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優質教案范文(精選3篇)
背影優質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的:
1、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獲得人生的啟示。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體會評議的特點。
3、珍愛親情,學會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言。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上課之前,先讓我們來欣賞一首動聽的歌曲《父親》。
2、師:在父母的辛勤哺育下,我們一天天地長大,但是,父母卻一天天的老去,同學們,你是否注意到:皺紋正一天天地爬上了父母的額頭;銀發也在不經意間從父母頭上冒了出來;他們的腰身已變得不再挺拔……有人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可當我們面對著蒼老而可敬的父親時,他的眼神、他的手勢無一不在向我們展示著他對我們的愛,我們也不由得而升騰起一種尊重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普通的父親,認識父親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濃濃的父子親情。
3、板書:背影 朱自清
二、簡介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于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于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1927年寫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字詞的情況。
交卸 奔喪 狼藉 簌簌 典質 賦閑 頹唐 瑣屑
2、范讀課文。(聽錄音)學生聽讀,思考:
。1)本文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感念。
。2)作者前后的心理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起初對父親不理解,覺得父親說話不漂亮,甚至暗笑父親的迂,及至看到父親爬月臺的背影,這才良心發現。
。3)文中幾次寫到背影?重點寫的是哪一次?
文中四次寫到背影,重點寫的是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
。4)文章明明寫的父子浦口分別,為什么偏偏要以“背影”為題呢?
因為“背影”集中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是父子依依惜別時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
(5)父親給“我”買的橘子有什么特別之處嗎?值得“我”如此懷念嗎?談談你的理解。
沒什么特別之處。但是,當時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祖母去世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負債累累,家影甚是慘淡。在這種情況下,父親仍不忘關心兒子,因此,這一堆朱紅的橘子就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四、作業。(略)
第二課時
一、重點研討。
1.復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父親的背影的?為什么寫得這樣詳細?
2.課文寫父親離去時的背影,是怎樣寫的?有什么作用?
3.課文結尾寫作者讀父親的信,又見父親的背影,卻是在“晶瑩的淚光中”見的,這是什么原因
討論明確:
四次寫背影的文字:
、佟拔遗c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凇八脙墒峙手厦,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邸暗人谋秤盎烊雭韥硗娜死,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堋拔易x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1.復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可從“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起至“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
作者這樣描寫父親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寫,寫衣帽,然后作動作描寫,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爬月臺的動作,還用自己的感情烘托這個背影。這個背影,在全部故事情節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腦,最能體現父親的愛心,所以寫得這樣詳細。
2.父親離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寫,由近而遠,由顯而隱,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寫這個背影,能表現這樣的感情:為父愛感動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戀、惆悵,想到父親前程艱難,又格外悲憫、辛酸。
3.父親在信上說到了“大去之期”,身體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淚如泉涌,含著眼淚想到父親對自己的許多好處,想到父親的背影,所以這一處背影是在“晶瑩的淚光中”見的。
三、品味語言。
父親送兒子上車過程中只說了四句話,并且都很簡短,意思也很平常,請找出來,聯系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
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當時急于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的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兒子有什么閃失,所以最后決定親自送兒子。
2、“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备赣H把兒子送上了車,已經照顧得無微不至了,可是還覺得沒有盡夠心意,看到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為兒子去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父親自己很明白,可是為了兒子,自己仍然心甘情愿地去買橘子。
3、“我走了,里邊沒人”。父親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后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4、“進去吧,里邊沒人。“父親趣聞 幾步就回頭,可見心里還是惦記著兒子。想到兒子的行為不能疏忽,因此提醒兒子小心。
四、拓展延伸。
1、指名讀《父子情》。
2、在你的人生經歷中,你的父親肯定也給予了你許許多多的關愛,想一想,其中哪一個細節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背影優質教案范文 篇2
教學目標:
1、抓住人物的言行和細節描寫,感受父愛。
2、能抓住人人物的言行和細節進行對父愛的表達。
教學設計:
一、古詩導入
師:同學們,先讓老師念一首古詩吧!队巫右鳌 詩中的哪些地方讓你最受感動呢?
師:自古多情傷離別,更何況是骨肉之情的離別呢!母親看著孩子將背上行囊獨自遠行去尋找遙不可知的未來。已無語,她只能將牽腸的擔憂和揪心的疼愛一針一針地縫進游子厚實的衣服里。
讓我們一起飽含深情地朗讀這首純樸的詩吧!
師:愛無需言語,它可能就在一個眼神里,可能就在一個細微的動作里,也正因為這樣經常被年少無知的我們所忽視。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去感覺含蓄而深沉的父愛。
二、學習《背影》
師:讓我們先聽聽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聽后告訴我你的感受。
。ㄈ齻學生進行交流)
師:這是一位普通而又偉大的父親。文章語言樸實,但是無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使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走近文章,走近這位偉大的父親。
師: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最能讓你感受到父愛的地方找出來,進行品味。(可以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和神態中去找,還可以抓住細節的描寫。或可以抓住一句話或抓住一個詞去感悟。)
學生把找到的寫到黑板上去。
學生交流,老師引導。
有感情地朗讀。
三、拓展學習《父親的愛》
師:雖然這是一個老境頹唐的父親。但我們從他對孩子的愛中看到了他人格的偉大。
其實我們的父親又何嘗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呢,在我們自心為了不起的成長過程中甚至也在經常暗笑父親的迂。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一個孩子猛然間發現在父愛吧,在你的腦海里是否也閃現出諸如此類的生活畫面呢。
學生自由讀
師:現在請同學們回想你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是否也有被你忽視的父愛呢。如果你現在感受到了也能不能抓住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來談一談呢。
四、小結
同學們,請讓我們更加倍愛我們的父親吧。
背影優質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明確文章的線索,體會父子情深,品味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
2.過程和方法目標:提高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和從寫作中精選材料、謀篇布局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體味文中血濃于水的濃濃親情,從背影中發掘深深的父愛,陶冶學生愛我親人、愛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學習敘事中的選材方法——截取法。
2.明確“背影”是課文的明線,“父子深情”是課文的暗線,二者和諧統一,體會文章情思綿綿的意蘊。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整體感知全文,梳理文章的層次
一、導入
以小故事《兒子眼中的父親》導入新課:
7歲:“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歲:“好像有時候覺得也不對……”
20歲:“爸爸有點落伍了,他的理論和時代格格不入!
25歲:“老頭子一無所知,毫無疑問,他已陳腐不堪!
35歲:“如果爸爸當年像我這樣老練,他今天肯定是個百萬富翁。”
45歲:“我不知道是否該和‘老頭子’商量商量,或許他能幫我出出主意!
55歲:“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說實話,他的看法相當光明。”
60歲:“可憐的爸爸,您簡直是位無所不知的的學者,遺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二、共同思考,引入課題:
同一個父親,在兒子眼中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紀實性散文,也可以說是回憶性散文,本文寫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對于這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閱讀、學習。請同學們把課文朗讀一遍。
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46年朱自清為反對美蔣反動派的罪惡行徑,在拒絕領取美國救濟糧的宣言上簽字,因此,毛澤東稱他“有骨氣”。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創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細膩清麗、意境雋永、于樸素中見真情、洋溢著一股清新氣息。
《背影》寫于1925年,他到清化大學任教不久,接到父親來信,信中一些話,使他想起父親,待他的許多好處,尤其是七、八年前父親在南京為他送行的背影,不禁淚如泉涌,寫下了這篇感情真摯的散文。
三、通讀課文,借助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聽錄音朗讀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朗讀
可以分為四個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別找不同的小組讀。6段齊讀。
3.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解釋詞義。
4.自讀課文,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討論文章結構,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
第一部分(第一段):懷念父親,最難忘背影。(點“背影”)----開篇寄思
第二部分(第二到六段):回憶往事,車站離別看見背影,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憶“背影”)----往事回憶
(一)交待父子分別時的家庭情況,為寫背影渲染悲涼氣氛。----交代家境
(二)寫父親決定親自送行,并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浦口送別
(三)描寫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時的“背影”,抒發真摯感情。(寫“背影”)----車站買橘
第三部分(第七段):接讀父信,再現背影,表達了我別后對父親的思念,以在淚光中再現背影作結。(哭“背影”)----結尾懷念
(一)學習第1--3節
(1)指名朗讀第1節。
(2)第一切中提到的“兩年來”具體指哪一段時間第一節起什么作用
1923--1925年;開篇點題。
(3)讀第二節,思考:
①“那年”是哪一年
、凇暗湶粏涡小薄皾M院狼籍”是什么意思
祖母去世,父親失業,故說:“禍不單行”,父親那時卸職奔喪,需打點行囊,所以說“滿院狼藉”。
③“我不禁簌簌地流下淚”,是為什么
“我目睹家境衰改的情景,傷心地流下眼淚。
、芨赣H的那句話包含著什么意思
是對兒子的寬慰,體現了他的愛子之情。
(4)第3節點明家中光景慘淡的原因。字里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5)這兩段寫家中因頓的處境,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
(二)分析第二層
(1)這一段是怎么寫父親對兒子的關懷愛護的抓重點字詞。
兩個“再三”“躊躇”。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不要緊”是父親對自己而言,盡管“事忙”但認為這無關緊要!八麄內ゲ缓谩笔菍鹤佣,就怕別人照顧得不妥貼。這簡短的一句話,說明他關心兒子勝過關心自己,充分表現了父親的愛子之心。
(3)進站后,父親為我做了哪些事情
(4)作者為什么說“我”那時“真聰明過分”;而且還嘆氣說:“我……真太聰明了”
這兩句話是作者的自責,恨自己那時年輕無知,未能體會父親的一片深情。
(5)齊讀第2層,體會父親的愛子之心。
(三)講讀第三層。
、僦该首x,考慮:
這一層重點刻畫父親買橘時的背影分幾層來寫
四層:
第1層寫父親執意要去買橘;
第2層寫父親越過鐵道買橘;
第3層寫買橘回來;
第4層寫與父親依依告別。
、诟赣H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說這句話時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想到兒子的旅途生活既單調又口渴,于是要去買些橘子給兒子——為兒子他想得多么周到。
、圩髡呤侨绾蚊鑼懜赣H買橘時的感人形象的
先寫了父親的穿著: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緊接著寫了去買橘時的一系列動作:
走、探身、穿過、攀、縮、傾、這些動作描寫細膩而又簡練,給人一個全過程的栩栩如生的動態印象。調動讀者的想象力。那么,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樣生動(觀察細致,清楚,用詞準確生動,故此寫得真切感人。)
父親是個胖子,走路都是蹣跚的,卻要去努力地攀月臺給兒子買橘子,看到這樣的背影誰能不為之感動。當“我”看見這一背影時,感情是怎樣的(齊讀)
④父親買橘回來時,“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這句話怎樣理解
這種輕松的心情正是一種愛心,這一句又道出了父親買橘的道理:越是盡到父親責任,心里越是感覺踏實和滿足。
、葑詈笠粚訉懸酪老e。離別的時候,父親說了兩句話,這兩句話表達了父親怎樣的感情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表明父親這時仍在惦念著兒子旅途的安全!斑M去吧,里邊沒人”。兒子送父親下車,本是人之常情?墒歉赣H不讓送,怕兒子離開車箱會丟失東西。臨別時這樣細心囑咐,真是關懷備至,可敬可佩。
、捱@一層中兩次寫看見背影流淚,說說這兩次流淚分別是什么心情
第1次是看見父親不顧艱難給“我”買橘,使我感動,流的是感動的淚,現在父親要離開了,不免產生濃濃的離情別緒。因此,當父親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群里,自己回車廂里坐下來的時候,感念之情涌上心頭,禁不住眼淚又來了。這一段里兩次寫流淚,體現了兒子對父親的真誠的愛。
、呦确謱永首x,再齊讀這一段課文。要求讀出你愛子,子愛你的的深情。
(四)分析第三部分:
這最后一段,內容相當豐富,寫了家境的衰落,寫了父親的身世和心境,重點寫了接讀信后的感受。(齊讀)接讀父信后,在晶瑩的淚光中再現父親背影,這是作者第四次流淚,這時的感情是怎樣的以“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結束全文,直接表達出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五、本文細膩刻畫了父親感人至深的背影。表達了豐富的思想感情。
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兩方兩的。一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二是兒子對父親的懷念、憐惜、內疚和感傷之情。
四、鞏固練習
注音
差使交卸奔喪狼藉喪事賦閑
躊躇柵欄蹣跚拭干頹唐
瑣屑舉箸迂腐晶瑩
給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
1.差別差勁出差參差
2.喪失喪事喪命奔喪
解釋加粗的字
1.觸目傷懷(3)
2.觸他之怒
3.躊躇了一會
4.躊躇滿志
5.情郁于中(4)
6.不能自已
7.舉箸
8.惟有
9.變賣典質
10.迂腐
填空
1.《背影》是一篇散文,選自。作者,中國散文家、詩人。他的代表作有散文----、-----等。他的散文風格是:,,
以,著稱。我們還學過他的另一篇散文------。[春]
2.《背影》這篇散文,以“-------”為線索組織材料,表現了父親------------------的深摯感情,抒發了作者對--------------之情。
3.《背影》一文的中心是通過--------的描寫表現父子之情,采用-------法來選材構思。
4.課文主要寫了徐州見父、回家奔喪、南京分別、望父買橘、回憶讀信、北京思父幾件事。其中作者著重寫的是---------。
5.散文,從表達方式來看,有散文、散文。散文的特點是:。
小結(學生談收獲)
作業
研討與練習一、三。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