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精選12篇)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發布時間:2023-09-02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精選12篇)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在學習中體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以及設計的方法和 設計的知識,并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理念。

  2、 技能目標:在通過設計操作和材料的使用,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標:了解設計的服務對象,培養創新的意識

  課時課題:杯子的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結構、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識。

  2、技能目標:運用了解的知識,設計出方便實用又美觀的杯子。

  3、情感目標:了解設計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設計意識,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觀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功能,養學生的設計意識。

  難點:運用設計意識設計出實用又美觀的杯子。

  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方法:情景設置法,談話法、講授法、觀察法、隨堂欣賞法、比較欣賞法等

  手段:視聽教學手段、人工智能教學手段

  使用教材的構想

  《課標》中指出“設計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正因為設計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所以,設計應用課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特別是對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杯子的設計》課堂設計以學生探究為切入點,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感受不同的杯子設計的微妙之處,從而體驗設計者表達的設計思想,使學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結構、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識,運用所學知識,設計出方便實用美觀的杯子。了解設計與應用之間的關系,明確“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啟發學生通過各種設計的手段,從實際出發進行杯子的設計,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逐步培養學生分析、觀察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分目標:語言交流直接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引出課題,明確學習內容)

  教師設問內容: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

  我們來一起做個小游戲,請你在我的描述猜出一件物品,(投影逐一出現)

  1、這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

  2、我們天天都在使用它

  3、他有各種形狀,顏色也豐富多彩

  4、我們喝水時也要用到它

  學生行為:猜謎并逐漸靠近答案。(杯子)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杯子的設計(出題)

  二、第一環節 賞析探究

  (分目標:小組探究,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生動直觀的讓學生了解杯子的功能)

  1、合作學習 小組探究

  問題設計:他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小小的杯子我們每天都在使用,但很少有人會注意它。那就請你仔細看看黑板上的這個杯子,(用手指示貼著的杯子他由那幾部分組成的呢?)

  學生行為:杯體、杯把、有的有蓋子…….

  教師追問:杯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

  學生行為:杯體盛水,杯把手握,蓋子可以保溫也可以防止灰塵……

  2、小組分析

  問題設計:今天我給每組同學都都準備了一個各有特點的杯子,那你找一找這些杯子特點在哪里?它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請小組一起找一找會有什么新發現呢?

  (小組分析各種杯子特點和功能)

  問題設計:

  同學們討論的真熱鬧,哪組愿意和大家說一說你們組的杯子特點在哪?

  第一層次:學生行為:匯報(第一組)我們組的杯子是個保溫杯,它可以保溫。

  問題設計:

  1、我們都知道鋼是很容易導熱的,那這個保溫杯為什么會保溫呢?

  2、是什么材質的?

  3、兩層的設計可以有效的保溫,對嗎?

  4、那你再看看這個東西是做什么的呢?(過濾網)

  學生行為:觀察分析杯子的設計可以總結出,材料的特性。以及杯子濾網的設計可以讓茶葉喝不到嘴里。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向家長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通過收集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照片,制作成長記錄卡。

  2、引導學生用繪畫、手工等方法,創作出富個性特點、形式新穎的工藝品。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制作出形式新穎富有個性的藝術作品。

  教學難點:

  圍繞生日聚會進行制作方法的啟發和創新

  教學準備:

  1、知識準備:向家長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敘述生活中的一兩個精彩片段,收集成長過程中的照片

  2、教具準備:彩色筆、彩紙、各色卡紙、廢舊盒子、毛線、雙面膠等工具、教師自己制作的成長記錄本和各種精美的工藝品

  教學意圖: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讓學生學會觀察、動腦,以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法嘗試探索,充分發揮想象,設計制作創造出富有個性的生日藝術作品;整個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對造型藝術的興趣。教學中以學生獨立思考,共同探討,觀察嘗試為主,教師起引導作用。

  教學過程:

  1、組織學生激發興趣

  (1)播放小朋友在過生日的情景,導入新課。

  (2)學生討論、交流、發言。

  師:小朋友喜歡過生日嗎?(喜歡)現在請小朋友們來談談生日時的趣事吧

  2、老師出示制作的成長記錄本,引導學生觀察制作。

  (1)上面要有照片、圖片,可以是生日或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片段,另外附加一些文字的說明。

  (2)注意版面的設計要有美感,色彩豐富。

  3、教師展示各種工藝品引導學生用剪、折、畫、泥塑等制作方法發揮想象創作出各種富有個性,新穎有趣的工藝品。

  4、欣賞課文圖例,鼓勵學生大膽創作。

  5、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6、展示作品,讓制作者自己設計的作品進行描述。

  7、舉行生日聚會,互贈自己所作的禮物。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暢想未來的人事、物,讓學生對未來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從小立志,樹立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實際,對未來展開合理的想象。

  課前準備:彩色繪圖顏料、體現科技進步的圖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未來的你會是怎樣的?未來的世界又將如何?讓我們一起來暢想。

  二、講授新課

  1、展示體現科技進步的圖片

  2、同學欣賞后談談感受

  3、分組暢談心中的未來

  4、指名談談構思及原因

  三、學習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1、定草稿

  2、修改

  3、定稿

  4、上色。

  四、作業展評

  1、展示作業

  2、欣賞評價

  3、教師總結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對比色的組成及色彩原理。

  2、能夠運用對比色搭配規律設計賀卡。

  3、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審美感受能力或豐富的想象。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色彩的對比。

  教具準備:

  錄像、圖片、兒童優秀美術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課件播放馬蒂斯,凡高的作品,引導學生初步欣賞,導入本課題。

  二、發展階段1、從色相環上認識對比色。(紅與綠,黃與紫,橙與藍)

  2、讓學生在色相環上找出對比色。

  3、欣賞兒童優秀美術作品學習別人繪畫優點。

  4、了解對比色在生活中的應用(衣服,工藝品,日用品等)

  5、教師出示用對比色原理制作的賀卡,引導學生欣賞其造型、對比色面積的運用。

  三、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要求:合理利用對比色,做工精美。

  四、展示作業,引導觀摩互相交流評價。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解放軍叔叔,喜歡解放軍叔叔。

  2、完成一幅解放軍叔叔肖像寫生作品。

  3、有余力的學生再完成一幅頭像速寫。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解放軍的圖片、故事。準備繪畫工具。

  2、有條件的學校,課前可帶學生搞一次與當地駐軍的聯誼活動。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請一位解放軍叔叔來做模特兒。先請他講講軍隊中對戰士軍風紀的要求,然后請同學評一評這位解放軍叔叔的軍風紀(主要是著裝與精神狀態)。

  (若沒有條請到解放軍叔叔,那么教師可以用錄像、圖片等資料來增進學生對解放軍的了解。課業形式也可以由寫生變為創作。)

  2、發展階段

  根據班級學生的造型能力,教師可選擇讓模特兒站立、坐著,或做一些戰士常見的動作。

  引導學生觀察解放軍叔叔的大體形態,并記錄下來。主要觀察比較頭部、軀干部分與四肢的比例關系。教師可用當堂示范引導學生觀察:先觀察大體,用基本形將觀察到的頭、軀干、四肢的基本形狀記錄下來,然后,將畫稿舉到稍遠處,再對照模特兒,觀察、調整。

  再進行細部刻畫。可以從頭部開始,從上到下,一邊觀察一邊繪畫。要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部分,進行仔細描繪。

  全部寫生完之后,還有必要對畫面進行調整。

  對于寫生速度較快的學生,可以建議他們再寫生一幅戰士的頭像。

  (三)課后拓展

  參觀軍營,閱讀軍事題材的文藝作品,創作與解放軍叔叔有關的繪畫作品。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掌握拉伸、扭曲和翻轉的電腦基本操作方法。

  2、用Windows畫圖板完成變形的練習。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拉伸、扭曲和翻轉的基本操作。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1、指導學生從程序中找出Windows畫圖板。

  2、教學生選擇畫色塊及選擇工具的基本方法。

  3、指導學生掌握:

  a.圖象菜單下的翻轉、旋轉選項。

  b.圖象菜單下的拉伸、扭曲選項。

  c.翻轉、旋轉選擇。

  d.拉伸扭曲選擇。

  4、學生作業:〈我們來到了郊外〉

  a.用Windows畫圖板做變形的練習。

  師范畫:畫背景、

  粘貼人物、

  復制、翻轉、放大(人物)

  復制、拉伸、扭曲(人物)

  生作畫:

  5、總結:只要動鼠標,就能創造出千姿百態的物象來。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漫畫是一種繪畫形式,用來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物。

  2.了解一些的漫畫大師,樹立榜樣。

  教學重點:講解動漫與漫畫的區別。

  教具準備:大量的漫畫圖片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漫畫是一種具有諷刺性或幽默性的繪畫,通過夸張、比喻、象征和寓意等手法,表現幽默詼諧的畫面,用來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

  1.學生欣賞漫畫作品:講明比喻和夸張等手法。

  a.華君武《美育》 b.豐子愷《瞻瞻底車》

  c.張樂平《三毛流浪記》 d.《我為歌狂》(中國)

  e.《史奴比》(美國) f.《中國娃娃》(韓國)

  g.《酷兒》(日本) h.《封神演義》(日本)

  i.《櫻桃小丸子》(日本) J.〈蠟筆小新〉(日本)

  2.為學生講述一些漫畫大師的故事,豐子愷和張樂平,以及〈米老鼠〉的創作歷程。

  3.學生作業:

  畫一幅有具體情節的漫畫。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篇8

  一、課時:

  1課時。

  二、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

  三、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運用繪畫、拼貼等方法表現幾種氣味。

  2、培養學生關注、創造、表現身邊事物的能力。

  3、通過聞一聞、說一說、畫一畫、評一評,在輕松的氛圍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能大膽、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感覺、心情,豐富情感體驗。

  四、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習,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輕松,體驗過程的愉快,創作的個性化。

  2、學生能以繪畫、拼貼等形式表現聞到氣味的感受。

  五、教具學具:

  繪畫工具。

  六、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同學們,在我們教室里有樣東西,我們卻看不到它,你們猜猜是什么?(空氣)

  2、對啊!在我們的教室里到處都充滿著空氣,聞一聞,什么味道?

  (1)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等待一下(拿出空氣清新劑噴一噴)我們再來聞一聞,現在你聞到了什么味道?

  (2)聞到這股香味,你的心情怎么樣?有什么感覺嗎?

  :想不到聞到空氣中的香味后會有這么奇妙的感覺,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研究氣味到底有多么奇妙!

  (二)發展階段。

  1、剛剛聞到香味的這種感覺,你能用什么形式表現出來?

  (1):可以畫下來。

  (2)用語言說出來,你能試一試嗎?

  (3)用一段優美的文字寫下來。

  (4)剛才老師看到同學們聞到氣味時的表情也很豐富的。誰來試一試?

  今天我們主要以繪畫的形式來表現我們的感受。揭示課題——畫嗅覺

  2、老師聞到這股香味,已經把這種感覺畫下來了。

  同桌討論: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空氣中的香味的?

  :這張作品表達了老師聞到香味后愉快的心情體驗。

  3、除了點和線條以外,還可以用什么繪畫形式來表現呢?我們來欣賞一位同學的作品,你是從哪里感受到這種香味的呢?

  學生交流(我們還可以從作品的色彩中感受到快樂的體驗)

  4、大師們也有許多表現香味的作品,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5、同學們,你們從生活中找到了哪些味道?打開瓶子讓大家聞一聞,你聞到了什么味道?

  (三)學生作畫,老師巡視指導。

  (四):氣味真是太奇妙了,只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就會發現我們生活中許多美好的東西!

  (五)收拾。

  妥善處理氣味物品,收拾繪畫工具、材料。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過切割移位的方法,感受藝術形式的多樣性和移位作品的獨特風格。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進行切割。

  教學難點:進行有序的排列。

  教學過程:

  1.欣賞:

  (1)選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欣賞,通過欣賞使學生認識到經過切割后重組的畫面有特有的神奇。

  (2)組織學生尋找規律:有規則的間隔,可以橫向切割排列也可以縱向切割排列。

  2.發現:這樣的作品會產生變形的效果。

  運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做什么?動物形象、風景畫面等。

  3.動手切割要點:

  方法指導:先用尺子良好尺寸,做到均勻;然后用尺子對起上下兩點,注意手要按緊,不使尺子移動,用工具到進行切割。

  4.重新組合要點:

  方法指導:將切割好的圖片擺在作業紙上,拼擺好間距后再用膠水粘貼。

  5.布置作業:根據自己所帶的圖片經過切割后再重組成一幅有趣的作品。

  6.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指導重點:關注有困難的學生,適當給予指導;

  注意學生的用刀的安全指導;

  粘貼方法的指導。

  7.學生的作品展評:根據本節課的要點開展點評。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篇10

  課題:

  漂來漂去的小島

  課時:

  1課時

  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學生用白色泡沫板材料制作作品,體驗白色泡沫材料的特征。

  2、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嘗試使用各種材料進行創作。

  教學重難點:

  1、如何利用不同的材料來制作。

  2、創作。

  教具學具:

  手工工具、泡沫板、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教師通過圖片或口頭描述島嶼的特點,以及島嶼上的動植物的情況,鼓勵學生大膽的聯想。

  二、發展階段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暢談作品的構思和設想。

  2、作品可以由學生單獨完成,也可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完成。

  3、鼓勵學生制作出不同形狀,風格的小島。也可以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制作,激發學生創作愿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4、完成的作品,可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展示,評比。

  三、收拾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資源的知識,初步學習招貼設計的基本方法。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綜合應用活動,提高對水資源的危機感的認識,知道用美術的方式關注生活。

  3.初步學習利用招貼畫宣傳節約水資源,喚起以實際行動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的意識。

  二、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水資源知識,能設計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招貼。

  難點:巧妙地設計并進行一次以節約用水為主題的美術宣傳活動。

  三、教學課時 2課時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彩色水筆或油畫棒、紙張。

  (教師)多媒體課件、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單。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后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環,認識世界水日等知識,初步了解我國的水利建設事業發展史、文化等。

  2.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名畫家筆下水姿態的欣賞體會,完成第一次練習:用合適的線條畫某一種水的姿態。

  3.展示學生用線條描繪的各種水姿態的作業,師生共同進行簡單的評價。

  4.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水資源被破壞前后的現狀對比,啟發學生關注身邊的水資源。

  5.引導學生小組討論、調查了解家鄉水資源的現狀,總結保護水資源的方法,制定針對該辦法的宣傳活動方案

  6.學生在進行小組作業時,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輔導。

  7.引導學生展示介紹完成的作業,互相觀賞并進行評價。

  8.啟發學生觀察、研究中國國家節水標志的設計手法,教師介紹其他地區先進的水資源保護方法。

  9.拓展:要求學生課后尋找關于水的各種知識的材料。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彩色水筆或油畫棒等。

  (教師)多媒體課件、招貼畫實物等。

  教學過程

  1.請學生展示第一課時學習后搜集的關于水的各種知識的資料。

  2.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根據課本的圖片欣賞,討論以下2個問題:

  (1)什么是招貼畫?

  (2)招貼畫的特點是什么?

  3.教師在學生小組代表匯報之后進行小結:招貼畫通常包括創意圖形和標題兩個部分:創意圖形可以用各種手法來表現

  標題可大可小,要與圖形協調地編排設計在一起。

  4.欣賞各種愛護水資源的招貼畫,學習招貼設計的多種方法。

  5.提出本課時作業要求:設計一幅愛護水資源的宣傳招貼畫。

  6.學生完成招貼設計,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輔導。

  7.引導學生展示完成的招貼畫,互相觀賞并進行評價。

  8.教師小結本課內容的學習,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關注水資源,進行水資源保護的宣傳活動。

  第2課磚石上的雕刻

  一、教學目標

  1.欣賞和了解磚石雕刻作品的有關知識。

  2.運用刻、挖法,學習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磚石雕刻作品的實用性和藝術價值,體驗造型的樂趣,養成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二、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驟和方法。

  難點:根據材質的特點,巧妙構思,創作出具有一定主題的浮雕作品。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師)課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

  教學過程

  1.引導學生欣賞浮雕作品《五四運動》圖片(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之

  一),說說作品帶給你什么感受。

  2.教師小結,出示課題:《磚石上的雕刻》。

  3.引導學生欣賞歷代磚石雕刻藝術品,進一步感受中國傳統磚雕作品的藝術魅力。

  4.引導學生學習教材第7頁的泥板雕刻步驟圖,師生共同探究:怎樣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創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師適當進行示范。

  5.提出作業建議: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創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賞同齡人的作品,進一步學習泥板雕刻多樣的表現方法,拓寬創作思路。

  7.學生創作,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輔導。

  8.展示評價:以“泥雕作品展覽會”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賞不同材質的雕刻藝術品:玉雕、木雕等。

  第3課墻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墻文化(功能、類別)和藝術特點,感受不同風格的墻的藝術美。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活動等,學習如何靈活運用多樣的排列、組合方法將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穩固的獨特的“墻”。

  3.感受豐富多樣的墻,提高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并激發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二、重點、難點。

  重點:靈活運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穩固的“墻”。

  難點:靈活運用多樣的排列、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現一面獨特的“墻”。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彩色水筆、紙張、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師)多媒體課件、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單。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后引導學生欣賞圖片,感受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墻。

  2.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運用關鍵詞(材料、形狀、色彩)選擇一面墻進行介紹。

  3.教師小結:墻的種類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狀,穩固對建造一面墻來說,非常重要。介紹墻的組成部分:墻腳、墻頂和墻身。點明墻腳的重要性。

  4.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各種材料的墻,小組討論:這些不同的材料給墻帶來了怎樣不同的美感?

  5.教師啟發學生創新:還可以用哪些材料來表現墻?假如只用泥又該怎樣創作表現墻呢?

  6.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師創作墻體圖紙,讓學生欣賞同學創作的磚塊墻圖紙方案,感受磚的多樣性,同時強調注意墻的穩固性和趣味性。

  8.引導學生欣賞陶藝大師創作的墻作品和同學的泥塑墻作品。

  9.教師提出本課時的作業要求:

  (1)運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穩固的墻。

  (2)靈活運用排列、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現一面獨特的墻。

  10.學生在進行小組作業時,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輔導。 II.引導學生展示介紹完成的作業,互相觀賞并進行評價。

  12.拓展:啟發學生觀察、欣賞各種藝術墻。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篇12

  課題:美術的節奏  人教版美術教案

  一課時 

  教學目的:1、認識重疊圖案的藝術特點,美術的節奏增強學生審美感受能力。 

  2、發掘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想象力《美術的節奏》。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美術的節奏

  教學重點:學習多種形式的重疊排列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處理重疊的遮擋關系。 

  教學具準備:課件、彩紙、剪刀、膠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展示課題)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見物體互相重疊排列的現象,今天我們來試試看物體互相重疊會產生什么效果。 

  三、授課 

  1、通過課件演示,引導學生欣賞并提出問題,通過欣賞這些重疊的圖形你有什么感覺? 

  師歸納:通過把大小、形狀相同或不同的圖案運用多種排列方式進行重疊排列,能產生不同的美感。 

  2、啟發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你們在生活中看見什么物體重疊排列,具有什么美感? 

  3、師示范步驟:先構思設計好圖形后畫出或剪出圖形再進行重疊排列。 

  4、啟發學生進行創作設計。 

  5、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作品。 

  (美術的節奏——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四、作業要求:畫出或剪刀動物、人物重疊排列。 

  五、教師巡視輔導。 

  六、作品展示。

  七、板書: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美術的節奏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平县| 平顺县| 龙江县| 和硕县| 信宜市| 镇远县| 疏勒县| 黄龙县| 南乐县| 天等县| 阿拉善左旗| 正蓝旗| 正定县| 天气| 南溪县| 虹口区| 桂阳县| 长乐市| 高清| 灵寿县| 罗江县| 饶河县| 南华县| 石城县| 浙江省| 枞阳县| 黄山市| 台山市| 河南省| 苏尼特左旗| 信阳市| 西青区| 聂拉木县| 东乡县| 南部县| 南木林县| 碌曲县| 绵竹市| 成都市| 宣威市|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