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通用14篇)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1
【實錄課題】
《詠柳》
【實錄過程】
環節
師生活動
點評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感知美。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感知美。
師:同學們,春姑娘已悄悄來倒了我們的校園,看──(出示校園春景圖)。
生:欣賞。
師:怎么樣?欣賞了美麗的校園后你想說點有什么嗎?
生:春天是溫暖的。
生:春天是生機勃勃的!
師:是呀,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優秀詩、文。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就被柳樹的的美所陶醉了,寫下了一首贊美柳樹的詩。(出示課題《詠柳》)
師:這節課,我們就帶著愉快的心情一起來學習一首寫春天的詩──《詠柳》。
師: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課件出示詩歌)
生:歌頌,贊美柳樹。
師:那么,詩人賀知章你們知道嗎?誰來向
大家介紹一下?
生:是大詩人李白的好朋友。
生:是偉大的詩人。
師:看來,大家對這首詩已了解了不少, 接下來請大家在已有的基礎上把這首詩再朗讀幾遍,等一下向老師展示一下你們的朗讀能力好嗎?讀的時候要注意找出能體現柳樹美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個記號! ∮妹利惖男@春景來感受引入詠柳,讓學生更自然的進入詩的境界! 朗讀全詩,初知大意──領略美。 生:讀,做記號! ⊥ㄟ^朗讀來領略詩的美麗,感受柳樹的美。 質疑問難交流朗讀──品味美。 生:生自由朗讀。
師: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能力?
生:有表情的朗讀。
師: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如果聲音再柔和些就更美了。誰還想再讀一讀?愿意一起讀的就一起來。
生:盡情朗讀。
師:通過預習和剛才的朗讀,你讀懂了什么?請大家自由來說說。
生:我讀懂了“碧玉”,它是綠色的玉,用來比喻柳樹顏
色翠綠。
生:寫出了柳樹生機勃勃的特點。
師:出示第一句詩課件,體會用“碧玉”來比喻柳樹新長出的嫩葉,寫出了柳樹顏色翠綠、生機勃勃的特點,讓人感覺柳樹的顏色很美。
師:還讀懂了哪些?
生:明白了“綠絲絳”
出示第二句詩課件,體會用“綠絲絳”來比喻“柳條”,寫出了柳條隨風飄拂,輕柔美麗、顏色翠綠的特點,讓人覺得它的樣子很美。
生:我讀懂了“二月春風似剪刀”
出示第四句詩課件,體會用“剪刀”來比喻“二月春風”的精妙之處以及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師:這棵柳樹多美啊,它長得又高又綠,樹上垂下無數的柳條,它的葉子細細的,多么惹人喜愛啊!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首詩呢?(贊美、喜愛)我們一起讀一遍好嗎?
生:學生用贊美的語氣齊讀。
師: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可以知道詩人
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柳樹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詩人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句,用碧玉來比喻柳樹的枝和葉,寫出了柳樹的顏色美,又用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樣子美,然后展開大膽的想象,由柳樹想到二月春風,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從而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配樂朗誦邊想象一下這首詩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到的意境描繪出來! ⊥ㄟ^交流朗讀來品味柳樹的美麗,體會三個比喻句的精妙。
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白詩人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柳樹的美呢。
想象意境,熟讀成誦──欣賞美。 生:開始寫。
師:配樂
師:誰先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春景圖?
生:在河邊湖畔,一棵棵高大的柳樹,垂掛著無數根細長而柔軟的枝條,時而吹來一陣溫暖的春風,千萬根柳條抖動著細嫩小巧的葉子,隨風搖曳。
師:!多么美的春天。現在,你們面對的就是美麗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詩人,也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來吟誦,能背下來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寣W生在寫作交流中再次感受美。 選讀詩歌,拓展思維──豐富美。 生:想,開始讀。
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覺得春天更美了。可見這一首詩寫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讀一些這樣的好詩呢?
生:想。
師:好,老師為大家挑選了幾首好詩,請同學們挑選自己喜歡的讀讀。
課件出示《絕句》、《宿新市徐公店》、《春曉》等。 通過拓展來豐富學生的知識! 自主作業,遷移能力──延伸美。 師:多么美的詩,多么絢麗的畫,怎能不讓人喜歡和向往。今天學了這首詩后,你回去想給自己布置什么作業?
生:我要找一些描寫春天的詩來朗誦;
生:我要畫一幅春天的畫。
生:我要以《詠柳》為題寫一篇作文。
師:好,就讓我們帶著自己喜歡的作業下課! ∵w移來加深對古詩的理解,促進他們的興趣。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2
◆ 背景描述 《詠柳》、《春日》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篇課文。◆ 設計特點1、 兩首詩即兩幅畫,呈現出不同的春天色彩。從色彩感知入詩,在色彩對比中讀詩,畫面由模糊讀至清晰。2、 文字有其聲,有其色,有其形。讓想像來觸摸文字,讓想像來喚醒語言意象,體會詩意,詩情,詩趣。 一、設置疑問,關注色彩 教學流程媒體運用備注(課前背誦“春天組詩”,重點關注《憶江南》)-1、 課前背誦中追問:春天是什么顏色?【簡單歸納:正如同學們所說的,春天是五彩繽紛的,春天是萬紫千紅的,春天是……】2、 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有關春天的詩,詩人賀知章、朱熹筆下的春天又會呈現出怎樣的色彩呢? ①ppt出示:兩首詩的內容 課前用卡紙做好兩個畫框,板書內容均寫在畫框內。 課前背誦《憶江南》,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導入課題。 (滲透詩的節奏) 板書課題:詠柳﹝賀知章﹞春日﹝朱 熹﹞ 二、兩詩比較,感知色彩 教學流程媒體運用備注1、按自己的節奏自由讀《詠柳》《春日》①讀很多次,看拼音,看注釋,讀正確流利,讀懂古詩的意思②讀很多次,讀至抑揚頓挫2、誰想有滋有味地來讀一讀?提示:一首詩就是一幅畫,邊聽邊想像,你仿佛看到了畫中的什么顏色?【指名多人讀,關注讀詩的韻律,打開學生的想象空間)】交流,板書 導語:你看,文字不僅僅是文字,它里邊還藏著顏色呢! ②引導看黑板掛圖 黑板出示的兩幅空白掛圖,旨在作為學生想像的一個基點。 強調多音字(似) 板書:綠色 萬紫千紅 三、研讀《詠柳》,沐浴綠 教學流程媒體運用備注“妝”領全詩:1、 自由讀,指名一個一個讀,將詩的韻律讀到位。2、 請你再看看注釋,邊讀邊想象:在詩人的眼里,這棵柳樹難道僅僅只是一棵樹嗎?3、 聚焦“妝”柳樹姑娘【生:對著河水梳妝打扮,那隨風飄揚的柳枝仿佛是柳樹姑娘的長頭發(看圖)】 文字不僅僅是文字,她有形象,有顏色;甚至有動作有姿態?纯戳鴺涔媚锸窃鯓訆y扮自己的?再讀詩 柳姿:【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綠絲絳1、像頭發一樣垂下來,在腦海中搜索一下:“萬條垂下綠絲絳”的畫面。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到柳枝美在——垂下*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到柳枝美在——千萬條*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到柳枝美在——綠絲絳 2、 如果這時候,一陣微風吹來,那又會怎樣呢?指名讀—齊讀 柳葉:【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裁、剪1、 課件出示,師生對讀3、4行2、 動作演示:裁剪教師板書“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詩中指的是:裁剪細葉怎么讀呢?怎樣才能讀好裁剪細葉的畫面?自由練讀3、 指名讀多人加入讀【讀中老師追問:你為什么要這樣柔柔地讀?生:我是想輕輕地裁,生怕弄傷了細葉……】 回歸柳色:綠◆ 碧玉1、 柳樹在詩人的眼里是用什么妝扮成的?板書:碧玉2、 在我們的眼里,柳樹也同樣是碧玉妝成的。 陰天時,這柳樹就像碧玉妝成的一樣——吟詩晴天時,陽光照過來,楊柳依然是:——吟詩雨天時,煙霧蒙蒙,楊柳依然是:——吟詩3、 就是這樣一棵柳樹,詩人取題為“詠柳”不知你現在是否已經讀明白“詠”字的意思了? ③ppt顯示:《詠柳》詩 ④“柳絲”課件 ⑤“柳葉”課件 ⑥課件,多幅柳樹圖先隨賀知章欣賞詠柳圖。 “柳樹姑娘”,賦予它形象。 先讀文想像,再看課件豐滿柳絲形象。 一問一答,一吟一誦,讀出詩情,讀出“春風剪細葉”的詩趣。 點播:是溫柔的春風吹開了柳葉。春風是想快點…… 四、研讀《春日》,體驗“彩” 教學流程媒體運用備注如果說,《詠柳》烙在你心中的是一個“綠”字,那么《春日》帶給你的是?(萬紫千紅)1、自由讀詩看看圖,看看注釋,想像:萬紫千紅的世界里有什么?2、推薦兩位同學讀,其他同學閉目,繼續想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看圖)泗水濱,無邊光景,萬紫千紅。小伙伴交流4、 指名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天是( ) 春天是……5、有詩為證引用詩句王維看到了粉紅色的桃花: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王維岑參看到了雪白的梨花: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岑參杜甫看到了千朵萬朵: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杜甫這就是萬紫千紅!來,讓我們置身于這萬紫千紅的世界里,齊讀⑦ppt顯示:《春日》詩 課件出示 ⑧課件:圖片+詩句 指著版畫說,引導想像 交流輔助: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天是(金燦燦)的(迎春花);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天是( )的( );…… 五、類比誦讀,豐富體驗 教學流程媒體運用備注1、 兩詩對比讀你喜歡賀知章的綠?還是朱熹的萬紫千紅?簡單交流,分組比賽有感情地背誦2、 是什么裁剪出這碧玉般的柳樹?是什么裁剪出這萬紫千紅的世界?讀詩句――板書春天(東風即春風)3、 春天組詩推薦4、 情境中寫字 ⑩出示推薦的詩詞 蘇軾《惠崇春江曉景》還有許多有關春光,春風,春雨,春色……的詩,咱們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找出讀一讀。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情感: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回憶你記憶中的春天是怎樣的,給大家說一說。
二、檢查預習
1.自讀生字,在文中為生字注音。
2.抽讀。
3.小老師教寫生字。
易錯音:妝、濱、裁
易混淆:詠泳、濱賓、載裁、紫緊
4.抽讀、齊聲讀
三、學習《詠柳》
1.簡介賀知章:唐朝詩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鄉偶書》《采蓮》
2.解題:春天里的柳樹是怎樣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樣的?能用語言或學過的詩句來形容嗎?(自由說)看看古代的詩人是怎樣描述春天景色的。齊讀課題:
詠柳:詠即贊美
3.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大家自讀古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結合注釋讀),不懂的作上記號。
4.交流匯報1.2句
。1)碧玉:綠色的玉
妝:打扮
一樹:滿樹
萬條:枝條多
絳:一種絲帶
前兩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打扮的一樣。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的比喻好嗎?(引導學生想象,春天萬物復蘇,柳樹也會發出新葉,新葉剛長出來的顏色,光澤接近碧玉)
。3)朗讀
5.交流匯報3.4句:
(1)細葉:細細的嫩葉
似:好像
裁:裁剪
這兩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呀!
。2)思考:這兩句采用了什么樣的形式?(自問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從這個比喻中體會到什么?
(3)指導朗讀
6.朗讀全詩,感悟詩境
前兩句寫柳,后兩句由寫柳過渡到寫春,從整首詩的描寫中,你休會到詩人對柳,對春抱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反復朗誦,體會詩人贊美柳樹,歌頌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讀
語速適中,情感飽滿,基調高昂,注意停頓。
五、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詠柳》,并集體背誦,引入《春日》
二、解題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讀,初通詩意
1.自讀全詩,再抽讀。
2.分小組討論學習;讀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記號,勾出不理解的詞。
3.交流:提出不懂的詞,板書,查閱字典理解
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
泗水:水名
濱:水邊
光景:風光景色
一時:形容時間很短
新:新鮮、奇麗
4.由詞意思考:詩人在什么樣的天氣,到什么地方去游覽,他的心情怎樣?你從哪兒讀出來的。
5.整理出前兩句的意思:在天氣睛朗的日子里,詩人到泗水邊上死對頭觀賞風景,那里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6.說說你從一二句中體會到了什么?再指導朗讀。
7.運用同樣的方法學習3.4句。
自讀、勾出不懂的詞,討論,交流解詞,再解意。
等閑:平常、隨便
識得:認識
東風:春風
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艷的景色。
總是:都是
詩意: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可春風究竟是什么樣的呢?只有在見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風帶來了這無邊的景色。
指導朗讀3.4句,說說體會,引導學生理解包含在詩歌中的哲理。
四、再讀,感悟詩境
聯系詩意,說說自已的理解,體會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五、指導朗讀、背誦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
。ò鍟涸伭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
(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
。ㄔ娙苏粗鴺,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
。ò鍟嘿R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⑴ 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⑵ 開火車讀。
、恰∪嘧x。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拧。ǚ胚h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⑵ 你看到了什么?
。鴺洌
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
(學生自由發揮)
⑶ 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
⑷ 指名讀:
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綠”字也可讀重點。
、伞∪嗫粗鴪D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⑴ 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⑵ 學生自讀。
、恰≈该x,相機提問:
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取∽x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伞∽x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造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布置作業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古詩二首《詠柳》。
一、說教材
本單元以春天為人文主題,依次編排了四篇課文、一個《口語交際》、一個《語文園地》和一個《快樂讀書吧》。《找春天》《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這三篇課文用優美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描繪了春天的足跡,激發學生發現、觀察、感受春天。
古詩《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一首世代流傳,膾炙人口的佳作。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在誦讀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麗和勃勃生機,從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時,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讓學生積累詩句,培養對祖國古代詩歌的熱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準確認讀“詠,絳”兩個生字,會寫“詠、碧、妝、裁、剪”五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過程和方法:
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誦讀、感悟詩歌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描繪的美麗景色。
難點:體現在品味詩歌的意境上。
四、說學情
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形成了一定的語感。他們能在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讀懂一些淺顯的詩歌。《詠柳》是一首描寫春天景色的詩,學生學習詩歌也正逢春天,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對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對詩句內容一定能產生濃厚的興趣!
五、說教法
詩歌的教學離不開誦讀和意境的想象。教學中,我采用誦讀法,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品賞詩的意境,詩的感情。還采用想象法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對詩句的內容進行補白。
六、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主要引導學生采用“讀、寫、說”的方法學習詩歌。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誦讀為主線”的原則。
七、說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揭示課題
首先投影春天的圖片,喚起他們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問題:“這是什么季節?”學生回答后,我順勢引導:“你怎么知道是春季呢?”接著小結:“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是柳樹,唐代大詩人賀知章被柳樹的美所陶醉,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詠柳》!保ò鍟骸对伭罚┙忸}并介紹作者,把學生帶入對文本的學習中。
。ǘ┏踝x古詩,讀寫生字
1、讀準字音。
在朗讀教學中,教師的范讀是讓學生感知教材、生發情感的有效手段。我首先進行范讀,然后讓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學生練讀之后,我采用指名讀、挑戰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古詩,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適時進行讀音的指導。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2、識記字形
識字寫字教學是二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學生已有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因此我讓學生找出古詩中的生字讀一讀,利用已知的、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法,如:加一加、說順口溜、換部首變魔法等識記字形,再全班匯報。之后利用生字卡做開火車的游戲檢查指導認讀生字,讓學生在快樂中牢固記憶生字。
3、指導書寫生字
面面俱到,等于不到。我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時特別注重有重點地指導!氨獭⒕G、剪”是學生識記和書寫的難點。為突破難點,我利用課件指導學生寫好“碧”等難寫的字,然后讓學生書寫,并且關注他們的書寫姿勢,讓學生在書寫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4、整體感知。
生字障礙掃除后,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再整體感知古詩內容,讀一讀自己認為寫的美的或者是自己喜歡的詩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ㄈ、指導朗讀,感知詩意
1、指導朗讀學習前兩句詩。
我讓學生觀察柳樹的圖片。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柳樹,想象他們像什么?我根據學生說的情況,及時的加以補充、描述。這樣讓學生不但在觀察想象中解詩意,悟詩情,而且在讀中明白了“碧玉、絲絳”的意思,體會出詩句中比喻的精妙。
2、學習3、4句。
再讓學生局部觀察柳樹,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柳葉的細小,想想詩人由此想到些什么?引導學生體會“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边@兩句詩。放手讓學生自己朗讀,注意節奏。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誰裁出”,“似剪刀”來了解柳葉的細小以及春風的靈巧。我讓學生想象:二月春風這把剪刀還裁出了什么?使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感受它的神奇靈巧,感受春天的美好。
。ㄋ模┛偨Y全文,拓展思維
1、我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詩意情感及學習古詩方法:
(1)詩意: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葉子,好像是用碧玉裝扮的一樣。從樹上垂下來無數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
(2)主題感悟:《詠柳》通過描寫在春風吹拂下柳樹迷人的姿態,表達了詩人對柳樹、對春天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3)學習古詩的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
2、提問:春風還剪出了什么?拓展學生想象。最后,我用課件出示幾句跟春天有關的詩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讀,既積累了古詩,又增加了識字量。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以簡潔明了為主,突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使學生更清楚地掌握本節課的知識,以加深記憶。
九、說練習
1、(檢查背誦情況)碧玉妝成一樹高,。
不知細葉誰裁出,。
2、(檢查比喻手法掌握情況)《詠柳》的前兩句作者運用了的修辭手法,把柳葉比,因為兩者相同;把柳條比作,因為兩者的和相似,體現了柳條的柔美。
十、說反思
1、整個教學過程,以生為本,以讀為本,以畫促說,以讀促想,充分關注到學生學法的指導。適時注重用恰當的評價語言引導學生去讀、去說、去想象。
2、緊抓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的每一步設計無論是開課的激趣還是初讀檢查、吟誦環節,我都力求讓學生帶著盎然的興趣進行到底。
3、因為文本的內容是一首古詩,針對古詩的內容少、畫面感強等特點,于是我讓學生從生活踏入詩歌的殿堂,然后由詩中走入大自然。
十一、課堂中應注意的問題
1、語文教學,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這是新課標中明確規定的,所以在《詠柳》這一課教學中,應注意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
2、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應注意充分發揮“主人”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及找識字方法,從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
3、注意讓學生在學詩歌中練習寫話,消解寫作神秘感,讓學生想說什么就寫什么。
4、二年級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不強,課堂上既需要想法調動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又要掌控好課堂授課時間,不宜過長。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6
教學理念:
本課設計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過創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感受到誦讀古詩的樂趣,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以及背誦古詩。
2.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3教會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野外”尋春導入
1、三月份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春姑娘帶著輕盈的腳步,輕輕地向我們走來,就讓我們跟隨著春姑娘的腳步走進春天,一起去尋找美麗的春姑娘。
2、播放春天多媒體課件,學生欣賞。
3、春天的景色怎么樣?那你們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學生交流)
4、是啊,春天的景物可美了,柳樹綠了,桃花開了,小鳥們高興地在樹枝上唱歌,春天的美景,到處都是,真是“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二、闖關學習古詩
1、老師也找到了春天,它就藏在一首古詩中,讓我們打開書本一起來學習其中的一首《詠柳》(出示課題)。
2、指名讀課題(相機正音)
3、齊讀課題
4、同學們一讀課題把春姑娘給叫來了,瞧春姑娘要和小朋友們來玩一個闖關游戲,你們愿意嗎?
。ㄒ唬┦紫任覀儊黻J第一關,聽聽春姑娘說什么呢?(播放錄音:誰能把古詩讀正確,就能獲得我的禮物啦)。
1、要求明確了嗎?那就請大家先自己認真地練讀一下,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之間可以相互請教一下。(學生自己讀詩)
2、誰想來闖第一關呢?(相機指導讀準字音,教師做及時評價給讀正確的同學獎勵春姑娘的禮物花朵)
3、還有誰想來闖關的,這么多小朋友都想啊,那我們看看哪一桌讀得最準確呢?(同桌讀)
4、讓我們一起來把古詩正確地念出來。
5、瞧,春姑娘還托老師送給大家一個禮物(掌聲響起)勝利的掌聲送給大家
(二)春姑娘又有話說了?(播放錄音:小朋友們可真棒,個個都能把字音讀準了,那我們去闖第二關吧,聽好要求:誰能把古詩讀流利,并且讀出感情來呢?)
1、這次的要求比較難了,先請同桌之間讀一讀,如果你覺得你的同桌能闖關成功了,那就在他的誦讀書上打上一個五角星。
2、老師看到很多小朋友的書上都畫了五角星,相信大家都能闖關成功。那誰愿意來闖關的?(指名一人讀)
3、這個小朋友讀得太好了,老師想來采訪一下,你用什么方法使自己把古詩讀得這么好呢?(邊讀邊想著古詩中描寫的畫面)
。ㄈ绻麑W生的朗讀不夠理想可以改為教師的范讀,然后由教師告訴學生朗讀古詩的方法)
4、有了這個好方法,你一定能把古詩讀得更好。趕快拿起書本再來讀一讀,你仿佛看到什么樣的景色?(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
5、想著剛剛說到景色,再讀讀這首古詩,你一定能讀得更好
6、誰能把你想到景色通過朗讀來告訴我們聽?(指名讀,請學生點評)
7、播放柳樹錄象欣賞后,再配上音樂比比誰是真正的小詩人。(指導看圖背誦古詩)
三、自主學習古詩(課堂延伸)
1兩關下來了,聽聽春姑娘怎么說?(播放錄音:小朋友們,祝賀你們闖關成功,課件飄落花瓣)作為禮物春姑娘又送給我們一首古詩,這首古詩相信許多小朋友都比較熟悉,你能照著剛才學習《詠柳》的方法來學習這首《春曉》嗎?
1、出示闖關要求:第一關:把古詩讀正確
第二關:把古詩讀流利,并且讀出感情(邊讀邊想)
2、出示古詩《春曉》自己練習
3、多種形式指名誦讀
4、賽詩會
四、唱詩
1、春天悄悄地來,又要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溜走了。你們想不想把春天留下來嗎?(想)
2、有一位小朋友也想把春天留住,聽,他是怎么做的呢?(唱歌)
3、讓我們來把《春曉》唱出來,先跟著音樂自己哼一哼,可以自己哼,也可以和你周圍的小伙伴一起來哼。
4、跟唱
5、拍手齊唱
五、小結
根據本節課學生實際表現情況做出相應的鼓勵評價
授后反思:古詩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美。中高段教學時,學生體驗詩中的情感,感受詩中美的形象是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抽象思維,利用已有的實踐經驗,努力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想象練說“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以此來感受畫面美,激發兒童自身內心的情感,再結合時代背景,揣摩詩人的創作意圖,了解詩人所要抒發的情感,這是一個“從讀、想→兒童獲得情感→體會詩人情感”的過程。而我們低段應創設一個輕松、開放的平臺,讓學生演一演,或通過其它的途徑(如畫圖、編個小故事),充分調動學生的體驗情感,讓課堂活起來,讓他們在活動中盡情體驗。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2個二類生字,會寫7個一類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春意盎然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幻燈片。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習舊引新,激發興趣。
同學們背得很好,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詠柳》。(板書)
二、解題知人,感受美。
出示幻燈片,觀察圖畫,說說畫了什么?
解題:詩人賀知章也和同學們一樣喜愛春天的柳樹,他用詩歌贊美了柳樹。(介紹作者)
三、逐句解釋,理解美。
1.師范讀全詩。
2.學生試讀,讀熟,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師生共議。
4.析句。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
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絳”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致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
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安恢毴~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征。
這首詩就是通過贊美柳樹,進而贊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5.請學生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四、賞境誦讀,抒發美。
師啟發:在詩人筆下,柳樹是多么美妙,請同學們帶著喜愛柳樹,熱愛春天的感情去朗讀古讀,在讀中體會美。
五、隨詩學習生字。
詠:yǒng 左右結構 詞語:歌詠、詠嘆、吟詠
柳:1iǔ 左右結構 詞語:柳樹、柳條、柳暗花明
妝:zhuāng左右結構 詞語:化妝、妝飾、嫁妝、梳妝
綠:1ǜ 左右結構 詞語:綠色、綠化、青山綠水
絳:tāo 左右結構 詞語:絲絳、絳帶
裁:cái 半包圍結構 形近字:“栽”
詞語:裁定、裁減、裁決、裁軍、別出心裁、量體裁衣。
剪:jiǎn 上下結構,下形上聲,刀字旁。
詞語:剪裁、剪彩、剪刀、剪輯、剪影
六、完成課后習題。
1.展示學生為詩歌的配畫作品,結合配畫完成第二題。
2.熟讀課后詞語。
3.古詩積累。
、偈熳x《早春》。
、谧寣W生說說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再回想自己身邊早春的景象。
七、作業:
1.背誦并默寫古詩,書寫一類生字。
2.為詩歌配畫。
板書設計:
碧玉
詠柳 綠絲絳 贊美春天
細葉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8
賀知章的《詠柳》是一首春景詩,宛如一軸清新淡雅的水墨畫。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并體會作者的情感。各種形式的朗讀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
古詩是一種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須建立在每個學生獨特的心靈體驗上,尊重學生自身的知識構建以及多元認識是本節課的出發點。其二,古詩文化博大精深,貴在積累,教給學生一些古詩學習的基本方法,使他們能在課外遷移運用,在更廣泛的學習天地中,豐富自身的文化積淀。教學流程
一、課前
唱《春天在哪里》,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二、揭示課題
1、師導入: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欣賞賀知章寫的一首很有名的寫景古詩《詠柳》。
。ǔ鍪菊n題,齊讀課題)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
2、誰想來讀一讀這首詩?
3、學生自由朗讀后指名個別朗讀。正音:絳
4、學生齊讀這句詩,再齊讀整首詩。
三、理解詩意
1、師:之前我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同學們能借助課文的注釋及查找的資料理解詩句的意思,現在我們就用掌握的這種本領學習這首詩,看看你理解了哪些詩句的意思,還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看看老師同學是不是能幫助你解決?可以四人小組分工,合作學習。
2、學生合作學習。(基于學生已經掌握一些學懂詩句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有能力學習的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相互合作中生生取長補短,在合作中享受快樂,獲得提高)
3、質疑問難,交流,重點理解以下幾點:
A、理解“一樹”“萬條”的意思。
B、引導學生體會三個比喻句的精妙,品位課文語言美及柳樹的美。
。1)出示第一句詩,體會用“碧玉”來比喻柳樹新長出的嫩葉,寫出了柳樹顏色翠綠、生機勃勃的特點,讓人感覺柳樹的顏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詩,體會用“綠絲絳”來比喻“柳條”,寫出了柳條隨風飄拂,輕柔美麗、顏色翠綠的特點,讓人覺得它的樣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詩,體會用“剪刀”來比喻“二月春風”的精妙,以及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C、體會“裁”。出示第三句詩“不知細葉誰裁出”
師問:在這一句詩中,你覺得哪個字用得好,說說理由。
教師小結:二月春風是剪刀,那么大自然就是裁剪師了。在這美好的時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風除了剪出細嫩的柳條外,還剪出了什么?(學生展開想象)(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庇纱丝梢,孩子想象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當尊重兒童的世界。)
4、齊讀最后兩句詩。
5、請學生把整首詩的意思串起來講一遍。(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對詩的理解感悟,不同讀者,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人都存在著差異,不同的學生,課堂上允許學生存在這種差異,尊重學生獨特的心理體驗,不求統一,鼓勵學生做學習的探究者)
四、想象意境
1、師:整首詩向我們展示了春天的美景,請同學們反復朗讀品味詩中的語言,它讓你想象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生自由朗讀,想象描述。
3、師:是啊,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詠柳》是一幅色彩鮮艷,意境深遠的畫,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各種形式朗讀古詩。(意境優美是古詩的特點,想象是古詩的主要表現形式,在想象的漫游中引導學生走進古詩,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也為有感情朗讀打下基礎)
五、體會情感
1、師:我們常說,詩以言志。詩中的色彩,描寫的景物都和詩人當時的心境有關系,心情好的時候,筆下的景物都詩那么有生氣,那么明麗;悲傷憂愁不得志的時候,筆下就顯得蕭瑟灰暗。所以了解詩人寫詩的背景,就能更深的體會詩人的情感,更好的讀懂一首詩。
2、師:昨天我們每個同學都去搜集了關于詩人賀知章的資料,并且動手做了一張資料卡片,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看看大家都了解了哪些信息?(課外鼓勵學生大量搜集資料,閱讀資料,使學生對離我們生活較遠的古詩和詩人有更多的了解,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培養了學生有效利用語文資源的意識。在做資料卡片的過程中學生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了創造性地選擇,也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交流了這些資料,你對作者有了更多的了解,能體會作者當時的情感嗎?
4、再次多種形式朗讀,配樂讀。(情感是古詩的生命,通過了解背景體會詩人的情感,進而使古詩的學習進入了更深的境界。在一次比一次深的理解中,營造出那種臺階似的情緒場,學生也一次次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情感達到了高潮)
六、總結學法。
師:剛才我們用了什么方法學習了這首古詩?學生總結,并板書:理解詩意。想象詩境體會情感
七、拓展閱讀。
剛才我們借助工具書及查閱的資料理解詩的意思,然后展開想象感受了詩的意境,還通過了解詩人寫詩的背景,體會了詩人的情感,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下面的這首詩李商隱的《柳》,可以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學詩貴在積累。補充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既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又使學到的方法得以遷移運用。對于這首詩的理解感悟也不求人人深入,旨在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
1、匯報學習成果。(機動)
2、搜集與春天有關的詩文。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9
馬茂元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吹降。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絳”,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赌鲜贰氛f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里把柳條說成“綠絲絳”,可能是暗用這個關于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絳”,“綠絲絳”引出了“誰裁出”,最后,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制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里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么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我想,這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采蓮賦》)之類的詩句。碧玉在古代文學作品里,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象到這美人還未到豐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系的。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詠柳》,感受歌曲優美、流暢的情緒。
2、能夠大膽地表現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3、喜歡用黃梅戲的花腔調式進行演唱。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制作有關春天的ppt,有花、草、樹、人等等。
2、有關歌曲的音樂。
3、與歌詞相關的圖譜。
4、一張柳樹笑了的圖片。
活動重難點:
學唱歌曲《詠柳》。
能用黃梅戲的花腔調式進行演唱。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幼兒聽《春天在哪里》做動作。
可以是隨歌詞創編的一些動作,也可以拍拍肩、拍拍腿等一些活動的動作。動作要簡單,幼兒都愿意參加為主。
2、欣賞有關春天的圖片,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
3、欣賞歌曲《詠柳》。
4、出示圖譜,學唱歌曲《詠柳》。
5、根據圖示,師幼共同演唱。
6、根據教師暗示,幼兒自己演唱。
活動反思:
《詠柳》是賀知章所寫的,這首詩通過贊美嫩綠多姿的柳樹來贊美春天,歌頌春風給大地帶來了一派生機。 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直接記憶一首古詩的難度要比一首歌要難很多,所以將本次活動進行了改編,利用幼兒喜歡的歌唱來記憶。本次活動對幼兒來說非常的新穎,是一種全新的活動形式,采用的是黃梅戲的演唱方式,幼兒第一次接觸戲曲,特別感興趣。本節活動的難點就是在熟悉古詩的基礎上,能用黃梅戲調歌唱出來。對此,我運用了圖譜讓幼兒很快的掌握節奏,并通過演唱讓幼兒感受到黃梅戲曲調的特點。整個活動讓幼兒對黃梅戲和古詩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同時也對中國的文化了解更多。我想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要挖掘更多新鮮事物利用資源來豐富孩子的視野,用孩子喜歡的形式來開展活動,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真正做到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詩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教學重點難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見過柳樹嗎?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2詠柳)全班齊讀課題。
2、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3、同學們看課本插圖,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4、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1)課本插圖: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揮)
。2)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3)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4)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造力”。
3、全班齊讀。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五、指導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剪”字下面是個“刀”不要寫成了“力”。
3、欣賞視頻:詠柳——在線視頻
六、布置作業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3、完成課堂練習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前準備:
1、觀察春天來了柳樹的變化。畫一畫。
2、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老師準備課件。
教學重點:
識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就是蘇醒,就是溫暖,就是繁榮,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鳥的天堂,是詩的故鄉。春天如此美好,有許多詩人都用優美的詩句贊美春天的可愛,你能背出1-2首你學過的與“春”有關的詩嗎?然后指名背《春曉》等詩。聽了這優美的旋律,老師仿佛看到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你聽,窗外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唧唧喳喳地叫著。多好的享受!接下來,老師請你們欣賞一段畫面,看看哪位同學觀察地最仔細,想得最深入
1、初讀古詩,了解大意(邊讀邊出示ppt,邊朗誦)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師范讀古詩。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出示ppt,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認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學習第一、二句。
。1)、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揮)
。2)、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3)、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4)、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3)、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4)、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造力”。
3、反復誦讀,體會感情。
板書設計:
遠觀:一樹高綠絲絳
詠柳近看:細葉熱愛春天
奇想:誰裁出
結論:二月春風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古詩的意思。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學生:找柳樹的葉子或者枝條。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設計意圖:展示收集的柳葉,創設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ㄒ唬┰娙耸窃趺促澝懒鴺涞哪?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ǘ⿲W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三)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評議。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ㄋ模┰僮x“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ㄎ澹⿲W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该x,請其他學生正音。
。ㄆ撸┤帻R讀。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動腦又動口,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互讀、互評,引導生生對話!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一)指導第一、二句。
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熬G”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ǘ┳宰x第三、四句。
1、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造力”。
(三)自由誦讀,體會感情
多美的柳樹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讓人喜愛?你準備怎樣讀這首詩,讓別人聽了確實感到很美。你可以在書上做上記號(輕聲、重音)
4、能背的站起來背。
【設計意圖: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詩歌的.情境,激發學習的興趣,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剪”字下面是個“刀”不要寫成了“力”。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主人”的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小組討論怎樣記,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五、作業設計
1、寫生字詞。
2、默寫古詩。
3、回家找找描寫春天的詩歌、散文、對聯、童謠、歌曲,寫在采集本上。
【設計意圖:通過寫生字詞,鞏固基礎知識,通過搜集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能力。】
板書設計:
碧玉——一樹高
詠柳 萬條——綠絲絳
細葉——誰裁出
春風——似剪刀
人教版古詩《詠柳》的教案 篇14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現在正值春季,萬物復蘇,大地一片生機勃勃,不光是人們和小動物們有了變化了,連樹木也開始發芽,這些都是幼兒平時隨處都能觀察到的,本次教學就是從幼兒的生活出發,選擇他們周圍的一個特定的植物-柳樹展開教學,使他們不僅會演唱歌曲,而且能夠對歌曲所表達的含義有一定的了解,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詠柳》,感受歌曲優美、流暢的情緒。
2.能夠大膽地表現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3.喜歡用黃梅戲的花腔調式進行演唱。
教學準備:
1.制作有關春天的ppt,有花、草、樹、人等等。
2.有關歌曲的音樂。
3.與歌詞相關的圖譜。
4.一張柳樹笑了的圖片。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詠柳》。
教學難點:
能用黃梅戲的花腔調式進行演唱。
教學過程:
1.導入教學。
幼兒聽《春天在哪里》做動作。
可以是隨歌詞創編的一些動作,也可以拍拍肩、拍拍腿等一些教學的動作。動作要簡單,幼兒都愿意參加為主。
2.欣賞有關春天的圖片,引出本次教學的主題。
師:"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這個問題開始本次教學,幼兒較容易進入狀態,大班幼兒已經對季節有一定的認識了,所以,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又會對接下來的問題充滿好奇。)師:"現在,你們說一說春天都有些什么樣的變化?我們一一看春天的變化。"(先進行一個提問,讓幼兒能夠對春天的變化有些回憶,在進行第二個提問,讓幼兒對春天有一些鞏固,回答起來也容易的多。幼兒的回答會有很多種,例如:小草綠了,小花開了等等。最主要的是在最后一個放入一張大樹就可以了,讓幼兒自己說出樹發芽了。)師:"你知道哪些樹呢?"(例如:松樹、桂花樹、柿子樹、橘子樹等等)如果沒有幼兒說出柳樹,教師可以接著說:"老師也知道一種樹,他叫做柳樹,你們認識它嗎?"(引出接下來的環節)
3.欣賞歌曲《詠柳》。
師:"你們知道嗎,有一位詩人他寫了一首詩來贊美柳樹,贊美春天的美麗,名字叫做《詠柳》,你們想知道他是怎么說的嗎?"(先讓幼兒對詩有一些了解,教師對詩的內容進行講解,再帶領幼兒念一遍,讓他們對詩有一個初步的記憶過程。也能夠豐富教學的形式。)師:"你們知道嗎,有人把這個詩變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它是怎么唱的。"(教師用一種神秘的語氣說出來,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聽的時候也能夠認真些。)
4.出示圖譜,學唱歌曲《詠柳》。
教師出示相關的圖譜(綠色的石頭、柳樹、許多綠絲帶、細長的葉子、問號、兩個手指、剪刀):"看見這些你想到了什么呢?"(幼兒的回答肯定是和圖片上畫出來的是一樣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進行指導,在他們說出一個答案后,加以修改變成歌詞了。)
5.根據圖示,師幼共同演唱。
師:"我們一起來唱一遍吧,春天多美呀,春天的柳樹更美啦,我們要把自己最喜歡的感覺唱出來,好嗎?"(這只是為了讓幼兒更能夠接受、愉快地演唱,演唱完了之后要進行一些表揚。這時的演唱教師就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暗示的動作,讓幼兒學一學。)
6.根據教師暗示,幼兒自己演唱。
師:"現在,老師把這些圖片全部都拿走了,看一看誰最厲害,能唱出來的呢。"(難度加大,開始的第一遍教師要帶領幼兒共同演唱,暗示的動作要做的明顯些,讓幼兒容易記,之后的幾遍就可以只做動作不演唱了。)師:"小朋友們唱的真棒,看,柳樹姑娘被你們一夸,好開心啊,它都笑了呢。"(增加幼兒的信心,對他們所學的進行肯定,之后就會更愿意學習了。)
7.結束教學師:"我們再唱一次,夸一夸柳樹吧。"(最后再對歌曲鞏固一遍)
8.延伸教學:幼兒自己可以將會念的詩用黃梅戲的方法演唱給小朋友們或者爸爸媽媽聽。
教學反思:
《詠柳》是賀知章所寫的,這首詩通過贊美嫩綠多姿的柳樹來贊美春天,歌頌春風給大地帶來了一派生機。 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直接記憶一首古詩的難度要比一首歌要難很多,所以將本次教學進行了改編,利用幼兒喜歡的歌唱來記憶。本次教學對幼兒來說非常的新穎,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采用的是黃梅戲的演唱方式,幼兒第一次接觸戲曲,特別感興趣。本節教學的難點就是在熟悉古詩的基礎上,能用黃梅戲調歌唱出來。對此,我運用了圖譜讓幼兒很快的掌握節奏,并通過演唱讓幼兒感受到黃梅戲曲調的特點。整個教學讓幼兒對黃梅戲和古詩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同時也對的文化了解更多。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要挖掘更多新鮮事物利用資源來豐富孩子的視野,用孩子喜歡的形式來開展教學,讓幼兒成為教學的主人,真正做到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