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局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模板(通用2篇)
中華書局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模板 篇1
西周的興亡
【課程標準】:
了解西周的更替,說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
【教學目標】:
識記與理解:識記周武王滅商、西周的建立與結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內容。
能力與方法:培養學生文史結合學習歷史的方法與能力,以及分析比較的能力,提高學生閱讀分析歷史材料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人心向背決定戰爭的結果,客觀歷史地認識分封制的作用,認識到正確根據變化了的形勢,調整統治正確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分封制的主要內容。
而分封制實行的必要與其得以維系的緣由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一、導入新課:大家看過電視《封神榜》嗎?誰來說說它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而導入。
注意引導學生神話作品與歷史的差別是非常大的。用學生熟悉的內容,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文藝作品
二、西周的建立
1、周族的發展:簡要講述。
2、周滅商:抽學生來講周滅商的牧野之戰,并要求學生概括出一個相關的成語來。并談一談這一戰的勝敗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
3、西周的建立:學生一起說西周的建立時間與建立者。教師運用書上的地圖說明西周的來歷。
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
讓學生通過分析認識人心的向背是戰爭勝敗的最關鍵性的因素。
觀察地圖、識讀地圖
三、分封制
1、學生一起閱讀教材以后,抽一學生來主持:對其余的學生進行提問。
由學生來主持,熱情很高
參與積極
可能的問題: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諸候國?分別在哪條大河流域?諸候與周王之間有什么樣的權利與義務?起了什么作用?你認為分封制能長期的鞏固西周的統治嗎?
2、學生或教師進行歸納整理。有關分封制利與弊的分析,為以后春秋的學習打下基礎。
培養、提高歸納概括能力
四、西周的結束
點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種矛盾交織,決定了西周滅亡的必然命運。最終在周幽王在位時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鎬京而統治結束。
要求學生閱讀書上的小字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時滅亡的主、客觀原因有哪些?
學生閱讀教材,找出原因,訓練概括能力
五、小結全課:學生來小結全課的內容。教師補充。
六、學習與探究:學習測評,閱讀“史海拾貝“。
布置作業:心得與疑問。
中華書局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模板 篇2
遠古的傳說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起源:黃帝其人及他對華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貢獻;堯舜禹的“禪讓”和原始社會走向終結的有關史實。
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感知歷史的形象思維能力;全面、系統地思考問題和追蹤歷史發展線索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正確的社會發展觀,激發愛國之情,增強民族意識。
【教學重難點】
了解黃帝──“人文初祖”是全課的重點。
正確認識堯舜禹的“禪讓”的含義是難點。
【導學過程】
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
【情景導入】
以江丙坤郁慕明清明祭拜黃帝陵冢的視頻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黃帝是什么樣的人呢?為什么清明節會有那么多人祭拜黃帝陵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3課,遠古的傳說
【自主預習】
1、讀課文結合課件圖片了解本文內容。
2、小組討論華夏族的由來,人文初祖,禪讓制等知識。
(一)炎黃戰蚩尤
結合課文內容及課件圖畫歸納出華夏族,炎黃子孫名稱的由來,知道涿鹿之戰。明確黃帝所進行的戰爭打破了氏族之間狹隘的界限,促進了相互間的交流和融合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而被尊為華夏族的祖先。
(二)黃帝--人文初祖
結合課文內容及課件圖畫知道黃帝對于人類的貢獻。明白他被人們稱為人文初祖的原因。
(三)堯舜禹的“禪讓”
了解什么是禪讓以及禪讓的本質,堯舜禹的事跡。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建立等有關知識。
【合作探究】
1、你對神話(即黃帝時期有關發明的各種神話傳說)有什么看法?認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帶有神話色彩?怎樣看才更為科學?
2、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從什么時候算起?后世為什么稱黃帝為人文初祖?
3、你還聽過哪些有關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什么樣的人才能被選為部落首領?
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