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春天里的活動教案(精選2篇)
大班語言春天里的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兒歌,感受春天的美麗,初步認識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學習用適當的詞語更換詩歌中的某些名詞。
活動準備:
1、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對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根據兒歌內容制作的掛圖,也可將樹芽、柳樹、桃花、蝴蝶、青蛙、小朋友的形狀做成磁性教具。
活動過程:
1、欣賞詩歌。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季節?你們從什么地方看出是春天?啟發幼兒從柳樹發芽了、小草長出來了、花兒開放了、蝴蝶飛舞等春天的特征,談談自己對春天的認識。
(2)教師朗誦詩歌。在朗誦的同時,指點圖片上的景物,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讓幼兒感受句子的韻律和節奏。
(3)教師采用邊念詩歌邊表演的方法和幼兒一起學念詩歌,注
意引導幼兒理解“吹綠”、“吹紅”、“吹醒”、“吹來”等詞的含義。
春風為什么能吹綠了柳樹?春風為什么能吹紅了
2、教師與幼兒共同閱讀。
(1)幼兒講述閱讀后了解的故事內容,鼓勵其他幼兒仔細傾聽。
(2)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按正確的思路來閱讀。
小熊買了什么東西?
它背著口袋到哪里去?小熊心里怎么想的?
小熊到家后發現口袋怎么了?
春天到了,小路上開滿了什么?小熊心里怎么想的?
教師邊指導幼兒逐頁翻閱圖書,邊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閱讀、了解圖書內容,著重指導幼兒看懂主要人物活動與故事情節。
3、教師和幼兒討論閱讀重點。
為什么小路上開滿了鮮花?
4、幼兒邊看畫冊邊聽故事錄音。
5、幼兒邊看畫冊邊講述故事。
大班語言春天里的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能邊看節奏圖邊進行演奏,培養節奏感。
2、使幼兒能用節奏樂表現對春天的感受。
3、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跟唱歌曲,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若干三角鐵、小鈴、木魚、沙球、節奏圖、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聽錄音機欣賞歌曲《春天》,感受曲子優美抒情的特點。
2、出示節奏卡,讓幼兒集體練習節奏卡上的節奏型。
3、分聲部徒手練習后,再分組練習四種樂器的節奏型。
4、出示節奏圖,讓幼兒觀察,哪個是三角鐵的節奏?哪個是木魚的節奏?哪個是小鈴的節奏?
5、請幼兒邊看節奏圖,邊持樂器進行演奏。
6、放錄音,幼兒伴隨音樂合奏數遍。
7、指出不足之處,讓幼兒再次練習。
8、小結幼兒上課情況,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