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教案優質(精選2篇)
鹿的教案優質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連貫優美和活潑輕快的歌聲較好地演唱三拍子歌曲,唱出句首重音。
2、能注意傾聽同伴的歌聲,學會控制調節自己的歌聲。
3、能用優美的動作表現柳樹姑娘。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5、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活動準備:
3、課前觀察柳樹。
4、有關池塘柳樹隨風飄動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復習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帶領孩子唱《柳樹姑娘》
(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有節奏地唱《柳樹姑娘》
(2)學習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演唱,如:采用集體練習,分男、女小朋友練習等方式。提醒幼兒唱出句首重音。
(3)有感情地演唱,有優美的活潑的唱法表現歌曲。
如:開頭兩句,我們應該怎么唱呢?(優美)柳樹姑娘在池塘里高興地洗頭發,我們該怎么唱呢?(活潑、輕快)
2、帶領孩子完音樂游戲《逛公園》。
這是一首節奏優美的歌曲,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大部分幼兒都能夠準確的唱出三拍子的節奏,但仍有少部分幼兒不會唱。
鹿的教案優質 篇2
【教材版本】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22課
【教材分析】
九色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中的一個民間故事。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明白做人的基本準則。本課主要講述的是九色鹿救了一個落水人,落水人發誓永不說出九色鹿的住處。但在金錢面前,落水人背信棄義,出賣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嚴懲。課文情節生動,人物鮮明,語言淺顯,學生比較喜歡。但就是這樣的一篇“淺文”,其中卻蘊含著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應當要遵守諾言、知恩圖報,而不應當見利忘義。因此,在教學中要著力把課文語言的“淺”和內涵的“深”恰到好處地結合起來。
【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生字字音,并重點指導“魂”“誓”等字書寫。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3.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初步體會九色鹿、調達等人物形象和特點,感悟做人的道義。
【重點難點】
掌握讀故事的基本方法,說出九色鹿故事的主要內容,并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人物的特點。
【教學設計思考】
1.以“故事”體裁文章為例,探索語文閱讀教學第一課時的基本范式和變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教學過程中,始終以讀為著眼點,以學生自悟自學為重點,掌握概述故事內容的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回歸語文教學本位。
【教學過程】
一、走進“故事”,導入新課
1.以“聊故事”的方式導入。板書課題,指導書寫。
2.交流九色鹿名字的由來。
3.談印象:讀第一自然段。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課題。
4.質疑,激發閱讀期待: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九色鹿什么故事呢?
【設計意圖】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問號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通過“聊故事”,讓學生初步感受故事的魅力所在,激發學生學習故事的興趣;同時,課開始便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新課文的學習。這樣課之始,趣即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通、讀順、讀準,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學生自由讀文,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讀情況:
(1)認一認:
掙扎 殘害 靈魂 骯臟
皇榜 發誓 斥責 無辜
調達 調集 泄露 暴露
見利忘義背信棄義 恩將仇報
讀準生字字音,重點指導多音字“調”“露”的讀音。(紅顏色的字,為本課生字)(2)寫一寫:
根據學生實際書寫情況,重點指導“魂”“誓”的寫法,學會觀帖,并通過“誓”字的演變過程展示,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漢字的悠久文化。
(3)讀一讀:
指讀課文。意在發現讀不準,讀不通的句子,教師相機點撥指導,并重點抓住人物說話提示語和標點符號,指導朗讀,初步體會人物形象特點。
【設計意圖】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此,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主學習,這樣先整體入手,既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又尊重了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同時,《語文課程標準》在寫字教學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的寫字時間。因此,重點教給學生寫字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
三、理清脈絡,概括故事
1.交流學習故事方法:人物、情節
2.快速瀏覽課文,說說九色鹿這個故事中的起因、經過、結果分別是什么?(學會概括和提煉)
(1)起因:救
(2)經過:見利忘義(理解詞語)
(3)結果:罰
3.概括故事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抓住“故事”文章的體裁特點,掌握概述故事內容的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與應用能力。通過抓關鍵詞,將文本語言伴隨著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學生的精神世界中,讓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四、再現情境,質疑引思
介紹故事的源遠流長,激發孩子探尋九色鹿故事真正魅力所在。
五、課后延伸,能力遷移
1.鞏固詞語:把文中你覺得難寫的詞語抄寫兩遍;
2.講述故事:把今天學的故事講給自己的家人或朋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