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朋友》活動教案(精選13篇)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觀察力,給小動物找到相同的朋友。
2、完成配對游戲。
活動準備:
大型動物圖一套。小型動物卡片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都有好朋友嗎?(有)能說一說你的好朋友是誰嗎?(幼兒舉手發言)
2、老師出示大動物圖片:你們看一看小動物也在玩找朋友的游戲啦。我們來幫他們找一找吧。老師出示一只小猴子,問幼兒他的朋友在哪里?全體用手指著,老師把一樣的小動物貼到一起。
3、老師出示大圖片,幼兒出示小圖片,樣子相同大小不同的做朋友。
4、老師把小圖貼在一起,小朋友把自己的圖片中樣子相同的用手指出來。老師說一個幼兒找一個。
5、同桌幼兒找動物朋友。
活動反思:
活動策略雖然有直觀,有演示,也有游戲,但總是在教師的指令下,尤其將卡片貼住限制了孩子的多種玩兒法。
改進策略:
1、更多的給幼兒主動操作的空間。
2、增加提問的次數,讓幼兒有表達的機會。
3、增加游戲內容。
4、小圖卡不要固定,便于增加游戲,豐富游戲內容。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熟悉歌曲,能跟音樂邊唱邊做游戲。
2、 掌握游戲中找朋友的節奏和動作,能在聽到貓叫聲后迅速回“家”。
3、 遵守游戲規則,體驗和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鋼琴一架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黑豬》
二、教師邊唱邊示范游戲玩法
提問:聽到貓叫聲后,小朋友要趕緊怎樣?
你們聽到在什么地方要找到朋友?
教師和孩子一起練習“來,來,來好朋友”的動作。
三、教師和一名幼兒一起聽音樂邊唱邊玩游戲。
重點提醒找朋友的動作,暗示聽到貓叫后才能躲藏的規則。
四、請一名老師做貓,請兩名幼兒做小老鼠玩游戲。
提問:剛才做游戲時有小老鼠“看、看、看和聽、聽、聽”的動作,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動作來表示呢?(請幼兒大膽創編各種看和聽的動作)
五、請兩名幼兒做小老鼠,偷偷請一名幼兒做老貓進行游戲。
提醒老貓要偽裝好,不要被別人看出。
六、為游戲取名字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感知生活中物體間的聯系,嘗試進行匹配,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相關的PPT、對應的圖片掛飾許多。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入主題。
1、了解"朋友"的意義。
"孩子們,你們有好朋友嗎?什么是好朋友呀?"(經常在一起的,做游戲,玩區角,就是好朋友。)"有好朋友開心嗎?"(很開心)
2、(播放PPT1)"有一位朋友不開心,怎么拉?"(小碗哭了,哭就說明心里很難過,很傷心。)
3、"我們一起來問問小碗,你為什么不高興?"(小碗說:"剛才我聽見你們有朋友,我沒有朋友一起玩。")
4、"我們來幫助小碗找好朋友。"
二、 看看講講——對應匹配。
1、(播放PPT2),出示勺子、衣服、書、手套。
師:這些是什么?
找找小碗的朋友應該是誰?為什么?(吃飯時候用到的,經常在一起的,是好朋友。)小結:原來小碗的好朋友是勺子。
2、(播放PPT3),師:又來了許多朋友,看看是誰?(觀察桌子、枕頭、鎖、茶壺,椅子、被子、鑰匙、杯子。)連線找找,對應匹配師:說說誰和誰是好朋友,為什么?
小結:原來,桌子和椅子,枕頭和被子,鎖和鑰匙,茶壺和杯子是好朋友。
3、(播放PPT3),找茬,糾錯。
"看看它們的好朋友找對了嗎?"為什么?
三、音樂游戲:"找朋友"——復習鞏固。
1、師:"小朋友,你們想做找朋友的游戲嗎?"
2、老師出示兩個籃筐(里面有許多對應的圖片掛飾),"請自選一個,今天你做的是誰?"(如:我是茶壺)要求;兩個籃筐的幼兒分開站。
3、"請你去找你的好朋友。"——做音樂游戲"找朋友"。
要求:黃絲帶的幼兒邊唱歌邊跑跳步去找對應的好朋友,紫絲帶的不動。
4、找到好朋友后,"你的好朋友是誰?"(如:我的好朋友是杯子。)
5、"和你的好朋友抱抱,親親。"
6、重復游戲1—2次。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念兒歌。
2、通過兒歌能掌握"你"、"我"等詞。
3、樂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
【活動準備】
1、幼兒能說出同班小朋友的名字。
2、歌曲《找朋友》。
3、歡快的背景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歌曲,活躍氣氛教師隨意走到小朋友面前,和他/她跳跳、抱抱。
二、出示手偶,講述故事
1、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時是怎么在一起的?
2、它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3、小結:像猴哥哥和猴弟弟那樣,整天呆在一起,你幫我我幫你,你關心我我關心你,這就是好朋友。我們小(2)班的小朋友每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這也是好朋友。
三、學習兒歌,合作表演
1、教師示范朗誦兒歌二遍。第二遍朗誦時加入動作。
2、請幼兒和教師一起朗誦做動作數遍。
3、兒歌第四句"我們小手碰小手"可以由幼兒自己創編,如:"我的小臉碰小臉""我的小腳碰小腳"等,并根據創編內容改變動作。
4、請掌握較好的幼兒到前面帶領小朋友們表演,引起幼兒朗誦的興趣。
5、可以采取小組或倆倆合作的形式表演。
四、游戲: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由結伴,在輕松的音樂下邊念兒歌邊表演。
附:兒歌《你是我的好朋友》
你是我的好朋友,(用手有節奏地指對方)我是你的好朋友。(用手有節奏地指自己)好朋友,好朋友,(用手有節奏地拍手)我們小手碰小手。(和朋友手心對手心拍手)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熟練地演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大膽地進行表演。
3、體驗與同伴游戲地快樂。
重點:
鼓勵幼兒邊唱邊表演。
難點:
能在前兩節音樂處迅速找到好朋友。
活動準備:
幼兒已學會歌曲。
活動過程:
一、談談我的好朋友。
1、教師:“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嗎?誰是你的好朋友?“
2、教師:“怎樣讓別人知道你們是好朋友呢?”(引導幼兒之間用體態語言表達和好朋友的友愛之情)。
二、復習歌曲《找朋友》。
1、教師彈奏音樂:“你們聽過這首歌嗎?它叫什么名字?”
2、幼兒演唱歌曲:“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唱給好朋友聽吧!”
3、幼兒邊拍手邊演唱。
三、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1、教師:“我們怎樣和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呢?”
2、教師:“你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間可以怎么表示?”
3、引導幼兒邊拍手邊找好朋友,在兩句唱完后要找到。
四、歌表演《找朋友》
1、教師和一幼兒表演《找朋友》。
2、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歌表演。
3、教師連續彈奏音樂,提醒幼兒交換舞伴表演。
延伸:
1、在區角活動中讓幼兒繼續歌表演。
2、提供紅、綠小花讓幼兒佩帶尋找舞伴。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能初步分辨出so,mi這兩個音。
2、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樂趣。
材料準備:
音塊、紅黃圓點若干、紅黃籃子四只
重點與難點:
能初步分辨出so,mi兩個音。
設計思路:
由于前段時間幼兒已經對這兩個音塊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興趣非常高,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繼續訓練幼兒的聽音能力,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初步分辨出so、mi這兩個音。在本次活動中,還蘊涵了科常方面的知識(如:鞏固對紅黃兩種顏色的認識等)以及數方面的知識(如數的配對、歸類等),符合二期課改的整合性精神。
活動流程:復習歌曲——聽音游戲——結束部分
一、復習歌曲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去果園采點水果給客人老師吃吧!
1、集體表演唱《大蘋果》
師提醒幼兒唱的時候要注意嘴圓,聲音輕。
2、創編歌曲
師:還有什么水果是長在樹上的?(幼兒自由回答)
把這些水果唱到歌曲里去。
二、聽音游戲
師:你們好聽的聲音引來了兩個好朋友,你們看是誰來了?(so,mi)
1、相互問好
師:小朋友,你們好。◣熯吳靡魤K邊以so的語氣唱)
幼:sososo你
好。ㄒ笥變撼獪室簦
師:小朋友,你們好。ㄍ希
幼:mimimi你好!
2、唱節奏
師:這兩個好朋友最喜歡唱歌了,你們聽它們唱了什么?
師敲音塊,幼兒跟唱。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操作過程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
2、幼兒在實踐的基礎上,試編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3、體會顏料作畫的快樂,對調色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分組準備紅、黃、藍三種顏料,每人準備棉簽一支、調色盤一個。毛筆若干。
2、圖片教具:顏色寶寶(紅、黃、藍),記錄卡,實物圖片(橘子、葉子、茄子、輪子各一個),橙、綠、紫、黑色圓點各一(做成標志牌)。
3、白紙、抹布若干。
4、家長利用資源:尋找橙、綠、紫、黑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出示橘子、綠葉、茄子、輪子)
問:這是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2、歌表演引出三原色寶寶。“小朋友,看看誰來了?用我們的禮節歡迎它!保ń處熐擅钭兓煌念伾珜殞毥叹,幼兒唱相應的歌詞)。{紅(黃、藍)色寶寶,紅(黃、藍)色寶寶,出來了,出來了,紅(黃、藍)色寶寶,紅(黃、藍)色寶寶,你好嗎?你好嗎?}
。ɑ顒拥膶,教師巧妙運用三色顏色寶寶的教具,變魔術般地出示三原色;幼兒隨機變化的歌詞創編,積極性隨之調動。)
3、老師只有這三種顏色,怎么畫出橙色橘子、綠色葉子、紫色茄子、黑色輪子呢?(通過提問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二、調色操作理解內容
1、老師介紹工具,及使用方法(初次接觸顏料、使用毛筆、調色盤,有必要教會孩子如何使用,正確的使用方法是幼兒活動成功的保證。)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調色操作,并作簡單記錄。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師:魔術師要小心啊,兩種顏料不要蘸得太多,要放在自己的調色盤里,千萬別把魔術變到外面,那會讓別人發現你的小秘密的。最后,小朋友用棉簽棒將變出來的顏色涂在沒有顏色的寶寶上,懂了嗎?顏色寶寶在歡迎你們哪,快去玩吧!(把用什么顏色和什么顏色變成什么顏色都記錄在紙上,可以幫助小朋友進一步感受顏色的變化,能便于幼兒的語言講述。)
。2、)幼兒操作記錄
。3、)相互交流操作結果
三、試編兒歌,學習兒歌
1、試編兒歌內容。
師:“我們小朋友的本領真大,一下子變出了這么多好看的顏色。你變出了什么顏色?是哪兩種顏色寶寶手拉手變出來的?(請小朋友把相應的操作卡展示在版面上)老師這里的什么東西是用這種顏色畫的?然后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將事先準備的各種顏色東西出示在黑板上。師生共同編出——“紅黃寶寶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橘子!保ㄑ菔緲酥九疲⒂脠D片表達兒歌內容。)其他兩句方法同上,用幼兒集體編、個別幼兒編、個別操作等不同的形式編出。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操作過程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
2、幼兒在實踐的基礎上,試編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活動重點:
通過操作實踐,理解詩歌內容。
活動難點:
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分組準備紅、黃、藍三種顏料,每人準備棉簽一支、調色 盤一個。
2、圖片教具:顏色寶寶(紅、黃、藍),實物圖片(橘子、葉子、茄子、輪子各一個),橙、綠、紫、黑色圓點各一(做成標志牌)。
3、欣賞背景圖一幅。
4、磁帶(伴奏音樂、配樂散文)。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導入操作。
1、歌表演引出三原色寶寶。小朋友,看看誰來了?用我們的禮節歡迎它。(教師巧妙變化不同的顏色寶寶教具,幼兒唱相應的歌詞)。
(評:活動的導入,教師巧妙運用三色顏色寶寶的教具,變魔術般地出示三原色;幼兒隨機變化的歌詞創編,積極性隨之調動。)
2、導入操作。噢,今天來了紅、黃、藍三種顏色寶寶,老師真的為你們準備了這三種顏色,想玩嗎?今天就請大家來當魔術師,把喜歡的顏色調在一起。顏色寶寶在歡迎你們哪,快去玩吧。
。ㄔu:幼兒自由選擇,幼兒是活動的主人。)
二、調色操作,理解內容。
1、幼兒進行調色操作。(提出衛生要求魔術師要小心啊,千萬別把魔術變到外面,那會讓別人發現你的小秘密的。)
2、教師根據每個小組變出來的不同顏色,讓幼兒為空白圖片涂色。巡回指導:哪種顏色寶寶手拉手?變出了什么顏色?可以用這種顏色來畫什么?
(評:從幼兒感興趣的顏色入手,在玩色的探索中,發現顏色的奇妙變化,獲取相應的經驗。其實,幼兒操作的步驟就是詩歌的內容。)
三、試編兒歌,學習兒歌。
1、試編兒歌內容。
我們小朋友的本領真大,一下子變出了這么多好看的顏色。師生共同編出紅黃寶寶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橘子。(演示標志牌,并用圖片表達兒歌內容。)其他三句方法同上,用幼兒集體編、個別幼兒編、個別操作等不同的形式編出。
。ㄔu:引導幼兒將自己操作的過程用詩歌語言形象地描述,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詩歌內容。需要說明的是教具的巧妙利用:開始的標志牌放到操作區,引導幼兒選擇喜歡的顏色;此時三央的充分利用,形象地表現了幼兒的操作過程;創編詩歌時,標志牌內容移到圖板上,則是詩歌內容完整形象的描述。為了喚起幼兒興趣和幫助幼兒聯想,中間加些調料,如變魔術般的轉動等,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2、嘗試完整朗誦兒歌。
3、為兒歌取名字。
4、學習朗誦,表演詩歌。
四、詩歌仿編
孩子們真能干,不僅變出了好看的顏色,還編出了好聽的詩歌,你們真棒!
五、欣賞故事《甜甜的神奇寶貝》
小朋友說的真不錯,有個孩子叫甜甜,他也有三種顏色寶寶,讓我們聽聽他的寶貝都做了些什么?幼兒欣賞。
。ㄔu:欣賞時圖片的利用別具特色,教師不是把圖片直接展示,而是將其切割利用,講到誰的家則展示相應的部分,最后全部展示的內容有機的結合為一幅完整的畫面,留給幼兒更科學的認識,把語言藝術的美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帶給幼兒更科學的想象和進一步探索的欲望,實現了情感、能力、認知培養的有機結合。)
活動延伸:
1、甜甜的寶貝真奇怪,它們互相合作,為我們畫出了五彩的圖畫,畫出了我們美麗的祖國。老師也把這三種顏色獎勵給你們,請大家一起動手,變出好看的顏色,畫出美麗的圖畫好不好?集體調色作畫。
附(一):兒歌:顏色寶寶
紅黃寶寶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橘子;
黃藍寶寶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
紅藍寶寶手拉手,變出紫色畫茄子;
紅黃藍色手拉手,變出黑色畫輪子。
附(二):散文
甜甜的神奇寶貝
甜甜有三件寶貝:紅色寶寶、黃色寶寶和藍色寶寶。三年寶貝好神奇,愛畫啥,就畫啥。
東東問:你的寶貝能給石榴娃娃找家嗎?紅黃寶寶手拉手,嘩嘩嘩,金色的秋天是石榴娃娃的家。
洋洋問:你的寶貝能給小鳥找家嗎?黃藍寶寶手拉手,哆哆哆,綠色的森林是小鳥的家。
丹丹問:你的寶貝能給蝴蝶找家嗎?紅藍寶寶手拉手,嚓嚓嚓,紫色的丁香花是蝴蝶的家。
奇奇問:你的寶貝能給星星找家嗎?紅黃藍色手拉手,唿唿唿,黑色的天空是星星的家。
寧寧問:你的寶貝能給小魚找家嗎?藍色寶寶站出來,唰唰唰,藍色的大海是小魚的家。
嗚嗚誰在哭?噢,布娃娃沒有家。紅色寶寶站出來,輕輕一描,紅色的玩具櫥是布娃娃的家。
咦!我的家呢?三件寶貝齊上陣,唰唰唰,哆哆哆,唿唿唿,哦!我們的家是中國。
附(三):歌表演
旋律取自傳統音樂《兩只老虎》,歌詞內容自編。
1、開始部分:
紅(黃、藍)色寶寶,紅(黃、藍)色寶寶,出來了,出來了,紅(黃、藍)色寶寶,紅(黃、藍)色寶寶,你好嗎?你好嗎?
2、結束部分:
紅(黃、藍)色寶寶,紅(黃、藍)色寶寶,跟我走,跟我走,紅(黃、藍)色寶寶,紅(黃、藍)色寶寶,我愛你!我愛你!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9
游戲名稱:
顏色寶寶找朋友
設計思路:
三四歲的幼兒已經認識了各種不同的顏色以及物品,大部分幼兒已經能夠把顏色和物品進行配對。他們能說出蘋果是紅色的,大樹是綠色的。還能說出一種顏色的多種物品,基于幼兒的發展水平,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簡單的親子游戲,既能幫助幼兒鞏固認識的顏色和物品,又能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
適用年齡:
3——4歲
活動準備:
1、不同顏色圓形圖片(也可以設計成不同的造型,如心形、花瓣的形狀、笑臉、不懂造型的卡通動物等,按照喜好進行制作)。
2、各種不同顏色的物品。
活動過程:
要求:
1、能根據顏色找到對應的物品。
2、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敏捷性。
方法:家長把涂有顏色的圓形卡片和畫有物品的卡片分別放兩邊并反面朝上遮住,家長和孩子可以通過猜拳決定誰先翻牌。如果家長先翻到紅色的圓形卡片,孩子就在另一旁物品的卡片里翻到紅色的物品。并搶先說“蘋果是紅色的”,“香蕉是黃色的”等簡單句。如果會用英語表達的話可以說:“Appleisred!薄癟reeisgreen。”等,鞏固幼兒的英語表達能力。先說對的為勝,等到把卡片收完為止決出勝負。
規則:
1、每次每人只能翻一次,輪流翻,不可犯規和偷看。
2、說正確了后才能收起來。如果說錯了可以換對方說。
活動反思:
這個游戲可以增強難度,可以先請對方翻牌,翻到什么顏色的卡片就說出這種顏色的物品,輪流說,說的越多越好。也可以用英語單詞進行表達和表述。也可以看到什么顏色的卡片在白紙上畫出這些物品,比比誰畫得多。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幼兒能協調、靈活地跳圈。
2、幼兒能很好地分辨顏色。
活動準備:
1、小呼啦圈若干個、大紙箱一個、雪花積木玩具若干、籃子四個。
2、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1、幼兒隨音樂做熱身運動。
2、請幼兒做跳躍的動作練習。
3、游戲:跳圈圈尋顏色寶貝。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組,分別站在各自的起跑線上。將玩具放入大紙箱,紙箱放在離起跑線十米的終點處。將呼啦圈分成四部分, 不規則的擺在四隊起點到終點之間(間距不要過大)。
老師說“開始!紅色!”四組的第一名幼兒手里拿著籃子開始跳圈跳向終點(可以單腿跳也可以雙腿跳),然后在紙箱里選擇帶有老師指定顏色的玩具放到籃子里,帶著籃子跑回起跑線。最先回來并且帶回指定玩具多的小組獲勝。
第一名小朋友把籃子交給第二名小朋友,然后老師喊“開始!綠色!”第二名小朋友跳向終點后,把籃子里的玩具先倒進大紙箱,然后選擇帶有老師指定顏色的玩具放進籃子,重復上述過程。
活動規則:
1、老師要注意幼兒可能會搶同一件玩具。
2、幼兒必須每一圈都要跳到。
結束部分:
聽音樂做放松動作。
活動反思
我在實踐中親身體會到游戲活動是一門很生動的課。小朋友特別喜歡,在游戲中小朋友特別快樂,通過游戲能學到很多知識,而且不會枯燥無味,能學到講衛生,有禮貌,互相團結,人多力量大,等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會讓小朋友在游戲中快樂成長。天天快樂。
老師不要認為日常教學就可以忽視或不引起重視,其實不然,日常的課堂教學正是為孩子創造快樂和樹立自信的良好時機,當孩子們進步時,他們的臉上真是寫滿了快樂,高興的心情無以言表;當課堂上聽到小伙伴為他鼓掌時,老師都會從他們的臉上找到一份自信的笑容。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11
活動準備:
3個手指偶、20個上面有紅黃藍顏料的瓶子,紅黃藍彩色牛筋,碰一碰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紅、黃、藍手偶導入:
1、今天我還為你們帶來了3個好朋友,到底是誰呢?(出示3個手偶)教師變換口氣:“我們是顏色寶寶,小朋友們好!(小朋友和顏色寶寶打招呼)(晃動紅色寶寶)師:我是什么寶寶?(幼兒回答)逐個晃動,“我是黃色寶寶”、“我是藍色寶寶”,我們顏色寶寶很想和你們做朋友,很想和你們一起玩,你們歡迎我們嗎?(向顏色寶寶問好)
2、現在我們顏色寶寶要和你們每個小朋友說句悄悄話呢!教師要求:聽一聽,顏色寶寶和你們說了些什么?
3、(教師拿手偶走到孩子身邊:小朋友們也可以摸摸顏色寶寶(教師走到每個小朋友的身邊,蹲下來將手偶與每位孩子說一句話:我喜歡你、我想和你做朋友、你真漂亮、我想和你一起玩等等)。
4、剛才顏色寶寶和你們說的什么?(幼兒回答)
5、師小結我們顏色寶寶要和你們做朋友,要和你們一起玩,和你們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呢!捉迷藏要把眼睛閉起來,猜一猜顏色寶寶藏到哪里去啦?(小朋友閉上眼睛,教師將顏色寶寶藏好)教師提醒:眼睛閉好了,閉好了,猜一猜顏色寶寶躲到哪里去了。
二、揭開瓶子,吸引幼兒注意引入:
1、(教師巡回走)好,睜開來,(伸出雙手)我的顏色寶寶呢?在哪了呀?猜猜顏色寶寶藏到哪里啦?
2、(幼兒猜躲在布的下面)師:把眼睛睜大點,有小朋友說在這里,我們來看一看(走到桌邊掀布)問:有沒有啊?幼兒答沒有。師拿一白瓶子說:告訴你們哦,顏色寶寶跑到瓶子里羅(教師拿一瓶子寶寶甩著說:顏色寶寶,我要和你做朋友了(第一次沒有)師:有沒有啊。(沒有)師:我們一起把顏色寶寶喊出來吧教師和幼兒一起喊:顏色寶寶,我要和你一起做朋友,顏色寶寶,我要和你一起做朋友。(教師用力甩瓶,變出顏色)教師:哦,顏色寶寶藏到水里面了。問:是什么顏色寶寶啊?(甩一種顏色出來)師:哦,顏色寶寶出來了!剛才我們說的什么把顏色寶寶喊出來的?(幼兒回答)我們還可以說什么把顏色寶寶喊出來呢?(幼兒回答)
3、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找顏色寶寶,請小朋友把顏色寶寶請出來。(拿一個瓶子甩甩,出現另一種顏色),所有小朋友跟著這個小朋友一起喊一喊。哦,藍色寶寶被誰請出來啦,真能干,謝謝(鼓掌表揚)
4、小朋友們,這些瓶子里都藏了顏色寶寶,你們想不想請他們出來?請小朋友到前面來拿一個瓶子,把顏色寶寶請出來(每位幼兒一個瓶子自己在小椅子上找顏色寶寶,甩一甩后坐到小椅子上)(怎么請出來顏色寶寶)
5、每位幼兒和顏色寶寶說說話。教師到每位孩子面前問:你是怎么請它出來的呀?
6、好,把手里的顏色寶寶都舉起來給我看看(旁邊將彩色牛筋推出來)。
7、教師小結:都請了哪些顏色寶寶呀?(幼兒舉瓶子自由回答)師小結:有紅色寶寶,有藍色寶寶,有黃色寶寶,我們讓顏色寶寶輕輕地站在椅子前休息休息。
三、出示彩色牛筋,幼兒學會對應找朋友。
1、師:我們小朋友都找到了好朋友,我還要為我的紅色寶寶去找好朋友呢,這還有許多漂亮的牛筋寶寶呢,我為紅色寶寶找顏色一樣的紅色牛筋寶寶做朋友啊,(教師拿一個牛筋套著瓶子)我可以把牛筋寶寶套在紅色寶寶身上,玩一玩,跳一跳。你們想不想和皮筋寶寶做朋友啊?介紹有紅色皮筋,黃色皮筋,藍色皮筋,為你們的顏色寶寶找一個和它顏色一樣的皮筋寶寶吧
2、每個幼兒拿牛筋套住瓶子,每個小朋友來一起玩一玩,我們跳一跳,晃一晃,拖一拖,跑一跑(彈著玩、拖著玩、甩著玩)好,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3、跟音樂表演“碰一碰”。(找一個朋友)
四、再到外面為你的顏色寶寶找好朋友碰一碰。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幼兒能初步感知紅、黃、綠三種顏色。
2、能在活動中找到與之相對應的顏色,鞏固幼兒對顏色的認識。
3、能心情愉悅地參與活動,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指偶;
2、與幼兒人數一樣多裝水的瓶子,事先用一塊布蓋好;
3、彩色牛筋;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紅、黃、藍手偶導入:
1、今天我們班里來了幾位客人,你們看看是誰呀?(向顏色寶寶問好)
2、顏色寶寶和我們每個小朋友說話呢!
3、顏色寶寶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呢。ㄐ∨笥验]上眼睛,教師將顏色寶寶藏好)
二、揭開白水的瓶子,游戲引入:
1、顏色寶寶藏到瓶子里面了,我們來找找!
2、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找顏色寶寶(拿一個瓶子甩甩,出現一種顏色),
3、每位幼兒一個瓶子自己找顏色寶寶(甩一甩后坐到小椅子上)
4、每位幼兒和顏色寶寶說說話。
5、教師小結每種顏色寶寶,初步分類。
三、出示彩色牛筋,幼兒學會對應找朋友。
1、這還有許多漂亮的牛筋呢,我們看看有沒有和我們的顏色寶寶一樣的顏色的?(教師拿一個牛筋套著瓶子)
2、每個幼兒拿牛筋套住瓶子(彈著玩、拖著玩、甩著玩)
3、跟音樂表演“碰一碰”。
四、到戶外找顏色寶寶的好朋友。
《找朋友》活動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 喜歡邊唱邊玩,對音樂游戲感興趣。
2、 喜歡和小朋友、老師親一親、抱一抱,感受和朋友在一起玩的快樂。
3、 愿意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愛。
活動準備:
1、 VCD光盤
2、 玩具牛一件
活動過程:
1、 請寶寶們圍繞在老師的身旁,聽老師邊打節奏邊唱歌。吸引寶寶們的注意力。
師:寶寶們,和老師唱首歌吧!
幼兒:好
2、 讓寶寶們理解“朋友”一詞的含義,并大膽表現出來。
師:給寶寶們介紹我的好朋友——孫老師。
師:我喜歡孫老師,我們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要親一親、抱一抱。
師:你喜歡誰?
幼兒:····
引導寶寶們和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親一親,體會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3、 鼓勵寶寶們和老師一起唱歌
引導寶寶們在唱到歌詞親一親,抱一抱的時候,兩個好朋友要抱一起,臉貼臉。
4、 寶寶們喜歡和老師親一親,抱一抱。
師:老是想和你們成為好朋友,讓我來抱抱你們吧!
幼兒:。
播放兩遍音樂,讓幼兒充分體會親一親、抱一抱的感覺。
5、 邊唱邊游戲
教師示范游戲玩法: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拍手隨節奏自然走動)
親一親、抱一抱;(找到一個好朋友抱在一起)
我們都是好朋友。(拉起雙手看著對方,高興的隨節奏上下晃動)
再見。(揮手告別)
提示:鼓勵寶寶每一次游戲都要找不同的朋友。
6、 和玩具牛做游戲
師:有一個神秘客人也想和寶寶們成為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見見他》
幼兒:。
播放音樂,隨音樂一起做游戲,音樂反復播放,讓幼兒體會游戲的快樂!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戲,體會和親人一起玩的快樂。
反思:
本節課主要讓托班的寶寶們體會“親一親、抱一抱”的含義,寶寶們表現的都不錯。教師的態度和藹,教學氛圍好幾次也達到了高潮,寶寶們都積極參與音樂游戲。通過聽課老師的點評,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教師的語速要慢、玩具要多樣、神秘客人出現的`有點晚、個別環節要調換一下,可能效果會更好。托班的寶寶已經坐得住了,可以拿玩具牛挨個與寶寶們親一親、抱一抱。不至于出現有的寶寶們會出現打玩具牛的現象;在此還可以隨機教育,與動物朋友不能打架,不然玩具牛會不高興的。本節課是音樂游戲,音樂出現的少,不要把上來的孩子拒絕抱抱?梢远啾б幌拢尯⒆拥那榫w達到高潮。個別的環節要明確些,神秘客人要再神秘一些,可以讓寶寶們把眼睛閉起來,讓玩具牛和寶寶們充分的抱一抱。有了老師們的評價,借取好的建議,改掉不足之處,在下次的公開課中,取之長處補之短處,更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