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韻律活動教案(精選12篇)

韻律活動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27

韻律活動教案(精選12篇)

韻律活動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活動目標:

  1、學習并掌握踵趾小跑步的動作要領,能跟著音樂節奏合拍的表現踵趾小跑步的動作。

  2、創編各種摘果子的動作,提高幼兒的創編能力,并體驗創編的樂趣。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水果豐收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摘果子》錄音帶,音樂設備。

  活動過程:

  一、練習手腕的轉動(準備活動)

  1、教師示范(首先手心對自己,然后轉過去手心對外)。

  2、幼兒練習手腕轉動。

  二、幼兒初步感受音樂旋律與節奏,做摘果子的基本動作。

  1、教師:“秋天的水果豐收了,果園里有許多水果都熟透了,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去果園里摘果子吧!”

  2、教師播放音樂,帶領幼兒學習摘果子動作,用右手在圈里的空間做采摘動作,原位坐著。(初步感受音樂的節奏)

  3、教師引導幼兒變換不同的方位,隨音樂做摘果子動作1~2遍。(幼兒聽音樂做摘果子的動作,教師在一旁指導。)

  三、幼兒觀察教師動作,借助語言提示學習踵趾小跑步。

  1、教師:“果子都成熟了,果農伯伯們都很開心,他歡快地跳著舞去摘果子了,我們來看看果農伯伯是怎樣跳著舞去摘果子吧!”

  2、教師:“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果農伯伯的腳是怎么跳舞的?”(用右腳示范,幼兒觀察教師腳的動作。)

  3、教師播放音樂,帶領全體幼兒練習動作,并語言提示:腳跟、腳尖、跑跑跑,引導幼兒跟好節奏。

  4、教師再次示范踵趾小跑步動作,并讓幼兒齊聲念。(幼兒齊聲念“腳跟、腳尖、跑跑跑”。)

  5、教師使用語言提示,讓幼兒站起來練習“踵趾小跑步”(練習踵趾小跑步1-2次)

  6、幼兒熟悉后,讓其跟著音樂來做。

  四、表演《摘果子》

  1、教師示范:第一句和第三句教師做踵趾小跑步的動作,第二句和第四句教師做手腕轉動摘果子動作(幼兒欣賞。)

  2、教師:“老師剛剛在果園里看到了好多的水果,現在讓我們一起跳著舞去果園里摘水果吧!”(播放音樂,讓幼兒跟著音樂表演摘果子。)

  3、幼兒學習表演《摘果子》。幼兒圍圈用踵趾小跑步,第一段原地跑,第二段順時針跑,第三段逆時針跑。

  五、教師總結

  教師:“小朋友們都好棒,果農伯伯說他非常感謝你們,所以他帶了許多水果給你們品嘗呢!”(教師把切好的水果分發給小朋友們品嘗)

  第二課時

  音樂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傾聽歌曲,了解游戲規則和玩法。

  2、進一步掌握歌曲的節奏特點,熟悉動作表現。

  2、主動大膽地參加游戲,在游戲中享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摘果子》錄音帶,音響設備。

  2、一箱各種各樣的塑料水果,一個布袋子。

  活動過程:

  一、回顧上節內容

  1、教師:“小朋友還記我們上次跳那個摘果子的舞蹈嗎?現在我們一起來跳一次吧!”

  2、請小朋友們圍成一個大的圈,面向圈內坐下。

  二、引出游戲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游戲,這個游戲需要小朋友認真的聽音樂來玩不然就 輸了。”

  2、介紹游戲玩法

  (1)音樂開始播放時,請一個小朋友把裝著水果的'布袋傳給另一位小朋友。

  (2)當聽到音樂停止時,拿著布袋的那一個小朋友就把布袋放在另一個小朋友的身后。

  (3)另一個小朋友要背著手來摸布袋里的水果并說出它的名稱,說對了就可以從大箱子里面挑一種水果放在布袋里,繼續播放音樂讓游戲玩下去,如果猜錯了就要請自己的好朋友跟著音樂一起跳摘果子的舞蹈。

  3、提出游戲規則:

  (1)不耍賴,在挑選水果時,其他小朋友不允許偷看。

  (2)跑時不離開圈,音樂停止時必須及時放好布袋。

  (3)跑步時注意安全。

  4、幼兒開展游戲,老師在一旁指導。

  (1)看幼兒有無遵守規則進行游戲。

  (2)幫助還未理解游戲玩法的幼兒一起完成游戲。

  5、放松活動:

  在《摘果子》音樂伴奏聲中幼兒一起做放松活動,以緩解緊張疲勞的身體。附:音樂材料《摘果子》歌曲,請見文件夾。

韻律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律動,隨音樂有感情地表演《捉雞燒菜》的過程。

  2、在教師小幅度動作的提示下記憶動作,積累學習動作的策略。

  3、與同伴共享動作表演的空間。

  活動準備:

  1、學會唱歌曲《殺雞宰鴨》。

  2、可事先讓幼兒觀察家長燒菜的過程,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以便在活動中提取動作元素。

  活動過程:

  一、幼兒復習歌曲《殺雞宰鴨》。

  教師用:談話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創編動作表演的欲望。

  教師:上次我們學習了一首歌,歌里唱了一件什么事?現在請大家一起來唱一唱。

  二、引導幼兒創編每小節動作。

  (1)聯系幼兒的已有經驗,引導幼兒討論出創編動作的'元素。

  老師:客人來了,我們請客人吃雞,要做什么準備呢?

  (2)老師引導幼兒進行討論了解燒好“雞湯”要做的活動準備。

  引導幼兒根據動作元素創編動作。

  老師:如果你前面有一只雞,你怎樣才能捉住它?燒雞之前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怎么把雞放進鍋里?怎么蓋上蓋、打開鍋、聞香味?你們嘗一嘗自己燒出來的雞湯味道怎么樣?

  三、老師和幼兒共同隨音樂做動作;老師引導幼兒思考:記不住動作時怎么辦?你有什么幫助自己記憶動作的好辦法?

  四、請幼兒隨音樂有感情地獨立表演。

  老師鼓勵全體幼兒在沒有動作提示的情況下,獨立地表演動作。

  老師:這次老師不做示范動作你們自己會做嗎?

  老師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表演提更好?

韻律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旋律和風格,體驗舞蹈帶來的快樂。

  2、能注意控制揮彩帶的幅度,和舞蹈時的空間方位

  3、嘗試創編出不同方位的揮彩帶的動作。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合音樂的節奏表演。

  難點:注重舞蹈的時候不讓自己的彩帶于其他同伴的彩帶糾纏在一起。

  三、活動準備:

  彩帶若干、音樂大中國、大中國舞蹈視頻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熱烈、奔放的`風格特點。

  ——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你想做什么事情?

  (二)欣賞《大中國》舞蹈,體驗舞蹈的快樂、活潑的情緒。

  ——舞蹈里面有什么動作?

  ——仔細聽,歌曲里面有幾個羞答答?老師做了什么動作?

  (三)多次范唱,嘗試表現羞答答的姿態。

  ——還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羞答答?可不可以和歌曲一起表演一下。

  ——除了羞答答,你還喜歡歌曲中哪些歌詞?

  (四)通過游戲“找朋友”學唱歌曲,嘗試創編不同神態表演羞答答。

  1、幼兒在教師的提問下初步熟悉歌詞,理解歌詞。

  (教師邊唱邊走,當唱到第三句時尋找新的朋友。說“找一個朋友藏在我的眼睛里,看看找到誰啦?”)

  ——剛才我找朋友時做了什么動作?唱到哪一句的時候停下來找朋友的?

  (2)再次尋找朋友。

  ——找到朋友以后做了些什么動作?

  (3)請一名幼兒當“領袖"找朋友,其他幼兒演唱并發現問題。

  ——有沒有發現什么問題?有沒有什么困難需要我幫助?

  (4)多名幼兒出發尋找朋友2~3次,表演時應富有表情。

  ——用眼睛找到一個朋友。如果你們都找了同一個人做朋友該怎么辦?

  4、檢驗幼兒學唱歌曲,并嘗試合作表演。

  (1)邀請幼兒演唱歌曲,并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會唱這首歌了么?有哪一句還不會唱?

  (2)全體幼兒參與找朋友的游戲。

韻律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學習歌曲;學習從里向外的做“手腕轉動”的動作;創編不同的方向的“手腕轉動”動作。

  活動準備:

  新疆帽一頂。,歌曲磁帶《娃哈哈》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2.熟悉音樂,學唱歌曲。

  教師:我們大家來聽一首歌曲,看看你們是否聽過。

  3.全體拍手歌唱。

  4.啟發幼兒邊唱歌邊做舞蹈動作。

  教師:《娃哈哈》是首新疆歌曲,新疆的小朋友除了愛唱歌還非常愛跳舞,他們會怎么做呢,你們大家一起來看我,學我跳跳。

  5.教幼兒學習“胸前手腕轉動”的動作。

  教師:剛才,我看到小朋友做的動作就是新疆小朋友做的,我們大家一起來。(帶領幼兒邊唱歌邊作動作。)

  6.啟發幼兒創編著不同方向的“手腕轉動”的`動作,想一想還可以在什么地方做“手腕轉動”的動作呢?

  (教師給創編動作的幼兒戴上新疆帽,并請他帶領幼兒做新編的“手腕轉動”動作。)

  7.完整的用音樂跳舞。

韻律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小鳥飛和大象走的不同音樂性質。

  2、能隨著音樂的變化變換小鳥飛和大象走動作。

  3、體驗游戲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鳥和大象的圖片各一幅,小鳥和大象的胸飾若干音樂小鳥和大象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律動《幸福拍手歌》活躍氣氛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個動物朋友跟小朋友做游戲,小朋友猜一猜它們是誰呢?

  (2)教師出謎語引出大象和小鳥

  一身毛,尾巴翹、飛來飛去喳喳叫(小鳥)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比手還能干。(大象)

  二、觀看圖片,認識小鳥和大象,觀察大象和小鳥的特征。

  師:小鳥是怎么飛的?(請個別幼兒上臺表演,全班幼兒跟著教師一起學習小鳥飛)

  小鳥說話聲音怎么樣啊(引導幼兒理解小鳥說話細細的、輕輕的、柔柔的,飛起來快快的)

  大象長什么樣子,怎么走路的?(請個別幼兒上臺表演,全班幼兒跟著教師一起學習大象走)

  誰來聲音怎么樣?誰來用大象的聲音給小朋友們問個好?(引導幼兒理解大象說話聲音粗粗的、重重的.、沉沉的,走起路來慢慢的。)

  三、欣賞音樂《小鳥和大象》,通過身體動作表演,引導幼兒理解和區分小鳥和大象兩種音樂角色的不同。

  師:小鳥和大象一起來幼兒園的時候可高興了,一路上還在唱歌呢!小朋友仔細聽一聽。

  1、第一遍欣賞音樂

  問:(1)剛剛聽的音樂好聽嗎?

  (2)前面的音樂和后面的音樂一樣不一樣?

  (3)哪里不一樣?(教師哼唱兩段音樂,引導幼兒說出前面的音樂快,后面的音樂慢)

  小結:我們剛剛聽的音樂有兩段,前面的音樂聽起來是快快的,后面的音樂聽起來是慢慢的。

  2.第二遍分段欣賞音樂

  現在我們再來聽聽看,快快的音樂像誰?慢慢的音樂像誰?

  (1)快快的、輕輕的音樂像誰?

  (2)慢慢的、沉沉的音樂像誰?

  師小結:輕快的活潑的音樂像小鳥;緩慢的音樂像大象,粗粗的重重的。

  三、律動《小鳥和大象》

  (1)師:請小朋友們跟著好聽的音樂來做游戲!快快的輕輕音樂像——小鳥,我們用拍手來表示,慢慢的音樂像——大象,我們用跺腳來表示。

  (2)跟音樂完整游戲一次。

  四、分角色表演游戲《小鳥和大象》

  1、師:小鳥和大象今天很高興,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來表演呢!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1)請女孩戴上小鳥的頭飾

  (2)請男孩戴上大象的頭飾

  (3)音樂響起,扮演小鳥的小朋友跟著音樂一起表演,音樂停后回到位置上;扮演大象的小朋友聽到大象的音樂走出來跟著音樂表演。

  2、可互換角色再進行一次游戲。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大家和大象小鳥在一起玩的真高興,時間不早了,大象和小鳥要回家了,我們跟小鳥和大象再見吧!

韻律活動教案 篇6

  幼兒園中班音樂韻律活動1:小雪花

  活動目標:

  1.用優美柔和的聲音,初步學唱歌曲。

  2、通過聆聽和表演,感受、表達歌曲的音樂情感。

  重點:

  學唱歌曲,唱出優美柔和的聲音。

  難點:

  用身體動作和歌聲表現小雪花飄落的情景。

  活動準備:

  雪花圖片、動畫小雪花課件

  活 動 過 程

  一、師幼隨音樂《小雪花》進入活動場地。

  1、孩子們你們快樂嗎?有一群神秘的小精靈,和我們一樣快樂與幸福。瞧!他們來了。

  2、放課件---動畫小雪花。

  3、從天上落下來的是什么?

  4、引出歌曲《小雪花》

  二、教師范唱,幼兒理解、學唱。

  1、教師清唱歌曲第一遍,

  提問:歌里問是誰在敲著窗戶?它發出了什么樣的聲音?

  2、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

  3、小雪花從天空中飄下來,告訴我們(你、她)什么?(引導幼兒學唱)

  4、完整學唱。這首歌真好聽,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5、在鋼琴的伴奏下,幼兒跟唱。

  6、引導幼兒用優美的聲音學唱。

  7、分角色演唱歌曲:師幼對唱、幼幼對唱。

  三、表演唱歌曲。

  1、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雪花飄落的樣子。

  2、邊唱邊表演。聽,快樂的`歌聲響起來了,小雪花們一起來跳舞吧。

  四、結束部分。

  幼兒隨著《小雪花》音樂,做雪花飛舞的動作出活動室。

  隨音樂做動作,進入藝術情景。

  動畫再現下雪的情景,引出歌曲。

  理解歌曲內容,產生初步的演唱興趣。

  在學唱過程中,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詞美,從而產生愉悅的、美好的情感。

  多形式演唱,幫助幼兒熟悉歌曲,并能用優美柔和的聲音演唱。

  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小雪花飄落的情景,感受小雪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音樂韻律活動:嫩芽長出來

  幼兒園中班音樂韻律活動2:嫩芽長出來

  活動目標:

  1、據音樂想象嫩芽初錠和生長新葉的情狀。

  2、結合音樂感受和想象。并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

  活動重點:

  用肢體動作表現嫩芽初錠情狀。

  活動難點:

  結合音樂大膽表現。

  活動準備:

  象征嫩芽的手飾。用嫩綠的皺紙栓在手上。

  活動過程:

  一、芽怎樣長。

  1、春天來了,樹枝上的嫩芽長出來了,你們知道樹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長出來的嗎?它是怎樣長成綠葉的?

  2、啟發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個芽苞苞,用動作表現發芽的過程。教師以肢體和充滿活力的神情,引導幼兒表現。

  二、綠綠的嫩芽長出來。

  幼兒聽教師彈奏一遍音樂,告訴幼兒這段音樂講的就是嫩芽長出來的事情。

  我們再仔細地聽一遍音樂,想一想芽苞苞怎樣長成嫩芽,又怎樣長成一片新的綠葉?

  聽了音樂,我們好象看見:芽苞苞長出來,一點一點長成了嫩芽。嫩芽抬起頭,太陽照著它,暖陽陽的。嫩芽又仰起頭喝雨水。就這樣嫩芽慢慢長成了一片綠綠的新葉子。

  我們再仔細聽一遍音樂,想想嫩芽生長的樣子。

  引導幼兒感受音樂,注意樂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師用語言、動作提示幼兒注意音樂的變化。

  引導幼兒帶手飾,根據音樂的變化表現嫩芽的生長過程。

  請一些表現力較強的幼兒商定用哪些動作進行表現,并進行表演。

韻律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學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小星星的韻律活動,并能合拍地做動作。

  2.在教師的語言提示下,能按樂句變化做動作。

  3.愿意和同伴共同表演,享受許多“星星”在一起的閃爍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天空中星星閃爍的圖。

  2.將座位排成一個圓圈。

  3.幼兒已熟悉歌曲《閃爍的小星》。

  活動過程:

  (一)出示《閃爍的小星》(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有關星星的經驗。

  教師:這是什么?你們見過嗎?

  教師:誰愿意把你知道的,有關星星的有趣事情告訴我們嗎?引導幼兒說出自己了解的關于星星的經驗。

  教師:你們見過星星跳舞嗎?它會怎么跳?(請幼兒想象。)

  (二)帶領幼兒感受《閃爍的小星》中的樂句。

  師:歌曲就像我們說話一樣,它也是一句一句的。《閃爍的小星》有幾句呢?我們大家一起來數一數。

  老師長第一句時,邊用手指頭從左至右畫1個圈,邊告訴幼兒:這是第1句,我們就畫1圈。畫1個圈我們就伸出1個手指。唱第2句時,畫第2個圈,我們伸出兩個手指,那么第3句呢?(3個)。刻畫司第6句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用“6”表示,伸出大指和小指即可。我們邊唱邊畫圈,看誰能記住我們一共畫了幾個圈?

  教師用較慢的'速度帶領幼兒邊唱邊畫圈(在這一過程中注意每句起止處用動作和語言提示幼兒)。

  教師用正常速度帶領幼兒邊唱邊畫圈。

  (三)教師逐句引導幼兒創編小星星跳舞的韻律活動。

  教師唱《閃爍的小星》歌曲,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是怎樣的呢?誰會用動作做一顆閃爍的小星?

  幼兒編出一個動作后,教師唱旋律,并引導全體幼兒學習。

  教師唱第2句后,體溫。

  教師:天空“滿天都是小星星”是怎樣的呢?誰會用動作來告訴我們呢?

  幼兒編出一個動作后,教師再唱此句并引導全體幼兒學習。

  用同樣的程序和方法,將歌曲中的前四句都編完。

  教師唱到第5句時,引導幼兒發現第5句與第1句是相同的,所以動作也可以相同,重復第1句的動作即可。

  教師唱第6句時,提問。教師:這句和前面哪句相同?

  引導幼兒遷移第5句的經驗,可以重復第2句的動作。

  (四)教師邊唱邊完整地梳理幼兒創編的動作。

  教師:小朋友將“閃爍的小星”舞蹈都編完了。可以你們能記得所有的動作嗎?現在我邊唱邊跳剛才的舞蹈,你們用動作提醒我。

  教師演唱歌曲帶領幼兒完整地跳舞。

韻律活動教案 篇8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前奏 隨樂做拍手的動作

  1-4小節, 隨音樂節奏做“走”的動作,并在最后一個音符時拍手。

  5-6小節, 背對背扭扭屁股。

  7-8小節, 面對面做鬼臉。

  9-10小節, 同5-6小節。

  11-12小節, 同7-8小節。

  游戲玩法建議

  1、合樂做動作模型:幼兒自己隨樂做動作。

  2、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兩名幼兒游戲。

  3.大公雞來了時(低八度音樂響起間奏):幼兒定住,擺一個造型靜止不動,“大公雞”在其中來回走動,以多種方式逗毛毛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能合樂做出“扭屁股”、“做鬼臉”的逗樂動作,并保持造型不動。

  2、遷移故事情境,與同伴合作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空間方位,并創編不同的鬼臉動作。

  3、享受運用肢體、表情動作與同伴玩詼諧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剪輯好的音樂、電腦播放器、幼兒人手一只手腕花。

  2、經驗準備:幼兒有站雙圈跳集體舞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故事情境,導入活動。

  師: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蟲們在找朋友做游戲,他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臉。玩得正高興,一只愛吃毛毛蟲的大公雞來了,毛毛雖立刻一定不動,大公雞以為是石頭就走了。

  2、創編“扭屁股”“做鬼臉”的動作模型。

  師:我是一只毛毛蟲,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個人都扭一扭,還要做鬼臉,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樂,并合樂做動作模型。

  師:現在,毛毛蟲們,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師:毛毛蟲們輕輕起立,我們一起聽著音樂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

  (1)師:毛毛蟲要和朋友背對背扭屁股,還要面對面做鬼臉逗樂。你們可以怎麼做?

  (2)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找個空地方試一試。

  (3)請個別幼兒示范。

  (4)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樂做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

  (5)幼兒隨樂游戲。

  5、創編不同的做鬼臉逗樂的動作。

  (1)師:還可以怎樣做鬼臉逗樂?請你來試試。看看他的鬼臉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兒聽音樂變換鬼臉造型進行游戲。

  6、遷移雙圈舞的經驗,換朋友進行游戲。

  (1)討論換朋友的方法。

  師:我們在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么隊形換朋友?

  師:現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動,女生換朋友,怎么換?

  師:做什么動作的時候換朋友的?拍手時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站雙圈嘗試換朋友。

  (3)幼兒聽音樂完整游戲。

  7、戲劇游戲:毛毛蟲與大公雞。

  (l)師:這回啊,毛毛蟲們,可能在玩游戲的時候真有大公雞要來做我們哦,我們要怎么樣?能不能動?我們先試一試,我來撓撓這只毛毛蟲,嗯,他沒動,是個小石頭,這只呢?

  (2)邀請客人老師扮演角色參與游戲。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戲活動環節組織過程中,教師遵循團體律動的傻瓜教學流程:放事一一動作一一音樂一一游戲(動作方位、游戲、交換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戲元素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幼兒創編、熟悉動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動作模型和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索背對背扭屁股及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接著再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鬼臉造型并游戲,最后再加人大公雞逗引的游戲玩法。

  2、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可調整游戲難易度,如,降低難度時,可在音樂的第2、第4小節時,不必強調幼兒在樂句句末拍手。

  音樂活動設計:懶惰蟲和勤快人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學唱歌曲,感受和表現歌唱中的弱起節奏。

  2、借助歌唱,動作表演和人際交流,體驗和表現歌曲中的幽默。

  3、大膽仿編歌詞,產生對“懶惰蟲”的否定情緒,知道要做勤勞的孩子。

  活動準備:歌曲的圖譜、一些幼兒勞動的圖片若干、歌名

  活動重點:能用詼諧有趣的的情緒、動作表現歌曲

  活動難點:根據歌詞內容能用不同情緒、節奏等表現歌曲。

  活動過程:

  、進場律動《趕小鳥》——入座律動

  二、創設情境,引出懶惰蟲的形象。(布置好亂糟糟的場景)

  師:這是怎么了?伸出我們勤快的小手,來整理一下吧!

  這里剛才還好好的.,怎么一下子變成這樣了呢?一定有個懶惰蟲,讓我來找找吧!

  二、幼兒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師清唱二遍,邊唱邊逐個指點幼兒,點到最后一幼兒問:“你是不是懶惰蟲?”

  2、引出歌曲的圖譜。

  師:看來這個懶惰蟲不是你們,那是誰呢?她藏在哪里呢?……哦,找到了,原來在這里呢!

  三、看圖譜學唱歌曲

  1、出示圖譜,清唱歌曲一遍

  提問: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歌聲回應)

  2、我再來唱一遍,你們仔細聽一聽,然后告訴我聽了這首歌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

  (教師用肢體語言,邊唱邊表演有趣的動作)

  提問:誰來告訴我你聽了這歌,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呢?(有點滑稽、好笑、幽默、有趣)

  3、幼兒看圖譜學唱

  4、看譜慢速唱一遍(懶惰蟲很懶,我們唱懶惰蟲的時候應該快些還是慢些呢)

  5、邊表演邊唱,選擇幼兒自己創造的動作來演(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這個懶惰蟲吧!)

  四、學習創編歌詞:

  1、提問:你是懶惰蟲嗎?那你在家會幫爸爸媽媽做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

  2、嘗試創編第二段:我是勤快人

  (教師選擇幼兒的一種回答,出示圖譜)

  看圖譜跟唱:

  師:剛才說,她會洗手帕,我覺得她是個勤快的人,我要來唱唱最這個勤快人。

  小朋友還會掃地,我們也來唱一唱會掃地的勤快人吧。

  邊動作邊唱

  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做一做這些勤快人吧。

  3幼兒創編、表演

  師:除了洗衣服、掃地,你還會做些什么?讓幼兒嘗試把說的唱進歌曲里。

  ●選一名幼兒嘗試我會擦桌子,我會擦桌子,我把桌子擦干凈。(我會自己擦桌子)

  你還會做什么能干的事,直接把它唱出來吧(個別幼兒——集體跟學——上來表演)

  五、完整歌唱,用不同情緒、動作表現歌曲。

  1、大家可真能干,本來這首歌是唱懶惰蟲的,我們又給它編了第二段“勤快人”,那我們就把這首歌取個《懶惰蟲和勤快人》的名字吧(出示歌名)

  2、一起把兩段連起來唱一唱,隨琴聲完整唱一遍。

  懶惰蟲和勤快人是完全不同的人,我們怎么樣唱才能表現出他們的不一樣呢?(懶惰蟲:唱的慢一些,懶散一些、滑稽一些;勤快人:唱的快些、有力些、高興點)

  3、集體表演:

  (1)要求前奏做簡單的動作,隨音樂一起表演(提示:表現出不同的速度和表情,第二段根據要求動作做)

  (2)繼續游戲:教師用動作告訴幼兒第二段唱什么。

  (3)邀請爸爸媽媽、客人老師一起表演。

韻律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聽音樂的基礎上能隨音樂進行聲勢活動。

  2、訓練幼兒節奏感,動作的控制力,即興創作力,培養對音樂的注意力、聽音樂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錄音機,錄有不同旋律的音樂(適合做奧爾夫的音樂)。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圍成圈坐在地毯上。

  2、請幼兒自由想一想自己的身體都可以做什么動作?自己創編一些動作做給大家看。

  3、放第一段音樂,請幼兒隨音樂做動作。

  4、請幼兒自己聽音樂自己做聲勢。

  教師跟著幼兒的動作做,看看有哪些小朋友能想出不一樣的動作教給老師了。

  5、請幼兒聽第二段音樂,做聲勢。提出要求:請幼兒注意看老師是在音樂的什么地方變化不同動作的?

  (引起幼兒對音樂長短不同變化的注意)

  6、請個別幼兒自己即興編動作帶大家做。

  每段音樂變化一位幼兒:教師在每段音樂的變化時走到一位幼兒身邊,示意他來帶大家做。

  7、教師將幼兒做的情況做點評。

  8、請幼兒到后邊客人老師處邀請一位客人老師來一起做。

  兩人商量由誰來當老師,一起聽音樂做動作。

韻律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熟悉舞蹈音樂的旋律及節奏特點,初步學會合拍地邊做踵趾小跑步,邊做摘果子動作,手腳配合比較協調。

  2、借助游戲情境,理解舞蹈動作地含義,并會變化方位做采果子動作。

  3、通過舞蹈,體驗勞動及豐收的喜悅。

  活動準備

  已學會踵趾步。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蘋果豐收了,果園里小朋友們正在摘果子,他們是怎么摘的?

  2、學習摘果子的動作。

  (1)教師示范作摘果子的動作。重點強調蘋果很大,需用力摘,應將手腕轉一下,表示摘果子。

  (2)引導幼兒在座位上創編向不同方向摘果子。

  3、學習舞蹈。

  (1)幼兒完整聽音樂一遍,教師用語言講解:小朋友背起簍子,來到果里,雙手摘果子,摘下就放到背簍里。簍子裝滿了,他們心里非常高興。

  (2)教師完整示范律動“摘果子”。

  (3)重點學習踵趾步:

  ①啟發幼兒遷移踵趾步地經驗:小朋友們是怎樣到

  果園的?和以前學過的哪個步子像?

  ②教師示范踵趾步:重點練習趾步,腳尖向后點地,同時兩膝直起。

  ③集體練習:要求姿態美。腳跟向前點地,身體略向后傾:腳尖向后點地,身體略向前傾。

  4、啟發幼兒創編不同的摘果子動作。

  建議提問:果園里,樹上結滿了蘋果,上面的蘋果摘完了,其它地方蘋果怎么摘呢?

  教師反饋幼兒動作并帶領幼兒集體練習。

  5、啟發幼兒用恰當的表情表現愉快的心情。教師提問:蘋果摘完了,心里怎么樣?用什么動作表現出來?

  6、幼兒隨音樂完整地練習一遍,教師注意在動作轉換時提醒幼兒。

  活動建議

  1、當幼兒掌握踵趾步后

  ①可改成兩腳交換進行,則向前走三步,以便換腳。

  ②可將摘果子和踵趾步結合同時做,如邊做踵趾步,邊摘果子。

  2、本活動可分兩次進行,第一學習基本動作,第二創編摘果子動作。

韻律活動教案 篇11

  目標:

  1.會唱歌曲,能根據歌曲內容做穿大鞋的模仿動作。

  2.體驗在活動中的有趣、快樂。

  準備:

  1.初步會唱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2.給每位幼兒一雙成人的大鞋。

  過程:

  1.復習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幼兒和教師一起唱歌。

  2.練習穿大鞋的動作。

  ?幼兒穿大鞋邊唱邊走。

  ?幼兒脫下鞋子,模仿出自己穿大鞋左右搖擺的.樣子。

  3.完整地表演歌曲2―3遍。

  4.幼兒穿上大鞋跟著音樂歌表演,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建議:

  1.在活動前讓幼兒多次欣賞歌曲,并初步能跟唱。

  2.多給幼兒表現的機會,在集體面前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

  3.請幼兒涂色 “有趣的大鞋”。

  評價:

  1.喜歡演唱,并能初步表現歌曲的有趣。

  2.能初步跟隨音樂表現穿大鞋走路的動作。

  [附] 歌曲

  穿大鞋真有趣

  1=F 4/4 馬成 詞曲

  [1] [3]

  1 3 3 0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寶寶笑了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寶寶笑了

  目標:

  1.學習用自然的聲音唱歌,邊唱邊根據歌詞做動作。

  2.能感受笑的情緒。

  準備:

  1.哭、笑臉譜各一個。

  2.歌曲錄音帶、錄音機。

  過程:

  1.感知大家喜歡笑娃娃。

  ?對比哭、笑臉譜,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這兩個寶寶,你喜歡誰?為什么?

  2.欣賞歌曲。

  ?教師用不同的表情演唱歌曲。

  提問:你能學學哭寶寶和笑寶寶的樣子嗎?歌曲里唱了什么?

  3.幼兒學習有表情地唱歌。

  ?幼兒邊唱邊根據歌詞自由地做動作表演。

  建議:

  此歌曲幼兒可以在玩娃娃家時輕輕唱著哄“娃娃”。

  評價:

  會用兩種不同表情唱這首歌。

  [附] 歌曲

  寶寶笑了

  1=C

  1 3 5 5 │ 5 3 5 5 │ 1 3 5 5 │ 5 4 3 2 1 │

  寶 寶 哭 了,不 好 看 了,寶 寶 笑 了,大 家 都 喜 歡。

韻律活動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熟悉舞蹈音樂的旋律及節奏特點,初步學會合拍地邊做踵趾小跑步,邊做摘果子動作,手腳配合比較協調。

  2、借助游戲情境,理解舞蹈動作地含義,并會變化方位做采果子動作。

  3、通過舞蹈,體驗勞動及豐收的喜悅。

  活動準備

  已學會踵趾步。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蘋果豐收了,果園里小朋友們正在摘果子,他們是怎么摘的?

  2、學習摘果子的`動作。

  (1)教師示范作摘果子的動作。重點強調蘋果很大,需用力摘,應將手腕轉一下,表示摘果子。

  (2)引導幼兒在座位上創編向不同方向摘果子。

  3、學習舞蹈。

  (1)幼兒完整聽音樂一遍,教師用語言講解:小朋友背起簍子,來到果里,雙手摘果子,摘下就放到背簍里。簍子裝滿了,他們心里非常高興。

  (2)教師完整示范律動“摘果子”。

  (3)重點學習踵趾步:①啟發幼兒遷移踵趾步地經驗:小朋友們是怎樣到

  果園的?和以前學過的哪個步子像?②教師示范踵趾步:重點練習趾步,腳尖向后點地,同時兩膝直起。③集體練習:要求姿態美。腳跟向前點地,身體略向后傾:腳尖向后點地,身體略向前傾。

  4、啟發幼兒創編不同的摘果子動作。

  建議提問:果園里,樹上結滿了蘋果,上面的蘋果摘完了,其它地方蘋果怎么摘呢?

  教師反饋幼兒動作并帶領幼兒集體練習。

  5、啟發幼兒用恰當的表情表現愉快的心情。教師提問:蘋果摘完了,心里怎么樣?用什么動作表現出來?

  6、幼兒隨音樂完整地練習一遍,教師注意在動作轉換時提醒幼兒。活動建議

  1、當幼兒掌握踵趾步后,①可改成兩腳交換進行,則向前走三步,以便換腳。②可將摘果子和踵趾步結合同時做,如邊做踵趾步,邊摘果子。

  2、本活動可分兩次進行,第一學習基本動作,第二創編摘果子動作。

  頭發、肩膀、膝蓋、腳(律動活動)

  活動目標

  1、隨音樂、邊唱歌邊拍出身體各部位。

  2、根據歌詞的變化,在前奏速度的提示下,準確地做出相應動作。

  3、與同伴友好地結伴做律動,相互拍身體各個部位時,應注意控制力度。活動過程

  1、“拍身體”游戲。

  (1)幼兒聽教師口令迅速指出身體相應部位。

  (2)先請幼兒講述動作順序及應拍身體哪些部位,然后邊念歌詞,邊拍出身體相應地各部位。

  (3)幼兒隨音樂拍出身體相應地各部位。

  2、隨音樂做律動。

  (1)請幼兒用較慢地速度邊唱邊拍出身體相應部位。

  (2)引導幼兒根據前奏速度提示,逐漸加快或放慢歌唱速度,并準確地拍出身體相應部位。

  3、創編動作。

  教師提問:除了拍頭發、肩膀、膝蓋、腳,還可以拍身體的什么部位呢?啟發幼兒拍出身體的其他部位,如耳朵、肚子、大腿等。提醒幼兒注意身體各部位的順序性,要求幼兒邊做邊唱,做與唱要協調。

  4、合作律動。

  (1)教師示范:邊唱邊拍一位幼兒相應的身體部位。

  (2)鼓勵幼兒找到同伴合作律動,要求能友好地拍出同伴相應地身體部位。

  活動建議

  1、在熟悉律動地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控制性演唱:如在每次唱到“腳”這個字時只做動作不出聲,并嘗試把身體的其他一個或兩個部位放到心里唱,只做動作。

  2、本活動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學習歌唱和律動,第二次創編動作,并嘗試合作律動。

韻律活動教案(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韻律活動《水族館》聽課反思

    第一次聽《水族館》這首曲子的時候,感覺適合上一節欣賞,因為覺得它的節奏不是很明顯,音樂的段落也是模模糊糊,不適合上韻律活動,但這次聽了兩節韻律活動《水族館》后,我徹底改變了這種想法。...

  • 韻律活動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鵝媽媽帶小鵝韻律活動一、活動背景現在的小班孩子對鵝的動態非常的不熟悉,印象模糊,在系列活動“動物的身體”后,幼兒對鵝的生活習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韻律活動:包餃子

    活動目標:1.根據生活經驗,探索用各種身體動作表現搓皮、包餡、下鍋等情節,富有創造性地表現熱鬧、喜慶的音樂氛圍。2.與同伴共享空間,盡情表演,享受參與韻律活動的快樂。活動準備:1、幼兒在家觀察過包餃子的過程。...

  • 韻律活動:編花籃

    設計者:楊美華活動目標:1. 學跳雙圈舞《編花籃》。2. 創編交換舞伴的動作和兩兩合作動作。3. 在活動中積極動腦,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創編動作。活動準備:1. 人手兩根同色彩帶(紅色和綠色),紅綠人數相等。...

  • 韻律活動——兔子音樂會

    內容:目標:1、熟悉樂曲旋律、結構與節奏,掌握小兔“跳”、“蹦”兩個基本動作。2、大膽創編木偶兔子的動作,并能合著音樂節奏運動。3、享受游戲情境營造的快樂,發展空間協調能力和結伴交往游戲的能力。...

  • 音樂教案-韻律活動:編花籃

    韻律活動:編花籃 活動目標:1. 學跳雙圈舞《編花籃》。2. 創編交換舞伴的動作和兩兩合作動作。3. 在活動中積極動腦,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創編動作。活動準備:1. 人手兩根同色彩帶(紅色和綠色),紅綠人數相等。...

  • 中班韻律活動《莎莎》(精選2篇)

    一、活動目標: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2.能感受到音樂的節奏并能協調做動作。3.初步學會創造性的進行動作表演。二、活動準備:經驗準備:有玩過“頂鍋蓋”的游戲的經驗。物質準備:莎莎的圖片;音樂《莎莎》。...

  • 中班韻律活動《蘋果豐收》(精選13篇)

    瑞士音樂教育家達爾克洛茲說過:人類的情感是音樂的來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體動作表現出來的,在人的身體中,包括發展、感受和分析音樂與情感的各種能力。...

  • 中班韻律活動《鞋匠舞》(精選4篇)

    活動目標:1 能大膽模仿小鞋匠的勞動,隨音樂合拍地做繞線、拉線、釘鞋釘的動作。2 體驗小鞋匠在勞動中愉快的心情。活動準備:1 一段線。2 《鞋匠舞》音樂。3 鞋匠做鞋的視頻。...

  • 中班韻律活動《廚師和小老鼠》

    動作建議:a段音樂:第9小節開始,每8小節分別做動作:雙手做和、捏、搟、切、扯面團的動作;b段音樂:第53-55、59-61、65-67、71--73小節:小老鼠做“聞”的動作,小廚師“睡覺”;第56-58、62-64、68-70、74--77小節:小老鼠做“躲”的...

  • 中班韻律活動:小雨和花

    活動目標:1.感受a段音樂旋律的優美舒緩和b段音樂的歡快靈動,體驗兩種不同風格交替帶來的快樂情感。2.幼兒通過傾聽音樂,大膽創編雨點落下和小花喝水的動作。3.幼兒通過音樂律動,能和同伴合作表演,培養幼兒的協作能力。...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正蓝旗| 锦州市| 长葛市| 凌云县| 沅江市| 汝城县| 大悟县| 新闻| 嘉黎县| 沙田区| 垦利县| 高要市| 靖宇县| 吉木乃县| 婺源县| 台中市| 霸州市| 临安市| 长宁区| 彰化市| 启东市| 麻栗坡县| 拜城县| 休宁县| 古田县| 潮安县| 云阳县| 龙里县| 汉阴县| 措美县| 沅江市| 团风县| 南通市| 贺兰县| 绵竹市| 安庆市| 余干县| 林周县| 四子王旗|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