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幼兒教案(通用5篇)
蘋果幼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中鳥類的不同特點、本領,有愛鳥的美好情感。
2、能圍繞問題積極參加討論,大膽清楚的說出自己的觀點。
3、有進一步探究鳥類世界的好奇心。
活動重點:了解故事內容
難點:知道鳥類的不同特點、本領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故事錄音《小蘋果樹請醫生》
2、提供鳥類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故事叫什么名字?講了一些什么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
2、了解啄木鳥和其他鳥的本領
(1)討論交流
“為什么要給蘋果樹治?”
“小蘋果樹請了哪些朋友,它們能不能為蘋果樹治?為什么?”
“啄木鳥是怎樣給蘋果樹治病的?”(討論)
。2)教師念謎語,幼兒進一步認識啄木鳥
謎語:有種鳥兒本領大,尖尖嘴巴像把刀,會給樹兒來治病,啄掉壞樹皮,鉤出小害蟲,飛來飛去忙不停。(幼兒說謎底)
(3)誘發幼兒進一步探究自己的好奇心
“你們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哪些鳥也有自己特別的本領?”
3、幼兒聽故事錄音,自由講講
蘋果幼兒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內容并結合生活經驗,嘗試用較完整的短句進行表述。
2、在故事情境中體驗朋友間關愛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四幅
活動流程:
引出講述主題
1、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
2、你經常和朋友一起做什么?
3、有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有一位小動物,它交到一位特殊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去它家看看。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用較完整的短語表述
一、觀察圖一
1、秋風吹,啪嗒,誰掉進了菜園啊?
2、蝸牛看到紅蘋果可高興啦!他會說些什么呢 ?
3、教師示范講述圖一。
過渡: 好朋友總是會互相想念的,第二天,蝸牛一起床的第一件事就去看望他 的好朋友小蘋果。
二、觀察圖二
1、忽然,小蝸牛發現了什么?
2、好朋友病了,小蝸牛心里很難過,他是怎樣安慰他的好朋友的?
3、誰來試試扮演小蝸牛和小蘋果?
4、幼兒講述圖二。
三、出示圖三
1、蝸牛來到醫院門口看到烏龜醫生,會怎么說呢?
2、傍晚時蝸牛與烏龜回到菜園,它們發現蘋果怎么啦?
3、現在你們知道小蘋果真是病了嗎?
4、哎,蘋果媽 媽的寶寶在哪兒呀,是誰呀?
5、小結:哦,原來黑黑的小種子就是他的寶寶啊,現在小蝸牛也明白了,小蘋果是當媽 媽了,他不再擔心了。
四、出示圖四:
1、小蝸牛為他朋友當媽 媽了而感到高興,他還有了一個心愿,猜一猜是什么心愿?
2、小蝸牛每天會為朋友做些什么呢?
感受朋友間相互關愛的快樂(觀看PPT)
操作體驗
1、烏龜醫生給了蝸牛一個什么建議?
2、幼兒與小蝸牛一起歌唱期盼小蘋果樹長大
2、看,在小蝸牛和你們的幫助下蘋果樹結果啦!他又能和他的蘋果朋友在一起啦!
蘋果幼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片的提示記憶和理解故事基本內容,
2、樂意與教師一起講述故事中的部分語句:“等蘋果熟了,我請你吃甜蘋果!
3、體驗與同伴一起分享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小熊、小猴、小山羊、蘋果樹各一張,紅蘋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直接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吃蘋果嗎?(喜歡)哦!小熊也喜歡吃蘋果,于是它在自己的里種了一棵蘋果樹,蘋果樹上結出紅紅的蘋果了嗎?(讓幼兒猜一猜,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二、教師一邊講故事一邊出示相應的圖片,幫助幼兒了解故事情節。
提問:
1、小熊給蘋果樹澆水,小猴看見了忙過來幫助做什么?(抬水)小熊樂呵呵地對小猴說了什么呢?
2、小鹿看見了過來幫小熊干什么呢?小熊是怎么說的?
3、小山羊看見了過來幫小熊干什么呢?小熊又是怎么說的?
4、大風刮過以后,樹上的蘋果怎么了?小熊的心情怎么樣?
5、后來,小猴、小鹿、小山羊來幫助小熊了嗎?是怎樣幫助的?
6、樹上的蘋果都被大風吹落了嗎?小熊看見沒有被吹落的蘋果,它是怎樣做的?
7、最后,小熊把心中的秘密告訴自己的好朋友了嗎?
三、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根據圖片的提示記憶故事情節,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放慢速度講述,并鼓勵幼兒大膽講一講說出故事中反復出現的話:“等蘋果熟了,我請你吃甜蘋果!保ぐl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參與到講故事中去。)
四、組織幼兒討論:
提問:
1、小熊把自己的秘密告訴了同伴,心里很開心,臉上笑得象一個紅紅的蘋果。小熊這樣做對嗎?你們喜歡小熊嗎?為什么?
2、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把好吃或好玩的東西跟同伴一起分享了嗎?
3、如果以后你有了好吃的或好玩的,你會怎么做?你愿意跟好朋友一起分享嗎?
小結:原來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管你是把好吃的或好玩的給了
同伴還是得到了同伴的東西,都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五、師生齊唱:《摘蘋果》。
師:后來呀,蘋果樹在小熊、小猴、小鹿、小山羊四個人的照料下,結出了許多紅紅的蘋果,小熊請我們一起來摘蘋果!
小班語言教案:會響的小路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并嘗試表達小動物和風兒經過會響的小路的情景。
2、享受聆聽樹葉發出聲音的樂趣,萌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觀察過落葉的顏色,踩過落葉。
2、教學掛圖,故事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會響的小路
1、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這條小路為什么有聲音?
二、誰走過小路
1、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說說誰走過小路,發出什么聲音。
2、請幼兒用動作表現小動物走過樹葉小路的聲音。(踢踏踢踏,吱嘎吱嘎,)
3、小刺猬對風兒說了什么?
4、為什么風兒要踮著腳尖輕輕跑過小路?
三、走樹葉小路
1、帶領幼兒來到戶外的樹葉小路。幼兒一邊踩樹葉,一邊注意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達“踢踏踢踏”等情景。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樹葉小路上還有誰會來?會發出什么聲音?
活動建議:
1、在現場情景的誘導下,幼兒對“樹葉小路上還有誰會來”這一問題非常樂意聯想和表達。由于小班幼兒能力有限,教師應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提煉,如“小鴨走過小路,踢踏踢踏”,“小羊走過小路,的篤的篤”等,盡可能讓幼兒在自主表達的基礎上體驗成功。
附:會響的小路
樹林里有一條小路,路上鋪滿了金黃色的樹葉。
小刺猬走過小路, ——像在散步。
小白兔走進小路,踢踏踢踏 ——像在跳舞。
小蚱蜢也跳進小路,他在樹葉上搖啊搖,吱嘎吱嘎 ——像躺在搖床上做著甜甜的夢。
風兒來了,小刺猬擋住風兒:“你別刮走路上的樹葉,樹葉的聲音多好聽呀!”于是風兒踮著腳尖輕輕跑過小路……(根據王曉明的同名故事改編)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什么動物吃什么》
幼兒園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動物的不同叫聲、動作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
2.喜歡運用有節奏的語言表現小動物的叫聲和食物。
活動準備
1.頭飾:小貓、小雞、小鴨、小山羊、黃狗等每人一個
2.圖片:牛、馬、兔子等。
3.小鼓一面
活動過程
一、游戲:什么動物走來了
1.教師:今天來了幾位小客人,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你看是誰來了?”
。ㄕ堃幻∨笥褞‰u的頭飾,模仿小雞的動作走出來)
2.教師:看!誰來了?
小雞怎樣叫?
小雞喜歡吃什么?
小雞和媽媽(教師)一起走,捉蟲子吃。
老師敲小鼓,有節奏的說:
小小雞,嘰嘰嘰,吃什么,吃小蟲”;
將小蟲子的圖片貼在小雞的旁邊。
。ㄒ源祟愅疲埐煌男游镒叱鰜,和幼兒一起模仿動物的動作、叫聲;
并運用有節奏的語言進行表述)
二、游戲:小動物出來玩
1.摸口袋
老師把小動物的頭飾、玩具、圖片裝在口袋里,請幼兒來摸動物,
拿出后,老師根據圖上的動物問話,幼兒集體回答。
2.小動物出來玩
請幼兒自己選一種動物的頭飾,聽動物的叫聲,模仿的動作,出來找喜歡的食物吃,
并運用兒歌的有節奏的語言描述。
如:出示小魚的圖片
帶小鴨子、小貓的頭飾的幼兒就學小鴨子、小貓的樣子,走出來
小鴨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魚。
小花貓,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魚。
三、創編兒歌
1.教師:今天,小朋友都知道什么動物吃什么了,現在老師把你們說的話變成了一首兒歌,
你們聽:
小鴨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魚;
小小雞,嘰嘰嘰,吃什么,吃小蟲;
小花貓,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小黃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頭。
2.幼兒跟老師一起學說兒歌,復習鞏固小動物吃的食物。
蘋果幼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蘋果樹找醫生”的情節,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活動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學習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事前聽過故事。
2.啄木鳥圖片、字卡。
3.樂曲節奏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模仿啄木鳥捉蟲的動作。
1.你們看這是誰呀?它有什么本領?它是怎樣捉蟲的?(請個別幼兒學一學)
2.集體學一學啄木鳥捉蟲的動作。
。ǘ└鳥段音樂表演。
1.出示第二段圖譜:這些樹上有很多蟲,跟著音樂的變化有節奏的做出捉蟲的動作。
2.幼兒再次練習第二段樂曲節奏(重音處啄洞捉蟲)。
(三)完整欣賞樂曲。
1.(出示第二段樂曲圖譜)啄木鳥又要出去給樹看病、捉蟲了,瞧,這幾棵蘋果樹怎么啦?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啄木鳥是怎樣給蘋果樹看病、捉蟲的。
2.幼兒完整欣賞。
3.提問:你聽出來樂曲中啄木鳥是怎樣給蘋果樹看病、捉蟲的?
4.蘋果樹生病了,它們感覺怎樣?(請個別幼兒學一學)啄木鳥又會怎樣給蘋果樹檢查呢?(個別幼兒學一學)
(四)分段欣賞。
A段:
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一學蘋果樹生病和啄木鳥檢查的動作。
1.提示:前兩句表演蘋果樹生病,后兩句表演啄木鳥檢查動作。
2.請一位表演較好的幼兒帶大家一起表演。
B段:
(樂曲第二段圖譜)啄木鳥醫生檢查的可真仔細,發現了很多蘋果樹上藏著蟲子的洞,它要開始吧這些蟲子捉出來了。
1.幼兒聽音樂看著圖譜表演捉蟲動作。
2.蟲子還沒捉干凈呢,再捉一次。
C段:
蘋果樹身上的蟲子全被捉掉了,它們現在感覺怎樣呢?
1.個別幼兒表演蘋果樹舒服、有精神等動作(配C段音樂)。
2.集體表演(看圖聽音樂)。
(五)完整表演。
1.介紹樂曲名,及樂曲結構(ABC),再次完整欣賞。
2.幼兒聽音樂完整表演。
3.分角色表演。
4.交換角色表演。
活動延伸:
1.給每段樂曲配上相應的樂器,并嘗試完整演奏。
2.在表演區提供樂器和音樂,鼓勵幼兒繼續練習節奏表演。
蘋果幼兒教案 篇5
教案目的
1、了解生長需要營養。
2、激發幼兒尊重生命,并感受成長的喜悅。
活動重難點:蘋果為蟲子提供了生長的營養是合理的現象。
教案準備:
flash課件、磁帶、圖片
教案流程:
1、導入新課,出示課件。
2、討論與分享提問:蘋果被蟲子吃了,它心里面怎么想呢?如果這個蟲子不吃蘋果那么它會怎樣呢?如果這個蘋果沒有被吃掉,它會怎么樣?如果被蟲子吃了以后,種子落在地上后會發生什么事呢?(看課件)
3、游戲:我們要長大。
4、小結:各種各樣的生物構成了我們美麗奇妙的大自然,這些生物每天吸收各種各樣的營養,和我們一地長大。