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精選13篇)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使學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概括課文中心思想,練習分清課文主次。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2.練習根據課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學難點
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W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理清課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ㄈ┯懈星榈乩首x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二、教學重點
。ㄒ唬├砬逭n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ǘ┯懈星榈乩首x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三、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篇新課文──《落花生》。教師板書課題。
“落花生”就是我們平時吃的花生。花生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你們查資料了嗎?生簡要回答。
教師出示花生成長的圖片,邊出示邊簡單講解,F在你知道花生為什么叫“落花生”了吧。
2.簡介作者: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因為小時候父親關于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那么,他的父親關于花生談了些什么,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文。
。ǘz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本課生字不多,但每個生字都有要提醒學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兩個讀音,通過組詞讓學生區分并掌握
“榨”是翹舌音zhà,糾正學生口語習慣讀音“zhá”
“慕”字下面是不是
2.查字典并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解釋詞語要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聯系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
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開辟:開拓發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獲:取得成熟的農作物。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
愛慕:由于喜愛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實等完全長成,泛指生物體發育到完備的階段。
分辨:辨別。
體面:(相貌或樣子)好看;美麗。
(三)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詞的基礎上,默讀課文。聯系課文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為什么以“落花生”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落花生是本文議論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為題。全文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都是圍繞題目來寫的)
。ò鍟悍N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學生可能總結不全,教師指導學生讀有關句段來幫助學生概括總結。
3.給課文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為過收獲節做了準備。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寫吃花生時的議論。
分段時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將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學生不會有什么分歧;對第二段的劃分,學生會產生分歧。有些學生會將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據是這一大段是講一家人過收獲節。對學生的這種分段方法教師應予以肯定。
。ㄋ模┯懈星榈乩首x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ㄎ澹┳鳂I。
1.抄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六個生字;通過朗讀課文以及查資料、查字典了解詞語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正確抄寫第十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3.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達手法,借以關注此類寫作方法的文章。
4.通過學習花生最可貴之處,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學習感悟身邊的事物,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嘗試著寫一寫。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本,重感悟,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重實踐,在實踐中運用語言體會表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感悟身邊的事物,從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啟示,逐步培養邊觀察邊感悟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花生最可貴之處,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學習感悟身邊的事物,從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啟示,嘗試著寫一寫。
2.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達手法,借以關注此類寫作方法的文章。
教學難點:
1.通過學習花生最可貴之處,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學習感悟身邊的事物,從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啟示,嘗試著寫一寫。
2.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達手法,借以關注此類寫作方法的文章。
三、教學策略
1.品讀與感悟相結合,在讀中悟,悟后促讀。
2.自主學習與集體交流相結合,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
3.設置不同角度的問題,激發學生多向思維。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4.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多種表達手法,學會觀察即生活、思考即表達。
四、教學過程
。ㄒ唬┘と耄醪礁兄
1.啟發談話:同學們,大家都吃過花生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寫花生的課文!奥浠ㄉ本褪俏覀兤綍r常見常吃的花生,可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我們來聽聽這個謎語:“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笔欠裾f出了其中的原因。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來談一談?我們了解一下它是如何“落花生”的。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閱讀資料袋了解許地山,帶著問題學習課文后大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落花生”的含義。出示課件:有關許地山照片及篩選整理的情況資料。
3.過渡:課文圍繞花生講了一些什么事?同學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設計意圖】激趣導入,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了解作者與“落花生”的聯系,進而繼續學習。
(二)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1.在預習的基礎上,同桌互讀互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2.用生字詞卡片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評議讀的情況。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俜N花生、收花生。
②準備收獲節。
③嘗花生和議花生。
按照課文講的這三件事,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來理解。我們家的后園有半畝空地,在母親的建議下,我們開辟出來種花生。經過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一天晚上,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叫上父親辦了個收獲節。我們一邊品嘗花生,一邊討論花生的可貴之處。最后,父親說到讓我們要像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出示課件:全家人過收獲節的圖片。
4.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5.細讀課文時,同學們哪些想一起深入探討的問題。
預設:為什么要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較呢?桃子、石榴、蘋果不是也挺好吃的,為什么讓他的孩子們要像花生一樣?為什么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當年爸爸的教誨,給許地山后來的影響是什么?他是如何勉勵自己做一個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這篇文章為什么這樣安排詳略,有什么好處?什么是借物喻人的寫法?同學們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第三部分的內容,那就讓我們仔細品味。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讀的基礎上教師適時點撥,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結構,了解課文大意,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ㄈ┥钊肫肺,感悟表達
1.默讀課文,想一想“議花生”這部分內容講了幾層意思?
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層(三至十一自然段)議論花生的好處;第二層(十二至十五自然段)從談花生到論做人。
2.自讀課文,畫出父親說的話,談談你的理解,體會文中對花生好處的議論以及怎樣從談花生到論做人的。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1)體會第一層意思。(重點理解父親的話。)
、僬n件出示父親的話。
②指名讀父親的話,然后完成師生對讀的填空。
③讀讀父親的話,學生討論有關的問題,教師點撥。
a.“愛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愛慕之心”?
b.誰能讀讀描寫桃子、石榴和蘋果的句子,表達出“愛慕之心”。
c.父親認為花生的哪一樣最可貴?為什么是“最可貴”的呢?
引導學生理解蘋果、桃子、石榴高掛枝頭,愛炫耀;而花生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對比著讀一讀,再次感受花生的可貴之處。
④同學們之前提出的問題,查看一下解決了嗎?
原來父親把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
、萆钪杏袥]有具有花生品質的其他事物呢?大家觀察過嗎?
。2)體會第二層意思。
過渡:父親給我們指出了花生有別于桃子、石榴、蘋果的可貴之處,我們都知道這不僅僅是在說花生,而是要說到做人,父親是怎樣說的?
、賹W生自讀,談理解。
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為了論做人,他贊美花生默默奉獻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應該做這樣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秀品格,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
、诮處煟簩τ诟赣H的話,孩子們聽明白了嗎?從哪兒看出來?
、劾斫狻拔摇闭f的話。
a.齊讀。
b.討論交流。“體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講體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聯系?
c.你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說一說。
d.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人,師生對讀。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部分,感受借物喻人的表達手法。
由于落花生的特點就是“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這跟社會上那些甘于寂寞、默默無聞的人有著內在精神的契合。作者許地山就是巧妙地抓住了這一點,從落花生的可貴之處延伸到做人的品格,從而揭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做人道理,這種表達的手法顯而易見,特點鮮明,值得學習。
今天向大家推薦此類表達手法的文章,有袁鷹的《白楊》;茅盾的《白楊禮贊》;楊朔的《荔枝蜜》。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從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進一步學習感悟身邊的人和事,從中得到生活中的啟示,在反復回讀中,領悟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效果。
(四)布局謀篇,突出中心
1.按課文敘述的順序填空,再說說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種花生→( )→( )→( )
2.思考: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做人又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這樣詳略得當的安排,就是為了重點突出作者最想表達的內容學習落花生的品格。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表達觀點的方法。
。ㄎ澹┛偨Y全文,延伸拓展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習了這篇課文,大家的問題都解決了嗎?談談你的收獲。
3.總結: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收獲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教導子女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課文在講述的時候詳略得當。正是由于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鮮明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哲理。今后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也要注意詳略得當,突出中心。
4.延伸拓展。
(1)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些常見的事物為例,說說你得到的啟示嗎?
(2)許地山當年真的記住了父親的話,讀讀文章的結尾部分。
出示課件:許地山生平簡介。
后人的評價:許地山是“五四”新文學運動時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作家,他在抗日戰爭時期為抗日救國事業奔走呼號,因勞累過度而病逝。在許地山的文字當中走一個來回,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在談話。
5.讓我們一起記住許地山的話,齊讀。
【設計意圖】一是幫助學生了解課文詳略得當的描寫方法以及這樣表達的目的。二是學以致用,學習感悟身邊的事物,把學到的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表達方法運用到學生的習作中,培養學生關注此類寫作方法的文章。
6.布置作業。
小練筆: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從身邊的事物中領悟到了什么?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3
教師活動
一、設境導入。
1.談話導入:同學們,生活中常有些小事物蘊涵著大道理,書中也有“小中見大、細微處見精神”等詞句。我們讀過的《釣魚的啟示》《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就是這類。
2.今天,我們認識一種普通的植物“落花生” 【板書課題:15. 落花生】演示。
3.引導圍繞課題質疑。 【如果老師讓你以“落花生”為題,你可能會寫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小結:作者寫花生不僅寫了大家說的這些,還將花生和人結合起來。
二、整體把握,溫故知新。
1.反饋預習情況,效果檢查 a.分組出示易讀錯的詞語。
【⑴便宜、吩咐、石榴、嘗嘗; ⑵空地、買種、播種; ⑶榨油、嫩綠、食品、蘋果。】
b.聽寫后出示四行詞語,讀好讀懂,分行分別串成一句話。) 半畝 空地 居然 收獲 吩咐 茅亭 過節 品嘗 石榴 蘋果 鮮紅 嫩綠 味美 榨油 便宜 有用
2.設疑,理理清脈絡。 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那些內容【出示: 花生】 有些讀者就此認為寫了四大塊,你認為呢?(耕耘收獲;邊嘗邊議)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指導質疑。
2.指導同伴間交流、篩選有價值的問題。
四、研讀重點,體悟內涵
1.選擇重難點問題探討
(1)出示課文最后一段,指讀。
。2)提出疑問: 從哪兒看出父子的話對我的影響之大? 父親的話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疑中生疑:父子之間的一次平常的談話為什么給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出示第10自然段】指導讀思討論:父親在哪一方面贊美了落花生? 并在朗讀指導中品悟對比的寫作效果
。4)多方聯系,體悟主旨看圖補白,母親點點頭,使你想到什么?現實中還有哪些人像落花生?
(5)朗讀小結道理。
五、布置后續學習
1.探究寫作特色,讀寫遷移。
2.適度延伸,拓展閱讀。
學生活動
看老師板書課題,讀題。
交流預設:可寫花生的外形,或用途,或生長過程,或 花生等事情。
請平時讀音不夠準確的學生讀。
注意讀準字音,易讀錯的字及時注上拼音 對照自批; 再讀詞語,說說從每行詞語里讀出了什么?
請把每行詞語連起來說一句話。
自主請求讀課文,相機評價。
交流預設:(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談花生) 讀出疑問,聽出疑問
學生質疑預設:
a.第1段里“居然收獲了”用上“居然”有何用?
b.第2段為什么說“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c.文中對話的提示語為什么這么簡單?
d.桃子、石榴等好看又有用,父親為什么不讓孩子學?
e.為什么“父親的話深深印在我的心頭”?
說說“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边@句話的意思。
交流“許地山”的有關資料 快速瀏覽資料,談體會。(取用落華生筆名;多年后,將父親與我們談話的情形寫下來;一生做花生似的人)
一讀第12段,敲擊心扉。 自讀體會 討論、交流
二讀最后一段話,聚焦品質。 聯系生活列舉:農民工、清潔工、陪練員等 聯系名言俗語:滿瓶不動半瓶搖;飽滿稻穗低著頭……
三讀最后一段話,聚焦豐潤精神。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運用分析
從同一單元的課文中尋找內在的聯系,以熟帶生,建立思維方式的常態鏈條。
通過展示,花生生長過程,滲進花生的生長特點,彌補學生認識的空點。
教學初始不僅給趣,更給明確的目標導引,關注本課文路與學生思路的連通 預習是自主學習的重要方面。培養習慣落到實處。
將“生字歸類、針對指導、朗讀鞏固”,使讀準生字教學扎實有效 從詞語入手,串起精彩語言 積累語言與整體感知結合 提高學生質疑能力、篩選能力 呈現“資料袋”,引起學生注意,有助提高閱讀思考效果;利用網絡豐富學生對作家背景的了解,深入理解父親的話對作者人生價值觀的深刻影響,對下節課指導學生深入理解父親的教育方式及“借物喻人”寫法的作用。
引導正確理解父親說的那段話的目的,滲透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嘗試運用中悟出“對比”的寫作效果。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4
教學目標
1、 初步懂得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2、 學會5個生學,正確選擇本課中多音字的讀音;理解19個新詞語。
3、 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找出重點段,并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學會通過理解重點段來深入理解全文的閱讀方法。
教具
投影片
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假如你拿到了這樣一個題目,你覺得可以寫些什么?
2、學生交流。
二、聽課文錄音,了解落花生。
1、聽錄音后回答:
這篇課文的內容是:(1)介紹一種物品( )
。2)記一件事 ( )
。3)寫一處景物 ( )
(4)描寫幾個人物( )
2、教師簡介:課文雖然以“落花生”為題,但并不是一篇以狀物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憶了小時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散文家、小說家。他的散文以樸實洗練、清新自然的筆墨,寫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感觸,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優美的情思,為讀者所喜歡!奥浠ㄉ笔撬墓P名。為什么他會對“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讀課文
1、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按第一單元的要求自學課文,鞏固第一單元訓練重點。
四、交流學習成果
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集體交流典型的幾個問題。
五、按提示分段
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給課文分段:
。1)種花生,收花生。
(2)嘗花生,談花生。
(3)父親的話牢記心上。
2、結合課文插圖,分段提示,理清課文內容。
六、作業:
1、 完成《作業本》第2、4。
2、 繪制花生的生長過程。
第2課時
一、復習回顧課文脈絡,學習“學習提示”。
1、想想課文是分哪幾部分寫的?哪一部分是重點寫的?怎樣學習重點段?
2、學習“學習提示”。
。1)默讀“提示”,劃出你認為重要的詞句。
。2)從“學習提示”中,你學懂了什么?
①表達課文主要內容的段落叫重點段。
、趯W習重點段,理清寫哪些內容;細讀細想,弄清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勐撓灯溆喔鞫魏驼n題,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
。3)根據“學習提示”,找出課文的重點段。
二、研讀重點段
1、學生自由讀重點段,結合問題討論學習這一段可以分幾個部分來研究?
2、結合課后練習2、3題獨立學習重點段,教師巡視,輔優補差。
3、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1)說說“今晚”過收獲節,與以往有什么不一樣?(“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當時作者的父親在廣東做縣官,平時公務忙,很少參加家里的活動。這次他來,是專為吃花生來的嗎?說明什么?
。2)一家人是怎樣談花生的好處的?圈出有關詞語。
。3)“可貴”是什么意思?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之處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樣理解父親說的這段話的?
、俑赣H是拿花和玫什么進行對比?為什么要這樣比?結合回答課后練3。
、诟赣H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比,其實是贊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貴之處?(藏而不露)
。4)父親為什么要對我們這樣說?理解課文第12自然段。
。5)“我”有沒有體會到父親的話的含義?(讀第13自然段)
“有用的人”應該是怎樣的人?“體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樣的人是“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4、學了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
《作業本》第4、5題。
第3課時
一、復習回顧
1、 聽記:開辟居然、價錢、榨油、可貴、愛慕、體面
2、 自查、訂正
3、 用上這些詞說說課文內容。
二、研讀第一段
1、引入:“我們”一家人過收獲節的花生是怎樣來的呢?
2、自由朗讀第一段,討論:這段話為什么不詳寫?可不可以不寫?
3、體會:課文內容要前后連貫。
三、研讀第三段
1、引入:父親的話對“我”的一生為人有影響嗎?從哪里看出來?簡介作者生平:作者許地山,筆名落華生,曾留學美國,抗日戰爭前后,在香港從事進步文化活動和抗日救亡運動,1941年病逝于香港。
2、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文章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題目?(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回憶父親的教導,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親的“像花生那樣”踏踏實實、不求虛榮地去做人。因為父親的話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點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樣做人,所以用這個題目。)
有感情地朗讀:個別準備、同座互練、指名讀知道點評。
四、總結體會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讀書體會。
設計意圖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5
《新課程標準》中倡導教學要個性化和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人格,張揚學生個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深刻領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堵浠ㄉ愤@篇課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的順序來寫的,重點寫了“議花生”這部分內容。我在教學《落花生》一文時,讓學生在閱讀、朗讀中感悟、體驗文本內容,在品讀中體會落花生的精神。我在設計和教學中體現了一下幾個方面:
一、以“讀”為本,理解感悟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含義深刻,對學生極有教育意義。我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做到以讀為本,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抓住課文中的“逼真”一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不僅看出米勒畫得“逼真”,而且讀出作者描寫得“逼真”。讀圖與讀文緊密結合,在教學中,我抓住父親所說的幾句話,作為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二、以圖引文,激發情感!
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先看圖,談談自己從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生么?讓學生先建立感性認識,接下來再讓學生讀課文,通過學生的初讀,找出作者描寫圖畫的句子,對照圖畫,再進行感情朗讀,精讀、品讀,讓學生再來看圖自己介紹一下畫中的內容。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又教給了學生習作的方法,同時了解作者聯想的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理解了課文、體會到了作者的感情。另外,學生在默讀、自由讀、分角色讀、朗讀、誦讀中,體驗、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使教學目標得以落實。
三、設置懸念,大膽質疑,
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環境。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人文氛圍,使學生在教師的愛護、尊重和期待中主動探究,自主學習。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允許學生盡情表達,而且鼓勵學生勇于表現自己,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在教學《落花生》課中,學生互相質疑提出問題:如:桃子、石榴、蘋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呢?”還有我是女生做像蘋果一樣漂亮的人不好嗎?等等,對這樣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問題,教師要引導 學生各抒已見,這樣的課堂討論,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敢于直言,個性得到發展。
在引導學生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偉大體面的人!斌w會這句話的內涵時,我緊緊圍繞這句話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什么樣的人是有用的人,”我借助能用落花生比喻哪一類人?,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由落花生的特點進而闡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類,有著內在的美,有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
總之,教學時我側重于引導學生對父親與我的對話內容進行探討,交流,感悟,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
因此,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以人為本,還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讓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得以滲透,這樣就會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落花生》教學反思
《落花生》是一篇極富哲理的文學。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突出“議花生”這部分內容。四年級這幾位老師執教時側重于引導學生對父親與我的對話內容進行探討,交流,感悟,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
曾念培老師執教此課時有以下幾個優點:一、聯系生活,情感升華 !堵浠ㄉ芬徽n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別人沒有用處的人。”是全文的點睛之筆,體會了這句話的內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寫作意圖。我緊緊圍繞這句話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什么樣的人是有用的人,”“講體面是什么意思”并點撥學生聯系周圍的生活實例深談,學生在我的啟發下,感悟到的“清潔工”“建筑工人”“警察叔叔”教師等工作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使學生明辨是非,強化了情感的熏陶。二、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充分尊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獨特體驗。在課堂上,面對學生的不同想法,老師沒有抑制學生發表自己的不同感受,也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認同我的想法,按原計劃一步一步進行教學(即引導學生學習花生的默默無聞,不炫耀,不張揚),而是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尊重了他們獨特的理解、感受和體驗。(即:做人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像落花生那樣,不注重外表;做人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善于表現自己,像人們展示自己的才華。)
劉永瑩老師執教時大膽質疑,給學生探究學習的環境。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人文氛圍,能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愛護、尊重和期待中主動探究,自主學習。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尊重學生,尤其“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課程標準》語)。只有允許學生盡情表達,而且鼓勵學生盡情表現,才能談得上解放學生的個性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在教學《落花生》課中,學生質疑:“老師,課文中桃子、石榴、蘋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呢?”我馬上肯定這位學生愛動腦筋,然后抓住疑點引導學生討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閘門打開了: 學生各抒已見,雖然說法各不相同,但無論哪種見解都是發自內心的表白。這樣的課堂討論,凸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思維異;钴S,個性得以和諧發展。
李民琴在執教此課時有以下幾個優點:一、自選方式,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個性特點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要讓學生根據興趣需要學會選擇自學內容,自學方法,自學形式,指導學生依照自身特點,或圈點,或查寫,或操練,充分體現“以人為本”。重視學生個體的有效參與,讓每個學生學會面對陌生領域,自已去搜集,篩選資料,尋求答案。 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我引導學生課前搜集有關花生的和作者的資料,如“花生為什么又叫落花生?”“除了書上介紹的你還知道花生有哪些用途?”“你對作者許地山知道多少?”等等。在這些問題中,學生興趣哪一項就查找哪一項,任務一明確,孩子們就行動開了,或上網查找,或到圖書館、圖書城查找,或請教有關專家等。課堂反饋時,我發現通過自已的方式,學生查找到的資料十分豐富,增長知識的同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調動起來。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一環節中,在學生明確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這幾部分內容后,我提出一個問題:”這幾個部分內容中你最喜歡讀哪個部分,為什么?”讓學生自選內容,學習體會,學生興趣盎然,精彩紛呈: 學生在無拘無束和非強制性的自學中個性得到了發展。而通過學生的發言,我知道多數學生喜歡讀“議花生”這一部分,而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重點、難點之所在,這樣,我就從學生的興趣需要中找到教學的突破口,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二、讀中品位,理解感悟。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含義深刻對學生極有教育意義。我在設計時作到以讀為本,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師生合作讀,生生配合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去體味文章的語言,去感受多的蘊涵的哲理,這樣一遍一遍的要求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滿意效果,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以人為本,弘揚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還學生自由的空間。教師應善于營造民主、平等、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讓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得以滲透。
《落花生》教學反思
教學《落花生》這篇課文,難點在于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的人”。
學生在充分閱讀、思考和小組進行交流討論后,為了培養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和張揚個性,我組織了一場辯論會,以“你覺得當代社會和未來社會更需要怎樣的人?” 為辯論題。根據學生的意愿分為正反兩方,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花生的品格和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對人生和未來有了更多的思考。
學生興致勃勃,辯論的氣氛非常熱烈,最后兩組辯得難分難解。我熱情予與鼓勵和贊揚,但并未給學生一個標準答案,而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去思考人生的價值。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6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茅亭、榨油、價錢、石榴、愛慕”的等詞語;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初步學習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學習作者主次分明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初步學習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
教學構想
課前,讓學生了解花生的生長特點及有關花生的常識。教學時,先結合課題,組織學生交流對“落花生”這個名字由來的了解。然后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幾件事。要保證學生充分閱讀、思考和小組交流討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質疑問難。
學生學習過程
一、巧妙激趣,導入新課。
1 指名學生上臺寫下自己的名字,并說出名字的含義。
2 教師板書作者筆名“落花生”,并請學生猜想它的含義。
3 教師把“落華生”改寫為“落花生”,并介紹作者許地山。許地山為什么把自己的筆名叫做“落華生”呢?讀了本課,我們就清楚了。
二、自讀自悟,整體感知。
1 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2 同位互讀,相互訂正。
3 小組討論: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4 回報交流,理清脈絡。
三、質疑問難,培養能力。
1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自學第一部分,提出不懂的問題。
2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1)姐弟幾個人通過辛勤勞動,收獲了花生,為什么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用“居然”說明了花生的什么特點?
。2)文中為什么只用“買種”“播種”“澆水”這幾個詞寫種花生?這些詞能顛倒嗎?
(3)母親為什么提議過“收獲節”,還吩咐在后花園的茅亭里過這個節?
(4)“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一句中,“天色不大好”父親為什么也來了?父親對孩子們一起吃飯是很平常的事,為什么是“難得” “很難得”“實在很難得”?父親很難得回來吃飯,就是為了品嘗我們中的新花生嗎?諸如上述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討論、釋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作業設計
查找關于花生成長的資料。
板書設計
17 落花生
種花生
收花生
嘗花生
議花生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一步學習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進行精讀,并領悟其中蘊含的道理。
學生學習過程
一、抓住重點,精讀領悟。
1 分角色朗讀眾人議花生一段。
2 投影出示父親介紹落花生特點的一段話。
3 指名讀這段話,思考:落花生和石榴、蘋果有哪些不同呢?課件演示介紹這幾種植物生長特點。
4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段話。
5 指名讀、齊讀父親說的第二段話。在第一段話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父親的話是由落花生的特點進而闡明做人的道理。
6 背誦父親說的這段話。
7 學習重點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保1)“體面”是什么意思?“講體面”是什么意思?“只講體面”呢?生活中有沒有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2)小組討論,舉例說明。(3)這段話,父親沒有直接講出來,而有“我”講,為什么?
8 反復讀以上幾段文字,直至背誦,感悟做人的道理。
二、提供辯題,訓練口才。
針對有的同學會提出:蘋果、石榴、桃子既好看,又好吃,既善于展示自己,推銷自己,又很有用處,愿做蘋果那樣的人。教師要充分肯定這種認識很有道理,并組織辯論。
1 在現代社會,你愿做像落花生那樣的人,還是愿做蘋果那樣的人?為什么?請各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2 請“落花生”“蘋果”分為兩派,展開辯論,教師做主持人。
3 在充分辯論的基礎上,完成練習。以“我要做( )那樣的人”為題,寫一段話。
三、再讀課文,學習寫法。
作業設計
1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進一步感悟做人的道理。
2 觀察一個事物,學習本課的寫法,寫一篇短文,說明一個道理。
板書設計
17 落花生
味美
好處 榨油 不好看,但有用
價錢便宜
做有用的人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7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茅亭、榨油、價錢、石榴、愛慕”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學習作者主次分明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具:課件、表格、頭飾
課前準備:
1、讓學生了解有關花生的常識和生長特點。
2、查找有關作者的資料。
3、思考預習中的三個問題。
4、學生訓練準備表演。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
1、指名三位同學上臺介紹自己的名字并說說名字的含義。
2 、有位作家許地山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落華生(板書:落華生)你們猜猜這個名字有什么含義?
3、板書課題,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二、自由讀文,了解內容。
1、輕聲讀文,了解內容。
2、把各部分內容所在段落找出來后,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抓住重點,自學課文,
過渡:現在我們就來學習文章的主要部分。也就是3-15自然段。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知道?
1、學生讀文,自學課文。
2、指名匯報,了解結果。
四、師生交流,學習重點內容,
1、學習第十段。
(1)小組討論,完成表格。
。2)看表演,你喜歡誰,為什么?
桃子:我是桃子,你們看我皮膚多好,白里透紅,百里挑一,你要是嘗一口呀,準會甜到心里頭,老人小孩都喜歡我。
石榴:這次選美,你們可要選我當冠軍,因為我長得極新鮮,紅通通地,人們見了我都喜歡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體健康。
蘋果:在說比美,應該是我第一,先別說我有營養價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鮮艷的紅衣裳,不管往哪兒一站,都是焦點。
落花生:其實這次選美我要本不想來,因為我只想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只想對別人有好處,可不想跟別人比美。
。3)學生發表意見。
。4)學生齊讀第10段。
2、學習第12 段。
過渡:讓我們看看父親是怎么說的?
(1)指名讀
3、學習第13 段
過渡:也就是說,人要做一個怎樣的人,請你用一句話回答。
(1)指名讀
。2)理解“體面”的意思。
。3)生活中有沒有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4)生活中有沒有不講體面而對別人很有好處和人?
。5)生活上有沒有既講體面又對別人很有好處有人?
(6)你喜歡哪一種人,你準備怎么做?
4、理解“落花生”的含義(板書)
5、小結課文。
五、指導朗讀
1、小組串讀
2、小組分角色讀
3、全班分角色讀。
六、拓展練習
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種常見的事物為例,說說你體會到的道理嗎?◆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8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主要講一家人議論花生的好處,教育學生懂得不要只講體面,只求外表美,應該做一個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2.了解課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并了解主要內容是怎樣與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緊密聯系的。
3.培養學生借助具體事例來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
4.學會生字新詞;會用居然、成熟造句。
5.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課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
三、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是怎樣與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緊密聯系的。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六、教學過程
課時目標:
1.通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線索,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揭示課題,理清思路
簡介作者生平,理清課文線索,明了作者思路。
板書課題,提問題:落花生是事物,以它為題,可以有幾種寫法?讓學生思考,討論。
、俳榻B花生生長周期,特點,描述花生形狀、用途等的說明文;可以落花生為線索,通過寫事,來揭示某一種道理。
②介紹作者。
二、質疑回答
學生回答后,教師設懸念,引導學生讀書:這篇課文是用什么方法寫的?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以落花生為線索,按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談花生的順序寫的,來揭示做人的道理。
三、自學生字、詞,讀準多音字
1.學生按一定的自學方法自學生字、詞。
開辟(p@)榨(zh4)油愛慕(m))
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在課文中理解詞義;通讀課文,讀準多音字和常用詞語。
2.檢查學生掌握情況。
①投影出示生字、詞和課后讀讀寫寫中常用詞語,讓學生認讀。
、谡f說容易錯的字,區別:辟與僻;慕與暮、幕、墓。
、劢Y合課文理解詞語。
、茏x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讀后說說哪個詞語不理解,提出來大家討論。
四、指名讀課文,把握段意,明了重點
概括段意:①我們姐弟幾個在我家后園的半畝空地上種花生,幾個月后居然收獲了。②收獲節上,父親與我們一起談花生的好處,使我們懂得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五、練習朗讀課文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和課后讀讀寫寫中詞語。
2.做填空練習。(課后練習1)
3、朗讀課文。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9
一、說教材內容
《落花生》是小學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每篇課文都包含著如何做人的哲理,語言質樸簡潔,含義深刻。《落花生》是兩篇精讀課文中的一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內容,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初次接觸這篇課文,我就被課文平實質樸的語言中所蕰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課文中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夸張的比喻、深奧的說法、激蕩起伏的情感,但是樸實、自然、親切的行文,卻給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親說的話一樣“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進一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領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
二、分析學生情況
我們班的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愿意交流。五年級的孩子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與感悟,思想也開始向成熟發展,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辨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期。學習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這就更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關注每名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梁,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會學習,會生活。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點學難點。
1.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主掌握本課的生字,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2)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體會課文詳略恰當地寫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以上目標分兩課進行教學。
2.教學重點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3.教學難點
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四、說教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課教學中,我將努力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
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在學習中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塑造個性。
五、說學法
采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用抓住重點詞句的反復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六、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想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檢查預習,掌握字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深入理解父親的話深刻含義,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法。
下面我就分課時來談談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分以下四個環節進行學習:一、課前布置預習,二、課上交流預習成果,三整體閱讀,概括大意,四、自主學習第一段。
。ㄒ唬┱n前布置預習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不例外。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好的預習,有利于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聽課效率,鞏固所學的知識。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學生說是終身受益的事情,特別是五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已有所加強,自己有能力獨自進行課前預習,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學的知識才會更加牢固。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學習本課前布置了以下預習任務:
1.我會學字詞。(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詞語,并以小問卷形式呈現。)
2.我會讀課文。
3.我會搜集。通過各種途徑查閱關于本課的作者、落花生的知識等等一切自己想了解的內容。
4.我想問。預習中有什么問題,及時記錄下來。
四道題設計由淺入深,讓學生明確預習任務與要求,有的放矢,預習起來不盲目,不流于形式。
。ǘ┱n上交流預習成果
上課后,學生出示預習作業,在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與同學分享預習的快樂,然后在全班展示。
本次課程改革評價方式的轉變是重要內容之一。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在小組內對同學預習的情況進行評價。五年級孩子的思想日趨成熟,他們不再輕信吹捧,“你真棒!”“好極了!”等教師評語已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從心理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認可。所以在同學評價環節中,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積極性。
。ㄈ┱w閱讀,概括大意
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共同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讀完后,再次默讀思考,并與同伴交流意見,最后共同明確:全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教師板書)
。ㄋ模┳灾鲗W習第一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第一段中應抓住哪個詞,重點讀好?
指導學生抓住“居然”一詞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時喜悅的心情。抓住文中的關鍵詞理解整段內容,我想詞語的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整句、整段、整篇課文相聯系的。所以在教學這段時主要按以下步驟:①讀整段,抓住關鍵詞。②用聯系上下文,替換近義詞等多種方式理解“居然”的意思。③再把“居然”放在整段中品味喜悅之情。④最后自己用“居然”說一句話。
四個環節設計,由表到里,由理解到應用,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同時也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主陣地。在這一課時,我將用多種閱讀方式,抓住重點句來進行教學,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寬松的學習情境,讓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探究。
。ㄒ唬⿵土晫耄|疑激趣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用以下方法: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開始學習了《落花生》這一課,下面請你邊默讀課文邊回憶上節課的內容,同時思考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學生默讀,提出自己的問題,進而讓學生帶著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的期待走入課文。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創造始于問題”。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興趣是求知的動力,通過學生自主提問,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回憶了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幫助孩子理清了學習思路,為下面精讀課文做好準備。
。ǘ┳プ≈攸c,細讀品味
本環節中我想這樣設計
1.找重點。由學習小組合作讀課文的吃花生、議花生部分。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畫出覺得印象最深的重點句,讀給小組同學聽,將學生內容引到重點上來。全班交流時將重點句呈現出來。(10段、12段、13段)
2.讀重點。采用多種方式:如師生對讀、小組齊讀、分角色朗讀、默讀等多種形式反復朗讀重點句。
3.品重點。個性展示朗讀三段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師適合點撥,如:喜歡10段的同學朗讀后,可以提問: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課文中哪里寫了?引導學生讀出花生顯而易見,盡人皆知的好處:美味、榨油、便宜。進一步問:“父親說花生有什么好處呢?”怎樣表現出來的?讓學生通過對比朗讀,體會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表現花生內在的可貴之處,在這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游戲叫“朗讀代表我的心”。讓學生先自己朗讀,將自己覺得父親話中最能表現花生品質的詞讀出來,其他同學認真聽,猜猜這名同學想突出哪個詞,誰猜對了,誰有權讀自己的體會。這個小環節,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我是想教給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要抓住關鍵詞的方法,同時又是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好機會。誰猜對了,就有權讀,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努力思考應讀好哪個詞,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親在這里贊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品質。
“那么,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可貴之處,目的是什么呢?”齊讀12、13段,抓住“不好看”,“很有用”,“體面”等關鍵詞,深入理解父親教育的目的,在學生充分交流后,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父親教育我們時的語氣。
4.悟重點。全班齊讀重點句,說說你在學習中有什么收獲?父親的話給你什么啟示?進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像花生那樣的物或人?我們又要像這些人學習什么?通過再次交流學習,理解借物喻人的寫法。語文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中,要力求做到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在這里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回憶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樣的人或物,交流歸納他們身上具有的優秀的品質,最后,完成以下練習:
我愛花生,因為它。
我也愛,因為它。
。ㄈ┰俅胃兄智逶斅
巧妙的詳略安排是本文的特點,我想這樣引導學生來體會:
首先,用最直觀的方法,分部分朗讀課文,分別找四個計時員對四部分進行計時。從朗讀時間上直接感受,課文略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詳寫了議花生。再次,通過小組討論,從本文的寫作意圖,中心思想、板書等各方面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采用計時法,直觀、形象地將課文的詳略呈現出來,再進一步理解,將難以理解的內容化為直觀、生動、形象、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讓學生易理解,樂接受,突破了本文教學上的難點。
四、課堂總結。在總結課文時首先對課文的寫作特點進行總結。課文詳略得當的選材、對比的說明方法、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必須提醒學生注意,為后面的小練筆打好基礎。其次是根據板書進行總結,讓學生知道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突破課文的重難點。
七、說板書
板書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成功的板書設計,可以突出知識的重點與關鍵,給學生以啟迪和美的享受,從板書中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
本課的板書設計是為落實教學目標服務的。板書的主體由課文主要內容組成,最后化為“學”字,深化主題,既代表了父親的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10
一、以“讀”為本,理解感悟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含義深刻,對學生極有教育意義。我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做到以讀為本,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抓住課文中的“逼真”一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不僅看出米勒畫得“逼真”,而且讀出作者描寫得“逼真”。讀圖與讀文緊密結合,在教學中,我抓住父親所說的幾句話,作為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二、以圖引文,激發情感。
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先看圖,談談自己從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生么?讓學生先建立感性認識,接下來再讓學生讀課文,通過學生的初讀,找出作者描寫圖畫的句子,對照圖畫,再進行感情朗讀,精讀、品讀,讓學生再來看圖自己介紹一下畫中的內容。
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又教給了學生習作的方法,同時了解作者聯想的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理解了課文、體會到了作者的感情。另外,學生在默讀、自由讀、分角色讀、朗讀、誦讀中,體驗、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使教學目標得以落實。
三、設置懸念,大膽質疑,
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環境。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人文氛圍,使學生在教師的愛護、尊重和期待中主動探究,自主學習。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允許學生盡情表達,而且鼓勵學生勇于表現自己,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在教學《落花生》課中,學生互相質疑提出問題:如:桃子、石榴、蘋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呢?”還有我是女生做像蘋果一樣漂亮的人不好嗎?等等,對這樣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各抒已見,這樣的課堂討論,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敢于直言,個性得到發展。
在引導學生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偉大體面的人。”體會這句話的內涵時,我緊緊圍繞這句話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什么樣的人是有用的人,”我借助能用落花生比喻哪一類人?,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由落花生的特點進而闡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類,有著內在的美,有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
總之,教學時我側重于引導學生對父親與我的對話內容進行探討,交流,感悟,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
因此,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以人為本,還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讓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得以滲透,這樣就會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11
《落花生》這篇習作例文在寫作上主要的特點是以物喻人。例文通過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品嘗花生時談論花生的好處,告訴我們做人要做務實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我們可以從下面幾點去學習這篇例文。
1.例文在結構上以“落花生”為線索,按“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順序寫的。收獲節時對花生的議論是重點,至于種花生和收花生的情況寫得簡略。這樣組織材料文章脈絡清楚、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2.重點要學習例文以物喻人的寫法。在重點段中以談話的形式,引導孩子們去認識花生的好處和特點。父親以花生生長的情況與桃子、石榴、蘋果作了對比,用來說明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點。接著是以花生喻人,闡明了做人的道理。我們在學習借鑒這類文章時,一定要注意借物是為了議論。借物是為了喻人,闡明做人的道理。只有議論部分寫清楚了,中心自然就突出了。所以我們說借物是手段,喻人才是目的。
3.采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要寫的事物。例文就是通過與桃子、石榴、蘋果的對比,來認識花生本身的特點,然后再用花生說明作人的道理。采用對比的手法使物更鮮明、更便于讀者去理解!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12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道理。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重點:
1、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2、分清文章的主次,體會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認識花生
1、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
2、暢談花生。
3、認識作者(讀“資料袋”)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順序,認識文章的詳略
1、自由朗讀課文,同位學習生字、組詞,體會“居然、開辟”的意思。
2、檢查學生預習生字的情況。
3、以“種花生——————”為訓練內容理清文章的順序。
4、了解文章的詳略,簡單學習第一、二部分。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小組合作朗讀課文第三段
1、討論:姐弟們說到了花生的哪些好處?
2、匯報,板書:味美可以榨油便宜大家都喜歡吃
五、分角色朗讀第三段,思考:父親怎樣議花生?
1、匯報,找重點詞語,板書:
最可貴矮矮地長在地上果實埋在地里必須
2、朗讀該自然段。
3、以練習加深體會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
四種事物,父親雖然認為讓人一見就,但是和相比,還是最可貴。
4、所以父親要我們做怎樣的人?說說對父親的話理解。
5、討論:生活中有哪些像花生一樣的人?
6、“桃子、石榴、蘋果”是不是就不是好東西呢?作者是以花生講到做人,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這就叫借物喻人。
六、有感情朗讀全文
七、復習生字詞語,做詞語作業。
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教案范文 篇13
教學要求:
1、能理解“父親”和“我”的話,并進行說話練習。
2、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
3、懂得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有用的人。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詞語并給課文分了段。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二大段,著重理解重點段中父親說的話。對了,大家想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嗎?作者的名字叫許地山(板書),是現代著名的作家。許叔叔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落華生”,為什么取這個名字,你們知道嗎?我們這節課就從課文中解開這個秘密,看誰肯動腦,最聰明。
二、整體感知第二段。
師:同學們各自讀第二段,完成填空。
這篇課文描寫了( )、( )、( )、( )、( )五個人物,描寫時又重點抓住人物的( )去寫,其中又重點描寫了( )的語言,他說了( )次話,其中第( )次和第( )次最重要。
三、重點學習父親的話。
1、誰先來讀父親第一、二次的話。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樣回答的?
。1)我們三姐妹的話分別從花生的哪些方面來說它的好處的?
。2)把我們三姐妹的三句話合成一句,怎樣說?
3、師:我們三姐妹是從花生的味道、用途、價錢來談花生的好處,而且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是什么呢?我們來讀父親第三次說的話,完成填空練習。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 )、( )、( )、( )四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 )、( )、( )讓人一見就( ),但是和( )相比,還是( )最可貴。
4、“可貴”是什么意思?父親為什么認為花生最可貴呢?我們再默讀父親的話,用筆劃出花生的哪些特點與桃子、石榴、蘋果不一樣?
花生 桃子、石榴、蘋果
不好看 鮮紅嫩綠
埋在地里 高掛枝頭
挖起來才知道 鮮紅嫩綠
師:花生果實的好處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須挖起來才知道,從不顯耀自己,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給人們,(板書:默默無聞)這正是花生的可貴之處,父親這是在贊美花生。我們用贊美的語氣再讀父親的話,該怎樣讀,自己先練練。
5、師:丁丁和小華這兩們同學讀了這段話后,他們是這樣理解的,是否正確,為什么?
丁丁說:“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小華說:“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掛在枝頭的上東西都是不好的。”
過渡: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嗎?我是怎么理解,怎么說的?
四、學習“我”的話。
1、出示“我”的話,齊讀。
2、“體面”是什么意思?(處表好看)“講體面”是什么意思?(講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講體面?
3、“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是怎樣的人?
4、“有用的人”是怎樣的人?
5、“有用的人”與花生有什么聯系?(板書:有用的人)
6、我們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說一說。
7、同學們學到這里,心中肯定充滿了對花生的喜愛之情,贊美之情,好,誰想用自己的話語來贊美花生,贊美許許多多像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 ),但可貴的是( )。我們的( )不正像花生一樣嗎?他( )。我贊美花生,我更要贊美( )。
8、朗讀對話。
五、談話解疑,深化教育。
1、你們知道許叔叔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嗎?
2、師:許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談到了他的筆名,他是這樣說的,我們來讀一讀。
我要像落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六、課外延伸。
課文學完了,老師要給大家布置一個作業 :每位同學回家后,買上半斤花生。晚上,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嘗嘗花生。可別光吃,還要和你的妹妹、弟弟、爸爸媽媽談談有關花生的話題,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