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的教案(精選7篇)
要下雨了的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吧、嗎”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在有史以來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
【學習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
【導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提示課題
1、聽錄音,讓學生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2、同學們聽到這些聲音,知道了什么?(板書:下雨了)
3、下雨了,自然界有變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變化呢?學習了《要下雨了》這篇課文,同學們就會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識。補上課題:要下雨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生字用圓圈畫出來。
2、同桌同學互查生字讀音。
3、分段接讀,糾正字音。
三、朗讀課文,感悟文意
1、小白兔是怎樣知道要下雨了呢?在小組內分角色練習朗讀。
2、燕子、小魚、螞蟻都說了什么?分別請扮演這些角色的同學來朗讀。
3、大家替他們想一想,這時候燕子什么心情?讀讀說說。
例: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李老師正忙著( )!
( )正忙著( )!
3、小魚、螞蟻什么心情?請其他的扮演者再讀課文。
4、通過聽讀,大家討論一下,要下雨了,你知道什么啦?
5、小白兔知道了嗎?他是什么做的?怎么說的?齊讀最后一段。
6、小白兔的想法前后一致嗎?下雨前,小白兔自己有什么感覺呢?
7、請學生再分角色朗讀。
8、學了這篇課文,誰能解釋一下,要下雨了,燕子為什么低飛,小魚為什么游到水面,螞蟻為什么要搬東西?
9、你們還知道下雨前有什么現象嗎?
四、課后延伸,練習背誦
1、同學們,要下雨了自然界會發生變化,那么要晴天了自然界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請大家去讀課外書,找一找答案。
2、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五、實踐作業
要下雨了的教案 篇2
師:課文一開始告訴了我們什么內容?
生:告訴了我們小白兔在山坡上,彎著腰割草。
師:(在黑板上邊畫邊說)同學們看,這就是小白兔割草的山坡,這時小白兔發現了什么呢?
生:小白兔發現天陰沉沉的。
師:對,“天陰沉沉的”是什么意思?
生:是天色很陰暗的意思。
師:(出示小白兔的畫片)于是,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這時候,他看見了什么?
生:一只小燕子從他頭上飛過。
師:(邊說邊板畫)正在這時,一只小燕子從他頭上飛過。你能看出小燕子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燕子飛得很低。
師:你怎么看出來的?
生:小燕子從小白兔的頭上飛過。
師:對,看得真仔細。這時候,小白兔也發現了。小燕子平時飛得很高,現在怎么飛得這么低呢?他覺得很奇怪,小白兔是怎樣做的?(生讀第2自然段)
師:現在,同學們都是小白兔了,一只小燕子就從你的頭上飛過,快喊呀!
生: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
師:小白兔往前一看,又看見了什么?要用書上的話說。
生:小魚都游到水面上來了。
師:(邊畫邊說)這是池子,池子里有魚。你發現小魚與平時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小魚平時在水面下,今天都游到水面上來了。
師:小白兔跑過去,是怎樣問的?
生:小魚,小魚,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呀?
師:小魚把什么消息告訴了小白兔?
生:小魚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了小白兔。
師:他還告訴小白兔什么了?
生:還告訴小白兔快回家吧,小心淋著雨。
師:很好。同學們看小魚的話是分幾句說的?
生:是分兩句說的。
師:第一句告訴了小白兔什么?
生: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我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
師:對,原來下雨前,不光陸地上很悶,水里也很悶。小魚在水里悶得很,會是什么樣子呢?下面我們來當一當小魚,用手做水面。大家都到水里來,在水里悶得很,憋住氣,快游到水面透透氣。(學生隨老師演示)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在水里悶得很,很難受,而游到水面上來透透氣,就舒服多了。誰能這樣說:“下雨前小魚游到水面上來,是因為……”
生:下雨前小魚游到水面上來,是因為他們覺得水里很悶,想透透氣。
師:小魚還對小白兔說了什么?
生:你快回家吧,小心淋著雨。
師:這種朋友間的關心,多好呀!
師:在回家的路上,小白兔又看到了誰?
生:他看見路邊有一大群螞蟻。
師:(畫兩只螞蟻)大家看,這是誰?
生:螞蟻。
師:這是多少螞蟻?
生1:一大群螞蟻。
生2:不對,這才兩只螞蟻。
師:那多少才是“一大群”呢?
生:很多。
師:(畫一大群螞蟻)小白兔看到這一大群螞蟻是怎樣做的?
生:他把“要下雨了”的消息告訴了螞蟻。
師: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會怎樣對螞蟻說呢?
生:螞蟻,螞蟻,你們快回家吧,小心淋著雨。
師:(邊畫邊說)大家看螞蟻背后背著什么?頭上頂著什么?
生:他們的糧食。
師:哪位同學知道為什么下雨前螞蟻要往高處搬家呢?
生:因為下雨時,水由高處往低處流,如果螞蟻的家在低處,水一沖下來,就會把他們的家淹了。
師:同學們自己讀第7自然段,邊讀邊想:是小白兔告訴螞蟻要下雨了,還是螞蟻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
生:是小白兔告訴螞蟻要下雨了。
師: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我從“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了螞蟻”這里看出來的。
師:那螞蟻告訴小白兔什么了?
生:我們已經知道要下雨的事情了。
師:想一想,螞蟻說“是要下雨了”,也就是“要下雨”這個消息怎么樣?
生:是對的。
師:(邊說邊畫)正在這時,天空響起了一陣雷聲。嘩,嘩,嘩,雨下起來了。同學們看,雨點大嗎?……不一會兒,地上就出現了小水洼,這雨下得怎樣?
生:雨下得很大。
師:不光大,還怎樣?
生:還很迅速
師:可以說這場雨下得又大又急。我們在讀雨的聲音“嘩,嘩,嘩”的時候,要讀出雨下得又大又急的樣子。
師:下雨前,小白兔也發現了一種現象,他當時不知道,你知道嗎?
生:他覺得天陰沉沉的。
師:對,下雨前,自然界中還有許多和平時不一樣的現象呢!這就需要同學們去觀察,去了解,我們比一比誰知道得多,好嗎?
要下雨了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腰、坡"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空、悶"的讀音。
2、能借助圖片、聯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陰沉沉、潮濕、悶得很"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和感嘆句;能分角色讀好課文的對話。
4、嘗試在對話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飛、小魚透氣、螞蟻搬家"這些自然現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初步產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詞語的意思;讀好對話,并能在對話中提取相關信息,了解一些小動物在下雨前的表現。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今天老師想請同學們先來聽一段聲音(播放雷雨的聲音片段),引導學生說說聽到的聲音。
2、這轟隆隆的雷聲告訴我們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要下雨了)那除了雷聲下雨前還有哪些特殊的現象會發生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3、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學生書空說筆畫)
二、自主學習
1、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畫生字并標清自然段序號。思考:小白兔在哪里?在干什么?
2、認讀生字:
腰、坡、沉、伸、潮、濕
呢、空、悶、消、息、搬、響
(1)指名讀(帶拼音)(2)指名讀(去拼音)
(3)開火車認讀(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強調多音字:空(kong)天空、(kong)有空
悶(men)悶熱、(men)納悶
(5)做游戲"摘蘋果"
(6)認讀詞語,指名讀、齊讀
山坡、彎腰、割草、潮濕、雷聲
有空、透氣、連忙、消息、響起
一大群、搬東西、陰沉沉、轟隆隆
3、思考:小白兔在哪里?在干什么?(學習第一自然段)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齊讀第一自然段
當時的天氣如何?陰沉沉(理解:烏云密布,光線很暗,天氣很悶)
三、合作探究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2——9自然段,小組合作討論完成以下問題:
1、是誰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在文中圈出來。
2、找一找他們在下雨前都在干什么?為什么?
交流反饋:
1、有小燕子、小魚、大螞蟻
2、(1)小燕子在低飛捉蟲(板書),因為空氣潮濕,蟲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飛不高。他們倆是怎么說的呢?(分角色朗讀對話)
那是要下雨了嗎?小白兔相信了嗎?(不相信)從哪里看出來的?
引讀:"是要下雨了嗎?"(疑問語氣,表明小白兔不相信)
(2)小魚都游到水面上來了,因為——"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我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板書)
理解"悶得很","悶"是一個會意字,其字形外圍很像一扇門,里面是一顆心被關閉在門內,所以很憋悶,可組詞"悶氣、悶熱"。(指導朗讀)這次小白兔相信了嗎?(有點相信)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白兔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從"連忙、跑"看出來。
(3)這時小白兔看見了誰?(一大群螞蟻)他會對螞蟻們說什么?(學生自由說)
螞蟻們知道要下雨了,他們在干什么呢?
"正忙著搬東西呢!"(板書)
(4)句式練習:我正忙著捉蟲子呢!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正、呢!(學生練習造句)
(5)通過這三次對話小白兔是徹底相信要下雨了,只見他加快步子往家跑,一邊跑一邊喊——"媽媽,媽媽,要下雨了!"正在這時"轟隆隆,天空響起了一陣雷聲。嘩,嘩,嘩,大雨真的下起來了!"(引讀,指導朗讀,語氣又快又急)
四、說說你的收獲
1、學生自由說一說。
2、除了課文中的小動物們,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在下雨前有特殊的表現?(課件展示圖片)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大自然是非常奇妙的,雖然它不會使用我們人類的語言,但它會用動物、植物們的行為和特性向我們展示著它的神奇奧秘,希望同學們都能做一個(仔細觀察)的孩子,只有這樣你才能發現大自然的奧秘。
六、檢測評議
1、讀句子,注意讀出句子的語氣。
2、給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3、選字填空。
七、課后作業
1、要晴天了,自然界又會發生哪些變化呢?請你閱讀課外書或者詢問爸爸媽媽找一找答案。
2、請你觀察一種小動物或者小植物,寫一則觀察日記。
八、板書設計
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飛捉蟲
小魚——出水透氣
大螞蟻——忙著搬家
仔細觀察——善于發現
要下雨了的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出示課件,學生說出看到的畫面。
2.放錄音,學生說出聽到的聲音。
3.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看圖。
2.學生自由讀,畫出本課要學會的生字。
3.出示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A.指名讀B.開火車讀C.打亂順序分組讀D.齊讀
4.記憶生字。(學生交流記字的方法)
三、再讀課文,師生互議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師范讀課文,生體會,評議。
3.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議,糾正錯誤。
4.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指導書寫嗎吧等6個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發音。
2.學生口頭組詞,理解字義。
3.全班交流,掌握結構。
4.教師范寫,生描寫,說筆順。
5.展示學生寫的字,評議。
五、鞏固生字
出示帶生字的句子,學生讀。
1.我們一起玩吧!
2.你寫作業了嗎?
3.今天天氣很好。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分段讀。
2.小組合作,討論:這篇課文讀懂了什么?有不同標記畫出小白兔與小動物們的對話。
3.課件演示小白兔與小燕子對話情景。
A.指名讀,并評議。
B.師指導讀呢!句子。
C.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D.表演讀。
4.課件演示小白兔與小魚、螞蟻對話的場景。
A.指名讀,并評議
B.男、女生分角色讀。
C.同桌互讀對話,互相評議。
D.學生自由合作讀。
5.小組合作討論:聽了小動物的話,小白兔是否相信天真的要下雨了。
6.師引導學生體會,說出小白兔心理變化過程。
7.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頭飾)
二、指導背誦課文
1.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
2.表演童話劇:《要下雨了》
三、拓展延伸
學生談一談哪些動物在下雨前有異常的活動。
四、布置作業
把這篇課文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16 要下雨了
燕子 低飛
小魚 游到水面
螞蟻 搬東西
小白兔
要下雨了的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和6個詞語。認識割、翅、膀、珠、忙、淋、連、雷8個字。
2、初步地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詞語和會認字,讀準字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讀準生字和會認字的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下雨了
讓學生讀:下雨了。
2、板書:要用紅筆寫。
讓學生讀:要下雨了。
3、提問比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說的是將要下雨了,還沒有下,要是將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說雨已經下起來了。)
二、啟發激趣。
下雨前大自然給我們傳來一些信息、仔細觀察一下,我們會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現象。下雨前會出現什么自然現象呢?你們想到想知道?
三、初讀課文內容。
1、請學生借助拼音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邊讀邊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標出生字和會認的字。標出的生字和會認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同學互讀生字和會認字,比比誰讀得最準確?
4、電腦出示生字、詞讓學生讀。
①出示:
②出示:生字不帶拼音。
③出示會認字:
yāo
要
④出示詞語:小兔彎腰直起捉蟲飛得高往家跑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聽聽他們讀音是否正確?
6、課文中出現了幾種小動物?(燕子、魚、螞蟻)
7、課文中出現了幾幅圖?(4幅)電腦出示四幅圖,讓學生看圖說一說。
8、再讀課文內容,找出每幅圖相對應的自然段。
第一幅圖:(1、2、3段)
第二幅圖:(4、5、6段)
第三幅圖:(7段)
第四幅圖:(8段)
9、通過初讀課文,從課文中你知道了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現象?
板書:低飛
游到水面
搬家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知道下雨前會出現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這三種自然現象,并初步知道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課文內容,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現象。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一些動物下雨前活動現象產生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1段:
1、自己輕聲讀第一自然段: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2、提問:小白兔為什么直起身子不割草了呢?
天氣很悶時會讓人感到怎樣?(由于空氣潮濕感到不舒服)
3、請一名同學讀第一段,一名同學帶上小白兔的頭飾做動作。
4、在小白兔做的動作中,有兩個正相反的動作,你們看出來了嗎?在書上用畫下來。
(彎、直)
5、正確流利地朗讀第一段。
二、學習2、3段:
1、小白兔直起身子時,看到什么?電腦出示第一幅圖。
2、燕子和平時一樣嗎?(不一樣)從哪兒看出來的?(燕子平時飛得高,而現在飛得低)。
3、燕子為什么要低飛呀!第幾自然段告訴我們的?指名讀這段,其他同學聽一聽,燕子說了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4、哪句話與燕子低飛有關系呢?讀一讀,畫一畫。
你能用因為所以說說燕子為什么低飛呀?
出示電腦投影:因為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
讓學生練習說一說。
5、分角色朗讀課文。
①同桌同學,一個當燕子,一個當小白兔練習朗讀。
②請一組對讀。
③教師指導:
小白兔長到了小燕子說了些什么?它是用什么樣的語氣說的這些話呢?(大聲喊)想想應該怎樣讀呢?應讀出問話的語氣,自己試試。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小燕子是怎么回來的呢?指名讀。小燕子飛不高的原因是什么?(燕子低飛是為了捉蟲子)自己試著讀讀最后一句話。
④師生配合,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教師讀旁白,男生當小白兔、女生當燕子。
三、總結學法:
1、抓住燕子為什么低飛這個問題,認真讀課文2、3段。
2、找出燕子低飛的原因,畫下來,抓住燕子說的話邊讀邊想什么意思。
3、燕子說的哪句話與燕子低飛有關系。
讓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
4、分角色朗讀課文2、3段。
四、小組討論學習4、5、6段。
五、學習4、5、6段。
1、小燕子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電腦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嗎?
①讓學生出聲讀讀這句話。
②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小白兔對燕子說的話半信半疑。)
③教師指導學生讀出疑問的語氣。
3、電腦出示2個句子:
讀讀這2句話,說說有什么不同?
書中用的是都為什么?
4、電腦出示第二幅圖,看到小魚都游到水面上來了,小白兔說了什么話?這此話該怎么讀呢?跑過去問說明了什么?(小魚的行為跟平時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緣由。)教師指導朗讀這句話,速度稍快些,讀出急切、疑問的語氣。
5、小魚是怎么說的呢?指名讀,其他同學聽聽燕子說了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6、哪句話與小魚游出水面有關,讀一讀,畫一畫,用因為所以說說小魚為什么游出水面?
出示電腦投影:因為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
(1)分小組讀課文4、5、6段。
(2)分角色讀課文。
(3)教師指導讀。
7、你能說說小魚游到水面的原因?
(小魚生活在水里,平時水中的空氣夠用,但要下雨了,水中的空氣少,小魚在水里覺得很悶,所以小魚要到水面上透透氣。)
讀小白兔的問話應讀出急切、語氣親切。當讀到第三句話時,要讀出對小白兔的關心。
(4)分角色學生練習讀,練后指名讀。
六、學習第7自然段。
2、這時小白兔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小白兔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還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了螞蟻,從這兒可以看出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
3、螞蟻在干什么呢?為什么要往高處搬呢?
電腦出示第三幅圖。
4、指名讀第七段,學生邊聽邊想,是小白兔告訴螞蟻要下雨了,還是螞蟻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
七、學習8、9自然段。
1、電腦出示第四幅圖,聽了螞蟻的話,小白兔是怎樣做的?他一邊跑一邊喊什么?(教師引讀)
2、正在這時候,一陣雷聲,嘩嘩嘩,到此為止就下起來了。這雨下得怎么樣呢?齊讀第9自然段。教師指導讀大雨真的下起來了中的真的要加強語氣來讀。
3、教師重點指導第8自然段,語速稍快,特別要讀出小白兔急切的語氣。
八、分角色朗讀全文,學生帶著頭飾可以進行表演。
九、總結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要雨了會出現什么自然現象嗎?用一句話說一說。
2、除了書上的這三種自然現象,你還知道有哪些下到此為止前的自然現象。
3、老師希望你們像小白兔那樣看到不明白的事情多問別人,還可以到書中去尋找答案,老師想念你們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板書: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并能正確地書寫。
2、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9個生字,并能正確、規范地書寫。
教學難點:
教師指導學生寫好兔、彎
教學過程:
一、分角色朗讀全文。
二、學習生字。
(一)鞏固生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讀讀本課的9個生字。
2、同桌同學互讀生字,比比誰讀得準確?
3、出示電腦讀詞語讓學生讀。
4、教師用顏色考考同學們。
(二)巧記字形,了解字義。
1、學生自己分析字形,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用組詞的方式理解字義。
2、請小老師講解:
3、請小老師講解:
兔:tù兔字上面是刀部,中間是扁口,下面是撇、豎彎鉤點。組詞:小兔子。
彎:wān用小兒歌幫助記憶:一點一橫長,兩豎在中央。一邊一個點,弓字在下邊。組詞:彎月、彎腰。
直:zhī用學生認識的真字來記,去掉八字底就是直字,注意里面三個橫。組詞:一直直起。
得:dē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雙人旁,右邊用部件來記,上面是旦字,下面是寸字,合真情為就是得。組詞:飛得低,跑得快。
呀:yā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牙字加上口字就是呀字。組詞:好呀。
高:gāo
用順口溜的方法記:一點一橫長,口字頂房梁,大口張著嘴,小口往里藏。組詞:高大,飛不高。
捉:zuō用學過的足來記,左邊加上提手旁,就是捉。為什么捉是提手旁呢?因為捉東西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組詞:捉蟲,捉人。
呢:nī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口字旁,右邊是尸和,合起來就是呢字。
往:wǎng
左右結構的字,用住字多加一撇就是往字。也可以用主字加上雙從旁就是往字。組詞:來往,
三、寫字教學:
1、學生觀察生字的重點筆畫在田格中的位置,觀察后再描一描,邊描邊記住重點筆畫的位置。
2、學生在描紅的基礎上在書中空白田格中試著獨立寫一個。寫后與范字進行比較,修改!
3、學生把認為難寫的字提出來:兔、直、彎。
4、教師指導書寫
(1)教師指導兔字。
①實物投影打出帶田格的兔字。
②學生觀察范字。讓學生說說重點筆畫的位置。
③教師范寫兔字。邊寫邊講:寫在田字格上半格,扁口最后一筆寫在橫中線上。撇在豎中線上起筆,豎彎鉤的豎壓在豎中線上,最后一個小點千萬不能丟。
④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⑤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書寫的兔子
⑥評改!
(2)教師指導寫彎字
①電腦打出帶田格的彎字,讓學生觀察占格位置。
②學生邊說占格位置,教師邊板書:亦這部分要寫在橫中線上邊,第3、4筆的兩個小豎分別寫在豎中線的兩側,第2筆橫稍
>下一頁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要下雨了》教學設計七,希望對你有幫助!
要下雨了的教案 篇6
—、文本教學解讀
《要下雨了》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話。課文通過“燕子低飛、魚游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介紹了下雨前燕子、小魚、螞蟻這些小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發生這些現象的原因。課文共9個自然段篇幅較長,但層次清晰。學生可以圖文對照讀故事,在朗讀中了解下雨前動物們的一些活動現象,同時激發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1.識寫生字。
本文共有13個生字要求會讀、7個生字要求會寫。
13個生字都是合體字,大部分是形聲字,可以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記字形,并在讀文中隨文識字。多音字“空”,文中出現了不同讀音組成的詞語“空氣、有空”,要指導學生將字音讀正確。
認讀“腰、伸、搬”3個字,宜在詞語里認識。在自己身體上找一找腰部的位置,做一做“伸腰、搬東西”的動作,從而將音、形、義結合起來進行學習。
認讀“坡、沉、響”3個字,宜聯系生活識記。出示圖片,根據圖片語境組成“山坡、下坡、坡路”等詞語讀一讀,聯系生活并借助圖片感受“陰沉沉”,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響”的意思。
認讀“潮、濕、消、息”4個字,宜在詞語中認讀。引導發現“潮濕”都是“三點水旁”,再說說生活中潮濕天氣的具體現象有哪些,進一步了解詞語的意思。“消息”的“息”在詞語中讀輕聲。
認讀“悶”字,這個字既是形聲字,又是會意字。觀察字形發現與“心”有關,通過溯源了解“悶”外形很像一扇門,里邊的一顆心被關閉在門內,所以很憋悶。出示“悶氣、悶熱”等詞語認讀,強調字音“mēn”。
認讀“呢”字,這是一個輕聲字,宜在句子中認讀。
“直、呀、邊、呢、嗎、吧、加”7個要寫的生字,有5個是帶有“口字旁”的生字。“口字旁”所在位置不同,書寫也有區別。“呀、呢、嗎、吧”的“口字旁在左邊略小。書寫在左上格,封口橫壓橫中線;“加”的“口字旁”在右邊略大,位置居中。“呢”重點指導第7筆撇收筆在豎中線,第8筆豎彎鉤貼近豎中線起筆。“直”不宜寫太寬,中間三個短橫間隔均勻且不能碰到橫折,末筆長橫要寫得長而穩。
2.朗讀課文。
鼓勵學生嘗試借助拼音朗讀課文,重點指導讀好“呀、呢、嗎、吧”這4個語氣詞,以及其所在的問句和感嘆句,在朗讀中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意思及情感,從而讀出所要表達的語氣。另一個朗讀重點是分角色讀好小白兔與其他動物之間的對話。關注提示語“大聲喊”及小兔子的動作“跑過去、一邊跑一邊喊”等詞語,也可以從體會小白兔的心情入手,如:從跟燕子對話時疑惑不解,到跟小魚對話時半信半疑,再到與螞蟻對話時完全相信,最后往家跑時十分著急。語氣由心生,把自己當成童話中的小動物體會動物當時的心情,每個角色在說話時就有了自己的特點。
3.遷移運用。
《要下雨了》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清晰的層次,通過小白兔與燕子、小魚和螞蟻的三次對話展開故事情節。三段對話的表達方式基本相似:“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小魚,小魚,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呀?”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用這樣的句式問一問螞蟻:“螞蟻,螞蟻,呀?”再如燕子和螞蟻回答小白兔的句式:“我正忙著捉蟲子呢!”“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讓學生聯系生活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誰)正忙著(干什么)呢!”在理解帶有“呀”的問句和帶有“呢”的感嘆句的基礎上創設情境,聯系生活或者補充閱讀其他動物下雨前的表現,試著用這樣的詞語說幾句話。
二、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3個生字,學寫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空”的讀音,積累詞語“彎著腰、陰沉沉的、潮濕、悶得很”等。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在故事情境中分角色朗讀,讀好對話中問句和感嘆句,并聯系生活嘗試運用。
3.借助插圖,用圖文對應的方式,在對話中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發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提取信息,讀通課文
1.聽教師讀課文第1自然段,想:故事里有誰?他在哪?在做什么?
預設一: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
(1)出示山的圖片。結合圖片找到哪里是山坡。
(2)看字形,發現“提土旁”,出示詞語“上坡、下坡、坡路”結合圖片讀詞。
(3)識記“腰”:指一指身體哪個部位是腰部。
(4)指導朗讀。
要點:師問生答,讀順長句。
小白兔在干什么?——小白兔/在割草。
小白兔在哪割草?——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白兔怎么樣在山坡上割草?——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
預設二:天陰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1)出示下雨前烏云密布的圖片,感受下雨前天陰沉沉的景象。
(2)讀這個分句,把天空陰沉沉的情景讀出來。
(3)做一做彎腰和伸腰的動作。
提示:通過做動作感受兩種動作不同,理解“伸”的意思。
(4)指導朗讀。
提示:學生先一個分句一個分句練習讀,再朗讀一個整句。
2.繼續聽讀課文,圈畫動物名稱。
(1)聽教師接著讀課文,把課文中出現的小動物名稱用橫線畫出來。
(2)交流課文中都有哪些小動物。
3.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準。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那段話多讀幾遍。
板塊二分角色朗讀
1.讀小白兔與燕子的對話(第2、第3自然段)。
要點:
(1)關注小白兔說話的語氣——大聲喊。聯系生活經驗體會“大聲喊”。
(2)讀出小白兔心中的疑問,可以拿小燕子圖片在學生頭頂飛過,請學生當小白兔問一問燕子,從而讀好“呀”的問句。
(3)識記“潮濕”,觀察偏旁,聯系生活說一說還有哪些地方有“潮濕”的現象。
(4)分角色讀課文,讀出燕子低飛與下雨之間的因果關系。
2.讀小白兔與小魚的對話(第4、第5、第6自然段)。
要點:
(1)“是要下雨了嗎?”讀好帶“嗎”的問句,讀出小白兔滿心的疑問。
(2)強調“有空”中“空”的讀音。
(3)識記“悶”字,觀察字形,發現“悶”外形很像一扇門,里邊的一顆心被關閉在門內,所以很憋悶。
(4)分角色讀課文,讀出小兔子和小魚對彼此的關心。
3.讀小白兔與螞蟻的對話(第7自然段)。
(1)強調“消息”的“息”在詞語里讀輕聲。
(2)識記“搬”字,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3)分角色讀課文,并嘗試說說小白兔與螞蟻的問話。
小白兔看到路邊有一大群螞蟻,他連忙跑過去問:“,,?”
4.讀一讀,演一演。
(1)出示課文插圖,創設對話場景,同桌分角色練習讀課文。
提示:回顧剛才讀文時“疑問”“感嘆”的語氣,把自己當成故事里的動物。
(2)小組合作讀,評一評,哪個小組讀得好,總結經驗,找出不足。
(3)帶頭飾,加動作,配合課文插圖演一演。
板塊三拓展閱讀,遷移運用
1.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有預報天氣的本領?
2.補充“蜘蛛、青蛙、雞”等動物在下雨前的一些行為表現。
(1)蜘蛛預報天氣——蜘蛛會趕在下雨前結個豎著的網,因為平掛著的蜘蛛網容易被雨沖壞。你如果發現蜘蛛編織豎著的蛛網,就預示著可能要下雨了。
(2)青蛙預報天氣——青蛙喜歡陰涼潮濕的地方。天快下雨的時候,氣壓下降,濕度增加,空氣中的水分多,青蛙的皮膚得到充分濕潤,它覺得特別舒服,經常會“呱呱呱”叫起來。
(3)雞預報天氣——雞因為沒有汗腺所以很怕熱。下雨之前往往比較悶熱,這時候雞喜歡待在涼快的地方。如果發現雞不出窩或待在樹陰下,十有八九要下雷陣雨了。
3.想一想如果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這些小動物,他會怎樣向他們提問,這些小動物又會怎樣回答小白兔呢?同桌之間練習用這樣的句式問一問,答一答。
“蜘蛛,蜘蛛,呀?”“要下雨了,。”
4.指名展示,評一評。
要點:根據動物下雨前的行為表現提出問題。回答時能說清楚動物有這樣表現的原因。如:
“青蛙,青蛙,你為什么呱呱叫呀?”
“要下雨了,空氣中的水分加多,我的皮膚得到充分濕潤,真是太舒服了!”
板塊四鞏固識字,學寫漢字
1.出示課后“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開火車讀一讀。
2.試著用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說一句話。
3.指導書寫。
(1)范寫“直”,教師邊示范邊提示書寫要領,強調字的整體不宜寫太寬,中間三個短橫間隔均勻且不能碰到橫折,末筆長橫要長而穩。
(2)范寫“邊”,提示“力”要偏右。“走之”注意平捺不要寫得太斜或太短,要托住右邊的“力”字。
(3)指導書寫左右結構的字。
①觀察“呀、呢、嗎、吧、加”,發現“口字旁”的位置不同,書寫也有區別。
②提示“呀、呢、嗎、吧”的“口字旁”在左邊略小,書寫在左上格,封口橫壓橫中線;“加”的“口字旁”在右邊略大,位置居中。
③范寫指導“呢”第7筆撇收筆在豎中線,第8筆豎彎鉤貼近豎中線起筆。其他4個生字可以自主嘗試書寫。
要下雨了的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6個生字和7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下雨前一些小動物的異常表現。
【教具準備】
雨點形的生字卡片。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好對話,特別是指導讀好帶有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的句子。
【教學設想】
一、復習生字
春雨就要落下來了,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
抽學生讀生字,讀準確的將卡片送給他,注意:
悶、陣、伸──前鼻韻。
嘩──第一聲。
偏旁、結構。
二、學習課文
1、談話導入:
夏天的時候,下雷陣雨之前,天氣會怎樣?我們會有什么感覺?下雨之前,小動物又會有什么變化呢?
2、自主朗讀課文:
昨天我們已經知道了,文中寫到了哪幾種小動物在下雨前的變化?(燕子、小魚、螞蟻)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擇你們最喜歡的一種小動物,美美地朗讀,然后研究一下,他在下雨前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這樣。
3、交流分析:
⑴ 精講小魚:
① 讀好小兔的話:
比較讀:
小魚,小魚,你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啊?
小魚,你怎么有空出來啊?
自由地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點撥:
兩個小魚說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讀時連起來。
今天──說明小魚平時在水里游,今天表現不同──游到水面上來了,很奇怪。
(板書:魚游水面)
看圖:
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樣的?
(眉毛上翹,眼睛瞪大,耳朵豎起,手指點著)
學著這樣的表情讀:
小魚,小魚,你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啊?
② 讀好小魚的話:
說說讀小魚的話時,特別把哪個詞說成重音?
悶得很──也可以說很悶很悶,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假想:
捏住鼻子,閉上嘴巴、眼睛試著沉入水底,體會透不過氣來的難過,與透了氣以后的輕松。
再讀:
悶得很難過透口氣輕松快。
要下雨了:
因為要下雨了,所以悶得很,透透氣,游到水面上來了。
③ 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⑵ 小燕子:
半扶半放,讓學生朗讀、理解。教師點撥。邊做動作幫助朗讀。
(板書:燕子低飛)
⑶ 螞蟻:
小白兔這個消息是從哪里的來的?
聯系上文。第一次不太相信,從哪句話看出來?讀一讀。
第二次相信了,從哪里看出來?
螞蟻知道要下雨了嗎?螞蟻的話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這下,小白兔完全相信了,一邊跑一邊喊
(讓學生接下去,讀出焦急的語氣)
4、分角色朗讀課文:
排一個課本劇,選演員。
選出演員,全班配合讀敘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