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閱讀教案(精選4篇)
托班閱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復述故事,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2、培養孩子在集體前大膽、完整地講述故事。
3、認讀重點字詞:輕手輕腳、爭先恐后。
活動準備:
幼兒繪本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1、出示繪本,老師帶來了一本書,這本書你們在閱讀區看過了,你們能不能告訴老師書里講的是關于什么的故事?鳥窩里長出了小樹苗后,會發生什么事情?
2、引導幼兒閱讀電子書,理解故事情節發展(通過提問和討論引導幼兒對故事情節進行大膽猜測,在師生共度中理解情節發展)
二、重點解讀,理解故事情節。
1、引導幼兒閱讀第4、5頁,認識故事主人公。
(1)師:鳥窩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小結:鳥窩里有鳥太太和鳥先生。春天,鳥先生用干草和泥土筑了個又大又結實的鳥窩,鳥太太就蹲在窩里孵他們的蛋寶寶。(過渡語)有一天,鳥太太在鳥窩里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是什么呢?
2、引導幼兒閱讀第6、7頁,發現鳥窩里長出小樹苗。
(1)鳥窩里發生了什么奇怪的事?(鳥窩里長出小樹苗)
(2)當鳥先生和鳥太太發現鳥窩里的長出小樹苗后,表情是怎么樣的?
(3)小樹苗葉子長得怎么樣?(體驗“躥”的動作)
小結:“天哪!”鳥太太驚叫起來,原來鳥窩里長出了一顆小樹苗,葉子綠綠的,肥肥的,正一個勁地往上躥呢。
3、引導幼兒閱讀第8—17頁,猜測鳥窩里長了樹會出現什么問題。
(1)鳥窩里長出了小樹苗會出現什么問題?(小結:小樹苗會慢慢長
大,鳥窩會被撐破的,鳥太太不能順利孵蛋。這可怎么辦?)(過渡語)其他動物知道了這件事它們會有什么辦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第8、9頁:
師:這是什么小動物?它想了什么辦法?
小結:“快把它砍掉,要不,它會把你們的鳥窩撐破的。”螳螂先生舉起了大鐮刀。
師:鳥太太同意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可憐的小苗苗,瞧它長得多好呀!”鳥太太趕忙撲上去阻攔。
(過渡語)螳螂先生的辦法是砍掉小樹苗,這樣小樹苗就會失去生命,所以鳥太太不同意。現在甲蟲先生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想了什么辦法?
(3)第10—13頁:
師:甲蟲先生的辦法是什么?
小結:“那你們就得搬家,不然鳥窩很快就會被小樹苗戳出個大窟窿的。”甲蟲先生說。一會兒,它開了輛大卡車來。
師:鳥太太和鳥先生有沒有同意?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可鳥先生和鳥太太說什么也不愿意離開他們辛辛苦苦筑的窩。
(過渡語)甲蟲先生的辦法是讓鳥先生和鳥太太搬家,可鳥太太和鳥先生不愿意離開自己的辛辛苦苦筑的窩,所以它們都不同意。
(4)第14—17頁:可是小樹苗一個勁的往上長,眼看就要把鳥窩撐破了。這時鳥先生著急了,他說“天啊,這樹苗可不能碰壞了我筑的窩呀。”可鳥太太卻說:“可誰也不許碰壞了我的樹苗苗!”這可怎么辦?(過渡語:圖書看到這兒,我們知道了鳥窩里長出了一棵小樹苗。鳥先生要保護鳥窩,鳥太太要保護小樹苗,這可怎么辦?)
三、引導幼兒自由閱讀自己的小圖畫書。
1、師:小朋友能不能想個既可以保護鳥窩,又可以保護小樹苗的好辦法,幫助鳥先生和鳥太太呢?
2、師:小朋友幫助它們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看看書上的小動物最后想了什么好辦法?那么等會兒請小朋友坐到桌前閱讀自己的小書。
3、教師提出閱讀要求:
師:在閱讀時,老師要提出三點要求:
(1)保持安靜,注意閱讀的姿勢。
(2)閱讀時要按頁碼順序往下翻閱,認真觀察畫面,像剛才和老師一起閱讀那樣看看書中的小動物表情、動作怎樣,想象一下它們好像在說什么,在干什么。
(3)帶著老師的問題閱讀:小動物想了什么好辦法?后來鳥窩里和小樹苗發生了什么變化?你在書中哪一頁看到,請你記住這一頁的頁碼,等一會兒跟大家一起分享、討論。
4、幼兒自由閱讀,教師巡回指導。及時了解幼兒的閱讀情況。
5、集中交流分享閱讀中幼兒的想法:
(1)小動物想到了什么好辦法?
(2)鳥窩和小樹苗發生了什么變化?
小結:這個辦法真好。不僅保護了鳥窩讓鳥太太安心孵出了可愛的小鳥寶寶,而且小樹苗也在大家的精心照顧下茁壯成長。在剛才的閱讀過程中,老師發現你們都能仔細閱讀圖畫書,認真的觀察畫面。同時我們知道了只要記住頁碼,按照頁碼就能很快的找到我們需要的畫面并把它和大家分享。(過渡語)下面請小朋友看著老師的大書,聽老師完整的講述一遍故事。
四、請幼兒看大書,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1、這本圖書看完了,你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么?
2、小結:小朋友很棒,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小結一下幼兒的想法)老師也很喜歡這個故事。這是一個充滿愛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動物之間都是互相關心愛護,同時他們也把愛的溫度傳遞給了小樹苗,讓小樹苗能茁壯成長。小樹苗長大后更多的小鳥能在上面筑窩,這是多美的畫面呀!這么好的一個故事,我們可以把它講給爸爸媽媽或好朋友聽,跟愛我們的和我們愛的人一起來分享,一起感受愛的溫暖。
五、延伸活動:把圖畫書《鳥窩里的樹》投放在閱讀區,幼兒自由閱讀。
托班閱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
知道刷牙的作用及刷牙的好處,并養成良好的習慣。
材料準備
《刷牙歌》音樂、大書、牙刷、牙膏、杯子、小松鼠的圖片。
教學過程
1、故事講解
(1)介紹故事的名字:小松鼠的刷子
(2)帶著問題聽故事:小松鼠的刷子是什么刷子?
(3)講述故事
2、閱讀大書,看圖回憶故事
(1)、故事講完了,小松鼠的刷子是什么刷子?
(2)、看圖回憶大書:
翻開第一頁,松鼠媽媽送了什么東西給了誰?你們說小松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P2,小松鼠在想什么?
P3、P4、P5,它用都刷子刷了哪里?都適合嗎?(先讓幼兒自己回答,再看書對照)
P6,結果試了試牙齒
P7,是刷牙的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最后,它知道了這把刷子的用處高興嗎?
3、一起交流、一起實做
(1)、你在家里刷牙嗎?你是怎么刷牙的?
(2)、糾正個別幼兒不正確的刷牙姿勢:
讓我們一起學著小松鼠的樣子,一起刷牙好嗎?拿牙刷來實做,讓幼兒更能體會拿著牙刷的感覺。
(3)、幼兒一起來模仿小松鼠刷牙。
刷牙歌:“上刷刷,下刷刷,里刷刷,外刷刷,牙齒牙膏香香起泡泡,泡泡洗凈小嘴巴,再把泡泡吐出來,再用清水漱漱口。”自然地結束…
托班閱讀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托班孩子對于大的動物形象的圖片、書籍較感興趣,而繪本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圖畫,我們旨在通過把這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把圖畫展示給孩子看,聲情并茂的講述故事,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后的東西。讓托班孩子初步的嘗試閱讀,用感興趣的動物來感受生活中的自己。我們開展托班繪本閱讀的專題以來,孩子們通過每期的《嬰兒益智畫刊》,每期都有孩子感興趣的麥麥狼、叮當豬、點點鼠等動物,每次都講述了一個結合生活的安全故事,孩子們在看書、講故事的過程中懂得了一些簡單的道理。
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喜歡閱讀的興趣,理解故事內容。
2、會用簡短的話回答老師提問。
3、初步懂得玩的時候不能憋尿。
重難點分析
重點: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會用簡單的語言回答提問。
難點:喜歡閱讀,感受故事帶來的教育意義
教學準備
《憋呀憋》繪本書。麥麥狼動物形象一個,玩具電話一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意圖:營造輕松氛圍,引孩子走近繪本)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一位小客人。讓我們猜猜它是誰?出示麥麥狼形象:今天麥麥狼給小朋友帶來了什么好聽的故事。
二、故事:一邊看書一邊提問
1、看第一副圖片:小朋友,你們看看,麥麥狼它們在干什么?(引導孩子觀察圖書)現在是誰在拍皮球,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我們一起來學學它們拍皮球(師幼一起做做拍皮球的動作)
2、看第二幅圖片:重點引導幼兒觀察麥麥狼的表情:你們覺得麥麥狼它的表情怎么樣?它要干什么?(幼兒自由想象,鼓勵幼兒說出不同想法)教師講出它想尿尿。請小朋友說說如果想尿尿時該怎么辦?(一起做做憋尿的動作,感受麥麥狼的難受)
3、看第三幅圖片:麥麥狼它去尿尿了嗎?你從哪里看書來的?他的臉為什么紅的?(請幼兒模仿麥麥狼憋尿拍球的動作)
4、看第四幅圖片:麥麥狼為什么跑了?它的臉為什么更紅了?叮當豬干什么捂住鼻子?(一起做捂鼻子動作:好臭!)
5、你們覺得麥麥狼它做的對嗎?我們小朋友可不要像它學習呀?要先尿再玩呦!
三、完整欣賞:這個好聽的故事就在這本書上。我們在一起來聽一遍。
教師完整的用書給幼兒講述一遍故事。
四、情景表演:
叮鈴鈴……電話鈴響了,教師拿起電話:咦!有電話來了。哦!原來是麥麥狼打來的。它對我們小朋友說,它已經改正了這個壞習慣。現在它每次要玩之前都先解好小便。他希望我們小朋友也能這么做。現在我們先去解個小便,在一起去外面玩吧!
活動延伸:
將繪本書放在語言區,供幼兒自由取閱。區域活動時教師在語言區組織幼兒一起閱讀,幫助幼兒復習鞏固,增加閱讀興趣。
托班閱讀教案 篇4
一、目標:
1、通過游戲使幼兒知道書要一頁一頁翻看,初步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習慣。
2、能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述自己的認識。
二、準備:
《大嘴巴》大圖書制作。
三、過程:
(一)觀察常見的菜肴圖片,說出名稱。
(二)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一頁一頁翻看圖書。
1、先看封面,這本書的書名叫什么?
2、教師示范,一頁一頁翻看圖書。這是什么?它什么叫?它喜歡吃什么?(請幼兒喂食)
3、小蛙吃了小蟲,力氣大了,它開始唱歌了:小蛙,呱呱呱,我愛蟲子,你愛吃什么?(教師示范)
4、按以上方法學習:小鴨子,嘎嘎嘎,我愛吃小魚,你愛吃什么?
小花狗,汪汪汪,我愛吃骨頭,你愛吃什么?
小花貓,喵喵喵,我愛吃小魚,你愛吃什么?
小朋友,啦啦啦,我樣樣東西都愛吃。
(三)教育幼兒樣樣東西都要吃。
(四)反思:
大圖書的制作是本次活動的亮點,它會唱歌,書中的動物形象可以讓幼兒喂食,同時可供教師生動形象地演示書要一頁一頁翻看,因此,對于年齡小的幼兒來說,活動中教師教具的運用很重要,它具有一定的隱性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