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課故事小兔子找太陽教案(精選4篇)
講課故事小兔子找太陽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重點學習詞語:紅紅的,圓圓的。
2、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準備紅燈籠1個、紅氣球1個、紅蘿卜1個、紅太陽1個、小兔子1個。
2、電腦軟件:《小兔子找太陽》及電腦。
3、獎勵用的貼紙。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出示“兔子”,讓幼兒描述出自己所知道的太陽。
師:小兔子要找太陽做朋友,但是它不知道太陽是什么樣子的,你們能告訴他嗎?
二、欣賞電腦軟件:《小兔子找太陽》,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語:紅紅的,圓圓的。
1、完整的欣賞電腦軟件《小兔子找太陽》,讓幼兒知道小兔子找到太陽了,小兔子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師:小兔子有沒有找到太陽?它說太陽是什么樣子的?
2、分段欣賞電腦軟件《小兔子找太陽》,重點學習:紅紅的,圓圓的。
師:小兔子在哪里?它把什么當成太陽了?它把怎么樣的燈籠當成太陽了?小兔子又到了哪里?它把什么當成太陽了?它把怎么樣的蘿卜當成太陽了?它又把什么當成太陽了?把怎么樣的氣球當成太陽了?
三、結束活動。
提問:你們見過太陽嗎?在哪里見過?太陽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覺?你們喜歡太陽嗎?那我們一起去和太陽做游戲吧!
講課故事小兔子找太陽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猜測、演示的方法,理解、表現童話的內容。
2、感知童話中情節與語言的重復,學習詞匯:提、飄、仰、可愛。
3、能有興趣地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圖譜:燈籠、蘿卜、氣球、太陽、小兔、課件、圖譜。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的內容。
活動難點:
用完整地語言講述太陽的特征。
活動過程:
一、教師幫助幼兒回憶故事情節。
1、師:小朋友們,《小兔子找太陽》的故事還記得嗎?故事里都講了些什么呀?
2、幼兒自由回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分別出示圖譜。
二、教師帶領幼兒邊看圖譜邊講故事一遍。
教師主要講敘述部分,引導幼兒練習小兔與兔媽媽之間的對話部分。
三、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進行聽說表演。
1、教師鼓勵幼兒發揮想象依次模仿、表演各角色的動作、語言。
教師操作圖譜,集中練習角色對話,教師與幼兒共同表演。
(鼓勵幼兒大膽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各角色。)小兔子很用什么聲音?我們來學一學。
兔媽媽會用什么聲音說話?我們也來學一學。
教師帶領幼兒練習兔媽媽和小兔子的對話。(教師先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然后再進行交換)
2、請個別幼兒表演,分別扮演兔媽媽、小兔表演故事。(教師和其他幼兒串聯故事)
3、引導幼兒評價同伴的表演。
“你覺得他們表演得怎么樣,為什么?”
“你覺得小兔應該怎么說?做什么動作?小兔找不到太陽會是什么表情?小兔子找到太陽了,又是什么表情?
4、幼兒交換角色表演。
5、請個別幼兒將增加的角色進行表演,并組織評價。
6、幼兒討論:小兔還會把誰當做太陽?為什么呢?你覺得還有什么像太陽呢?
四、教師小結
講課故事小兔子找太陽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童話中情節與詞語的重復,理解故事內容。
2、嘗試運用恰當的語言描述太陽的特征,豐富詞匯:掛、飄、暖洋洋。
3、喜歡傾聽作品,能有興趣地參與活動。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5、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重點:
感知童話中情節與詞語的重復,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嘗試運用恰當的語言描述太陽的特征,豐富詞匯:掛、飄、暖洋洋。理解詞匯:掛、飄、暖洋洋
活動準備:
PPT課件,玩具小兔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太陽在哪里嗎?太陽是什么樣的?可是(出示兔子玩偶)這只可愛的小兔子還沒見過太陽,我們一起來幫助它找到太陽好嗎?
二、分段欣賞課件《小兔子找太陽》。
1、師:有一只可愛的小兔子,它不知道太陽在哪里,也不知道太陽是什么樣子的,所以它決定去找太陽。它能找到太陽嗎?它去哪兒找太陽了呢?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子找太陽》。看看小兔子找到太陽了嗎?它去哪兒找太陽了?它找到了誰?
2、課件播放到“這是兩盞紅燈籠,太陽在屋子外面呢”暫停。
師:“小兔先到屋子里看到了什么?兔媽媽是怎樣回答的?”
3、課件播放到“不,這是三個紅蘿卜,太陽在天上呢”暫停
師:“小兔在菜園里看到了什么?兔媽媽又是怎樣回答的?”
4、課件播放到“不,這是紅氣球”暫停。
師:“小兔在菜園里看到了什么?兔媽媽又是怎樣回答的?”
5、師:紅燈籠、紅蘿卜、紅氣球是太陽嗎?(太陽有幾個,小兔子看到的紅燈籠有幾個?紅蘿卜有幾個?紅氣球有幾個?)
6、幼兒繼續欣賞課件。
師:小兔子到底有沒有找到太陽呢?我們接下來看看吧!
7、幼兒欣賞課件后再次提問:
小兔子找到的太陽是什么樣的呢?(豐富詞匯:暖洋洋的)
小結:太陽只有一個,住在天上,會發光,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三、結合PPT課件再次講述故事,進一步讓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1、幼兒完整欣賞后提問:
師:小朋友,我們再來聽聽這個好聽的故事吧。請告訴我“在哪兒能找到太陽?我們在太陽下有什么樣的感覺?”
2、引導幼兒一起用完整的語言說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四、語言擴展延伸
孩子說出太陽的特征之后,師接著問:小朋友,在生活中除了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還有哪些東西是紅紅的、圓圓的?
引導幼兒說“紅紅的”“圓圓的”來描述看到的物品。
五、結束部分
“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太陽,感受太陽給我們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吧!”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講課故事小兔子找太陽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通過觀察、比較,能用較形象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征,加深對紅紅的、圓圓的認識。
2. 鼓勵幼兒大膽發言,積極參與活動,并初步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3.了解曬太陽也是冬天的一種取暖方式,多曬太陽有益健康。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有曬太陽的生活經驗。
物質準備:
1.小兔木偶一個,紅燈籠、紅蘿卜、紅氣球、太陽的圖片。
2.一組背景圖:天空、菜地、房屋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 巧妙出示太陽圖片,猜一猜、說一說太陽的特征。
師:小朋友們仔細看看里面藏著什么?這個太陽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小結:這個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小朋友一起說說:紅紅的、圓圓的太陽。
2. 出示小兔手偶引出故事。
師:小朋友們的聲音被一只小動物聽見的,它是誰?出示小兔手偶。
小兔問侯:小朋友們好,你們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嗎?哈哈,我要去找一找太陽。
二、 學習故事,理解故事情節。
1. 介紹故事名稱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小兔找太陽》的故事。
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 完整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1)提問:
故事里小兔找到了什么?(紅燈籠、紅蘿卜、紅氣球、太陽)按照故事的順序,出示相應的圖片。
(2)觀察比較紅燈籠、紅蘿卜、紅氣球、太陽相同點,學說小兔的問話。
師:小朋友們看看燈籠、蘿卜、氣球、太陽它們有什么一樣?
小兔以為燈籠、蘿卜、氣球都是太陽,問了媽媽一個什么問題?
學學小兔的問話:“媽媽,這是太陽嗎?”
(3)出示背景圖,找出適當的位置貼相關的圖片。
師:我們看看小兔子在哪兒看見了燈籠、蘿卜、氣球。(出示背景圖)
認識房子、菜地、天空,將燈籠、蘿卜、氣球的圖片貼到相應的位置。
(4)分角色,學習小兔和媽媽之間的對話。
(5)學學小兔子沒有找到太陽著急的表現及語言。
師:故事中的小兔到底想找什么?它沒找到太陽開始著急了,請學學小兔著急的樣子。
(6)在背景中出示太陽圖片,重點理解兔媽媽、小兔的話,并學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征。
師:別著急,聽聽媽媽說什么?太陽有幾個?如果你是太陽,你怎樣發光?太陽光照在身上感覺是什么?
小兔找到太陽,太陽到底是怎樣的?我們一起說一說。
三、再次出示小兔手偶,老師引導孩子看圖講述故事內容,重點理解兔媽媽、小兔的話,并讓幼兒學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征。
師:小朋友們叫上剛才的小兔,我們一起找太陽吧!
小朋友互相講述太陽的特征。
四、拓展講述經驗。
師:你見過太陽嗎?在哪兒能找到它?在太陽下有什么感覺呢?
小結:冬天天氣很冷的時候,我們可以曬曬太陽就會很暖和,多曬太陽,小朋友們才會長高、長壯,我們都需要太陽幫助,小兔想找太陽,還有一個小朋友嫌一個太陽少,他要種許多太陽,讓我們一起聽聽他的美好愿望吧!(在音樂《種太陽》的歌手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畫太陽。啟發孩子把看到的太陽畫下來,并與同伴說說太陽是怎樣的?
2.請幼兒到戶外照太陽,感受太陽給人們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活動反思:
孩子們經常能在天上看見太陽,但是太陽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對于小班孩子來說,受其語言能力發展的限制,還不能很好的描述出來。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借助于故事《小兔子找太陽》,讓孩子們用較形象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征。故事中小兔子是孩子們都熟悉的動物形象,而且班級孩子對三以內的數量、紅色、圓形及方位名稱都具有一定的感知經驗,再運用直觀的圖片進行輔助教學,更易于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通過本次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豐富詞句,激發其關注周圍事物的色、形的興趣,還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