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精選13篇)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21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精選13篇)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一年級上冊第40-4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聯系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認識加法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計算。

  3、發展學生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理解加法的含義,并學會5以內的加法。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鋪墊,遷移導入。

  師:可愛的小動物們帶著一群數學娃娃來和我們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們后面藏的是哪一個數字嗎?(多媒體出示5以內的分成與合成)

  二、 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ㄒ唬、學習主題圖。

  1、師:(出示主題圖)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結果,師小結:原來有3人澆花,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義。

  (1)、原來有3個人,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象這樣把3人和2人合起來就可以用加法計算。寫成算式:3+2(板書3+2)

  (2)、認識加號。(板書加號)

  (3)、那3+2等于多少呢?(板書:=5)你是怎么知道的?

  4、理解算法。

  5、讀算式。

  6、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導寫算式。

  8、小結:像這樣把兩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來計算。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板書:加法)

 。ǘW習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的畫面。提問: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讓學生說圖意。

  3、把1個小朋友和2個小朋友合起來是幾個小朋友呢?那么1加2等于幾呢?你怎么算出來的?

  4、讀算式并說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三、綜合運用,鞏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依次說圖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選擇其中的兩道,說說是怎樣算出得數的。

  2、“想想做做”第2題。

  根據第1小題,弄清題目要求,讓學生先畫圓再填得數。

  3、“想想做做”第3題。

  獨立計算,說說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4、課間活動:唱《找朋友》這首歌。

  5、學生根據手中的算式卡片和數字卡片玩“找朋友” 游戲。

  6、“想想做做”第4題。(故事)

  畫外音:一天兔媽媽對小兔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要自已學著做一些事情”。小兔開心地答應了,它興高采烈的來到了野外。(出示小兔采蘑菇的圖)讓學生依次說出每幅圖的意思,并在圖的下面填算式、算得數。體會三道算式之間的聯系,滲透思想教育。

  7、“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送信。先讓學生連一連,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說出每道算式的得數。

  8、延伸:看圖你能寫出幾道加法算式。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得開心嗎?你學到了什么?

  課后反思:

  本節課經過具體的課堂實踐,我反思如下:

  1、目標定位全面合理。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驗并感知了加法的意義,經歷了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抽象為加法運算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時候該用加法計算,為什么要用加法,逐步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2、材料選擇簡單、有效。

  我是本著“關注常態課堂,開展有效教學”的原則來合理選擇教學材料的。①以簡單的5道題(5以內的分與合)復習導入,為下面計算5以內的加法作鋪墊。②不改變教材意圖。書本例題和“試一試”貼近學生生活,通過課件演示、老師引導、語言的交流表達等活動,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③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將書本的練習改編成故事和游戲的形式,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整個練習設計如行云流水,活潑而不凌亂,讓所學的知識在“用”中得到了有效的反饋,師生配合默契、自然、流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鼓勵學生合作交流。

  在學生個體獨立探索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或班級里,充分展現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揭示知識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合作交流中,學生學會相互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了合作意識,提高了自我表現的能力以及聽、說、交往的能力。

  4、存在的不足。

  在“送信”這個環節中,由于學生年齡小,用尺還不夠熟練。因此,學生在連線的時候,浪費了一些時間,導致課外延伸的不是很到位。

  因此,設想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有點不盡人意。課后我覺得可以刪除讓學生連線這個環節,直接用游戲的形式緊緊圍繞本節課的核心目標展開教學,這樣更能體現課堂教學的扎實、有效。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讓幼兒獲得加減法和應用題結構的感性經驗。

  【活動準備】

  1、紅氣球3個,藍氣球2個;

  2、男娃娃4個,女娃娃1個;

  3、各種圖片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老師示范。

  1、老師拿出紅氣球3只,說:“小朋友,你們看我手上有多少個氣球啊?”(答:3個)

  “剛剛我又買2只蘭色氣球,現在我一共有幾個氣球。俊保ù穑5個)

  “你們真聰明,那么現在有誰可以照著我說的樣子說一遍?”(指導幼兒模仿老師的敘述,初步學習描述應用題。)

  2、老師再拿出4個男娃娃說:“我這里有4個男娃娃,小明又送了我1個女娃娃,那你們知道我現在一共有多少個娃娃嗎?”(請小朋友回答,表揚答的好的,鼓勵答的不好的。)

  “剛剛幾位小朋友已經學著我的樣字說了一遍,現在還有誰想試一試的?看看誰編的最有趣?”(指導鼓勵幼兒編題,肯定幼兒編的好。)

  提出新要求:“剛剛你們都編的很好,可是現在呀,我們編題的小朋友不要告訴別的小朋友你有多少個娃娃,考考他們,好嗎?”(老師示范一次。)

  3、每個幼兒都發一張圖片,讓幼兒根據內容編應用題!艾F在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圖片,看看上面有什么,有多少個,想想應該怎樣提出問題,每人編一道加法題考考旁邊的小朋友。(老師巡視,檢查幼兒是否學會,糾正錯誤的,鼓勵正確的。)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一年級上冊第44頁例題和“試一試”以及第45頁“想想做做”第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聯系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認識加法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計算。

  3.發展學生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加法的含義,并學會5以內的加法。

  教學過程:

  課前:同學們,今天咱們班來了位客人老師,咱們一塊跟客人老師打個招呼好嗎,(班長:起立轉身,客人老師,您好。)

  一、復習鋪墊,遷移導入。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過了5以內數的分與合,老師這里有幾道題,你能很快的說出答案嗎?(出示題目,指名4題,齊答2題。)

  師:說的真不錯,今天,我們就要用5以內數的合成的知識來學習5以內的加法(板書:5以內的加法)

  三、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出示例1圖,

  談話:小朋友們,我們在學校里,不僅要愛學習,還要愛勞動。瞧,學!白o綠小隊”的小朋友們正在勞動呢。ǘ嗝襟w出示)

  師:誰能把圖上的意思說出來?(原來有幾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幾個小朋友?)

  板書:

 。◣煟赫f的真好,還有誰能像他這樣再說一次,原來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2個小朋友,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師:合起來(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2、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提問:誰能將圖中告訴我們的事情和這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原來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2個小朋友,合起來(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師小結:求合起來(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就是把3個小朋友和2個小朋友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

  3、認識加號并理解其含義

  在用加法計算時,我們要用一個符號:“+”。(板書:3+2)

  跟老師讀:加號。(板書:加號)你能說一說加號表示什么意思嗎?

  小結:加號表示“合起來”,它代表一種計算方法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5以內數的加法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學會加法算式的讀法,會進行5以內數的加法計算。

  2.通過與同伴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

  3.在具體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初步培養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5以內的加法計算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小圓片、小棒、數字卡片若干

  教學過程:

  同學們,準備好了嗎?上課。

  同學們好,請坐。

  一、小朋友們,前面我們學習過5以內數的分成,我們一起來拍手說一說吧。

  同學們說的真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這幅圖,在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這位同學看到了猴子,這位同學看到了小鳥,還有那位同學,他看到了桃子。孩子們,看一幅圖畫的時候我們要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這樣就能有序的找出圖畫中有關的數學信息。

  誰能有序的說一說圖畫中的數學信息?

  你來說。

  說得真好:左邊有4只小鳥,右邊有1只小鳥。

  你來說。

  說得真清楚:樹上有4個桃子。

  這位同學,你來說。

  他說了有關猴子的信息,石頭上有2只猴子,樹上有3只猴子。

  你還想說什么?

  真好,他發現山上還有5個小朋友,還有1朵紅花、2朵黃花。

  二、同學們真棒,找到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我們來看,書上給我們提了一個問題:一共有幾只猴子?

  1.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哪個信息呢?

  真棒,我們一起把信息和問題完整的說一說:

  巖石上有2只猴子,樹上有3只猴子,一共有幾只猴子?

  說得真完整。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哦,你說用數一數的方法。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1、2、3、4、5、有5只。

  還有其它的方法嗎?

  我們一起用小棒來擺一擺。

  用一根小棒表示一只猴子,左邊擺兩根,表示石頭上的2只小猴子,右邊擺3根小棒,表示樹上的3只小猴子,把他們放到一起,就知道一共有5只小猴子。

  同學們,你知道嗎?我們剛才擺的過程可以列算式來表示: 2+3=5。

  你見過這樣的算式嗎?你知道這個符號+是什么符號嗎?

  同學們真棒,認識這個符號是加號。

  你知道該怎么讀這個算式嗎?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3加2等于5 。

  2.我們解決了猴子的問題,根據上面的信息,你還能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嗎?

  這位同學提出:一共有幾只小鳥?

  那位同學提出:一共有幾個桃子?

  這兩個問題該怎么解決呢?

  你能列出算式來嗎?

  誰來說一說你列的算式。

  你來說。4+1=5 2+2=4

  誰來說說4+1=5中的4和1分別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你來。

  真好。這里的4表示左邊的4只小鳥,1表示右邊的1只小鳥。5表示一共有5只小鳥。

  2+2=4中的各個數表示什么呢?給你的同桌說一說。

  三、自主練習

  同學們,看這幅圖,我們解決了三個不同的問題,認識了加號,知道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自主練習。

  第1題,用你的學具擺一擺,填一填,給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第2題。請你自己填一填。誰來說說你怎么填寫的?

  3+1=4 2+3=5

  有和他不一樣的嗎?

  同學們真棒,全部正確。

  第3題,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誰能全部做正確呢。

  做得這么好,表揚一下自己吧。

  四、總結

  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這節課,你是怎樣找到數學信息的?提出了哪些問題?你又是怎樣操作的?每位同學的表現都很棒,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同學們再見。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聯系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認識加法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3.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產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圓片5個。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復習舊知

  游戲:我們先來做一個填數搶答游戲,看誰做得又對又快。(5的分與合)

  師:你們對分與合的知識掌握得真不錯。今天我們就要用分與合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

  二、創設情境、教學新知

  1.教學例題圖。

 。1)觀察圖意。

  師:學校歡慶十一國慶節,校園里一群小朋友也為此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咱們去瞧瞧他們在干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校園里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

  師:你描述得很準確。誰愿意再來說一說?

  生:我看見校園里有3個小朋友在花園里澆花。

  師:你說得很完整。

  咱們接著看(出示圖:又來了2個小朋友),現在呢?

  生:又來了2個小朋友。

  師:誰還會說?

  生:又來了2個小朋友。

  師:誰能把這2句話連起來說一說?說得既清楚又簡潔。

  生:校園里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2個小朋友。

  師:他說的對嗎?再請一個小朋友說一說。

  你會說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2)認識加法

  師:校園里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2個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呢?

  生:一共有5個小朋友。

  師:你能把剛才大家說的連起來說一說嗎?

  生:校園里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2個。一共有5個。

  請同桌互相說一說。

  師:誰能大聲響亮地說清楚?

  生:校園里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2個。一共有5個。

  師: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個小朋友?

  生:3+2=5。(你都已經知道用算式來表示,真不錯。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知識。)

  師:你知道這是一道什么算式嗎?(加法算式,出示課題)這個符號你們認識嗎?(加號,橫平豎直)(請小朋友先說一說)老師做一個動作,全班猜猜看,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來)

  教師板書(3+2=5加號)

  這個算式你會讀嗎?(學生讀、齊讀)

  (3)理解算法

  提問: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來有3個小朋友。)

  2表示什么?(又來了2個小朋友)

  5表示?(一共有5個小朋友)

  那誰來說說3+2=5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2合起來是5,誰來說一說?反復請學生說,同桌說3+2=5表示的含義。

  師:你怎么知道得數是5?

  生:3和2合成5。

  講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來,一共是5。

  2.教學試一試。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你們非常熟悉的兒童樂園。出示情境圖

  你能看懂圖的意思嗎?兒童樂園里有?又來了?會說嗎?自己小聲說一說。

  師:誰來把這幅圖的意思說給大家聽?

  生:兒童樂園里有1個女孩在玩蕩秋千,又來了2個男孩。

  師:你能提一個問題嗎?

  生:現在有幾個人?

  師:要求現在一共有幾個人?你想用什么方法計算?(加法)你會算嗎?

  指名說,教師板書。翻開課本第40頁,找到這幅圖,自己在課本上填上得數。填完的小朋友輕聲地將算式讀一讀。

  師:得數是3,你是怎樣想的?(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提問:那1+2=3這個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和2合起來是3。)

  3.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加法,知道把2個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三、練習鞏固、拓展思維

  1.擺一擺,說一說。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擺圓片游戲吧!(動手操作)拿出5個圓片。

  請學生上臺來擺。我來說,你來擺,邊擺邊說。

 。1)左邊擺2個,右邊擺3個。一共有幾個呢?誰來報算式?

 。2)左邊擺4個,右邊擺1個。一共有幾個呢?算式是?

  老師這還有2道算式,你能照樣子邊擺邊說嗎?左邊有?右邊有?一共有?

 。▽W生口報,教師板書)

  2.說一說,填一填。

  師:瞧!可愛的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第一幅圖

  師: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誰來說圖意?你會列式嗎?(把得數填在書上)

  我這還有2幅圖畫,你能看懂圖意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指名說。

  你會列算式嗎?在書上完成算式。

 。ㄕ垖W生說圖意、報算式)

  追問:4+1=5表示什么?(4和1合起來是5)

  (2)我們再來仔細觀察這三道算式。你發現了什么?(老師讀算式)(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呢?)

  生1:每次多加一個,又多一個。

  生2:加號后面的數都是1。

  生3:加號前面的數越來越大,得數越來越大。

  小結:一個數加1后,得數比原來這個數多1。

  講述:剛才我們看圖寫算式,現在沒圖,你會算嗎?

  3.算一算,寫一寫。

  直接報得數。

  2+1=3和1+2=3觀察這2道算式中的數。哪里是一樣的?有沒有不一樣呢?

  生1:我想到3的分與合,1和2,2和1合成3。

  生2:加號前后交換了位置,得數不變。(加交換的手勢)

  師:通過幾個小朋友的觀察,我們知道了加號前后交換了位置,得數不變。(他們的位置不一樣,交換了,得數呢?都是3。)

  師:看到4+1=5你能想到什么?

  4.連一連。

  講述:瞧!一個綠色的身影正在忙碌著,他是誰呢?(出示一張郵遞員投信的照片)原來是郵遞員叔叔,他在為四面八方的人們送信呢,我們去幫幫他,好嗎?

  師:怎樣把信準確送進郵箱?誰知道?你能用這樣的方法把剩下的信都送到郵箱里嗎?自己連一連。

 。òl信封,請手上有信的郵遞員,把信準確地送到上面的郵箱里)自覺排隊。

  聽同學報算式,檢查自己的連線對不對。學生匯報,開火車。

  師:瞧!這些郵遞員的信送的對嗎?(這些都是合格的郵遞員,不簡單,他們能把信準確地送進郵箱。)

  講述:只是看起來有點亂,請小朋友們動動腦。把他們有序地重新排一排嗎?(學生排)

  師:他的速度很快,他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的,是什么順序?

  生:加號前面的數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按數的大。

 。ㄟ@個小朋友真能干,他這種排法就能一個不漏地把得數是2、3、4、5的算式記清楚,思維真靈活)

  四、拓展延伸

  1.這個算式中括號里填什么數,會嗎?你能將得數是5的算式全都報出來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    )=5

  講述:他是按照從小到大的有序地報一報,我們還可以從大到小地排。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還記得我們學習分與合的時候?(看到4+1=5就能想到?)

  講述:像這樣根據數的分與合一組一組地報,也能找到得數是5的算式。

  2.(   )+(  )< 5

  同桌互相說一說。(學生報一道,教師翻一道。)

  師:這些算式得數小于5,也就是我們剛剛找到的得數是2、3、4的算式。瞧!我們現在又可以把得數在5以內的算式分成兩類。一類是得數小于5的算式,另一類得數是5的算式。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認識了新符號,會讀會說加法算式,我們以后會學習 更多的知識,同學們會有更多的收獲。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便的方法。

  3.通過觀察、操作、表述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4.初步培養學生用數學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頁。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課件,小棒或圓片。投影片(主題圖抽拉片),人物貼圖,開放題材料(紅花、綠葉、信封袋)。

  教學設計

  創新情境,導入新課

 。ㄍ队俺鍪局黝}圖抽拉片: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美麗的大森林里看看,請仔細觀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組內小伙伴說一說。

  交流匯報:生1:有4只小鳥在吃小米,又飛來1只,一共有5只小鳥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鳥,又飛來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根據學生回答板書:4+1=5

  [數學情境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勾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的橋梁。賈老師把靜態的教材制成動態的投影片,使情境活動化,讓學生在眼看、腦想、口說的過程中,理解圖意,激發學習積極性。]

  合作交流,探究發現

  1.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師:4加1等于5,你是怎樣算出的?可以利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想一想,說一說。

  2.小組交流,探討多種算法。(師參與討論。)

  3.全班交流,代表匯報。

  生1:我是看圖1、2、3、4、5數出來的。(數數法。)

 。ǜ鶕卮鹳N圖板書)

  生2:我先數4只,接著再數1只,就是5只。(接著數。)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會數指頭或小棒來算。

  生5:先有4只小鳥,又飛來5只小鳥,4和1就組成5,

  所以4+1=5

  4.師生評價。

  a.師:一道題,就有這么多算法,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最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

  b.師介紹自己喜歡的方法,說明理由。

  [此環節明顯地體現出教師的角色開始轉變,不再是純粹的知識灌輸者,而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參與計算過程,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尊重學生的想法,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很好地體現了《標準》的基本理念。]

  分層練習,辨析算理

  1.第24頁的做一做第1題。

  a.仔細觀察、分析、說圖意。

  b.全班交流,匯報算式。根據學生回 2+3=5 3+2=5

  c.說說你的計算方法。

  d.仔細觀察這兩道題,發現了什么?

 。ㄗ寣W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集團和不變規律)

  2.第24頁的做一做第2題。

  a.學生按要求擺一擺。

  b.口頭列算式。

  c.打開書第24頁填上書上。

  寓練于樂,鞏固深化

  分組進行紅花配綠葉活動。

  a.要求:為綠葉上的算式,找到相應的紅花答案。

  b.活動方式:小組合作,比一比哪個組找到的答案多,圖案設計最美。

  c.生生互評:給優勝小組獎勵團結協作星、智慧星。

  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會5以內的加法,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培養學生用數學合作交流的意識。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7

  【準備】

  1、紅氣球3個,藍氣球2個;

  2、男娃娃4個,女娃娃1個;

  3、各種圖片每人一張。

  【過程】

  1、老師拿出紅氣球3只,說:“小朋友,你們看我手上有多少個氣球?”(答:3個)

  “剛剛我又買2只蘭色氣球,現在我一共有幾個氣球啊?”(答:5個)

  “你們真聰明,那么現在有誰可以照著我說的樣子說一遍?”(指導幼兒模仿老師的敘述,初步學習描述應用題。)

  2、老師再拿出4個男娃娃說:“我這里有4個男娃娃,小明又送了我1個女娃娃,那你們知道我現在一共有多少個娃娃嗎?”(請小朋友回答,表揚答的好的,鼓勵答的不好的。)

  “剛剛幾位小朋友已經學著我的樣字說了一遍,現在還有誰想試一試的?看看誰編的最有趣?”(指導鼓勵幼兒編題,肯定幼兒編的好。)

  提出新要求:“剛剛你們都編的很好,可是現在呀,我們編題的小朋友不要告訴別的小朋友你有多少個娃娃,考考他們,好嗎?”(老師示范一次。)

  3、每個幼兒都發一張圖片,讓幼兒根據內容編應用題!艾F在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圖片,看看上面有什么,有多少個,想想應該怎樣提出問題,每人編一道加法題考考旁邊的小朋友。(老師巡視,檢查幼兒是否學會,糾正錯誤的,鼓勵正確的。)

  反思:

  在活動中我采用掛圖作為教具,在此過程中還進行多重游戲亦配合這次教學活動,所以幼兒很容易產生興趣。而且整個活動都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所以整個活動幼兒都精神飽滿,而且也充分的體現了綱要的精神————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學習自編5以內口頭加法數學應用題,在這樣的游戲環節中幼兒不僅掌握了5以內加法應用題的自編,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的意識。

  通過今天的活動,讓我體會到游戲是幼兒的最愛,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最佳手段,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為幼兒創設了寬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各種游戲活動中一邊游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于樂。

  我發現在活動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活動中試著讓幼兒自己創編應用題,細節方面處理的不夠經驗。我想針對這個問題,在以后的活動中可以引導孩子們去豐富。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8

  一、教材來源

  “5以內的加法”是大班上學期學習的數學內容之一。我們知道,數學活動本身就是一門抽象的學科,也是一門培養和鍛煉人思維能力的基礎學科,而幼兒數學教育向幼兒進行的是一種啟蒙教育,它對幼兒的思維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新《綱要》中強調“應引導幼兒在生活或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感知數學,形成數學意識”。也正因為數學本身所具有的邏輯性,導致在教學中容易讓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影響到幼兒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我這次選取的這個內容是“5以內加法”的復習課,這個復習課不能重復第一課時的做法,那樣,別說幼兒會提不起興趣,老師也會覺得厭煩,因此,我設計了有趣的闖關游戲——對暗號、打老鼠、找朋友,將一系列的游戲貫穿于第二課時的整個活動中,小朋友只有通過了一關關的游戲,最后才能得到禮物。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只有游戲中的幼兒才能充分地與同伴及材料互動,才能在玩中學,在學中樂,從而促進其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目標定位

  這個活動的目標我是這樣定位的:

  1、復習5以內的加法,能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敏性,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本來的初衷是“復習5以內的加減法”,但在試教的過程中,發現多數幼兒有加減混淆的現象,為了照顧到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經過與大班老師討論之后決定降低難度,改為“復習5以內的加法”。目標的調整是為了更有利于幼兒的發展。從這次的活動可以看出,目標難度降低后,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目標1實現得較好的,多數幼兒都能對5以內加法進行迅速運算,但目標2就完成得比較欠缺,游戲中的幼兒容易興奮,較難控制,再說,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游戲秩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再加上一方面這學期大班幼兒數較多,另一方面我本身不是大班的老師,借班上課容易失控,因此在活動中就出現了孩子過度興奮的狀態,顯然,目標2是我把握比較不好的地方。

  為了讓游戲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來參與到活動中,我準備了充足的材料:數字卡片、提示信、老鼠玩具、紙團、鉆圈、小禮物等,此外,富有挑戰性的游戲還要求幼兒有相關的知識準備,如: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5以內的加法

  三、說教法、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游戲是每個幼兒都感興趣的活動,為了使幼兒輕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數學概念,我采用了游戲法來吸引幼兒的興趣,正如杜威所說:游戲就像是一個“糖衣”,讓幼兒在“糖衣”的誘惑下,把本來難以下咽的“苦藥”吞咽下去。讓幼兒在游戲的情景中,主動積極、自愿地去探索和發現,以自己的方式獲得經驗,真正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則以飽滿的情緒、適時的指導把游戲貫穿于活動的始終,通過游戲的由易到難,層層深入,進一步使幼兒加深和鞏固對5以內加法的運算。幼兒在攻破難關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種教學方法契合了《綱要》中關于“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觀念。此外,我還采用觀察操作法、賞識激勵法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從而使本活動達到科學性、趣味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根據《綱要》精神:數學教育要“引導幼兒建構初步的數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大班幼兒處于學前晚期,學習能力顯著增強,游戲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所以,在一系列循序漸進,富有挑戰性的游戲中,促進了幼兒對5以內加法的理解。豐富的游戲帶動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既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也促成了“合作探究式”師生互動的形成。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參與活動,我采用由易到難,環環相扣的方式組織本次活動:

  1、通過闖第一關“對暗號”,復習5以內數的組成

  以帶幼兒到“數學城堡”玩的形式引入活動,讓幼兒根據車票上算式得數找到停車位后準備進入城堡,卻發現城堡門怎么打不開,這時有一封神秘信出現了,信的內容是:想進城堡就要闖關,第一關是對暗號,暗號是什么?老師說一個數,幼兒說一個數,老師和小朋友說的這兩個數合起來必須是卡片上的數字(2、3、4、5),闖關成功后每人各得一個闖關小獎勵,更激發了幼兒繼續闖關的信心。

  2、通過闖第二關“打老鼠”,復習5以內的加法

  皮亞杰在認知學說中提出“幼兒在游戲中擴大認識,形成概念,思維變得靈活,能用實物、動作和語言來表現周圍世界,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游戲由淺入深,幼兒闖過第一關后,根據城堡主人的提示,找到第二封闖關信,信的內容是:請小朋友幫忙打老鼠,算車票算式得數找到相應號數的老鼠將其擊倒,這個游戲是活動的重要環節,它讓幼兒要迅速算出得數并找到號數,游戲的難度加大了,趣味性也更濃厚了,好奇、多動是幼兒的特點,這一環節的游戲使幼兒的情緒高漲,活動的自主性、積極性明顯增強。

  3、通過第三關“找朋友”,不僅促進思維的發展,還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

  引導幼兒迅速運算算式,并找到得數與其一樣的一個好朋友,是本次活動的難點,不僅要算出自己手上的算式,還要看看哪個好朋友的得數是和自己一樣的,發現得數不一樣的,要再去尋找好朋友,找到好朋友還要大聲報出算式,并一起鉆圈過關,游戲由易到難,很好地帶動了生生互動。

  4、幼兒在尋找小禮物中鞏固5以內的加法

  最后,通過數出得了三個闖關小獎勵,接下來,就是尋找小禮物了,尋找小禮物的歡快氣氛使本次數學活動達到新的高潮,一聽到有小禮物幼兒的積極性都很高,使得本次活動圓滿結束。

  五、實施效果分析

  經過第一次試教后,我們對一些地方進行了修改,試教時我們沒有箭頭提示,只有兩排小腳印,兩封信。讓幼兒沿著小腳印走找到那兩封提示信,但是,試教時發現,前面的孩子已經走完腳印找到那封信了,后面的孩子還在走,這就導致了只有前面孩子才體驗到了找到信的快樂,而且這封信都是在爭搶中才拿到老師手上,大家都想讓老師知道這封信是自己先找到的。當時就覺得,有什么方法能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來,經過討論之后,就決定取消小腳印,改為箭頭指示出方向,而且箭頭是指向多個方向,讓孩子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每個方向都去試一試,到底往哪個方向走才能找到信呢?更奇怪的是孩子們找到的信不止一封,有很多封,那是每封信都有字嗎?哦,原來其中只有一封信有給出提示,通過放多封信,放開手讓孩子們都去尋找,使得每個孩子都有參與到活動中來,并且同時出現了這么多封信,真奇怪,怎么回事?剛才城堡主人不是說只有一封信嗎?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

  其實,整個活動下來,我自己總覺得孩子好像過度興奮,也因為空間限制,本來一個個的環節都應該事先設置好,有一種神秘感,但因為空間有限,只好采用一關結束再重新設置一關的形式,因而配班老師在布置時孩子都發現了,所以才導致孩子還沒聽清楚老師的交代就急急地進入下一個環節,這是自己始終覺得不滿意的地方,在今后的活動中還應多加反思和改進。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4頁例1、試一試,第45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經歷練習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假發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

  3.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產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加法的含義,熟練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加法的含義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原來有3人在澆花,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在澆花。

  提問: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3+2=5;一個一個數出來的;3人與2人合起來是5人;3和2合成5等等。板書:3 2

  說明:把3人和2人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板書“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書:=5)

  認識加號,帶領學生書空“+”,并讀算式。

  指名學生結合圖意,說說“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顧整理: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結:算3+2時可以這樣想,因為3和2合成5,所以3+2=5。

  【通過3和2合成5的圖式過渡到加法算式,使知識更簡潔,更數學化,可以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找到聯系,使知識融會貫通。】

  二、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1.依次出示“試一試”中的二副圖,請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完整的題意:左邊來了1個女孩,右邊來了2個男孩,現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問:把1人和2人合起來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寫成什么算式?

  互相說一說,教師板書算式,再讓學生在課本上填寫算式的得數。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的思考過程,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3.變換角度看圖意:右邊來了2個男孩,左邊來了1個女孩,秋千上現在有3人在一起玩。從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通過變式,使學生感知到1和2合成3,可以寫成算式1+2=3;2和1合成3,可以寫成算式2+1=3,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算式,但得數3表示的意思是一樣的,都表示現在一共有3人在玩秋千。】

  4.回顧小結:回顧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可以從分與合的知識角度說到加法,也可以從加法角度回到分與合的知識】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4頁例1、試一試,第45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經歷練習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假發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

  3.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產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加法的含義,熟練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加法的含義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原來有3人在澆花,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在澆花。

  提問: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3+2=5;一個一個數出來的;3人與2人合起來是5人;3和2合成5等等。板書:3 2

  說明:把3人和2人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板書“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書:=5)

  認識加號,帶領學生書空“+”,并讀算式。

  指名學生結合圖意,說說“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顧整理: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結:算3+2時可以這樣想,因為3和2合成5,所以3+2=5。

  【通過3和2合成5的圖式過渡到加法算式,使知識更簡潔,更數學化,可以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找到聯系,使知識融會貫通。】

  二、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1.依次出示“試一試”中的二副圖,請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完整的題意:左邊來了1個女孩,右邊來了2個男孩,現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問:把1人和2人合起來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寫成什么算式?

  互相說一說,教師板書算式,再讓學生在課本上填寫算式的得數。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的思考過程,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3.變換角度看圖意:右邊來了2個男孩,左邊來了1個女孩,秋千上現在有3人在一起玩。從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通過變式,使學生感知到1和2合成3,可以寫成算式1+2=3;2和1合成3,可以寫成算式2+1=3,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算式,但得數3表示的意思是一樣的,都表示現在一共有3人在玩秋千!

  4.回顧小結:回顧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

  2、讓學生結合現實情境,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初步培養問題意識。

  教學重點:

  1、理解加法的意義

  2、學會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

  教學難點:

  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游戲的信封和郵箱。

  學生: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西游記》嗎?你喜歡《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嗎?那你知道孫悟空的老家在哪里?

  花果山可漂亮了,今天我們就跟著孫悟空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嗎?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讓學生仔細看圖,學會敘述圖中的數學信息

  2、出示猴子的畫面

  (1)、讓學生敘述猴子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一共有幾只小猴?”

 。2)、借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一共有幾只小猴?”的意思

  (3)通過擺小棒,讓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

 。4)學習加法算式3+2=5,認識“+”,學會讀寫加法算式,并理解每部分的含義。

  3、出示小鳥的畫面

  4、讓學生從白云、小朋友和小花中,任選一個和同桌說說數學信息,提一個數學問題,并寫出數學算式

  5、課間操

  6、小結:把兩個數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

  三、練習

  1、先說圖意,再寫算式

  讓學生先練習用三句話來敘述圖意,再寫出算式

  2、先照樣子畫一畫,再填空

  要指導學生先看清楚第一小題先畫幾個圓片,再畫幾個圓片,一共畫了幾個圓片,再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第二小題

  3、游戲:小小郵遞員

  先要讓全體學生都要練習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游戲,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中掌握今天的知識。

  四、總結

  這節課你學得開心嗎?你學到了什么?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便的方法。

  3.通過觀察、操作、表述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4.初步培養學生用數學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頁。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或圓片。

  投影片(主題圖抽拉片),人物貼圖,開放題材料(紅花、綠葉、信封袋)。

  教學設計

  創新情境,導入新課

 。ㄍ队俺鍪局黝}圖抽拉片: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美麗的大森林里看看,請仔細觀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組內小伙伴說一說。

  交流匯報:

  生1:有4只小鳥在吃小米,又飛來1只,一共有5只小鳥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鳥,又飛來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4+1=5

  [數學情境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勾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的橋梁。賈老師把靜態的教材制成動態的投影片,使情境活動化,讓學生在眼看、腦想、口說的過程中,理解圖意,激發學習積極性。]

  合作交流,探究發現

  1.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師:4加1等于5,你是怎樣算出的?可以利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想一想,說一說。

  2.小組交流,探討多種算法。(師參與討論。)

  3.全班交流,代表匯報。

  生1:我是看圖1、2、3、4、5數出來的。(數數法。)

 。ǜ鶕卮鹳N圖板書)

  生2:我先數4只,接著再數1只,就是5只。(接著數。)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會數指頭或小棒來算。

  生5:先有4只小鳥,又飛來5只小鳥,4和1就組成5,所以4+1=5(師給予高度評價。)

  4.師生評價。

  a.師:一道題,就有這么多算法,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最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

  (生評略。)

  b.師介紹自己喜歡的方法,說明理由。

  [此環節明顯地體現出教師的角色開始轉變,不再是純粹的知識灌輸者,而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參與計算過程,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尊重學生的想法,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很好地體現了《標準》的基本理念。]

  分層練習,辨析算理

  1.第24頁的做一做第1題。

  a.仔細觀察、分析、說圖意。

  b.全班交流,匯報算式。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2=5

  2+3=5

  c.說說你的計算方法。

  d.仔細觀察這兩道題,發現了什么?

 。ㄗ寣W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集團和不變規律)

  2.第24頁的做一做第2題。

  a.學生按要求擺一擺。

  b.口頭列算式。

  c.打開書第24頁填上書上。

  寓練于樂,鞏固深化

  分組進行紅花配綠葉活動。

  a.要求:為綠葉上的算式,找到相應的紅花答案。

  b.活動方式:小組合作,比一比哪個組找到的答案多,圖案設計最美。

  c.生生互評:給優勝小組獎勵團結協作星、智慧星。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 篇13

  (一)活動目標:

  認識加號"+"和等號"=",學習列加法算式。

  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教師演示材料:實物玩具娃娃3個,梨子圖片5張,"+""="的圖卡、1-5數字卡。

  (2)幼兒每人每人一份寫有分合式的燈籠、2-10的數字掛鉤。

  (3)分組活動材料:

  情景圖若干、集合圖若干、分合圖若干、寫有2-5數字的刺猬、寫有5以內加法算式的果子卡片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掛圖、幼兒活動操作材料。

  (三)活動過程:

  1.玩游戲"掛燈籠",復習5以內數的組成分解。

  師:小朋友們先看自己手中燈籠上的分合式,算出答案,然后掛在相應的數字持鉤上,比比誰掛得又對又快。

  2.教師用實物口述應用題,引導幼兒理解5以內數的加法含義。

  (1)師:老師先買了2個玩具娃娃,又買了1個玩具娃娃,老師一共買了幾個玩具娃娃?

  (2)小結:2個玩具娃娃加上1個玩具娃娃,一共有3個玩具娃娃。教師邊說邊列出算式。

  告訴幼兒:"+"叫"加號",表示把東西合并起來,東西變多了。 "="叫等于,表示左邊的兩個數加起來是右邊的這個數。

  (3)引導幼兒正確地讀算式"2+1=3"。

  3.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口述應用題列算式計算。

  (1)教師邊演示圖片邊口述應用題。

  (2)幼兒根據教師口述的應用題列出式子并運算,教師觀察幼兒列式情況。

  (3)交流分享:說一說你列的式子。

  4.出示教育掛圖《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內容列式計算。

  (1)師:圖上有什么?反此案陀螺轉動時圖案與色彩的變化,了解七種色彩快速旋轉變成白色的現象,對旋轉與色彩變化感興趣。先請一個小朋友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再請另一個小朋友到黑板上列出加法算式并計算。

  (2)每個幼兒根據圖中特點,用數字卡列出加法式子并運算,教師觀察幼兒列式情況。

  5.幼兒分組活動,鞏固5以內數的加法知識。

  情境圖:根據情景圖的圖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集合圖:根據集合圖的圖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分合式:根據分合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送果子:根據果子卡片上的算式計算出得數后把果子貼在相應號碼的刺猬身上。

  幼兒操作后分享交流。

  (四)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數學區投放分組活動的材料,供幼兒練習。

  家園共育:請幼兒在家里根據家里的物品編加法應用題并列式計算。

  活動反思:

  對于一年級新入學的孩子來說第一次正式接觸加法,而在數學中,加法是一種常用的計算方法,也是基礎的基礎,因此學好這一課,對以后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雖然,在學生以往的生活經歷中,一些日常問題的解決使得他們對加法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朦朧印象,但是,讓學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運用加法解決問題,這還是第一次。因此,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運用加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用數的組成知識去做加法。

  一、導入凸顯分與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義來自于分與合的思想。在教學開始時,以幾組變式的分與合作為基礎,鋪墊。讓學生初步感受今天我們要用分與合來解決新問題。

  二、從算理中教學。

  在例題教學時,我通過圖意變化,引導學生看變化的過程,說清圖的意思。(小丑左手拿著3個氣球,右手拿著1個氣球)。同時以提問的方式出現第三句話:一共有幾個氣球?給學生初步建立條件與問題的概念,了解看圖是要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看圖列出加法算式:3 1=4。這部分是學生的已有經驗,我把重點放在了算式含義的講解,計算教學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學習方式,“ ”學生已經認識,而是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讓學生感受“ ”的意義是合起來,將形象上的“合”和意義上的“合”結合起來。算式“3 1=4”中“3”、“1”、“4”的意義解釋,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來解釋,說明學生能夠理解數的意義了,學生能夠通過分與合的經驗說出算式的意義,讓學生經歷形象——數——符號——語言——初步將意義整合,最后將“3 1=4”意義精簡為“3和1合起來是4”。

  三、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不同層次的練習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學生的能力。

  看圖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學生能夠自己看著圖說出算式的意思。

  擺一擺、填一填。學生看著梨圖,用自己的學具擺一擺,然后填空。將擺、寫結合,將動作和語言相連接,同時,又是對數形的結合。

  直接寫出得數,比較“2 1=3”和“1 2=3”之間的規律:加號前后交換位置的得數不變,再通過找到的規律讓學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給學生空間拓展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圖來表示算式的意思,學生很感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圖可以用同一個算式來解答。

  送信連一連。將連線題和有序的排一排結合在一起,將得數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這部分環節讓學生自己動手,上黑板排序、說一說,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數學思想。

  四、總結突出算理。

  本節課的總結關鍵就突出“ ”的含義——合起來。在課的最后再回到導入的鋪墊,用分與合的知識解決加法計算。

  這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過語音語調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調;在送信環節,學生一開始出現從大到小、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這里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學生能夠根據分與合的聯系出現兩組算式,讓學生認識事物的對比過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間的聯系,而不是教師自主將這一環節延后出現;在教學中還要充分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1.3.6 5以內的加法(通用1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8頁的例題,第3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教材簡析]5以內的加法一課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的問題,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5以內數的分與合。...

  • 1.3.6 5以內的加法|人教課標版(精選3篇)

    一、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教材小學數學第一冊第23-24頁的內容。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與同伴交流5以內加法的算法過程,會有適合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2)使學生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 5以內的加法(精選16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8頁的例題,第3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教材簡析]5以內的加法一課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的問題,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5以內數的分與合。...

  • 1.3.6 5以內的加法(精選1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8頁的例題,第3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教材簡析]5以內的加法一課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的問題,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5以內數的分與合。...

  • 學習10以內的加法教案(精選3篇)

    活動目標:1.在游戲中繼續學習并運用10以內加法的運算2.發展觀察力,運算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活動準備:洞洞板學具 多媒體活動過程:一、 導入 歌謠:我來問,你來答。...

  • 一年級上冊《5以內的加法》導學案蘇教版

    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聯系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認識加法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 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復習

    復習內容: 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復習要求:通過計算使學生加深加減法的含義,提高20以內進位加法的熟練程度復習重點:0以內的進位加法教學過程:一、 基本練習數學游戲1、 教師將1——10的兩組卡片,打亂順序,分放在兩個紙盒里。...

  • 大班數學:復習5以內的加法

    日期活動名稱計算:復習5以內的加法執教者x活動目標1.在游戲和操作中幫助幼兒鞏固5以內的加法,進一步理解加法的意義。2.培養幼兒的記錄能力和合作能力。...

  • 八  加和減(一)5以內的加法

    八 加和減(一)5以內的加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8頁的例題,第3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教學目標: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2、發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 “5以內的加法”教學設計及說明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40~41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教學目標1.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2.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 5以內的加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頁的例題,第3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教材簡析] 5以內的加法一課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的問題,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5以內數的分與合。...

  • “5以內的加法”教學案例

    “5以內的加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1~5的認識和加減法” 單元中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1~5各數,掌握了5以內數的順序及各數的組成,初步知道加法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 1.3.6 5以內的加法|人教課標版(4篇)

    教學目標1.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2.使學生初步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便的方法。3.通過觀察、操作、表述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 動物過冬―學習5以內的加法

    目標:____1、在動物過冬的情景中,通過看圖片找式題,理解圖意,讓幼兒初步理解5以內加法實際意義。____2、認識“+”號、“=”號,會正確認讀。____3、培養幼兒的觀察、理解、分析、判斷能力。準備:____1、動物過冬背景圖。...

  • “5以內的加法”教學案例

    數學信息的基礎上,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觀察能力得以提高,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并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為后續學習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下面,是我們執教后整理的教學案例。...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超| 弋阳县| 蓝山县| 蒙自县| 慈溪市| 辉县市| 黄骅市| 定襄县| 芦溪县| 通山县| 咸宁市| 亚东县| 永州市| 新乡县| 定南县| 古田县| 光泽县| 洪泽县| 镶黄旗| 土默特左旗| 台中市| 隆林| 白银市| 霸州市| 水富县| 镇康县| 东平县| 漳州市| 蛟河市| 墨玉县| 织金县| 安仁县| 南平市| 洛隆县| 怀柔区| 四平市| 华蓥市| 垦利县| 乌审旗| 普定县|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