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通用12篇)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26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通用12篇)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篇1

  游戲目的:本游戲通過“和小魚交朋友”這一兒童化的情境,激發學生進行口算練習的興趣,使他們為了能和小魚成為好朋友自覺地進行練習,從而提高口算速度。

  游戲場景:此游戲是針對一年級學生的,需要在老師的動作指導下完成游戲,并達到游戲的目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游戲時間:5分鐘左右。

  游戲難度:中級

  適合年級:本游戲適用于六年級“圓柱的認識“一課的課尾,作為對圓柱體概念的鞏固及延伸。

  游戲人數:全班游戲準備:

  (1)獎品“小魚”若干條。

  (2)游戲記錄紙。

  游戲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件演示:伴隨著優美的輕音樂,一條條不同顏色的小魚從左向右歡快地游過,每條小魚身上都寫有不同的數。

  師:(結合課件描述)大家快來看,咱們的電腦里游來了很多漂亮的小魚。今天的數學課咱們就和這些小魚交個朋友,一起做游戲!

  (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都躍躍欲試)

  2、說明游戲方法。

  師:這些漂亮的小魚兒可靈活了,要想和它們成為好朋友。

  大家還得花點功夫。怎么樣,有信心嗎?

  所有的學生都大聲回答:有!

  師:那就請大家聽清楚要求。等會兒屏幕的上方會出現一道題目,請你們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得數,然后從這些游動著的'小魚中,找出身上寫有這個得數的那條,站起來大聲地說出小魚的顏色。誰找得快又說得準,這條小魚就成了他的好朋友。明白了嗎?

  3、開始游戲。

  師:大家準備好了嗎?請睜大你們的眼睛,別放過與任何一條小魚做朋友的機會。

  課件出示題目“8+9”,同時屏幕的下方游過一條條寫有不同數字且顏色不同的小魚。

  學生計算并找小魚,找到了就說出該條小魚的顏色。

  教師進行評定,如果找對了,就獎給該條小魚;找錯了,就請其他小朋友幫忙重找。

  依次出現題目:15—7、6+6、13—9、10+5。

  (1)同桌輪流進行。

  師:看樣子,大家都想讓小魚成為自己的好朋友,那我們就給每個小朋友一次機會。下面我們同桌兩個小朋友輪流進行,先請左邊的小朋友來找小魚,右邊的小朋友負責判斷、記錄;然后請右邊的小朋友找小魚,左邊的小朋友負責判斷、記錄。每個小朋友都要計算5道題目,只有答對4題以上才能和小魚成為好朋友。

  課件依次出示5道題目:13—7、5+8、10+10、17—3、6+9。

  一名學生找、另一名學生判斷,然后交換進行。(兩次題目不同)小結反饋,發給答對4題以上的小朋友每人一條小魚。

  (2)游戲提示:

  本游戲把原本枯燥的口算練習融入在“和小魚交朋友”的游戲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口算積極性,使他們在緊張而快樂的氣氛中,不斷提高計算能力。而且本游戲的設計讓學生不僅需要計算,還需要從眾多答案中找到正確答案,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思維的敏捷性。

  本游戲還適用于“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以及“表內乘除法”的口算練習中。

  課后思考:

  通過玩本游戲,同學們是否已經掌握了20以內的退位加減法,需要了解更多20以內退位加減法的口算題,可以關注下面的公眾號,回復20,即可獲得20以內加減法口算題一套。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篇2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十幾減9的減法,使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

  2、培養學生簡單的推理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十幾減9(主要方法:破十法和想加算減)

  教學過程

  情境圖:

  一、談話引入

  元日那天,一(2)班的小朋友去公園參加了一次有趣的游園活動(屏幕顯示課本第10~11頁的游園會全景圖)。請仔細觀察,在這個游園場地上,左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右邊的小朋友在十什么?”)

  讓我們一塊兒去看看,小朋友買了幾個氣球?

  二、教學氣球圖

  1.顯示圖片:阿姨兩手一共15個氣球,賣了9個。

  請問學們根據這個情節提出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1)還有幾個?

  (2)再賣幾個就全部賣完了?

  2.組織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怎么解答。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教師板書算式:15-9=?

  3.引導學生看著氣球圖,說15-9的計算過程。

  (看著氣球圖,數剩下的'氣球個數/6+9=15,15-9=6

  10-9=1,1+5=6/15-5=10,10-4=6/9-5=4,10-4=6)

  4.評價學生以上算法,說明都正確,同時引導他們思考:你認為哪種方法方便?

  三、教學套圈圖

  1.顯示圖片:看看這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在玩套圈圈的游戲。)這個游戲的規則是一人只能投14個圈,正好輪到小明投了,我們來看看他套中了幾個圈?

  2.組織學生根據以上情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一般是:還有幾個沒套中?

  3.列式解答,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剛才小朋友從游園活動中提出了一些數學問題,大家想出了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真了不起!現在觀察這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十幾減9的減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十幾減9的減法,板書課題:十幾減9。

  例1:

  1.出示12-9=□,組織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結果。對略有困難的學生,允許他們用學具擺一擺,再計算。

  2.組織學生交流12-9的不同算法。要求每個學生應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和別人相同嗎?如果不同,哪種方法更好些呢?

  3.對比、討論不同的算法。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這些算法都很好,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時,你認為哪種方便就用哪種方法計算

  鞏固練習:

  完成練一練1、2、3掌握基本方法:破十法和想加算減。

  小結:

  這節課學了十幾減幾的減法?你怎樣計算這樣的減法?

  板書設計

  第二單元《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課 題

  十幾減9

  第2課時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材第24頁整理和復習第1題及第25頁練習六1-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歸納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2、通過一圖四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進一步提高每個學生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熟練程度。]

  【教學重點】系統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我們已經學完了,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20以內退位減法表,并提問:

  [1、想一想20以內退位減法一共有幾道題?

  2、找一找減法表中有什么規律?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這36道題?]

  二、探索規律,匯報交流

  學生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1、豎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律?

  (1)每一豎行的減數都不變.

  (2)每一豎行的被減數從上到下依次遞增1,這樣它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

  [引導學生得出:減數不變,被減數越大。差也越大。]

  2、橫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律?

  (1)每一橫行的被減數都不變。

  [(2)每一橫行的減數從左往右依次少1,這樣它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內的退位減法題,你是怎樣算的?]

  四、歸納整理

  [動腦筋想一想你還能發現什么有規律的排列?還能把這些卡片重新有規律的排列一下嗎?]

  五、口算練習

  [1、教師任指表中一題,學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師隨意指出表中一題,讓學生找出與這道題得數相同的所有試題。

  [3、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重點練習。]

  4、做練習六第3題。

  [全班同時開始做題,教師計算時間,看誰又對又快。要求每分鐘完成8-10題。]

  5、完成練習六第1題,奪紅旗比賽,培養學生計算能力。

  [6、完成練習六第2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熟練運用退位減法表中的規律,掌握得數相等的兩個減法算式的特點。]

  六、總結并布置作業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練習,使學生在有梯度的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老師的鼓勵下,運用想加算減法,學生計算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篇4

  復習目的

  1.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能正確迅速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

  2.通過復習結合加、減法含義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初步分析、綜合概括等能力,發展他們初步的學習能力。

  教具準備

  1.水果式題、應用題的相關課件。

  2.20以內退位減法的減法表掛圖。

  復習過程

  一、復習算法

  課件演示水果式題;

  提問:20以內的退位減法,你是怎樣計算的?

  讓生暢所欲言后,師肯定他們答案,小結出方法:

  1、想加算減:想9加2等于11,11減9等于2,8加5等于13,13減5等于8.

  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減數與被減數的個位數差l得9.

  減數與被減數的'個位數差2得8.

  3.10—2=8 8+1=9 即:11—2=9

  lO-5=5 5+3=8 即:15—3=8

  師讓他們選擇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題的其它題目。

  二、復習減法表

  出示20以內退位減法表掛圖.板書: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 師隨意指一道式題,讓生熟練回答。(可采用開火車、舉紅旗、爬山比賽、信鴿投信等多樣形式活躍氣氛)

  三、復習加、減法應用題

  讓生觀察圖形,嘗試自己編題.根據生編題情況,師再出示課本第95頁第6題: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

  (1)讀題,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用減法算?(因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須從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數,所以用減法.)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幾只?

  (1)讀題,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為什么用減法算?

  提問;這道題還可以怎樣提問題?(蝴蝶比蜻蜒少幾只?)

  為什么也用減法計算?

  3.你還能提怎樣的問題呢?

  根據學生編的加法應用題,分析列式解答,并強調為什么用加法來解答。

  四、課堂練習

  1、口算題.

  退位減法表里隨機抽指.

  2.口算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3.比大小.

  15—7○12—4 16—9○13—8

  課后記: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篇5

  【教學課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應用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21頁例6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較兩數多少的方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應用題,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能用畫圖策略幫助理解數量關系,從而解決比多少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下面各題。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小貓吃了18個,小猴吃了9個,誰吃得多?多幾個?

  教師提示: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想。]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學例6。

  1.出示例題。指名讀題。知道小雪、小華各套中多少個?

  [2.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可以怎么解決?]

  3.讓學生自己擺學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個,小華套中12個。

  教師:請大家用擺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擺小雪的個數,第二行擺小華的個數。

  [學生動手擺小棒,并向學生說明小雪和小華的個數要一個對一個地擺,這樣便于觀察。]

  提問:哪一行擺得多?

  你能把小華的分成兩部分嗎?(和小雪同樣多的部分和比小雪多的部分)

  并指出小華比小雪多的個數,說出小華比小雪多了幾個。

  [教師邊提問邊檢查學生擺得是否正確,再指定一、二個學生擺給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師根據學生擺的情況,啟發學生思考,小華比小雪多得的個數,就是小華比小雪多擺了幾個。]

  4.教師:剛才我們用擺小棒的方法,知道小華比小雪多擺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華比小雪多套了4個。那么大家想一想,這一道應用題告訴我們的條件是什么,要我們求的問題又是什么?

  [教師:要求小華比小雪多套幾個,應該怎樣想呢?(就是要求小華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師:用什么方法計算?]

  5.請學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華比小雪多套中4個。

  6、想一想:小雪比小華少套幾個?怎樣解答?

  [小華和小雪套的圈相差幾個?怎樣解答?]

  7、小結:無論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還是求兩個數相差幾,都要用減法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21頁的“做一做”。

  [小林家養了15只白兔和9只羊,兔比羊多幾只?羊比兔少幾只?]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圓白菜。圓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的應用題里,告訴我們兩個數,要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首先要分清哪個數比較多,再想比較多的數是哪兩部分組成的,從它里面去掉和另一個數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個數多的,用減法計算。]

  【板書設計】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

  12-7=5(個)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學生的擺一擺、畫一畫的過程中理解了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的題意,確定了正確的計算方法,從而建立減法的模型,明確了要用減法計算的原因。

  第11課時 解決問題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材第22-23頁練習五1-9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學會解答簡單的'減法應用題。

  【教學重點】能夠根據條件和問題,排出多余條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完成教科書P22第2題。

  [本題中的多余條件“我們已經走了15分鐘了”寫在旁邊,便于學生發現。學生能很快選擇出題目中需要的信息,解決問題。]

  二、解決實際問題

  完成教科書P22第4題,本題中多余條件和有用條件寫在一起,位置隱蔽,需要。

  [讓學生觀察畫面,口頭編題,列式計算,全班訂正。]

  三、完成教科書P22第1題

  讓學生根據畫面意思,進行編題。(小紅和小麗每人要寫15個大字,小紅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小麗還要寫6個字,她已經寫了幾個字?)

  [引導學生找出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對。]

  [引導學生學會多次運用有效信息,體會條件與問題之間的聯系,正確解決問題。]

  讓學生將兩道題的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清楚,再列式解答。

  [然后比較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強化問題結構,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四、完成教科書P21第3題

  [全班同時開始,在指定的時間內檢查學生的計算質量,對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學給予表揚。]

  五、完成教科書P23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教師任意指一兩題,請學生說出思考過程。]

  六、完成教科書P23第8題

  七、課堂練習

  完成教科書P23第5、7、9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練習中讓學生發現加法與減法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之間的互逆關系,并能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突出了想加算減法的思維過程。學生對這一思維方式逐漸得到了認可。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篇6

  【教學內容】教材第22頁整理和復習第2題及23-24頁練習六4-8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

  [2、通過復習結合加減法的含義,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的進行解題。]

  【教學重點】能用畫圖、轉化等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能有加法對減法進行檢驗。

  【教學過程】

  一、口算檢測

  13-6 8+7 13-5

  16-8 15-6 7+9

  15-7 14-5 6+6

  12-5 14-6 12-9

  二、復習應用題

  1.出示教科書P25的.第4題。

  [(1)讓學生口頭編題,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3)列式計算。結合圖說明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含義以及算式的含義。]

  2.獨立練習教科書P25的第5題。

  3.出示教科書P26的第8題。

  [引導學生學會看懂統計表,并口頭編題,列式計算,同時把表格填補完整。]

  4.獨立練習教科書P26的第7題。

  [(提醒學生注意運算的順序)培養學生靈活計算能力。]

  三、課堂練習

  [教科書P26的6題。用“想加算減法”計算很方便,用畫圖的方法分析問題很清楚。]

  四、總結:

  本單元學習結束了,你說說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用到了什么好方法?

  【教學反思】

  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式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要求:

  1、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目標:

  A:知識技能性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十幾減9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

  B:過程性目標

  1、經歷收集信息的過程,發現數學問題,初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理解數學的價值

  2、初步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觀點。

  3、通過不同方法的'選擇,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1、經歷探討計算方法的過程

  2、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地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

  教學準備:

  課件 小鳥卡片 房子卡片 題紙一張 一支彩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師:前幾天,我們剛過完了正月十五,小精靈那天也參加了一次生動有趣的游藝活動,活動中有一些獎品,你們想去看看嗎?(電腦出示主題圖)

  二、探索方法,解決問題

  1、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

  師:仔細觀察,小朋友正在進行哪些活動準備頒發哪些獎品?(觀察后指名回答)

  點擊電腦出現畫外音

  泡泡:同學們,在這幅圖里,我發現了很多的數學問題,你們愿意和我一起解決嗎?

  那好,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們正在干什么?(電腦出示套圈圖)

  師:這是什么活動?讓學生介紹。

  泡泡:小明投了14個圈,有9個圈沒套中,套中了幾個?

  師:泡泡提出了什么數學問題?你們能幫助他解決嗎?如何列式?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樣算?把你的想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們,看哪一個小組的計算方法最多?

  2、小組交流,探討算法

  指名回答,教師將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算法,你最喜歡哪一種?請用你最喜歡的方法再說一說這道題。

  師:今后在計算的時候,你就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電腦出示泡泡伴有畫外音)

  泡泡:咦,那邊怎么那么熱鬧,同學樣,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電腦出示汽球圖)

  3、選擇算法,進行計算

  (出現畫外音)

  (1)泡泡:哦,原來老師正在發獎品,數一數,老師手中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手中的氣球發生了什么變化?

  (電腦演示分氣球的過程)

  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怎么列式?

  板書:15-9= 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并讓幾個學生說出不同的計算方法。

  (2)師:頑皮的小泡泡又不見了,讓我們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電腦出示謎語圖)

  原來泡泡在猜謎語,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能試著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同桌互相說一說,并列式

  (有13條謎語,猜出了9條,還有幾條沒有猜出?或者說:還差幾條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學生向全班匯報)

  三、熟練算法,進行應用

  1、看圖列算式(第12頁)

  要求:看懂圖意,獨立列式,指名上臺進行訂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頁)

  要求:讓學生獨立完成,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圈?

  四、觀察算式,找出特點,發現規律

  1、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算式,它們都有什么特點?

  2、除了這些,你還能寫出十幾減9的算式嗎?誰能給這些算式排排隊,讓它一個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觀察,你還能發現什么? 師:那我們找到這些規律,有什么用處呢?

  4、搶答練習 利用找出的規律,同桌進行練習

  如:學生A:13-9 學生B:4

  五、游戲 小鳥找房子(第13頁的圖)

  游戲要求:先讓學生計算出小鳥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號碼一一配對; 游戲形式:小組合作,全班訂正;

  游戲結果:有一只小鳥沒有房子,同學們幫它建造一座。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該部分包括回顧整理和綜合練習兩項內容。回顧整理是借助圖畫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的回顧。

  2、通過回顧整理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引導學生說出想到了加減法的哪些知識,引起學生的思考。

  3、通過學生的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在操作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和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鞏固20以內數的進位加和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生的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在操作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和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鞏固20以內數的進位加和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教科書、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小朋友,前面我們學習了20以內的數的進位加和退位減。你們學得不錯。這節課老師準備領小朋友作一下回顧整理。相信你肯定能做得很好。

  二、復習整理。

  1、引導學生看圖: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先進行小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我們先來看藍旗區:兩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我們也來做游戲好嗎?

  學生兩人一組反復進行進位加法的練習。

  3、黃旗區:他們在做什么?四位小朋友與老師在做抽讀卡片游戲。由一位小朋友說得數,其他人抽取相應的`算式卡片。請找出得數是11、1218的算式。

  4、綠旗區:是找算是規律的練習。教學時要應加以擴展,擴大練習量和靈活性。

  5、把減法算式按得數分組。每人一套算式卡片,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分組找規律記得數。

  6、紅旗區:整理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表。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加法表,根據橫著看第一行的書都是11,豎著看第一列都是9加幾的提示,教會觀察的方法。學習時,小組分工合作,按找規律、選卡片、填位置的程序進行。

  7、紫旗區:整理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表。整理程序同紅旗區。

  三、拓展練習。

  說一說,這節課你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在我們生活中哪些知識用到了加法?哪些知識用到了減法?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二)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教材說明

  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簡稱“20以內的退位減法”;二是用“20以內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即“用數學”。

  教材內容安排如下表:

  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礎的知識。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并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后學習打好基礎。學會計算并運用于生活中解決問題,對理解運算的意義,體會數學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為此,計算和應用要結合編排。

  本單元的計算安排了兩個例題,但實際是分三個層次展開的。

  第一個層次是用“賣氣球”、“賣風車”、“猜字謎”、“套圈游戲”等多個畫面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20以內退位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為學生學習提供豐富的背景資源。同時,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作用,體驗學習的樂趣,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情感上和思維上的準備。

  第二個層次,通過系統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例1是用“擺一擺,算一算”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擺弄學具、獨立思考,展示多種計算方法和合作交流的過程,理解算理,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由于學生已具有了“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的知識基礎,在體現算法多樣化方面重點呈現“想加算減”和“破十減”的方法。在“做一做”的練習中,也通過“擺一擺”、“圈一圈”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在綜合練習中,除加強計算方面的訓練外,還注意計算與解決問題的結合,讓學生不斷體會數學的作用。

  第三個層次,借助“十幾減9”的思維方法,運用知識遷移的辦法,引導學生學習“十幾減幾”其他多道題目的口算方法。例2利用學生喜愛的“小貓觀魚圖”,通過對話的方式引出13-8和13-5兩道題目,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用不同思路思考,得到不同計算方法。由于學生對“20以內的進位加法”掌握的已比較熟練,有了“想加算減”的基礎,再加上“想加算減”的方法比較快捷,又能同時計算出兩道算式的結果,所以教材在保證學生自由選擇計算方法的前提下,重視引導學生學習“想加算減”的方法。這一編排意圖在“做一做”的練習中和綜合練習中都有明顯的體現。另外,綜合練習中,還突出了練習形式的靈活、多變和富有童趣;以及計算與解決問題的有機結合。

  本單元繼續滲透一些集合、函數、統計等數學思想。如例1中滲透集合思想;練習二中的第4題、第5題,練習三中的第3題、第9題等滲透函數思想;練習五中的第7題初步呈現了簡單的統計表的內容。

  教材中“用數學”的編排,除少量穿插在練習中編排外,還特意安排了一幅情節引人,“資源”豐富,題材多樣的大情景圖(例3),引導學生用學過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現實問題,同時鞏固口算。在解題要求上,從根據題意直接計算,到根據情景提出問題再計算。在“做一做”的練習中,出現了擴大開放性、增加信息量、給學生更大思維空間的綜合情景圖──“美麗的大自然”,引導學生根據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鹿、河里游的魚為素材,獨立收集數學信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綜合練習中,有關“用數學”的內容,一般都引導學生結合情景圖理解題意,進行計算;或結合情景圖提出問題,再進行計算。

  教學建議

  1.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計算教學往往只重視算理和算法及技能訓練,而忽視與具體情景的結合,使計算教學變成枯燥的訓練。教師應努力改變這一狀況。在教學20以內退位減法的例題時,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許多教學資源編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設一個真實的情景,吸引學生想得出結果,然后引出計算。這樣一方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同時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如加減法的含義、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等,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自己的知識,學會計算方法。學生憑借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在充分發揮潛能的情況下學會新知識,記得牢,形成技能也比較快,運用起來更自如。教材在設計方面已經體現了這方面的意圖,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自覺地創造性地發揮和設計。

  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學習知識。

  一年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特點,而且有意注意時間短、愛說、愛動。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各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如教學例1,12-9。由具體情景引入后,先讓學生想,想不出來,就拿出學具來擺,擺明白之后再互相交流,在比較、吸收的基礎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學會計算方法。在練習的初始階段,也要強調多擺、多圈、多說,以表象來支持學生的思維。

  3.處理好算法多樣化的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目的是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充分展示每個人的學習潛能。但是學習還有社會性的一面,就是要從與別人的交流中吸取好的“營養”,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在提倡算法多樣化的同時,還要適時組織交流,引導學生在自覺比較、批判中建立起自己的計算方法。如在教學13-8,13-5的例題時,如果讓學生展開思路,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經驗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可能會出現“破十減”、“想加算減”,甚至還會有“連續減”、“點數”等方法出現,但組織學生充分討論和爭辯后,再加上在應用中的體驗,學生會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掌握他自己認為好的計算方法。這一過程實際是把教師“教方法”轉變為學生自覺構建方法,學生學得更深刻。

  4.采取靈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計算練習的效果。

  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重要的計算技能,在運用中必須達到流暢、準確。但這個要求不是一下子達到,是到學期結束時逐步達到。到那時一般要求每分鐘正確口算8~10道題。具體練習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根據一年級小孩特點,多用游戲方式、比賽方式,如“開火車”、“找朋友”、“摘蘋果”、“對口令”等方法進行練習。練習的面要廣,注意照顧到每一個同學。練習過程中,要不斷了解情況,根據不同水平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調動積極性,提高練習效率。(2)練習一個階段后,要篩選數目比較大和經常出錯的題目,如17-9,15-8,14-6等,做成卡片或結合應用,細水常流的練習,穩步提高口算的水平。(3)對口算比較慢或計算有困難的同學,首先要弄清他們的問題出在哪里,是道理不清,還是記憶遲鈍,針對問題想辦法。再是對他們要耐心,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教育周圍的同學尊重他們,看到他們的點滴進步,使他們也有成功感,樹立信心,不斷進步。

  5.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站在促進人的發展的高度,強調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視應用意識的培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應引導學生自覺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不斷提高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例如,例3后面的“做一做”,教材中提供了一幅“美麗的大自然”的情景圖,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數學信息,而且可以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教師教學時,可啟發學生獨立觀察發現,主動提出不同的問題;然后根據問題自己搜集信息和數據,進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從這一完整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23及練習五1——3題。

  教學目標:

  1、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和用數學進行一番回顧與,以提升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

  2、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中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個性,概括規律,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歸納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熟練地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過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進行和復習。

  板書:和復習

  二、自主學習,合作研討:

  1、口算:

  我們先進行口算練習,開火車回答。哪列火車來開呢?(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第一行和第一列共15道算式)。

  提問:這道題(15-9)你是怎么口算的?誰有不同的想法?

  2、初步感知規律:

  ⑴剛才我們用各種方法口算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現在老師把這15道口算算式卡片排成兩行貼在黑板上,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想一想,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可以按什么規律來給這些算式排排隊呢?(先獨立思考,后小組組織討論)

  ⑵第一行算式的被減數都一樣,可以按減數的大小順序進行排隊。第二行算式的減數都一樣,可以按被減數的大小順序進行排隊。下面,老師要讓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來給15個算式排排隊。請小組長拿出黑色的袋子放在桌上,里面裝的就是這15個算式。各個小組的同學要聽從組長的安排,有的找算式,有的貼,分工合作,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配合得最好,排得又對又快。

  ⑶學生動手操作。

  ⑷小組展示,并說說是按什么規律來排的。

  ⑸:同學們真厲害,經過你們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得出了這么多種排法,真了不起。但20以內的.退位減法還有21道算式,為了排列起來比較直觀,我們先按照這種排法(③)來排(學生排法中:①排成兩行的:;②差相等的;③排成倒“7”字型的:…)你們能按照這種方法很快地排列出來嗎?好,看看哪個小組又對又快又整齊。是這種排法的小組,就討論一下,接下去怎么排?

  3、運用規律,完成表格:

  ⑴誰能說一說剛才我們排的這一行一列有什么規律呢?

  ⑵接下來該排哪個算式呢?(師指11-8下面那一格)。

  請小組長拿出第二個袋子,里面裝的是其余的21道算式卡片,小組合作,按照規律繼續排下去。看看哪個小組排得又快又整齊。

  ⑶學生動手操作。

  4、,引導學生說出“20以內減法表”的規律。

  ⑴豎著看,算式的排列有什么規律?你怎么知道差是從小到大的?

  ⑵橫著看,又有什么規律?你是怎么知道差是從小到大的?

  ⑶除了這些,你還有哪些新的發現?怎么知道斜著看,差都一樣?

  ⑷掌握了這些規律,可以幫助我們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在計算的時候做到又對又快。

  三、應用規律,完成練習。

  1、教師隨意指出表中一題,讓學生找出與這道題相同的所有算式。

  2、學生自由選擇,想寫差是幾的算式就寫差是幾的算式(要求:差是相同的所有算式)。

  3、課件出示游戲:摘蘋果

  開放性計算練習:13-=613-=11-214-=-13-〈616-〈7

  四、:

  在本節課中,我們復習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通過復習,你知道了什么?根據課堂情況表揚表現好的同學。

  五、布置作業:練習五1——3題。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篇11

  課型:復習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23頁退位減法表。

  教學目標:

  初步感知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排列規律;引導學生找規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發現重新排出一個減發表。

  教學重點:提升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

  教具準備: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掛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20以內退位減法表:

  11-911-811-711-611-511-411-311-2

  12-912-812-712-612-512-412-3

  13-913-813-713-613-513-4

  14-914-814-714-614-5

  15-915-815-715-6

  16-916-816-7

  17-917-8

  18-9

  二、引導學生找規律:

  1、仔細觀察20以內退位減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樣排列的,一共有多少個?

  2、小組活動:請小朋友們在小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這個表有那些規律?

  學生可能找到橫、豎、斜等各種規律。

  3、組與組之間交流,教師啟發:還能發現什么規律?

  三、各小組用事先準備好的算式卡片重新排一個表,以展示各組的新發現。

  四、利用退位減法表復習: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

  說一說差是6的算式有哪幾道?除了表中算式,還有哪些?生答,師板書。

  2、看一看這些算式,哪些是我們上學期學過的?哪些是我們剛剛學習的?哪些是以后要學算式?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

  11-911-811-711-611-511-411-311-2

  12-912-812-712-612-512-412-3

  13-913-813-713-613-513-4

  14-914-814-714-614-5

  15-915-815-715-6

  16-916-816-7

  17-917-8

  18-9

  課后小記:

  課題十一 練習

  課型:練習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五1~7題。

  教學目標:

  鞏固本單元所學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做練習。

  二、練習:

  1、第1題:把差是6……地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

  小組合作完成。

  2、第2題:

  (1)看圖,明確題意:一圖四式。

  (2)學生同位兩個互相說圖意,并提出數學問題。

  (3)根據圖意和問題列算式解答,寫在書上。

  (4)訂正答案。

  3、第3題:

  (1)明確要求: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學生獨立完成。

  (3)訂正答案(對算得又對又快的學生提出表揚)。

  4、第4題:

  (1)明確題意:根據圖寫算式。

  (2)學生自己嘗試讀題,并提出數學問題。

  (3)列算式解答,寫在課堂作業本上。

  5、第5題:

  (1)明確要求:先算出得數,再仔細觀察豎著每一組的三個算式有什么聯系。

  (2)學生書寫得數。

  (3)訂正答案。

  (4)說說自己發現的規律。

  6、第6題:小松鼠采松果。

  (1)故事形式引出:有一天,松鼠媽媽對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說:“孩子,你們已經長大了,要幫媽媽做事了。今天,你們就去森林里采些松果來吧!”小松鼠愉快地答應了。過了一會兒,兩只小松鼠回來了,松鼠媽媽看到孩子這么能干,高興極了。一個勁兒夸獎他們,說:“你們真能干,一共采了12個松果。”松鼠弟弟說:“哥哥猜得多,我只采了5個。”親愛的小朋友,你知道松鼠哥哥采了多少個嗎?”

  (2)讓學生根據故事內容說答案,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口頭列算式解答。

  (4)寫在書上。

  7、第7題:旅游公司汽車出租情況。

  (1)看統計表,明確要求的是還剩多少輛?

  (2)學生根據題意自己解答。

  (3)訂正答案,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三、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復習了有關十幾減幾的內容,做了很多練習。下面請談一談你的收獲。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

  4、16-9=7(只)

  6、12-5=7(個)

  課后小記:

  課題十二 練習

  課型:練習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五8~11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

  鞏固本單元所學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做練習。

  二、練習:

  1、第8題:這是一道計算題。

  (1)明確要求: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學生獨立完成。

  (3)訂正答案。

  (4)有錯的學生,說一說計算順序是怎樣的',每一步的計算結果是多少?

  2、第9題:這是一道用數學的題。

  (1)看圖,同位兩個互相說說圖意,并提出數學問題。

  (2)根據問題列算式解答。

  (3)訂正答案。

  3、第10題:比一比。

  (1)明確要求,看誰先奪得紅旗。

  (2)各小組派代表參加比賽。

  (3)對算得又對又快的學生提出表揚,并獎勵給一個小標志。

  (4)再加入幾組比賽題,盡量讓學生多參與。

  4、第11題:這是一道用數學的題。

  (1)看圖,說圖意,提出數學問題。

  (2)列算式解答,指名板演訂正。

  (3)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5、思考題:小組討論完成。

  一共12人,每兩人之間插入一個女生,一共能插入11人。

  三、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復習了有關十幾減幾的內容,做了很多練習。下面請談一談你的收獲。

  四、補充練習

  1、在 ○ 里填上“〉 ”、“〈 ”或“=”。

  5+6 ○8 13-6 ○6 12+2 ○15

  15-7○ 6 16-8○ 8 11-2○ 7

  12-6 ○15-4 10+5○ 13-7 17-9 ○18-10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

  11-5=6 13-4=9

  課后小記: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篇12

  一、關于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一課時十幾減9。

  2、教材簡析:20以內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非常重要,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作為第一課時尤為重要,通過系統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

  3、教學目標:

  ⑴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構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

  ⑶感受20以內退位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⑷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探索與創造的快樂。

  4、教學重點:探究算法,正確計算。

  5、教學難點: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關于教法:

  本節課屬于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現一幅幅帶有活動情節的畫面,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的方法。

  三、關于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情景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關于教學程序

  ㈠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選擇話題,通過節日愉快的情景與數學學科的聯系,引出課題。

  ㈡探究新知,構建方法。

  1、解決“賣氣球”問題。

  2、解決“套圈游戲”問題。

  3、解決“賣風車,猜字謎”問題。

  4、小結計算方法,選取自己喜歡的比較簡便的方法。

  5、閱讀課本,質疑問難。

  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動手實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在親身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認為好的計算方法,自覺地構建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㈢課堂練習,鞏固提高。

  通過由淺入深,形式各異的練習,鞏固基本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的應用,同時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㈣課堂小結,激勵評價。

  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發展方面的情況作全面的總結;讓學生結合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自評、互評,發揚優點,彌補不足,不斷進步。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通用12篇) 相關內容:
  • 數學教案-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

    一年級 一、課程名稱: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一學段一年級下冊第二章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 二、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雖然仍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意識。...

  • 一年數學下《第二單元 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設計-A

    單元分析一、教學內容: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2、使學生初步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3、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勇于探索、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一年數學下《第二單元 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設計-B

    課題五 練習課型:練習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教學內容:課堂練習。教學目標: 鞏固本單元所學十幾減幾的知識教學重點:通過練習,口算達到一定熟練程度。...

  • 一年數學下《第二單元 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設計-C

    課題十 整理復習課型:復習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教學內容:教科書23頁退位減法表。教學目標: 初步感知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排列規律;引導學生找規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發現重新排出一個減發表。...

  • 一年數學下《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復習》教學設計

    一、課程名稱: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一學段一年級下冊第二章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 二、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雖然仍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意識。...

  • 第一冊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

    一、課程名稱: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一學段一年級下冊第二章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 二、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雖然仍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意識。...

  • 退位減法(精選16篇)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書89——91頁例1,2,課堂活動1,2教學目的:1、通過實踐活動,合作交流,獨立思考,探討兩位是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3、掌握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一當作十再減的算理。...

  • 《退位減法》教案(精選17篇)

    詳細介紹:教案示例一課題:十幾減9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計算方法.2.在加強直觀教學的同時,注意從具體到抽象,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重點學會運用加減法的關系計算十幾減9.教學難點理解...

  • 《退位減法》學案分析(精選12篇)

    教材分析本練習安排了11道練習題,充分體現對本單元的綜合復習:第1題是借助找差是6的一組算式,熟悉退位減法表;第2題是利用看圖計算的形式溝通加減法之間的聯系,為“想加算減”鞏固思路;第3題是式題計算的混合練習,題量多、綜合性強...

  • 退位減法教案(精選12篇)

    第1課時【教學課題】十幾減9。【教學內容】教材第10頁例1、做一做1-3題及練習二1、2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 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精選2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p22-23例1、做一做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2、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養成驗算習慣。...

  • 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精選2篇)

    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2、能說清算理二、教學重、難點:個位不夠減,十位是0,向百位借一作10,再從借來的 10中借1給個位做10,十位剩下9,再減。...

  • 《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精選2篇)

    不同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孩子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作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這是新課程標準下提出的一個教學新理念,憑著自己對它的理解,我嘗試上了“兩位...

  • 退位減法(精選14篇)

    第五課時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內容:課本p18---p19例2、例3教學目標: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2、通過情景的創設,增強學生的愛國這情。...

  • 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通用6篇)

    教學內容:(P68面例2,練習十二第5、6、8題)教學目標:1、掌握兩位數件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退位減法的計算。2、經歷探索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麟游县| 长宁县| 临江市| 白沙| 罗江县| 灵璧县| 平定县| 城口县| 阜康市| 洛浦县| 盐城市| 开阳县| 呼和浩特市| 茶陵县| 宿州市| 宜春市| 尼玛县| 和林格尔县| 安吉县| 蓬溪县| 马边| 庆城县| 曲麻莱县| 伽师县| 全南县| 遵义县| 遂宁市| 蓬安县| 金塔县| 凉城县| 武宁县| 海淀区| 霍林郭勒市| 德清县| 满洲里市| 高邮市| 阿拉善右旗| 郓城县| 新兴县| 那曲县|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