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10以內數的連加教案(精選4篇)
大班數學10以內數的連加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10以內數認識
活動形式:
小組
一、教學目的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10以內數,比較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啟發幼兒能根據圖形的標記變化進行數數。培養幼兒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二、教學準備
1—9的數字每人一份、小貓的圖形拼圖照片一張、老師操作數字卡兩套(1—9)。
三、教學過程
1、今天森林里要開一個動物聯歡會,老師想請一些小動物來參加,你們說好嗎?但是老師忘記了小雞的電話號碼,你們愿意幫助我嗎?小雞的'電話號碼前4個是2468,后面的數比前面按順序都要大1。(24683579)這就是小雞的電話號碼。我們來打電話,師: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雞嗎?(是的)今天森林里要開一個動物聯歡會,請您來參加好嗎?(好的,一會就來)我們猜對了。
2、小鴨原來的號碼是94485521,可現在換了,黑色的數字要比原來的少1,紅色的數要比原來的多1。(85396412)我們來打打看,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鴨嗎?(是的)今天森林里要開一個動物聯歡會,請您來參加好嗎?(好的,一會就來)我們又猜對了。
3、小貓的電話號碼是在它的這照片里。
第一個號碼是胡子的根數:4根。第二個號碼是眼睛的個數:2個。第三個號碼是尾巴的個數:1根。第4個號碼是棕色的花紋:5塊。第5個號碼是小貓身上的正方形的口袋: 。第6號碼是橢圓形的個數:7個。第七個號碼是三角形的口袋:8個。第八個號碼是小貓耳朵上的三角形;6個。請小朋友把小貓的電話碼說一次。撥電話。
4、小狗的電話號碼有這么多的數字:57298613。它是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撥打電話。
5、我們的客人都來了,聯歡會開始了。聽老師的口令:比3少1的數,幼兒兩個手拉手一起跳舞。
6、今天的聯歡會結束了,我們回家吧。
大班數學10以內數的連加教案 篇2
目標:
1.在掌握10以內的加法基礎上,學會10以內連加的設計方法和運算順序。
2.能看圖,用四句話把圖意表達清楚。并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
3.喜歡計算,體驗成功的喜悅。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準備:
PPT 磁性教具
重點:
掌握連加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
難點:
看圖表達圖意
過程:
一、復習:口算:1+3,4+2,3+4,7+2,2+2,4+3,3+3,6+3
二、學習新內容
(一)出圖引出新課。
問:誰能看著圖把圖意說一說?
生:左邊有1朵花,右邊有3朵花。
(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用三句話完整地回答。即:說出兩個部分數量,提一個問題,求總數量。)
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
板書:1+3=4
還可以:3+1=4
問:1和3在圖中表示什么數量?
目的:使幼兒清楚三個數量之間的關系。通過復習舊知識,為學習連加做好鋪墊。
(二)揭示新課
1.出圖
師引導幼兒觀察,這幅圖與剛才復習的那幅圖有什么不同?
2.提問:
[1]這幅圖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2]誰能用四句話把圖意說一說?
生:左邊有一朵花,中間有三朵花,右邊有兩朵花,一共有幾朵花?
請2~3名同學說圖意。
(幼兒看圖說,老師檢查幼兒表達是否完整,對說得好的幼兒,老師要給予表揚。)
3.師:要求一共有幾朵花,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生:用加法計算,因為是把三部分的數量合起來,求總數量。
師強調說明:把三部分數量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4.怎樣列式?
1+3+2
問:還可以怎樣列?
這時教師啟發幼兒積極動腦思考,教師把幼兒說出的不同算式板書在黑板上。
3+1+2 3+2+1 1+2+3 2+1+3 2+3+1
請幼兒觀察。
問:[1]這幾道題中每一道都有幾個加數?
[2]這三個加數都是表示圖中的什么數量?
[3]說明是幾部分的數量合起來的?
(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幼兒的觀察,使幼兒初步感知到:連加是由三部分數合起來的)。
5.請幼兒再觀察。
問:把三個加數合起來需要幾個加號?
生:把三個加數合起來需要兩個加號。
教師小結:凡是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并且只有加號的算式,我們就叫它連加算式。
(三)宣布課題講連加讀、算方法。
今天,我們要學的新知識就是三個數的連加算式。
師:
1.連加算式怎樣讀呢?
(老師范讀,學生邊聽邊記。)
第一道:1+3+2讀作1加3再加2。
第二道:1+2+3讀作1加2再加3。
下面幾道題由學生依次讀出。
2.連加算式怎樣計算呢?
師講計算過程:
[1]連加要分兩步計算:先把前兩個加數相加(邊講邊畫),再用得數與第3個加數相加,老師完整地把這算式的計算過程說一遍。
[2]問:誰能把老師說的計算過程說一遍?
(師可以檢查出幼兒是否認真聽了。)
[3]依次讓幼兒說幾道題的計算過程。
(師重點聽幼兒說題的運算順序是否正確。)
3.總結連加運算順序:
[1]先讓幼兒根據板書的計算題,自己總結出連加的運算的順序。
[2]老師再歸納:求三個數的和用連加計算,計算時,按順序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第三個數。也可以按學生自己總結的運算順序記。
這是連加的基本順序。等我們將來學習了加法交換律以后,我們就知道還可以有其它的順序。
(通過教學,使幼兒知道三個數相加叫連加法,連加要按順序計算。)
(四)鞏固練習:
1.出示磁性教具
(通過本圖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連加算式和運算順序。)
步驟:
[1]請大家先觀察教具。
[2]兩人用四句話互相說圖意。
[3]指名請幼兒說圖意。
[4]說說用什么方法計算。
[5]請幼兒在黑板上列算式:(幼兒可以根據圖的先后順序列式。)
3+4+2
4+3+2
3+2+4
2+3+4
2+4+3
4+2+3
[6]集體檢查對與錯
2.出示活動卡片,口說計算過程,檢查幼兒掌握情況。
3+1+5=9 3+3+1=7
2+2+4=8 2+1+2=5
大班數學10以內數的連加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10以內數的連加的含義。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
2、能有條理地表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重點與難點:
1、幼兒聯系實際情境,體會連加的意義和理解運算順序。
2、幼兒理解圖意列出算式。
活動準備:
PPT課件、操作學具、筆和橡皮擦。
配套課件:大班數學優質課件《10以內數的連加》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10以內數的加法,PPT展示算式。
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加法是怎么算的嗎?教師與幼兒一起作答算式答案,可以以個別提問的方式進行。
二、情景導入。
PPT展示:小朋友們,大家看看這是誰。克麄冊谧鍪裁?
教師導入:新學期開學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羊村的這些小羊們正在積極準備去春游呢!你們看,喜羊羊不是在指定春游計劃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著喜羊羊的隊伍,看看他們都做了些什么?
三、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播放PPT:我們發現了沒有?喜羊羊首先去摘了南瓜,看看他們摘了幾個南瓜?這里的工作人員又運來了幾個南瓜?
2、幼兒探索計算,教師展示計算方法4+2+1=?
3、教師講述計算方法,計算答案。
像這樣在一個算式中不止一個加號的算式,我們叫做連加。連加首先計算前面兩個數字加起來是多少,然后用這個加起來的數繼續和后面的數字相加。
教師要求幼兒算出答案,并展示答案,表揚計算正確的幼兒。
4、繼續PPT展示。他們摘了南瓜以后,正當準備繼續去玩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什么?有一個小朋友正在喂小雞呢!
教師:草叢中有5只小雞,跑來了1只,后面又來了2只,現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雞?
教師繼續PPT展示5+1+2=8的計算方法。
5、大家玩得很累了,他們去過很多的地方,準備回家的時候,美羊羊大聲的叫道,"你們看,小鳥!"
教師:大家看到樹上有幾只小鳥?飛來了3只,后面又飛來了3只,那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鳥呢?我們怎么列式計算?讓我們一起來看PPT。
4+3+3=10播放PPT計算過程。
三、幼兒操作(學具2張)
教師:羊村長說,羊村里面最聰明的就是喜羊羊了,那下面我們就請小朋友們自己操作練習,看看你們會不會也像喜羊羊一樣,也能計算連加了呢?
分組練習看圖寫算式并正確計算。
1、看圖列式計算
2、幫小雞找媽媽—連線題
四、小結
羊村的村長告訴老師,我們的小朋友們也像喜羊羊一樣聰明可愛。小朋友們,今天你們學到了10以內數的連加了,記得回家去多問問爸爸媽媽,看看他們是喜羊羊呢?還是懶羊羊呢?
大班數學10以內數的連加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與操作學習10以內數的連加并用算式記錄
2.能按“十字形”要求進行操作并記錄操作結果。
3.通過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重點:
通過觀察與操作學習10以內數的連加。
活動難點:
能按“十字形”要求進行操作并記錄操作結果。
活動準備:
動動板若干盒,教師演示版一套,擋板2張,自制十字形圖片若干,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通過觀察學習10以內數的連加。
1.幼兒快速看擋板下棋子3秒后,回答教師問題:
師:“棋子有幾種顏色?分別是哪幾種?第一種顏色的棋子有幾顆?一共有幾顆棋子?
你們是怎樣算得4的?”(引導列算式)
2.引導幼兒比較兩組棋子,說說它們哪些地方是一樣的?(都是有三種顏色,總數都是4顆)
3.引導幼兒比較兩組棋子,說說它們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每組棋子的數字順序不一樣)
4.引導幼兒大膽嘗試用三種顏色棋子擺出得數是4的棋子。
二、活動過程:通過操作學習10以內數的連加
引導幼兒嘗試操作得數是5的不同棋子擺法,并用算式記錄。
(請幼兒用5元錢買種顏色的花,可以怎么買?邊操作邊用算式記錄,不能重復記錄)
三、能按“十字形”要求進行操作并進行記錄。
1.認識“十字形花圃”
2.引導幼兒把買回來的花種到十字形花圃中,要求得數都是5,并記錄
3.引導幼兒嘗試在花圃中種花,要求得數都是6。并在“十字形表格里用數字記錄!
四、活動結束:聽音樂收放學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