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小兔乖乖教案(通用4篇)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小兔乖乖教案 篇1
材料及環境創設
1、“小兔子乖乖”的錄音磁帶
2、小兔子、兔媽媽、大灰狼的頭飾
3、小房子一座
活動流程
欣賞——創造——表現
1、欣賞
教師可按排多種途徑提供幼兒欣賞作品,如圖書、音樂欣賞、看教師表演。其中在指導音樂欣賞時,尤其是要讓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熟悉旋律。
2、創造
讓幼兒在角落活動中嘗試分角色來表演歌曲。
說明:小班幼兒較善于獨自一個人的表演,要嘗試分角色表演需要教師共同參與他們的角落活動,也需要教師提供如頭飾、小房子等道具,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同時,教師還需要在
活動中不斷地點評幼兒的表演,使他們彼此之間更默契,使他們的表演更精彩:如:點評幼兒能按角色的變換唱準歌詞;點評小兔媽媽的聲音真好聽,像媽媽的聲音;大灰狼的樣子真可怕……
這一創造活動可在角落活動中按排二周左右,引導每一位幼兒都來嘗試與同伴合作,都要嘗試表演。
3、表現
。1)教師可利用每一次角落活動的講評,作為幼兒表現的舞臺,讓參與表演的孩子有表現的機會,讓沒有參與表演的孩子有欣賞的機會。
。2)利用集體活動讓幼兒共同嘗試分組分配角色參與表演,這樣教師也可以在這一時間里給予孩子一些共性問題的指導:如根據情節根據歌詞用不同的聲音刻畫不同的形象,如激發幼兒都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各自的形象。
。3)教師即興表現歌詞,利用孩子們中間的“閃光點”分角色表現歌曲,讓幼兒進一步體會,激發再嘗試的欲望。
活動目標
1、喜歡唱歌、表演
2、愿意和同伴分角色來表現歌曲
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唱準旋律、激發幼兒喜歡參加表演。
難點是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要分角色來扮演大灰狼、小兔子、兔媽媽,并且嘗試用不同的表演來表現歌曲。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的歌曲大多是具有表演性的,在邊唱邊表演中幼兒展現的是個體的表演。隨著年齡的逐步增長,他們對一些歌曲之中所表現的故事情節有了一定的理解,讓幼兒在和同伴分角色的基礎上表現角色,能提高幼兒的表演興趣,提高幼兒的表現力。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小兔乖乖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飼養角里來了兩位小客人——小白兔。兩個小客人的到來立刻因起了寶寶的興趣。在大人眼里看來是很平常的小兔,在寶寶的眼里卻成了稀世珍寶。每次有空孩子都會圍在小兔的身邊看看、說說。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為此我們進入了《小兔乖乖》這個主題,開展了這個活動讓孩子在看看、講講和玩玩中感知小兔的明顯特征。而且游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蔽覀冃“嗪⒆幽挲g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征。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玩玩中初步感知小兔的明顯特征。
2、喜歡和小兔做朋友。環境與材料的準備;幼兒觀看小兔的VCD。在生活區里飼養小兔,讓孩子和小動物親密接觸。邀請家中養小兔幼兒的家長到班級現身說法,與幼兒分享和小兔建立感情的經驗體會。
2、墻面環境的創設:利用“小問號”進行提問如“你喜歡什么小兔嗎,為什么?”從而讓家長參與我們的主題活動,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3、區角環境的創設美工區:
A、裝飾小兔的家。
B、我們結合季節為孩子創設了小兔的果園,讓幼兒合作粘貼、撕貼、蘋果和橘子及小兔。
表演區:投放各種動物的頭飾和音樂,讓幼兒在唱唱跳跳中模仿動物的聲音和動作。
益智區:投放小兔拼圖,讓幼兒在拼圖中進一步了解動物的明顯特征。
小兔喜歡吃什么,讓孩子把小兔和它愛吃的食物進行配對。
小兔運蘿卜,根據大、中、小對應。
語言區:投放小兔的玩具、小兔的圖片及有關的圖書,讓幼兒講講小兔的名稱、外型特征。投放錄音機、磁帶聽小兔的故事。
生活區:飼養小白兔、了解動物喜歡吃什么。
結構區:利用各種結構材料,插簡單的動物如:小兔。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小兔乖乖教案 篇3
一、主題來源:
“小兔兒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币皇锥炷茉數耐{,一段流傳了很久的民間故事,仿佛讓人又重新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時代。孩子們在故事中體驗了小兔子驚險與勇敢,分享兔子們的勝利與自豪。
基于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我們這次選擇了民間故事《小兔乖乖》作為主題活動。處在3到5歲年齡段的幼兒對童話故事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動聽的故事內容、鮮明的角色形象不僅能深深地打動孩子,也更能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顫姟⒖蓯鄣耐米右舱呛⒆觽兿猜剺芬姷膭游镄蜗蟆T诒局黝}中,我們以幼兒感興趣的民間童話故事為切入點,并且希望通過引導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與體驗,使幼兒充分感受到民間童話精彩的同時,深入體會兔子的聰明、快樂和勇敢,從而產生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為了讓幼兒對兔子獲得更多豐富而又直觀的經驗,在各種有關兔子的探究和游戲活動中,我們希望為幼兒營造寬松、自然地氛圍,使他們在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情境中,獲得各種有意義的體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兔子以其獨特的形象,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特殊的地位與寓意,在民間藝術寶庫中,兔子的藝術形象數不勝數,尤其是以兔兒爺為代表,在人們心中它們是智慧、善良、祥和的象征。我們選擇了兔兒爺等藝術作品與幼兒共同欣賞,希望孩子們對兔子的形象有更加豐富的感受,并在此過程中對中國傳統民間文化有初步的了解。
二、主題的開展和具體活動:
階段一:小兔兒乖乖
開展主題下語言活動《小兔兒乖乖》,向孩子們正式介紹這個有趣的民間故事。教師和幼兒一起來欣賞故事,感受小兔子的聰明、勇敢。教師運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孩子進一步了解故事的欲望。待幼兒熟悉故事后,我們將圍繞這個故事,開展一系列活動。如音樂游戲活動《我是長耳朵》,讓孩子在分辨音樂、提高對聲音的辨別能力的同時,也讓孩子體驗作為“長耳朵”小兔的自豪感。美術活動《兔子偶》,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用半成品制作自己喜歡的兔子偶。如喜歡“紅眼睛”的孩子,可以自己剪下紅色眼睛給小兔貼上;喜歡“短尾巴”的孩子,就剪下教師畫好的短尾巴貼上等。還可以讓小朋友用自己制作的兔子偶進行表演。
小朋友進行《小兔兒乖乖》的故事表演。
階段二:我和小兔子
通過科學活動《可愛的小兔子》、《兔子吃什么》來讓孩子更深地來了解兔子的形象特征。讓孩子們了解,兔子不只是有白兔一種,還有灰兔、荷蘭兔等很多品種。我們利用自然角,在自然角養殖一只小兔子,讓小朋友觀察兔子的樣子,將喂小兔子的任務交給小朋友。這樣做既培養了孩子的耐心,也培養了他們的責任心。我們會把“小兔子”這一角色融入到各種游戲活動當中。通過這個階段,小朋友能夠更加了解兔子,知道小兔子是一種很可愛、很柔弱的小動物,需要我們的照顧和保護。以此培養孩子保護弱小的好品質。
小朋友撫摸著小兔子!
階段三:民間的“小兔子”
在教學活動《兔兒爺》、《小兔剪紙》、《十二生肖》中,我們將重點向孩子們介紹兔子在民間文化中所承載的意義,向孩子們講述一些除了《小兔乖乖》以外的民間故事及與兔子有關的民間傳說。我們還將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們也上網查找一些資料、故事,講給自己的孩子聽,讓孩子在家里先初步地了解一些知識。因為受孩子的年齡所限,有關兔子的剪紙,我們將以欣賞為主。讓孩子們了解每種兔子的形態所涵蓋的不同意義是什么。我們將以孩子們感興趣而又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方式來進行這個階段的活動,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認識我們的傳統民間文化。
小朋友看著兔兒爺的圖片。
三、活動反思:
《小兔兒乖乖》是傳統民間故事,幾乎所有人都是聽著這個故事長大的。故事中的角色性格特點突出,故事的情節波瀾起伏,適合小班的孩子來閱讀、欣賞。
主題活動我們分為三個階段,我們將重點放在了表演部分。小朋友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故事表演,對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一點挑戰性。
故事表演中所需要用到的頭飾、背景等道具,都是由孩子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孩子的參與成分比較多。表演階段我們也分了幾個小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孩子聽著錄音故事進行表演,只需用動作表演即可。待孩子熟悉以后,我們關掉了錄音,讓孩子自己來說臺詞,更有舞臺劇的感覺。但是,后來我們發現孩子的能力參差不齊,沒辦法讓每個孩子都達到我們的要求。于是,我們將孩子分成了兩組,一組孩子聽錄音表演,不說臺詞;另一組則需邊說臺詞邊做動作,并且要求神情、動作要符合故事中角色的特點!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們的能力發展需要,也給了每一位孩子上臺表演的機會。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小兔乖乖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樂趣,愿意在集體中進行表演。
2、感知、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應的詞句“敲”、“門關的緊緊的”。
3、能用有關的動作表達出對角色的理解,進行簡單的表演。
活動準備:
1、故事磁帶、錄音機;設置故事背景圖一張。
2、頭飾:兔子(4個)、狼;瓶子5個。
3、一個小兔子玩偶。
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演唱歌曲“小兔子乖乖”,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小兔子在什么時候唱的這首歌呢?
為什么要唱這首歌?到底發生了什么?
2、出示故事背景圖及故事主角,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角色及場所。
。1)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背景中的事物。(房、樹、草、花)
(2)討論:小兔子的特征。(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
師:小兔子是什么樣子的呢?
2、教師生動有趣的講述故事《小兔子乖乖》。
。1)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表演故事。
。2)分段講述故事,重點強調小兔子的特征;故事情節的對話;不同角色的不同聲音的說話、唱歌的表達。
。3)教師進行簡單的提問,激發幼兒對故事情節的興趣。
師:故事里面有誰?三個小兔子叫什么名字?
3、播放故事磁帶,集體完整地欣賞故事。
。1)圍繞故事內容,教師進行簡單的提問:
師:你最喜歡故事里面的誰?你來學學它的動作。
。2)討論:小兔子乖不乖?不要隨便給陌生人開門。
4、采用合作的方式,讓幼兒參與故事的講述。
。1)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在幼兒熟悉的故事環節中,請幼兒參與故事的表達。(小兔子說的“我們知道了”及大灰狼和兔媽媽不同聲音的歌曲演唱。)
。2)集體討論:大灰狼/兔媽媽是怎么唱歌的?小兔子聽到大灰狼/兔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3)師幼用歌聲共同重復狼和小兔、兔媽媽和小兔的對話。
活動延伸:
在“娃娃區”提供相關的角色頭飾,讓幼兒玩表演游戲。
融化了,快出來玩游戲吧!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通過小動物們打電話互相告訴春的信息,理解與朋友分享快樂的事情是一件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