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游到了紙上》教案(精選15篇)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魚缸、罷了、一絲不茍、繡花、揮筆、廠徽、聾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從青年人做事勤奮、精神專注中受到感染,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
2、理解“魚游到紙上”與“游到我的心里”的意思和兩者的關系。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具: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課題)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7課,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來告訴我: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還能用什么詞語來形容?
(二)研讀“畫魚”
過渡:這樣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魚,青年是怎么畫出來的?
1、自由讀課文,找出青年畫魚的句子。
2、交流:
出示“他有時工筆細描--------------”生談體會
(1)、什么是“工筆細描”?讀前半句,哪些詞句能幫助我們弄懂它的意思?
(2)、什么叫“揮筆速寫”?用剛才的方法說。
(3)、課件出示金魚圖,簡單解說:你看,像這樣每一個鱗片、每一條魚紋、每一片鰭都是畫家一筆一筆細細刻畫,這就是工筆細描,而像這樣用簡單的線條,快速地勾畫出金魚的樣子、動態,這叫“揮筆速寫”。
(4)指導朗讀:游到紙上的魚兒,就是這樣畫出來的。(一起讀)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什么畫面?帶著你的想象讀。
3、看到這樣栩栩如生的'魚兒,一個女孩忍不住驚奇地叫起來,叫什么?
(1)、出示“喲,金魚游到了紙上來啦!”
刪去“喲!”好嗎?為什么?讀一讀,比一比。
(2)、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你來驚奇地讀,女生驚奇地讀,全班驚奇的讀。
4、插入想象,說話、寫話訓練。
聽到你們的驚叫,周圍的游客紛紛圍了過來,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有天真可愛的小孩,有和藹可親的阿姨……聽!他們不停地贊嘆著,議論著……你聽到了嗎?他們在說什么?大膽說,在此基礎上,模仿這種句式寫下來。
(三)品讀“看魚”
真是贊不絕口!當你知道他是個聾啞青年時,你腦海中冒出的問題是什么?如果我就是那個聾啞青年,你想問我什么?
1、為什么畫得好?帶著這個問題靜靜地讀課文,有幾句找幾句。
2、交流
(1)、出示“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從來不說一句話!鄙勼w會
①、什么叫“靜靜地看”?你平時是怎么看魚的?和你相比,青年的看顯得更_加_______,更加________?梢杂靡粋什么詞形容?
、、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他就是這樣看魚,看著,看著!他眼前看到的是什么?他的心里想到的是什么?
、、讀:他眼前看到的是魚,心里想到的是魚,心里記著的也是魚,這就是靜靜地看。帶著想象,抓住靜靜一起讀。
(2)、他為什么能這樣專注地畫魚呢?
出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
、、什么叫“忘我”?忘我還體現在哪些字里行間?
、、小結:青年這樣入神地看魚,忘我地愛魚,才讓游客驚奇地發現“魚游到了紙上”。(扣題)
(3)畫得好,還有其他原因嗎?
出示“他告訴我,把學畫才一年多……”
①、生談體會
②、一年中“每個星期天”有多長時間?
③、引讀:這么長時間,不堅持怎能做到?走,我們一起到玉泉看看。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們來到玉泉,只見________。春天過去了,夏天到來了。在一個烈日炎炎的星期天,我們來到玉泉又看見___________。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星期天,我們來到玉泉,還發現___________。一個寒風剌骨的星期天,我們來到玉泉,還會發現____________。)
、苄〗Y:就這樣,從春天到夏天,從秋天到冬天,不論刮風下雨,不論嚴寒酷暑,他都堅持到玉泉看魚,這是一種什么精神?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
四、研討關系
1、正因為這樣忘我地愛魚,正因為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地看魚,以致于閉上眼睛,也能在眼前,在心中清晰地出現魚的樣子,用青年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魚游到了我的心里!
2、“游到了我的心里”什么意思?
3、“游到了紙上” 與“游到心里”是什么關系?你會用關聯詞連接起來嗎?
五、總結延伸
1、這是一個聾啞青年,一年如一日,忘吃飯,忘了回家,忘了時間,忘了自己,可是唯一沒忘有是__________,因為他__________,因為他__________(結合板書),才創造了“魚游到紙上”的奇跡。(扣題)
2、課文學到這兒,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說,你想說什么?想對誰說?
3、總結
六、作業:
1、摘抄生字詞
2、選擇文中描寫聾啞青年的外貌和看魚、畫魚的句子抄下來。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語文人教版第九冊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2、通過學生質疑與解疑,理解課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
教學重點:
理解魚游到紙上和游到心里的關系;培養學生質疑與解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由題質疑,導入課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七課——《魚游到了紙上》。讀了這個課題,你覺得奇怪嗎?(魚怎么會游到紙上)
很好,同學們通過題目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果大家仔細讀讀課文,我們還能提出一些問題。請大家認真地自讀課文,邊讀邊劃,看還能提出些什么問題。
二、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1、學生自讀課文,尋找問題。
2、交流:
你們能說說看,自己通過讀課文提出了多少問題嗎?(學生舉手,匯報自己提出問題的數量,鼓勵提得多的。)
3、大家開動了腦筋,認真地讀了課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這么多問題,真不錯。請你們把自己提出的問題放在小小組中討論一下,看哪些問題大家都提到了,哪些問題你提到了,對方沒提到,或對方提到了,你沒提到。
4、小組討論
說說你提出的問題是什么?(重點的用小黑板出示,非重點的請其他同學簡單回答后解決)
小黑板出示:
、贋槭裁凑f“魚游到了紙上”?
、跒槭裁凑f這是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特別”在哪里?
、蹫槭裁凑f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三、再讀課文,解決疑問。
1、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很有價值,這些問題你們準備怎么解決呢?(讀讀課文,與同學討論)
2、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答案,能解決幾個就解決幾個。
3、學生再讀課文。
4、有些問題同學們已經找到答案了,有些問題也許還沒解決,大家先在小小組中討論一下,看自己的答案與其他同學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問題也可以互相討論。
5、全班交流。
①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
。ㄒ驗檫@位青年畫魚畫得活靈活現,就像在紙上游動。)
、谶@位青年特別在哪里?
(說他特別,是因為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蹫槭裁凑f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a、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從“老是”可以看出他總是這樣;從“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魚看得很入神。)
b、他有時工筆細描,……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毩暲首x。
c、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d、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e、他告訴我,……忘了回家。
、堋跋扔蔚搅宋业男睦铩笔鞘裁匆馑迹克c“先游到紙上有什么關系?”
(“先游到心里”指青年對金魚觀察很仔細,金魚的形狀已清晰地印在他的心里。它與“先游到紙上”是因果關系。)
四、總結全文,歸納學法。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使我們了解到這是一位聾啞青年,但他卻——“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同學們今天學會了從課題和文章內容中發現問題,并通過讀書和討論來解決問題,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運用這種方法來讀懂課文。
板書設計:(小黑板)
、贋槭裁凑f“魚游到了紙上”?
②為什么說這是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特別”在哪里?
③為什么說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堋跋扔蔚搅宋业男睦铩笔鞘裁匆馑迹克汀坝蔚搅思埳稀庇惺裁搓P系?
說課材料:
學生創新意識與質疑能力的培養是五年級的課題研究重點,我所選擇的《魚游到了紙上》這一課正是要展示學生的質疑能力與解疑能力。
《魚游到了紙上》是一篇講讀課文。作者通過寫在西湖玉泉的見聞,贊揚了一位畫金魚的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品質。這篇課文含義較深的詞句較多,要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逐一加以理解,不能輕易地滑過去。其中,理解“游到了心里”的意思以及它和“游到了紙上”的關系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理解這句時可聯系聾啞青年如何觀魚的內容,并啟發思考他為什么要這樣專心致志地觀魚,同時結合“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來體會“游到心里”的含義。
這堂課的主要設計如下:
1、揭題質疑,再尋問題
通過課題,學生提出質疑“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魚怎么會游到了紙上?”鼓勵學生從課文中再找出其他問題。
2、交流數量,討論梳理
找出問題后,讓學生交流他找到問題的數量,表揚他們能積極動腦。請他們在四人小組中討論自己所尋找到的問題,互相補充啟發。
3、歸納重點,再讀討論
四人小組將他們的問題面向全班交流,歸納出幾個重點的問題,非重點的由他們自行解決或相互解答。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讀課文,在讀中理解。
4、全班交流,誦讀體會
通過讀課文,小組討論,學生將自己的答案在全班交流。最后通過誦讀來體會文章的中心。
這其中,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主要表現在:
1、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學生被動參與學習的現象在課堂上屢見不鮮,它是一種低水平、低效率的學習方式,而主動學習是指學生對學習懷有濃厚興趣,發自內心想學,有“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是當前學習創新的關鍵所在,而這堂課的學習方式就是以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為特點,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而且改變學生“迷信權威、死記、死背、死練”為大膽質疑和奇思異想”,保護發展了學生的創造精神。
2、變“書本學習”為“實踐學習”
事實證明,在實踐活動中學習知識,不僅讓學生學得快,而且有利于創新。陶行知說:“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驗;試驗生結論;結論生行動!痹趯嵺`中學生易于遇到新困難和產生新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這堂課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實踐,促使學生養成主動思考、認真分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專家評課:
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
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痹诮虒W中,教師要努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無疑——有疑——無疑——有疑”的循環中探求,從而培養他們的刻苦鉆研精神,提高創新思維的能力。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設疑,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培養追根求源、不斷探索的精神。其次,要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質疑,放手讓學生討論,培養他們好求甚解的精神。崔蕾老師執教的《魚游到了紙上》,就是按照這個要求設計的。
1、崔老師激發學生質疑的興趣從課題開始:“‘魚游到了紙上’覺得奇怪嗎?奇怪在哪里,你想知道什么?”
2、“讀了課文,你肯定還能提出很多問題來。認真讀一讀課文,在有問題的地方做上記號!苯陶叩哪康脑谝龑W生邊讀書邊思考,學會在課文中設疑。
3、自學后交流:“你提了幾個問題?”崔老師沒有讓學生說提了哪些問題。當一個學生說“提了9
個問題”時,崔老師表揚說:“真棒,提問的本領真大!”“再讀讀課文,看還能提出幾個問題來嗎!边@是進一步鼓勵學生認真讀書,大膽思維,變無疑為有疑。
4、小組討論:“把個人提出的問題在小組里交流一下,邊交流邊讀書、討論,看哪些問題通過讀書解決了,哪些問題在小組里解決不了,需要提出來的!边@是讓學生自己梳理問題,學會提有價值的問題,為大組交流做準備。
5、大組交流,讀書解疑。這是解決問題的階段,也是展示學生思維過程的階段。
6、存疑,留作學生課后討論,使學生始終處于“無疑——有疑——無疑——有疑”的循環活動之中。
分析崔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有兩個特點。
1、教師善于在師生、生生互動中,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看似無疑,其實有疑之處進行生疑,從而觸及學生“最近發展區”,引導他們進入思維的高一級階段,也就提高了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
2、問題提出來以后如何解決,教師又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從具體的語境中去找答案,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說自己的感悟,從而又提高了學生的解疑能力。
鼓勵學生在讀書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從讀書中解決問題,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長期堅持這樣做,不僅能形成學生勇于探究的心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了的基礎。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3
一、研讀課文,感受青年的專注精神。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齊讀)魚游到了紙上
1、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想:
(1)課文中一共提到了幾次“魚游到了紙上”它們分別出現在哪里?
1)“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一個小女孩驚奇地叫起來。
2)我把那個女孩說的話寫給他:“魚游到了你的紙上來啦!”
。2)“魚游到紙上”是指什么?
引導學生讀“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出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流動。”
1)什么叫“工筆細描”?請讀有關句子。
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出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
一絲不茍”是什么意思?(一點不隨便,一點不馬虎。)
2)什么叫“揮筆速寫”?請讀有關句子。
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總結:所以“魚游到紙上”是指他畫的魚活靈活現,十分逼真,繪畫技巧非常之高。
。3)魚為什么能有游到紙上?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段落里看出來的?
。ǚ此迹寒斘覇柕健棒~為什么能有游到紙上”時,原本活躍的課堂陷入沉默。顯然,學生對這個問題的指向不甚明確。我趕緊換了一種方式:“為什么這位青年能夠把魚畫得這么生動?”這回,學生略作思考后,馬上就有人舉手了。由此可見,教師不能為了追求教學語言的巧妙有新意,而不顧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問的時候必須明確問題的指向。)
生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 靜靜的看著金魚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由于青年長時間觀察、專注、投入地觀察,所以魚游到了紙上。
現在請大家閉起眼睛,張開你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那位看魚的青年,正十分專注、十分入神地看,簡直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感受到青年的專注了嗎?那么怎么讀才能讀出這感覺來呢?指名朗讀。
。ㄓ蒙鲜龅姆绞街v解以下幾處:1)傍晚“我”路過后院時,他還在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 2)他告訴“我”每星期天都來看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由于青年對待事情的耐心、認真的態度,所以所以魚游到了紙上)
2、再次朗讀課文,體會青年的耐心、認真
引導學生讀一讀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過筆在紙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想一想:“魚游到了心里”和“魚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心”是指什么?為什么魚先游到了青年的心里?游字說明魚的特征在青年腦海中形成什么樣的印象?“先”是指什么先?先字點明了這兩句話的關系是什么?
(魚游到那位青年的心里,是講他認真觀察魚的習性,對魚的特點把握得準,理解得深,魚的神韻已經銘刻在他的心中,然后他再把對魚的認識用心描畫在紙上,這樣他畫的就很有靈性,像真的一樣)
總結:“先游到了心里”是“游到了紙上”的基礎和原因,“游到了紙上”是結果。這位聾啞青年能把魚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是他勤于觀察、專注觀察、刻苦練習的結果。作者贊揚了他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二、談收獲
你從青年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發?
(點撥:可從思想收獲方面談,也可從觀察方法方面談)
思想收獲方面:做任何事情都要勤奮觀察、刻苦練習,才能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聯系課文內容,說說作者和那個聾啞青年是怎樣觀察事物的;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
觀察方法方面:觀察事物要細心、耐心。
。ㄒ龑W生有意識地觀察周圍的事物,并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4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想象理解魚怎樣游到心里和魚游到了紙上,感受用詞的準確與豐富。
2、抓重點詞朗讀,感受年輕人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從語言文字中體會年輕人做事的勤奮與專注。
教學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認讀生詞。
花港、魚缸、罷了、繡花、揮筆、廠徽、聾啞、欄桿、境界、一壺茶、一壺茶、清澈見底、一絲不茍、賞心悅目、融為一體、工筆細描、揮筆速寫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分成幾大部分?每部分講什么?
。ㄗ髡咴谟袢J識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看魚很專注,畫的魚活靈活現。通過筆談,他告訴作者他畫魚那么生動,是因為魚先游到他的心里。)
(看魚畫魚淡魚)板書:看魚畫魚
過渡:上節課我們已經品讀了1、2自然段,知道有許多愛魚的人都喜歡到玉泉觀魚。在這么多觀魚的人中,有一個舉止特別的人,他有什么特別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品讀課文。
二、品讀觀魚。什么叫舉止特別?為什么說他舉止特別?
1、從第三段開始默讀課文。找出年輕人忘我境界的句子,畫上“”。
2、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⑴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a、從哪里看出年輕人忘我境界?板書:忘我境界
b、年輕人忘我境界?(呆呆地靜靜地)點擊在呆呆地、靜靜地底下加上圓點。
c、從這兩個詞你體會到什么?(年輕人看魚非常專注,全神貫注)
d、那“呆呆地”還可以換成什么詞?(認真地、入神地)哪個好,為什么?
。“呆呆地”好,因為呆呆地寫出年輕人看魚時那種如癡如醉的神態。)
d、青年這樣呆呆地看魚是第一次嗎?哪個詞告訴我們?(老是)
e、那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讀這句話。(專注)再指名輕輕地、慢慢地讀這句話。
還有句子寫年輕人忘我境界的嗎?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2)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理解:每個星期天(不管刮風下雨,不管嚴寒酷暑------)
a、從這句話中你們又體會到什么?(年輕人看魚很有恒心,持之以恒,執著,堅持不懈,他完全被魚迷住了)齊讀這句話,讀出專注、耐心的感情。
b、小結:年輕人看魚看得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回家,因為他對魚有濃厚的感情,F在,即使一閉上眼睛,那金魚的一絲一毫、一舉一動都已經映入了他的(心里腦里)拿年輕人自己的話說:這魚已經游到了年輕人的(心里)(板書:魚游到了心里)用上一個詞說,他胸有成竹-----胸有成魚了。
c、作者寫年輕人看魚抓住了什么去寫呢?(神態)
三、歸納學法:
剛才我們是怎樣學習畫魚的?
1、找重點句;
2、理解重點詞;
3、談感受;
4、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過渡:那年輕人畫魚又怎樣忘我的境界呢?現在你能不能像剛才那樣體會年輕人忘我的境界呢?
四、品讀畫魚
1、快速讀課文,找出寫年輕人畫魚的句子,畫上波紋線。
2、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1)你們找到哪些重點詞,動筆圈一圈,與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理解)
(2)點擊“工筆細描”下面加圓點。
。3)工筆細描是什么意思?(用筆工整細致)
年輕人怎樣工筆細描?(像姑娘繡花那樣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的畫下來)(板書一絲不茍)
。4)點擊“一絲不茍”下面加圓點。一絲不茍又是什么意思?(形容做事認真、細致,一點也不馬虎)誰會用一絲不茍說一句話,說明青年的神態、動作。
。5)從這里體會到什么?(青年作畫時全神貫注)
。6)點擊“揮筆速寫”,揮筆速寫又是什么意思?(在較短的時間內,在現現場以簡練的手法把對象的主要特征動態描寫出來)體會到什么?(作畫熟練,作畫技術高超)
、亲髡邔懬嗄戤嬼~又抓住什么去寫呢?(動作)
⑷填空練習,指名回答。
他有時,把金魚的每個部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⑸那我們要讀出這種感受來。齊讀這句話。
3、青年畫的魚這么生動,吸引許多看魚的人。大家看了青年畫的魚,怎么樣呢?你們能找出有關句子嗎?
出示句子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a、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說明了什么?(說明他畫的魚活靈活現,把觀魚的人都吸引過來)
b、他為什么沒有任何反應呢?除了因為他是聾啞人外,還有別的原因嗎?(除了他是聾啞人外,更重要的是他專心致志地畫畫,眼中所見,筆下所畫都是魚,好像和游魚融洽在一起了。)
c、融為一體是什么意思?(融洽在一起,青年畫畫太專注了,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心中只有魚。)
d、看著青年的畫,大家怎樣贊嘆,怎樣議論呢?
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
小結:這年輕人一會兒工筆細描,一會兒揮筆速寫,慢中有快,靜中有動地畫出金魚的每一個動態,畫出金魚的每一個細節。畫出的魚像在水里游一樣,難怪人們說“魚游到了紙上”(板書:魚游到了紙上)
e、現在你們明白“魚游到了紙上”是什么意思嗎?(魚好像在紙上游動一樣)
⑷青年為什么能把魚畫得這么生動呢?(因為他對魚作了細致觀察,對魚的一舉一動非常熟悉,他心中有魚)
、婶~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關系呢?(是因果關系,因為那位青年長期忘我地觀魚,在心中已經有了金魚的鮮明形象,所以才能畫出活靈活現的金魚。鄭板橋畫竹時是“胸有成竹”,現在青年是胸有成魚了。)
從心有魚到紙上“游”魚,我們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樣的好品質?(做事一絲不茍)
四、作者除了對年輕人的神態、動作描寫,還抓住什么描寫呢?(外貌、語言)能找出有關句子來嗎?
外貌:
他高高的身材,長得很秀氣,一對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就像玉泉的水。
語言:
“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你真專心哪!”“魚游到了你的紙上來啦!”“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五、總結,作者怎樣觀察?
發現留意跟蹤筆談
。ㄕJ識)(了解)(敬佩)
看、聽、想、筆談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年輕人做事認真專注值得我們學習。作者細致觀察,能抓住聾啞青年“忘我”的特點,注意積累材料,通過對人物外貌、神態、動作、語言描寫,還注意觀察周圍人的表現,寫出這么優美的文章,也值得我們學習。
六、作業
1、把描寫聾啞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抄下來。
2、小練筆
把圍觀的人議論的情景寫下來。
板書:
魚游到了紙上(果)
看魚畫魚
忘我境界一絲不茍
魚游到了心里(因)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八冊:《魚游到了紙上》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以聾啞青年“特別”的舉止為線索,隨著“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
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逐漸清晰起來。
課文在寫法有兩個特點,一是人物描寫細致入微,對聾啞青年的外貌,“特別”的神態、動作刻畫傳神;二是語言平實而含義深刻,很有啟發性,令人回味無窮。
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從聾啞青年做事勤奮、精神專注中受到感染,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二是學習作者對人物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魚缸、罷了、一絲不茍、繡花、揮筆、廠徽、聾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教學的難點是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教學準備
一是布置學生進行充分預習;二是準備童謠、制作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初知課文內容。
2、品讀重點語句,感受人物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品讀文章,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感悟“游”字的精妙
[課前準備]
童謠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二、初讀
1、讀準生字新詞,讀通句子。
2、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人什么事?
三、檢查生字新詞預習情況
1、指名讀;
2、匯報預習收獲;
3、全班齊讀。
四、品讀語句,感悟人物品質
(一)“游”字的精妙:
出示“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一個小女孩驚奇地叫出來。
1、指名讀;
2、交流驚叫的原因;
3、想象生情,表演感悟;
4、再讀再悟。
(二)畫魚的專注:
出示年青年人畫魚的段落。
1、多形式品讀;
2、范讀想象;
3、交流、感悟青年人的專注與高超畫技。
五、設疑延伸
六、作業
1、摘抄優美詞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聾啞青年人為什么能讓魚兒游到紙上來?
3、小練筆:想象圍觀人議論的情景并描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文,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我心里”的關系,培養勤奮、專注的品質。(重點)
2、學習作者觀宗和描寫人特的方法。(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青年人 地畫畫。他有時 ,把金魚的每個部位 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 ;有時又 很快地畫出金魚的 ,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意外的是,他居然是個 人。
1、完成填空。
2、想想“聾啞人”三個字給你帶來什么思考?
二、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找出青年人畫技高超的依據,理解“魚游到我的心里”。
2、聯系上下文,交流體會“游到紙上”與“游到心里”的關系。
三、文章片斷選讀,加深感受。
四、學習作者觀察,描寫人物的方法。
1、談談文中哪些細節描寫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小組)
2、全班交流。
五、教師總結激勵。
六、作業。
1、把最想對聾啞青年說的話寫下來。
2、搜集“身殘志堅”的感人故事,與別人交流、共享。
3、重讀全文。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27、魚游到了紙上
工筆細描
聾啞青年
(畫技高超) 揮筆速寫
第二課時
27、魚游到了紙上
魚游到心里 魚游到了紙上
(勤奮、專注) (畫技高超)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聾、啞”等生字,通過在文中找到三句跟題目“魚游到了紙上”相似的特殊言語方式體會青年的畫技高超。
2、創設青年是殘疾而畫技高超的認知沖突,培養學生的質疑和探究能力。
3、抓住關鍵詞句理解青年的“忘我”精神,并懂得做事要勤奮、精神專注,只有堅持不懈才會成功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預習探究
1、激趣導入
同學們喜歡觀賞金魚嗎?(生:喜歡)老師向你們介紹一個觀賞金魚的好去處,那就是天下聞名的杭州西湖,那兒有很多地方可以觀魚,最有名的要數“花港觀魚”和“玉泉觀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作者在玉泉觀魚時經歷的事情。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老師板書課題:27魚游到了紙上)
師:請大家一起讀課題
生:(齊讀)魚游到了紙上
2、課題質疑
師:請大家用心想一想,剛才讀到課文題目時,哪個字使你的心觸動了一下,你心里產生了什么樣的疑問?
指名舉手的同學回答。
。▽W生的疑問可能會有:魚是生活在水里的,怎么能游到紙上呢?魚為什么要游到紙上去呢?魚是怎樣游到紙上去的呢?……)
3、預習探究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一個題目就產生了這么多疑問。請同學們帶著這些疑問,打開課本27課,讓我們一起走進《魚游到了紙上》這個故事。
溫馨提示: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找出課文中帶“游”的句子,把這些帶“游”的
句子劃下來標上序號。并想一想這些“游”字分別寫
了魚在哪里游?
3、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
二、合作交流,整體感知
1、師:(幾分鐘后)我發現同學們都已經完成了老師在預習提示中布置的任務。
師多媒體出示:罷 徽 聾 啞
指名學生認讀,齊讀。
2、師:同學們找出了幾個帶“游”的句子?
生:(齊答)七個!
師:誰來讀讀第一個帶“游”的句子。
生1:(朗讀)坐在池邊的茶室里,泡上一壺茶,靠著欄桿看魚兒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真是賞心悅目。
師:這一句寫魚在哪里游。浚ㄉ涸谒镉危⿴煱鍟涸谒镉。第二句,誰來讀?
生2:(朗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這一句寫魚在哪里游?(生:在水里游)好!第三句在哪兒呢?
生3:(朗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
師:這一句是寫魚在哪里游。浚ㄉ河蔚搅思埳希⿴煱鍟河蔚搅思埳。師:誰來讀第四句?
生4:(朗讀)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師:這一句是寫魚在哪里游?(生:在紙上游動)第五句在哪兒呢?
生5:(朗讀)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師:誰來讀第六句?
生6:(朗讀)我把那個女孩說的話寫給他:“魚游到了你的紙上來啦!”
師:剛才讀的這兩句也是寫魚在紙上游,還有最后一句了。來,咱們一起讀!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生:(齊讀)他接過筆在紙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師板書:先游到心里
師:這篇課文前后共出現了七個帶“游”的句子。從文章的開頭一直游到了文章的結尾。結合著老師的板書,誰能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學生說,教師引導明確:課文主要講了一個聾啞青年每個星期天堅持觀察金魚在水里游,看著看著,時間長了,金魚就游到他心里了,最后他畫的金魚就像活的一樣,游到了紙上來啦。
三、品讀感悟,披文入情
師:“魚游到了紙上”是對文中聾啞青年高超畫技的贊嘆,第一個發出這樣贊嘆的人是誰?她是怎么贊嘆的呢?
生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一個女孩驚奇地叫了起來。
師:同學們,能把魚畫得好像在紙上游動一樣,可見這位青年的畫技是多么高超!現在就讓我們跟隨作者擠進人群,看一看這位青年是怎么畫魚的好嗎?誰找到青年畫魚的情景了,讀給同學們聽。
生:(朗讀)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生:(齊讀此句)
師:讀了描寫青年畫魚的這一段,哪個詞或哪個句子給你留下的印象特別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自由發言。
師:同學們,就是這樣一個畫技高超的青年卻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聾啞人。
師:你是從哪兒讀到的?(生讀倒數第4段)
師:是啊,如此高超的畫技就是我們正常人也很難練成,這個聾啞青年是怎么練成的呢?現在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靜靜地讀書,靜靜地思考:課文中哪些語句向你透露著聾啞青年練功的秘訣。畫出來認真品讀,看看自己能體會到什么?可以一邊讀一邊作批注。
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師:如此高超的畫技,那位聾啞青年是怎么練成的呢?誰來讀讀自己的發現?
生1:(朗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原來聾啞青年練功的秘訣就藏在這句話里啊。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生:(齊讀此句)
師:這位聾啞青年看金魚的情景,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想到哪個詞?
生:一絲不茍、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師板書:聚精會神、全神貫注……)
師:這樣呆呆地看,靜靜地看,一絲不茍地看,全神貫注地看,他到底看了多長的時間?
生讀第8段“我仍舊去茶室喝茶……”一段(師:這段話中哪句話給你的觸動最深?)
生: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師:還有哪些地方能看出聾啞青年的練功秘訣?
生讀:“我們開始用筆在紙上交談。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師:這一年多的時間里,他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每個星期天都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每個星期天都這么靜靜地看著看著。你信嗎?
生:信!
師:俗話說得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玉泉茶室的后院看一看。(復沓朗讀)
春天來了,一個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觀魚,發現——
生1:(朗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夏天到了,一個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觀魚,發現——
生2:(朗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秋天到了,一個秋高氣爽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觀魚,又發現——
生3:(朗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冬天到了,一個寒風刺骨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觀魚,還是發現——
生4:(朗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是的,他一直在玉泉看金魚。從春天到夏天,從夏天到秋天,從秋天到冬天,就這樣呆呆地看著,就這樣靜靜地看著。請問,他這樣觀察金魚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想到哪個詞?
生:廢寢忘食、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師板書: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師:由此可見,他愛魚到了——
生:(齊讀)忘我的境界。
師:(板書:忘我境界)
同學們,這個聾啞青年畫魚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靜下心來,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才能練成這樣的功夫—— (讀)
師:(指著黑板上的課題)有了這樣的功夫,才換來了這樣的贊嘆——
生:(齊讀)魚游到了紙上
師:同學們,靜下心來認真想一想,學習完了這篇課文,仿佛有什么東西游到你的心里去了呢?
生自由發言。
師課堂小結:最后,讓我們帶著對這位聾啞青年的敬佩之情,對他高超的畫技再一次發出這樣的贊嘆:
齊讀:魚游到了紙上
謝謝同學們的合作,下課!
板書設計:
27 魚游到了紙上
在水里游 游到心里 游到紙上
(看魚) (畫魚)
專心致志、全神貫注……
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忘我境界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茶壺、廠徽、聾啞、一絲不茍”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
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
第一課時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金魚嗎?有誰養過金魚?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愛魚的課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學習生字
師:預習了嗎?
老師先來檢驗一下預習的怎么樣?
1、生字卡片形式,認識“罷、徽、聾、啞”,學會“港、澈、壺、缸、罷、茍、繡、揮、徽、聾、啞”
2、弄清詞意并造句:賞心悅目、聚集、忘我、融為一體、一絲不茍
三、初學課文,整體感知
(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以為聾啞青年,通過寫這個聾啞青年是怎樣觀察魚、怎樣畫魚以及作者與他之間的“談話”,把一個熱愛生活的殘疾青年形象生動地勾畫出來了。)
(二)、認讀詞語,概括內容
1、出示三組詞語認讀:
a、舉止特別 呆呆地站 靜靜地看 忘我境界
b、工筆細描 一絲不茍 揮筆速寫 融為一體
c、大家贊嘆 紛紛議論 相互交談 游到紙上
2、你能用上面的詞語或者部分詞語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嗎?請你拿出筆寫出來。
3、同桌相互對讀課文,相互檢查對課文閱讀的情況,交流概括的主要內容。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ㄕn前出示課題)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7課,齊讀課題。
如果我請你給這個課題加上一個標點的話,你會加什么標點,為什么?
二、品詞析句,感悟魚游到了紙上
。ㄒ唬⒖焖贋g覽課文,看看“魚游到了紙上”這個內容出現在文中那些地方,先勾畫出來,再好好讀一讀,看看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生讀。
師:誰來說說“魚游到了紙上”這個內容出現在什么地方?
生說。
師:這句話在文中一共出現了三次,加上課題就是四次了。那么,魚真的是游到了紙上了嗎?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生答。(因為青年畫的魚栩栩如生,就象真的一樣!
師:哦,怪不得呢!為什么青年能把魚畫的栩栩如生?
生1:因為“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保◣煱鍟簮埕~ 忘我境界)
生2:因為他看魚很認真。(師板書 看魚)
生3:因為他畫魚很專注。(師板書 畫魚)
(二)師:(課件出示)同學們,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找出描寫青年看魚、畫魚的語段,做上不同的記號,好好地讀一讀,然后再想一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并在課文的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生讀。
1、a、師:我們先來說說青年看魚的句子吧。誰來讀一讀你畫的句子。
生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保ㄕn件出示)生齊讀。
師:這句話中,從哪些詞可以看出青年看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生答。
師:“靜靜地看”就是怎樣地看?
生1:靜靜地,就是他自己一個人,沒有分心,一個人獨自在看!
生2:就是用心看!
生3:我覺得他不僅沒有發出聲音,而且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師板書 專心致志)
師:此時此刻,青年人的眼光在那里?青年人的思維在那里?青年人的興趣在哪里?青年人的愛在哪里?
別驚擾這位青年,讓我們靜靜地讀讀這段話,讀時突出那些重點詞語,語速不要太快,讓我們也來感受一下他那忘我的境界吧。ㄖ该x、齊讀)
b、師:課文中還有那些語段寫了有關看魚的內容?
生“他告訴我……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保ㄕn件出示)
師:這一年多的時間里,他每個星期都到玉泉來,都這么呆呆地、靜靜地看著,他放棄過嗎?他中斷過嗎?他動搖過嗎?
那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如果你來到玉泉邊,你會看到(生接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星期天,如果你來到玉泉邊,你還會看到……
在一個大雨滂沱的星期天,如果你來到玉泉邊,你同樣會看到……
在一個寒風凜冽的星期天,如果你來到玉泉邊,你依然會看到……
師:同學們,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這個青年的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永不言棄……(師板書 堅持不懈)
讓我們通過朗讀,一起來感受他的堅持不懈吧!生讀。
2、a、青年人這么專心致志地看魚、堅持不懈地看魚,那么,他又是怎樣忘我地畫魚呢?哪些句子寫出了青年畫魚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讀“他有時工筆細描……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自己讀讀這段話,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讀,質疑,相機理解“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兩個專用術語。
師: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金魚的哪些動態?
關于“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的畫法,老師收集了幾幅圖,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ㄕn件出示)
同學們,畫家的本領多么高超!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畫家高超的本領,一起讀——生齊讀
師:同學們,你們留意過這個細節嗎?前面描寫青年看魚的時候是“靜靜地看”,這里面又一次出現了一個——(生)“靜靜地畫”,什么叫“靜靜地畫”?
生:我從“靜靜”這個詞語感到,他畫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沒有聲音,對旁邊的干擾不去注意他!
師:看魚的時候是“靜靜地看”,畫魚也是“靜靜地畫”,可見,青年是多么專注,這不正是對青年忘我境界的最好詮釋嗎?讓我們再去看看那位青年一心不亂地畫畫。女生用緩慢的語速讀“工筆細描”部分,體會青年的一絲不茍;男生用較快的語速讀“揮筆速寫”部分,感受青年畫技的高超。(配樂朗讀)
老師讀第一句,同學們讀后面部分。(配樂朗讀)
b、同學們,還有哪個句子寫出了青年畫魚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讀“圍觀的人贊嘆著……他好像與游魚融為一體了!保ㄕn件出示)
師:觀察插圖,看看周圍人的神態動作,想象一下,大家會怎樣贊嘆,優惠如何議論呢?
生說。
引來了這么多人的贊嘆、議論,而那個青年是否受到干擾了呢?
他眼中所見、心中所想、筆下所畫全部都是——(金魚),所以才把魚畫活了,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師:是。≌驗榍嗄陳埕~到了——(忘我的境界),看魚到了——,畫魚到了——,所以,他畫的魚才會——(游到了紙上)(師板書)
三、拓展深化,體會魚游到了心里
師:當我把那個小女孩說的話“魚游到了你的紙上來啦”寫給他時,他有什么反應?
生說。
師:當這位青年靜靜地畫著金魚的時候,還需要再走到金魚缸邊去看看金魚是什么樣子的嗎,為什么?
生:不需要,因為金魚的形態已經引到了他的腦子里,印到了他的心里!
師:“印到了心里”還可以怎么說,“印”字還可以換成什么字?
生說。
師:那么,“魚游到了心里”和“魚游到了紙上”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生說。
師:青年通過反復的觀察,把金魚的每個部位,每個細微的動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為有了“魚游到了心里”這個前提,才有了最終的結果——魚游到了紙上,他們之間是因果關系。
師:你能舉出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嗎?
生舉例。
師:這些人都在感動著我們。同學們,你們注意到了沒有,在文中還有一個人和青年一樣專注認真,他是誰?說說你的理由。
生說。
師:對,作者也是一個很專注的人。正因為作者的心中有了青年人的形象,才能使筆下生輝,給我們呈現出這么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來。
學習了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收獲?
生談自己的收獲。
師小結。
在這節課的最后,老師把馬克·吐溫的一句名言送給大家,以此和同學們共勉: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于某件事情、某項事業,那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生齊讀)
師: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夢想,只要你們專注于某一件事,并且堅持不懈地去做,就一定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四、課后小練筆。
1、課文后面的小練筆。
2、把本節課的感悟用名言的形式寫下來。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8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注意積累材料的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和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從中受到啟發;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注意積累材料的方法。
三、教具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
四、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開始我們學習第三組課文。這一組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注意積累材料”,共有三篇講讀課文、一篇閱讀課文和一個基礎訓練。
2.揭示課題。板書:7魚游到了紙上
二、檢查預習。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2.同桌輪流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
3.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聾啞青年,他每個星期天都來這里畫金魚。畫的金魚十分形象生動,像活的那樣在紙上游動。學生只要大致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不必要求說得過于詳細。)
4.你是怎么知道這位青年是聾啞人的?找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從“從來不說一句話”、“沒有任何反應”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廠”的廠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聾啞青年。如果是會說話的人,不可能從來不說一句話;如果是聽得見的人,那么在眾人的贊嘆、議論聲中,不可能“沒有任何反應”;“福利工廠”一般是專為殘疾人開辦的工廠。)
三、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有關“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輕聲朗讀課文,試著給課文分段,想想每段講了什么。
3.討論課文的分段,說說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講“我”常去玉泉觀魚。
第二段(第三—四自然段),講“我”在金魚缸邊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第三段(第五—九自然段),講這位青年如何畫金魚。
第四段(第十—十四自然段),講“我”對這位青年有了更多的了解。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教師糾正讀音和停頓不恰當的地方。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思考課后練習1中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第一、二段。
二、提問:
1.“賞心悅目”,是什么意思?作者在玉泉觀魚時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賞心悅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賞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暢。因為玉泉的“池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這樣美好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覺得心情舒暢愉快。)
2.“舉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樣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舉止”,動作、神態。“我”是在金魚缸邊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特別”的地方就是“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即愛魚達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第二、三、四段,按思考·練習第一、二題認真準備。
2.討論交流。
(1)聾啞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表現在哪些地方?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有時……有時……”;“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太陽快下山了……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為了畫好金魚……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等。)
(2)“融為一體”的意思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融為一體”是融合在一起的意思。聾啞青年和金魚融合在一起,好像他自己也成了金魚,這正是達到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現,說明這位青年畫魚非常專注。)
(3)“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指的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青年畫的魚仿佛活的一樣在紙上游動,說明他對魚的特點非常了解,畫得非常像。)
(4)“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魚“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青年對魚的特點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經形成了金魚的清晰、準確、生動的形象。一個“先”字點明了“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心里”兩者之間的關系。要把魚畫得像,畫得活,必須反復觀察,使頭腦中的金魚形象、生動。魚“游到紙上”是“游到心里”的結果,魚“游到心里”是“游到紙上”的前提和原因。這位聾啞青年之所以能使魚“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觀察,刻苦練習,達到忘我境界的結果。)
四、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分段朗讀。注意讀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場合所表達的語氣。
2.教師范讀課文。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討論下面問題:
1.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作者與那位青年“只是碰到過幾次”,卻發現了他的“特別”之處,對那位青年愛魚愛到忘我境界進行了準確描寫,并發現那位青年是聾啞人,這些都說明作者觀察的細致入微。正因為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所以文章寫得具體、生動。)
2.聾啞青年又是怎樣觀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說明他觀察事物十分專注、刻苦。)
3.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教師可從兩方面加以引導:一是引導學生舉例說說自己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這樣做有什么好處;二是談談如何學習那位聾啞青年的勤奮、刻苦的精神。)
三、完成課后“讀讀寫寫”的練習。
1.指名讀詞語。
2.指名說說“唯一”、“賞心悅目”、“一絲不茍”的意思。
3.抄寫詞語,每個詞語抄兩遍。
四、布置作業。
預習《火燒云》。
7 魚游到了紙上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2、通過學生質疑與解疑,理解課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
教學重點:
理解魚游到紙上和游到心里的關系;培養學生質疑與解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由題質疑,導入課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七課——《魚游到了紙上》。讀了這個課題,你覺得奇怪嗎?(魚怎么會游到紙上)
很好,同學們通過題目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果大家仔細讀讀課文,我們還能提出一些問題。請大家認真地自讀課文,邊讀邊劃,看還能提出些什么問題。
二、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1、學生自讀課文,尋找問題。
2、交流:
你們能說說看,自己通過讀課文提出了多少問題嗎?(學生舉手,匯報自己提出問題的數量,鼓勵提得多的。)
3、大家開動了腦筋,認真地讀了課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這么多問題,真不錯。請你們把自己提出的問題放在小小組中討論一下,看哪些問題大家都提到了,哪些問題你提到了,對方沒提到,或對方提到了,你沒提到!
4、小組討論
說說你提出的問題是什么?(重點的用小黑板出示,非重點的請其他同學簡單回答后解決)
小黑板出示:
、贋槭裁凑f“魚游到了紙上”?
、跒槭裁凑f這是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特別”在哪里?
、蹫槭裁凑f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三、再讀課文,解決疑問。
1、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很有價值,這些問題你們準備怎么解決呢?(讀讀課文,與同學討論)
2、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答案,能解決幾個就解決幾個。
3、學生再讀課文。
4、有些問題同學們已經找到答案了,有些問題也許還沒解決,大家先在小小組中討論一下,看自己的答案與其他同學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問題也可以互相討論。
5、全班交流。
、贋槭裁凑f“魚游到了紙上”?
(因為這位青年畫魚畫得活靈活現,就像在紙上游動。)
②這位青年特別在哪里?
。ㄕf他特別,是因為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③為什么說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a、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從“老是”可以看出他總是這樣;從“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魚看得很入神。)
b、他有時工筆細描,……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毩暲首x。
c、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d、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e、他告訴我,……忘了回家。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與“先游到紙上有什么關系?”
。ā跋扔蔚叫睦铩敝盖嗄陮痿~觀察很仔細,金魚的形狀已清晰地印在他的心里。它與“先游到紙上”是因果關系。)
四、總結全文,歸納學法。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使我們了解到這是一位聾啞青年,但他卻——“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同學們今天學會了從課題和文章內容中發現問題,并通過讀書和討論來解決問題,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運用這種方法來讀懂課文。
板書設計:( 小黑板)
、贋槭裁凑f“魚游到了紙上”?
、跒槭裁凑f這是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特別”在哪里?
、蹫槭裁凑f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堋跋扔蔚搅宋业男睦铩笔鞘裁匆馑?它和“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說課材料:
學生創新意識與質疑能力的培養是五年級的課題研究重點,我所選擇的《魚游到了紙上》這一課正是要展示學生的質疑能力與解疑能力。
《魚游到了紙上》是一篇講讀課文。作者通過寫在西湖玉泉的見聞,贊揚了一位畫金魚的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品質。這篇課文含義較深的詞句較多,要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逐一加以理解,不能輕易地滑過去。其中,理解“游到了心里”的意思以及它和“游到了紙上”的關系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理解這句時可聯系聾啞青年如何觀魚的內容,并啟發思考他為什么要這樣專心致志地觀魚,同時結合“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來體會“游到心里”的含義。
這堂課的主要設計如下:
1 、揭題質疑,再尋問題
通過課題,學生提出質疑“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魚怎么會游到了紙上?”鼓勵學生從課文中再找出其他問題。
2 、交流數量,討論梳理
找出問題后,讓學生交流他找到問題的數量,表揚他們能積極動腦。請他們在四人小組中討論自己所尋找到的問題,互相補充啟發。
3 、歸納重點,再讀討論
四人小組將他們的問題面向全班交流,歸納出幾個重點的問題,非重點的由他們自行解決或相互解答。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讀課文,在讀中理解。
4 、全班交流,誦讀體會
通過讀課文,小組討論,學生將自己的答案在全班交流。最后通過誦讀來體會文章的中心。
這其中,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主要表現在:
1 、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學生被動參與學習的現象在課堂上屢見不鮮,它是一種低水平、低效率的學習方式,而主動學習是指學生對學習懷有濃厚興趣,發自內心想學,有“被動學習”向 “主動學習”的轉變是當前學習創新的關鍵所在,而這堂課的學習方式就是以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為特點,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而且改變學生“迷信權威、死記、死背、死練”為大膽質疑和奇思異想”,保護發展了學生的創造精神。
2 、變“書本學習”為“實踐學習”
事實證明,在實踐活動中學習知識,不僅讓學生學得快,而且有利于創新。陶行知說:“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驗;試驗生結論;結論生行動!痹趯嵺`中學生易于遇到新困難和產生新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這堂課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實踐,促使學生養成主動思考、認真分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專家評課:
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 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痹诮虒W中,教師要努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無疑——有疑——無疑——有疑”的循環中探求,從而培養他們的刻苦鉆研精神,提高創新思維的能力。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設疑,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培養追根求源、不斷探索的精神。其次,要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質疑,放手讓學生討論,培養他們好求甚解的精神。崔蕾老師執教的《魚游到了紙上》,就是按照這個要求設計的。
1 、崔老師激發學生質疑的興趣從課題開始:“‘魚游到了紙上’覺得奇怪嗎?奇怪在哪里,你想知道什么?”
2 、“讀了課文,你肯定還能提出很多問題來。認真讀一讀課文,在有問題的地方做上記號!苯陶叩哪康脑谝龑W生邊讀書邊思考,學會在課文中設疑。
3 、自學后交流:“你提了幾個問題?”崔老師沒有讓學生說提了哪些問題。當一個學生說“提了9 個問題”時,崔老師表揚說:“真棒,提問的本領真大!”“再讀讀課文,看還能提出幾個問題來嗎!边@是進一步鼓勵學生認真讀書,大膽思維,變無疑為有疑。
4 、小組討論:“把個人提出的問題在小組里交流一下,邊交流邊讀書、討論,看哪些問題通過讀書解決了,哪些問題在小組里解決不了,需要提出來的。”這是讓學生自己梳理問題,學會提有價值的問題,為大組交流做準備。
5 、大組交流,讀書解疑。這是解決問題的階段,也是展示學生思維過程的階段。
6 、存疑,留作學生課后討論,使學生始終處于“無疑——有疑——無疑——有疑”的循環活動之中。
分析崔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有兩個特點。
1 、教師善于在師生、生生互動中,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看似無疑,其實有疑之處進行生疑,從而觸及學生“最近發展區”,引導他們進入思維的高一級階段,也就提高了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
2 、問題提出來以后如何解決,教師又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從具體的語境中去找答案,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說自己的感悟,從而又提高了學生的解疑能力。
鼓勵學生在讀書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從讀書中解決問題,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長期堅持這樣做,不僅能形成學生勇于探究的心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了的基礎。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10
一、導入
1、
2、誰還記得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3、作者說他認識了一位怎樣的青年?(外貌、特別)
。1)出示“就在金魚缸邊,我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長得很秀氣,一對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讀
(2)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
二、看魚
師:青年的舉動特別在哪里呢?
生:出示“說他特別,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青年如何看魚?——靜靜地
師:什么叫靜靜地看?
生:
師:請大家回憶一下,你們去公園里看過金魚嗎?
師:你到公園里面看金魚跟這位青年看金魚有什么不一樣?你是怎么看的呢?
生:我在公園看金魚的時候,一邊看一邊跑來跑去!
師:這叫走馬觀花地看,那位青年怎么看的,你讀給大家聽。
生: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他是走馬觀花地看,你怎么看?
生:我喜歡用小木棒來玩,用小木棒把金魚在水里漂來漂來。
師:你喜歡逗金魚玩,而那位小青年怎么看金魚?
生: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恩,請坐。你是怎么看金魚的?
生:我在看金魚的時候也是站在那里,不過我看一下跟別人說一會話。
師:三心二意地看。
生: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是的,有人走馬觀花看,有人看一下說幾句話,看一下聊幾句天,而那位青年呢?
生: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這叫什么看?
生:這叫聚精會神地看!生:這叫屏息凝神地看,這叫全神貫注地看!
師:同學們,這樣聚精會神地看、屏息凝神地看、專心致志地看,看了多少時間?
師:就看了一整天嗎?孩子們再去看看,這樣一整天一整天地看了多久?
生:看了一年多
師:哪兒?讀出來,讀給大家聽。
出示“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
師:這一點你已經找到了,還有誰找到了?找到了我們一起讀,
生(齊):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師:什么叫每個星期天?
生:就是一到星期天他就到玉泉邊來。
生:就是一個星期天過去了,他到下個星期天還是看一整天。
生:每次星期天都會到玉泉邊看金魚。
師:是這樣嗎?我們去看一看。
師(設置情景):一個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來到茶室的后院,你看見——
生: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看來那個青年的確在看,春天過去了,夏天到了,在一個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又看見
師:看來,他還在看,夏天過去了,秋天來了,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星期天,你又來到玉泉,你又看見——
師:看來那位青年還在,秋天過去了,冬天到了,在一個寒風凜冽的星期天,你還來到玉泉,你還發現——
師:孩子們,從春天到夏天,從夏天到秋天,從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這樣靜靜地看,呆呆地看,中斷過嗎?他放棄過嗎?這叫怎樣的看?
生:這叫堅持不懈地看。生:這叫堅定不移地看。
生:這叫持之以恒地看。生:這叫不半途而廢地看。
師:沒錯!是的!孩子們!他就是這樣靜靜地,全神貫注地看著魚缸里的金魚,他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堅持不懈地看著魚缸里的金魚!讓我們再次讀一讀這句話吧!
一、畫魚
師:看魚是為了畫魚。那么這位青年又是怎樣畫魚的呢?
出示“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師:工筆細描是
師:揮筆速寫是
師:你覺得他這樣靜靜的作畫有多久了?
師:就這樣日復一日的看著同樣的魚,畫著同樣的魚,他不累嗎?不困嗎?不厭倦嗎?
師:依據何在?默讀7-14段。畫出依據。(生再讀課文,尋找依據。)
生:我覺得他不累,也不苦。因為他在第九自然段說過:“我仍舊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陽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過后院,看到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币驗樗诋嫿痿~的時候,忘記了自己,就說明他非常地愛金魚,也非常地喜歡畫金魚。所以他能夠畫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他不會累也不會苦。
師:好一個忘記了自己,也忘記了時間,這是依據一。依據二呢?
生:我也覺得他不苦也不累。他這里說:“為了畫好金魚,他每個星期天都來玉泉,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他太全神貫注了,所以說他在畫著畫著就忘了時間,就感覺不到時間飛逝,自己該回家吃飯了。
生:“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每個星期天都是他自己愿意來的,而不是別人逼的。如果不是他自己自愿的話,那么他是不想來學的,他就不會再來了。
師:是呀!什么痛苦,什么煩惱,什么勞累,統統—— 生:忘了!
師:這是依據二。依據三?
生:他這樣畫著畫著,周圍的人議論著,贊嘆著,而他一句話都沒說。
他好像跟游魚融為一體了。
師:是呀!他已經成為游——魚——了!依據三!
師:沒錯,是的!我們看!出示“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靜靜的畫著這些金魚,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常! 生接:忘了吃飯。
師:常常—— 生接:忘了回家。
師:常! 生接:忘了時間。
師:常常—— 生接:忘了自己。
師:這種境界叫什么境界?
生:忘我的境界! (師板書:忘我境界)
師:孩子們,什么叫“靜”?這才叫“靜”!
“靜”是什么?靜就是—— (指板書) 生:全神貫注!
師:靜就是—— 生:堅持不懈!
師:靜就——是—— 生:忘我境界!
師:來,讓我們一起再次走近這位青年。(配樂,指大屏幕)
生齊: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靜靜的畫著這些金魚,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忘了時間,也忘了自己。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
師:孩子們,正是這樣一種忘我的境界,才讓那個小女孩真切地看到——
生:魚游到了紙上!
師:正是這樣一種忘我的境界,才讓每一位圍觀的人在心里邊兒發出這樣的贊嘆——
生:魚游到了紙上!
師:聽到這樣的評價,這位青年說了什么?
生;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師:“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之間有什么關系?能用一組關聯詞語把它們連起來嗎?
四、如果你也是魚缸旁的一位圍觀者,你想對青年說些什么?從這位青年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魚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2、學習作者是怎樣積累材料的。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魚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第一課時
一、成語積累,導入課文
1、你能說出哪些關于魚的成語?(如魚得水 渾水摸魚 魚水相逢 殃及池魚 魚躍龍門……)
2、從孩子們積累的成語中可以看出魚兒和水密不可分,但今天我們要學的27課卻很特別,魚不是游到水里,而是游到了紙上。(板書:魚游到了紙上)
二、初讀課文,把握整體
1、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自讀要求)
、拧∽杂勺x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啤∷伎迹赫n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恰 棒~游到了紙上”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是什么意思?
2、學生充分自讀后小組內交流。
3、檢查自讀情況:
、拧z查生字讀音:
花港 清澈 一絲不茍 廠徽 聾啞
、啤≈该醋匀欢卫首x課文,全班評議,并指導讀好長句子。
、恰≌n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
。ㄎ以谖骱袢^魚時,認識了一位聾啞青年,他看魚畫魚,到了忘我的境界,人們評價他“魚游到了他的紙上”,青年說是“魚游到了他的心里”。)
、取≈该首x有關語句 出示句子(全班齊讀):
、佟 皢眩痿~游到他的紙上來啦!”一個女孩驚奇地叫起來。
、凇∥野涯莻女孩說的話寫給他:“魚游到了你的紙上來了!”
、邸∧莻年輕人是怎樣回答我的?(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板書:先游到了心里
5、出示句子:
魚游到了他的紙上
魚游到了他的心里
根據這兩個句子質疑:
。~不是在水里游嗎,怎么會游到了紙上?魚是怎樣游到心里?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他的心里是什么關系?)
三、教師小結,布置任務
孩子們真會動腦,要知道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十個問題還要來得可貴。下節課我們將針對孩子們提出的問題,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來體會,釋疑。
〖第一課時作業設計〗
一、比一比,再組詞
撒( 。「祝ā 。±C( 。』眨ā 。
撤( 。∪保ā 。≌T( 。∥ⅲā 。
二、填上合適的詞語
。ā 。┑挠袢 。ā 。┑纳聿摹 。ā 。┑亟衅饋恚ā 。┑某厮 。ā 。┑难劬Α 。ā 。┑禺嬒聛恚ā 。┑暮⒆印 。ā 。┑囊律选 。ā 。┑乜粗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明確目的
1、今天我們接著學習27魚游到了紙上。
2、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回憶上節課留下了哪些有價值的問題:
。~不是在水里游嗎,怎么會游到了紙上?魚是怎樣游到心里?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他的心里是什么關系?)
3、布置學習任務:
讓我們一塊走進課文,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通過理解關鍵詞,合作解決問題,去真正地認識這位聾啞青年。
二、講讀結合,學習課文
1、研讀“魚游到了紙上”:
找到相關段落,默讀后說說“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
聾啞青年畫技高超,畫出的魚活靈活現,如同真的金魚游到了紙上一般)
反復朗讀,說說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描寫,使你感受到“魚游到了紙上”的:
⑴ “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① 讀句子,勾畫句中重點詞語,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ā肮すP細描”“一絲不茍”“細致”“像姑娘繡花”說明聾啞青年畫畫認真,專注。揮筆速寫說明他畫畫熟練,很快。)
、凇∏嗄旯P下的金魚是怎樣游動的?請展開想象的翅膀,先同桌互相說一說。③ 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工筆細描”的句子讀出青年的細致,“揮筆速寫”的句子讀的稍快)
過渡:青年筆下的魚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怪不得小女孩為之驚奇。
、啤〕鍪揪渥印皢,金魚游到他的紙上來啦!”一個小女孩驚奇地叫起來。(讀出小女孩的驚奇,“喲”讀得重而短促,語調上揚。)
不僅僅是小女孩在贊嘆,圍觀的人們都在贊嘆著,議論著。
、恰 皣^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融為一體”誰和誰融合在一起,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取⌒〗Y:現在你知道“魚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了嗎?
、伞⊙杏懽髡呙鑼懨@啞青年時所用的觀察方法和描寫方法:
觀察方法:認真看,仔細聽。
描寫方法: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和側面烘托。
⑹ 出示插圖:
作者略寫了圍觀人們的贊嘆和議論,如果讓你具體描寫,來表現青年畫技的高超,你想怎樣寫?(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后,從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說一說。
、恕】偨Y學法:
① 朗讀課文,找出相關句子
② 勾畫重點詞句,解決問題
、邸⊙杏懽髡咚玫挠^察方法和描寫方法。
、堋∮懈星榈乩首x。
2、研讀“魚游到了我的心里”:
⑴ 默讀相關段落,體會“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對金魚非常熟悉,掌握特點,做到胸有成“魚”)
、啤∵\用學法,快速瀏覽,找到相關段落,說說聾啞青年是怎樣使金魚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結合“愛魚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觀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練習,進而體會到聾啞青年的勤奮與執著)
“說“認識”……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① 這段話你讀懂了什么?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誰還有補充)
“老是”體會到青年愛看魚;“呆呆”寫出了青年看魚看得入神,著迷、如醉如癡;“靜靜”體會到青年在記魚的樣子。
② 小結:其實青年 “呆呆、靜靜、從來不說一句話”,都是因為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用紅粉筆畫出這句話。
③ 讓我們來讀讀這個段落:(一遍不行,再讀)能不能讀得更好些,讓在坐的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青年看魚得入神。
還有哪些句子體現魚游到了他的心里?
“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
①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看魚看得時間長,還廢寢忘食!懊總星期天都來看”寫出他的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匆惶烊菀,每個星期天都這樣就難了。)
②小結:他看魚真是持之以恒,不僅是一整天、每個星期天,而且是一年多
③ 誰愿意讀一讀 誰還想試試。(指名朗讀)
、恰⌒〗Y:
現在你知道“魚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了嗎?(指名說)正是因為青年長期認真觀察,形成了魚的深刻印象,所以魚才能游到紙上(拖長語調)
、取≡俅窝杏懽髡咚玫挠^察方法和描寫方法:
、佟¢L期仔細觀察,并進行筆談。
、凇∨e止和神態描寫。
3、研討“魚游到了紙上”與“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
、拧∷鼈冎g是什么關系呢?請你運用學過的關聯詞,把他們連成一句通順的話,可以作語序調整,也可以加上一兩個字:
因為……所以……
只有……才……
只要……就……
先……然后……
如果……就……
、啤⌒〗Y:
對 “游到了心里”是“游到了紙上”的基礎和原因,一個先字點明了“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紙上”的關系,要把魚畫活,畫像,必須先仔細觀察,使頭腦中金魚的形象鮮明、生動、深刻,呼之欲出。“游到了紙上”是“游到了心里”的結果。魚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在“游到了紙上”,是聾啞青年長期認真看魚,刻苦練習畫魚的結果。
三、總結升華,延伸主題
1、這是一個怎樣的年青人呢?
2、多么可敬可愛的青年啊,為了畫好金魚忘了吃飯,忘了回家,忘了時間,忘了自己,我們被他勤奮、專注、忘我的品質深深地打動了。雖然我們不能同他交談,卻可以同他進行筆談,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吧。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茶壺、廠徽、聾啞、一絲不茍”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
2、教學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一、生字學習
花港 廠徽 聾啞 茶壺 罷免 繡花 魚缸
清澈見底 賞心悅目 一絲不茍 融為一體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27課《魚游到了紙上》,預習了嗎?
老師先來檢驗一下預習的怎么樣?
1、指屏幕上生字詞:這些字詞,同桌查讀一下!
2、反饋,重難點點撥
①書寫指導:
師:有問題嗎?——沒有!
那哪些字書寫時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呀?
徽、融、壺、港:指導、書空——師板上示范
徽——微,書寫完整
港:下面要把口封上,這是一個“巳”字,開口己、半口“已”、封口“巳”。
融:孔融把唯一的一個大梨讓給了哥哥,所以里面是“點、撇、橫——一個橫,再豎!
壺:士——上橫長,下橫短——提醒得好!但不僅要注意上橫長,下橫短,更要注意不要把“士”最后一橫丟啦!
師:下面我們齊讀一遍詞語,要注意剛才同學們提示的地方。
、谒淖衷~語:理解、讀、積累、運用
師:后兩行的幾個四字詞語,當我們讀到它們時,腦海中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許多美好的畫面——自己讀讀看——誰來讀?試著讀出美感來:指生讀——不好:師范讀——好:真美呀!再指生讀:一組清新的畫面!
——能用上這幾個詞語把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描述出來嗎?(挑戰性的語氣)
可以用上2個詞、3個詞。
——a:你很聰明,運用了文中的語境,有沒有不同的畫面?像你游園的時候——旅游的時候——
b:單調——師順勢補充后:想象再豐富一些,畫面就更生動了!
c:用錯——清澈見底什么意思?——一般用在哪?小河、溪水等流動的水,用來形容大海貼切嗎?——大海應用什么詞修飾?波瀾壯闊——一絲不茍能用上嗎?如果面前是大海,可以用上:賞心悅目、融為一體
——好——師:有山有水,意境優美;
——就讓我們帶著這種美的感受,美美地讀一讀它們吧。
二、新授:
。ㄒ唬搿深}目入手質疑
師:生字學得不錯!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師指板書題目,生齊讀課題——魚游到了紙上
師:讀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呀?
生預:魚只會在水里游,怎么能游到紙上呢?
師:是呀。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帶著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讀讀課文吧!打開書,一邊讀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讀感知課文、了解大意(歸納主內),感知人物形象。
師:我們先來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預設1:好—師順接方法:你是把各部分內容串聯起來概括主要內容,這個方法挺好的。就用這種方法,你們也練習說一說!跃氄f。
預設2:不好——師:這篇課文概括起來有點難度,我們一起來看課文:誰在哪?發生了什么事?——除了看魚,他還……——最后我們知道他是一個……
——師方法小結——生自練說,或再指一生說
(三)、細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品味語句,體會人物品質。
1、師:讀了課文,這位聾啞青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生說——師:手勢指生答:快速、大面(4——5人)
——真是各有所見!在作者的眼中,他又是一個怎樣的青年呢?看看第三自然段
——生:我認識了一個“舉止特別”的青年。
2、切入點:
師:從那些地方看出“他是一個舉止特別的青年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批劃相關語句。老師提示你著重圈劃描寫聾啞青年外貌、神態、動作等詞語,想一想,從這些語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注:師的語言要準確、語氣引起學生高度注意——要注意聽清老師的問題
。ɑ蚍答仭J真聽!——老師提了一個什么問題?——指生重復
——師:讀書時,要帶著問題批劃、思考。)
3、學生自主閱讀、批劃,師巡視指導——小組交流
4、匯報交流
第三段
“他高高的身材,長得很秀氣,一對大眼睛明亮的就像玉泉的水!
生:身材、秀氣,所以特別——師:特別的僅僅是他的身材、秀氣嗎?
——生補:一對大眼睛明亮——師示意解說——生不到位,師:怎么就從這對眼睛中感受到他的特別呢?——師:玉泉的水,晶瑩透亮,沒有一點雜質,你感受到了什么?——眼睛明亮若水,那心靈必是澄凈靈秀的!師語言要清涼
——指生讀:好,師:多么清涼的一雙眼睛呀。ㄗ,一生讀得很到位了,就可以結束本段)——不好,師范讀:誰再讀?
——結:這部分抓住了年輕人的——外貌描寫板:外貌,讓我們感受到了年輕人的與眾不同!
第四段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僖龑ブ攸c詞理解
生:呆呆地、靜靜地——師注意傾聽、引導:感受到了什么?/僅僅是認真嗎?用什么詞形容最貼切——師通過讀引起生關注:“老是……不說一句話” ——還有補充嗎?——“老是:這種專注、投入、忘我是長久的!”;“不說一句話”——生解讀,師:文中說他是一個聾啞青年,當然就不說一句話啦。同意我的說法嗎?——你們用有力的雄辯說服了我!
②出示屏幕,指生讀——誰能把他的專注、忘我讀出來?
——生讀不好,師范讀后——像“老是、呆呆地、靜靜地”這樣表示人物狀態的詞讀得慢一些、突出一些,感覺就出來了,誰再試試。
——生讀的好,師:真好!干u:好在哪?——方法指導寫法結、板書:
、蹘煟哼@句話就是通過人物專注的神態,讓我們感受到了年輕人觀魚時的如癡如醉!——板:神態 觀魚似醉
第七段
“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偕x,待生充分解讀完,師:還有補充嗎?
②師追問:“一絲不茍”什么意思?——特別認真、細致,一點也不馬虎;“茍”——馬虎——他在做什么時 “一絲不茍”呢?——工筆細描——什么是~?——了不起,但大多數學生不清楚,讓我們一起看大屏幕/不知道,老師來告訴你——師解說:同學們,這是一幅工筆仕女圖,指第二幅——魚的工筆畫,看到了嗎:從魚的每一個鱗片、到每一片鰭、到鰭上每一條隱隱的紋絡,都是畫家一筆一筆細細刻畫描繪的,這就叫——生齊:工筆細描!
、蹘煟核袝r又——揮筆速寫——什么是~?我們接著看——
師解說:這是齊老先生的蝦,簡單幾筆便躍然紙上;這是寫意魚,魚的樣子、動態是畫家寥寥幾筆勾勒而成——這就是——揮筆速寫!
、軒煟汉⒆觽,再讀讀這段話,感受和原來一樣嗎?——“他有時~,有時又~,金魚仿佛在紙上游動!”師讀引導學生對年輕人的畫技作以評價:生——專注(重復),師:不同的感受!——畫藝太高超了/畫技太嫻熟了!/畫功太細膩傳神了!(2——3人)
——師:就帶著這種理解,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邊讀邊想向畫面!笇ё詈笠痪渥x到位!——要讀出寫意的瀟灑,畫技的嫻熟!
、莶迦胂胂,整合課后小練筆,將重點段落解讀一蹴到底。
師引讀: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請看圖,有
生:帶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白發蒼蒼的老人;和善的阿姨……
師:聽!他們贊嘆著,議論著——
想象一下,此時此刻,他們會議論些什么?又會贊嘆些什么呢?
請你抓住其中的一個人物,把他的贊美寫在書上!
(注:匯報時,讓學生充分展示,師一定要認真傾聽、抓住契機,隨時評讀、補充——這是一個睿智的老人!——“驚奇”:寫出了“驚奇”,但沒讀出來,再讀!——不僅有語言,還有動作:忍不住點頭稱贊/豎起大拇指/捋著胡須說,讓我們如見其人——眼睛一亮,神來之筆!……)——環節要緊湊!
⑥師:帶著大家的贊嘆,帶著我們的贊嘆,我們再來讀讀第七段。
男、女聲配合讀——評讀:男孩,在瀟灑些!——引讀完第八段
、邔懛ㄐ〗Y
師:這段中,作者用十分精準的語言將年輕人作畫時兩種完全不同的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感受到了年輕人異于常人的高超畫技——真是畫魚如生!——板:動作 畫魚如生
第九段、十二段
師:還從那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舉止特別的青年?
、偕x“看到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抓重點詞:“忘記了——忘記了、等到太陽快下山”——專注、入心、忘乎所以
、趲煟郝撓迪挛模有補充嗎?——生羅嗦,師打斷,重復問題。
指生讀、說“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何止一天,補充
、蹘熂ing引讀:忘了吃飯、忘了回家、忘了時間、也忘了自己!如此忘乎所以,真是——板:愛魚成癡呀!
第十三、十四段
、賻煟寒斘野涯莻女孩說的話寫給他,他是怎樣回答的?讓我們齊讀最后兩段
師: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引導生充分解讀(2——3人)
、趲煟哼@讓我們不由地想到了一個成語——胸有成竹——你怎么會想到胸有成竹呢?(注,讓生自己說)——師:他已經把魚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蹘煟骸跋扔蔚轿业男睦铩焙 “魚游到了紙上”又有什么關系呢,能用上合適的關聯詞語把他們的關系說明白嗎?
因果關系——還有不同的嗎?——只有,才——畫畫如此,做事何嘗不是如此呢
、芑乜坶_課問題:
師:再來看開課我們的疑問: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答案應該很明確了吧?
——他畫的魚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像畫活了!
(四)、感悟品質、主題升華
師:如此造詣,常人都難所,而他卻是一位——聾啞青年!
著高超的畫技背后又是什么?———
是——專注、勤奮、是為了目標,不懈的追求和努力!
最后,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這個舉止特別的聾啞青年吧!——出示課件:
1、——他 “高高的身材,長得很秀氣,一對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2、——說他特別,是因為——“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3、——他的特別還因為他高超的畫技——“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三、總結
師:課文學到這,同學們,作者是怎樣將這位“愛——觀——畫——”的聾啞青年刻畫得如此傳神呢?
生:作者在觀察和描寫時都抓住了人物的外、神、動!
師:老師建議同學們課后將穩中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句子積累下來。
結:這節課就上到這,感謝同學們的精彩表現!——下課!
附:板書 27、魚游到了紙上
?——!
外貌
勤奮 愛魚成癡
觀魚似醉 神態
專注 畫魚如生 動作
魚游到了心里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品讀課文中理解“一絲不茍、工筆細描、揮筆速寫”等詞語
2、能力目標:培養和發展學生聯系課文,抓重點詞理解、品析語言文字的能力。
3、情感目標: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心里”的意思及兩者之間的聯系。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大體了解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自學生字新詞。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開篇破題、讀題質疑
1、課件引入(欣賞金魚圖片)
2、揭示課題:魚游到了紙上
3、讀題質疑
。ㄗ屛覀儙е约旱囊蓡栕哌M課文,先讀為快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放聲讀課文,老師提兩個要求:一是讀準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的音,爭取一次就把課文讀通順。第二呢,思考: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誰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2、交流讀書收獲。
總結:真不錯,看來同學們讀課文很用心,讀了一遍已經有所收獲了。讓我們一起走進年青人,走進年青人的內心世界,看看他為什么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抓住重點。精讀領悟
。ㄒ唬、研讀“看魚”
。ㄎ淖终n件二)
1、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年青人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劃一劃描寫表現的有關語句,寫一寫你讀后的感想。
出示重點語段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2、指導朗讀
(1)、你體會出什么?(忘我、如癡如醉,板書:觀魚若醉)
。2)、從哪些詞體會出的?(老是、呆呆、靜靜)
。3)、那你能不能試著讀出他那忘我的、如癡如醉的境界讀出來?
a、抽生讀,隨機評價:a、老師聽出來了,他的眼里有金魚;b、老師聽出來了,他的眼里滿是金魚,紅的、黃的、黑的,搖尾的、嬉戲的;c、老師聽出來了,他已經如癡如醉了,忘記了時間,忘讓了自己。d、真是如癡如醉呀!·簡直到了不知“金魚是我”還是“我是金魚”的地步了,讓我們帶著這一份癡迷與愛戀一起讀這段話。
b、感情朗讀
2、接著交流:還有哪些句子寫出了青年看魚的呢?“為了畫也魚……忘了回家。”(堅持不懈)
過渡:如此愛魚的年青人,他畫魚的技術如何?課文中哪一段寫出了他畫魚的情景。
(二)、研讀“畫魚”
自由讀,鼓勵讀流利。
。ǔ鍪疚淖终n件)出示句子:“我擠進去一看……魚好像在紙上游動。
2、從這段話里,你讀明白了魚真的是自己游到了紙上的嗎?(不是)你是從哪個詞讀明白的?(仿佛)“仿佛在紙上游動”,原來青年人是把魚畫得很逼真,把魚畫活了。
4、青年人是怎么把魚畫活的呢?讓我們鎖定青年人畫魚的這一幕,細細讀讀這段話,想想哪些地方能讓你有這樣的感受。
5、指名讀。誰能說自己讀得最好的請讀一讀。
6、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熛鄼C評價)
7、理解“工筆細描” “一絲不茍”詞義
同學們知道“工筆細描”什么意思嗎?這個問題有點難,老師這樣問好像在考美術專業的學生,那你能不能再讀讀這段話,看看能不能結合課文中的有關詞句談談對“工筆細描”的理解。
。1)交流:要畫得細致,要一絲不茍
(2)從哪體會出?(一絲不茍、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
。3)見過姑娘繡花嗎?你繡過十字繡嗎?能不能談談感受?
理解得太好了,工筆細描就是用細細的毛筆尖一點一點描畫出來,人物的每一個衣褶,甚至每一個頭發、動物的羽毛、金魚的鱗片都要細致描寫,不能有絲毫馬虎,可以用課文中的哪一個詞來形容——一絲不茍。因為畫得細,因此畫得速度慢。
。4)看看你們多棒,通過自己讀書,理解了美術專業班的學生才讀懂的名詞。
(5)、那么速寫呢?,你們能不能用剛才理解“工筆細描”的方法來理解它呢?
畫得快,畫得簡單(從很快一詞體會出)。
說得太好了,速寫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以簡練的手法,把主要特征和動態描摹出來,因為畫得簡單,所以畫得快。
8、指導朗讀:青年畫魚,一會工筆細描,一會揮筆速寫,慢中有快,靜中有動,一條條金魚就游到紙上來了!我們試著讀讀青年畫魚的句子,把青年高超的畫技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1)、試讀。誰來試試,有點感覺了,再試試讀出快慢變化。
。2)、想讀的同學站起來讀,看看能不能把金魚讀得真得游動起來
(3)、男女生分角色讀。女同學讀工筆細描這一部分,男同學讀揮筆速寫這一部分,注意讀出繡花般的細致,讀出豪爽派的揮灑。
。4)、齊讀。
四、讀寫結合,深化主題
1、面對如此傳神的畫難怪小女孩會驚奇地叫起來,誰替她叫一叫。
“喲,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
2、個別朗讀,引導評價
她這一叫可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圍觀的人都紛紛議論著、贊嘆著。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都聽到哪些人說什么了?請把聽到的寫下來。
3、出示小練筆:
一位老人不住點頭稱贊說:“ !”
。1)學生盡情抒發自己的感悟,表達對青年的贊嘆之情。
。2)反饋交流,引導恰到好處地使用“栩栩如生”等一組詞語,為文句增色。
4、當我想把魚游到紙上的這種贊美傳遞給年青人、當我為他面對贊美卻毫無反應而覺得有些不解時,卻發現原來他是——
5、當我把小女孩的話寫給他時,他笑了,笑得那么甜,寫了一句“——-”
五、研究“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1、總結啟發:青年人觀魚若醉,心中有魚,所以才畫魚如生,使魚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紙上意思清楚了,魚游到了心里也理解了,那么誰能說說這兩句之間的關系?
2、試著用下面的關聯詞語來說說
……先…… 因為……所以 只有……才……
3、那么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對青年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呢?(板書:忘我、勤奮、專注……)
總結延伸:青年正是勤奮專注地忘我地觀魚、畫魚,才使魚游到了紙上,小姑娘一句贊嘆的話,讓我們感到青年勤奮專注忘我的精神有了回報,你們還知道哪個成語故事里的人物也有這種品質?
六、贈送名言、課后練筆
總結 :同學們,有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知識在于積累,成功在于勤奮。這是許多有成就的人的成功密訣,老師把這句話送給大家,希望在今后的道路上,它能給大家以啟發。
1、課后描寫金魚或你喜愛的小動物的樣子、動態
板書設計:
27、魚游到了紙上
勤奮專注 忘我
魚游到了心里 魚游到了紙上
觀魚若醉 畫魚如生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14
一、課題質疑,體會青年高超的畫技
1、初讀課文
師:這節課,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27課:魚游到了紙上,先讓我們齊讀課題。
當你讀到這個課題的時候,你有什么疑問嗎?(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
是啊,魚應該是被畫到紙上的呀?(板書:畫?)
那么課題為什么用“游”(板書:叫著重點),而不用畫呢?讓我們一起打開課本27課,在預習的基礎上讓我們先流利地朗讀課文,再找一找課題是怎么來的?
2、體會青年高超的畫技
(出示:喲,金魚游到他的紙上來啦!)
師:小姑娘為什么發出這樣的感嘆?(青年畫得好,畫得像)
你從課文哪里發現的?(出示:他有時工筆細描……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讀,什么是工筆細描?什么又是揮筆速寫?(重點詞變色)
我們來看這兩幅圖(出示圖片),請你判斷一下,剛才的兩個詞分別說的是哪一幅畫?工筆細描時畫得非常(細致),揮筆速寫時畫得非常(快速)。
師:文中的青年又是怎樣用這兩種手法畫金魚的?我是工筆細描,大家是揮筆速寫,讓我們一起來讀好這段話。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青年畫得很認真,畫的魚栩栩如生)
3、點題
師:怪不得小姑娘會驚奇地叫起來:“喲,金魚游到他的紙上來啦!”現在你明白課題為什么用“游”?有什么好處?(“游”說明魚畫得很逼真)
二、體會青年的認真、專注
師:青年的魚畫得如此逼真,圍觀的人是什么樣的反應?指名讀。
假如你是那位畫家,聽到人們為你的畫贊嘆,你會怎么想?(高興,沾沾自喜),然而那位青年呢?和我們一樣嗎?(沒有任何反應,他好象和游魚已經融為一
體)。什么是融為一體?(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就是金魚)。
這讓我想起三年級學過的《荷花》,文中哪句話寫出了作者也和荷花融為一體了?(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服,站在陽光里。)
這位青年也和金魚融為一體,仿佛自己也是一條金魚,在魚缸里自由自在地游,達到了一種忘我的境界。
三、體會青年的忘我境界
師:為什么青年對大家的贊嘆聲無動于衷呢?(因為他是一位聾啞人,聽不到大家的贊嘆)
師:是啊,他是一位聾啞人,因此他顯得和我們不一樣,與眾不同,用文中的一個詞是什么?(板書:特別)
什么特別?(舉止特別)
舉止指什么?(動作)
但說他“特別”不僅僅是因為他是聾啞人,在課文中還表現在什么地方?(出示:說他“特別”……不說一句話)
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他的特別,看出他的忘我境界,說說你的理解。(重點詞變色)
老是:經常這樣,并非偶爾。
呆呆地:看一樣事物目不轉睛,說明他看得入神。
靜靜地、從來不說:看得專心。
師:我們抓住這些重點的詞語就可以看出青年看魚已經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寫得多好,誰來讀一讀,齊讀,感受忘我的境界。
師:你還能從課文找到青年的忘我表現嗎?(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
(出示:他告訴我……忘了回家)
師:請你仔細品讀這段話,這位聾啞青年的表現讓你感受到了什么?(他認真、用功、刻苦……)
四、“魚游到紙上”和“魚游到心里”的因果關系
師:是啊,一位聾啞人做事如此認真,畫技如此高超,讓我們不得不佩服他,怪不得我和小女孩都贊嘆道“魚游到了紙上!”這是對聾啞青年忘我精神的最好評價。然而他聽了又是什么反應?(板書:魚游到了心里)。
魚怎么會游到心里呢?請你和同桌討論一下,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因為青年在畫魚之前已經仔細觀察了魚,心里已經有了魚的樣子)
這讓我們想到一個成語——胸有成竹,什么意思?(畫竹子之前心里已經有了竹子的樣子),那么用在這里我們也能用一個詞語——心有成魚。
師:正因為聾啞青年心有成魚,早已把魚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心里,所以畫出來的魚才會如此的栩栩如生,仿佛是游到了紙上,這兩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嗎?(板書:因果關系)你也能用上“因為……所以……”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小結:只有通過認真觀察,把魚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心里,畫出來的畫才會逼真,才會被大家稱贊是“游到了紙上”。
四、作業(出示作業要求)
師:讓我們再一次自讀課文,找出青年專心看魚,細致畫魚的句子,抄一抄,并讀一讀。
《魚游到了紙上》練習
找一找,寫一寫,讀一讀。
聾啞青年認真看魚的句子:
聾啞青年細致畫魚的句子:
《魚游到了紙上》練習
找一找,寫一寫,讀一讀。
聾啞青年認真看魚的句子:
聾啞青年細致畫魚的句子:
《魚游到了紙上》教案 篇15
一、設計意圖:
作者通過寫在西湖玉泉的見聞,贊揚了一位畫金魚的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品質。這篇課文含義較深的詞句較多,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逐一加以理解。其中,理解“游到了心里”的意思以及它和“游到了紙上”的關系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理解這句時可聯系聾啞青年如何觀魚、畫魚,朗讀體會 “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等句的意思,讓學生自然理解“游到心里”的含義。通過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努力達到教學的預設目標。
二、學習目標:
。ㄒ唬┱J識4個生字,學會11個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一絲不茍、融為一體、賞心悅目”等詞的含義。
。ǘ┯懈星榈乩首x課文。
(三)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四)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三、課前準備:簡單的課件(圖片、句子)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ㄒ唬┵|疑揭題,激發閱讀興趣。
開門見山,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很有意思的課文,出現課題“魚游到了紙上”,齊讀。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魚都在水里游,怎么會游到紙上呢?這是什么意思?……)
讀讀課文,你就知道了。
。ǘ⿴е鴨栴}自讀課文。
1、要求:(1)讀準生字讀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游到了紙上”課文中出現了幾次?是什么意思?
2、檢查詞語,(出示):
花港 廠徽 聾啞繡花 魚缸
一絲不茍 賞心悅目 清澈見底 揮筆細描
。1)指名幾人讀,齊讀。
(2)說說難寫的生字:“港”注意底下部分是“巳”,“徽” 不要和“微”搞錯,“澈”也較難寫,學生自己把這三個生字在自備本中端端正正地寫一遍。
3、整體感知課文,交流:
(1)學生分節讀課文,其他學生注意:生詞有沒有讀準,課文有沒有讀通。
。2)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游到了紙上”課文中出現了幾次?是什么意思?(課文寫一個聾啞青年看魚、畫魚的故事!坝蔚搅思埳稀背霈F了兩次,是指青年畫的魚栩栩如生。)還可以怎么說?(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ㄈ⿲W習第1、2自然段
想不想認識這位大哥哥?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走進西湖的花港吧!
1、自讀1、2段,想想玉泉給你留下了什么感覺?(美)從哪里感受到了美?
2、學生找句讀句,從“泉白如玉”、“清澈見底”、“自由自在” 、“賞心悅目”、“十幾缸”“聚集”等感受到玉泉的水清、魚多、景美。
3、指導有感情地讀好1、2兩段。
(四)學習第3自然段
在這么美的玉泉,我們看到了一位青年,你觀察到了嗎?他長什么樣?(生讀句)
出示:他高高的身材,長得很秀氣,一對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指導朗讀。
4、小練筆,在觀魚的人群中還有老人、小孩等等,你能學著作者的樣來寫寫其中一個人的外貌嗎?
5、生寫完后交流。
。ㄎ澹┬〗Y:在美麗的玉泉,我們初步認識了這位青年,下節課讓我們再深入地了解這位大哥哥,好嗎?
第二課時
。ㄒ唬⿵土,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在花港認識了一位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長得很秀氣,一對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2、他不僅長得秀氣,還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呢,為什么說他特別呢?
出示句子: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
從中你讀懂了什么?(抓住“忘我”體會青年很愛魚,不是一般的愛,把自己都忘記了,不顧自己……)
(二)研讀“忘我的境界”,體會人物形象。
1、你能從文章中的哪些句子體會到這個青年確實非常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
2、生讀4-12自然段,邊讀邊找,在句旁寫寫讀書體會。
3、 交流感悟:出示句子
l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1)這位青年是怎樣看魚的呢?說說你對這個句子的體會。ㄒ粋人,呆呆地,靜靜地,不說一句話。)(板書:看魚 )
。2)重點理解:“靜靜地看”是怎樣地看?(專注,入神,仔細)
(3)想象說話,他這么靜靜的看魚時,會想些什么?(啊,這條魚真可愛,我要畫下來。這些魚真是各有特點,我該怎樣才能畫得像真的一樣呢?魚在吹泡泡呢,我一定要畫下來……)
。4)師:你們已經走進了青年的內心,帶著對他的理解,來讀讀這句話吧!
。▊別讀,齊讀)
(5)過渡:他就這樣看,看了多久?你能從文中找到依據嗎?
l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1)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他達到“忘我”的境界?(可以從“每個、一整天、常常、忘了”體會到。)
。2)重點理解“一整天”:從早到晚,刮風下雨可能也不間斷。
(3)真是如癡如醉!你能通過朗讀讀出你的感受嗎?
。4)過渡:青年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我們不僅可以從他看魚看出,還可以從哪里看出?(板書:畫魚)出示句子:
l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1)看圖理解“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
(2)你從青年畫魚的神情動作中體會到什么?(畫魚很認真,全神貫注,可以從“每個部位”、“一絲不茍”、“細致”體會到。)
。3)你能用朗讀讀出青年畫魚認真嗎?指導朗讀。
。4)這個青年為什么能畫得這么仔細,又畫得這么快?(跟他觀察仔細是分不開的)齊讀前兩句。此時,他(出示句子):
l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1)理解“融為一體”,青年和什么“融為一體”?(忘我的境界,和魚成為一體,不分彼此,自己也成了一條魚)
(2)指導朗讀,此時青年仿佛進入了魚的世界,他已達到了一種癡迷的境界。真厲害!你佩服他嗎?讀讀。
。3)周圍的觀眾又是什么態度呢?他們贊嘆些什么?議論些什么呢?(會有哪些人呢?)
小練筆:一個小男孩( )地說:
一個小女孩( )地說:
一位老大爺( )地說:
一位( )( )地說:
選擇2-3題做,交流
人們贊嘆他,議論他,而他有沒有反應?為什么呢?(除了他是聾啞人,更因為他愛魚,看魚專注,畫魚全神貫注,忘我。)
(4)小結:是啊,當他靜靜地看魚,靜靜地畫魚時,眼里所見的是-----,心里所想的是------,筆下所畫的還是-------,他就這樣和魚融為一體了。R讀)
(三)研討“魚游到了紙上”與“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
1、當我把女孩說的話寫在紙條上“魚游到了你的紙上來啦!”遞給他時,他是怎么回答的? “(魚)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2、你知道這兩句話有什么關系嗎?指導學生用“先……然后”、“只有……才”、“如果……就……”、“因為……所以”等句式練習說話。
3 正因為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仔細觀察,對魚很熟悉了,在心中已經有了金魚的鮮明的形象了,“胸有成魚”,所以他才能畫出活靈活現的動態的金魚。
。ㄋ模┥A情感、受到啟迪
1、是青年手中的畫筆使魚游到了紙上,還是他的什么使魚游到了紙上?(一絲不茍、專心致志、全神貫注、勤奮執著……)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4、現在你對這位聾啞大哥哥更了解了吧,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4、我們學過的課文,或是我們身邊有沒有具有這種品質的人呢?
。ā度褙炞ⅰ分械牧_丹,牛頓請客,王羲之寫字用墨汁蘸饅頭吃,身邊的……)
5、同學們,如果我們也能夠像這位青年一樣,那樣忘我地、癡迷地沉醉地做一件事,那還有什么事做不好呢?
五、作業
1、自己選擇摘抄描寫聾啞青年外貌、神態或動作的語句。
2、閱讀名人偉人專心學習、工作的故事。
六、板書設計:
27、魚游到了紙上
喜歡玉泉 清澈見底賞心悅目
我
看魚忘我的境界(先游到心里)
敬佩 聾啞青年
畫魚融為一體 (游到紙上)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