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教案集合(精選7篇)
環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世界資源環境問題。
2.使學生知道不良飲食給環境帶來的影響
3.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不良飲食給環境帶來的影響
教學難點:養成勤儉節約環保的好習慣
教學設計:
一、引入
當今和未來世界人類面臨資源匱乏、河流污染、空氣渾濁、垃圾成山等資源環境問題的威脅。其實,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注意,一些良好的環保習慣就養成了。也許環保習慣可以從餐桌上開始,我們可以用"吃"來傳達對地球的關愛。
(板書課題:飲食與環保)
二、學習新課
中國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可見糧食對于人類是何等的重要。
同學們想一想:
1.你平時是否注意節約糧食?
2.你身邊有沒有浪費糧食的現象?
師生共同談論交流。
3.暢所欲言
1998年我國首次頒布了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營養寶塔",提供了合理選擇食物的指南。
想一想: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營養寶塔"告訴了我們什么?
你的飲食是怎樣安排的,你認為合理嗎?
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
三、小結
為了環保,我們要食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食品。
環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2
人口與環境教育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及特點,明確人口、資源、環境之問的關系,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含義,提高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之問關系的能力。
3.體會人口、資源、環境之問的關系,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國的資源國情是本課重點。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是本課難點。
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我國資源國情資料,思考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帶來的危害。
學生:查閱資料。
教學設計
一、設置疑問,導入新課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親;她是保護這些生命得以成長的本源;她蘊藏著一切現代文明;她象征著我們最本質的財富。地球一一她是我們永遠不變的希望,是我們世代延續的生機,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小結:要善待地球,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二、教育活動
活動一: 世界地球日 的來歷
板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我們共同的家園
你知道 世界地球日 的來歷嗎?你了解現在地球的處境嗎?
思考舉例:
(1)人們迫于生存毀林開荒,亂采濫伐,破壞植被等;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
(2)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實行計劃生育;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
(4)根據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運應該無外乎兩種:一種是人類的覺醒,愛護地球,共同創造美好家園;一種是任現狀惡化下去,最終使人類失去生存的空間。
原因: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十分嚴重。
板書:
2.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既不能做它的奴隸,無所作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對大自然隨心所欲地發號施令。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相處。
活動二:開動腦筋,描繪明天
人類的明天將是什么樣子呢?悲觀主義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響了警鐘。人們承認面臨著嚴重危機,但是可以通過共同的努力戰勝它,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板書: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其實質都是發展問題。在今天,人口的劇增、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危機已經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人們的共識。
板書: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
出示材料: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和國家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我國社會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所提出的目標和任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請你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為這次討論會寫出主題發言要點。
小結:
(1)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2)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3)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狀況不容樂觀,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4)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為實現人與自然相處和諧,就必須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而不能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來換得經濟的一時發展。只有實施可持續發展,才能做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那么,請同學們課后認真思考一下,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板書設計〕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我們共同的家園
1.我國的資源國情
2.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
環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3
主題來源:
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社會因素中,環境對學生心理具有極大的影響作用。有段古文這樣寫道:“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這短短數語,表明了周圍環境對人的影響之大。因為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學生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的教室中度過的,所以教室環境的好壞能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心理,而從一個教室環境的布置反映出一個學校的整體面貌。教室布置在教學情境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一環,它具有欣賞、教學及創作的功能,若能發揮得當,更能激勵人心,鼓動、激勵學生之功用。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教室里環境問題的種類,以及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影響。
2、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你身邊的小事做起。
3、通過各種活動,學生了解解決教室環境問題的方法,開展創建綠色教室行動。
活動課時:2——3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
一、引出話題
師:學校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學生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的教室中度過的,所以教室環境的好壞能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心理,而從一個教室環境的布置反映出一個學校的整體面貌。你們知道我們教室里有沒有環境問題?如果有,有哪些?
學生小組討論。
二、確定活動內容
根據學生討論環境問題,同時結合《環境教育》六年級下冊P29上圖,啟發學生歸納到以下幾個主題:
1、噪聲問題
2、光污染問題
3、垃圾問題
4、粉塵問題
5、其它
三、根據學生的討論主題,結合自己的喜歡的情況進行分組。
四、各小組根據自己的主題,制定活動計劃、。
師重點指導:(出示活動計劃的表格)第一欄內填寫組員分工情況,第二欄內寫下小組成員討論出的活動步驟與策略,第三欄內確定活動所用的方法……
小組活動
活動主題:
活動地點:
活動方式:
時間安排:
小組分工:
活動準備:
第二階段:
1、各小組按各自的主題進行活動
2、老師及時了解各組學生活動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第三階段:
1、各小組交流活動所得
2、全班一起討論如何解決教室里的環境污染,怎樣創建綠色教室?你為創建綠色教室做了些什么?
各組展示一些有特色的成果。
3、說說活動后的體會。(先由說代替寫,在說的基礎上再過渡到寫體會)
環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穿的衣服面料和生產過程。
2.使學生知道服裝的制作過程給環境帶來的影響。
3.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服裝的制作過程給環境帶來的影響
教學難點: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教學設計:
一、教學引入
21世紀,流行著各種各樣舒適隨意、色彩斑斕的服裝,在服裝的大千世界里,服裝的面料五花八門,日新月異,教案《四年級上學期環境教育教案》。有純棉,純毛,純絲,純麻制品,有皮革裘皮制品,還有化纖,尼龍制品.
(板書課題:穿衣與環保)
二、學習新課
1、請同學們帶著以下的問題觀察:
你身上穿的衣服一般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
你知道它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嗎?
2、試著講述一件棉質衣服的生產過程。
師生共同談論交流。
3、暢所欲言
化纖產品本身具有不可降解性,特別是合成纖維,其廢棄物回收成本高,燃燒后
污染空氣,廢棄后不易降解,會造成土質惡化。
想一想:
化纖服裝的制作過程個資源,環境帶來了哪些影響?
我們怎樣穿衣才是環保的?
三、小結
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盡量少丟棄未穿舊的衣服。
妥善處理好舊衣服,捐贈或二次利用。
四、作業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未來的衣服將是什么樣的?請你把想法寫一寫。
環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5
教學目標:
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懂得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提高環保意識,激發熱愛祖國、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自覺投入到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之中去。
教學重難點:
充分認識保護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確其迫切性和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密切關系,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扔臟物,不踐踏草坪,不隨意摘花摘葉。
教學策略:寓思想性于整個活動過程之中。
教學過程:
一、背景音樂《春天在哪里》
輕快的音樂,喚起我們對美的向往;甜美的歌聲,激發我們對祖國、家鄉、學校的熱愛。同學們,春天來了,讓我們去領略一下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看,青山綠水相伴,鳥語花香相隨。這么美麗的自然風光,令我們振奮,但,是誰在隨地吐痰,亂扔臟物,踐踏草坪隨意摘花摘葉呢?破壞了這怡人的環境。
二、活動深入:
1、參觀校園。
2、尋找到被同學破壞的環境
資料1: 每年地球有16000萬公頃的'森林要消失,同時將約有600萬公頃沙漠急劇擴展。如此發展下去,現在的良田再過500年將流失得干干凈凈。
資料2:據科學家統計,全球每年有50億噸的二氧化碳污染著我們,甲烷、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也在劇增。
資料3: 由于人類常常往河里倒垃圾、排廢水,使河道阻塞、水質變臭,魚類也在迅速減少。
主持人: 由于環境被污染,我們的生存正受到嚴重的威脅。同學們,我們該怎么辦?
齊答:面對環境污染,我們——未來的主人決不能袖手旁觀,決不能任其發展。
主持人: 對,保護綠色生命,要從我做起。
朗誦:
一滴水流進長江,變成了洶涌的波浪; 一個浪打進東海,變成了澎湃的汪洋;
保護綠色生命,裝點出祖國的春天。 廣闊的田野更綠更美;
小河的流水更清更甜。 這是環保的功績, 這是環保的恩賜。
主持人: 你們看——水清清,天藍藍,大地春回光燦爛。
你們聽——田野里,笑聲歡,動植物們喜開顏……
主持人: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保護自己的家園、愛護美麗的學!钡幕顒又腥グ,保護綠色生命,要從我做起。
三、活動結束。
環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6
教學目的:
1、了解水污染、水體污染、水體污染元的含義,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
2、理解水體富營養化的原因、過程及其防御措施
3、了解水污染的防治原則及其含義
重點難點:水污染的類型、水體富營養化
教學方法:讀書指導法
教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利用價值,危害人體健康和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2、水體的自凈能力
物理凈化:混合、稀釋、揮發、擴散、沉淀等
化學凈化:氧化還原、酸堿反應、分解、凝聚等
生物凈化:水生動植物和微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等
3、水體污染物水體污染源
4、水污染的類型
。1)化學性污染
、贌o機污染物質:酸、堿和一些無機鹽類;主要是污染使水體的PH之發生變化,阻礙水體自凈作用,還會腐蝕船舶和水下建筑物
、跓o機有毒物質:重金屬中具有潛在長期危險的物質-汞、鎘、鉛、砷等元素
③有機有毒物質:化肥、農藥、多環芳烴、芳香烴-人工合成,很難被分解
、苄柩跷廴疚镔|: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酚、醇等,在微生物作用下能分解,但需要大量的氧。
⑤植物營養物質:主要指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中的含氮、磷等營養物質,以及農田排水中殘余的氮磷物質。
、抻皖愇廴疚镔|:主要指石油對水體的污染,尤其是海洋采油和郵輪事故
。2)物理性污染
、賾腋∥镔|污染: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和泡沫塑料。懸浮物質影響水體外觀,妨礙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的融入,對水生生物不利。
②熱污染:來自工業的冷卻水,沒經過處理,直接排入水體,可能引起水溫升高,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質毒性增加等現象。
③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礦藏的.開采、核試驗和核電站的建立,使放射性廢水、廢物增加
。3)生物性污染生活污水,特別是醫院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污染水體后,往往帶入一些病原體生物,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5、世界水日: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6、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體健康
(2)對工農業生產的危害7、水體富營養化水體富營養化主要是指水中含有較多的有利于植物生長的營養元素氮和磷。植物主要是藻類等浮游水生植物,一旦氮磷達到一定的濃度,藻類就會瘋長,他們聚集漂浮在水面上,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華赤潮不僅發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也發生在溫帶甚至寒帶地區,尤其是封閉的港灣更有利。
水生植物瘋長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只是水中的含氧量不足;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強,也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所以水中的浮游動物就因缺氧而死亡。
8、水體富營養化的治理措施
。1)防止營養成分進入水體;
。2)控制水體中的藻類繁殖
①實施“禁磷”
、诳刂妻r田污染
③污水處理采用蒸餾、電滲析、離子交換等化學方法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進一步控制污水中的氮、磷的排放量
、苋斯にw凈化⑤植物凈水
二、水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防治的原則:預防、治理和管理預防主要是指通過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減少到最小量。治理是通過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確保污水在進入自然水體前,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管理就是對污染源、水體及處理設施的管理。
2、清潔生產:是指將綜合預防的環境策略持續應用于生產過程、產品和服務中,以便減少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性。
3、清潔生產的特點
(1)清潔生產提倡的是以預防為主
(2)清潔生產體現的是集約型的增長方式
。3)清潔生產體現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4、常用的污水處理方法基本方法
環境教育教案集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什么是"過度包裝"。
2.使學生知道過度包裝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危害
3.使學生增強節約意識,改變不合理的消費觀念
教學重點:了解什么是"過度包裝"。
教學難點:過度包裝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危害。
教學設計:
一、教學引入
當今和未來世界人類面臨資源匱乏、河流污染、空氣渾濁、垃圾成山等資源環境問題的威脅。其實,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對商品進行合理而適度的包裝,可以在運輸,儲藏過程中避免商品受到損傷并便于消費者攜帶。但超出了保護商品,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板書課題:過度包裝浪費大)
二、學習新課
1.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商品,記錄它們的包裝有幾層,是否屬于過度包裝。
2.想一想,過度包裝會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哪些危害。
3.我們用計算來看一下過度包裝的危害,
生產8億件包裝盒耗費紙張多少萬噸?
需要砍伐直徑10厘米的大樹多少萬棵?
3.暢所欲言
分小組討論,選擇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長購買的商品,分析其包裝的合理性,并提出合理,環保的包裝建議。
三、小結
我們要認識到過度包裝的危害,自覺杜絕過度包裝,為保護環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