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小班教案(精選2篇)
小燕子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流暢的情緒,知道春天季節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聲表達內心的感受。
2.感受音區域中低的位置,分辨音的高低。
3.能按音樂的節拍協調地做動作,學會聽音樂做跑跳步。
活動準備:
手偶小燕子一只,公雞、老牛的教具各一只,燕子圖―張。
活動與指導:
1.在音樂的伴隨下,上身挺直動作與音樂合拍做跑跳步依次進入教室。
2.感知音的高中低。
(1)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學習的內容出示公雞,每天早晨大公雞很早的就起床了,高聲叫著:
大公雞真勤快!請幼兒學會公雞、老牛的叫聲并回答:準的聲音高,準的聲音低,辨別聲音的高低。
(2)老師彈奏一首樂曲,分別在高、中、低三個音區彈奏,讓幼兒隨音樂合拍的拍手。當聽到高音旋律時,雙手在頭上拍手,聽到中音區旋律時,雙手在胸前拍手,聽到低音時雙手在腿部拍手。
3.歌曲:《小燕子》
(1)“美麗的春天來到了,小燕子從暖和的南方飛回來了”出示手偶小燕子,“它高興得唱起歌來了,老師范唱全曲《小燕子》,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出示“小燕子”圖片,圖片上畫有紅紅的大陽、綠草地、天空飛著小燕子,老師用清唱的方法再次為幼兒范唱,幫助幼兒熟悉記憶歌詞。
(3)請幼兒隨教師的琴聲一起練習節奏說白:
②和暖的太陽照大地,花兒開放,小草綠。
(4)學唱歌曲,重點唱好一詞兩音和像聲詞,吐字要清楚,音要準。
(5)復習歌曲:《多愉快》。
提示幼兒大家要聽前奏整齊的開始和結束,唱叫要合音樂的節拍做動作。用自然歡快的`情緒演唱。可利用領唱,分組唱的形式練習。
4.律動:《翹翹板》
(1)幼兒聽樂曲感受三拍子的特點,柔和舒緩:強弱弱,先用自己的兩個胳膊按節奏左右上下動,幼兒已有玩翹翹板的生活體驗。
(2)幼兒自由結合分二人一組按音樂的節奏上下的動。
(3)啟發幼兒兩人要:互相配合做動作,膝關節屈伸運動,體驗身體升起降落的感受。
5.舞蹈:《快樂舞》
幼兒聽音樂信號迅速成圓圈站好。
“小朋友在玩翹翹板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非常快樂”“好,那咱們一起來跳個快樂舞吧!”音樂響起幼兒隨之舞蹈。
提示幼兒按音樂合拍的跳,動作要自然協調,尤其是跑跳步,要抬頭挺胸。
結束部分:在音樂聲中幼兒自由的做跑跳步出教室。
小燕子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燕子的基本特征,生活習性。
2、通過觀察圖片能大膽地講述。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知道燕子的基本特征,及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
能用語言大膽表述。
難點形成原因
現在的幼兒對于小燕子的基本特征了解比較少,因此講述成為了本次的難點。
難點解決策略
教師主要采用引導法、提示法、鼓勵法來解決,幼兒采用討論法、觀察法來突破。
活動過程
(一)傾聽歌曲《小燕子》:
模仿小燕子飛翔,與燕子交朋友。(這一環節,孩子們身心都動了起來,都能沉浸在美好地幻想中。)
(二)根據以往的經驗,來回憶講述可愛的燕子。
80%的`孩子們從父母、媒體等方面簡單地了解過小燕子,能夠講出小燕子吃小蟲,從而引導幼兒歸納出“益鳥”。
(三)出示燕子的圖片,讓幼兒從感官上了解燕子。
這一環節主要掌握燕子的外形特征。孩子們能夠自主地觀察,而且觀察得較為細致,有70%的幼兒能夠用語言及簡單的動作來表現。
(四)鼓勵教育
鼓勵教育孩子們保護小燕子,與燕子交朋友,進行游戲《小燕子和媽媽》。
教學反思:
幼兒預期表現
能跟隨音樂動起來,進入到情境中。
能將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述燕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仔細觀察圖片。
小百科:燕子學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種鳥類的統稱。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大多數種類兩性都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