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教案:小小一粒米(精選3篇)
大班音樂教案:小小一粒米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動畫讓學生初步了解米的由來。
2、通過游戲體驗,懂得糧食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愛惜的道理。
3、為節約糧食而出出金點子。
教具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毽子若干。
教學過稱:
一、圖片引入,激發興趣
1、師(出示圖片):這節課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糕點,你們都認識它們嗎?
2、這些糕點有的是稻谷碾成米后做的,有的是麥子碾成面粉之后做的。而稻谷和麥子我們稱之為“糧食” 板書:糧食
3、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糧食,我們也去認識一下。
4、在這么多的糧食里,你最喜歡吃的是什么?
5、對呀,在我們上海最常吃的就是由米煮成的米飯。
二、觀看動畫,體驗活動
1、那么你們知道小小一粒米是怎么來的呢?讓我們跟著米寶寶去做一次旅行吧。(板書:小小一粒米 播放動畫)
2、聽了他的自我介紹,你們知道了嗎?(根據學生回答出示ppt)
3、知道了了這小小一粒米的由來,你想說些什么呀?
4、讓我們也來學學農民伯伯們插秧的動作,做個插秧游戲,感受一下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請幾位學生上臺做這個游戲,讓這幾位學生談談感受。
5、小結:剛才這兩個小朋友就插了幾分鐘就覺得腰酸了,要知道農民伯伯光插秧就要干上好幾天,而且他們在插秧的時候往往是大熱天,我們小朋友那個時侯正好剛暑假,高溫的季節我們都躲在空調房不肯出來,而農民伯伯卻頂著烈日在田里插秧,一插就是一整天,你們說累不累呀。說到這老師一下子就想到了唐代詩人李紳寫的那首古詩:《憫農》
6、從這首古詩中我們也感受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板書:來之不易)
三、回歸生活,情感升華
1、一粒小小的種子要經歷幾個月,通過無數人的辛勤勞動,花費相當多的財力才能變成一粒米,我們來看看我們平時是怎么對待它的。
2、看照片討論。
3、板書:愛惜糧食 學習兒歌《我是一粒米》
4、出出金點子在學校吃午飯該如何節約糧食?
大班音樂教案:小小一粒米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兒歌的名稱,學會念兒歌,并樂意朗誦。
2、知道糧食來得不容易,懂得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農民種糧勞動的幻燈片,幻燈機。
活動組織:
1、放映幻燈片,讓幼兒了解農民種糧的辛苦過程。
教師用語參考:“我們每天吃的噴噴香的米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農民伯伯要插秧、澆水、施肥、除蟲、除草、收割、脫粒,然后食堂里的炊事員叔叔、阿姨做成白米飯。白米飯來的真不容易。我們要愛惜白米飯,一粒都不能浪費。
老師來念首《白米飯》兒歌。
2、教師誦兒歌一遍,并提問。
教師用語參考:“兒歌的名稱?兒歌講了什么?”
教師朗誦兒歌第二遍,并根據兒歌內容依次提問。
教師用語參考:“白米飯怎么樣?誰種的糧?我們要怎樣做?”
3、幼兒朗誦兒歌。
教師用語參考:“我們來朗誦兒歌《白米飯》。”
附兒歌:白米飯
白米飯,噴噴香,農民伯伯種的糧。我們愛惜白米飯,浪費一粒不應當。
大班音樂教案:小小一粒米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幾種常見的米制品名稱及來源,進一步認識米的用處。
2、培養幼兒與人分享的習慣。
活動準備:故事錄音,幾種常見的米制品(米花,湯圓等)
活動組織:
1、阿姨送食品給小朋友,并向幼兒一 一介紹食品的名稱,啟發幼兒,讓幼兒知道這些食物都是阿姨辛苦做出來的,不要偏食,不要浪費。
教師用語參考:剛才阿姨送來了許多好吃的食物,看看都是些什么?你們喜歡吃嗎?平時爸爸媽媽還有阿姨都想給你做這些食物,他們很辛苦,吃的時候可不能浪費,你們知道這些食品是用什么東西做成的嗎?
2、聽故事,知道這些食物的來源,并知道它們是米制品,知道米的用處及其與人的關系。
教師用語參考:你們聽過故事后,知道米有哪些朋友嗎?你還知道有哪些米制品呢?人要生活,離不開食品,離不開米,米的用處可大了。小朋友愛惜糧食,要從愛惜一粒米做起。
3、品嘗分享食物——要求幼兒按自己吃的分量取用食物不浪費。
附故事:小米粒,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米粒一邊唱歌一邊跳進米缸去找朋友,他碰到了爆米花問:“咦,你是誰?和我長得很像,個了卻比我大得多?”“我就是你的好朋友爆米花呀!”小米粒一聽,高興地說:“好,好,好,你和我一起找朋友吧。”他們唱著歌,拉著手,一起去找朋友。
附詩歌:憫 農
鋤禾中當午,汗滴禾下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