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繪本教案(精選2篇)
幼兒數學繪本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圖表是為了使收集的資料一目了然而畫的表,是包含了系列數學知識并且鍛煉邏輯思維的活動,而且涉及到以現有材料為基礎做出決定或預想未來的過程。于是我就選取了這本圖書中的部分內容設計了這節大班數學活動,讓孩子們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潛移默化地學習“圖表”,更讓幼兒學會觀察、想像和推理,進行饒有趣味的數學思維和探究。
活動目標
1.體驗通過協商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樂。
2.運用計數、分類等方法嘗試統計。
3.能看懂統計圖,知道圖表所表達的意思。
重點難點
通過幾種圖表的觀察,嘗試根據收集的資料繪制圖表。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具有計數、排序、復合分類、簡單統計等數學知識經驗。
2.環境準備:教學PPT、記錄紙、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情景導入
1.故事:《送給惡貓的禮物》在一個農場的小倉庫里住著15只老鼠,小倉庫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好吃的、好喝的。15只老鼠在這個小倉庫里吃吃喝喝,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惡貓的出現,惡貓給它們留下一張紙條,上面惡狠狠地寫著:我要把你們一個一個全都吃掉!
2.幼兒討論對付惡貓的方法
誰來過了?惡貓想要吃掉老鼠,老鼠們害怕極了,你們能想個辦法幫助老鼠嗎?
二、說一說,初步感知統計
1.第一次表決統計
?出示鎖和羽毛的圖片:他們把鎖代表重的禮物,把羽毛代表輕的禮物,你覺得在貓的脖子上掛重的東西還是輕的東西?你們會怎么選?(排隊)
?老鼠的決定: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們是怎么選的,選擇掛重東西的老鼠有幾只?選擇掛輕東西的老鼠有幾只?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小老鼠用排隊的方法來投票,選擇掛重東西的一隊有5只老鼠,選擇掛輕東西的一隊有10只老鼠,10比5多,所以,老鼠們決定掛輕的東西。
三、逐層深入,再次感知統計
1.第二次表決統計
出示襪子、電筒和哨子的圖片:他們用襪子代表有味道的禮物,用電筒代表會發光的禮物,用哨子代表能發出聲音的禮物。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們是怎么選的,選擇有味道的老鼠有幾只,選擇會發光的老鼠有幾只,選擇有聲音的老鼠有幾只?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小老鼠用栗子來投票,一顆栗子代表一只老鼠,選擇有味道的老鼠有1只,選擇會發光的老鼠有5只,選擇有聲音的老鼠有9只,老鼠們決定掛輕的有聲音的東西。
你們會怎么選擇呢,我這里有三張圖片和一張表格,你覺得這三張圖片應該放在表格的什么地方便于我們投票統計呢?(粘貼)
出示鈴鐺和鬧鐘圖片: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們是怎么選的,選擇鈴鐺的有幾只老鼠,選擇鬧鐘的有幾只老鼠?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小老鼠用符號來投票,一個圓圈表示一只老鼠,選擇鈴鐺的老鼠有11只,選擇鬧鐘的老鼠有4只,11比4多,所以老鼠們決定用鈴鐺做禮物。
四、觀察圖表,知道表達的意思
1.老鼠們設計的圖表越來越難,我怎么也看不明白,現在想請你們幫我看一看,告訴我小老鼠在統計什么?是怎么統計的?
2.幼兒分組觀察圖表,教師指導
3.個別幼兒分享
小結1:原來你們通過觀察發現,圖表的一側是調查的對象,另一側是數字。兩者對應看能清楚的表示統計結果。
小結2:小老鼠運用排隊的方法,用栗子投票的方法,用畫符號的方法,用圖表的方法進行投票統計。我們用實物統計需要一個一個的數,用圖表統計一眼就能看出數值的大小。
五、經驗遷移、嘗試統計
1.轉眼就要過冬了,小老鼠要開始儲存食物了,你覺得老鼠們會儲存什么食物呢?
2.分組嘗試統計
3.個別幼兒分享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是節選自數學繪本《避開惡貓的方法》,主要是為了讓幼兒了解統計的方法,嘗試用圖形、數字進行統計,并對圖表進行分析解讀。本次活動一邊學習一邊進行操作體驗,如第一次的排隊統計,第二次嘗試集體設計圖表,用粘貼進行投票,在幼兒對圖表認識得到基礎上很快分析出實物圖表,第三次通過自主學習觀察畫面分析柱狀圖表,圖表的一側是調查的對象,另一側是數字。在孩子通過是梧桐表和柱狀圖表的分析,嘗試設計統計圖表,整個活動層層遞進。
幼兒數學繪本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熟悉表示順序的序數。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會根據方向及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動準備:
1.繪本《真正的魔法師》ppt課件。
2.排序操作卡、十個魔法師的圖片。
3.幼兒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
認識序數1——10。
活動難點:
區別數與序數的概念。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主題。
出示繪本畫面1,認識十位魔法師,講述他們要參加“真正魔法師考試”,激發幼兒興趣。
(二)學習根據方向及第幾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導幼兒為十位魔法師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隊,并邊指邊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說出大個子魔法師的位置。熟悉表示順序的序數。
2.教師講述第一輪考試的要求,出示圖書館書架,引導幼兒找到裝著鑰匙的書。
3.出示畫面2、3,引導幼兒看看魔法師考試的情況,說說哪些魔法師找對了,為什么。
4.教師講述第二輪考試的要求,出示出示畫面4法術柜子,引導幼兒先來找一找下數第六個抽屜里的9張法術明信片。
5.逐一出示畫面5、6、7、8、9,引導幼兒說一說剩下的魔法師們第二輪考試的情況。
6.教師講述第三輪考試的要求,并出示畫面10,引導幼兒說一說從左邊開始數第10件衣服的正確位置。
7.出示畫面11,說一說第一個找的魔法師有沒有找對,為什么?
8.出示畫面12,說一說大個子魔法師有沒有找對,為什么?
9.講述畫面13、14、15關于大個子魔法師到達玩偶之國的經歷。
(三)幼兒操作
教師為每一位幼兒準備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兒操作。
活動延伸:
讓幼兒說一說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數,將操作卡投放到區域中,供幼兒區域活動時繼續鞏固序數的內容。
活動反思:
這是一本畫面優美,故事動人,具有魔力的繪本。本活動以繪本為載體,以數學活動為主,將繪本與數學活動有機結合,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作為線索串聯整個活動,在平時的數學活動中,通常講到序數,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這樣的概念,其實這是不全面的。在這本繪本中就有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序數不是指絕對位置,而是指事物間的相對位置,即根據基準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隨之變化。如同樣都是第3,可是從上邊數和從下邊數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還有,同樣都是5,從前邊數第五和從后邊數第五表現的位置也不一樣。像這樣,把握事物空間、時間、位置的相對性,在解決與序數有關的問題上起著重要作用。讓幼兒感受到繪本領域的多面性,激發幼兒對數學繪本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