小熊貓,扛起木桶朝

  前走,胖乎乎的身體搖呀搖。

  6、百貨商店柜臺里,站著快樂的小熊貓,“歡迎大家快快來,買啥東西任你挑。”

  七、復習學過的歌曲。

  信息反饋

  第四課可愛的動物(3課時)

  課題《我有一只小羊羔》

  教學目的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認識木魚、碰鐘,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重難點樂器伴奏

  教學環節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師生互相問好。

  三、點名。

  四、學唱《我有一只小羊羔》。

  1、教師要以完整有感情的范唱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愿望。

  2、讀歌詞,使學生想象出小羊羔蹦蹦跳跳、活潑可愛的形象,并感受到小主人公對小羊羔真摯、親切的感情。

  3、提示學生在同音反復處唱得輕松、親切。唱會歌曲后,跟著老師用唱名唱歌。

  4、在演唱中變換演唱形式并編創動作,表達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5、編創歌詞,可分小組進行。

  五、認識樂器。

  1、認識碰鐘,學習敲擊碰鐘的正確姿勢。

  ①觀察示意圖,知道怎樣敲擊。

  ②想一想碰鐘的聲音是長的,還是短的?怎樣能敲出短音。啟發學生動腦思考。

  2、認識木魚。學習敲擊木魚的正確姿勢,要通過學生探索、學習來完成。

  ①知道怎樣敲,觀察示意圖。

  ②想一想還可以怎樣敲,能有幾種敲擊方法,讓學生探索、發現。

  六、樂器伴奏。

  1、按節奏和節拍的強弱讀歌謠。指導學生讀歌謠時,有意識地讀出節拍的強弱,做到有感情地讀。(用樂器伴奏)

  2、可啟發學生用不同的音色,表演老鴨和小鴨的叫聲。

  3、全班唱歌,教師可啟發學生自己編創歌詞,表現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4、用木魚為歌曲伴奏,注意看課本上木魚圖后面的圓點,它們有大有小,示意學生敲擊的動作有重有輕,要接著歌曲的強弱規律敲擊,并要明確打擊樂的伴奏地位,學會與歌唱的聲音協調起來,不要喧賓奪主。

  七、復習學過的歌曲。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

  1、聆聽《牧童》

  2、聆聽《牧童到哪里去了》

  3、表演《牧童》

  4、表演《放牛歌》

  二、教學總目標:

  1、通過聽《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2、在音樂實踐活動中認識三角鐵,探索三角鐵的敲擊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勢。

  3、準確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試著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鐵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間奏處加入鑼、鼓、镲的伴奏,感受為歌曲伴奏的愉快。

  四、學情分析

  本課的歌曲第一首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學習起來比較的輕松,第二首歌曲不是很難,但是學生在演唱時容易把第一遍的最后一句的低音唱成高音,這個地方老師要多加提醒。其次兩首歌的情緒不同,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的去表現兩首不同情緒的歌曲。

  五、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2、學唱少兒歌曲《牧童》

  3、律動少兒歌曲《牧童》

  4、節奏樂器三角鐵的認識與演奏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2、視聽結全學習歌曲《牧童》。通過圖形譜直觀感受旋律的高低、長短;培養學生的初步的視唱能力。

  3、通過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4、通過為歌曲伴奏的過程中學習認識三角鐵,學習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勢。

  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音樂課堂小常識:坐姿、歌唱的常規等。

  3.復習前課內容。(唱游為主)

  二、新課學習:

  1.小練習:三角鐵認識。教師介紹三角鐵的演奏方法與姿勢,練一練。(也可與學生共同探討其演奏方法與姿勢)

  2.歌曲學習:(出示投影片)

  1)邊隨歌曲《牧童》錄音邊拍手邊看插圖,熟悉歌曲(教師可用三角鐵)介紹或探討“牧童”是做什么的?

  2)教師范唱歌曲,邊唱邊指投影歌片

  3)引導學學生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指譜,注意第三段歌詞與結束句的位置。)

  4)通過分句唱熟練歌曲的演唱。

  5)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創編動作,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在表演時,選幾名學生用三角鐵隨樂曲進行伴奏)

  3、欣賞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1)初聽前,與學生交流“牧童”到底到“哪里去了?”

  2)談談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為什么?教育學生珍惜學習時光。

  3)自由活動:隨歌曲《牧童哪里去了》自由地進行選擇表演活動。

  三、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課后反思:時間充許的話,也可讓學生分組創編、加以指點后。再分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內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創編能力。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童聲合唱歌曲《牧童》

  2、學唱歌曲《放牛歌》

  3、歌表演《放牛歌》

  4、認識雙響筒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牧童》,并學習用雙響筒與三角鐵為歌曲伴奏,引導學生主動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用聽唱法學唱歌曲《放牛歌》,指導學生用活潑親切的情緒演唱歌曲。

  3、通過教師范唱,讓學生體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引導學生自編動作表達歌曲的意境。

  4、通過為歌曲伴奏的過程中學習認識雙響筒,學習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勢。

  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音樂課堂小常識:坐姿、歌唱的常規等。

  3.復習前課內容。(唱游為主)

  二、新課學習:

  1.小練習:雙響筒認識。教師介紹雙響筒的演奏方法與姿勢,練一練。(也可與學生共同探討其演奏方法與姿勢)

  2.欣賞童聲合唱《牧童》

  1)初聽,(完整聽全曲)。

  2)談談所聽內容;

  3)復聽:自由活動:隨《杜鵑圓舞曲》自由地進行選擇活動,可用雙響筒與三角鐵為歌曲作伴奏。

  3.歌曲學習:(出示投影片)(由牧童生活入歌曲《放牛歌》)

  1)教師范唱歌曲,邊唱邊指投影歌片,引導學生視圖形譜;

  2)學生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指譜,要有明顯的高低、長短的動作表示;)

  3)通過分句唱熟練歌曲的演唱。(可加上鑼鼓的伴奏學習與運用)

  三、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課后反思: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要求自創運動作,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聆聽了歌曲,并學習了用雙響筒與三角鐵為歌曲伴奏,引導學生主動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精選3篇) 相關內容:
  • 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學歌》教案(通用15篇)

    課題:上學歌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1、歌曲“上學歌”學唱;2、綜合訓練3、欣賞:快樂的一天教學目標:1、熟悉學生情況,建立課堂常規。...

  •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精選17篇)

    教學內容:小學一年級下冊第一課《春曉》教學目標:1.通過該曲的學唱,讓學生明白古詩新唱的形式,并積極地學習其他的古詩新唱,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體會歌曲的情感,讓學生能通過學習該曲看到春之美,聽到春之美,并能贊美春之美。...

  • 小學一年級音樂國旗國旗真美麗(精選2篇)

    課題:國旗國旗真美麗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1、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學唱。2、綜合訓練:音的強弱3、音樂游戲:有趣的繩子4、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管樂曲)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用自然、圓潤、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

  • 小學一年級音樂小蜻蜓(精選2篇)

    課題:小蜻蜓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1、歌曲:《小蜻蜓》及律動2、綜合訓練:碰鐘3、欣賞:我是只小小鳥騎竹馬教學目的:1、學習用輕松柔和的聲音演唱《小蜻蜓》,通過律動,使學生感受優美抒情的情緒,并教育學生保護益蟲。...

  • 小學一年級音樂牧童(通用2篇)

    課題:牧童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1、歌曲:牧童2、綜合訓練(1)3、音樂游戲:走走跳跳教學目的:1、學習用O母音的正確發音,指導學生用悠長的氣息、連貫的聲音、贊美的感情演唱《牧童》。...

  • 小學一年級音樂《火車開了》(精選15篇)

    課題:火車開了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火車開了》和歌詞創編。2、認識雙響筒教學目標:1、學習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的演唱曲。2、認識雙響筒并掌握其演奏方法。...

  •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愛勞動》(精選4篇)

    一、教學內容:1、表演《洗手絹》2、聆聽《勞動最光榮》3、聆聽《三個和尚》4、表演《大家來勞動》二、教學目標:1、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體會本課主題—愛勞動。...

  • 音樂說課稿:小雨沙沙——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說課稿

    作者單位:北京市望京實驗學校 鄔京華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一)指導思想本課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按照“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組織教學資源,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體驗音樂教學實踐活動。...

  • 小學一年級音樂《上學歌》教案

    課題:上學歌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1、歌曲“上學歌”學唱;2、綜合訓練3、欣賞:快樂的一天教學目標:1、熟悉學生情況,建立課堂常規。...

  • 小學一年級音樂《閃爍的小星》教案(2課時)

    課題:第二課閃爍的小星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1、綜合訓練:音的長短X和X-2、欣賞:陀螺云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初步分辨音的長短,感受四分與二分音符的時值,學會用拍手和拍腿繼續感受二拍子的節拍特點。...

  • 小學一年級音樂《小袋鼠》

    課題:小袋鼠 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1、歌曲:小袋鼠 2、歌表演 3、綜合訓練:u 木魚 4、欣賞:夢幻曲(大提琴獨奏曲) 雪花飛舞—選自《兒童園地》(電子合成器演奏)教學目標:1、學習“u”的正確發聲方法。...

  • 小學一年級音樂小青蛙找家(2課時)

    課題:小青蛙找家 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1、綜合訓練:節奏練習2、集體舞: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3、歌曲:小青蛙找家(僅學歌詞)教學目標:1、繼續鞏固X和XX的時值,并運用其進行口頭節奏創作。...

  • 小學一年級音樂《嗩吶配喇叭》

    課題:嗩吶配喇叭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1、歌曲:嗩吶配喇叭2、歌表演3、綜合訓練4、欣賞:快樂的小熊貓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嗩吶配喇叭》,并用身體動作表現其快樂的氣氛。學習表演前踢步、后踢步。...

  • 小學一年級音樂《火車開了》(2課時)

    課題:火車開了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火車開了》和歌詞創編。2、認識雙響筒教學目標:1、學習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的演唱曲。2、認識雙響筒并掌握其演奏方法。...

  • 小學一年級音樂牧童

    課題:牧童總課時數:第1節教學內容:1、歌曲:牧童2、綜合訓練(1)3、音樂游戲:走走跳跳教學目的:1、學習用O母音的正確發音,指導學生用悠長的氣息、連貫的聲音、贊美的感情演唱《牧童》。...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业县| 隆德县| 宁城县| 通榆县| 遂平县| 绵竹市| 青州市| 无棣县| 淮阳县| 安徽省| 沭阳县| 清镇市| 内乡县| 隆安县| 女性| 高安市| 甘泉县| 镇康县| 铁岭市| 林甸县| 绥宁县| 崇州市| 英超| 晴隆县| 奎屯市| 赣榆县| 武义县| 京山县| 松滋市| 明溪县| 武夷山市| 额济纳旗| 尼勒克县| 鄂托克前旗| 安福县| 高清| 安泽县| 卢龙县| 安福县| 友谊县|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