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體育教案(精選14篇)
中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持物走高30厘米、寬20厘米的平衡木。
2、練習上下肢的協調性,發展平衡能力。
3、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布置場地:在場地兩端畫起跑線,相距50米,中間擺放平衡木,小型月餅盒兩個。
活動過程
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場地兩端的起跑線上。
游戲開始,兩隊第一組的排頭手持月餅盒,跑到小橋前,走過小橋,跑到本隊的另一方,將月餅盒交給第二組的排頭,站到隊尾。第二組排頭按上述方法過小橋送月餅,依次進行,先完成任務的隊為勝。
規則:
在小橋上只能走,不許跑。如果人或月餅盒從平衡木上掉下來,要從掉下之處重走;等待跑的.幼兒不能越過起跑線接月餅盒。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中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利用布袋進行多種游戲,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
2、讓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小布袋、障礙物。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師:“今天李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聽口令做動作的游戲,想玩嗎?”(幼兒聽口令)
2、教師和幼兒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戲,幼兒聽口令進行游戲。
二、布袋變變變。
師:“瞧,今天李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什么?(小布袋)現在,請每個小朋友拿一個去玩一玩,想想你跟布袋可以怎么玩呢?
幼兒自由游戲2~3分鐘,老師吹口哨幼兒回到點上。
幼兒講述自己的'玩法,讓幼兒跟著學一學。
師:你是怎么玩的?一個幼兒講述,我們也來學一學。
師:你來?還有誰有跟他們不同的玩法嗎?
三、布袋游戲——蠶的演變。
1、老師請幼兒猜謎語(蠶),幼兒猜出后請幼兒套上布袋模仿蠶寶寶爬行的樣子在地上扭動身體前行,老師模仿養蠶人在不同的方位給蠶寶寶吃桑葉。
2、吃完桑葉后蠶寶寶變成繭。讓幼兒用布袋把自己的全身套住模仿成繭,等幼兒套好后老師把繭搬回家。
3、破繭而出變成蛾。幼兒從布袋中鉆出,并作飛翔的動作。
四、小袋鼠探險。
幼兒依次出發,越過障礙物前行,遞增難度跳行。
五、放松整理。
《變魔術》
師:小布袋好玩嗎?它不僅好玩還很神奇哦,它還會變魔術呢!我們一起吧自己的布袋平鋪在地上,先把它從胖子變成瘦子(豎著對我們)然后變成矮子,在矮一點就變成小矮人,將小矮人放回籮筐,回教室了!
中班體育教案 篇3
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小組都排成一列,站在統一的起跑線后。排頭小朋友跑到籃球架處(距離幼兒隊伍10"15米),然后跳起來投籃。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運動水平,提高幼兒的肌體協調能力。
2、激發幼兒積極參與競爭的意識,并能遵守游戲規則。
3、學習簡單的.投籃、傳球動作,初步了解籃球比賽知識。
活動準備:
一些小型的籃球架和小籃球(幼兒分成幾組,數量就為幾)。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跳籃球操,模仿籃球明星的動作。
二、學習投籃與傳球。
1、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
2、每一小組都排成一列,站在統一的起跑線后。
3、排頭小朋友跑到籃球架處(距離幼兒隊伍10"15米),然后跳起來投籃。
4、要求撿起投進籃筐的球,抱著球跑回出發地,把球交給后面的幼兒。
5、第二名幼兒接到球后,重復第一名幼兒的動作。
6、以此類推,直至排尾幼兒抱著球回到隊伍中,才算結束任務。
7、比較哪組幼兒投進的最多則贏得比賽。
三、給優勝隊頒獎慶祝,結束活動。
在雄壯有力的進行曲音樂聲中,頒發各個項目的金、銀、銅牌。
注意事項:
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幼兒的安全,特別是隊伍中幼兒會出現推搡的動作,尤其要當心。應多做提醒!
中班體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練習手腳交替向上,攀登滑梯斜坡。
2.在活動中保持合適的前后距離,不碰撞。
3.能勇敢迎接挑戰,積極愉快參加活動。
活動重點:能做到手腳交替向上攀登滑梯斜坡。
活動難點:在向上攀爬較光滑物體時保持身體平衡。
活動準備:
攀爬攀登架、爬網、各種自制水果,小背簍若干活動環節: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做猴操,充分活動身體。
二、學習游戲:"我是靈巧的小猴子"。
1.交待游戲角色,通過提問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了解活動規則。
2.第一次爬山(滑梯斜坡)。
幼兒自由練習,教師注意保護幼兒的安全,提醒幼兒雙手抓牢后再移動雙腳。
3.第二次爬山。
請幼兒介紹腳踩得更牢固的'好方法:腳可以用力蹬著滑梯,踩穩后,兩只腳輪流向上移動。
4.第三次爬山。
幼兒背好背簍,游戲開始。從滑梯面斜坡向上爬,一直爬到頂部一個果子放到小背簍里,然后順著扶梯走下來,把果子放在筐子里,游戲反復,直到果子全部摘完。
三、放松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做放松動作:揉揉胳膊、甩甩手、踢踢腿,一起抬著果子回家,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假日體驗真正去摘果子的樂趣
活動反思:
我通過示范,強化縱跳觸物的動作要領:雙腿屈膝,使勁向上跳起,同時伸一只手臂高高舉起。在活動中讓幼兒充分體驗摘到果子的成就感。在活動中,自始自終幼兒都被有趣的游戲情境吸引了,積極性特別高昂。活動進行中,教師以一個活動的發起和參與者的身份和孩子們共同探索,形成了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在集體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又充當了一個玩伴的角色,起到了較好的主導作用;最后,教師又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強調以孩子為主體,真正體現了孩子的主體地位,也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中班體育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發展雙腳跳及跨跳的能力,提高快速奔跑及反應能力。
2.自覺遵守體育游戲規則和要求,勇于克服困難,體驗取得勝利后的愉悅。
教學準備:
1.獵人和小白兔的頭飾各6個,蘑菇卡片若干,作大樹的.物品1個,呼啦圈和跨欄若干,音樂《小兔跳》,錄音機。
2.獵狗,老虎的頭飾,哨子,鼓,紅色綠色呼啦圈10個,
教學過程:
玩法一:
1 . 在場地上畫雙圈。內圈直徑1米,放一個物品作大樹。外圈直徑5米,在外圈線上平均設計6條相同的障礙路,先依次放10個呼啦圈,隔1米后按 0.5米的距離依次放5個跨欄,再隔2米處放蘑菇卡片,為小白兔躲藏的地方。
2.邀請12名幼兒進行游戲,分為兩組,一組扮演小白兔,一組扮演獵人,戴好頭飾。
3.游戲開始前,獵人躲在內圈樹下。
4.游戲開始,播放《小兔跳》的音樂,小白兔在大圈內快樂地玩耍。教師突然把音樂關掉,并大喊一聲"獵人來了",小白兔立即跑到障礙路上,雙腳并攏跳過呼啦圈,再跨過跨欄,跑到蘑菇卡片處躲起來。獵人們聽到叫喊聲,也緊接著越過障礙物。如果獵人速度快捉住小白兔,小白兔停止游戲一次。
玩法二:
1 . 在場地上畫一個大圓,直徑約10米(或再大一些),中間隨 意放置一些紅色和綠色的呼啦圈。
2.邀請1 6名幼兒進行游 戲,第一組是獵狗,它們的家是紅色的呼啦圈:第二組是老 虎,它們的家是綠色的呼啦圈。
3 . 游戲前戴好頭飾,并在外圈的外圍玩耍。幼兒聽信號進行游戲。哨子聲代表獵狗要去捉老虎,擊鼓聲代表老虎要去捉獵狗。
4.游戲開始,獵狗們和老虎們都在圈外四散快樂地玩耍,教師突然吹一聲口哨,老虎們聽到口哨聲知道獵狗要來捉他們了,快速跑進大效果反饋在幼兒四散玩耍的時候,教師要引導他們調整好相互的距離。
中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原地雙手胸前投籃、原地跳投的投籃方法,提高投籃的準確性與命中率,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2.培養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和團結合作的意識,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4.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小籃球人手1個。
2.高低不同的籃球架。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教師與幼兒一起拿著小籃球進場。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與小籃球一起做熱身運動。
2.學習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的方法。
教師示范講解:雙手持球置于胸前,兩腳自然開立,兩膝微曲,手指自然張開成球狀,兩個大拇指相對成“八”字形,用力握球,手心自然空出。投籃時,下肢蹬地發力,雙臂向前方伸出,把球投向籃筐。
幼兒徒手做原地投籃動作的模仿練習,體會全身的協調配合。
幼兒兩兩結伴,兩人面對面站好,間距1.5~2米,持球做用投籃方法進行傳有弧度球的練習。
指導重點:投球動作要連貫,兩人投籃可逐漸拉長距離,體會改變距離后投籃時蹬腿、伸臂、出球的全身協調用力。
3.學習原地跳投的方法。
教師示范原地跳投動作:準備動作與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相同,但在投籃時,兩腳迅速蹬地起跳,同時兩臂上振,舉球跳投到籃筐。
幼兒徒手模仿練習。
幼兒結伴站好,兩人相距1.5~2米,持球做原地跳投動作。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學習垂直向上起跳,投籃時雙腳同時蹬地起跳。兩人變換投籃的`距離,由近及遠,體會根據不同距離應使用不同力量。
4.投籃游戲。
指導幼兒把籃球投進高低不一的籃筐里(距籃筐1.5~2米)。
指導幼兒把籃球投進擺成一排的輪胎里。
指導幼兒把籃球投進呼啦圈里。
指導重點:8用原地雙手胸前投籃和原地雙手跳投的投籃方法進行投籃游戲,提醒幼兒投籃距離可由近到遠。
5.游戲“搶球”。
教師介紹玩法:集體在固定的場地上進行傳球游戲,教師把球傳給一個幼兒,幼兒想辦法去搶球,這名幼兒應盡量不讓同伴搶到自己的球。持球的幼兒可以運球跑,也可以把球傳給其他人。
規則:教師與幼兒的球要連續拍,保護好自己的球,適時把球傳給同伴。
師幼游戲。
6.結束活動。
教師與幼兒一超收拾場地,放好籃球,散步回活動室。
活動延伸
(1)請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提高自己投籃的準確性。
(2)請幼兒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找有關籃球的知識,并講給大家聽。
(3)請幼兒用繪畫的形式描繪自己投籃的樣子。
教學反思:
總觀這堂課,我個人覺得我抓住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也做了正確處理,教學設計板塊清晰,發揮了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但還存在很多細節問題。
中班體育教案 篇7
游戲目標:
練習穿衣服的方法。
材料準備:
泡面碗、一次性塑料碗、吸管(有彎頭的)、筷子、各種款式的服裝、卡紙、亮片。
制作方法:
1、在泡面碗底部中間扎一個洞,插入吸管;然后將塑料碗粘在卡紙上,碗底裝飾上五官做頭部,并將筷子粘在頭部后方卡紙上。
2、在紙杯兩邊靠底部處各扎一個洞,將吸管穿過洞中,彎頭朝外做手。兩邊吸管留在紙杯里面的部分要固定在一起(用透明膠粘)。
3、進行"衣服"裝飾。
玩法一:幼兒可根據角色的需要變換小動物的頭部(只需選擇需要的頭部,將筷子插入吸管中即可)。
玩法二:幼兒可以為玩偶換上自己喜歡的、裝飾好的"衣服",在換服裝的時候可結合扣紐扣、摁摁扣、打結、粘子母扣等技能的練習。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中班體育教案 篇8
目的要求
練習向指定方向跑,增強幼兒跑的能力。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準備
小風車若干個。
內容與指導
體育游戲:小風車
1、出示小風車,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風車被風吹起的時候是不是會轉呀?那你們喜不喜歡風車呀?
2、教師講解游戲玩法。
師:你們每人拿一個小風車,然后分散站在場地地一端的起跑線后。老師會念:"小風車,真好玩,我一跑,它就轉。"你們聽老師的口令,手拿風車,向場地另一端線跑去。重復3--4次。
3、提出要求:
要向指定的方向跑。
4、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聽口令往指定方向跑。
5、游戲結束。
6、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聽信號變換動作,并進行下蹲、平衡、腳尖走等綜合練習。
7、游戲結束。
中班體育教案 篇9
運動目的:
1、熬煉幼兒跑步本領和身材和諧本領,引發幼兒對體育游戲的酷愛。
2、經由過程技擊諺語、故事、游戲的滲出與練習,造就幼兒對技擊的酷愛,進步其進修技擊的愛好。
3、熬煉幼兒手臂行動的機動性、腿部行動的和諧性,腰腹肌的柔韌性,進一步到達習武強身健體的目標。
東西預備:
長繩一根
運動開始:
一、開端部門
第一、打召喚、熱身;(2~4分鐘)
師生問好(高聲,生機,陽光,夸大)
熱身:
1、直線跑,蛇形跑,加快跑(讓幼兒身材熱起來,掌握規律,掌控節拍)。
2、哈腰走,深呼吸(調解幼兒的呼吸節拍,掌控幼兒心率)。
3、滿身樞紐關頭熱身(重新到腳每個部位模擬一種小動物的行動,
進步幼兒的愛好)。
二、溫習(3分鐘)
1、經由過程幼兒之間角逐的方法讓幼兒溫習學過的根基功;
2、經由過程提拔小班長的要領進步幼兒的努力性;
3、經由過程師生角逐來范例幼兒學過的行動。
三、主題講授(1O~12分鐘)
原地小步跑、前踢腿、團體鼓掌打節拍、立體平先驅、技擊套路(小哪吒)(樹模行動正確、到位、形象、可以借用夸大的伎倆,多次差別口令的反復練習、借用音樂演出技擊操來進一步進步幼兒的努力性)。
四、總結、囑咐(2~4分鐘)
請求幼兒可以或許表述本日學的什么?熬煉的什么?平常應當留意什么?歸去和家人角逐(請求幼兒當小鍛練歸去傳授給家人從而起到溫習的結果)。多喝水增補體液!
五、放松、慶賀(3分鐘)
幼兒排好長隊,給前面的幼兒捶背放松;前后幼兒回身互相放松;踢腿拍腿放松;師生歡呼,幼兒園教育隨筆一路喊“耶!”(讓幼兒在快活中竣事)親熱招招手說再會。
六、竣事部門
清算東西,包管幼兒平安的分開園地。
中班體育教案 篇10
教學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走跑交替,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練習倒退走。
2.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1.代表方向盤的小塑料圈人手一個;
2.交通標志4個,警服一身;
3.場地上畫上大圓圈,各色跑道以及停車的車庫。
活動過程:
1.利用“圈”進行熱身活動,提起孩子們的興趣。
師:小司機們,你們看,老師今天穿上了誰的衣服啊?
師:老師今天就來當一名警察,你們來當小司機,我們一起開著車去郊游,你們想不想去呢?在出發前呢,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先檢查一下我們的車燈……車輪……小喇叭……車身……握好方向盤,我們上路嘍!
音樂響起,把小司機們帶入圓圈跑道中跟隨音樂一起進行熱身活動。
2.教師與幼兒一起游戲,引導幼兒會聽指令做動作,初步學會倒退走,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使幼兒在游戲中識別各種交通標志,從而遵守交通規則。
警察發出指令,向前慢慢開車,引導小司機們把車開到圓圈中央,同時發出指令:“倒車請注意……”請小司機們退回到圓圈跑道上,在游戲進行的同時,警察出示各種交通標志,觀察小司機們的反應,在識別交通標志的情況下,提醒小司機們要遵守交通規則。在遵守交通規則的情況下,帶領小司機們接受馬路障礙物的考驗。
3.進行“倒車庫”的游戲,進一步練習倒退走。
警察帶領小司機進入各色跑道區域,引導小司機們按照汽車的顏色進入相對應的跑道,聽口令把車倒入車庫。
4.引導小司機們放下車,進行放松活動。
師:小司機們今天表現的可真棒!我們一起放下車,放松一下我們的車燈……車輪……小喇叭……車身……放松一下我們的手臂。小司機們都到我的車上來,我來送你們回家。
活動延伸:
在音樂聲中把幼兒帶離場地。
中班體育教案 篇11
教學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立定跳遠,掌握動作要領,鍛煉幼兒腿部的力量,提高幼兒的跳躍能力和平衡能力。
2、通過游戲,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遵守游戲規則的意識。
3、培養幼兒勇敢,機智和靈敏的反應能力。
活動重點:
練習雙腳立定跳遠,掌握動作要領,鍛煉幼兒腿部的力量,提高幼兒的跳躍能力和平衡能力。
活動難點:
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遵守游戲規則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大灰狼頭飾1個,蘑菇卡片若干。
2、場地中間用大海綿墊圍成一個小兔的家,7字形水溝,場地的另一邊設置一個大灰狼的`家。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教師戴好兔媽媽的頭飾:小朋友們看,我是誰呀?(兔媽媽)今天,我就是兔媽媽,你們就是兔寶寶。現在,請你們跟著媽媽一起來跳舞吧!(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表演兔子舞。)
二、練習雙腳立定跳遠。
1、教師:寶寶們跳的真好!現在媽媽想請你們去采蘑菇,去采蘑菇要經過一條小河,寶寶們要怎么樣才能越過小河呢?(請幼兒說一說)現在請你們按照你們自己說的辦法去越過小河,回來吧!(幼兒自由探索)
2、請個別幼兒示范越過小河。教師:寶寶們真厲害,一下子就越過了小河,一下子又回來了,那你是怎么越過小河的呢?請幾位寶寶來過給大家看看。
3、教師小結:這幾位寶寶是先跑幾步再跨過去的,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助跑跨跳。再看看這幾位寶寶是怎么過小河的?(請個別幼兒示范)它是怎么過小河的?(雙腳并攏跳過去的)像這位寶寶這樣兩腳并攏跳過去的,就是雙腳立定跳。我們小兔子是怎么跳的呀?對我們小兔子就是這樣雙腳并攏蹦蹦跳跳跳過去的。
4、教師講解并示范立定跳的動作。
教師:那雙腳立定跳應該怎么跳呢?寶寶們看仔細了:先把兩腳并攏,再屈膝,手臂由前向后擺,擺到后面時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向前方跳起,再輕輕落地。寶寶們會嗎?我們散開一點,先在原地練一練吧!(教師帶領幼兒練習2遍。)
5、小朋友自由練習雙腳立定跳過小河。教師:寶寶們知道怎么跳了嗎?現在請你們用這種方法跳過小河,再用這種方法跳回來吧!
三、游戲“兔子和狼”。
1、交待游戲規則。教師:寶寶們都會雙腳并攏跳過小河了,現在媽媽要請你們去采蘑菇了,去時一定要雙腳并攏跳過小河,再去采蘑菇,采到一朵蘑菇就要雙腳立定跳回家把蘑菇送到媽媽的籃子里來,放完再去采、采蘑菇時要注意安全,如果聽到媽媽說大灰狼來了,你們要趕緊雙腳立定跳回家里來,如果來不及跳就要先跑,躲開大灰狼的追捉,等把大灰狼甩遠時再跳回家來、
大灰狼呢,聽到兔媽媽說大灰狼來了,就要跑出來捉小兔,捉到小兔后把小兔拎回自己家里去,聽到兔媽媽說大灰狼走了就要回家去休息。你們知道怎么玩了嗎?
2、組織幼兒游戲。教師:誰愿意來做大灰狼?請大灰狼戴好頭飾到家里去休息好。寶寶們雙腳并攏跳過小河去采蘑菇吧!(提醒幼兒輕輕跳過小河,等老師發出信號“大灰狼來了”時,也要雙腳并攏跳回家里,大灰狼不能捉已跳回家的小兔。教師注意觀察幼兒跳時是否踩著圈上的線,如果踩線就要重跳一次,不能單腳跨越小溝。
3、教師小結游戲情況,表揚遵守游戲規則的小兔。
4、交換角色再次進行游戲。
四、結束活動。
1、教師:小兔們真能干,幫媽媽采到了這么多的蘑菇,媽媽謝謝你們了!你們都累了吧,我們一起來放松放松吧!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拍拍手,拍拍腿、甩甩手臂、扭扭腰好嗎?一二拍拍手、三四拍拍腿、五六甩甩手、七八扭扭腰。
中班體育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鞏固練習手腳著地爬。
2.能積極主動參加活動,遵守游戲規則。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4.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
活動準備
猴子頭飾,拱形門,小方墊若干,懸掛的桃子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玩游戲“我是快樂的小司機”,進行熱身活動。
2.設置場景激發興趣,出示猴子頭飾,設置猴子鉆山洞的場景,激發幼兒模仿猴子手腳著地爬。
3.增加游戲難度,幼兒進行闖關游戲。
猴子要跳過大陷阱(方墊),爬過山洞,才能摘到桃子。幼兒扮演猴子,做“摘桃”的闖關游戲,鞏固練習手腳爬。
4.分組競賽游戲,加強訓練幼兒手腳爬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及爬行速度。
幼兒分成四組,每組要跳過4個餡餅,爬過3個山洞,摘到一個桃子返回,先到為勝。
5.放松活動,播放輕柔的音樂,幼兒做全身放松運動。
教學反思:
本節課雖然結束了,但我的`思緒卻不能停下來。
這節課是我在幼兒園工作所上的第一節公開課。這一節課,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先是過獨木橋,然后是鉆山洞,體能上得到了訓練,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孩子們能自己摘果實,特別的開心,看到孩子們那開心的樣子,我也很開心。
可是這一節課下來,我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原來在小學時上一節公開課是件很容易的事,小學生年齡大一些,組織課堂紀律比較容易,課自然也就上得很順利。可現在在幼兒園里,這些孩子好小,都是3歲至4歲的寶寶,組織課堂紀律比較難。平時我在上課時組織紀律還行,孩子們還能聽從我的指揮。可這節課上,由于是公開課,好多的老師來聽課,這節課總體上說就是一個亂。孩子們有的在看聽課老師,有的害羞不前進了,有的不敢上獨木橋,一開始就弄得是出師不利了。把我設想的教學環節都打亂了,當時只能臨時地組織課堂,在配班老師的幫助下,把各個環節都進行完畢了。
通過這節課,我感受到,我這個轉崗教師還得多多地努力,多多地學習幼兒教育的相關理論,以便以后把幼兒工作做得更好。
中班體育教案 篇13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
小小旅行家
作者:張靜來源:廣饒縣丁莊鎮中心幼兒園
【活動目標】
1、能肩上負重進行走、跑、跨、跳、鉆、爬等動作。
2、體驗不怕困難,勇敢向前的精神。
【活動準備】
1、一塊空場地。節奏歡快的音樂。
2、和運動相應的體育器材,并做好標記。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去冒過險啊,比如:走獨木橋、穿過“小樹林”、跨跳過“小河”之類,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小小的旅行,在做旅行之前我們先來鍛煉一下身體吧。(老師帶領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做“旅行”前的準備)。
二、小小旅行家開始了。
1、聽信號走。
①一路縱隊走,要求一個跟一個,保持一定間距的走。
②聽信號向一定方向走、跑、跨、跳,如向左、右、前、后。
2、探索旅行路線。
①請幼兒自由觀察場地上的游戲材料,啟發幼兒認認、讀讀是什么地方。
②說說自己發現的旅行路線。
③歸納旅行路線:走過“獨木橋”→跨跳過“小河”→鉆過“山洞” →爬過“山坡” →穿過“樹林” →達到目的'地。
④幼兒自由探索、練習,教師巡回觀察與指導。
⑤幼兒講述探索的方法并請一兩個幼兒做示范。
⑥教師根據幼兒掌握動作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⑦幼兒再次分散性的練習,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三、放松活動。
幼兒根據柔和的音樂做伸展運動,同伴間相互揉揉肩、捶捶后背。老師重點鼓勵、表揚活動中不怕累不怕苦,堅持到底的幼兒。并鼓勵其他幼兒學習這種精神。
【活動小結】
這是一節體育活動,主要培養幼兒走、跑、跨、跳、鉆、爬等體育動作。在活動中我首先讓孩子請幼兒自由探索旅行路線,這體現了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通過觀察歸納出了旅行路線,我們一起按照這個旅行路線進行了活動。游戲中幼兒興趣很高,我積極的互相鼓勵、表揚活動中不怕累不怕苦,堅持到底的幼兒。目標完成的較好效果不錯。
中班體育教案 篇14
目標:
1、練習在長20—30厘米,寬15—20厘米的平衡板上走,發展幼兒平衡能力。
2、學習單腳跳過高約30—40厘米的垂直障礙物3、具有勇敢精神。
3、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解示范動作:目視前方抬頭挺胸一步一步走過獨木橋。鉆過山洞時身體不能碰到鉆圈。跳過垂直障礙物時,單腳起跳。
2、幼兒分組練習。
3、學習小士兵演習:走過獨木橋,鉆過山洞,跳過垂直障礙物。
指導:
水平一: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在走平衡木時可變換手臂的動作或頭頂沙包在平衡木上走。
水平二:雙手伸開使到身體平衡,單腳跳過垂直障礙物時前腳跨過障礙物,后腳也要跟著起跳。
環境材料:
平衡板一條,鉆圈兩個櫈子兩張,繩子一條、草皮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