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教案(精選2篇)
學前教育專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上課要遵守紀律,做到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不玩東西,發言要舉手。
2.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3.學會正確的坐姿。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讓學生懂得上課要遵守紀律,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2.教學難點:學會正確的坐、立、舉手、讀書及的握筆寫字的姿勢。
教學過程
一、回憶參觀,榜樣教育
1.回憶參觀:老師已經帶大家去參觀了高年級大哥哥、大姐姐的上課情況,誰來說說他們是怎樣上課的?
2.小結:大哥哥、大姐姐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二、指導看圖,練習說話
1.引入:那么我們先來看看,圖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看圖:(1)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2)丁丁在干什么?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3)冬冬正在對丁丁說什么?(4)圖上哪些小朋友專心聽講?他們是怎么做的?
3.說話訓練。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1)跟師講。(2)自由講。(3)指名練說。(4)開火車練講。
三、小結評比,樹立榜樣
1.表揚本節課專心聽講的學生,發紅花。
2.自己回憶前幾節課的表現,專心聽講的同學自己站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四、學習正確的坐姿
1.回憶引入:
(1)小朋友在幼兒園里上哪些課?時間長嗎?他們是怎樣上課的?
(2)現在,我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在小學上課可跟幼兒不一樣,一節課要上四十分鐘,上午、下午都有課,不過并不是每節課都坐在教室里上。在教室里上課進,小朋友不能亂走、亂動、亂說,也不能吃東西,要坐得好好的。那么,上課時該怎么坐呢?
2.學習坐姿:
(1)看圖說說:(示圖2)圖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坐的?
(2)老師小結:凳子離開桌子一定距離,身子坐正,眼睛看前面,兩只小手放在大腿上,可不能隨便玩書包帶、褲子或裙子,兩只小腳要放平。
(3)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巡回檢查,及時糾正學生的不正當姿勢。
3.比賽練習:
(1)與圖上的小朋友比一比,誰坐得好。
(2)同桌比一比。
(3)大組比一比。
(4)與老師比一比。
4.創設情境練一練坐姿。
(1)引入:每一堂課開始都有鈴聲,叫上課鈴。上課鈴一響,大家都要坐得端端正正,靜靜地等老師來上課。
(2)學兒歌:
鈴聲響,進課堂,
課本鉛筆放得好,
靜等老師來上課,
比比哪個坐得好。
跟師念兩遍。
(3)念完兒歌練一練。
五、小結,學兒歌。
這節課,我們知道上課的時候要專心聽講,并且學會了正確的坐姿,希望大家爭做認真上課的好孩子。
學兒歌:
我是小學生,
上課小手放得好,
小腳并并攏,
身子坐得正。
小眼睛仔細看,
小耳朵專心聽,
說話先舉手,
才是好學生。
邊念邊做動作。
學前教育專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醫生能幫助病人恢復健康,遇到打針和吃藥時不用害怕。
2.認識一些常見的醫療工具。
活動準備
1.醫生檢查、打針、吃藥、吊鹽水等圖片(自備)娃娃、模擬醫生的玩具。
2.音樂《健康歌》。
活動過程
一.娃娃生病了:
(1).討論:娃娃生病了,該帶他去哪里?
——“娃娃睡在床上,頭上熱乎乎的,身上沒有力氣,感覺很難受,他怎么了?”
(2).幼兒說說平時各自去醫院看病的經歷。
二.給娃娃看病:
(1)出示圖片:醫生檢查。(依次出示圖片:聽診器、溫度計)。
——“娃娃來到醫院找誰看病?”
(2).從圖片上觀察醫生,看看他有哪些醫療器具,怎樣幫娃娃檢查。
(3).從各種物品中,尋找對應的玩具或替代物作為體溫表、壓舌板和聽診器。使用這些物品模擬給娃娃診斷。
總結:醫生可以用聽診器幫娃娃檢查有沒有咳嗽,用溫度計幫我們寶寶量體溫,看看我們有沒有發燒。
(4).出示圖片:打針、吊鹽水。
——“醫生說娃娃的病重一些,需要吊鹽水;(要是娃娃的病輕一些,只需打一針就可以了)。”
觀察圖片,說說怎樣打針和吊鹽水。尋找對應的玩具或替代物作為針筒、鹽水瓶。
模擬給娃娃治療。
(5).出示圖片:吃藥片、喝藥水。
觀察圖片。
——娃娃打過針或(吊過鹽水后),覺得好多了,醫生還要讓他們做什么?他們都不想吃藥片、喝藥水行嗎?”
模擬給娃娃吃藥片、喝藥水。
——“娃娃生病不怕打針和吃藥,又喝了很多白開水,所以很快就好了。”但是醫生給我們打針了以后我們的病不能馬上就好,所以還要吃點藥才能完全好。以后每天吃飯不要挑食,天天鍛煉才能身體好,讓我們跟著音樂來鍛煉身體吧!
三.播放音樂《健康歌》,幼兒隨音樂和老師一起做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