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小班垃圾分類的教案(精選7篇)

小班垃圾分類的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26

小班垃圾分類的教案(精選7篇)

小班垃圾分類的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知準備:幼兒對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認識,看見過垃圾場、垃圾堆。

  2、材料準備:

  一、觀察垃圾場圖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壞處。

  1、了解垃圾的處理方法以及給人們帶來的害處。

  師:我們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來越多。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用以下這些方法來處理垃圾有什么缺點?會給人們帶來什么害處?

  掩埋法: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蒼蠅、病菌;

  焚燒法:容易產生煙塵污染;積肥法:農業生產幾乎都不用積肥了。

  2、啟發幼兒討論: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少垃圾?

  二、引導幼兒為垃圾分類。

  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源,滿足幼兒對環保知識的好奇,進行垃圾分類的學習。使幼兒通過主動討論、操作,知道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自覺地進行垃圾分類,讓幼兒將環保行為在自律的基礎上用各種有效方法去監督。

  活動目標

  1、電腦課件(錄像內容:美麗干凈的辦公樓。又臟有亂的小區)

  2、布置干凈的白色玩具區域和臟亂的蘭色玩具區域。

  3、事先準備收集一些廢舊品材料(各類實物垃圾,如舊報紙、果皮、廢紙盒、礦泉水瓶、清潔精瓶、衣拉罐、廢電池等。)

  4、準備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個。

  一、活動過程實錄播放錄像(錄像內容:美麗干凈的辦公樓。又臟有亂的小區)提問討論。

  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觀看錄像,老師提問一下:

  1、小朋友都看到什么了?你們喜歡是哪個地方?為什么?

  2、說說你知道的垃圾有哪些?

  3、如果到處都是垃圾,我們的環境會變成什么樣?

  4、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環境呢?垃圾應該怎樣處理呢?

  二、幼兒參與評選“玩具區域”教師說出某一垃圾的名稱,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兒就做形似“0”的動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動作。

  四、將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做進一步分類

  1、將垃圾分裝桶放在活動室的一角,督促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分類處理垃圾。

  2、向家長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并付諸實踐。

  1、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地投入探索之中,能夠注意力集中地傾聽老師及其他幼兒的講解和回答;并能積極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2、絕大多數幼兒通過探索活動了解了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培養了幼兒認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活動延伸將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園配合,激發幼兒初步的了解。

  幼兒參與積極,本班幼兒的水平和個別差異應該有更深的了解。利用幼兒熟悉的玩具區域引導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活動過程中有效的調動和保持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活動中能適度的給幼兒以幫助并針對幼兒的個別差異進行指導。

小班垃圾分類的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1、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4、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活動準備:

  交流分享,說說生活中的垃圾。

  認識垃圾分類標志。師:咱們記錄的垃圾要跑進哪個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來,然后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1、幼兒小組討論。(引導孩子說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電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說花圈的,再說不花圈的)

  2、提問:誰愿意把討論結果介紹一下?

  3、個幼回答。

  小結:哦,原來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是可回收垃圾(把分類圖片貼過來);廚余類、有毒有害類是不可回收垃圾。(貼圖)(配課老師收走記錄表和筆)

  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類意義。(讓孩子多說,讓家長重點解釋)師:好處多大呀!咱們班里就有垃圾,快行動起來把垃圾分類吧!(垃圾要擺放到教室周圍)

  小結:區域活動時,讓我們一起動手做一些這樣的分類垃圾箱,將它們擺在家中、擺在我們的小區里,用來提醒我們的爸爸媽媽,提醒身邊的人,將垃圾分類處理,環保小衛士們,行動起來吧!

小班垃圾分類的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垃圾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隨處可見。而亂扔、亂倒垃圾的不良行為也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幼兒。六月份是我市的“安全教育月”,根據“擁抱健康、關愛生命”的主題,我們選擇了此課題,旨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讓幼兒知道應該每天清掃垃圾,不亂扔、亂撿垃圾;垃圾應放進垃圾的“家”。

  教學一:

  “垃圾的產生”

  教學準備:

  1、各種亂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廠生產而產生的工業垃圾及建筑垃圾的照片、圖片。

  2、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1、參觀圖片、相片,討論:你從照片上看到了什么?在哪里見過這些現象?

  2、看圖了解并討論:垃圾是怎樣產生的?

  3、教師小結:垃圾的產生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工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建筑垃圾。

  4、幼兒自由討論:我們生活中的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教學二:

  “垃圾的危害”

  教學準備:

  1、圖片四幅:(1)垃圾堆上布滿蚊蠅等害蟲;(2)在醫院打點滴的腹瀉病人;(3)行人手捂鼻子、踮腳在污水橫流、垃圾橫堆的路面上行走;(4)小朋友撿了垃圾放進口袋里。

  2、實物投影儀;教學室地面散布一些紙屑、紙片。

  教學過程:

  1、讓幼兒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師清掃地面。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對我們會有哪些危害?

  3、看圖片(1)—(3)了解:垃圾的危害。

  4、看圖片(四)討論:小朋友往口袋里撿垃圾,他做得對嗎?有什么害處?應該怎樣做?

  教學三:

  “垃圾的“家”

  教學準備:

  1、課前排練布偶劇:“公園里”。

  2、簸箕、紙簍、垃圾桶、垃圾袋的實物;各種垃圾箱圖片及垃圾車圖片。

  教學過程:

  1、觀看布偶劇并討論:公園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小兔、小猴和小豬都做了哪些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2、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怎么辦?垃圾的“家”在哪里?

  3、展示各種垃圾的“家”的實物和圖片。

  4、帶上簸箕、紙簍及垃圾

  桶到室外撿垃圾

  效果分析:

  通過進行“垃圾”的系列教學,孩子們對垃圾的產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應怎樣做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討論“垃圾是從哪里來的?”的問題時,孩子們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紛紛搶著發言,說出了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可愛的畢鈺昊說出:“我們吃魚時會吐出魚刺,魚刺就是垃圾,ji骨頭也是垃圾”。聰明的李佳憬說出:“孫老師教我們做手工的時候會有很多紙片被扔掉,這也是垃圾。”細心的苗承稷說出:“我媽媽在家收拾屋子也掃出很多的垃圾。” 快嘴的張文豪小朋友說出:“老師給小朋友吃藥,丟掉的藥袋也是垃圾。還有拆大樓留下的磚頭、石頭和很多的泥!”--當談到“你看到亂堆放垃圾堆會有什么表現?”孩子們紛紛捂住口鼻、皺著眉頭,嘴里還嘀咕著:“臟死了。”“真臭!”孩子們對垃圾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粗淺的認識。當孩子們饒有興趣地看完布偶劇,在回答“有了垃圾怎么辦?”的問題時,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道:“送到垃圾箱里!”有的孩子還悄悄把自己口袋里所盛的撿到的廢紙條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里。通過學習,我發現,孩子們較之以前更能自覺地保持班上的衛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臟物能主動撿起來放入垃圾桶;亂扔、亂撿臟東西的現象明顯減少,有的孩子在走廊里撿到垃圾也會送到班上的垃圾桶來,家長也紛紛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衛生表現,我們的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小班垃圾分類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電腦課件(錄像內容:美麗干凈的辦公樓。又臟有亂的小區)

  2、布置干凈的白色玩具區域和臟亂的蘭色玩具區域。

  3、事先準備收集一些廢舊品材料(各類實物垃圾,如舊報紙、果皮、廢紙盒、礦泉水瓶、清潔精瓶、衣拉罐、廢電池等。)

  4、準備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個。

  一、教學過程實錄播放錄像(錄像內容:美麗干凈的辦公樓。又臟有亂的小區)提問討論。

  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觀看錄像,老師提問一下:

  1、小朋友都看到什么了?你們喜歡是哪個地方?為什么?

  2、說說你知道的垃圾有哪些?

  3、如果到處都是垃圾,我們的環境會變成什么樣?

  4、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環境呢?垃圾應該怎樣處理呢?

  二、幼兒參與評選“玩具區域”教師說出某一垃圾的名稱,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兒就做形似“0”的動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動作。

  四、將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做進一步分類

  1、將垃圾分裝桶放在教學室的一角,督促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分類處理垃圾。

  2、向家長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并付諸實踐。

  1、幼兒在教學中能夠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地投入探索之中,能夠注意力集中地傾聽老師及其他幼兒的講解和回答;并能積極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2、絕大多數幼兒通過探索教學了解了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培養了幼兒認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教學延伸將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園配合,激發幼兒初步的了解。

  幼兒參與積極,本班幼兒的水平和個別差異應該有更深的了解。利用幼兒熟悉的玩具區域引導教學,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調動和保持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教學中能適度的給幼兒以幫助并針對幼兒的個別差異進行指導。

  設計意圖:

  本次教學內容選自中班《幼兒創意學習課程》第八冊《美麗村》的一節社會領域教學。《綱要》提出:"4-5歲幼兒社會認知能力明顯提高,有意行為開始發展,并具備了用簡單語句交流的能力。"我班幼兒知道垃圾不能隨便扔,但是沒有分類投放垃圾的意識,不知道有些垃圾還可以回收再利用。本冊教材的主題目標是認識環保標志,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來保護環境。學習垃圾分類,培養分類投放垃圾的習慣。本次教學旨在通過培養幼兒進行垃圾分類的意識,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如今生活垃圾越來越多,不僅影響自然環境,更是危害到人們的健康。在幼兒周圍的環境中也會產生很多垃圾,但在幼兒眼里卻太過平常并不以為然,因為他們對垃圾的危害及如何處理缺乏了解,因此需要加以引導。通過本次教學讓幼兒認識垃圾分類標志,并通過分類操作,從而使幼兒進一步感知哪些垃圾是可以循環再利用的同時,更好地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從小培養幼兒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并能帶動家庭、帶動身邊的人為創建良好生活環境做出貢獻。

  我將垃圾分類作為本次教學的重點。將懂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作為本次教學的難點。

  設計思路:

  1、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4、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教學準備:

  一、交流分享,說說生活中的垃圾。(一)認識垃圾分類標志。師:咱們記錄的.垃圾要跑進哪個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來,然后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1、幼兒小組討論。(引導孩子說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電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說花圈的,再說不花圈的)

  2、提問:誰愿意把討論結果介紹一下?

  3、個幼回答。

  小結:哦,原來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是可回收垃圾(把分類圖片貼過來);廚余類、有毒有害類是不可回收垃圾。(貼圖)(配課老師收走記錄表和筆)

  三、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類意義。(讓孩子多說,讓家長重點解釋)師:好處多大呀!咱們班里就有垃圾,快行動起來把垃圾分類吧!(垃圾要擺放到教室周圍)

  1、幼兒操作。

  小結:區域教學時,讓我們一起動手做一些這樣的分類垃圾箱,將它們擺在家中、擺在我們的小區里,用來提醒我們的爸爸媽媽,提醒身邊的人,將垃圾分類處理,環保小衛士們,行動起來吧!

小班垃圾分類的教案 篇5

  1、教學目標

  1.認識幾種垃圾分類標記,嘗試按標記給垃圾進行分類。

  2.懂得垃圾分類的方法,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2、教學準備

  1.各類實物垃圾,如香蕉皮、廢紙盒、空易拉罐、礦泉水瓶、酒瓶等。

  2.2只垃圾分裝桶,上貼2種標志。

  3、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教學導入

  1)教師帶領幼兒在隨地丟垃圾的地方走走,提問:"你們看,地上是什么呀?"幼:垃圾。

  2)教師:"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你住的地方到處都是這種垃圾,你覺得怎么樣?那我們該怎么辦?"

  3)引導小朋友嘗試發言。幼:應該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教師:"對,我們就應該把這些垃圾寶寶放到垃圾桶里,把它們送回家!"

  2、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記。

  1)教師展示垃圾寶寶的"家"。

  2)嘗試讓幼兒說說這些圖示分別表示什么,教師并進行一定的引導。

  教師:"你們看,這就是垃圾寶寶的家---垃圾桶,你們認識它們嗎?"讓幼兒說說。

  教師:"小朋友們真棒,都認識了這些標記,接下來我們每人選一個垃圾寶寶,把它送回家。"

  3、垃圾分類

  1)幼兒第一次操作:垃圾分類

  2)檢查分類情況。

  3)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垃圾寶寶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家。"(教師與幼兒一起看,不對的進行討論,應該放在哪里。)

  4)教師:這個桶里面是紙張,它是紙張寶寶的家;這個是塑料袋,它是塑料寶寶的家;是果皮,它是果皮寶寶的家;里面是金屬, 它是金屬寶寶的家。

  5)幼兒第二次操作:垃圾分類教師:"現在這些垃圾寶寶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你們看那邊還有許多垃圾,我們把它們也送回家吧。"(幼兒自由選擇垃圾,然后一個一個的對垃圾進行分類,教師一旁指導。)

  4、教師小結。

  1)教師:"垃圾寶寶都已經送回家了。那誰能告訴大家把這些垃圾一個個分開有什么用呢?"邀請幼兒嘗試回答。

  2)教師:"那讓老師告訴你們,其實垃圾分類是很重要的,比如喝過的易拉罐可以制作筆盒;廢紙可以再加工變成新的紙,小朋友們可以繼續畫畫、寫字;塑料瓶也可以再加工變成新的,再灌水;還有這些果皮就被埋在地底下了。讓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干干凈凈的,也讓我們的清潔工叔叔阿姨們減少了工作量。所以我們小朋友在平時不要亂扔垃圾(嘗試讓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舉例子),做一個環保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能!)那讓我們一起從今天做起。

小班垃圾分類的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夠按照物體標記將相應的物體歸類擺放。

  2、樂于參與數操作教學,鍛煉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已帶領幼兒在園內撿拾過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標記若干。

  教學過程:

  1、出示垃圾標記,引導幼兒觀察認識。

  師:今天,教師里來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們是誰?他們的名字叫標記。(幼兒先觀察再練習講述)

  2、教師操作情境表演,激發幼兒教學興趣。

  師:(以標記的角色講述)我今,請保天是來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樣子和我長得一樣,請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籮筐里,好嗎?

  3、幼兒嘗試操作。

  請兩名幼兒上前看標記將可樂瓶和葉子放在貼有相應標記的籮筐里,其余幼兒在一旁檢查。(教師看操作情況給予指導)

  4、幼兒獨立操作,教師提醒幼兒看清楚標記再擺放垃圾。擺放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檢查操作結果。

  5、延伸教學:帶領幼兒到居民小區撿拾垃圾并按類擺放

小班垃圾分類的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道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能給垃圾分類。

  2、保護環境,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3、喜歡并能動手制作陀螺。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

  教學難點:獨立制作出陀螺

  教學準備

  剪好的廢紙盒若干;彩筆、鉛筆每人一支;ppt、掛圖

  教學過程

  一、

  1、師利用聲音引起幼兒興趣:

  師模仿哭聲后問:小朋友們猜一猜,是誰在哭?

  幼兒自由想象、猜測。

  2、師打開垃圾箱在哭的圖片提問:小朋友猜猜它為什么哭?

  師指名幼兒回答。

  3、師再模仿笑聲問:又是誰在笑呢?

  幼兒回答后,師:是垃圾箱又笑了,它們為什么又笑了呢?

  4、幼兒自由議論:師總結出垃圾箱哭、笑是因為垃圾也要分類,如果不分類就會給地球造成麻煩甚至是危害。

  二、觀看ppt,給垃圾分類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垃圾該怎樣分類嗎?(鼓勵幼兒大膽發表意見)

  2、師播放ppt,小結出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種。可回收的垃圾有:廢棄的紙張、如舊報紙、紙盒等,飲料瓶、易拉罐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有:果皮、壞掉的食物,做飯剩余的蔬菜根等;有害垃圾有廢電池、燈管油漆桶等。

  3、師出示掛圖請幼兒分類:小朋友,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垃圾的種類,老師這有很多垃圾卡片,誰能把它們分一分類呢?

  4、師指名幼兒給垃圾分類,及時表揚、鼓勵幼兒。

  5、師:如果我們隨地扔垃圾地球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指名幼兒表達自己的觀點)

  師小結:我們都要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扔垃圾的時候要給垃圾分類,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地球,更要變廢為寶,做環保小衛士,老師收集了很多廢紙盒,下面我們一起用紙盒做陀螺吧?

  三、變廢為寶,制作陀螺

  師發放廢紙盒等材料,和幼兒一起做陀螺。師示范做陀螺后巡回指導,重點照顧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延伸教學:師幼一起去戶外玩陀螺。

小班垃圾分類的教案(精選7篇) 相關內容:
  • 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教案范文(精選2篇)

    情況分析:隨著社會上分類垃圾桶的出現,媒體對環保的宣傳,幼兒對這一事物產生了興趣。針對環保是當今一大熱點問題,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源,減少資源浪費,滿足幼兒對環保知識的好奇,進行垃圾分類的學習。...

  • 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教案(精選16篇)

    情況分析:隨著社會上分類垃圾桶的出現,媒體對環保的宣傳,幼兒對這一事物產生了興趣。針對環保是當今一大熱點問題,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源,減少資源浪費,滿足幼兒對環保知識的好奇,進行垃圾分類的學習。...

  • 小班垃圾分類活動教案(精選4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2、通過討論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3、使學生懂得垃圾分類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 社會領域《垃圾分類》教案模板(精選16篇)

    活動目標:1、認識垃圾分類標志。2、分辨回收的垃圾。3、嘗試進行垃圾分類。4、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活動準備:1、課前請幼兒制作一張家里垃圾記錄表,認真填寫。2、搜集并了解有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

  • 《垃圾分類》社會領域教案(精選13篇)

    活動來源: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源,滿足幼兒對環保知識的好奇,進行垃圾分類的學習。使幼兒通過主動討論、操作,知道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自覺地進行垃圾分類,讓幼兒將環保行為在自律的基礎上用各...

  • 《垃圾分類》幼兒園教案(精選15篇)

    活動目標1、了解誒分類垃圾箱的分類和功能。2、分辨可在利用的垃圾,培養珍惜資源的態度。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 社會活動《垃圾分類》教案(精選16篇)

    活動目標1、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2、體驗制作垃圾標志的樂趣。3、培養良好的垃圾處理習慣。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 科學《垃圾分類》教案(精選13篇)

    設計意圖:《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發展依賴于生存的環境,幼兒每時每刻都在與環境發生交流,環境是幼兒發展的資源,幼兒只有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才能獲得發展。...

  • 小班環保《垃圾分類》教案(精選14篇)

    孩子們要從小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圾去哪了》是小唐老師分享的一節班藝術領域教學設計,包含活動目標,活動過程,活動準備等,養成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了解垃圾的處理方式,并能將垃圾準確地進行分類等等,完整礁往下閱讀設計意圖一次...

  • 學會垃圾分類教案(通用5篇)

    教育目的:1、通過體驗式活動讓學生懂得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并掌握垃圾分類的知識與方法。2、在體驗中,讓學生能自己做到節能環保,并把節能環保的理念傳遞給身邊人。3、培養并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合作精神。...

  • 《垃圾分類》幼兒園教案模板(精選17篇)

    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助幼兒了解垃圾與人類的關系,知道我們可以變廢為寶。2、學習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常識。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膽表達、交流的興趣。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 大班教案《垃圾分類》(通用13篇)

    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2、在有趣的活動中幫助幼兒發音,激發幼兒仿編兒歌的樂趣。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 中學生垃圾分類教案模板(通用8篇)

    活動目標:1、增強學生垃圾分類意識。2、了解垃圾分類法,將其運用生活中。3、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5、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 中班社會環保實踐教案《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精選2篇)

    隨著社會上分類垃圾桶的出現,媒體對環保的宣傳,幼兒對這一事物產生了興趣。針對環保是當今一大熱點問題,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源,減少資源浪費,滿足幼兒對環保知識的好奇,進行垃圾分類的學習。...

  • 垃圾分類教學的教案(通用2篇)

    教學內容:《品德與生活》(教科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目標:1、通過活動,讓學生初步學會處理垃圾的方法,維護家庭衛生和公共環境衛生。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激勵他們為保護周圍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南华县| 靖州| 大兴区| 改则县| 宁城县| 上饶县| 天峻县| 保定市| 泰顺县| 虞城县| 连南| 崇信县| 维西| 淮阳县| 桑植县| 湖南省| 郯城县| 曲阳县| 基隆市| 渭南市| 泽库县| 曲松县| 张家界市| 延寿县| 塘沽区| 探索| 苗栗县| 磴口县| 招远市| 黄平县| 威宁| 武邑县| 达孜县| 西畴县| 泾源县| 新和县| 正安县| 博罗县| 独山县| 甘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